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導游詞
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南京導游詞篇一
各位游客,大家好!
(開場語)
歡迎來到素有“六朝佳麗地,金陵帝王州”美譽的南京參觀游覽。我是江蘇省中旅的導游員,大家可以叫我x導,或者小x。我身旁這位是司機x師傅,他的駕駛技術十分了得,請大家放心。希望在接下來的幾天,我倆可以給大家帶來一次美好的南京之旅。
(南京總括)
南京以“博愛之都”聞名海內外,是江蘇省的省會城市,全省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全市面積659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為741.3萬人,下轄2縣11區。
(地形地貌)
南京位于長江下游的中心地帶,主要是丘陵盆地地形,城區附近東有紫金山,西有清涼山,南有牛首山,北有棲霞山。紫金山由東向西延伸,從南京城中橫穿而過,使南京城南城北形成了兩條水系,南為秦淮河,北為金川河。除此之外,還有玄武湖和莫愁湖宛如兩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南京的城東和城西。
歷史沿革)
南京是我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著名的七大古都之一,歷史上先后有十個朝代在此定都,分別是:東吳、東晉、南朝時的宋、齊、梁、陳、以及后來的南唐、明初、太平天國和中華民國,故而南京又被稱作“六朝古都”、“十朝都城”。歷朝歷代為南京留下了許多名字,如:金陵、秣陵、建鄴、建康、蔣州、江寧、昇州、集慶、應天、天京等,有些名字作為南京的地名沿用至今。
(交通、經濟、科教)
今日南京鐵路、公路、航空、水運、管道等運輸方式齊全,是華東地區重要的交通樞紐。同時,南京也是中國東部地區重要的綜合性工業基地和全國六大通訊樞紐之一。目前已形成了以“電子、石化、鋼鐵、汽車”四大支柱產業。金陵石化、南汽集團、熊貓電子等著名企業實力雄厚、產品暢銷國內外。此外,南京科教實力雄厚,綜合實力僅次于北京、上海。教育、科技的發達,為南京城市經濟的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城市品牌)
南京城市品牌眾多,多次被評為全國十佳衛生城市、全國園林城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等稱號。南京的綠化水平全國聞名,森林覆蓋率達到23%。南京的市樹是雪松,市花為梅花。
(特產)
說到咱們南京,不得不提的就是與“吃”、“喝”、“玩”、“穿”相對應的四大特產:鹽水鴨、雨花茶、雨花石和云錦。
著名風景區)
悠久的歷史孕育了南京豐富的旅游資源,東以鐘山風景區為主,囊括了中山陵、明孝陵、靈谷寺以及玄武湖;西以石城風景區為看點;南以著名的秦淮風光帶為主打;北以沿江風景區為主,包含了長江大橋、閱江樓和靜海寺等景點。
(結語)
集山、水、城、文為一體的南京,山川形勝,虎踞龍蟠,大氣磅礴,正以博大的胸懷迎接著八方來客。
南京導游詞篇二
各位游客:大家好!
南京這里的歷史文化有戲曲文化,這是一種非常傳統的文化了,白曲是其中之一,表演白曲一定要使用當地的方言才有那個味道,而且語言通俗易懂,聽上去十分的有意思,是雅俗共賞的一種表演了。還有就是南京這里的歷史形成的文化了,南京是我國的古都之一,被稱為是六朝古都,像是南宋就定都于南京這里,而且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也定都于南京,一直到遷都,南京這里還是占據了重要的地位,留下了數不清的名勝古跡。
“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墻來。”劉禹錫的這首詩是很多像我們一樣的人對南京初次印象的來源。南京歷史文化簡介將會與這首詩一樣,讓您對南京了解的更多。
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的南京與武漢、重慶并稱“三大火爐”。南京春秋短、冬夏長,冬夏溫差較大,四時各有其特色。人如其名,地如其氣。南京就如同它的氣候一樣,其命運之多舛令人嘆息不已。最明顯的就是在南京定都的王朝沒有幾個是不短命的。早在5000年前就有先民在南京定居。到了戰國時代,當時的南京成為戰爭中的重要戰略目標。而當秦朝統一全國之后,南京又成為一個全國性的行政經濟中心。然而到了公元6世紀,南京的命運開始發生重大變化。南京連續的遭遇了水災、火災、農民起義戰爭的破壞,再加上與首都相距遙遠,南京逐漸的成為廢墟。
