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中國天眼外形的句子匯集50句
中國天眼的閱讀答案
都說南仁東20年做了一件事: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世界最大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2024年9月25日落成啟用,人稱“中國天眼”。他是這項大工程的發起者及奠基人,首席科學家兼總工程師,人稱“中國天眼之父”。而該工程核心團隊的成員,大部分是他的學生。那么,他們造出來的“中國天眼”,究竟是一只什么樣的天眼?
首先我們還得追溯到望遠鏡的發明歷史。我 們知道天文望遠鏡,主要有光學望遠鏡和射電望遠鏡,此外還有紅外、X射線、伽馬射線等望遠鏡。最初的天文望遠鏡是光學望遠鏡。1609年,45歲的意大利科學家伽利略,在一根管子兩端裝了兩個鏡片,對著月亮一看,看到了環形山,從此有了現代天文學。早年的電視,收不到信號,屏幕上密密麻麻的雪花閃爍。這是電磁波信號,包括來自太空的射電輻射。1933年,美國貝爾實驗室的科學家卡爾·央斯基,研究長途通訊中的靜電噪聲時,發現銀河中心持續的射電輻射,從此有了射電天文學。格羅特·伯雷應聘貝爾實驗室失敗,1937年在芝加哥附近的自家后院,制造出第一臺射電望遠鏡。這兩個小伙子,取得如此重大成果時,都只有二十多歲。
天文學家都想要很大很大的鍋蓋。以前屋頂上經常會看到“鍋蓋天線”,口徑越大,電視畫面越清晰。射電望遠鏡的“鍋蓋”,也是如此。所以世上的射電天文學家,都想有大口徑“鍋蓋”,提高射電望遠鏡靈敏度。當年伯雷制造的射電望遠鏡,拋物面天線直徑是【第9句】:45米。美國上世紀60年代在波多黎各建造了阿雷西沃射電望遠鏡,口徑305米,在老大位置上坐了數十年。口徑100米的射電望遠鏡,有德國波恩附近的埃費爾斯貝格射電望遠鏡,以及美國格林班克射電望遠鏡。而“中國天眼”FAST口徑500米,搶到了老大之位。還能不能制造更大的鍋蓋呢?單個望遠鏡,要做得更大是很難了。不過辦法是有的,用大量射電望遠鏡組 成一個陣列,分布在遼闊的地理空間,收到信號綜合分析,就相當于一個超大望遠鏡了。比如國際天文學界正在建設的“平方公里陣列望遠鏡(SKA)”,它的觀測能力將是神級的。中國是SKA的首創國之一。
平方公里陣列望遠鏡,分布在從非洲到大洋洲的遼闊空間,而美國的阿雷西沃望遠鏡,和中國的“天眼”,都造在偏遠的山窩里——喀斯特地形的洼坑中。這有什么講究?據專家說,好處不止一個。位置偏遠,意味著受其他無線電信號的干擾最小;洼坑地形,是建造大鍋蓋的理想之地;喀斯特地形,即熔巖地形,排水暢通。建造“中國天眼”之前搜尋選址,找了300多個洼坑,南仁東拄著拐杖,親自考察了平塘縣的幾十個候選臺址。貴州黔南州平塘縣的大窩凼,地形最理想,獲得最高分。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工程總工藝師王啟明說:“望遠鏡反射面總面積為25萬平方米,相當于30個標準足球場那么大。盡管反射面板才1毫米厚,也用掉2000多噸鋁合金?!彼f,中國“天眼”有很多是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都由國內頂級企業建造完成”。組成射電望遠鏡“鏡面”的4450塊反射面單元,每一塊標準單元有兩部分,鋁合金背架、反射面面板。