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坐重慶長江索道心情說說匯聚90條
重慶長江索道的導游詞
重慶長江索道兼有城市公共環(huán)保交通、城市旅游觀光、特色立體交通文化及定點應急疏散的功能。下面是帶來的重慶長江索道的導游詞,歡迎大家閱讀。
篇一:重慶長江索道的導游詞
歡迎蒞臨重慶長江索道景區(qū),乘坐長江索道,體驗山城重慶空中游,感受重慶魅力!
重慶長江索道,是中國唯一的都市旅游空中觀光景區(qū),有萬里長江第一條空中走廊之稱,同時也是重慶市最年輕的文物保護單位。
景區(qū)橫跨長江南北兩岸,集交通、歷史、景觀、影視文化于一體,由“長江北岸索道文化展區(qū)、長江南岸影視文化展區(qū)、長江索道空中觀光區(qū)”三部分組成,是一幅雄闊壯麗的巴山渝水立體畫卷。
重慶特色之美,美在于形。重慶依山筑城,臨江而立,兩江環(huán)繞。城在山中、山在水中、山中有城、城中有山,既是“山城”,又是“江城”,更是名揚四海的“不夜城”。
長江索道景區(qū),正是認識和體驗重慶特色之美的窗口。乘坐長江索道,穿梭高樓大廈之間、飛渡浩瀚大江之上、行游璀璨燈火之巔,可360度、全方位、近距離、多層次,俯看山城、江城、不夜城美景,品味重慶特色,感受魅力重慶。
白天乘坐長江索道,空中西望長江水,不盡長江滾滾來,滾滾長江、疊翠南山、江中半島、橋都風采、外灘勝景,巴山渝水入畫來。
盛夏傍晚,夕陽漸落,晚霞絢麗,乘坐長江索道觀景,“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中來”的詩情畫意,躍然眼前。
冬霧晨日,山城若隱若現(xiàn),乘坐索道御風而行,游霧繚繞,如臨仙境,更有一種妙不可言的意境體驗。
不覽夜景,未到重慶。乘坐長江索道,行游不夜城燈火之巔,是近距離俯看重慶夜景的絕佳體驗。燈火輝煌的渝中半島、璀璨奪目的濱江路、波光粼粼的長江水、流光溢彩的跨江大橋,交相輝映,上接星空、下連江水,天上星、水中月、人間燈,渾然一體,如夢如幻,好似置身天上街市,讓人感嘆:縱有馬良玲瓏筆,難畫重慶不夜景。
蒙蒙細雨之夜,乘坐長江索道看夜景,還可欣賞到一幅水墨淡彩的“巴山夜雨圖”,巴山雨態(tài),渝水煙容,清新雅致,令人叫絕。
中秋、圣誕、情人節(jié)之夜的長江索道,更是賞月觀景的浪漫體驗地。江上清風、山間明月,無邊風月中鵲橋相聚,一句“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眷戀之意、浪漫情趣,超越燭光美食。
篇二:重慶長江索道的導游詞
長江索道是我國自行設(shè)計制造的萬里長江上第一條大型跨江客運索道,全長1166米,時速6M/秒,運行時間4分鐘,日運客量【第1句】:05萬人次,被譽為萬里長江第一條空中走廊和"山城空中公共汽車",是重慶都市旅游唯一的空中交通載體。
乘坐重慶長江索道,最適合解讀重慶"立體交通"與"外型符號"。
長江客運索道即是長江索道[1],是重慶市第二條跨江索道,重慶長江客運索道于1987年10月建成投入運行。該索道起于渝中區(qū)長安寺(新華路)橫跨長江至南岸區(qū)的上新街(龍門浩)。有萬里長江第一條空中走廊之稱。重慶長江客運索道自建成投入運行至今已安全運行24年,期間共運送乘客4465萬人次。票價為:單程10元,往返20元,刷宜居暢通卡(原公交IC卡,渝城一卡通)18元。