進過漫長的等待,南京終于迎來了屬于它的輝煌時刻。公元1356年,朱元璋的農民軍在對元朝的戰爭中取得決定性的勝利。隨后朱元璋建立明朝,定都南京。令人感到扼腕嘆息的是屬于南京的榮耀幾乎都是短暫的。僅僅過了60年,明朝第三任皇帝朱棣便遷都北京。公元1848年的鴉.片戰爭,英軍兵臨南京城下,中國戰敗。“華夷抗禮靜海寺,儼然白犬丹雞盟”,南京成為中國近代史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六朝故都”的南京又接連成為太平天國、中華民國的首都和江蘇省的省會。
南京導游詞篇三
南京歷史悠久,是我國著明的四大古都之一。素有“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之譽。作為導游,要怎樣說好這個城市的
導游詞
呢?下面是本站帶來的20xx南京的導游詞,歡迎欣賞。各位游客:大家好,首先我代表我們中華旅行社全體員工對大家來到我們南京光觀游覽表示熱忱的歡迎,在這我先
自我介紹
一下,我姓王,大家在接下來的行程當中稱呼我小王或者王導就可以了。我會本著賓客至上,服務第一的宗旨為大家盡心盡力的去做好服務工作,同時呢,也希望我的工作能夠得到各位的配合與支持,從而促進我們服務質量的提高,使大家能夠玩的愉快,走的順利。南京風景秀麗,歷史悠久,美好山水正期待您的領略,秀麗風光正等待您的欣賞。愿此次的南京之旅能夠成為您的度假天堂。在這里預祝各位在接下來的行程當中玩的開心,玩的順利。稱心而來,滿意而歸。
南京簡稱“寧”,地處富饒的長江三角洲,北切遼闊的江淮平原,他是江蘇省的省會,全省的經濟、政治,文化中心,同時也是長三角地區的中心城市之一及長江流域的中心城市之一。南京面積6598平方公里,人口近800萬,氣候屬于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所以氣候溫和濕潤,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南京是三面環山,一面臨水,依鐘山而扼長江,山環水繞,地勢險要,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素有“鐘山龍盤,石城虎踞”之稱。
南京的歷史也是非常悠久,是我國著名的四大古都之一,素有“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的美譽。三國時的東吳,而后的東晉、宋、齊、梁,陳都相繼在此定都,所以南京被稱為六朝古都。而后的南唐,明初,太平天國和中華民國又相繼在此定都,所以南京也被稱為十朝都會。
南京是一座古老的城市,同時又是一座嶄新發展的城市。南京也是我國東部的綜合型工業基地,支柱性產業有電子業、汽車業、石化業、鋼鐵業和電力業,南京又是國家級園林城市、全國優秀旅游城市,全國衛生城市等。南京有世界文化遺產的明孝陵,以及中山陵,夫子廟等全國5a級風景旅游區及多個4a級景區,同時還有兩百多處景點,數額眾多南來北往的游客到此觀光游覽。所以南京是一個集山、水、城、文為一體,充滿經濟活力,富有文化特色,人居環境優美的現代化中心城市,是一座融古都特色與現代文明為一體的濱江城市。
南京風光之美,在于山環水繞,既有龍蟠虎踞的山川形勝,又融以“十朝古都”之文化,其自然景觀與悠久歷史相得益彰。全市共有著名的風景名勝點50多處,文物古跡近200處。可分為十大風景區,即鐘山風景區、秦淮風光帶、城西風景區、大江風貌區、棲霞山風景區、南郊風景區、湯山古文化旅游區、兩湖風景區(含溧水無想寺旅游度假區)、兩浦風景區(含珍珠泉旅游度假區)、城中風景點。
1、鐘山風景區
南京著名的風景游覽勝地,是國務院公布的44個風景名勝區之一,位于南京東北郊,全區包括50多個可供觀光游覽的景點,以中山陵和玄武湖為中心,中有紫金山、玄武湖、明代城垣等,具有山、水、城、林、樓渾然一體的多層次景觀,景色優美,氣勢磅礴。
中山陵是我國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的陵墓,坐落在紫金山第二峰的南麓。1920xx年3月12日孫中山先生在北京逝世,根據他生前的愿望,于1920xx年6月1日安葬于此。除陵墓的主體建筑外,在其四周還有一些紀念性的建筑物,是由當時各界人士和海外僑胞為緬懷孫中山而投資修建的。