這個鋁合金背架,是蕭山企業東南網架制造拼裝的。圈梁、索網和支撐饋源艙的6座高塔,用掉的鋼材有1萬多噸。美國阿雷西沃望遠鏡的饋源平臺,1000多噸重,幾乎固定在半空,這樣的設計有利于饋源的定位,卻縮小了觀測角度。王啟明說:“如果我們按照阿雷西沃的'方案,我們500米望遠鏡,饋源平臺重量至少會達到幾千噸。這樣重的大家伙掛在空中,成本相當大了?!彼f,中國“天眼”用了輕型索支撐饋源平臺方案,饋源艙只有30噸重。
(《都市快報》2024年9月23日,有刪改)
【第7句】: 下列各項中對文意理解最恰當的一 項是(3分)
A. “中國天眼”是一項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工程,該工程團隊的核心成員大部分是“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的學生。
B. 隨著卡爾·央斯基和格羅特·伯雷這兩個天才小伙子的發現和發明,由光學望遠鏡進階到射電望遠鏡,世界天文學向前邁進一大步,由此步入現代天文學。
C. 世上的射電天文學家,都想有大口徑“鍋蓋”,這種追求使得拋物線天線直徑從最初的【第9句】:45米到后來的305米口徑再到“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望遠鏡的靈敏度也由此實現了大幅提升。
D. “中國天眼”FAST口徑500米,已經到了單口徑的極限,如果還想增加望遠鏡的探測力,就需要使用大量射電望遠鏡組成一個陣列,國際天文學界正在建設的“平方公里陣列望遠鏡(SKA)”就是運用了這個構思。
【第8句】: 下列說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 一項是(3分)
A. 早年的電視,屏幕上有時會出現密密麻麻的雪花閃爍,這是因為電視機沒有收到外界信號。
B. 無論是射電望遠鏡還是平方公里陣列望遠鏡,選址尤為重要,當初南仁東為了給“中國天眼”尋找理想地,親自考察了多個候選臺址才得以最終確定。
C. 美國阿雷西沃望遠鏡1000多噸重的饋源平臺幾乎固定在半空,如果我們按照阿雷西沃的方案,我們500米望遠鏡,饋源平臺重量會是阿雷西沃的好幾倍。
D. FAST “鏡面”有4450塊反射面單元,每一塊標準單元由鋁合金背架和反射面面板這兩個部分組成。
【第9句】: 根據文章中的內容,用自己的語言為“中國天眼”下定義。字數不超過80個字(包括標點符號)。(6分)
答
【第7句】: C A項 ,原句中應該是“該工程核心團隊的成員”;B項,原文中為“伽利略,在一根管子兩端裝了兩個鏡片,對著月亮一看,看到了環形山,從此有了現代天文 學”;D項,過于絕對,原文說“單個望遠鏡,要做得更大是很難了”。
【第8句】: A A項,偷換概念,原文中說“收不到信號”應該是指收不到視頻信號,但可以收到外界電磁波信號。
【第9句】: “中國天眼”是由南仁東發起并投入建設,以貴州黔南州平塘縣的大窩凼為臺址,大多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是世界最大單口徑和最高靈敏度的球面射電望遠鏡。
(格式1分,人物1分,地點1分, “我國自主知識產權”’1分,“世界最大單口徑和最高靈敏度”1分,“球面射電望遠鏡”1分,超字數扣1—2分)
