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大打一成語 成語填空(二)
11、(2023秋·浙江寧波·高一統考期末)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鐘揚的“暖”是 ① 的。這體現在他對學生的關愛上。他從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更會根據每個學生的特點為他們 ② 一套個性化的發展規劃,不讓一個人掉隊。鐘揚曾說:“培養學生就像我們采集種子,每一顆種子都很寶貴,你不能因為他外表看上去不好看就不要,說不定這種子以后能長得很好。”
當鐘揚的工作重心轉到西藏時,他承認,自己的招生名額漸漸傾向他心目中的這所“世界學府”。鐘揚的學生、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博士生徐翌欽回憶道,實驗室里有很多學生是鐘老師從少數民族地區招進來的。“這些同學由于底子薄,知識基礎與上海本地學生有一定的差距,剛開始都是抱著試一試的想法聯系了鐘老師,鐘老師總是鼓勵他們報考自己的研究生,他說,‘讀我的研究生基礎差一點沒關系,我幫你補,你只需要有一顆熱愛植物學的心。’”
于是,鐘揚的學生就像古代的門客一樣“ ③ ”,有做科學研究的,有做科普的,有從事創新創業的。鐘揚停不下來的點子,就這樣在他每個學生中生根發芽,變為現實。
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的成語。
【答案】①有目共睹 ②量身定制 ③各顯神通
【解析】
第一空,結合后文“這體現在他對學生的關愛上。他從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可知,他關愛的范圍涉及到每一個學生,因而人人可見,應用“有目共睹”。有目共睹:形容人人都可以看到,極其明顯。
第二空,結合前后文“根據每個學生的特點”“個性化的發展規劃”可知,指教學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進行,應用“量身定制”。量身定制:手工業中存在著當時最簡樸的定制形式。指根據實際情況來做事。
第三空,結合語境“就像古代的門客一樣”和“有做科學研究的,有做科普的,有從事創新創業的”可知,學生們是在工作中彰顯各自的才能,應用“各顯神通”。各顯神通:比喻在各自工作中顯身手。
12、(2023秋·湖北·高二統考期末)閱讀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項目,堪稱我國人類非遺申報項目中的“體量之最”,共涉及15個省份的44個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中國是茶的原產地、茶文化的發祥地,被譽稱為“茶的祖國”是 ① 的。
認真瀏覽目錄,它很像一部涵蓋了六大茶類、再加工茶等傳統制茶技藝的,展現了同一品類下中國茶的“千姿百態”的微縮版的“茶葉百科全書”:以綠茶制作技藝為例,不少 ② 的名茶面孔悉數亮相,如西湖龍井、黃山毛峰、太平猴魁、六安瓜片、碧螺春、恩施玉露、都勻毛尖、信陽毛尖等。
它更像一幅活色生香的休閑場景,一頭扎進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妙趣橫生的趕茶場,“習尚風雅,舉措高超”的潮州功夫茶藝,德昂族酸茶、瑤族油茶、白族三道茶等少數民族同胞的多彩茶俗……飲茶和品茶早已貫穿于中國人的“柴米油鹽”中。以茶敬客、以茶敦親、以茶睦鄰、以茶結友也為多民族共享,為相關社區、群體和個人提供認同感和持續感。