音樂臺在中山陵廣場東南側,建于1932年,臺面為半圓形,高約3米,臺后大壁高11.3米,寬16.7米,用以匯集音響。觀眾席為扇形,建筑布局為我國首見。
美齡宮位于明孝陵四方城以東200米處的小紅山上,1933年竣工,原定為國民政府主席的寓所,后改作去中山陵謁陵的高級官員的休息室。1947年,國民黨政府從重慶遷回南京后,此處為蔣介石官邸,因蔣常與宋美齡來此休息和度假,被稱作美齡宮。
明孝陵位于紫金山獨龍阜玩珠峰下,東鄰中山陵,是明代開國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墓,也是我國古代最大的帝王陵寢之一。孝陵布局宏偉,規制嚴謹,孝陵神道開了彎而且長的先例,并且影響了明清兩代。現存下馬坊、碑亭、石獸、望柱、翁仲石人、“治隆唐宋”碑殿、方城和寶城等古跡,縱深2.62公里。
靈谷寺位于鐘山東南麓,原址在鐘山西麓獨龍阜上,始建于南朝梁代(520xx年),為埋葬名僧寶志大師遺骨法函所建,“靈谷寺”一名,是由朱元璋親自擬定的,今天的靈谷寺為清同治六年所修,寺內有玄奘法師紀念堂,藏有世界上極為珍貴的玄奘法師頂骨舍利。明代建造的無梁殿(現為靈谷公園景點)為國內磚結構無梁殿之首。
中山植物園位于鐘山南麓,原名陵園紀念植物園,創建于1920xx年,是我國第一所國立植物園,占地187公頃,共收集培育了3000多種植物,是我國四個重點植物園之一,也是進行植物學研究、觀賞和植物學知識普及教育的基地。
紫金山天文臺位于紫金山第三峰,原名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1934年建成,在國內外享有盛譽。天文臺陳列著從北京古觀象臺運來的渾儀、簡儀、圭表、小天體儀、小地平經緯儀和漏壺等古代天文儀器。
玄武湖位于南京城東北,緊鄰市中心區,古稱“桑泊”。全園面積472公頃,山城環抱,碧波蕩漾,為金陵美景之精華。有東晉著名的文學家、科學家郭璞衣冠冢、南朝梁昭明太子“梁園”故址等名勝古跡。
臺城位于玄武湖南岸,雞鳴寺之后,全長253.15米,為六朝時皇宮禁城。“無情最是臺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歷代文人墨客來到金陵,總忘不了去臺城憑吊一番,留下了不少難忘的詩文。現在的這段古城,是朱元璋擴建都城時所建。
雞鳴寺坐落在北極閣東端,雞鳴寺寺址所在,三國時屬吳國后苑之地,早在西晉永康元年(320xx年)就曾在此倚山造室,始創道常東晉以后,此處被辟為廷尉署,南朝后這里成為真正佛教勝地。南朝梁武帝蕭衍于大通元年(520xx年)在臺城(宮城)隔路相對的‘雞鳴埭’建造同泰寺,寺東有一口古井,相傳為陳朝景陽井,陳后主叔寶與妃子張麗華、孔貴嬪曾在此墜井避難被隋兵發現而當了俘虜,據說張麗華被隋將拉出井中時,唇叩井欄,留下了千年抹不掉的胭脂痕跡,至今以帛拭欄,石脈尚顯胭脂紅。一口枯井,一方石碑,卻洗不去歷史的恥辱和嘲諷,所以又名辱井。因古跡連年遭雷擊、戰禍,屢建屢毀,現己不存。但后人將今雞鳴寺邊的一口古井誤稱為‘古胭脂井’,實并非彼辱井。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間,明太祖朱元璋又命盡拆故宇舊屋,加以拓展擴建,依山而建寺院,題額為“雞鳴寺”。清代康熙皇帝南巡時曾為寺院手書“雞鳴古跡”四個大字。雞鳴寺觀音樓的觀音與眾不同,為一尊倒坐觀音菩薩像(面朝北而望),佛龕上的楹聯道明原因:“問菩薩為何倒坐,嘆眾生不肯回頭。”1990年重建“藥師佛塔”,這是雞鳴寺歷史上的第五座大佛塔,20xx年初被火焚只留下鋼筋水泥骨架。塔內每層中間還有四個佛龕,為明代金絲楠木雕,原為北京中南海舊物,每個龕內供奉有一尊楠木的藥師佛像。今有數十佛門女尼常住雞鳴寺,因而它是我國東南沿海惟一的一座尼庵。
各位游客大家好!孔子曰:“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首先請允許我代表南京中華旅行社對大家來南京旅游觀光表示熱烈歡迎。我姓王,是本團導游。能為大家做導游是我的榮幸,我和司機王師傅一定為大家服務,盡力滿足大家的要求,幫助大家解決問題和困難,使大家乘興而來,滿意而歸。希望通過我的介紹,讓古老而又美麗的南京給大家留下一個難忘的印象。在此我祝大家旅途愉快!
