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拗九粥味道的句子集錦80條
拗九節(jié)關(guān)于粥的作文
拗九節(jié)來源于“目連救母”的傳說,所以又叫孝順節(jié)。在拗九節(jié)的時候,兒女們都要為父母送去一碗拗九粥,表示對父母的孝敬和祝福。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拗九節(jié)關(guān)于粥的作文,歡迎閱讀!
拗九節(jié)關(guān)于粥的作文1
我的故鄉(xiāng)——福建福州,有許多重要的節(jié)日,如中秋節(jié)、端午節(jié)、清明節(jié)、重陽節(jié)等。而我最喜愛的節(jié)日,卻是一個獨特的節(jié)日——拗九節(jié)。
拗九節(jié),是福州獨有的節(jié)日之一。福州民間稱正月初九為“上九”,十九為“中九”,二十九為“后九”,所以這個節(jié)日又稱為“拗九節(jié)”。拗九節(jié)的早晨是誘人的,那天早上,千家萬戶都要做一碗香氣撲鼻、營養(yǎng)健康的“拗九粥”,來熱情地饋贈于親人、朋友。當(dāng)然,我家也不例外。每逢拗九節(jié)那天,我都要喝一碗濃郁的`拗九粥,看,拗九粥里有紅棗、糯米、紅糖、花生、桂圓、紅豆與芝麻等材料,怪不得我總覺得粥里有一種自然的清香朝我涌來,黏而香甜,膩而柔軟。每次喝完拗九粥,它都令我回味無窮,身臨其境。
香甜的拗九粥也讓我嘗到了另一種滋味,這還得從我9歲那年說起……記得我9歲時的拗九節(jié),媽媽一大早就買回了做拗九粥的材料,和顏悅色地說:“欣兒,今天是拗九節(jié),而你今年正好9歲,媽媽給你做拗九粥去!”“我也來幫忙!”我心直口快。不一會兒,一碗熱氣騰騰的拗九粥出現(xiàn)在我的眼前,香氣爭先恐后地躥入我的鼻子,一口氣吃完粥,我的嘴里,一股清香時不時反彈著,而嘴邊的粥絲,把我“畫”成了“大花臉”。當(dāng)時,我和媽媽都甜甜地笑了……
之后,媽媽又做了兩碗拗九粥。我百思不得其解:“你這是干嘛啊?”“你外公今年63歲,是個暗九,我做了給他送去啊!”媽媽擦了擦汗。
“外公不在長樂呀!他在金峰啊!”
“做兒女的,要有孝心哎!”媽媽語重心長地摸著我的頭說。
我的思緒不禁涌上心頭:媽媽真孝順,我長大后也一定會孝順您的!媽媽!
啊,美味的拗九粥,你不但香甜,還讓我嘗到了愛的滋味!
拗九節(jié)關(guān)于粥的作文2
傳統(tǒng)節(jié)日拗九節(jié)到了,這可是我們福州特有的節(jié)日。在這一天,兒女們得煮上一碗香噴噴、熱騰騰的拗九粥給父母吃,以表達兒女對父母的孝敬之情,所以又稱拗九節(jié)為“孝順節(jié)”。
關(guān)于這個節(jié)日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呢!從前,有個很孝順的女子叫木蓮,她的母親被關(guān)入監(jiān)牢,木蓮經(jīng)常來看望母親,給母親送東西吃,可是那些東西都被獄卒吃了。于是,木蓮想了個辦法,她把紅豆、綠豆、花生、紅棗等原料加上糯米煮成粥,再加上紅糖和黑芝麻,煮成了一鍋黑糊糊的粥。這天,她帶上粥去看望母親,獄卒一看粥是黑糊糊的,便不敢吃了,直接把粥交給木蓮的母親。木蓮的母親終于喝到了女兒送來的粥!此后,許多人在木蓮的母親喝到粥的這一天——正月二十九,仿效木蓮煮拗九粥給家中的老人喝。
我不會煮粥,于是我想“DIY”兩份特別的食品,給父母一個驚喜。
我為爸爸做了一杯散發(fā)著淡淡茶香的奶茶。爸爸對我的愛就像這杯奶茶,表面上樸素,里面香濃異常,我一邊做奶茶,一邊回味著爸爸對我的愛。
我為媽媽做了一杯帶著果香的香蕉酸奶。我查了資料,香蕉酸奶能預(yù)防感冒,增強免疫力。我愿操勞的媽媽永遠健康。媽媽對我的愛,就像這杯酸奶,甜甜蜜蜜,清清爽爽。我把它做成一層一層的,就像媽媽對我的愛,一層裹著一層。
濃濃的愛彌漫著這個難忘的拗九節(jié)。
拗九節(jié)關(guān)于粥的作文3
今天是正月二十九,每年的這一天在我們這兒稱為拗九,每到這個時候兒女們都要為父母送去一碗拗九粥,表示對父母的孝敬和祝愿,因此拗九節(jié)也叫孝順節(jié)。
關(guān)于拗九節(jié)的來歷有很多傳說,但最流行的版本是傳說很久以前有一對母子相依為命,后來母親去逝了,兒子痛不欲生,每天都要帶上母親生前最喜歡吃的食物到母親的墳前祭拜。就這樣年復(fù)一年,有一天兒子夢見母親對他說,每年的正月二十九這一天總是會有一群餓鬼來搶食,母親人老體衰斗不過他們,就只好餓著肚子。兒子聽了傷心不已。醒來后,絞盡腦汁終于想出了一個辦法。他知道母親愛吃糯米做的甜食,于是就用糯米、花生、芝麻、紅豆、紅棗、桂園等放在一起熬成粥,并在粥里加入紅糖,正月二十九這天帶到母親的墳前。
第二天,母親又來托夢說,那些餓鬼又來搶食了,但看見兒子裝瓦罐里的又粘又黑上面還有不少說不清是什么象小蟲子似的東西,餓鬼們都不敢吃,母親終于沒有餓著肚子,母親還說兒子送來的粥很好吃,她很喜歡。從此每年的正月二十九兒子總會熬上一鍋母親愛吃的拗九粥送給母親。人們感嘆兒子的孝行,漸漸的這種習(xí)俗在民間傳開了,每年拗九兒女們都會為父母送上一碗拗九粥,表達到對父母養(yǎng)育之恩的感激之情,祝愿父母平平安安、健康長壽。
“拗九節(jié)”是要做拗九粥的,聽媽媽說,以糯米為主料,加入荸薺、花生、紅棗、桂圓,蓮子等,同煮至九成熟后,再加入紅糖攪拌成粥起鍋即可食用。注意可將花生、蓮子可先行浸泡或先煮到半熟后再加入,這樣配比煮出來的粥甜度適中,清甜爽口。我曾經(jīng)吃過幾回,挺好吃的。
關(guān)于拗九節(jié)作文
拗九節(jié)是福建省福州十邑地區(qū)的本土節(jié)日,日期是農(nóng)歷正月二十九。下面我們來看看關(guān)于拗九節(jié)作文,歡迎閱讀借鑒。
【篇一:有趣的“拗九節(jié)”】
我的故鄉(xiāng)——福建福州,有許多重要的節(jié)日,如中秋節(jié)、端午節(jié)、清明節(jié)、重陽節(jié)等。而我最喜愛的節(jié)日,卻是一個獨特的節(jié)日——拗九節(jié)。
拗九節(jié),是福州獨有的節(jié)日之一。福州民間稱正月初九為“上九”,十九為“中九”,二十九為“后九”,所以這個節(jié)日又稱為“拗九節(jié)”。拗九節(jié)的早晨是誘人的,那天早上,千家萬戶都要做一碗香氣撲鼻、營養(yǎng)健康的“拗九粥”,來熱情地饋贈于親人、朋友。當(dāng)然,我家也不例外。每逢拗九節(jié)那天,我都要喝一碗濃郁的拗九粥。看,拗九粥里有紅棗、糯米、紅糖、花生、桂圓、紅豆與芝麻等材料,怪不得我總覺得粥里有一種自然的清香朝我涌來,黏而香甜,膩而柔軟。每次喝完拗九粥,它都令我回味無窮,身臨其境。
香甜的拗九粥也讓我嘗到了另一種滋味,這還得從我9歲那年說起……記得我9歲時的拗九節(jié),媽媽一大早就買回了做拗九粥的材料,和顏悅色地說:“欣兒,今天是拗九節(jié),而你今年正好9歲,媽媽給你做拗九粥去!”“我也來幫忙!”我心直口快。不一會兒,一碗熱氣騰騰的拗九粥出現(xiàn)在我的眼前,香氣爭先恐后地躥入我的鼻子。一口氣吃完粥,我的嘴里,一股清香時不時反彈著,而嘴邊的粥絲,把我“畫”成了“大花臉”。當(dāng)時,我和媽媽都甜甜地笑了……
之后,媽媽又做了兩碗拗九粥。我百思不得其解:“你這是干嘛啊?”“你外公今年63歲,是個暗九,我做了給他送去啊!”媽媽擦了擦汗。“外公不在長樂呀!他在金峰啊!”“做兒女的,要有孝心哎!”媽媽語重心長地摸著我的頭說。
我的思緒不禁涌上心頭:媽媽真孝順,我長大后也一定會孝順您的!媽媽!