茶,作為中華民族的舉國之飲,作為社交聯誼、傳播文化的精神紐帶,在人類非遺史上留下了 ③ 的一筆,為世界文化多樣性貢獻了“中國色彩”。
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的成語。
【答案】①當之無愧(或實至名歸) ②家喻戶曉(或聞名遐邇、聲名遠播) ③濃墨重彩
【解析】①“中國是茶的原產地、茶文化的發祥地”,所以中國擔得起“茶的祖國”這一美譽,可填“當之無愧(或實至名歸)”。當之無愧:擔得起某種榮譽或某個職務,無須感到慚愧。實至名歸:有了真正的學識、本領或業績,相應的聲譽自然就隨之而來。
②根據后面列舉的名茶可知,這些名茶名聲大,很多人都知道,可填“家喻戶曉(或聞名遐邇、聲名遠播)”。家喻戶曉:家家戶戶都知道。形容人盡皆知。聞名遐邇:形容名聲很大,主要指遠近聞名。聲名遠播:名聲傳得很廣,遠近聞名。
③此處強調茶在人類非遺史上的地位,可用“濃墨重彩”。濃墨重彩:用濃重的墨汁和顏色來描繪,形容著力描寫。
13、(2023秋·云南玉溪·高二統考期末)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依托各地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喜迎二十大主題文明實踐活動正 ① 開展。在重慶市南川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說起年年豐收,聊起幸福生活,村民們 ② 。“南川這十年來的變化真是可喜啊,城依景、景融鄉、鄉伴城,科技創新 ③ ,舊城東街華麗轉身……”當地宣講志愿者姚震生動地講述著,村民們聽得津津有味。
浙江寧海縣圍繞“喜迎二十大文明在身邊”為主題,開展了微黨課、地方文化展演、便民服務、傳統文化實踐等。此次主題活動在為群眾提供組團式文明實踐服務同時,讓群眾感受家鄉發展變化、昂揚奮進新時代……
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的成語。
【答案】示例:①如火如荼②喜上眉梢(喜上心頭)③日新月異
【解析】
第①處,此處語境強調的是圍繞“喜迎二十大文明在身邊”的主題正熱烈地開展著各式各樣的活動,故此處可填“如火如荼”。如火如荼:形容大規模的行動氣勢旺盛,氣氛熱烈。
第②處,結合前文“說起年年豐收,聊起幸福生活”可知,此處語境強調的是表現村民們高興的心理,故此處可填“喜上眉梢”或“喜上心頭”。喜上眉梢:形容喜悅的神情從眉、眼上表現出來。
第③處,結合后文“舊城東街華麗轉身……”可知,此處語境強調的是科技創新發展迅速,故此處可填“日新月異”。日新月異:形容新事物不斷涌現,面貌不斷更新,發展極為迅速。
14、(2023秋·廣東揭陽·高一統考期末)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在直播平臺上,傳統文化以視聽藝術的形式呈現出來四個大打一成語,促使傳播者自覺創新傳播形式,與當下的媒介形態相適應。一方面,傳統文化內部的各個環節都成為了傳播的內容,跳脫出了傳統傳播渠道的限制;另一方面,再小眾的傳統文化門類,在直播平臺上都能有展示自己的機會,使得傳統文化在直播平臺上呈現出 ① 的傳播生態。而傳統文化的直播打賞也成為觀眾基于認知價值為文化消費自主定價的方式,成為了傳播者挖掘傳統文化潛在價值的驅動力。
在當下,直播打賞平臺異軍突起,顯示了其在傳播傳統文化方面的獨特作用。但由于其大眾性、低門檻的特質,一些 ② 的傳播內容混入其中,給觀眾尤其是青少年觀眾造成了錯誤引導。這些問題倘若忽視,將會對方興未艾的傳統文化傳播造成不良影響。當然,我們也不能因為直播平臺存在一些問題就完全否定它的價值和作用, ③