現在我將南京向大家做一個簡單的介紹。南京簡稱寧,位于江蘇省西南部,處于長江下游黃金地帶,地跨長江兩岸。人杰地靈,物華天寶,南京市面積約6597平方公里,人口近800多萬,下轄11個區2個郊縣,是全省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氣候屬亞熱帶氣候,四季分明,是一處十分理想的旅游勝地。
南京歷史悠久,是我國著明的四大古都之一。素有“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之譽。自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踐建“越城”開始,已2400多年的建城史。歷史上正式建都于南京是從東吳孫權開始的,以后東晉、宋、齊、梁、陳都先后在此建都。因此南京有“六朝古都”之稱。此后南唐、太平軍天國、中華民國也在此建都,所以南京又有“十朝都會”之說。
在改革開放的今天,南京的經濟在騰飛,南京旅游業在大力發展,南京已成為我國東部地區的綜合性工業基地,支柱產業有:電子業、汽車業、石化業、鋼鐵業、電力業。南京正在加大城市的基礎建設,提高南京外商投資的硬環境。南京又是國家級園林城市、全國優秀旅游城市、全國衛生城市等。南京有旅游景點兩百多處,吸引著眾多國內外的游客。南京的城市特點是集:“人文、綠都”為一體。因此,南京將成為經濟發展更具活力、文化特色更加鮮明、人居環境更為優美、社會更加和諧的現代化國際性人文綠都。
各位游客:在到達中山陵之前,先向大家簡要地介紹一下孫中山先生的生平。孫中山,姓孫名文,字逸仙,在日本從事革命活動時曾化名“中山樵”。他于1866年11月12日生于廣東省香山縣翠亨村(現已改為中山市),是中國辛亥革命的領袖。孫中山早年曾求學海外,1892年畢業于香港西醫學院,曾一度行醫。20世紀初年的中國,災難深重,清政府與帝國主義列強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使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苦難深淵。
目睹清政府的腐-敗,孫中山毅然放棄行醫,投身革命,于1920xx年8月和一批資產階級革命的知識分子,在日本東京組織成立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帶有資產階級政黨性質的組織“中國同盟會”,提出了“民族、民生、民權”即“三民-主義”的革命綱領。從1920xx年到1920xx年10月前,同盟會在我國華南地區不斷發動武裝起義,特別是在1920xx年4月27日發動了廣州起義。廣州起義雖然最終遭到失敗,但為同年10月10日的武昌起義取得勝利奠定了基矗從此各省紛紛響應,推翻了20xx多年的中國封建帝制,這就是中國近代史上影響深刻、意義深遠的一次偉大革命——辛亥革命。
1920xx年12月29日,在中央臨時政府會議上,大家一致推舉孫中山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商議成立中國臨時政府并定都南京,確定1920xx年為民-國元年。1920xx年1月l日,孫中山從上海到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但因袁世凱的扶持和革命黨人的妥協,1920xx年4月1日,孫中山正式辭去臨時大總統職,袁世凱竊取了革命果實,并定都北京。革命雖然受到挫折,但是孫中山先生沒有氣餒,繼續展開了護-法運動、護國運動、討袁運動。1920xx年1月同中國共產黨進行了第一次合作,并提出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新三民-主義”。直到肝癌晚期,他仍忍著病痛,北上與馮玉祥商討國事。1920xx年3月12日,終因肝病惡化在北京逝世。
孫中山先生生前十分喜歡鐘山(紫金山)。早在1920xx年,就任臨時大總統時,就曾登山游覽。同年4月1日被解除大總統之職后,來這里打獵,看到這里山水相依,氣勢雄偉,就有了他長眠此山的想法。在北京彌留之際,他還念念不忘這一夙愿,再三叮囑左右。當然,孫中山葬于南京紫金山,不僅僅是個人的愿望,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南京曾是革命的策源地和臨時政府所在地,孫中山先生長眠于此,表示了討伐帝制和繼續革命的決心。
為了尊重孫中山先生的遺愿,由孫夫人宋慶齡,兒子孫科等人組成的孫中山葬事籌備處,通過登報懸獎,征集陵墓設計方案。在眾多的應征者中,年僅33歲的青年建筑師呂彥直設計的警鐘形圖案被一致評為首獎。他本人也被聘主持全部工程。呂彥直是山東省東平縣人,1894年生于天津。早年在清華大學建筑系畢業后,被公費派往美國康奈爾大學深造,得到美國著名設計師茂菲的指導,回國后,在上海開設“彥記建筑事務所”。為了設計南京中山陵和廣州中山紀念堂,嘔心瀝血,不辭辛勞。在工程接近尾聲時,身患肝癌,于1920xx年3月18日病逝,時年36歲。
-->
南京導游詞篇四
各位游客朋友:
大家好!
首先我代表我們--旅行社全體員工對大家來到我們南京光觀游覽表示熱忱的歡迎,在這我先自我介紹一下,我姓x,大家在接下來的行程當中稱呼我小x或者x導就可以了。我會本著賓客至上,服務第一的宗旨為大家盡心盡力的去做好服務工作,同時呢,也希望我的工作能夠得到各位的配合與支持,從而促進我們服務質量的提高,使大家能夠玩的愉快,走的順利。
南京風景秀麗,歷史悠久,美好山水正期待您的領略,秀麗風光正等待您的欣賞。愿此次的南京之旅能夠成為您的度假天堂。在這里預祝各位在接下來的行程當中玩的開心,玩的順利。稱心而來,滿意而歸。
南京導游詞篇五
親愛的游客:
大家好!