啊,美味的拗九粥,你不僅香甜,還讓我嘗到了愛的滋味!
【篇二:拗九節(jié)敬老】
前幾天,笑媽上傳了一篇有關(guān)笑笑給爸爸洗腳的日志,文中提到也曾給笑媽洗過腳。笑媽想起來,笑笑似乎為此也寫過一篇作文,今天終于找了出來,也掛上來吧。
星期一是拗九節(jié),我們沒有時間,楊老師提議讓我們提前過拗九節(jié)。
拗九節(jié)是福建省福州十邑地區(qū)的本土節(jié)日,日期是農(nóng)歷正月二十九。在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煮拗九粥祭祀祖先或者送給親朋好友,已出嫁的女子也要送拗九粥回娘家孝敬父母。
怎么孝敬父母呢?先給他們洗洗腳吧!晚上,我打了盆熱水,準(zhǔn)備給媽媽洗腳。媽媽將腳緩緩伸入水中,嘆一聲:“好舒服!”我把手也伸入水中使勁地搓媽媽的腳。這次,我在媽媽腳上發(fā)現(xiàn)了歲月“走過”的痕跡——一塊非常大的繭子。我搓著媽媽的腳,搓了腳趾搓腳背,又搓了腳腕。媽媽的腳和我的手都漸漸地紅了,不知是搓紅的還是熱水泡紅的。我又拆了一個按摩器的部件,給媽媽的腳背和腳心按摩。這天晚上,媽媽睡了個好覺。
光洗腳當(dāng)然不夠,我還煮了一鍋拗九粥。我找了好多的配料:紅豆、糯米、紅棗、桂圓、花生、紅糖等,將它們洗凈放進鍋里,加上水,蓋上鍋蓋,調(diào)好電磁爐的溫度,按下開關(guān),鍋里的水撲嚕撲嚕地響,開始熬粥了!我在一旁靜靜地守候,每過一陣子,我就用筷子攪拌一下,防止糯米粘在鍋底。粥一點一點地熟了,香味四溢。我打開鍋蓋,聞一聞,真香啊!我將粥盛起兩碗,一碗給爸爸,一碗給媽媽。他們一口一口地細(xì)細(xì)品嘗,都贊不絕口:“好喝!”我快樂極了!
孝順并不是只裝個樣子,只孝順一天。孝順,天天都要!孝順更不是只是嘴上說說,而是要落實到行動中去。既說要孝順,又真正落實下來,才是真正的孝順。今天是拗九節(jié),我要把每一天都當(dāng)作是拗九節(jié),孝順父母。
【篇三:拗九節(jié)】
今天是三月十四日,也是一年一度的傳統(tǒng)———拗九節(jié)!今天上午,我與弟弟一起幫助媽媽包咸,剛開始,我和弟弟一直認(rèn)為:包咸時一定就好像包餃子一樣容易,出乎意料的是:制作咸時的皮就把我們難倒了!
要把一個圓變成一個空心的半圓是非常難的,盡管我與弟弟非常努力,可餃子皮還是被我們捏得不像模不像樣,真的好難啊!然而,媽媽卻輕而易舉地捏出了一個咸時的皮:先在圓的周圍捏出一小條凸出的薄片,再向里面慢慢靠近,最后,就捏出了一又圓又美觀的咸時皮了。我們剛開始捏得不怎么樣,但是漸漸地,我們也明顯地有進步了,也逐漸順手了。
接下來就要包餡了,媽媽剛剛給我們做示范了,我們馬上開始包了,弟弟剛開始就左捍右露,怎么也做不好,他要么餡包得太多都滿出來了,要么包得太少就不像模不像樣,怎么說我也包過餃子,雖然餡剛好包下,但在包起來的時候由于太過用力,所以,就把皮給捏破了,我們只好再次向媽媽請教,媽媽又耐心地指導(dǎo)著我們哥倆包咸時的重要技巧,我與弟弟的悟性還算高,連續(xù)看了兩三遍就學(xué)會了。
……最后,我們把時來運轉(zhuǎn)與天長地久放進鍋里煮,過了一會兒,熱藤藤的美餐煮開了,廚房內(nèi)散發(fā)著誘人的香味,我們細(xì)細(xì)品嘗著自己的勞動成果,心里充滿著美滋滋的甜蜜!
【篇四:我的拗九節(jié)】
明天是拗九節(jié),拗九節(jié)來源于“目連救母”的傳說,所以又叫孝順節(jié)。在拗九節(jié)的時候,兒女們都要為父母送去一碗拗九粥,表示對父母的孝敬和祝福。我不會做拗九粥,怎么辦呢?突然我靈機一動,我想出了辦法,以前總是媽媽為我做許多事情,我想在這天為媽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來表達我的孝心。
今天一早,我起床的時候就沒有叫醒媽媽,想讓媽媽多睡一會。于是我自己穿好衣服,小心翼翼的出了房間,自己吃飯。彈琴的時候,為了不吵醒媽媽,我不僅把門關(guān)上還踩了弱音踏板。媽媽醒了,我們一起去超市買東西,我主動提出幫媽媽推車,回家的時候我把提東西的活全包攬下了,自己提著物品上樓,這袋物品沉甸甸的,雖然手感覺酸痛,但我心里非常開心。媽媽夸我真懂事,我覺得是我應(yīng)該做的,不是只在今天做好,以后的每一天都要這樣做,才是真正的孝順。
“濃濃拗九節(jié),深深感恩情。切切念母恩,終身不相忘。”父母是自己最親的人,我們要懂得去回報父母。是父母生養(yǎng)了我們,培育了我們,讓我們在充滿關(guān)愛和鼓勵的環(huán)境下成長,所以我們要學(xué)會孝順、學(xué)會感恩!
