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導游詞概況 浙江杭州西湖旅游概況導游詞

網絡整理 分享 時間: 收藏本文

浙江導游詞概況 浙江杭州西湖旅游概況導游詞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浙江導游詞概況篇一

各位旅客朋友們大家好,歡迎來到歷史悠久,世界著名的風景游覽勝地——杭州西湖。我是你們這次杭州之旅的導游,我姓林,你們叫我林導好了。 來杭州之前,您一定聽說過“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這句名言吧!其實,把杭州比喻成人間天堂,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有了西湖。千百年來,西湖風景有著經久不衰的魅力,她的豐姿倩影,令人一見鐘情。就連唐朝大詩人白居易離開杭州時還念念不忘西湖,“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痹娙苏f他之所以舍不得離開杭州,其主要原因就是因為杭州有一個美麗迷人的西湖。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啊!

杭州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部,杭州市市中心,舊稱武林水、錢塘湖、西子湖,宋代始稱西湖。西湖南北長約3.2公里,東西寬約2.8公里,繞湖一周近15公里。面積約5.68平方公里,包括湖中島嶼為6.3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55米,最深處在2.8米左右,最淺處不足1米,蓄水量在850萬到870萬立方米之間。蘇堤和白堤將湖面分成外湖、北里湖、西里湖岳湖和小南湖5個部分。西湖處處有勝景,歷史上除有“錢塘十景”、“西湖十八景”之外,最著名的是南宋定名的“西湖十景”:蘇堤春曉、曲院風荷、平湖秋月、斷橋殘雪、花港觀魚、南屏晚鐘、雙峰插云、雷峰夕照、三潭印月、櫓浪聞蔦。如以每個字來點的內涵,它們是:春夏秋冬花,晚云夕月柳。點出了無論春夏秋冬,無論明晦晨昏,西湖勝景時時皆有,處處都在的特色。1985年又評出了“新西湖十景”。在以西湖為中心的60平方公里的園林風景區內,頒著主要風景名勝有40多處,重點文物古跡有30多處。概括起來西湖風景主要以一湖、二峰、三泉、四寺、五山、六園、七洞、八墓、九溪、十景為勝。 1982年11月8日,國務院將西湖列為第一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之一。1985年,在“中國十大風景名勝”評選中,西湖被評為第三。

珠,就將落到杭州玉龍山(現在的玉皇山)和鳳凰山,永遠守護著美麗的西湖。

走進西湖,湖面如鏡,難怪在華夏的四大愛情傳說中,其中兩個愛情傳說就發生在次地。斷橋、長橋,平凡的橋梁卻在傳說中變得千嬌百媚。在長橋上,梁祝在這相送十八里,仿佛見到當年他們難舍難分的情境。斷橋不斷,晴天送油傘的傳說更是使人聯想翩翩。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钡臇|坡絕句道出了西湖的柔美和典雅。所以,詩人把西湖比作我國的美人西施,于是,西湖又多了一個“西子湖”的美稱。

陽春三月,鶯飛草長,蘇白兩堤,桃柳夾岸。兩邊是水波瀲滟,游船點點;遠處是山色空蒙,青黛含翠。此時走在堤上,你會被眼前的景色所吸引,心醉神馳。西湖的美景不是春天獨有,夏日接天連碧的荷花,秋月中浸透月光的三潭,冬雪后疏影橫斜的紅梅,更有那煙柳籠紗鶯啼,細雨迷蒙中的樓臺。無論你在何時來,都會領略到不同尋常的風采。

西湖是一首詩,一幅天然圖畫,一個美麗動人的故事。西湖的傳說讓西湖更美了,更神秘了!

游客們,至此,今天的杭州西湖之旅也就告一段落了,希望大家都滿意今天的旅程,謝謝大家。

浙江導游詞概況篇二

浙江省地處中國東南沿海長江三角洲南翼,因境內最大的河流錢塘江(又稱浙江)江流曲折而得名。浙江素有“魚米之鄉、絲茶之府、文物之邦、旅游勝地”之稱。全省現轄2個副省級城市,9個地級市,36個縣、22縣級市和32個市屬城區。全省常住人口4613多萬。 山海并利,物產豐富。

浙江屬于亞熱帶氣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全省陸地面積10.18萬平方公里,為全國面積的1.06%,是我國面積最小的省份之一。 其中,山地和丘陵占70.4%,平原和盆地占23.2%,內有耕地面積161.38萬公頃,人均0.55畝,河流和湖泊占6.4%,有“七山一水兩分田”之說。全省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為937億立方米,按單位面積計算居全國第4位。

浙江是我國高產綜合性農業區,茶葉、蠶絲、水產品、柑桔、竹制品等在全國占有重要地位。森林覆蓋率達54.6%,居全國前列。海域面積26萬平方公里,面積大于500平方米的海島有3061個,是全國島嶼最多的省份, 其中面積495.4平方公里的舟山島為我國第四大島,海岸線總長6486.24公里,居全國首位,其中大陸海岸線2200公里,居全國第5位。 岸長水深,為港口建設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全省可建萬噸級以上泊位深水岸線105.8公里。目前全省有萬噸級以上泊位55座,已初步建成寧波、舟山、溫州、海門、乍浦五大港口為主體的港口群,其中寧波北侖港是中國四大國際深水中轉港之一,可停靠30萬噸級貨輪,年吞吐量居全國第2位。東海大陸架盆地有著良好的石油和天然氣開發前景。 歷史悠久,文化燦爛?,F代考古發掘表明,浙江是中國古代文明的發祥地之一。

早在5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就有原始人類“建德人”活動,全省境內已發現新石器時代遺址100多處,分別屬于距今7020xx年的河姆渡文化、距今6020xx年的馬家浜文化和5020xx年的良渚文化。 春秋時期,浙江分屬吳、越兩國。秦朝在浙江設會稽郡。五代十國時期,臨安人錢鏐建立吳越國。南宋建都杭州。元代浙江屬江浙行中書省。明朝初年,改元制“行省”為浙江承宣布政使司,轄11府、1州、75縣,省界區域基本定型。清康熙初年又改為省,浙江省建置至此大體確定。 在歷史的長河中,浙江人文薈萃。有哲學家王充、陳亮、劉基、宋濂、王陽明、黃宗羲,詩人駱賓王、孟郊、賀知章、朱淑真、陸游,書法家王羲之、虞世南、褚遂良、趙孟頫,畫家馬遠、黃公望、徐渭、陳洪綬、任伯年、吳昌碩,科學家沈括,教育家蔡元培,以及章太炎、王國維等著名學者。 自東漢到現代,載入史冊的浙江籍文學家逾千人,特別是“五四”運動以來,出現了魯迅、茅盾、郁達夫、馮雪峰、徐志摩、豐子愷、吳晗、夏衍、艾青等一大批文化名人。建國以來的“兩院”院士(學部委員)中,浙江籍人士占了近五分一。山川秀麗,風景優美。

浙江旅游資源豐富,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交相輝映,特色明顯,知名度較高。 全省有重要地貌景觀800多處,水域景觀200多處,生物景觀100多處,人文景觀100多處。有14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1個國家級旅游度假區,16個國家級森林公園和42個省級風景名勝區。 有杭州、紹興、寧波、衢州、臨海5座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72.5個(嘉興南湖中共“一大”會址與上海中共“一大”會址合為一個),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79處,國家確定的重點博物館7座。

看過"