《帶眼的貝殼》閱讀答案
貝殼怎么會帶“眼睛”呢?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帶眼的貝殼》閱讀答案。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帶眼的貝殼
朱軍
①我知道父親和母親沒有一起看過海,也沒有一起揀拾過貝殼。我真的想告訴天堂里的爸爸,見了媽媽一定告訴她貝殼就是有眼兒的,一定不要讓我的“謊言”穿幫。
②我不知道母親為什么要給父親帶點貝殼去,但我知道這里一定有一份屬于父親母親的愛情故事。
③我帶母親出來玩,母親很開心,但我也知道一生勤勞的母親其實并不向往名山大川,也不向往珍饈美味,在她的心里,沒了父親,什么風景都沒有了。
④與其說是讓母親開心,不如說是在了卻自己的心愿。
⑤父親離去以后,母親身體狀況急轉直下,一個精神矍鑠的老人頓時失去了往日的光彩。我不敢去想,但我似乎預感到了母親也將不久于人世,我不想點破心里的這張窗戶紙,但面對現實又十分恐慌,就特別想帶母親出去走走,坐坐飛機,逛逛故宮,登登長城,看看大海……
⑥到了父親去世第二年的夏天,母親的身體越來越不好,大哥終于說服了母親,和兩個姐姐一起陪著她來到了北京。大哥因為工作忙,在北京開完會就匆匆趕回蘭州了。
⑦那時,我在北京貸款買了一套房子,算是有了一個穩定的家。母親到了這里看看這兒,摸摸那兒,臉上總帶著滿意的笑容。那些天,我安排好了臺里的事情,專門陪著母親到處轉悠,那些日子應該是母親一生中最奢侈的幾天。
⑧母親從小在河南長大,出嫁后跟著父親轉戰西北,來到蘭州,從此便以蘭州為家生活了一輩子,中間只去過一次徐州,50多年就在一個地方生活,即便是蘭州也有很多地方沒有去過。
⑨母親一生沒有見過大海,我和兩個姐姐就陪伴母親到秦皇島看海。到了海邊,母親特別開心,她喜歡貝殼,讓我們帶她到海邊揀貝殼。那時的秦皇島海邊治理得非常干凈,早已沒有什么貝殼,倒是有很多賣貝殼的小商販。
⑩于是,我就悄悄地買了幾串貝殼,將繩子解開,請朋友悄悄扔在沙灘上。到了傍晚,前腳我的朋友去扔,后腳我和兩個姐姐就攙扶著母親去揀,母親開心得像個孩子,一邊一顆顆地揀拾著貝殼,一邊像寶貝似的裝進口袋。
11那是我記憶中母親最開心的一個晚上。那幾天,母親的精神經常會出現恍惚的情況,有時候早上一醒來,著急地跟我說,爸爸缺東西了,叫她給送去。嚇得我請了北京最著名的精神病醫生給母親看病。我們撒的貝殼被母親一口氣揀完了,我又偷偷地去買,拆了線繩就往沙灘上扔,賣貝殼的阿姨看見了,好奇地問這是在干什么?
12我的一個朋友悄悄地將實情告訴了阿姨,善良的阿姨感動得熱淚盈眶,主動將一大堆還沒有穿繩的貝殼推到我面前說:“孩子,就沖你這份孝心,要多少你隨便拿,全送你。”
13說著阿姨將剩下的半盆貝殼都送給了我,拾掇拾掇東西就收攤了。阿姨說:“讓老太太揀吧,難得老太太喜歡,我趕緊走了,別讓她看見我,你們該露餡兒了!”
14無論我們怎么堅持,阿姨就是分文不要??粗⒁?,我心中一陣感動,古語說得好:“孝子不匱,永賜爾類。”孝順父母是美德,孝敬父母的人會贏得尊重。
15那個海風吹拂的傍晚,我感到心里特別舒服……
16母親真的揀了很久,我們撒的貝殼幾乎都被她揀回來了。母親高興地說:“這個海真好,有這么多的貝殼。我多揀點給你父親帶去……”
17聽了這話,我又是一陣顫動,剛好了幾天的母親又開始了囈語,母親拿著貝殼仔細地研究,突然問我一個朋友:“這些貝殼為什么都有一個眼兒呀?”