歡迎光臨素有“六朝美邦,金陵帝都”之稱的南京。我是xxx,江蘇省中國旅行社的導游。你可以叫我x,或者小x,這是x師傅,我旁邊的司機。他的駕駛技術非常出色。請放心。我希望在接下來的幾天里,我們能給你帶來一次美好的南京之旅。
南京作為江蘇省的省會城市和全省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在國內外都很有名。全市面積659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41.3萬人,轄2縣11區。
南京位于長江下游中部,屬丘陵盆地地形。東有紫金山,西有梁青山,南有牛首山,北有棲霞山。紫金山自東向西延伸,橫穿南京,形成南京南北兩個水系,即南臨秦淮河,北接金川河。況且玄武湖和莫愁湖就像是鑲嵌在南京東西方的兩顆璀璨的珍珠。
南京是中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七大古都之一。歷史上有十個朝代都在這里建都:南朝的東吳、東晉、宋、齊、梁、陳,后來的南唐、明初、太平天國、民國。因此,南京也被稱為“六朝古都”、“十朝古都”。歷代給南京留下了很多名字,如金陵、秣陵、建鄴、建康、江州、江寧、嵊州、慶忌、應天、天京等。今天南京還有一些地名。
南京鐵路、公路、航空、水運、管道等運輸方式齊全,是華東地區重要的交通樞紐。同時,南京也是華東地區重要的綜合性工業基地,全國六大交通樞紐之一。目前已形成“電子、石化、鋼鐵、汽車”四大支柱產業。金陵石化、南京汽車集團、熊貓電子等知名企業實力雄厚,產品暢銷國內外。另外,南京科教實力雄厚,綜合實力僅次于北京、上海。教育和科技的發展為南京城市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南京品牌眾多,多次被評為中國十大健康城市、國家園林城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南京以綠化水平著稱,森林覆蓋率23%。南京的市樹是雪松,市花是梅花。
說起南京,不得不提“吃”“喝”“玩”“穿”對應的四大特產:鹽水鴨、雨花茶、雨花石、織錦。
悠久的歷史孕育了南京豐富的旅游資源,東面是中山風景區,包括中山陵、明陵、靈谷寺、玄武湖;西邊以石城景區為視點;南部以著名的秦淮風光帶為主;長江沿岸的景點主要在北部,包括長江大橋、越江樓和靜海寺。
集山、水、城、文化于一體的南京,正以寬廣的胸懷迎接來自四面八方的游客。
謝謝大家!
南京導游詞篇六
各位游客,大家好!
(開場語)
歡迎來到素有“六朝佳麗地,金陵帝王州”美譽的南京參觀游覽。我是江蘇省中旅的導游員xxx,大家可以叫我x導,或者小x。我身旁這位是司機x師傅,他的駕駛技術十分了得,請大家放心。希望在接下來的幾天,我倆可以給大家帶來一次美好的南京之旅。
(南京總括)
南京以“博愛之都”聞名海內外,是江蘇省的省會城市,全省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全市面積659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為741.3萬人,下轄2縣11區。
(地形地貌)
南京位于長江下游的中心地帶,主要是丘陵盆地地形,城區附近東有紫金山,西有清涼山,南有牛首山,北有棲霞山。紫金山由東向西延伸,從南京城中橫穿而過,使南京城南城北形成了兩條水系,南為秦淮河,北為金川河。除此之外,還有玄武湖和莫愁湖宛如兩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南京的城東和城西。
歷史沿革)
南京是我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著名的七大古都之一,歷史上先后有十個朝代在此定都,分別是:東吳、東晉、南朝時的宋、齊、梁、陳、以及后來的南唐、明初、太平天國和中華民國,故而南京又被稱作“六朝古都”、“十朝都城”。歷朝歷代為南京留下了許多名字,如:金陵、秣陵、建鄴、建康、蔣州、江寧、昇州、集慶、應天、天京等,有些名字作為南京的地名沿用至今。