重慶長江索道兼有城市公共環(huán)保交通、城市旅游觀光、特色立體交通文化及定點應急疏散的功能。作為重慶人生活的一部分,見證了重慶城市變遷,是重慶市民不可抹滅的記憶。2010年12月15日,被重慶市的政府確定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重慶長江索道是重慶獨有的景觀文化,是唯一一條橫跨長江的索道,已成為外地游客來重慶旅游的必游景點之一。重慶長江索道是影視劇重慶取景的必選地,凡國內(nèi)電影、電視劇中有索道鏡頭,觀眾們就知道是在重慶。其中代表性影片有:《周漁的火車》、《瘋狂的石頭》、《好奇害死貓》等。這一切,都體現(xiàn)了重慶長江索道的知名度。
長江索道2024年元旦接待旅游者比2024年同期增加兩成,占總乘客數(shù)的1/3。特別明顯的是長江索道正成為重慶"一日游"的景點,團隊數(shù)量越來越多。同時長江索道創(chuàng)建國家AAA級景區(qū)后,索道票價為10元/單程,20往返。沒有比過江索道更適合解讀重慶這個城市的外型符號了。就以長江索道來說吧。就著山勢,小站藏在鬧市間,在售票窗口買了票,再到驗票口撕票根,走到運送電梯升到站臺。 一罐可樂從長江索道的.纜車上滾向下面的棚戶區(qū),這里就是電影《瘋狂的石頭》里的那個索道。看過《瘋狂的石頭》的朋友,一定對影片開頭謝小盟公子站在長江索道箱里,對著一個美女大獻殷勤的的對白記憶猶新。
這個鐵箱子掉在幾根如小臂般粗細的鋼纜上,在長江的上空漂來漂去,初次乘坐還真有點心驚膽顫的。特別是看長江就在自己腳下數(shù)十米,那滾滾江水向東流去,猶如有登高望遠的心境,心情舒暢。對岸是重慶最接踵的高樓,映比著古老的會館(全國最大的會館群落。有朋友遠方來,請一定挑個晴朗日,買了雙程票,大家一起體會在重慶這個城市入世和出世的兩重感受。時間容許,晚上再和山水光影一起在城市上空穿梭,要將夜色攬入懷!
篇三:重慶長江索道的導游詞
今天我和媽媽一起去乘坐長江索道。我從來沒有坐過索道,心里有點緊張。
我們買了票,乘坐電梯來到了站臺上。我看到了索道的兩個站臺分別位于長江的兩岸,一個在南岸的上新街,另一個在解放碑的新華路。兩個站臺之間有許多根粗壯的鋼索連接。鋼索上懸掛著兩個紅色的長方形車廂。這時一列車廂向我們緩緩地開來,車廂里裝滿了乘客。到站了,乘客們依次下車。該我們上車了,我找了一個座位坐了下來。過了一會兒索道開車了。
我透過窗戶看到了外面的風景。溫暖的太陽照射在長江上,水面上有金光閃閃的波紋,非常的美麗。許多艘大船停靠在長江的兩岸。有幾艘小船在洶涌的波濤上行駛。我還看見有的人坐在橡皮艇上悠閑地釣魚。索道向?qū)Π讹w快地駛?cè)ィ芷椒€(wěn),我覺得一點也不害怕了。這時我看到了許多的樓房,樓房有的高有的矮,修建得密密麻麻的。
索道漸漸地升高了,最后停靠在站臺上。我們走出車廂,乘坐電梯,再走出站臺,就來到了熱鬧繁華的解放碑。
索道真神奇呀,不到五分鐘的時間就讓我們渡過了長江,比起乘車或者乘船都要快許多。我下次還想去再乘坐索道!
張家界天子山索道的導游詞
尊敬的各位來賓,各位朋友:
大家好!