不可取,平臺方除了已在技術、知識層面上給出了積極應對方案之外,政府部門、文化各界、有關部門更應有所警醒。在下一階段,如何讓新媒介在傳統文化傳播上再添“一把火”,繼續探索傳統文化在現代社會生活中的傳播形式,同時規范個體行為、預防不正之風、規避不良的社會影響,需要多方 ④ 。
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的成語。
【答案】①百花齊放 ②粗制濫造 ③因噎廢食 ④齊心協力
【解析】
第一空,前文提到傳統文化直播的內容豐富,包括內部的各個環節以及小眾的傳統文化門類,可知強調傳統文化在直播平臺上呈現的繁榮景象。故填“百花齊放”。“百花齊放”的意思是形容百花盛開,豐富多彩。比喻各種不同形式和風格的藝術自由發展。也形容藝術界的繁榮景象。
第二空,前文提到直播打賞平臺的特質大眾性、低門檻,后文提到對青少年的錯誤引導,對傳統文化傳播的不良影響,可知強調內容的質量不高,故填“粗制濫造”。“粗制濫造”的意思是寫文章或做東西馬虎草率,只求數量,不顧質量。
第三空,前文提到我們不能因潛在問題否定直播平臺的價值和作用,怕出問題,就不去做,故填“因噎廢食”。“因噎廢食”的意思是比喻要做的事情由于出了點小毛病或怕出問題就索性不去干。
第四空,前文提到,推動新媒介助力傳統文化的傳播,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故填“齊心協力”。“齊心協力”的意思是思想認識一致,為了一個目標而共同努力。
15、(2023·陜西咸陽·統考一模)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真正的藝術創作四個大打一成語,除了要有靈感,更多的是對生活要有深切的體驗。能把日常的生活狀態不帶半點拼湊痕跡地寫進詞里,恐南唐后主李煜與古代第一才女李清照外無他。
李煜,少年無心宮中爭奪,向往自由文人的生活,其作品前期大都描寫宮廷奢侈生活和男歡女愛之情,對其中的沉迷與陶醉,他毫不掩飾,始終保持純真的性情。后期的詞作,主要是描寫詞人的那種亡國之痛,可謂血淚至情,他不愿做皇帝卻被推上了皇位,做了皇帝卻又成為階下囚,這種苦痛,非一般人能及。而也正因如此,才奠定了他在文學史上的杰出地位,難怪《人間詞話》評:“后主之詞,真所謂以血書者也。”
而李清照的一生,以南渡為分水嶺,前后兩個時期的生活也是 ① 。她出身名門,自小生活環境優越,成長過程中與當時的著名文人和政客均有來往,天賦加上環境使得她取得不小的成就。前期她的詞作大多描寫少女初戀和少婦生活,體驗至真至切,語言 ② 。我們從詞的內容也不難看出,詞人那時的生活的確是優越無憂的。“靖康之難”后,李清照先后經歷了亡國喪夫之痛,這種痛苦經歷使得詞人的風格發生巨大變化,詞人本多情,更何況遇到這樣的變故?“ ③ 事事休,欲語淚先流。”滿眼的凄涼與亡國痛,怎能讓詞人再有先前的歡愉?也正因如此,其后期詞作有了男子般的氣概與意境。
他們二人,一個詞中之帝,一個婉約之宗,有著相似的境遇:不但是人生經歷而且詞的創作,都可以分為前后兩個時期,更重要的是,在他們都是經歷了家破國亡的苦痛之后,才登上了詞作的巔峰。
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的成語。
【答案】①大相徑庭 ②毫無顧忌 ③物是人非
【解析】第一空,根據后文“前期她的詞作大多描寫少女初戀和少婦生活,……我們從詞的內容也不難看出,詞人那時的生活的確是優越無憂的”“‘靖康之難’”,李清照先后經歷了亡國喪夫之痛”可知,李清照前后兩個時期的生活差距非常大,故可用成語“大相徑庭”。大相徑庭:比喻彼此相差很遠,大不相同。
第二空,根據后文“我們從詞的內容也不難看出,詞人那時的生活的確是優越無憂的”中的“無憂無慮”可知,李清照前期的作品在用詞上應是沒有顧慮的,所以可用成語“毫無顧忌”,毫無顧忌:對違反道德的行為絲毫沒有反感或猶豫,或不考慮對人對事情的利害關系,沒有顧慮。