浙江導游詞概況篇三

仙居文化源遠流長,底蘊豐厚,早在4000-7000年前,就有人在這塊土地生息繁衍,據考古發現,下湯新石器遺址與河姆渡、良渚文化的遺址相比毫不遜色,相繼顯露了中華早期文明曙光。據下湯遺址考證,距今6-7千年前,在永安溪中下游西部的河谷平原上,就已聚居著仙居人的祖先——甌越族人。在東晉穆帝永和3年,仙居立縣,名樂安。隋、唐間幾經廢置,五代后唐于成五年,因治理盂溪水患樂安縣改名永安縣。人們以此希望永保平安。仙居建縣于公元347年,北宋景德四年(1007年),宋真宗趙恒以其“洞天名山,屏蔽周衛,而多神仙之宅”,下詔命名為仙居,意為“仙人居住的地方”。立縣至今已有1600多年。(境內有距今約7000多年新石器時代的下湯原始社會村落遺址。)

仙居是個“八山一水一分田”山區縣,全縣總面積為1992平方公里。行政區劃:7鎮10個鄉3個街道辦事處,722個行政村。全縣總人口46.1萬,常住人口36.77萬人,常住人口密度為185人/平方公里。漢族約占99%,土著少數民族有畬族等。

仙居山川疊翠,風光旖旎,以其與人文景觀相融合的文化史跡遍布全境。地上地下文物資源豐富,現有省級文保單位5處,縣級文保單位26處,現已收藏文物器件2000多件。有朱熹講學過的桐江書院;還有高遷古民居及宋窯遺址等。宋張君房的《云笈簽》天宮地府圖中,把括蒼洞、麻姑洞、丹霞洞分別列為道家第十洞天、第二十八小洞天、第十福地。東漢興平元年(194年)興建的石頭禪院(今名大興寺)為臺州第一個寺院,寺外有現存世界上最大的晉代摩崖石刻“佛”字。歷代人才輩出,唐代著名詩人項斯,全唐詩收錄其詩一卷,歷代流傳逢人“說項”經典佳話。宋代名臣吳芾敢直諫秦檜賣國專權,遭貶后,著《湖山集》被收于《四庫全書》。元代著名鑒藏家柯九思,深得元文宗賞識,在元代藝術史和鑒藏史上都有著重要的地位。明代吳時來敢直諫嚴嵩,頗有政聲。晚唐有著名詩人項斯;宋代食用菌專家陳仁玉寫下了世界第一部《菌譜》;為世界最早的食用菌專著。元代大畫家奎章閣監書博士柯九思善詩文、工書畫,時人稱為“三絕”;現代出了玻璃雕花大師吳子熊、書法家徐子久等。

仙居長期的民間文化活動,如卷地龍、長板龍、跳跳馬、疊羅漢,以及各類民歌小調久傳不衰。近年挖掘、整修、創新的有:長板龍燈、“退彈蝦”、長旗燈、水口山卷地龍、五獅挪球,參加臺州市民間藝術大賽獲金獎、銀獎殊榮;仙居無骨針刺花燈,參加全國民間藝術博覽會獲金獎,并被專家們稱為“中華瑰寶”、“中華第一燈”。2000年6月文化部授牌仙居縣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針刺無骨花燈)”。有填補中國東南空白、具有重大考究價值的春秋時期廣度古越族文字和漢代朱溪巖畫;有世界上現存最早的照明路燈——石柱燈;有至今尚未破譯的國內八大奇文之一的蝌蚪文;皤灘古鎮更是一個罕見的古建筑群,規模宏大,建筑精致,保存完整,有“江南第一古鎮”、“華東第一古街(龍型)”、“中國唐宋元明清時代的民俗民居活標本”之稱。景星風景區于2002年9月14日對外開放。總投資3000多萬元開發的景星巖風景區2002年5月17日被國務院批準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景區位于仙居城西27公里處,總而積27.3平方公里,海拔742米,與神仙居景區相鄰。景星巖整座山體南北長而東西狹,首尾昂起,象一艘巨型的大輪船停泊于此,兩臺高速電梯將您直送景區鬼斧神功的奇峰峭壁,使得仙臺鹿頸亭、響鈴巖、神龜探月等景點更加維妙維肖,綺麗如畫的翠竹秀林構成了這里奇特景觀。景星巖景區不僅自然景觀秀麗,同時有著十分豐富的人文景觀及燦爛的歷史文化,唐代以來就有宏大的凈居寺,全國罕見的和尚圓寂塔,集日月星辰之靈氣的風水寶地讀書堂等名勝古跡源遠流長。開發后的景星巖建有全世界高山上最長的望月長廊(2廊5廊8廊米),典雅幽靜的望月樓、夢月樓、奔月樓(客房),古色古香的醉月樓(餐廳),另有詩意的休閑中心,風情無限的頌月場(娛樂),景星巖景區是旅游、休閑、度假、會議的最佳去處。

高速電梯:登景星巖有兩種方法可供選擇,一是乘觀光電梯直達山頂;二是步行從十八盤上山。今天我們選擇的是乘電梯上山。這臺高速觀光電梯從豎井式的山洞中起降,下半部隱入洞中,上半部凌空突現,只需要45秒就可將您送達128米高的山坡。當您登上山頂,古人那"可上九天攬月"的情思夢想即可縮短時空距離,星移斗轉,定能激起您的美好遐思。這座海拔742米的山體,橫空出世、鶴立眾山,總面積27。3平方公里,具有典型的流紋巖地貌特征,歷來就是仙居著名的旅游勝地。"景星望月",人們登高賞月如遇晴朗天際,但見皓月當空,橫臥蒼穹,旁有銅鏡般似的映月池將天上明月倒映水面,山風吹來,碧波輕泛漣漪,水天一色,令人吧為觀止,從古到今一直吸引眾多游人前來賞月。

飛馬迎客:山頂到了,下了電梯,先來欣賞遠景,站在望月長廊的一側,遠眺對面山勢,只見一匹展翅欲飛的駿馬正向我們奔來,這就是景星巖作景之一的"飛馬迎客",對各位的到來,這匹馬正撲騰著雙翅,表示熱忱的歡迎。游客們我們景星巖風景名勝區建設完工,正式迎客是在二00二年九月十四日,這一年是家歷壬午年,即十二生肖中馬年,于是"飛馬迎客"就有了雙重意義。

浙江導游詞概況篇四

嘉興市位于長江三角洲南翼的杭嘉湖平原,東接上海,南瀕杭州灣,西連杭州,北鄰蘇州,是馬家洪文化(距今7000年)的發祥地之一,唐宋以來一直是我國東南沿海重要的對外貿易口岸,被譽之為“魚米之鄉、絲綢之府”。如今的嘉興是國務院批準的第一批沿海經濟開放區和浙江省重要的工貿城市,下轄嘉善、平湖、海鹽、海寧、桐鄉和秀城、秀洲等7個縣(市、區)。全市總面積3915平方公里,人口332萬人,其中市區面積968平方公里,人口88萬人。

嘉興是新石器時代馬家浜文化的發祥地,距今7000年前市境就有先民從事農牧漁獵活動。春秋時,此地名長水,又稱槜李,吳越兩國在此風云角逐。戰國時,劃入楚境。秦置由拳縣、海鹽縣,屬會稽郡。兩漢時煮海為鹽,屯田為糧。三國時吳國雄踞江東,析由拳縣南境、海鹽縣西境置鹽官縣。