在拗九節(jié)來臨之際,讓我們心存感恩,感謝身邊的一切。
【篇五:濃濃拗九節(jié),深深感恩情】
正月廿九日是福州特有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拗九節(jié)”,又稱“孝九節(jié)”。每年的這一天總會讓福州人心底泛起甜蜜、綿長的思緒。
拗九節(jié)故事清人施鴻保《閩雜記》記載,來源于“目連僧救母之遺,故亦稱孝子粥”。古時候有一個叫目連的人,其母青提生前兇惡,兇悍的趕走登門化緣的僧尼,死后被關(guān)在地獄里受刑,變成餓鬼。目連探監(jiān)時送給母親的食物,均被獄卒吃掉。無奈之下他想了個辦法,用荸薺、紅糖、花生、糯米等混合起來煮成甜粥,比撒上黑芝麻。獄卒看到這一碗黑乎乎的東西,以為非常臟,便不再阻撓,青提才吃到兒子送來的粥。這天正好是正月廿九,目連的母親這年也正好二十九歲。鄉(xiāng)人感嘆目連孝心,仿其孝行,每年正月廿九日煮“拗九粥”孝敬雙親及鄰里長輩,并相沿成俗。
這個故事,不禁讓我回想起一次下雨天媽媽帶病冒雨送傘的事……
那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夏天里的一個上午,太陽火辣辣地炙烤著大地,正在吃早飯的我的,想:今天太陽挺大的,把書包里的傘放在家里吧。于是,我便按想的做了。老天偏偏與我對著干,選在我放學(xué)時請烏云弟弟來做客。霎時間下起了傾盆大雨,沒帶傘的我開始有些后悔了。
此時,媽媽的身影緩緩地挪進我的眼簾,我想:這不會是做夢吧!媽媽發(fā)高燒了,怎么可能出門呢!便有意識地捏了一下自己,呀!真疼!這不是做夢!我急忙跑至媽媽跟前,接過傘,媽媽的額頭上顯然又多了幾條皺紋,一股暖流涌進我心窩。
這時我忽然想到了什么,拔腿朝辦公室跑去,向老師請了個假,老師問我為什么,我說:“照顧媽媽,爸爸不在家,媽媽生病了,還來接我。”老師微笑的點了點頭說:“涌濤,你長大了!”老師的話意味深長。當(dāng)時我并不理解,直到現(xiàn)在我才明白老師到底想說什么,她想說:“涌濤,你學(xué)會感恩了!其實感恩非常簡單,但是同時它也不簡單!”老師的話,我至今難忘。
閩中本地人迷信認(rèn)為,人的一生中逢九難過,九歲、十九歲、二十九歲……或是九的倍數(shù):十八歲、二十七歲、三十六歲……遇到這些歲數(shù),這一年隱含坎坷,為此家人給他們煮太平面吃,以沖晦氣,期冀順利過九。晚輩“送九”,祝長輩太平長壽。
如果說,在歷史的那一頭,一個人,一件物,一則故事,成就了一個影響深遠的習(xí)俗;那么也可以說,在拗九節(jié)正式推廣后,一種文化的源頭,一群志愿者,千萬兒女詮釋了榕城嶄新的表情——和諧歡聚,讓我們在正月廿九這一天,放飛感恩吧!
于是,我盼著這一天的到來,盼啊盼,終于讓我盼來了!今天是正月廿九“拗九節(jié)”,我心里早打起了主意:媽媽過一會兒會出門辦事,趁著她出門不在家時……呵呵。不一會兒,媽媽悄悄的出門了,我目送媽媽走遠后,便急急忙忙穿上鞋,跑到超市,買了荸薺、紅糖、花生、糯米、桂圓、蓮子、芝麻、紅棗這八寶。再加上馬蹄、紅豆、栗子這些干果,煮成香甜可口的拗九粥……回到家,便學(xué)起媽媽的樣子開始煮粥。正要開始煮時,我突然想起媽媽的方法:花生要去皮,桂圓要去殼,蓮子要用水泡一會兒,泡的過程中要去苦芯,芝麻要放在太陽下曬一會兒或放在鍋里炒一炒,才會香,糯米要用淘米碗洗一洗、泡一泡,紅糖要刺成絲,紅棗要切成三瓣,然后去殼。我便按媽媽的方法做了,在做的過程中,我遇到了一些麻煩:蓮子剝不開,紅糖不容易刺成絲。不過,為了這一天,孝敬母親的`這一天,這些困難是難不倒我的感恩之心的!蓮子用水果刀刨開,紅糖用刨刀掛成絲。
一切困難都被我迎刃而解后,我開始煮粥了,先加上半鍋水,然后把糯米、花生、蓮子、紅豆、馬蹄倒入鍋里,蓋上鍋蓋,等50分鐘左右,打開鍋蓋,用鍋鏟來回翻滾,避免黏在鍋底,翻滾15分鐘后,加入荸薺、紅棗和栗子,在翻滾。接下來,把火關(guān)了,加入紅糖跟桂圓,再翻滾5分鐘。最后,出鍋!撒上黑芝麻,一鍋粥就煮好了。這時媽媽恰恰好回來了。她聞到了粥香,說:“啊,好香!”我立馬盛了一碗,端至媽媽跟前,媽媽喝了一口粥說:“孩子,你懂事了!這粥真好喝!你從哪兒學(xué)會的?”我神秘地說:“不告訴你!”看著媽媽那燦爛的笑容,我心里比吃了蜜還甜。原來,感恩如此“簡單”。
濃濃拗九節(jié),深深感恩情!