第三空,此句是引用的李清照的《武陵春·春晚》中的詩句,原句為“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引文應與原詩句保持一致,所以應用成語“物是人非”,物是人非:東西還是原來的東西,可是人已不是原來的人了。多用于表達時過境遷,因而懷念故人。
16、(2023秋·山東濱州·高一統考期末)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是煙是霧,讓我們辨識不清。只見灰濛濛一片,被老大一座高山,上上下下,裹了一個嚴實。古老的泰山越發顯得崔嵬了。
我們走上登山的正路,一連穿過三座石坊:一天門、孔子登臨處和天階。水聲落在我們后面,雄偉的紅門把山擋住。走出長長的門洞,眼前便 ① 了,山又到了我們跟前。人朝上走,水朝下流,流進虎山水庫的中溪陪我們,一直陪到二天門。懸崖崚嶒,石縫滴滴答答,泉水和雨水混在一起,順著斜坡,流進山澗,涓涓的水聲變成訇訇的雷鳴。有時候風過云開,在底下望見南天門, ② ,聳立山頭,好像并不很遠;緊十八盤仿佛一條灰白大蟒,匍匐在山峽當中;更多的時候,烏云四合,層巒疊嶂都成了水墨山水。蹚過中溪水淺的地方,走不太遠,就是有名的經石峪,一片大水漫過一畝大小的一個大石坪,光光的石頭刻著一部《金剛經》,字有斗來大,年月久了,大部分都讓水磨平了。回到正路,雨不知道什么時候已經住了,人走了一身汗,巴不得把雨衣脫下來,涼快涼快。說巧也巧,我們正好走進一座柏樹林,陰森森的,亮了的天又變黑了,好像黃昏提前到了人間,汗不但下去,還覺得身子發冷,無怪乎人把這里叫作柏洞。我們沒有停留, ③ ,直走壺天閣,登上了黃峴嶺。
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的成語。
【答案】①豁然開朗 ②隱隱約約(影影綽綽) ③一鼓作氣(抖擻精神)
【解析】
第一處,語境形容眼前變得寬闊明亮,可用“豁然開朗”。豁然開朗:指由狹窄幽暗突然變得寬闊明亮的樣子。比喻突然領悟了一個道理。
第二處,語境形容在底下望見南天門時模糊不清的樣子,可用“隱隱約約(影影綽綽)”,指看起來或聽起來模糊,不很清楚,感覺不很明顯。
第三處,語境強調“沒有停留”,振作精神,一直前行,可用“一鼓作氣(抖擻精神)”。一鼓作氣:比喻趁勁頭大的時候鼓起干勁,一口氣把工作做完。抖擻精神:振作起精神。
17、(2023春·江蘇南通·高三海安高級中學校考開學考試)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題。
甘肅省博物館文創中心現有工作人員近40人,其中設計師團隊15人,90后占80%。年輕人更了解年輕人,對流行趨勢來說更能心領神會,這對啟示文創設計靈感很有幫助。
文創產品從一個點子到最終成品,平均需要3到6個月。點子或者創意,常常是靈光一閃, ① 。因此,團隊中每個人都應該捕捉靈感,及時創作,力爭制作出最滿意的產品。在文創產品孕育過程中,產品經理也會介入。面對設計師們 ② 的創意,產品經理王紅把自己比作“拽韁繩的人”。“比如,用什么材質呈現,是塑料、金屬、樹脂,還是毛絨?尺寸多大?顏色如何搭配?這些細節都由產品經理把關。”她說。
文創產品讓承載厚重歷史的文物走向大眾,一方面大眾通過產品進一步了解文物,另一方面也會向博物館反饋四個大打一成語,甚至希望提供個性化定制產品。“這正是我們期待的,通過博物館與觀眾的雙向互動,進一步拓展文物的生命力。”為此,博物館更要嚴格把關文創產品質量。
文物文創產品要注重品控,做到品質與顏值并存。文創產品的“外皮”可以輕松有趣,但最終展示的是 ③ 的“瓤兒”。“你要用現代方式詮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沈明杰說,通過接地氣的方式讓人們對文物產生興趣,繼而才能走近。