州府級政權。后晉高祖天福五年(940),因吳越王錢元瓘 之奏請,在嘉興置秀州,領嘉興、海鹽、華亭、崇德4縣。北宋改秀州為嘉禾郡,南宋寧宗慶元元年(1195)升郡為府,后改嘉興軍。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改嘉興軍為嘉興府安撫司,旋升為嘉興路總管府。宋元時,嘉興經濟較發達,被稱為“百工技藝與蘇杭等”,“生齒蕃而貨財阜,為浙西最”。乍浦、澉浦、青龍等港口外貿頻繁,海運興隆。

明宣德五年(1430)析嘉興縣西北境為秀水縣,析東北境為嘉善縣;析海鹽縣置平湖縣;析崇德縣置桐鄉縣,嘉興府下轄7縣,稱一府七縣。此后四五百年內嘉興府縣體制基本未再變動。其時,在農業和手工業發展的基礎上,商品經濟日漸繁榮,棉布絲綢行銷南北,遠至海外,嘉興王江涇鎮的絲綢有“衣被天下”的美譽,嘉善有“收不完的西塘紗”的諺語,桐鄉濮院鎮絲綢“日產萬匹”,名聞遐邇。明弘治《嘉興府志》記載:“嘉興為浙西大府”,“江東一都會也”。

清朝初期,清政府進行了賦稅改革和整頓,并多次對杭州灣沿岸海塘進行修筑,嘉興社會經濟不斷好轉,市鎮更加繁榮。清咸豐十年(1860),太平軍攻克嘉興,建聽王府為當地軍政領導機構。清朝中期以后,受帝國主義掠奪和封建主義的剝削,嘉興的經濟和城市面貌日漸衰落和凋敝。1911年11月7日,辛亥革命黨人光復嘉興,成立嘉興軍政分府。民國初廢府存縣,改稱嘉禾縣,后復稱嘉興縣。1921年8月初,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嘉興南湖的一艘游船上閉幕,宣告中國共產黨成立。

改革開放以來,嘉興經濟社會事業蓬勃發展。對明年,全市國內生產總值達到609億元,財政總收入53.5億元,外貿出口總值達22.2億美元,綜合實力不斷增強。所轄五個縣(市)已連續三次進入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所有縣(市、區)均被命名為“浙江省小康縣”。

嘉興市境地處太湖流域,水鄉澤國,為古越人聚居地。春秋時地跨吳越,史稱“吳頭越尾”,因此兼有吳“泰伯辭讓之遺風”與越“夏禹勤儉之余習”。楚并越后,又接受了百余年楚文化的影響。自秦(前222)實行郡縣制至五代(907-960)以前,嘉興一直歸屬會稽吳郡,語言亦屬吳方言區,故民間習俗以吳俗為主流,江南水鄉特色鮮明,有別于省內山區、半山區。西晉末與北宋末,國家二次動亂,北方衣冠之族多渡江而南,帶來了中原文化,優勢互補,使嘉興民風融合了中原風俗的成份,獨特性與多元性并存。

嘉興具有良好的發展條件和投資環境,區位優勢得天獨厚。鐵路、公路、水路、港口齊全,成為浙北的交通樞紐。農業資源豐富,現代工業體系基本完備,市場網絡格局已經形成。電力充沛,是華東地區重要的能源基地。開放型經濟發展迅速,全市擁有11個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外商投資企業達2104家,累計合同利用外資27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11.71億同時,還有眾多的文化名勝,省、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30處,旅游資源豐富,潮、湖、河、海自然風光極為優美,榮膺省級歷史文化名城稱號。

在新世紀的征程中,勤勞智慧的嘉興人民堅定信心,與難而進,奮發有為,實現新的跨越。我們堅信,嘉興的明天一定會更美好,一座長江三角洲的經濟重鎮、上海南翼的港口新市,江南水鄉的文化名城正在杭州灣北央求迅速崛起。

浙江導游詞概況篇五

溫州市地處浙江東南沿海南端,是一座有1620xx年歷史的文化名城,下轄11個縣、市、區,面積11784平方公里。人口705萬。有25萬華僑分布在62個國家和地區,有10萬溫籍港、澳、臺同胞。

溫州山清水秀,氣候溫和,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是旅游度假勝地。溫州自然景觀、人文景觀等旅游資源十分豐富,國家級風景區、自然保護區有雁蕩山、楠溪江、南麂、烏巖嶺等4個,省級風景、保護、旅游度假區有仙巖、洞頭、百丈漈、瑤溪、濱海--玉蒼山、澤雅、寨寮溪、甌江、氡泉等9個,市級風景區有天柱、南雁門、桐溪、茶山、岷崗、圣井、銅盤山、赤巖山等8個。有森林公園9個,縣級風景名勝區5個。風景旅游區密度大、種類多、品位高、特色鮮明,集山、江、海、島、湖、泉大成。風景旅游區面積占全市國土面積的22.23%,名列全國前茅。此外,還有2個國家級文保單位,44個省級單位,358個市縣級文保單位。

溫州是我國對外開放的14個沿海城市之一。1997年城鄉人均收入分別為7848元和3658元,名列全省之首。鄉鎮經濟發達。電器、服裝、皮鞋、紐扣、燈具、打火機、雨傘等產品名氣國內,遠銷世界各地。

溫州旅游基礎設施日臻完善。海運四通八達,溫州港為全國樞紐 1 / 12

文章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學習港之一。機場開辟了49條國內航線和香港、澳門2條地區聲母。公路104和330國道線貫通溫州。另外金溫鐵路已于1998年6月11日開通。溫州通訊發達,電力充沛,為旅游提供了可靠保證。

溫州,沿海港口城市,位于中國東南部,東經119°37′-121°18′、北緯27°03′-28°36′,甌江下游南岸,為中國浙江省轄市,南與福建省寧德地區的福鼎、柘榮、壽寧三縣毗鄰,西及西北部與麗水市的縉云、青田、景寧三縣相連,北和東北與臺州市的仙居、黃巖、溫嶺、玉環四縣市接壤。全市陸域面積11786平方公里,其中市區1082平方千米,海域面積約11000平方公里。根據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xx年底,全市常住人口912.21萬,居浙江省各市第一位。20xx年3月28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批準實施《浙江省溫州市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總體方案》,決定設立溫州市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溫州是中國數學家的搖籃、中國南戲的故鄉、中國民營經濟發展的先發地區與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

文章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學習自然保護區,還有7個省級風景區,8個市級風景區。旅游景區面積占全市土地面積的1/4。

【地名由來】

唐高宗上元二年(675年),處州析置溫州,這是溫州得名的開始。據《浙江通志》引《圖經》:“溫州其地自溫嶠山西,民多火耕,雖隆冬恒燠?!币馑际菧刂莸靥帨貚X以南,冬無嚴寒,夏不酷熱,氣候溫潤,所以稱為溫州。

溫州古為甌地,也稱東甌,唐時始稱溫州,簡稱“甌”或“溫”。甌是一種陶制器皿。約在新石器時代,溫州居住著原始甌人制作陶器。留學海外的溫州學子在看到香港被稱作hongkong的時候根據甌語發明了yujeu這個稱呼。

【自然資源】

溫州土壤肥沃,河流湖泊眾多,海洋資源豐富,是江南“魚米之鄉”。糧食作物以水稻為主,經濟作物主要有柑橘、茶葉、枇杷、楊梅、甘蔗等160余種。

海洋魚類有帶魚、黃魚、鰻魚等370余種、貝類有430余種。沿海灘涂養殖面積達6.5萬公頃,養殖蟶、蚶、蝦、蟹、蛤等。用材林有松、杉、櫟等280余種。

非金屬礦產資源有明礬石、花崗石、石英石等,始終明礬石礦儲量占全國儲量及產品質量、花色品種均居全國前列。

溫州港現有生產性泊位55個,其中萬噸級以上深水泊位7個,3 / 12

文章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學習洞頭、樂清灣等天然深水良港開發前景很好,可建20萬噸級碼頭泊位10個。