今天,我們游覽的是張家界武陵源風景名勝區(qū)的核心景區(qū)——天子山自然保護區(qū)。擁有“世界自然遺產(chǎn)”、“世界地質(zhì)公園”、“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中國第一個國家森林公園”等金字招牌的武陵源風景名勝區(qū)是一個復合體,由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天子山自然保護區(qū)、索溪峪自然保護區(qū)、楊家界自然保護區(qū)這四大部分組成。如果說武陵源是一部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山水奇書,那么,我們今天游覽的天子山自然保護區(qū)就是這部奇書中最為精彩的篇章,被國內(nèi)外游人譽為“峰林之王”。
俗話說得好:誰人識得天子面,歸來不看天下山。天子山的游覽特點不是仰視,也不是平視,而是俯視,就是站在凌空觀景臺上,從上面往下面的溝壑之中看去,但見很大一片溝壑、洼地之中,數(shù)也數(shù)不清的石峰直上直下,千姿百態(tài),讓你的眼睛目不暇接。所以說,天子山的美是集中在天子山頂才能全面體會的。我們只有站在天子山頂?shù)母鱾€觀景臺上,我們才能真正了解天子山峰林的壯闊和神奇。那么,為了盡快、便捷、舒適地體驗和感受天子山的壯美,乘坐索道上山就是我們最好的選擇,徒步登山不僅會耗損我們欣賞美景的體力和心情,也會耽誤我們慢慢品味美景的時間。朋友們,您說,我們是不是馬上選擇乘坐索道上山呀?天子山索道的費用為單程每人52元,雙程每人104元。(索道費用由客人自理的,應該充滿技巧地提前收取費用,然后要求客人的全陪和領(lǐng)隊在事先準備好了的《增加景點或者乘坐索道/電梯/小火車自愿書》上面簽字認可,以絕后患。)
好啦,在前往天子山索道下站的路途中,我給大家介紹一下天子山索道的基本情況。天子山索道于1996年6月開工建設(shè),1997年10月全面竣工,正式投入營運。在當時來說,天子山索道是一個外資企業(yè),因為香港在那個時候還沒有回歸到祖國的懷抱之中,投資方是香港安達投資集團公司,也就是說這是香港著名實業(yè)家江可伯的產(chǎn)業(yè)。天子山索道位于天子山的后山地段,下站站址設(shè)立在索溪峪自然保護區(qū)蔡家峪齋公灣西側(cè)的坡地上,上站站址設(shè)立在天子山自然保護區(qū)東北部黃河岸觀景臺旁邊的臺地上,設(shè)計水平線為1960米,索道全長2084米,上站和下站之間的垂直高差為692米。索道主要運行設(shè)備全部引進奧地利英文名字為Doppelmayr的多瑪亞索道設(shè)備公司生產(chǎn)的產(chǎn)品,工程總耗資為8600多萬元人民幣。整個索道配備了單線自動循環(huán)車廂41個,每個車廂可以乘坐6人,運行速度為每秒5米,每個小時的'單向運載量達到960人。
