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說課稿范文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說課稿范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致的說課稿準備工作,借助說課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優秀的說課稿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說課稿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一、說課人:
二、說課內容
初中五四制語文第五冊第17課《孟子》二章第一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三、《孟子》二章在教材中的地位
《孟子》二章是戰國中期思想家、教育家孟子的作品。孟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僅次于孔子,被稱為亞圣。他主張以"仁政"統一天下,孔孟思想影響了中國幾千年的歷史,學習《孟子》二章既可以了解孟子的重要思想,又可以鞏固論文知識,還能學到孟子關于文章寫法等方面的技巧,可謂一舉三得,因此,教材把《孟子》二章列為第五冊講讀課文,列入中考閱讀篇目中,是不無道理的
四、教學目的、重點、難點、教法的確立。
1、知識目的:積累文言詞語,領會課文內容及論文特點。
2、能力目的:培養以詞造句的能力,論文寫法能力。
3、德育目的:以君者應以"人和"為本,為人者應以"做人"為根。
4、情感目的:以朗讀感染學生,創設漸入學習佳境的.氛圍。
5、把理解詞義和背誦第四段立為教學重點。
6、把對論點的`理解和第四段結論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區別。
7、運用朗讀法、討論法、練習法進行教學。
五、如何突破重點、難點
圍繞教材以書注為主加以突破重點,通過朗讀達到熟悉以至背誦的目的;難點的突破放在"人和"與"得道多助"的關系上。
六、學習《孟子》二章應達到的目的
1、領會孟子"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重要思想及社會意義。
2、掌握論文的多種論證方法及結構。
3、鞏固排比、對比等方法。
4、背誦并默寫重點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