小孩謎語兒童 新民快評|讓孩子成為兒童節真正的主角
昨天,筆者在公交車上偶然旁聽到家長與孩子的一段對話。他們似乎剛結束游玩,正在歸家的路上。家長問孩子,回去寫篇作文好不好?孩子猶豫了一下,還是答應了。
圖源:東方IC
這不禁讓我想起,最近有媒體報道,六一兒童節是屬于孩子們的節日,然而,一些為了儀式感而舉辦的“聯歡會”、被當成禮物送給他們的“課程禮包”,還有以“完成一篇日記”為代價的出游……把好端端的節日變成了“任務交付日”。
據說,有些年輕人也自發過起了兒童節,或是想過兒童節。調查顯示,“年輕人想過兒童節”的理由,排在第一位的是“釋放壓力,放松心情”。除了追憶童年之外,更多是想借節日的名義輕松一下、熱鬧一下。相比之下,真正過兒童節、可以放假一天的孩子們,有的卻無法放松,反而要面對任務或壓力。作為兒童節的“主角”,他們會喜歡這樣的節日嗎?
對于孩子們不能輕輕松松過兒童節的吐槽,并不少見。像表演節目,往往要提前一兩個月就開始排練,不少孩子就算一開始樂意,重復排練下來也會失去興趣;有些節目需要家長購買演出服,如果只能穿一次,也是一種浪費。當然,有的孩子喜歡登臺表演,那也可以為他們提供展現的機會,關鍵是要看孩子自己的意愿。
成年人為孩子們安排各種兒童節活動,其中一個原因,是想讓這一天過得“有意義”。也確實有許多活動小孩謎語兒童,能為孩子帶來充實的體驗、留下美好的記憶。
但有時,過于講求“意義”,反而有滑向“功利”的危險。比如六一看個展覽小孩謎語兒童,還要求回家寫作文,孩子能純粹地觀賞嗎?相較而言,即使沒什么“意義”,讓孩子盡情玩一天,徹底撒個歡小孩謎語兒童,這份單純的快樂,或許更能滋養心靈。許多人長大之后仍然懷念童年,不就是向往那份無憂無慮嗎?
兒童節既然是屬于孩子們的節日,就要讓孩子成為真正的主角,多聽聽他們的想法,讓他們過個開心的節日。而這份俯下身來的傾聽,以及對孩子心靈的關心,也應該不止體現在六一。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果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者其他問題不想在本站發布,來信即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