天子山索道的各項運行設(shè)備都是目前世界上最為先進的,安全,快捷,舒適。大家也許通過電視、報刊等媒體,或者戶外廣告等等,了解到了天子山索道的廣告語。這句廣告語很特別,叫做——“飛”凡美境,360度喜“越”。這個“飛凡”是“飛機”的“飛”,而不是“非常”的“非”。這個“喜越”是“越過”的“越”,而不是“悅耳”的“悅”。噫,這是不是天子山索道的經(jīng)營管理方不懂漢語,而鬧出了漢語語病呢?實際上,并不是這樣。這句獨立特行的廣告語包含了天子山索道經(jīng)營管理方為廣大游客朋友著想的良苦用心。你看,“飛”字打頭,“越”字斷后,組成詞組“飛越”,意思是說,天子山的風景很美,美若仙境,乘坐索道上山欣賞美景,就跟在仙境之中盡情飛越,盡情俯瞰是一樣的。而且,廣告語中的“360度”是全方位的意思,是說我們乘坐天子山索道就可以全面、全部、全方位欣賞天子山的諸多美景。同時,“飛凡”諧音本意詞組“非凡”,“喜越”也諧音本意詞組“喜悅”,表示天子山的美景的確非同凡響,實實在在地能夠讓人心情喜悅。各位朋友,就讓我們輕輕松松去乘坐天子山索道——“飛”凡美境,360度喜“越”吧。
好啦!各位朋友,我們乘坐的景區(qū)環(huán)保客車已經(jīng)安全地把我們運送到了天子山索道下站。敬請各位朋友帶好自己的隨身物品,下車以后,需要到衛(wèi)生間“唱歌”的朋友,趕快到前面的衛(wèi)生間去“唱歌”。然后,大家提前做一個熱身運動,從停車場沿著這條游道爬一點小坡,到上面的站房去排隊,我去為大家購票。我們一會兒見。(安排客人排隊、檢票、進站、安全進入索道車廂)
我們已經(jīng)順利地進入了這種可以乘坐六個人的索道車廂。大家可以做做脖子運動,扭轉(zhuǎn)一下脖子,左右看看,欣賞我們車廂外的風景。索道車廂徐徐上升,清風陣陣撲面,美景呈現(xiàn)在眼前,這種舒適的生活,我們即使不是神仙,也成了神仙。天子山自然保護區(qū)面積為65平方公里,位于張家界武陵源風景名勝區(qū)的北面,主峰天子峰海拔一千二百六十二點五米,是武陵源的三大制高點之一。秀色天下絕,山高人未識。這是古人對天子山的評價。的確,天子山擁有一座天橋、兩口天池、三座古廟、四個天門、五處飛泉、六個洞府、七個風景區(qū)、八十四座天然觀景臺,構(gòu)成了一幅迷人的風景畫卷。天子山的風景特點是奇、險、秀、幽、野,體現(xiàn)了整個張家界自然山水的精華所在,其中尤其以峰林、云海、霞日、冬雪,這四大奇觀最為叫絕。現(xiàn)在,我們坐在索道車廂上面望出去,在我們索道前進方向的左邊全是千奇百怪的石峰,在我們索道前進方向的右邊全是繁茂的植被、翠綠的森林。大家慢慢欣賞吧。
大家順著我手指的方向看過去,在我們的左邊,有一座石峰,兩頭大,中間小。這座石峰的上部,看上去向一個面朝左邊的老人,遙望著遠方。而隨著索道車廂的前進,轉(zhuǎn)過來,再次看過去,這座石峰的上部又變成了一個少女的頭部,微微昂著,不過是面部朝著右邊,與左邊的老人頭像緊緊相連。這個景點我們叫做“雙面人”,它充分顯示出了天子山石峰的千姿百態(tài)。
索道車廂仍然在勻速前行。仍然是在左邊,我們大家一起看,又是一個景點“秦始皇君臨天子山”。這也是一座直上直下的石峰,不同的是石峰的頂部有一大塊石頭突出來了,和石峰頂部的松樹連起來看,完全就是秦始皇頭戴玉墜皇冠來到了天子山,您看那栩栩如生的頭部形象,您看那逼真金貴的皇冠,的確是惟妙惟肖。據(jù)說當年中國的第一個皇帝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建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quán)的封建制度國家以后,夢想自己能夠長命萬歲,永遠不死,于是到處尋醫(yī)問藥,希望能夠找到長生不老之藥。