(交通、經濟、科教)
今日南京鐵路、公路、航空、水運、管道等運輸方式齊全,是華東地區重要的交通樞紐。同時,南京也是中國東部地區重要的綜合性工業基地和全國六大通訊樞紐之一。目前已形成了以“電子、石化、鋼鐵、汽車”四大支柱產業。金陵石化、南汽集團、熊貓電子等著名企業實力雄厚、產品暢銷國內外。此外,南京科教實力雄厚,綜合實力僅次于北京、上海。教育、科技的發達,為南京城市經濟的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城市品牌)
南京城市品牌眾多,多次被評為全國十佳衛生城市、全國園林城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等稱號。南京的綠化水平全國聞名,森林覆蓋率達到23%。南京的市樹是雪松,市花為梅花。
(特產)
說到咱們南京,不得不提的就是與“吃”、“喝”、“玩”、“穿”相對應的四大特產:鹽水鴨、雨花茶、雨花石和云錦。
著名風景區)
悠久的歷史孕育了南京豐富的旅游資源,東以鐘山風景區為主,囊括了中山陵、明孝陵、靈谷寺以及玄武湖;西以石城風景區為看點;南以著名的秦淮風光帶為主打;北以沿江風景區為主,包含了長江大橋、閱江樓和靜海寺等景點。
(結語)
集山、水、城、文為一體的南京,山川形勝,虎踞龍蟠,大氣磅礴,正以博大的胸懷迎接著八方來客。
【景點概況】
1、秦淮河簡介
2、夫子廟景區特色及歷史沿革
3、5a級景區等
各位游客大家好,現在我們來到秦淮河畔夫子廟游覽。
秦淮河古名淮水,又叫龍藏浦,相傳是秦始皇開鑿,又稱秦淮河。秦淮河是南京人民的母親河,起源于溧水的東廬山和句容的寶華山。秦淮河在南京城東分成兩支,一支從通濟門外的東水關入城,經夫子廟,到水西門外的西水關出城,稱為內秦淮河,全長約10里,其沿河兩岸,從六朝起便是望族聚居之地,商賈云集,文人薈萃,儒學鼎盛,素有“六朝金粉地,十里秦淮河”之譽。另一支從城外流過,成為南京城東、城南、城西的護城河。兩支在城西匯合,注入長江。南京夫子廟通常是指位于南京城南秦淮風光帶中心位置的集觀光、購物、休閑、餐飲于一體的仿古建筑的商業區。南京夫子廟是一座仿明清時期的古建筑群,具有典型的徽派建筑風格,整體布局集“廟、市、景”合一,將儒家文化、科舉文化、民俗文化、飲食文化、建筑文化等完美的結合在一起。夫子廟,又叫孔廟、文廟,是祭祀和供奉孔子的廟宇。南京夫子廟始建于宋景佑元年(1034年),現夫子廟是1986年重建,依然保留前廟后學的布局。現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
【廟前廣場】
1、大照壁的體量及作用
2、泮池的由來及作用
3、文德橋及“文德分月”奇景
4、聚星亭、天下文樞坊、魁星閣及欞星門簡介
現在我們就來到夫子廟前的廣場,這是夫子廟的中心地區。 照壁是秦淮河南岸的一段朱紅色石磚墻,照壁起遮蔽和裝飾作用,是整個夫子廟建筑群的開始。它建于明萬歷三年(1575年),長110米高,10米,為全國照壁之冠。
照壁的北面就是泮池,意思是“泮宮之池”。泮池是文廟前的規制。南京夫子廟前的泮池與眾不同,它是利用內秦淮河天然河道而形成,半月形,南部呈半圓。
文德橋在泮池西側,因儒家提倡文章道德而得名。據考證,由于橋向與子午線方向一致,所以每逢農歷11月15日,在橋的兩邊分別可以看到橋影將水中明月分為兩個半月,這一景觀被稱為“文德分月”。
西側的這座六角重檐亭子叫“聚星亭”,取“群星畢集,人才薈萃”之意,初建于明萬歷十四年(1586年),曾幾經興廢。這座四柱三門的大牌坊為天下文樞坊。孔子乃天下文章道德之中樞也,故得此名,這是進入孔廟的標志。東側這座臨街傍水的樓閣式建筑,叫做奎星閣,始建于清乾隆年間,曾兩次被毀,1985年重建。這座門叫欞星門,“欞星”是古代天文學中的“文星”,在此表示天下文人學士集學于此。門是石結構的,六柱三門,欞星門東西兩側便是東市、西市。
【大成門、露臺】
1、大成門的涵義
2、甬道及孔子門生塑像。
3、露臺的規模、用途及陳設
4、孔子青銅像
-->
南京導游詞篇七
各位游客,大家好!