【篇六:拗九節(jié)的選擇】
發(fā)黃的燈光,流露著幾分單薄,如同一縷殘風(fēng)。屋檐上的蜘蛛,牽著一絲白線,在編織著生活的幸福。黑夜在外面,慢慢地向萬家燈火,伸手。萬籟俱寂,幾次低沉的狗吠聲,悠悠然。一堆番薯藤,兩個蘿筐,母親的一雙膝蓋。
他正在專心致志地看書,一篇《“搶”奶奶》的文章,“勾”住了他的視線,停止了他的手。文章敘述了一位奶奶生病了,害怕沒有人到病床前噓寒問暖而憂心沖沖,可意想不到的是子女們都搶著要把奶奶留在自己家里,令奶奶熱淚盈眶。看著,看著,他思緒萬千,抬起頭,望著燈下兩鬢斑白的母親,只見她的雙手,還在捋著番薯葉。明天就是“拗九節(jié)”了!可明天他又要去玩……這時,猶如一塊塊尖銳的刀片插在他的心間,百般絞痛,仿佛有哽在喉,經(jīng)過激烈的思想斗爭后,他決定明天一定要盡一盡當(dāng)兒子的孝心,他失“約”了。
為了報達母親陽光般無微不至地關(guān)懷,他決定“當(dāng)”一次家。
第二天,母親由于過度地勞累,辛苦地忙碌,居然爬不起床來了!他頓時大驚失色,臉型慢慢扭曲,手忙腳亂地給母親喂飯,他的臉上寫滿了焦急,心中“容納”了難受,今天本來是他盡孝心的機會,可怎么會……只好這樣做了。他忙里忙外,任勞任怨,卻毫無怨言。母親不能自理,所以大事小事、點點滴滴,全靠他來料理,全靠他來“支撐”。他一面給母親捶背,一面還要疊被子,他的時間表填得比明星還忙:為母親洗臉穿衣,幫母親喂飯喂藥,接著倒痰盂,然后搞按摩……一滴滴、一串串豆大的汗珠接二連三地從他的頭里冒出來。
中午,他要做中飯;飯后,他要給母親量體溫,他忙得大汗淋漓。就是呀,“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誰說小草能“歸還”得了陽光的巨大恩賜?誰說兒女能報達得了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
母親的臉上洋溢著笑容,兒子的手指沒有停下過。到了傍晚,母親竟然徑自從床上爬了起來,這一系列舉動著實令兒子大吃一驚!兒子恍然大悟,原來,這只是一次考驗……我們都赤裸裸而來,沒有誰天生富有,沒有誰天生貧窮,人生的旅途中,是攫取是放棄,是拒絕是接受,全在父母的指引,心靈的抉擇。
有人信奉“百善孝為先”,有人格守“一闖教義生死關(guān)”。有人善待父母,有人拒絕贍老,美與丑,善與惡,全在一念之間,系于一瞬。為父母,為自己,捧出一顆清純、孝敬之心吧!
【篇七:拗九節(jié)】
這天,我正在做作業(yè),忽然,從廚房飄出一股好聞的香味,我坐不住了,跳起來向廚房跑去。哈,原來老媽正在煮稀飯給我當(dāng)點心吃呢。“老媽,這稀飯是不是給我吃的啊?”“你這小饞貓,就知道吃,今天是拗九節(jié),這里頭還有一個故事呢!”我一聽到有故事,就開心得跳了起來。
拗九節(jié)來源于“目連救母”的傳說。據(jù)傳,古時候有一個叫目連的人,他的母親生前兇悍險惡,死后被關(guān)在陰間牢房里。目連探監(jiān)時,經(jīng)常送食物給母親吃,但是都被看守的獄卒給吃掉了。后來,目連想了一個辦法,用葡萄干、花生、紅棗、桂圓、紅糖等原料與糯米混合,煮成甜粥,盛上碗后,再灑一把黑芝麻送去給母親。看守獄卒見這稀飯黑乎乎的,問道:“這是什么?”目連隨口答道:“這是拗垢粥(福州話‘九’與‘垢’諧音)。”看守信以為真,認(rèn)為這粥很臟,不敢吃。因此,拗九粥才得以送到目連母親的手中。這天正好是正月廿九,目連的母親這年也正好二十九歲,閩俗中,正月分“三九”,正月初九稱為“上九”,十九稱為“中九”,廿九稱為“后九”,所以這粥便叫“后九粥”。以后以粥的顏色拗黑,叫“拗九粥”,以目連孝順母親,又叫“孝九粥”。不管是正月廿九,還是二十九歲,都是目連的母親落難的日子,于是福州人逢九就犯忌,認(rèn)為“九”是厄難的歲月,所以,凡逢“九”歲數(shù)的人要吃太平面,出嫁的女兒,也要給父母送“九”,以求父母平安、健康。
“這么說來,我以后也要送拗九粥給你們?”“嗯,按理說,的確是這樣。”“哦,明白了,老媽,我做作業(yè)去了啊。”
一會兒,老媽出去給外公外婆送拗九粥去了,我不禁昂天長嘆:今天,是農(nóng)歷的正月二十九,中國傳統(tǒng)的拗九節(jié),是咱們的敬老節(jié)!在這里,我要向大家呼吁:孝敬父母,尊敬長輩是天經(jīng)地義的事,是做人的本分,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的美德。讓我們從小懂得尊敬父母,尊敬長輩,關(guān)心他們,尊重他們,為老人們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吧。要知道,每個人都有會老的時候!
【篇八:拗九節(jié)】
正月二十九是我們福州傳統(tǒng)節(jié)日——拗九節(jié)。拗九節(jié)這天雖然沒有其它節(jié)日的熱鬧,但卻十分溫馨。因為我們懷著一顆感恩的心,來過這個節(jié)日!“拗九節(jié)”來源于“目連救母”的傳說。古時候,有個叫目連的,其母生前捍惡,死后被關(guān)在陰間的牢房里,他探監(jiān)時,經(jīng)常送食物給母親吃,但是都被看守的獄卒吃掉了。后來,目連用花生,紅棗,桂圓,紅糖等原料與糯米混合,在撒一把芝麻送去給母親!獄卒看見這黑乎乎的粥,就認(rèn)為非常臟,不敢吃!因此“拗九粥”才得以送到母親手中。這天正好是正月二十九,目連的母親這年也剛好二十九歲!“拗九節(jié)”又被稱為“孝九節(jié)”。
甜甜的粥融入人暖暖的心!媽媽與我起了個大早,一起到市場上選材料煮粥!超市早已是人山人海,紅豆,糯米,紅糖等材料早已在貨架上躺著了!大概過了二十分鐘吧!我與媽媽就滿載而歸了。剝花生,洗米,削馬蹄,在我們母女倆的合作下,香味四溢,誘人入口的拗九粥就好了!我小心翼翼盛好一碗粥端到忙碌了許久的媽媽面前!媽媽會心的笑了。對于母親我們要懷著感恩之情!從我們出生那天起,母親身上的擔(dān)子就重了很多!從貌美如花到了如今的滿臉雀斑,足以見證母親是怎樣的辛苦!遇到任何大事母親都是獨立承擔(dān)!母親的愛從冒雨送傘,淋濕了自己,溫暖了我;從車內(nèi)披衣,寒冷了自己,溫馨了我;從考試鼓勵,累著了自己,重振了我……那些零零碎碎的小事,卻包含了母親比天大海闊的愛!
如果說母親是水盆,那么我們就是水盆里的水;母親是眼皮,那么我們就是眼里的眼珠;母親是鏡盒,那么我們就是盒里的眼鏡……母愛是無比偉大的!我們在母親的肚子里,就讓她受盡了苦頭,當(dāng)母親生下我們時,面臨的痛苦是無法用任何語言形容的!我們欠母親的是一身債,怎么也還不清!歷盡滄桑的母親,她盼望著我們成才。拗九節(jié)的第一碗粥獻給母親,也算我們對母親的一點兒愛!母親為我們流過多少淚水與汗水,我不知道。只懂得我們欠母親的太多太多了。母親傾其一生的心血,我們在關(guān)愛下茁壯成長。落淚時,聲聲安慰令我們開懷;跌倒時,總有一雙大手為我們拂去塵土;有好東西吃時,第一個嘗到的是我們。
“滴水之恩定當(dāng)涌泉相報”!何況是生我們養(yǎng)我們的母親呢!花草樹木,魚蟲鳥獸都懂得感恩,更何況是我們做子女的呢!我想,我們都長大了,可以為母親做許多我們力所能及的事!