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的成語。
【答案】①稍縱即逝;②天馬行空;③古色古香
【解析】
①所填成語應是“靈光一閃”的近義詞,可用“稍縱即逝”。稍縱即逝:稍微一放松就過去了(多指時間、機會)。
②所填成語必須符合“創意”的特性,又要與“拽韁繩的人”呼應,可用“天馬行空”。天馬行空:天馬奔馳神速;像是騰起在空中飛行一樣。多比喻詩文氣勢豪放,不受拘束。
③所填成語要結合博物館文創產品的內在特點,又要呼應后文中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可填“古色古香”。古色古香:形容器物書畫等富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調。
18、(2023秋·云南·高二統考期末)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朋友二字,對老舍來說有 ① 的意義。
在家中,老舍不愛說話,相當嚴肅;在朋友面前,老舍的話相當多,而且很幽默,前后 ② 。老舍每天要寫一二千字到兩三千字,他靜靜地吸煙,然后寫;靜靜地喝茶,然后寫;靜靜地摸骨牌,再寫;靜靜地擦桌子:還寫;靜靜地搬水澆花,繼續寫;靜靜地看畫,寫,寫,寫……思想直接變成了文字。但是,只要朋友一來,一切都圍著朋友轉。不論是來談什么,全成,舍文陪君子,話很多,簡直 ③ ,而且永遠笑容可掬,談笑風生。朋友們對老舍也十分體貼,熟朋友們一致商定,誰也別上午去打攪他,讓他安靜地寫一個整上午,有什么事下午再說。但也有幾位三日不見便心里癢癢的老友,忍不住還是要上午乃至清晨就來看老舍。趕到見了老舍,就遠遠地擺手,再指點著花草,意思是“不是來看你的,你干你的,不用管我,我看看花!”他們悄悄向家人打聽老舍的起居安康,然后心滿意足地“看花”歸去。不管怎么說,老舍的客廳,他的時間,他的心永遠向朋友們敞開著。寫,重要;朋友,更重要。
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的成語。
【答案】①至高無上 ②判若兩人 ③滔滔不絕
【解析】
①處,語境強調朋友對于老舍來說意義重大,可用“至高無上”。至高無上:意思是高到頂點,再也沒有更高的了;形容地位很高。
②處,語境形容老舍表現出來的嚴肅與幽默區別很大,可用“判若兩人”。判若兩人:形容某人前后的言行明顯不一致,像兩個人一樣。
③處,語境形容老人在朋友面對話很多,可用“滔滔不絕”。滔滔不絕:指像流水一般不間斷,形容話很多,說起來沒個完。
19、(2023春·四川綿陽·高三四川省綿陽南山中學校考開學考試)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
“讀友”,就是愛讀書、會讀書的朋友。我有幾位有趣的讀友。其中一位擅寫雜文,酷愛讀書,他經常把讀到的好書推薦給我。幾十年前,我在琉璃廠買下一套《清稗類鈔》,一共十三本,中華書局的版本,就是他推薦給我的。這套書讓我 ① ,我從中看到了清代的文化藝術、世俗人情和各種傳奇。雖然這是一套雜書,但是營養豐富,我非常感謝這位讀友。另外一位讀友是一位著名作家,在一次采風活動中,他跟我聊起趙汝珍寫的《古玩指南》,說非常有趣,有各種鮮為人知的收藏知識。回北京后,我 ② 地買了回來,夜幕降臨,這時一點風吹來,消解了我內心的苦悶,真可謂“唯有南風舊相識,偷開門戶又翻書”。
作為一個讀書人、寫書人,生活在北京是一件幸運的事。北京的高校多,圖書館多,書店多,愛讀書的人也多。北京的實體書店數量在全國 ③ ,平均每萬人就擁有零點八家書店。也因此,北京的閱讀活動眾多,內容豐富,形式活潑。我參加過多次類似的活動,還以作家的身份談讀書和創作與一個人精神成長的關系。在這樣濃郁的文化氛圍里,我常常感到一座古城的面貌因讀書而 ④ 。