大臣們紛紛向秦始皇進言,南蠻之地武陵郡西面的大山之中,也就是現(xiàn)在的張家界武陵源生長著靈丹妙藥,可以讓人長生不老。于是,秦始皇親自來到了武陵郡,來到了那個時候還不叫做“天子山”的天子山,尋找長生不老之藥。這時候,從山東的登州,也就是現(xiàn)在的煙臺蓬萊閣傳來喜訊,使人長生不老的靈丹妙藥已經(jīng)在海上仙山找到。秦始皇于是急急離去,將自己的身形化為石峰,以期日后再來。這就是在當?shù)亓鱾髁藘汕Ф嗄甑那厥蓟示R天子山的傳說。
隨著索道車廂的繼續(xù)前行,我們大家來看左邊,又一個景點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這個景點就是“促膝談心”。您看,兩座石峰,相對而立,左邊的高大一些,右邊的矮小一些,就像兩位男人正在促膝談心。據(jù)說當年秦始皇離開張家界,前往蓬萊閣以后,在八仙過海的地方,始終沒有找到生長靈丹妙藥的海上仙山,就立即派人前來張家界,繼續(xù)在天子山一帶尋訪長生不老之藥。秦始皇的手下來到這里,只見群山環(huán)繞,石峰林立,高的入云,矮的臥地,參差不齊,氣象萬千,仙氣逼人,絕對是一個生長長生不老之藥的好地方。經(jīng)過千般磨難,萬般險阻,秦始皇的手下,終于在萬丈懸崖尋找到了靈丹妙藥,欣喜若狂,準備打道回府,采摘回去獻給秦始皇,以求領(lǐng)賞封侯。這時候,常年居住在天子山的仙人知道了。他明白,本身就殘暴無常的秦始皇獲得靈丹妙藥之后,肯定會長生不老,肯定會更加暴虐。為了讓天下人不再受到秦始皇更多的暴政痛苦,仙人立即將秦始皇的手下點化成石。同時,仙人為了防止秦始皇得到消息,自己也化為石頭,守護在秦始皇手下和靈丹妙藥之旁。給大家出一個小小的問題,大家來猜一猜:請問,左右兩座石峰,哪一位是常年居住在天子山的仙人,哪一位是秦始皇的手下呀?(笑)
好啦!各位朋友,我們快要接近天子山索道的上站站房了。因為張家界的山水漂亮,天子山的風景很美,不僅五湖四海的游客朋友都來參觀游覽,就連來自古羅馬的武士,都千里迢迢來到了天子山欣賞美景。大家不信?請大家轉(zhuǎn)過頭來看看。您看,那座石峰上部向左突出,連起來看,不就是活脫脫的“古羅馬武士”嗎?(到了上站以后,囑咐客人小心下車,安全走出站房;冬天站房外地面結(jié)冰時,尤其要注意安全。)
各位朋友,我們已經(jīng)來到了天子山索道上站站房外的這個凌空觀景臺。我們朝東邊望過去,在我們對面的近處,是一座巨大的石峰,石峰的頂部面積較大,石峰頂部的最右邊,四四方方的一大塊石頭赫然陳列,看上去就像一具棺材擺放在那兒。因為我們這里的石頭成分都是石英砂巖,每到夕陽西下,太陽光一照射,這塊大石頭都會金光閃閃。所以,我們將這個景點叫做“金棺懸頂”。遇上棺材,我們都會升官發(fā)財,這是個好兆頭喲。
現(xiàn)在,我們把視線投放遠一點。在我們的遠方,有一條防火帶,這是森林保護工作人員辛辛苦苦砍踩出來的,目的是為了保護我們的森林植被。每到冬天下雪,厚厚的大雪積壓在對面的山巒之上,這條防火帶就成了蜿蜒向東的“長城”。(“小鴨覓食”和“枯樹傲雪”這兩個小景點根據(jù)具體情況來簡略介紹即可。)
請大家隨我轉(zhuǎn)過身來,來到索道站房的正后方。我們的面前不遠的地方,都是連綿起伏的群山,這個地方就是位于桑植縣的黃河村。遇上暴雨初晴的天氣,這里的云海景觀特別迷人,特別壯觀。