(開場語)
歡迎來到素有“六朝佳麗地,金陵帝王州”美譽的南京參觀游覽。我是江蘇省中旅的導游員__x,大家能夠叫我x導,或者小x。我身旁這位是司機x師傅,他的駕駛技術十分了得,請大家放心。期望在接下來的幾天,我倆能夠給大家帶來一次完美的南京之旅。
(南京總括)
南京以“博愛之都”聞名海內外,是江蘇省的省會城市,全省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全市面積659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為741.3萬人,下轄2縣11區。
(地形地貌)
南京位于長江下游的中心地帶,主要是丘陵盆地地形,城區附近東有紫金山,西有清涼山,南有牛首山,北有棲霞山。紫金山由東向西延伸,從南京城中橫穿而過,使南京城南城北構成了兩條水系,南為秦淮河,北為金川河。除此之外,還有玄武湖和莫愁湖宛如兩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南京的城東和城西。
歷史沿革)
南京是我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著名的七大古都之一,歷史上先后有十個朝代在此定都,分別是:東吳、東晉、南朝時的宋、齊、梁、陳、以及之后的南唐、明初、太平天國和中華民國,故而南京又被稱作“六朝古都”、“十朝都城”。歷朝歷代為南京留下了許多名字,如:金陵、秣陵、建鄴、建康、蔣州、江寧、昇州、集慶、應天、天京等,有些名字作為南京的地名沿用至今。
(交通、經濟、科教)
今日南京鐵路、公路、航空、水運、管道等運輸方式齊全,是華東地區重要的交通樞紐。同時,南京也是中國東部地區重要的綜合性工業基地和全國六大通訊樞紐之一。目前已構成了以“電子、石化、鋼鐵、汽車”四大支柱產業。金陵石化、南汽集團、熊貓電子等著名企業實力雄厚、產品暢銷國內外。此外,南京科教實力雄厚,綜合實力僅次于北京、上海。教育、科技的發達,為南京城市經濟的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城市品牌)
南京城市品牌眾多,多次被評為全國十佳衛生城市、全國園林城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等稱號。南京的綠化水平全國聞名,森林覆蓋率到達23%。南京的市樹是雪松,市花為梅花。
(特產)
說到咱們南京,不得不提的就是與“吃”、“喝”、“玩”、“穿”相對應的四大特產:鹽水鴨、雨花茶、雨花石和云錦。
著名風景區)
悠久的歷史孕育了南京豐富的旅游資源,東以鐘山風景區為主,囊括了中山陵、明孝陵、靈谷寺以及玄武湖;西以石城風景區為看點;南以著名的秦淮風光帶為主打;北以沿江風景區為主,包含了長江大橋、閱江樓和靜海寺等景點。
(結語)
集山、水、城、文為一體的南京,山川形勝,虎踞龍蟠,大氣磅礴,正以博大的胸懷迎之后八方來客。
南京導游詞篇八
南京,簡稱寧,地處富饒的長江三角洲,北接遼闊的江淮平原,是江蘇省的省會。全市面積為6597平方公里,轄4縣11區,人口545萬。其中市區面積約881平方公里,人口270多萬,為中國十大城市之一。南京是一座地理位置優越,地形獨特的城市。它三面環山,一面臨水,依鐘山而扼長江。再向大家簡要介紹一下南京的旅游資源。南京已形成了以城中為核心,輻射東南西北的五條旅游線。城東旅游線以鐘山風景區為主,以中山陵為中心,有明孝陵、靈谷寺、美齡宮、紫金山天文臺等50多個游覽景點。城南線以秦淮風光帶為主,以夫子廟建筑為中心,東起東水關,西止西水關,有烏衣巷、李香君故居、瞻園等古跡,此外還有中華門城堡、雨花臺烈士陵園等風景點。城西有清涼山、石頭城、莫愁湖等景觀,形成山、水、城、林交融一體的景觀特色。城北的珍珠泉度假區,距市區11公里,是南京地區唯一的省級旅游度假區,南京長江大橋也在城北。城中景區有著名的玄武湖,山城環抱,碧波蕩漾,景色十分秀麗,此外還有豐富的人文景觀。
在南京呆過一年半載的人,都知道,夏天像個大火爐,那個熱呀,恨不得蒼蠅蚊子都能中暑所以南京的盛夏酷熱難熬,素有“火爐”之稱。但是今天我們看到的南京城,綠樹成蔭,尤其是東郊的中山陵景區,更是樹木蔥憲,平均每個人占有10棵以上的樹木,成為中國著名的綠色城市。這在一定程度上對南京夏季炎熱的氣候起到了調節作用。為什么會這樣呢?就要說到它的地勢了。聽聽諸葛孔明怎么說的。
在赤壁之戰前,諸葛亮應孫權之約,下江南共商抗曹大計,騎著小毛驢,搖著鵝毛扇,考察建鄴后(今南京),說“鐘山龍蟠,石城虎踞,此乃帝王之宅也。”也就是說,在南京,東有綿延起伏的鐘山,像一條盤龍;西有巍然的石頭城屹立于大江之濱,像一只猛虎蹲踞著,這一切暗合古時傳統的好風水:左青龍,右白虎,后人簡稱為“虎踞龍蟠”。大山小山整把南京圍了個圈兒,只有北邊缺了個口兒。造物主偏愛南京,又送給她什么?長江,對了。古人沒翅膀,沒大橋,沒飛機,沒大炮,敵人只能望江興嘆。所以嘛,封建帝王想:“南京好,美景多,美人嬌,躺在里面睡大覺”。
更關鍵的是,南京有個凝聚了金陵王氣的寶物,就是貔貅,南京的市徽。它是上古的神獸,英勇善戰而且招財進寶、驅邪消災。大家要記得帶個回去喲,是個好東西。