溫州以東近海大陸架盆地蘊藏著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泰順縣烏巖嶺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原生植被,是浙南的綠色寶庫。

【非物質文化遺產】

溫州歷史悠久,有豐富的文化遺存。甌越文化、山水文化、民族文化等源遠流長,民間音樂、民間舞蹈、戲曲、造型藝術、民間美術、民間手工技藝、民間習俗等有著深厚的底蘊和獨特的價值,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十分豐富。自20xx年非遺保護工作全面開始以來,通過全市性普查,共確定非遺線索55萬余條,有價值項目27000余個。在此基礎上成功申報和公布樂清黃楊木雕、細紋刻紙、溫州鼓詞、泰順的藥發木偶、永嘉昆曲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國家級17項,省級78項,市級227項;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傳承人國家級6人,省級64人。

【區劃人口】

截止20xx年底,溫州市轄3個市轄區(鹿城、龍灣、甌海)、6個縣(永嘉、洞頭、平陽、蒼南、文成、泰順),代管2個縣級市(瑞安、樂清),共有60個街道、64個鎮(其中2個民族鎮)、6個鄉(其中5個民族鄉),324個社區、208個居民區、789個農村新社區。

文章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學習男性人口為479.74萬人,占52.59%;女性人口為432.47萬人,占47.41%??側丝谛詣e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為110.93;0-14歲人口為130.53萬人,占14.31%;15-59歲人口為680.92萬人,占74.64%;60歲及以上人口為100.76萬人,占11.05%,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為69.54萬人,占7.62%;具有大學(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為65.03萬人;具有高中(含中專)文化程度的人口為115.04萬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為334.44萬人;具有小學文化程度的人口為267.99萬人(以上各種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類學校的畢業生、肄業生和在校生);全市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鎮的人口為602.20萬人,占66.02%;居住在鄉村的人口為310.01萬人,占33.98%。

【民族風俗】

根據20xx年11月1日零時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初步匯總,溫州市常住少數民族人口有30.17萬,占我市常住人口的3.3%。全市有少數民族52個,超萬人的少數民族有6個,分別是畬族、上家族、苗族、侗族、布依族、回族。

文章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學習言除甌語外,還有閩語、“蠻話”、“蠻講”、畬客話、金鄉話、大荊話和羅陽話等。

溫州民間比較隆重的節日民俗有正月拜年、元宵燈會、端午龍舟、中秋賞月等。在溫州傳統節日民俗中,最具地方特色的莫過于近年來逐漸恢復興旺起來的“攔街?!泵耖g祈?;顒印,F在,一些西方著名的節日民俗也在溫州流行起來,如圣誕節、情人節等。

【歷史沿革】

溫州,文化燦爛的東甌名鎮,公元前192年是東甌王騶搖的都地。

公元320xx年建郡,為永嘉郡,傳說建郡城時有白鹿銜花繞城一周,故名鹿城。

公元675年始稱溫州。歷史上以手工業發達著稱,是青瓷發源地之一,造紙、造船、絲綢、繡品、漆器、鞋革等在我國歷史上均有一定地位。南宋時被辟為對外通商口岸,有“一片繁榮海上頭,從來喚作小杭州”之稱。溫州是南戲故鄉,14世紀中葉溫州著名劇作家高明的《琵琶記》被譯為多國文字,在世界上廣為流傳。溫州人杰地靈,代有名家,南宋時以葉適為代表的永嘉學派和以“永嘉四靈”為代表的江湖詩派,近現代的孫詒讓、夏鼐、夏承燾、蘇步青等,在我國思想史、文學史、科學史上都具有重大影響。

遠在六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晚期,已有先民在這里繁衍生息。

文章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學習錛、石刀、石鑿、石鏃、石網墜、石矛及紡輪等勞動工具。尚有夾炭陶片和夾粗沙陶片。先民從事漁獵和耕作。前475-前220xx年戰國時代),前333年(楚威王七年),楚威王破越國,殺越王無疆。越部分族遷東甌定居。

公元前220xx年,秦王政統一中國,劃天下為36郡,溫州屬閩中郡。

公元前192年(西漢惠帝三年)惠帝劉盈立騶搖為東海王,都東甌,世俗號為東甌王。

138年(東漢順帝永和三年)分章安之東甌鄉置永寧縣,西猶兼處州地,戶不滿萬。縣始于甌江北岸。是為溫州建縣之始。320xx年(東晉明帝太寧元年),析臨??貚X以南地區置永嘉郡,治所設于永寧,轄永寧,安固、橫陽、松陽四縣。建郡城于甌江南岸,相傳有白鹿銜花而過,故后名鹿城。是為永嘉建郡之始。420xx年(南朝寧武帝永初三年)謝靈運貶寧永嘉,遍歷諸縣,多有題詠,成為山水詩鼻祖。前此數年,鄭緝之撰《永嘉群記》,是溫州最早的地方志,今存孫詒讓輯本一卷。

589年(隋文帝開皇九年)永寧、安固、橫陽、樂成四縣合并,稱永嘉縣,屬處州。后三年,處州改名為括州。州治設于括蒼(今麗水市)。

620xx年(隋煬帝大業三年)改括州為永嘉郡,郡治仍于括蒼。轄永嘉、括蒼、松陽、臨海四縣,計10542戶。

7 / 12

文章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學習 620xx年(唐高祖武德四年)改永嘉郡為括州。次年,析括州之永嘉縣置東嘉州,轄永寧、安固、樂成、橫陽四縣。自此以后,歷1300余年至今,州名無改,州境亦無大變。675年始稱溫州。

720xx年(唐玄宗天寶元年)改溫州為永嘉郡,轄四縣,共計42814戶,241690口。

758年(唐肅宗乾元元年)復改永嘉郡為溫州。

1920xx年(清宣統三年)武昌起義后,11月29日,溫州組成軍政分府,徐定超任臨時都督。翌年7月廢溫州軍政分府,置溫州府。1920xx年6月置甌海道,轄溫州、處州二府,道尹公署駐永嘉縣,屬浙江省。

1932年建立行政督察區。溫州區初稱浙江省第十行政督察區,督察專員辦事處駐永嘉縣,后數度更名,稱第四特區、第三特區、永嘉行政督察區、第八行政督察區。

1948年4月,改稱第五行政督察區。

1949年5月7日溫州和平解放,建立溫州市軍事管制委員會;8月26日成立第五專區,并設溫州市。改稱為溫州區專員公署。其后,名稱和轄縣有所變動。

1981年9月溫州地區和溫州市合并建立溫州市,實行市管縣體制。

溫州市氣候概況

8 / 12

文章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學習 溫州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冬季盛行從大陸吹來的偏北風,氣溫較低,雨水較少,濕度蒸發較小。夏季盛行從海洋吹來的偏南風,濕大雨多,氣溫較高。春季天氣多變,時常陰雨連綿。秋季大氣較穩定,常見"秋高氣爽"天氣。全年氣候總特點是:溫度適中,熱量豐富;雨水充沛,夏季炎熱;四季分明,季風顯著;氣候多樣。