好啦!各位朋友,我們現(xiàn)在就可以乘坐天子山山頂上的環(huán)保客運汽車,行車6分鐘,前往賀龍公園,也就是到天子山的前山去欣賞更多的美景。
(如果是從袁家界而來或者徒步爬山登上天子山以后,通過天子山索道下山,導游講解詞可以根據(jù)以上內(nèi)容進行調(diào)整。)
索道的解釋及造句
索道拼音
【注音】: suo dao
索道解釋
【意思】:用鋼索在兩地之間架設(shè)的空中通道,通常用來運送東西。
索道造句:
【第1句】:約翰昨天把他的鑰匙索道車里了。
【第2句】:這就是林業(yè)工人用以運送木材的空中索道。
【第3句】:滑雪索道懸吊在白楊樹上空,白楊樹的葉子剛剛開始染上一絲黃色。
【第4句】:索道運行過程中,請勿吸煙。
【第5句】:桃花嶼是泰山西大門,從泰安城乘車西北去至界首進山至桃花源,從桃花源乘索道亦可到達岱頂。
【第6句】:我選擇了停靠箱根園的路線,因為在那里有前往駒岳山頂?shù)乃鞯勒尽?/p>
【第7句】:在完善和充實拋物線理論的基礎(chǔ)上,系統(tǒng)地提出拋物線理論多跨索道設(shè)計。該設(shè)計模型包括承載索的設(shè)計計算與選型、貨物運輸方式方法的`確定、工作索及絞盤機的選擇。
【第8句】:該索道與天坑美景結(jié)合起來,共同構(gòu)成了一幅優(yōu)美而壯觀的畫卷。
【第9句】:索道的終點站在山頂。
【第10句】:通過材料性能檢測、金相組織檢驗和斷口形貌分析,確定了索道吊架失效是疲勞破壞。
【第11句】:杰布上午首先以天門山索道轎廂為起跳點,最終在飛行了兩分鐘左右之后順利的著陸在預定地點。
【第12句】:客運索道用鋼絲繩要求耐疲勞、抗磨和有較高的抗拉強度、良好的潤滑和摩擦系數(shù)、較小的鋼絲繩伸長量。
【第13句】:本文首先建立了架空索道的動力學模型,并建立了它的振動微分方程、初始條件及邊界條件。
【第14句】:到達景區(qū)后可先乘汽車,再坐索道至山頂。
【第15句】:本文以甘肅省某水電站臨時交通橋為工程背景,用懸鏈線法確定了索道橋的成橋狀態(tài)。
【第16句】:根據(jù)試驗觀察,提出了一種模擬預應力鋼索與索道孔壁接觸區(qū)域和接觸壓力的簡單、實用的方法。
【第17句】:線路計算是工程索道設(shè)計中計算量最大的內(nèi)容。
【第18句】:對塔架的整體力學性能及應力、變形情況的分析是架空索道結(jié)構(gòu)設(shè)計的重點。
【第19句】:本文闡述了客運架空索道防雷綜合措施及因地制宜的方法。
【第20句】:隨著我國旅游事業(yè)的發(fā)展,客運架空索道在我國交通運輸業(yè)、旅游業(yè)等行業(yè)中得到日益廣泛的應用。
【第21句】:防雷接地是保證客運架空索道安全運營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第22句】:實際上,峨眉山索道提價的傳聞,去年春天就已經(jīng)在坊間流傳。
【第23句】:同時,對適合索道應用特點的電源濾波系統(tǒng)、廣播通訊系統(tǒng)以及接地防雷系統(tǒng)的設(shè)計方法進行了探討。
【第24句】:一條架空索道橫跨于黃河之上。
【第25句】:獨特的框架結(jié)構(gòu)和室內(nèi)單軌索道讓它成為一個現(xiàn)代建筑杰作。