18我的朋友就嘻嘻哈哈地哄著母親:“大媽,這大海里的貝殼生來就是有眼兒的。”
19母親疑惑著,把貝殼用水洗干凈,裝好,當寶貝似地拿著,嘴里老是喃喃地說:“我給你父親帶過去。”
20我不知道母親和父親之間是不是有什么關于貝殼的約定,也許是一個浪漫的承諾?也許代表只有他們才懂的意義?但我知道,假如有的話,一定是一個遺憾。
【第12句】:請寫出本文事情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6分)
時間:_____地點:___人物:______起因:_________經過:________________結果:______________
【第13句】: 賣貝殼的阿姨為什么分文不要?作者為什么要花大量筆墨寫賣貝殼的阿姨?請從表現手法分析其作用。(4分)
【第14句】: 結合語境,理解第⑦段中加點詞“最奢侈”的含意。并從記敘順序的角度說一說第⑧段在全文中的作用。(4分)
【第15句】: 第14段中“孝子不匱,永賜爾類。”有兩個解釋:(1)孝順的子子孫孫層出不窮,上天會恩賜福祉給孝順的'人。(2)孝子的孝沒有窮盡,永久的把它給與你(指孝子)的同類。結合全文,你認為哪個解釋更符合文意?請說明原因。(4分)
【第16句】: 有人把本文的標題“帶眼的貝殼”改成“我的母親”,你認為這樣改合適嗎?為什么?(4分)
參考答案
【第12句】: (6分)時間:父親去世第二年的夏天。地點:秦皇島海邊。人物:“我”、母親、姐姐、朋友、賣貝殼的阿姨。起因:父親去世后,母親的身體越來越不好,“我”帶母親去旅游。經過:“我”悄悄地把買來的貝殼撒在海邊,從而滿足母親在海邊撿貝殼送父親的心愿。結果: 母親開心地撿完貝殼,用水洗凈、裝好,要帶給父親。(各1分)
【第13句】: (4分) 因為賣貝殼的阿姨知道作者買貝殼的原因后,被作者的孝心所感動。(2分)寫賣貝殼的阿姨,是運用了側面描寫的表現手法,側面烘托出作者對母親極為孝順。(2分)
【第14句】: (4分)“最奢侈”指休閑旅游對辛苦一生的母親來說是從未有過的享受,母親很少離開家,更不用說是旅游了,所以對勤勞的母親來說是一種“奢侈”;(2分)第⑧段用插敘,補充交代母親勤勞簡樸的一生,為下文寫作者帶母親去海邊撿貝殼作鋪墊。(2分)
【第15句】: (3分)示例: 我認為是第一個解釋更符合文意,“孝順父母是美德,孝敬父母的人會贏得尊重。”因為作者的孝順,感動了賣貝殼的阿姨,贏得她的尊重。阿姨免費送貝殼給作者。
【第16句】: (3分)示例:我認為這樣改不合適。因為作者用“帶眼的貝殼”作為線索貫穿全文,“帶眼的貝殼”寄托了兒女對母親深切的愛,也表現了父親與母親感人至深的真情。以此為題更能夠吸引讀者,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
有魔力字眼的閱讀答案
有魔力字眼的是閱讀課文里面的一篇短文。小編整理的有魔力字眼的閱讀答案,歡迎大家前來查看,僅供參考哦!
