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招丨原來高校老師喜歡這樣的【自薦信】!
關注高考動態 置頂北京格學高招研究院!
導讀
相信關注自主招生的家長及考生都知道在網申時需要上傳個人陳述,我們稱之為自薦信,自薦信在自主招生的申請過程中可以說是起到了四兩撥千斤的作用,考官可以通過自薦信較為全面以及充分的了解到尚未見面的考生,考察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邏輯表達能力及對自我的認識能力。
自薦信字數一般在800~2000字不等,視各高校具體情況而定,我們知道自主招生選拔的是具有學科特長和創新潛質的學生,那么接下來就讓格學高考研究院從以下五個方面為大家分析一下,如何撰寫出令考官眼前一亮的自薦信。
01
體現濃厚的學科興趣,酷愛某一學科且有相應的成績支撐。
02
體現獨到見解,對某一學科有研究,深度廣度兼具,并有一定的研究成果作為支撐。
03
具有明確的學研目標,不滿足已有知識,想要對某一學科進行
更深入的學習和研究。
04
體現獨特的學習方法,廣泛的閱讀量(包括期刊,著作,文學類書籍),較為系統的知識體系,并有大量的讀書筆記和心得體會文章。
因校名而陷入的認知誤區
通過以上四點分析,格學高考研究院建議考生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和大學的要求對自薦信進行撰寫,以下提供幾種寫作思路供大家參考。
01
著眼自己興趣愛好和性格特點。興趣愛好及性格特點最好與所報專業有一定的吻合度,符合高校選拔要求。
02
在高中期間獲得的獎項情況說明。(如各學科的奧林匹克競賽獲獎情況,科創類獎項,作文競賽,英語競賽,公開發表的文章,專利情況等)
03
按高中階段的游歷見聞,如出國交流或參加比賽,在游歷過程中最難忘的事件,在這件事中獲得的感觸和體會。
04
圖書閱讀量。包括但不限于自己感興趣的科研領域最新報道,也可以是自己喜歡的文章類別,并有長期的閱讀習慣和閱讀積累。
05
在高中階段擅長的科目,并且提供具體數據進行說明。如“喜歡物理,物理成績一直保持在年級前5%”,或者參加過學科競賽獲得的成績。
06
在高中階段參加的各種社會實踐及公益活動,活動的感想及收獲。
07
在高中階段或者范圍更廣的求學階段最難忘的事情,以及對考生產生的影響,讓考生做出了重要決定(如進入某所大學求學,深入學習某個專業)。
08
所選專業可以幫助考生成為一個有遠大理想的人或實現自己未來的職業目標。(如教師:教書育人,醫生:救死扶傷,法官:崇尚公平)
09
如何成為某某大學(考生所申請的院校)的驕傲,傳播該校的教學理念,治學態度。
10
崇拜某大學校友,喜歡某大學校訓,到過某校游玩被該校的校園風景吸引,喜歡該校所在的城市等等方面闡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