【第26句】:介紹鄖西縣漢水將軍河索道橋的檢測與檢算。
【第27句】:在少女峰地區(qū)你可以盡享這一切,但最特別的是:在這兒你還可以乘坐最佳的高山索道和鐵路。
【第28句】:據(jù)悉這次在索道轎廂做的翼裝飛行是世界翼裝飛行史上的第一次,難度以及精彩程度可想而知。
【第29句】:桃園縣大溪鎮(zhèn)蓮座山觀音寺入口處旁的登山索道鐵路。
重慶導游詞
重慶古鎮(zhèn)磁器口導游詞(1)
各位親愛的游客朋友,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游xx,祝愿親們旅途愉快,生活幸福。現(xiàn)在我們來到了名揚天下的南宋釣魚城抗蒙之戰(zhàn)的遺址,它是國內(nèi)僅存的一座完整的宋城,也是世界歷史上的“奇跡之城”。
釣魚城位于合川市合陽鎮(zhèn)嘉陵江南岸釣魚山上,整城位于嘉陵江,涪江,渠江,交匯之口,其地三面據(jù)江,危崖拔地,集“戰(zhàn)古奇險雄幽”為一體。關(guān)于此山的得名,源于一個傳說:相傳,古時山上有一塊平整的巨石,有一巨神于此釣嘉陵江中之魚,以此解決一方百姓的饑荒,因而此山故名“釣魚山”,巨石名曰“釣魚tai”,上面所筑之城自然就是“釣魚城”了。
釣魚城是文化名城,石壁上刻有很多名人詩句和一些歷史事件,有護國寺、懸佛寺、千佛石窟、皇洞、天泉洞、飛檐洞等名勝古跡,還保留著大量元、明、清三代的詩賦辭章、浮雕碑刻等,1982年,被列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
但釣魚城真正聞名于世的卻是它在世界軍事歷史上的獨特地位,被稱為“東方麥加城”,“上帝折鞭處”,有“獨釣中原”的壯烈情懷。為什么釣魚城地位如此之高,且讓小葉為您一一道來。
首先從軍事上來說,釣魚城依山為壘,固若金湯。不僅有構(gòu)筑在陡峭山壁上的內(nèi)外兩條防線,還有縱向延伸的水軍碼頭,,是當時釣魚城水軍的戰(zhàn)船停泊處。整座碼頭都是用巨石砌成的,遺址殘基高約4米,長70米,寬60米,呈長方形。從江邊到山腳共有3層平臺,因此,不論江水漲落,均可供船停靠,無礙戰(zhàn)事。
碼頭上高大雄偉的大門就是護國門,這座大門位于城南的第二道防線,是釣魚城防御體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它右依峭壁,左依懸崖,雄立在這險要的隘口之處,大有一夫當關(guān)萬夫莫開的架勢,從城門向上看有一個歇山頂建筑的城樓,這是不久前按照原有規(guī)模修復的,門洞上刻有巴渝保障,更是寓意深刻。
門洞后的主體就是城墻,總長約8千米,把雄關(guān)隘口連成一體,猶如一條巨龍橫臥。墻頂靠外一側(cè)是用條石砌成的垛口,我們仔細看可以發(fā)現(xiàn)一個凹的缺口,那就是了望臺,是供關(guān)敵情用的,下方的那個口子就射擊口,突出于墻外的石臺,是供巡邏放哨的墩臺和安置設(shè)滾石和炮臺。細心的游客朋友會發(fā)現(xiàn)城墻下面是灰白色,上面是磚紅色,灰白色的就是宋時古城墻,磚紅色的為后期修復。