一個有魔力的字眼
窗外,飄著一根青藤。
青藤上掛著一串翠綠的葉子,有的像一只好奇的小耳朵,有的像一張靈巧的小嘴巴。
青藤發現,屋里的那位白發老奶奶身邊有個男孩,他有一雙明亮的大眼睛。小男孩仰著臉,對奶奶說:“奶奶,請您幫我抱大櫥上的`熊貓好嗎?”奶奶微笑著把大熊貓拿給了他。
“奶奶,請給我喝點水好嗎?”奶奶微笑著倒了一杯涼開水,還加上橘子水。小男孩笑了,笑得像橘子一樣甜……
像小耳朵一樣的青藤葉子,也學著說了一句:“風姐姐,請來一下,幫我們吹掉熱氣行嗎?”果然,風姐姐來了,青藤在微風中跳起了舞。
像小嘴巴一樣的青藤葉子,也說了一句:“雨妹妹,請來一下,我們太渴了?!庇昝妹贸冷罏r瀝的歌來了,不僅讓青藤喝了個痛快,而且把一張張青藤葉子洗得油綠發亮。
“請……”這是個多么有魔力的字眼。她像清風一樣涼爽,像細雨一樣甜美。
【第1句】:選詞填空。
靈巧 靈活 靈敏 靈機
(1)我們每人都有一雙( )的手。
(2)林玲上課時思想集中,頭腦反應十分( )。
(3)陳紅能( )運用學到的知識。
(4)正在大家為難的時候,趙亮( )一動,想出了好辦法。
【第2句】:從文中找出反義詞。
悶熱( )
苦澀( )
昏暗( )
笨拙( )
【第3句】:用“——”畫出一個比喻句,用“~~~~~~~~”畫出一個擬人句。
【第4句】:理解并填空。
“一個有魔力的字眼”是指____________,“魔力”的意思是___________。文中體現“有魔力”的事例是①小男孩使用了“請”字,使奶奶高興地給他拿來大熊貓;②________________;③像小耳朵一樣的青藤葉子使用了“請”字,使風來給它吹掉了熱氣;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讀過了這篇短文,我也受到啟發:_____________________
試題答案
答案:略
解析:
【第1句】:(1)靈巧(2)靈敏(3)靈活(4)靈機
【第2句】:涼爽 甜美 明亮 靈巧
【第3句】:比喻句:青藤上掛著一串翠綠的葉子,有的像……小嘴巴。擬人句:風姐姐來了,青藤在微風中跳起了舞。
中國閱讀答案
閱讀是運用語言文字來獲取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并獲得審美體驗的活動,下面就是中國閱讀答案。
“中國”
“中國”這個詞至遲出現在春秋時期。當時的“國”,大的不到今天一個省,小的不過今天一個縣,最小的只相當于今天一個鄉或一個大一點的村,所以總數多得不勝枚舉。于是地理處于中心區的“國”就被稱為“中國”。這一中心區開始只限于今天的`黃河中下游,主要是晉、鄭、宋、魯、衛等國和周天子的直屬區。今天的淮河流域、長江流域、海河流域、渭河流域還不鴿算“中國”,秦、楚、吳、燕等周更不能稱為“中國”。到了秦漢時代,秦、楚等國的舊地都成了統一國家的一部分,渭河流域關中盆地還成了首都所在,這些地區當然都算作了“中國”了。
“中國”的概念始終是模糊的,不明確的。即使在中原王朝內部,人們也可以視其中較邊遠偏僻的地區為非“中國”。例如在西漢時,今天的湖南、江西雖已設置郡縣,卻還未被承認為 “中國”,到了明朝,湖南、江西可以被稱為“中國”,今天的云南、貴州一帶還被當作非“中國?!?/p>
直到晚清,“中國”作為國家的概念已經明確了,但是清朝的正式名稱還是“大清國”、“大清”或“清”。1912年中華民國建立,“中國”才成為中華民國的簡稱,成了國家的代名詞。中國也有了明確的范圍一一中華民國的全部領土。
1.依據上文填空。(4分)
①晚清以前,“中國”的含義是:
②1912年,“中國”的含義是:
2.在橫線上填寫下面兩個時期“中國”所包括的具體范圍。(4分)
①春秋時期:
②秦漢時期:
3.以下兩題請任選一題作答。(2分)
①“中國”一詞的詞義在歷史的演變中呈現什么樣的特點?
②讀完本文后你有什么感想?請簡要回答。
《“中國”》答案
1.①(2分)地理處于中心區的“國” ②(2分)中華民國
2.①(2分)當時的晉、鄭、宋、魯、衛等國和周天子的直屬區。
②(2分)除了當時的晉、鄭、宋、魯、衛等國和周天子的直屬區外,還包括秦、楚等國。
【第3句】:選做題。①(2分)由模糊、不明確到清晰、明確。 ②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