冷熱適中·熱量豐富:溫州常年平均氣溫在17℃左右,這是人類活動較為適宜的氣候條件。根據溫州氣象臺歷年各月逐日逐時氣溫記錄及人的冷熱舒適要求,溫暖舒適期(10-28℃)每年長達9個月,出現時數可達3500小時,占全年總時數的75%。全年0℃活動積溫約5250℃,無霜期275天,是全省熱量資源最豐富的地區。

“東甌名城”溫州,是一座歷史文化悠久的城市,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是中國沿海九個港口之一,公元320xx年,著名學者郭璞選址始建溫州城。相傳建城時,有一只白鹿銜花跨城而過,所到之處一片鳥語花香、祥云騰飛,故又名“鹿城”。

“東甌山水甲江南”,溫州旅游資源極為豐富。有被譽為“海上名山、寰中絕勝”的雁蕩山,號稱“天下第一江”的楠溪江,以及峰險洞幽的百丈漈三個國家級名勝風景區;有以“東方夏威夷”著稱的南麂山列島和有“動植物王國”之稱的烏巖嶺自然保護區兩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溫州還是改革開放較早的前沿城市,商業經濟相當發達。溫州人幾乎家家戶戶經商,專業市場遍地開花。一方面,外資大量涌入溫州,使其迅速發展成為科技先進、經濟繁榮、文明富裕的現代化商貿港口城市;另一方面,溫州人開辦的公司遍布五洲四海。“溫州模式”、“溫州速度”、“溫州商人”,享譽海內外。

文章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學習從來喚作小杭州”之稱。溫州是南戲故鄉,14世紀中葉溫州著名劇作家高明的《琵琶記》被譯為多國文字,在世界上廣為流傳。溫州人杰地靈,代有名家,南宋時以葉適為代表的永嘉學派和以“永嘉四靈”為代表的江湖詩派,近現代的孫詒讓、夏鼐、夏承燾、蘇步青等,在我國思想史、文學史、科學史上都具有重大影響。

溫州市場經濟起步較早、發展較快,曾以“小商品、大市場”聞名全國,是中國個體私營經濟的先發地區和股份合作經濟的民祥地。曾被新聞界、理論界稱為“溫州模式”,也有叫“溫州經濟格局”、“溫州發展路子”。經過20多年的演變,溫州經濟格局不斷得到創新,更加凸現出自己的特色。

溫州人憑借敢為人先、特別能創業的精神,在改革開放中創造了許多全國第一;第一個實行金融利率改革,第一個制定私營企業條例,第一個建立股份合作制企業,第一個實行國有土地有償轉讓等。200余萬溫州人在全國、在世界各地建起了眾多的溫州城、溫州街、溫州村、溫州店。走南闖北的溫州人,把溫州經濟與全國經濟乃至全球經濟聯系在一起,這成為我國一個獨特的經濟現象,它不僅促進了溫州區域經濟的發展,而且對全國經濟發展作出了溫州人的貢獻?!ㄔO東南沿海大商港,包括交通樞紐港、商貿港、金融港、信息港,使溫州成為區域性的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集散中心。

——建設國際性輕工城,使溫州成為世界輕工產品的重要生產基 11 / 12

文章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學習地、集散基地和創新基地;——建設最具活力的開放城,使溫州成為機制活、商機多、投資回報率高的創新之城、活力之市;——建設濱海山水文化名城,實現溫州城市發展由“甌江時代”向“東海時代”跨越,由濱江城市向濱海城市邁進,同時搞好生態城市和歷史文化名城建設,使溫州成為宜居、宜商、宜創業的地方。

12 / 12

文章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學習

浙江導游詞概況篇六

大家好!

桐鄉烏鎮是聞名江南的歷史文化名鎮。據《烏青鎮志》記載,唐咸通年間始正式稱鎮,據今已有一千多年歷史。偉大的革命文學家茅盾就誕生在這里。 烏鎮位于杭嘉湖平原北部,京杭大運河西側,地當水陸要沖,古處兩省(浙江、江蘇)三府(嘉興、湖州、蘇州)、七縣(烏程、歸安、崇德 、桐鄉、秀水、吳江、震澤)交界之地。

古人稱它為姑蘇留都之前戶,嘉湖浙甸之后屏。 烏鎮原以車溪(今市河)為界,分烏青二鎮,河西為烏鎮屬湖州府烏程縣,河東為青鎮屬嘉興府桐鄉縣。直到1959年,市河以西的烏鎮劃歸桐鄉縣,才統稱烏鎮。烏鎮名稱從何而來?據傳,古代有一姓烏的將軍,為討伐叛臣力戰死于車溪河畔,后葬于此。

人們為紀念這為烏將軍,就將這里取名烏鎮。當然,這只是傳說。但烏鎮的歷史確實比較古老,據考證,烏鎮東柵譚家灣(新春村),為新石器時代遺址,屬馬家浜文化,距今已有6千多年歷史。

烏鎮素以水鄉集鎮著稱。全鎮市區河道如網,水街相依。縱橫的溪塘,穿街傍市。溪上眾橋飛跨,塘畔綠樹成蔭;河中舟楫不絕,市上笑語陣陣,這一切給水鄉烏鎮增添了詩情畫意。 烏鎮歷史文化悠久,名勝古跡甚多,市河西岸的唐代銀杏,相傳為埋葬烏將軍時所樹,自唐迄今,歷時已有一千佘年。十景塘邊的昭明太子讀書處,為梁朝遺跡。

市河東觀前街上的修真觀戲臺,始建于乾隆十四年(1749),是浙北水鄉集鎮保存下來僅有的古戲臺。烏鎮自南宋以來,名園巨宅代有所建,如今鎮上還留下不少有清末民初建筑風格的古老民居。其中西柵的朱家樓別具一格。此樓建于民國元年(1912),青磚灰瓦,雕門畫窗。樓上樓下全部方磚鋪地,形成上下兩座廳堂,人稱“廳上廳”。鎮西的兩座古石橋,也是遐邇聞名。這兩座石拱橋,均建于明代,兩橋成直角相連,任你站立哪一座橋邊,均可透過橋洞看到另一座橋,故有“橋里橋”之美稱。

烏鎮不僅攬古老之勝,水鄉之美,還由于它的名字跟文學巨匠茅盾聯系在一起,固而更 添生色。如今,它已成為浙北著名的旅游之地。

浙江導游詞概況篇七

仙居地處浙江東南、臺州西部,東連臨海、黃巖,南接永嘉,西鄰縉云,北與磐安、天臺分界。南北直線距離為57.6公里,東西直線距離為63.6公里。下面是帶來的浙江仙居導游詞,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仙居歷史悠久。6000多年前,在永安溪中下游河谷平原上,就已聚居著仙居人的祖先—甌越族人。

戰國時,仙居為越國領土。秦統一全國后,屬閩中郡鄞縣回浦鄉。東漢時,仙居是國內高僧名道涉足之地,興平元年(公元194年)建造的“石頭禪院”(即石?!按笈d寺”),比國清寺建寺早400多年。

東晉穆帝永和三年(公元347年),仙居立縣,名樂安。隋、唐間幾經廢置,至五代吳越寶正五年(公元930年),改名永安。宋時,仙居是國內著名的宗教圣地之一。北宋景德四年(公元1020xx年),宋真宗以其“洞天名山屏蔽周衛,而多神仙之宅”,詔改今名。立縣至今已有1600多年。