楊柳搖翠,是樹木對春風(fēng)的感恩;碩果壓枝,是季節(jié)對汗水的感恩;鳥兒展翅,是自由對藍天的感恩。感恩會讓一切充滿美,讓我們的感恩之花在明日綻開,永遠嬌艷動人吧!
拗九節(jié)作文600字(精選11篇)
拗九節(jié)是福建省福州十邑地區(qū)的傳統(tǒng)民俗節(jié)日,在每年的農(nóng)歷正月廿九。接下來小編搜集了拗九節(jié)作文600字(精選11篇),僅供大家參考,希望幫助到大家。
拗九節(jié)作文 篇1
這周的星期一是拗九節(jié),由于我們沒有時間,楊老師提議讓我們提前過拗九節(jié)。
拗九節(jié)是屬于福建省福州十邑地區(qū)的本土節(jié)日,日期是農(nóng)歷正月二十九。在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煮拗九粥祭祀祖先或者送給親朋好友,已出嫁的女子也要送拗九粥回娘家孝敬父母。
那么怎么孝敬父母呢?先給他們洗洗腳吧!晚上,我打了盆熱水,準(zhǔn)備給媽媽洗腳。媽媽將腳緩緩伸入水中,嘆一聲:“好舒服!”我把手也伸入水中使勁地搓媽媽的腳。這次,我在媽媽腳上發(fā)現(xiàn)了歲月“走過”的痕跡——一塊很大的繭子。我搓著媽媽的腳,搓了腳趾搓腳背,又搓了腳腕。媽媽的腳和我的手都漸漸地紅了,不知是搓紅的還是熱水泡紅的。我又拆了一個按摩器的部件,給媽媽的腳背和腳心按摩。這天晚上,媽媽睡了個好覺。
光洗腳當(dāng)然不夠,我還煮了一鍋拗九粥。我找了好多的配料:紅豆、糯米、紅棗、桂圓、花生、紅糖等,將它們洗凈放進鍋里,加上水,蓋上鍋蓋,調(diào)好電磁爐的溫度,按下開關(guān),鍋里的水撲嚕撲嚕地響,開始熬粥了!我在一旁靜靜地守候,每過一陣子,我就用筷子攪拌一下,防止糯米粘在鍋底。粥一點一點地熟了,香味四溢。我打開鍋蓋,聞一聞,真香啊!我將粥盛起兩碗,一碗給爸爸,一碗給媽媽。他們一口一口地細(xì)細(xì)品嘗,都贊不絕口:“好喝!”我快樂極了!
孝順并不是只裝個樣子,只孝順一天。孝順,天天都要!孝順更不是只是嘴上說說,而是要落實到行動中去。既說要孝順,又真正落實下來,才是真正的孝順。今天是拗九節(jié),我要把每一天都當(dāng)作是拗九節(jié),孝順父母。
拗九節(jié)作文 篇2
今年是農(nóng)歷的正月二十九,也是“拗九節(jié)”,你知道“拗九節(jié)”的來歷嗎?你知道“拗九節(jié)”的有哪些習(xí)俗嗎?如果不知道就仔細(xì)聽我介紹好了。
“拗九節(jié)”又稱“后九節(jié)”、“孝九節(jié)”和“送窮節(jié)”,是福州地區(qū)特有的民間傳統(tǒng)節(jié)日。
這一天清早,家家戶戶都用糯米、紅糖,再加上花生、紅棗、荸薺、芝麻、桂圓等原料。煮成甜粥,稱為“拗九粥”,用來祭祖或饋贈親友。已出嫁的女兒,也必定要送一碗“拗九粥”,有的還要加上太平面、蛋、豬蹄等,送回娘家,孝敬父母。此外,凡是人的歲數(shù)逢九,如九歲、十九歲、二十九歲……(稱“明九”),或是九的倍數(shù),如十八歲、二十七歲、三十六歲……(稱“暗九”),也要像過生日一樣,吃一碗“太平面”,以求平安、健康。在福州人的傳統(tǒng)觀念中,“九”是不好過的。
“拗九節(jié)”來源于“目連救母”的傳說。據(jù)傳,古時候有一叫目連的,其母生前悍惡,死后被關(guān)在陰間牢房里,他探監(jiān)時,經(jīng)常送食物給母親吃,但均被看守的獄卒給吃掉了。后來,他想了一個辦法,用荸薺、花生、紅棗、桂圓、紅糖等原料與糯米混合,煮成甜粥,盛上碗后,再灑一把黑芝麻送去給母親,看守獄卒見這稀飯黑乎乎的,問道:“這是什么?”目連隨口答道:“這是拗垢粥。”(福州話“九”與“垢”諧音)看守信以為真,認(rèn)為這粥很臟,不敢吃。因此“拗九粥”才得以送到目連母親的手中。這天正好是正月廿九,目連的母親這年也正好二十九歲,閩俗中,正月分“三九”,正月初九稱為“上九”,十九稱為“中九”,廿九稱為“后九”,所以這粥便叫“后九粥”。以后又以粥的顏色拗黑,叫“拗九粥”,以目連孝順母親,又叫“孝九粥”。
同學(xué)們,拗九節(jié)你們是否給父母做上一碗甜甜的拗九粥,來孝敬父母呢?沒事,只要心意到了,就足夠了。
拗九節(jié)作文 篇3
在我的故鄉(xiāng)福建福州,有許多重要的節(jié)日,如中秋節(jié)、端午節(jié)、清明節(jié)、重陽節(jié)等。而我最喜愛的節(jié)日,卻是一個獨特的節(jié)日——拗九節(jié)。
拗九節(jié),是福州獨有的節(jié)日之一。福州民間稱正月初九為“上九”,十九為“中九”,二十九為“后九”,所以這個節(jié)日又稱為“拗九節(jié)”。拗九節(jié)的早晨是誘人的,那天早上,千家萬戶都要做一碗香氣撲鼻、營養(yǎng)健康的“拗九粥”,來熱情地饋贈于親人、朋友。當(dāng)然,我家也不例外。每逢拗九節(jié)那天,我都要喝一碗濃郁的拗九粥。看,拗九粥里有紅棗、糯米、紅糖、花生、桂圓、紅豆與芝麻等材料,怪不得我總覺得粥里有一種自然的清香朝我涌來,黏而香甜,膩而柔軟。每次喝完拗九粥,它都令我回味無窮,身臨其境。
香甜的拗九粥也讓我嘗到了另一種滋味,這還得從我九歲那年說起……記得我九歲時的拗九節(jié),媽媽一大早就買回了做拗九粥的材料,和顏悅色地說:“欣兒,今天是拗九節(jié),而你今年正好九歲,媽媽給你做拗九粥去!”“我也來幫忙!”我心直口快。不一會兒,一碗熱氣騰騰的拗九粥出現(xiàn)在我的眼前,香氣爭先恐后地躥入我的鼻子。一口氣吃完粥,我的嘴里,一股清香時不時反彈著,而嘴邊的粥絲,把我“畫”成了“大花臉”。當(dāng)時,我和媽媽都甜甜地笑了……
之后,媽媽又做了兩碗拗九粥。我百思不得其解:“你這是干嘛啊?”“你外公今年63歲,是個暗九,我做了給他送去啊!”媽媽擦了擦汗。
“外公不在長樂呀!他在金峰啊!”