南京導游詞篇九
南京以“博愛之都”聞名海內外,是江蘇省的省會城市,全省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全市面積659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為800萬人,下轄11區2縣。
南京位于長江下游的中心地帶,主要是丘陵盆地地形,城區附近東有紫金山,西有清涼山,南有牛首山,北有棲霞山。紫金山由東向西延伸,從南京城中橫穿而過,使南京城南城北形成了兩條水系,南為秦淮河,北為金川河。除此之外,還有玄武湖和莫愁湖宛如兩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南京的城東和城西。山與水的交織,共同造就了地形險要,山水壯麗的南京城。
由于南京城山環水繞,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踐命范蠡最早在此建城,也就有了南京的第一個名字“越城”。從越城算起,南京的建城史已有近2500年。古城南京具有深厚歷史文化底蘊,位列我國四大古都之一,在此定都的朝代有:東吳、東晉、南朝時的宋、齊、梁、陳、以及后來的南唐、明初、太平天國和中華民國,故而南京又被稱作“六朝古都”、“十朝都會”。歷朝歷代為南京留下了許多名字,如:金陵、秣陵、建鄴、建康、蔣州、江寧、昇州、集慶、應天、天京等,有些名字作為南京的地名沿用至今。南京的得名來源于明朝初年,當時的南京叫應天府,朱元璋曾經打算把都城遷到開封,將開封命名為北京,應天府稱南京,后來國都雖然沒有遷成,但是南京的名稱卻一直保留下來。
中國的近代史從南京開始,也在南京結束。1842年,清政府在南京下關的江面上與英國侵略者簽訂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1949年,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南京,標志著中國進入了社會主義的全新時代。
今日南京鐵路、公路、航空、水運、管道等運輸方式齊全,是華東地區重要的交通樞紐。南京祿口國際機場已開通覆蓋國內45個城市以及韓國、日本、泰國、新加坡等地在內的國內外航線。南京港地處長江下游黃金水道,目前通航五大洲近50個國家和地區。近年來,南京市實施了規模空前的城市建設,南京第二長江大橋、南京第三長江大橋、玄武湖隧道、九華山隧道、賽虹橋立交橋、華東最大的雙橋門五層立交等均已建成通車,大大提高了城市的交通能力,進一步優化了南京的投資環境。
南京是我省惟一跨江發展的城市,在我省沿海、沿江、沿線開放格局中處于樞紐位置,是中國東部地區重要的綜合性工業基地和全國六大通訊樞紐之一。目前已形成了以“電子、石化、鋼鐵、汽車”四大支柱產業。
近年來,南京外向型經濟成果顯著,產業結構不斷優化,第三產業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明顯增加。金陵石化、南汽集團、熊貓電子等著名企業實力雄厚、產品暢銷國內外,蘇寧集團已經成長成為中國零售企業和民營企業的龍頭老大,在業內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同時,南京還是全國高等教育和科研重鎮,科教實力雄厚,綜合實力僅次于北京、上海。教育、科技的發達,為南京城市經濟的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南京城市品牌眾多,多次被評為全國十佳衛生城市、全國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十佳城市、全國園林城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環保模范城市等稱號。南京的綠化水平全國聞名,森林覆蓋率達到23%,森林與城市綠地在改善環境和調節氣候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南京的市樹是雪松,市花為梅花。
說到咱們南京,不得不提的就是與“吃”、“喝”、“玩”、“穿”相對應的四大特產:鹽水鴨、雨花茶、雨花石和云錦。鹽水鴨皮薄肉嫩、口味鮮美,是受到中外游客普遍歡迎的著名特產。雨花茶是中國的十大名茶之一,茶葉條索緊直、形似松針,茶水色香味俱全。雨花石是在特定地質條件下形成的,紋理優美、象形絕倫,是文人雅士的珍愛之物。云錦是明清兩代的貢品,色彩艷麗、燦若云霞,與蘇州宋錦、成都蜀錦齊名。
悠久的歷史孕育了南京豐富的旅游資源,東以鐘山風景區為主,囊括了中山陵、明孝陵、靈谷寺以及“水上明珠”玄武湖;西以石城風景區為看點;南以著名的秦淮風光帶為主打,實乃南京城的民俗風情薈萃之所;北以沿江風景區為主,包含了長江大橋、閱江樓和靜海寺等景點;這四個景區繞南京主城一周,彼此之間相互聯結,由明代城墻蜿蜒貫穿其中,交錯形成了名揚中外的明城墻風光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