文章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學習揭竿起義的呂師囊,南宋世界上第一部食用菌專著《菌譜》的作者陳仁玉,元代大書畫家柯九思等。

仙居地處浙江東南、臺州西部,東連臨海、黃巖,南接永嘉,西鄰縉云,北與磐安、天

臺分界??h域面積20xx平方公里,其中丘陵山地(1612平方公里)占全縣80.6%,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說。

地形屬浙南山區一部。仙霞嶺延伸至縉云分叉,綿亙本縣南北邊境,成鉗形對峙。南為括蒼山,主峰米篩浪,海拔1382.4米。北為大雷山,主峰青梅尖,海拔1314米。全縣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109座。永安溪自西向東穿流而過,境內全長116公里。全縣地形從外向內傾斜,略向東傾,其間有大小不等、錯落相間的谷地和盆地,其中下各、城關、田市、橫溪等4個河谷平原面積較大。

氣候屬亞熱帶季風區。年平均氣溫18.3℃,1月份平均氣溫5.6℃,7月份平均氣溫28.5℃。全年無霜期240天左右。雨量充沛,歷年平均降水量20xx毫米左右,呈雙峰型分布,前峰為梅雨,后峰為秋雨,降水的空間分布不均勻,南部多于北部,東部多于西部。

文章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學習要特征、被稱為“浙江一絕”的大神仙居景區和響石山景區,以玩水為主要特征的永安溪漂流景點,以探林為主要特征的淡竹原始森林景區,以訪古為主要特征的皤灘古鎮、高遷古民居、桐江書院景點和以賞月為主要特征的景星巖景區等特色景區框架。

“仙居,好地方呀!一定得去”這是從仙居旅游回來的朋友告訴我最多的一句話。如今我也來到了這里,望著這被眾人所夸的寶地,心中的喜悅可想而知。剛到那兒便直奔“神仙居”,那兒也許是最能表現這塊寶地的地方。

神仙居的水真清呀!不大的湖面,卻“裝”滿了水。這水猶如一面未經磨拭的鏡子,把陸地,天上,水里的景物照的一片光亮。你瞧!這碧綠的山,這蔚藍的天,這五彩斑斕的魚……在神仙居里的水的照耀下變得更加光彩奪目。

神仙居的水真秀呀!五彩斑斕的魚在湖中來回穿梭,紅的、藍的、黃的、綠的、紫的……真是各式各樣,好似一朵朵爭奇斗艷的花朵。棕黑色的鵝卵石也在小魚的襯托下,顯得潔白純凈。再加上旁邊五彩繽紛的花花草草和高大挺拔的大樹,真是美不勝收!神仙居的山真綠呀!山上栽著許許多多的樹,爬到山的最頂端望下看,一條彎彎曲曲的小路像條龍似的繞在山丘上。晚上,一片片綠色的葉子在晚風中飄溢,回蕩。讓人仿佛身臨其境!但我最喜歡的而是神仙居里的奇峰。

3 / 7

我很久以前就想去大神仙居游覽一番了,但是一直沒機會,星期六終于可以去游玩一次了,我興奮得一夜都睡不著覺。

星期六早晨8點左右,我們一家人出發前往大神仙居。別人都是從一個叫官坑的地方上山,而我們卻是從神仙居景區的正門進入,其實也只是想多看些景點罷了。

文章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學習啼哭,所以有待考證?!?/p>

從正門進入30分鐘左右就是一直通往山頂的臺階,我們走得越高,路就越窄,到最后竟然沒路了,有的只是一些荊棘小叢。放眼望去,只見千山萬嶺,連綿不絕,懸崖絕壁,高聳入云。每爬一段路,眼前的景色都會有所不同,同一塊巖石,換個角度就會看出不同的味道。到了山頂,我們長吼一聲,聲音回蕩在山谷之間,雖然大家都汗流浹背,但是我們臉上都還掛著登頂的喜悅。

到達山頂后,我們眺望遠方,一條長長的棧道鑲嵌在懸崖峭壁之上,酷似一條巨龍,吸取天地精華,等到日后騰飛之用。這條鑲嵌在懸崖上的“天路”,是工人們一點一點辛辛苦苦地鑲到巖石中的,盡管現在已有欄桿保護,但是還有很多人都靠著棧道里面走。我們漫步在這條“天路”上,往下一看都覺得心驚肉跳。滿眼的“綠”盡收眼底,正在山底建設的小房子此刻都渺小得如卡片一般。

沿著棧道走著,走了一會兒,我們忽然發現一個由鋼筋交錯組成的觀景臺,我們興奮了起來,立刻跑到了觀景臺上。我往下一看,不禁倒吸一口涼氣,我們幾乎是懸空站在觀景臺上的,這觀景臺離地面大概有30多米,為了測試一下它的高度,我撿了一根樹枝,向下扔去,竟然過了十幾秒才落地。站在觀景臺上,感受著大神仙居的神奇,轉身向四周遠眺,望著高聳入云的巖石,我終于親身體會到“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的深刻含義了。

走過了棧道,來過了觀景臺,接下來的著名景點應該就是那連通 5 / 7

文章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學習兩山長達400多米的鐵索橋了。因為風有些大,再加上鐵索橋還沒有完工,所以本來牢固的鐵索橋顯得有些搖搖晃晃。這讓我不禁聯想到了長征時“飛奪瀘定橋”的情景,想到長征,我又不禁念起了毛澤東的詩:“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當我們心驚膽戰地走過鐵索橋時,衣服早已濕透了大半。

走過鐵索橋,我們沿著山路,走上對面的山峰。沿路上,有幾個極具特色的涼亭,帶著雕刻的古色古香門頭煞是好看。對面的山峰,山勢險峻,往右是下山之路,往左是通往另外一個觀景臺的路。正當我們猶豫之時,從上面回來的幾個“驢友”跟我們說:“去那邊的觀景臺看看吧!不去就太可惜了,保準你們喜歡!”既來之則安之,聽了他們的建議,我們選擇了往左走,去觀景臺看看!才往上爬了100多米,我們就看到了觀景臺,那是一個修筑在一條“龍”上的觀景臺。我們穿過“龍背”,來到“龍頭”,也就是觀景臺。在觀景臺上,我們清楚地看到了天柱巖——大神仙居的一個著名景點。一直以來我們都是仰望天柱巖,如今平眼就能看見,卻別有一番滋味:現在的天柱巖如同觀世音娘娘雙手合十,低頭冥思一般。在云霧飄渺的時段,半個巖都被圍繞在霧氣中,若隱若現,讓人仿佛進入了世外桃源。

文章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學習慎,生怕跌倒,在回去的路上,我們竟然看到了幾棵從巖石中迸發而出的松樹,看到這幅景象,我心中佩服得五體投地。真可謂“山峰峻如華山,松樹奇如黃山,霧景美比三清山”啊!“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边@句詩在我的腦海里久久揮之不去——這句詩用來形容現在的大神仙居最貼切不過了。

7 / 7

文章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學習

浙江導游詞概況篇八

莫干山山巒連綿起伏,風景秀麗多姿,景區面積達43平方公里,它雖不及泰岱之雄偉、華山之險 峻,卻以綠蔭如海的修竹、清澈不竭的山泉、星羅棋布的別墅、四季各異的迷人風光稱秀于江南,享有 “江南第一山”之美譽。