“做兒女的,要有孝心哎!”媽媽語重心長地摸著我的頭說。
我的思緒不禁涌上心頭:媽媽真孝順,我長大后也一定會孝順您的!媽媽!
啊,美味的拗九粥,你不但香甜,還讓我嘗到了愛的滋味!
拗九節(jié)作文 篇4
今天是正月二十九,每年的這一天在我們這兒稱為拗九,每到這個時候兒女們都要為父母送去一碗拗九粥,表示對父母的孝敬和祝愿,因此拗九節(jié)也叫孝順節(jié)。
關(guān)于拗九節(jié)的來歷有很多傳說,但最流行的版本是傳說很久以前有一對母子相依為命,后來母親去逝了,兒子痛不欲生,每天都要帶上母親生前最喜歡吃的食物到母親的墳前祭拜。就這樣年復(fù)一年。有一天兒子夢見母親對他說,每年的正月二十九這一天總是會有一群餓鬼來搶食,母親人老體衰斗不過他們,就只好餓著肚子。兒子聽了傷心不已。醒來后,絞盡腦汁終于想出了一個辦法。他知道母親愛吃糯米做的甜食,于是就用糯米、花生、芝麻、紅豆、紅棗、桂園等放在一起熬成粥,并在粥里加入紅糖,正月二十九這天帶到母親的墳前。
第二天,母親又來托夢說,那些餓鬼又來搶食了,但看見兒子裝瓦罐里的又粘又黑上面還有不少說不清是什么象小蟲子似的東西,餓鬼們都不敢吃,母親終于沒有餓著肚子,母親還說兒子送來的粥很好吃,她很喜歡。從此每年的正月二十九兒子總會熬上一鍋母親愛吃的拗九粥送給母親。人們感嘆兒子的孝行,漸漸的這種習(xí)俗在民間傳開了,每年拗九兒女們都會為父母送上一碗拗九粥,表達到對父母養(yǎng)育之恩的感激之情,祝愿父母平平安安、健康長壽。
“拗九節(jié)”是要做拗九粥的,聽媽媽說,以糯米為主料,加入荸薺、花生、紅棗、桂圓,蓮子等,同煮至九成熟后,再加入紅糖攪拌成粥起鍋即可食用。注意可將花生、蓮子可先行浸泡或先煮到半熟后再加入。這樣配比煮出來的粥甜度適中,清甜爽口。我曾經(jīng)吃過幾回,挺好吃的。
拗九節(jié)作文 篇5
春節(jié)過去不久,我們就迎來了福州特有的一個節(jié)日——拗九節(jié)。
拗九節(jié)是農(nóng)歷的正月廿九。在拗九節(jié)的前幾天,媽媽買了一大堆東西,有蓮子、紅糖、桂圓等。我好奇地問媽媽:“媽媽,過年都有一陣子了,為什么還要買這么多好吃的呀?”媽媽笑著說:“傻孩子,你不知道過幾天就到拗九節(jié)了嗎?”我趕緊去看了一下日歷,果然,過幾天就是拗九節(jié)了,還好,跟我沒什么關(guān)系。正當(dāng)我準(zhǔn)備走向房間時,媽媽說了一句讓我吃驚的話:“這次拗九節(jié)就由你來做拗九粥了!”我聽了嚇了一大跳,什么拗九粥,我可什么都不會啊。于是,我二話不說來到了電腦前。
我看到了關(guān)于熬九節(jié)的一個傳說,上面說從前有一個小孩叫目蓮,他的母親生前無惡不作,死的時候被打入地下,他的孩子每天送食物給他母親。但是,都被獄卒給吃了。之后,他想了一個辦法,就是把紅糖、紅豆、蓮子、龍眼、桂圓等東西放到鍋里煮成粥以后,再撒一把黑芝麻在上面,當(dāng)獄卒問這是什么食物時,他說:“這是拗垢粥,之后把粥送到母親身邊,正好今天也是目蓮母親29歲的生日,也是廿九,所以這天被人們稱之為拗九節(jié)。
看完,我把媽媽買的食材一一放入水里泡了兩個小時,之后我把食材放入電飯鍋里煮。第二天早上,我把電飯鍋一打開,一陣撲鼻的香氣從地中海電飯鍋里飄來,周圍有點紅紅的,粥上面浮著紅糖、桂圓,我嘗了一口,啊,好甜啊,簡直甜到了心里!我分別盛了幾碗在桌上,然后叫家人起來吃拗九粥,爸爸媽媽他們起來看到我做的拗九粥都開心地說:“兒子長大了!”
拗九節(jié)是我們福州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我們應(yīng)該將敬老的精神傳承下去!
拗九節(jié)作文 篇6
年復(fù)一年,日復(fù)一日。又是拗九節(jié)了。可人們被世間太多太復(fù)雜的情感沖昏了頭腦,而忘記了這世界上還有兩個真正值得我們時時刻刻惦記的人。那便是我們的爸媽。
我們或許不會記得他們的年齡,但我們決不能忘記他們臉上正日漸增加的皺紋,因為那是我們橫加在他們身上的;我們或許不會記得他們的生日日期,但我們決不能忘記他們的電話號碼,因為那可能是我們與爸媽聯(lián)系的唯一方式。
家家戶戶飄出拗九粥濃濃的香氣。是爸媽們?yōu)樽约喊镜陌伞K麄兊膬号苍S正在一個荒無人煙的城鎮(zhèn)里奔波,卻忘了今天是如此重要的節(jié)日。老人們可能滿懷期待地打電話詢問兒女是否能回來過節(jié),可得到的答案卻是否定的。他們何曾考慮過年邁爸媽的感受。失望到最后,只剩無奈和寂寞。
還記得去年的拗九節(jié)。我和媽媽一起去超市買做拗九粥需要的配料后回來自己親手制作。那種溫馨的場面還依稀浮現(xiàn)在眼前。我們一家三口一起圍在廚房里,做著各自分配的活,不許要過多的言語,那熱氣騰騰就是最好的證明。
粥熬好了。我搶著把它們一碗碗裝上桌,坐下后卻是一陣安靜。我想,我應(yīng)該對他們說些什么祝福的話吧,可又不知從何說起。正當(dāng)我犯愁,媽媽竟將她碗里的棗給了我。她說,多吃點棗皮膚才會好呢。
我愣了。這似乎是我該說的話。可為什么說這話的竟是媽媽。我哽咽著,不知道該說些什么,最后開始哭。本該是開開心心過節(jié)的,全都是因為我。我想要挽回。我搶著收拾碗筷,搶著洗碗。我只是想讓他們知道,女兒還是愛他們的。于是那次的拗九節(jié)給了我無比深刻的回憶。
拗九節(jié)作文 篇7
農(nóng)歷正月二十九就要到了,這可是個重要的日子,這天呀可是我們特有的民間傳統(tǒng)節(jié)日拗九,孝九節(jié),也就是大人們常說的孝順節(jié)。平時習(xí)慣媽媽照顧的我決定親手煮一次拗九,孝九粥孝敬家人,以宣告著我長大了。
一大早我就和爺爺一起到超市買了煮拗九,孝九粥必備的材料,有糯米、紅棗、花生、荸薺、桂圓、蓮子還有紅糖,然后趕緊回家準(zhǔn)備起來。今天媽媽到單位加班,我要趕在她回家之前煮好粥,給她一個大大的驚喜。于是我立刻就忙活開了,先是淘米,從來沒有淘過米的我真是手忙腳亂,不是連米帶水一起倒掉,就是水放太多,洗碗池里處處都是灑落的米粒,要是被農(nóng)民伯伯看見了肯定要提意見了,“粒粒皆辛苦”呀!好不容易淘好米,接著又要洗紅棗、花生、蓮子,還要給桂圓去殼,還好荸薺是買削好的了,不然我就要束手無策了。準(zhǔn)備工作做好后,可以開始煮了。奶奶先幫我把水燒開,然后我把糯米、紅棗、花生、荸薺等一起放進鍋里開始煮,接著奶奶又告訴我先用大火快速煮一會兒,然后再有小火慢慢熬,還要記得一會兒就要攪拌一下,這樣粥才不會粘鍋,熬出來的拗九,孝九粥才會黏黏的,香香的。過了大約半個多小時,我又把紅糖放進了粥里,再使勁地攪拌了幾下。啊!一股濃濃的香甜味撲鼻而來,大功告成啦!