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的成語。
【答案】①受益匪淺 ②迫不及待 ③名列前茅 ④煥然一新
【解析】第一處,結合后面“我從中看到了清代的文化藝術、世俗人情和各種傳奇”可知,此處是說《清稗類鈔》這套書給自己帶來的收獲之大,應使用“受益匪淺”。受益匪淺:指有很大的收獲。
第二處,結合全文來看,“我”本身愛讀書,《古玩指南》又是“讀友”介紹的,“說非常有趣,有各種鮮為人知的收藏知識”,此處應該形容“我”非常急切地買書,應填寫“迫不及待”。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等待,形容心情急切。
第三處,結合“平均每萬人就擁有零點八家書店”可知,此處是說北京實體書店數量在全國的排名靠前,應填寫“名列前茅”。 名列前茅:比喻名次列在前面。
第四處,結合前面“我常常感到一座古城的面貌因讀書而……”可知,此處應是說濃郁的文化氛圍讓古城呈現出嶄新的樣貌,使用“煥然一新”。煥然一新:指改變陳舊的面貌,呈現出嶄新的樣子。
20、(2023秋·山東淄博·高一統考期末)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說文》里講:“匠,木工也。”今天的“匠”,已成為心思巧妙、技藝精湛、造詣高深的代名詞,關乎職業品質和專業精神,不久前,一位企業家說:“我是真希望工匠精神可以變成我的墓志銘。”由此可以看出,企業對高精尖的不懈追求同工匠精神 ① 。
將一門技術掌握到 ② ,這是工匠精神,但工匠精神的內涵又遠不限于此。倘若沒有發自肺腑,專心如一的熱愛,怎能有廢寢忘食、盡心竭力的付出;,;沒有冰心一片、物我兩忘的境界,怎能有需打不動、腳踏實地的篤實。我們如今的社會贊嘆工匠,推崇工匠精神,其實是社會對浮躁風氣、短視心態的自我療治,是對美好器物、超凡品質的主動探尋。
工匠精神從來都不是什么 ③ ,而是一種改變世界的現實力量,堅守工匠精神,并不是把“拜手工救”推上神壇,也不是鼓勵離群索居、“躲進小樓成一統”,而是為了擦亮愛崗敬業、勞動光榮的價值原色,倡導質量至上、品質取勝的市場風尚,展現創新引領、追求卓越的時代精神。
(摘編自《以工匠精神雕琢時代品質》)
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的成語。
【答案】①不謀而合、異曲同工、殊途同歸 ②爐火純青、登峰造極、滾瓜爛熟 ③雕蟲小技、小道末技
【解析】
①處,語境指企業追求與工匠精神保持一致,可用“不謀而合、異曲同工、殊途同歸”。不謀而合: 指事先沒有商量過,意見或行動卻完全一致。異曲同工:比喻不同時代、不同人的文章、言論一樣精彩,或不同的事情產生相同的效果。殊途同歸:的是通過不同的途徑,到達同一個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結果。
②處,語境形容技術非常熟練,可用“爐火純青、登峰造極、滾瓜爛熟”。爐火純青:比喻功夫達到了純熟完美的境界。登峰造極:登上頂峰,指到達最高點;比喻學問、技藝等已達到最高的境界。滾瓜爛熟:形容讀書或背書流利純熟。
③處,語境強調工匠精神不是微小的技能,可用“雕蟲小技、小道末技”。雕蟲小技:比喻微小的技能,也用來謙稱自己寫的詩作或文章。小道末技:微小的技能。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果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者其他問題不想在本站發布,來信即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