莫干山素以竹、云、泉“三勝”和清、靜、綠、涼“四優”而馳名中外。

“竹”,是莫干山“三勝”之冠,以其品種之多、品位之高、覆蓋面積之大列于全國之首、世界之 最。走近莫干山,只見修竹滿山、綠蔭環徑,風吹影舞、芳馨清逸,宛如置身綠幕之中。景區及外圍區 有連片竹林127平方公里,有詩云:“竹徑數十里,供我半月看?!蹦缮剿氂械摹包S金嵌碧玉”、 “碧玉嵌黃金”兩類珍貴竹種則以其獨特的花紋傾倒無數游客。“云”也極具特色,因時而異、變幻萬 千,動若浮波、靜若堆絮,站在云海上餐霧飲露、枕云席絮,令人有“遺世而獨立”之感?!叭币彩且粍伲w瀑流泉多達百余道,可謂峰峰有水、步步皆泉。

“綠”是“四優”之一,樹綠、竹綠、草綠、山綠,如綠色的海洋,滿目皆翠。全山綠化覆蓋率高 達92%。“清”也是一大優點。若漫步于竹林或憩息于林蔭,或眺望于亭臺,或夜坐于別墅,處處清新 悅人、神舒膚爽。“涼”是避暑的主要條件,因莫干山地處一定高度,綠化覆蓋率高,且多流泉及儲水 量大的修竹,因此夏季氣溫較低,七、八兩月平均溫度僅24.1度,早晚尤為涼爽,最宜避暑。“靜”,谷幽境絕,宛如世外桃源。走出久被噪音圍困的圈子,莫干山能給你一個靜謐的天地。

莫干山雖以“清涼世界”而著稱于世,但實際其四季風景各有特色。春季和風陣陣,云霧變幻,其 時春筍破土而出,各類山花爭奇斗艷,到處是生機勃勃,一派繁榮景象。入秋,則天宇澄朗,山明水 佳,無處不桂香濃郁、楓林勝火、萬篁碧綠、秋意盎然。而冬季,則又是林寒澗肅,清靜無比,漫山瓊 花飛舞,銀妝素裹,更是一番動人景象。

莫干山風光嫵媚,景點眾多,有風景秀麗的蘆花蕩公園,清幽雅靜的武陵村,蕩氣回腸的劍池飛 瀑,史料翔實的白云山館,雄氣逼人的怪石角,野味濃郁的塔山公園,以及天池寺蹤跡、莫干湖、旭光臺、名家碑林、滴翠潭等百余處,引人入勝,令人流連忘返。

浙江導游詞概況篇九

歡迎大家到碧塢龍潭風景區觀光旅游!

各位都知道莫干山吧,這里就在莫干山的北麓,是莫干山六大風景名勝區之一,地屬德清縣莫干山鎮碧塢村。為什么稱碧塢呢 那是源于一個悲壯的傳奇故事。

中國歷史上有十大名劍,其中干將,莫邪是一對雌雄雙劍,也是一對夫妻的名字。據《吳越春秋》記載,春秋末期,群雄稱霸,吳王想要爭當盟主。得知在吳越邊境也就是今天的德清縣境內,有一對夫婦叫干將,莫邪,是鑄劍的高手,就命其為之鑄造一把絕世寶劍。夫婦倆來到這山里,采集精銅,日夜鑄煉,歷時三年,鑄成雙劍,劍鋒犀利,吹毛斷發,削石如泥,飛起刺人,血不見痕。

當時,莫邪正有孕在身,干將一人去獻劍。臨別時對妻子莫邪說,吳王殘暴多疑,我很可能一去不回,所以把雄劍留下。如果我被害,等孩子長大為我報仇。吳王得到寶劍后果然殺害了干將。后來莫邪生了個兒子,眉寬三寸,鼻子通紅,故稱赤鼻,也叫眉間尺。母子倆相依為命,隱居于這山谷。十六年后,赤鼻長大成人,持雄劍為父復仇,最后與吳王同歸于盡。

魯迅先生就根據這個傳說寫成著名小說《鑄劍》。二千多年,世事滄桑,但是這個悲壯的故事一直流傳到今天,后人把當年干將莫邪夫婦鑄劍的山叫做莫干山,把赤鼻母子隱居避難的山谷稱之鼻屋,因為諧音,就習慣稱之碧塢了。這里四面環山,竹海連綿,四季常綠,即使是冬天依然生機盎然,所以碧塢這個名稱也是名副其實。

這座橋廊原來是個祭臺,叫應雨臺,又稱祈雨臺。山谷里面還有一座龍王廟。龍王廟大多建在江河,湖泊或海邊,很少建在山谷里。這正是碧塢山谷的一個奇特現象。傳說碧塢龍潭住著一條小白龍,所以山中水流永遠不斷。古時候每逢干旱季節,山下的百姓就在這里焚香叩拜,齊聲祈禱,只要空谷回聲,天上的雨滴便會應聲而降,十分靈驗??催@巖石上的四個大字靈應禱雨,這是清代著名書法家趙謙之的手跡,取其中二字便是應雨臺的名稱。

據傳,碧塢龍王就是干將劍變化的小白龍。干將莫邪的兒子赤鼻持雄劍為父報仇,自己也犧牲了。死后靈魂附劍,飛回碧塢山谷,劍魂變成白龍,劍鞘變成龍潭,永遠守護在母親身邊。小白龍熱愛母親,心地善良,卻歷盡磨難,危難中得到觀音菩薩救助。所以,他把感恩化為對世間女性的關愛,賜福天下母親。因此,凡是女性到這碧塢龍王閣祈禱,總是特別靈驗。

對面山崖上有一個腳印,這是雷公留下的腳掌印。傳說八仙中的漢鐘離和韓湘子最喜歡下棋,倆人只要一到這里就下棋,一下棋就幾天幾夜沒完。雷神和八仙是好朋友,又是個棋迷。有一回,雷神在這里觀棋誤了時間,到了施雷時刻連打雷工具也沒有準備,這可糟了!原來這下雨打雷工作的紀律特別嚴格,必須按天條不折不扣地執行,什么時候下雨什么時候打雷,下幾點雨打幾聲雷,都得按規定辦,差一點就是犯了天條。雷公情急之下,猛蹬一腳,把這里的山崖踢塌了半壁,轟隆山崩混作雷聲。因此,這山崖上就留下了他的腳印。誰知這下子卻把這里的山神爺給得罪了,山神爺就趕到玉皇大帝那兒告狀。玉帝一聽特別生氣,你雷神犯天條不說,還要弄虛作假,罪加一等。雷神是八仙的好朋友,更因為是觀棋誤事,八仙也有責任,能見死不救嗎 所以鐘離漢他們連忙到玉帝面前去求情,又以實際行動彌補過失,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立馬在這里重造了一座山崖,才救了雷振子。所以,這山崖就稱雷公巖。

我們登上去看,這塊山巖感覺象什么 就象老鷹嘴,也就象雷公嘴。雷公就是《封神榜》里的雷振子,臉形長著一付鷹嘴,他原來是姜子牙手下的一員大將,后來封了雷神。這里石壁上還刻著他的一幅畫像,旁有北宋書法家米芾題刻神明相佑,意思是說,神仙之間也得互相幫助啊。

前面已經說到干將莫邪的兒子赤鼻為父親報仇的故事。干將去獻劍,臨別時對妻子莫邪說,吳王向來多疑,又極殘忍,這回我們給他煉成了世間無二的劍,他很可能會殺掉我,免得我再去給別人煉劍。我把這雄劍留下,如果我一去不回,那一定是不在人世了。你不要悲哀,待生了兒子,好好地撫養。一到成人之后,你便交給他這雄劍,給我報仇!