“叮咚”!媽媽到家了,我飛奔過去開門,讓媽媽坐好,然后端著一碗拗九,孝九粥送到她面前,并驕傲的告訴媽媽這是我親手煮的,看著媽媽的眼神從難以置信到欣喜萬分,看著媽媽從小口品嘗到大聲贊嘆,我心里真是比自己吃了還開心。
拗九節(jié)作文 篇8
正月二十九,俗稱“拗九節(jié)”,也叫“孝順節(jié)”,是福州民間特有的傳統(tǒng)習(xí)俗,家家戶戶煮糖粥,拗九粥是由花生、紅棗、桂圓干、荸薺、糯米等數(shù)樣材料煮成的。看上去黏稠稠,味道甜絲絲的。
說起拗九節(jié)還有一個有趣的傳說,有個叫目連的小孩,他的母親犯了罪,被關(guān)在地牢里。他去探視,送進食物均被獄卒吃了。后來,目連為了讓母親能吃上自己送進的東西。他用花生、紅棗、桂圓干、荸薺等佐料煮成稀飯,再加上黑芝麻,然后送進地獄去。獄卒問道:“這是何物?”目連回答:“拗垢粥”。獄卒信以為真,不屑一顧,其母才得以進食。
拗九節(jié)讓我想起了媽媽。想起了媽媽對我的愛。有一天,放學(xué)時,天空下起了蒙蒙細(xì)雨,可我忘記帶雨傘了,我只能站在校門口等媽媽了。看著同學(xué)一個個地走了,我的心里很著急。突然,雨中傳來了一個叫聲“禾禾”,我一看,是媽媽給我送雨傘來了。一路上,我們挨在一起。回到家,我的衣服濕了一小角,媽媽卻成半只落湯雞了。一進家門,媽媽就急匆匆地拿衣服給我換。嘴里還一直念叨著:“快,快,千萬別著涼。”又走到衛(wèi)生間去,拿了一條干的毛巾把我頭發(fā)上的雨水擦干。我看了看媽媽,就將小臉蛋藏進媽媽的懷里。
媽媽愛我,我也愛媽媽,媽媽為我付出了很多,長大后,我也要好好地報答我的好媽媽。
拗九節(jié)作文 篇9
傳統(tǒng)節(jié)日拗九節(jié)到了,這可是我們福州特有的節(jié)日。在這一天,兒女們得煮上一碗香噴噴、熱騰騰的拗九粥給爸媽吃,以表達兒女對爸媽的孝敬之情,所以又稱拗九節(jié)為“孝順節(jié)”。
關(guān)于這個節(jié)日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呢!從前,有個很孝順的女子叫木蓮,她的母親被關(guān)入監(jiān)牢。木蓮經(jīng)常來看望母親,給母親送東西吃,可是那些東西都被獄卒吃了。于是,木蓮想了個辦法,她把紅豆、綠豆、花生、紅棗等原料加上糯米煮成粥,再加上紅糖和黑芝麻,煮成了一鍋黑糊糊的粥。這天,她帶上粥去看望母親,獄卒一看粥是黑糊糊的,便不敢吃了,直接把粥交給木蓮的母親。木蓮的母親終于喝到了女兒送來的粥!此后,許多人在木蓮的母親喝到粥的這一天——正月二十九,仿效木蓮煮拗九粥給家中的老人喝。
我不會煮粥,于是我想“DIY”兩份特別的食品,給爸媽一個驚喜。
我為爸爸做了一杯散發(fā)著淡淡茶香的奶茶。爸爸對我的愛就像這杯奶茶,表面上樸素,里面香濃異常。我一邊做奶茶,一邊回味著爸爸對我的.愛。
我為媽媽做了一杯帶著果香的香蕉酸奶。我查了資料,香蕉酸奶能預(yù)防感冒,增強免疫力。我愿操勞的媽媽永遠健康。媽媽對我的愛,就像這杯酸奶,甜甜蜜蜜,清清爽爽。我把它做成一層一層的,就像媽媽對我的愛,一層裹著一層。
濃濃的愛彌漫著這個難忘的拗九節(jié)。
拗九節(jié)作文 篇10
正月廿九日是福州特有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拗九節(jié)”,又稱“孝九節(jié)”。每年的這一天總會讓福州人心底泛起甜蜜、綿長的思緒。
拗九節(jié)故事清人施鴻保《閩雜記》記載,來源于“目連僧救母之遺,故亦稱孝子粥”。古時候有一個叫目連的人,其母青提生前兇惡,兇悍的趕走登門化緣的僧尼,死后被關(guān)在地獄里受刑,變成餓鬼。目連探監(jiān)時送給母親的食物,均被獄卒吃掉。無奈之下他想了個辦法,用荸薺、紅糖、花生、糯米等混合起來煮成甜粥,再撒上黑芝麻。獄卒看到這一碗黑乎乎的東西,以為很臟,便不再阻撓,青提才吃到兒子送來的粥。這天正好是正月廿九,目連的母親這年也正好二十九歲。鄉(xiāng)人感嘆目連孝心,仿其孝行,每年正月廿九日煮“拗九粥”孝敬雙親及鄰里長輩,并相沿成俗。
這個故事,不禁讓我回想起一次下雨天媽媽帶病冒雨送傘的事……
那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夏天里的一個上午,太陽火辣辣地炙烤著大地,正在吃早飯的我的,想:今天太陽挺大的,把書包里的傘放在家里吧。于是,我便按想的做了。老天偏偏與我對著干,選在我放學(xué)時請烏云弟弟來做客。霎時間下起了傾盆大雨,沒帶傘的我開始有些后悔了。
此時,媽媽的身影緩緩地挪進我的眼簾,我想:這不會是做夢吧!媽媽發(fā)高燒了,怎么可能出門呢!便有意識地捏了一下自己,呀!真疼!這不是做夢!我急忙跑至媽媽跟前,接過傘,媽媽的額頭上顯然又多了幾條皺紋,一股暖流涌進我心窩。
這時我忽然想到了什么,拔腿朝辦公室跑去,向老師請了個假,老師問我為什么,我說:“照顧媽媽,爸爸不在家,媽媽生病了,還來接我。”老師微笑的點了點頭說:“涌濤,你長大了!”老師的話意味深長。當(dāng)時我并不理解,直到現(xiàn)在我才明白老師到底想說什么,她想說:“涌濤,你學(xué)會感恩了!其實感恩很簡單,但同時它也不簡單!”老師的話,我至今難忘。
拗九節(jié)作文 篇11
“濃濃拗九節(jié),深深感恩情。切切念母恩,終身不相忘。”父母就是我們心的歸宿,他們就像一把傘,為你擋風(fēng)遮雨;他們就像手帕,當(dāng)你流淚難過的時候,為你抹去淚水和心頭的煩悶。
年復(fù)一年,日復(fù)一日。又是個拗九節(jié)了。這天,兒女們都要為父母送去一碗拗九粥,表示對父母的孝敬和祝福。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我們的行動在印證著這句話,身邊尊老愛老的事無時無刻不在發(fā)生。
我的姨夫,非常孝順?biāo)母改浮_€記得去年,姨夫的母親被確診為不治之癥。這消息如晴天霹靂重重砸在姨夫的心頭。姨夫想在他母親有生之年好好孝順自己母親。于是,他放下了手頭的工作,回家照顧母親。每天都幫她洗臉洗腳、按摩。有一天,姨夫母親忽然昏倒了,可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姨夫母親這么一合眼,就走了。在祭拜時,一直很堅強的姨夫,默默流下了眼淚。姨夫母親走后,姨夫買了套新房,裝修得漂漂亮亮,把他的父親接來住。大姨問姨夫:“為什么要把爸接來?”姨夫說:“媽走了,讓我懂得了不要等到失去了,才會珍惜。我以前都沒抽空陪陪父母,這次我要好好陪爸。”
是啊,我們總是不懂得珍惜,失去了又痛苦、悔恨。父母是自己最親的人,我們要懂得去回報父母。其實,有時間的話多陪陪父母,和他們聊聊家常,他們已經(jīng)很開心了。
周六,我和表哥去敬老院做義務(wù)勞動。我為老人們特地學(xué)了首《映山紅》,還學(xué)了“東北大秧歌”。我表演完后,老人們一個勁兒的鼓掌,那掌聲,讓我美得呀!快到午飯時間了,我和表哥到廚房包餃子,包完后,我整就一大花貓。下鍋時,餃子不知道發(fā)啥脾氣,老粘盤子上……餃子還是被我征服了,煮熟后,端給老人們吃,他們吃得津津有味,我和表哥看了,別提多高興了。吃過午飯,老人們要休息了,我和表哥向老人們告別后,依依不舍地離開敬老院。
有關(guān)于拗九節(jié)的作文
拗九節(jié)是福建省福州十邑地區(qū)的傳統(tǒng)民俗節(jié)日,日期是農(nóng)歷正月廿九。以下是小編收集的作文相關(guān)內(nèi)容,歡迎查看!
拗九節(jié)的作文1
明天是拗九節(jié),拗九節(jié)來源于“目連救母”的傳說,所以又叫孝順節(jié)。在拗九節(jié)的時候,兒女們都要為父母送去一碗拗九粥,表示對父母的孝敬和祝福。我不會做拗九粥,怎么辦呢?突然我靈機一動,我想出了辦法,以前總是媽媽為我做很多事情,我想在這天為媽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來表達我的孝心。
今天一早,我起床的時候就沒有叫醒媽媽,想讓媽媽多睡一會。于是我自己穿好衣服,小心翼翼的出了房間,自己吃飯。彈琴的時候,為了不吵醒媽媽,我不僅把門關(guān)上還踩了弱音踏板。媽媽醒了,我們一起去超市買東西,我主動提出幫媽媽推車,回家的時候我把提東西的活全包攬下了,自己提著物品上樓,這袋物品沉甸甸的,雖然手感覺酸痛,但是我心里很高興。媽媽夸我真懂事,我覺得是我應(yīng)該做的,不是只在今天做好,以后的每一天都要這樣做,才是真正的孝順。
“濃濃拗九節(jié),深深感恩情。切切念母恩,終身不相忘。”父母是自己最親的人,我們要懂得去回報父母。是父母生養(yǎng)了我們,培育了我們,讓我們在充滿關(guān)愛和鼓勵的環(huán)境下成長,所以我們要學(xué)會孝順、學(xué)會感恩!
在拗九節(jié)來臨之際,讓我們心存感恩,感謝身邊的一切。
拗九節(jié)的作文2
一年一度的拗九節(jié)又到了,福州的大街小巷到處彌漫著熬拗九粥甜甜的味道,洋溢著濃濃的感恩氣息。
為了表達對家人的愛,我決定煮一鍋拗九粥和家人一起分享。在媽媽的幫助下我開始準(zhǔn)備拗九粥需要的材料,有荸薺、干桂圓肉、紅糖、葡萄干、芝麻、花生……一切準(zhǔn)備就緒,我就在廚房里忙碌起來了。
我先把一些事先要浸泡的東西放入水中。大約三十分鐘后,我把糯米放上蒸籠蒸起來。十分鐘過去了,只見蒸籠里的糯米越來越軟,像一粒粒晶瑩剔透的小珍珠。糯米蒸好了,我就開始開火熬煮,只見藍色的火焰歡快地舔著鍋底,我心里默默地祈禱著,快點吧,快點吧……這時,鍋里的`水開了,一個個大大小小的水泡就像一朵朵小噴泉,爭先恐后擁擠著,向上噴涌。我急忙把準(zhǔn)備好的東西放進去,只見它們在鍋里上下翻滾著,快活極了。鍋里的粥越來越黏,眼看著一鍋香噴噴的拗九粥就煮好了。
我先舀一碗給奶奶吃,奶奶笑瞇瞇地說:“真是孝順的好孫子。”看著奶奶高興的樣子,我心里有說不出的得意。
拗九節(jié)的作文3
正月廿九日,是福州特有的民間傳統(tǒng)節(jié)日"拗九節(jié)”。“拗九節(jié)”又稱“后九節(jié)”“孝九節(jié)”。這節(jié)日源于“目蓮救母”的傳說。這天清早,家家戶戶都用糯米、紅糖,加上花生、紅棗、芝麻、桂圓等原料煮成甜粥,稱之為“拗九粥”,用來祭祖或饋贈親友。
此外,凡是人的歲數(shù)逢九,或是九的倍數(shù),也要像過生日一樣吃一碗“拗九粥”,以求平安、健康。
記得我在溫泉幼兒園的時候?qū)W校還專門組織家長來學(xué)校喝粥。起初,因為我討厭吃桂圓,一口也不吃,可因為我生日里有“9”,老媽以買恐龍書為誘惑,硬逼著我吃。正好那天很冷,一口熱乎乎的粥下肚,頓時覺得暖暖的。從此那香噴噴的“拗九粥”就讓我念念不忘。
每當(dāng)想到這,我就想起父母的辛苦,以后我一定要好好孝敬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