十六年后,赤鼻長大成人,莫邪詳告家史,并將雄劍交給兒子。赤鼻懷著滿腔仇恨,在這山崖前試寶劍,劍風飛舞,堅石俱裂,山崖上留下一道道劍痕。所以稱之試劍崖。

赤鼻告別母親,要到吳王宮報仇。行之半路遇見父親生前好友之光,之光對他說,王宮戒備森嚴,而且吳王已經得到告密,正下令緝捕你。孩子,你若真要報仇,我可以幫你,但你必須給我兩件東西。赤鼻問哪兩件 之光冷峻地說,一是你的劍,二是你的頭。赤鼻竟然毫不猶豫,立刻揮劍自刎。之光將頭獻給吳王,吳王下令用金鼎沸水煮爛刺客首級,可是頭在沸水中跳舞居然三日三夜不爛。吳王奇怪,俯身去看,之光突然拔出寶劍,一劍斬下吳王頭,落入沸鼎,然后又自刎,自己的頭也落進沸鼎。結果三個頭都煮爛了,分不清誰是誰,只好把他們合葬一起,名叫三王墓。

三國時曹丕所著的《列異傳》,晉代干寶的《搜神記》,以及后漢趙曄的《鑄劍記》都有相同的記載。

這就是莫干山一絕碧塢龍潭。 兩道峭壁猶如刀劈斧削,峭壁下一潭方形水池,恰似鬼斧神工,兩道峭壁縫隙間夾一條五丈多高的瀑布直瀉池中,瀑聲轟嗚,空谷回蕩。

這龍潭是怎么來的呢 傳說中干將莫邪的兒子赤鼻為了報父仇,自己也犧牲了。少年死后,靈魂附劍,飛回母子居住的碧塢山谷。可是母親等不到兒子回來,已經哭干眼淚化為石頭。于是,劍魂變成白龍,劍鞘變成龍潭,永遠守護在母親身邊??催@龍潭形狀恰似劍鞘之口,而這瀑布遠處看去猶如一條白龍在池中上下飛騰。真是名副其實的?。?/p>

大家當心腳下!這龍潭原來深不可測,涼氣襲人,人不可近,當地農民曾經試過,用毛竹一支接一支往下插,插了十幾支還不到底。十幾年前一場山洪爆發,被泥石流堵了大半,雖然遺憾卻少了一分危險。右側石壁上刻著藏龍二字,是北宋大文人蘇東坡的手跡。蘇東坡游遍天下名山,先在杭州做官,又到湖州上任,這碧塢龍潭也是他常來的地方。

這里為什么叫三望廬呢 請大家仔細看這尊巖石,好象一個婦女久久地站立在那兒,正向遠處眺望。這石頭就是莫邪的化身。她在望什么 第一回久久的眺望,是在盼望丈夫獻劍后能夠平安歸來,可是盼來的是一個噩耗;第二回久久的眺望,是在盼望兒子報仇后能夠平安回家,可是盼來的又是一個噩耗。她絕望了,眼淚流盡了,就化成了一塊石頭永遠站立在這里。后來兒子化成白龍回到母親身邊,卻因為觸犯天條被壓在山下。已經化成巖石的母親還在這里眺望,是在盼望觀音菩薩能夠救出自己的兒子,這一回她終于盼到了希望。這塊地原來就是莫邪與兒子赤鼻居住的茅屋地,所以稱之廬,這就是三望廬的來歷。

上面這道瀑布叫天泉瀑,傳說是從觀世音菩薩的凈瓶里倒出來的。

干將莫邪的兒子赤鼻變為小白龍后,非常愛護當地的老百姓。在他的護佑下,碧塢村風調雨順,莊稼茂盛,百姓安居樂業。但是有一年入夏以后突然天象大變,連續兩月滴雨不下,莊稼枯萎,百姓饑渴,山下的村民扶老攜小到碧塢龍潭來取水救命,可是連龍潭的水也快干枯了,村民們悲愴呼喊莫干,莫干。小白龍在龍潭底下聽著于心不忍,抓起一根竹梢就往自己的鼻孔刺去,隨著一聲巨大的噴嚏聲,傾盆大雨從天而降。老百姓得救了,可是小白龍違抗天命,私下大雨,觸犯了天條,玉帝下令把小白龍鎮壓在莫干山下,并且封堵碧塢龍潭。

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聽說小白龍奮不顧身拯救百姓的壯舉,深為感動,她向玉皇大帝陳說百姓的苦難和小白龍舍身救民的義舉,終于說服玉帝,消除旱災,并降旨赦免小白龍。于是,觀世音菩薩親自到碧塢來救小白龍。就站在這山坡上施法,她用楊柳枝一點,龍潭傾刻暢通,再把凈瓶水一倒,頓時飛出一道瀑布,溪流奔騰。小白龍遇到水就活了,從山底下騰空飛出,回歸龍潭。天泉瀑因此得名。

這條路是從前上莫干山的主道,所以稱作莫干古道。100多年前,美國傳教士霍士敦就是從這條路上山,發現了山上的避暑勝地。為了吸引更多的朋友上山,他還花錢鋪設路面,加上鐵索欄桿。后來,慕名而來的洋人越來越多,各個國家的都有,就在山上蓋起了風格各異的別墅,形成為如今的萬國建筑博覽群。

紅豆杉又名紫杉,赤柏松,屬紅豆杉科,四季常綠的大喬木。它是第四紀冰川后遺留下來的物種,被稱為植物王國的活化石,是世界珍稀寶貴的瀕危植物。紅豆杉果實成熟時紅果滿枝,艷麗多姿,因酷似相思豆而得名,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并有凈化空氣的作用。紅豆杉更可貴之處是,它的根,莖,皮,枝,葉,果,籽,都有很高的藥用價值,治療癌癥,艾滋病,糖尿病,心腦血管病等有特效,十分珍貴,被視為植物黃金,我國將其列為國寶一級保護植物。紅豆杉主要分布在云南,東北及西藏地區海拔2500—3000米處,成材需50—250年,江南地區極罕見。碧塢村有紅豆杉10余棵,實為奇跡。其中這棵最大的紅豆杉,高達20多米,胸徑近1.5米,冠幅達15米,樹齡逾千年?!秴窃诫s記》中稱其為江南紅豆杉之王,有風水神木之稱。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老妇bbbwwbbww|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国自产网站| 爽好大快深点一视频| 国内精品一战二战| 亚洲免费视频网站| 91丁香亚洲综合社区| 日本中文在线观看| 午夜黄色一级片| igao视频在线| 欧美性猛交xxxxx按摩国内| 国产福利免费视频| 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中文字幕| 美女一级毛片免费观看| 女人18毛片水最多| 亚洲最大av网站在线观看| 18videosex性加拿大| 最新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 国产三级毛片视频| 久久亚洲精品AB无码播放| 美女毛片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大美香蕉伊在看欧美| 亚洲国产成人91精品| 高清不卡毛片免费观看| 扒开双腿疯狂进出爽爽爽动态图 | 亚洲精品无码av人在线观看| 91精品欧美综合在线观看| 暖暖日本免费中文字幕| 国产va免费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 亚洲美女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97视频资源总站| 日韩欧美二区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观看| a级片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三级精品在线观看| ffee性xxⅹ另类老妇hd| 日韩精品国产一区| 公粗一晚六次挺进我密道视频| 青青热久久久久综合精品| 无遮挡辣妞范1000部免费观看| 亚洲高清毛片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