所以,釣魚城不愧是天生雄關(guān),英雄之城,是我國山地修筑防御體系的光輝典范,正是如此,它見證了一個中外戰(zhàn)爭史上罕見的以弱勝強的戰(zhàn)例——那就是歷時36年的“釣魚城保衛(wèi)戰(zhàn)”: 1258年,敵酋蒙哥挾西征歐亞非40余國的威勢,分兵三路伐宋。于次年2月兵臨合川釣魚城,蒙哥鐵騎東征西討,所向披靡,然而在釣魚城主將王堅與副將張鈺的頑強抗擊下,卻不能越雷池半步。7月,蒙哥被城上火炮擊傷,后逝于溫泉寺。蒙哥之死是蒙古帝國由盛而衰的轉(zhuǎn)折點,蒙古侵略者為了爭奪汗位,不得不停止對歐亞非的侵襲,并開始內(nèi)戰(zhàn)。后雖有崖山之恨,最后終被我們逐出神州大地,北上草原滅元而雪家仇國恨。
釣魚城之戰(zhàn)也是世界歷史的重大轉(zhuǎn)折點,蒙元帝國從此四分五裂,由盛而衰。
釣魚城和阿拉伯麥加圣城一樣,以一城挽回了一國氣數(shù),故稱“東方麥加城”;游民民族侵略者被歐洲人稱為“上帝之鞭”,蒙古入侵者折戟于釣魚城下,所以又叫“上帝折鞭處。”城內(nèi)石照縣衙是宋蒙元戰(zhàn)爭時期唯一延續(xù)到元朝至元十六年(1279年)的南宋地方政權(quán)機構(gòu),素有“南宋最后的一座縣衙”、“元統(tǒng)一之后唯一的南宋縣衙”之稱。
葉涼常常在想,我們漢人是聰明而可塑性很強的民族,我們可以是勤勞的農(nóng)夫、能干的工人、精明的商人、勇敢的戰(zhàn)士、睿智的學者——而那些異族統(tǒng)治者往往想通過屠殺和xi腦,把我們變成愚昧的奴隸和馴服的羔羊。但是,他們可以拆掉石頭造的`堡壘,卻拆不掉我們心中的釣魚城。釣魚城的精神,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精神,我們永遠會為了獨立、自由和尊嚴奮戰(zhàn)不息。
釣魚城內(nèi)的王堅紀功碑及忠義祠正是為了紀念這種精神,希望游客朋友待會和我一起,為先烈奉上緬懷之情。
下面讓我們開始這段英雄懷古之旅吧!
重慶古鎮(zhèn)磁器口導游詞(2)
古鎮(zhèn)磁器口位于市區(qū)近郊,東臨嘉陵江,南接沙坪壩,西界童家橋,北靠石井坡,面積【第1句】:18平方公里,以明清時盛產(chǎn)及轉(zhuǎn)運瓷器得名。
鎮(zhèn)上有馬鞍山踞其中,金碧山蹲其左,鳳凰山昂其右,三山遙望,兩谷深切。鳳凰、清水雙溪瀠洄并出,嘉陵江由北而奔,江寬岸闊,水波不興,實為天然良巷。
史載興鎮(zhèn)始于宋真宗咸平年間(公元998-1003年)至明代形成水陸交匯的商業(yè)碼頭,清末民國時期達極盛,古人詩贊其繁華,白日千人拱手,夜里萬盞明燈。有“小重慶”之美喻。
馬鞍山上川東名剎寶輪寺,始于唐,殿宇恢宏,保存完好,傳說明建文帝曾避難于此,故又名龍隱寺,其繁盛時住僧達三百余人。
鎮(zhèn)上建筑極具川東民居特色,石板路與沿街民居相依和諧,房屋結(jié)構(gòu)多為竹木結(jié)構(gòu),穿斗夾壁或穿半木板墻。沿街鋪面多為一進三間,長進深戶型,鋪面后房一般為四合院,為商賈大戶居所。雕梁畫棟,窗花戶欞圖案精美,做工精巧。
古鎮(zhèn)是沙磁文化發(fā)源之地,抗戰(zhàn)時聚集了郭沫若、徐悲鴻、豐子愷、傅抱石、巴金、冰心等文化名人。著名美籍華裔科學家丁肇中先生曾在鎮(zhèn)上就讀。《紅巖》小說華子良原型從古鎮(zhèn)碼頭險脫魔爪………。
古鎮(zhèn)有山有水,空氣清新,綠樹成蔭,民眾生活安寧舒適,保留了中國地方民族生活風貌。古鎮(zhèn)已敞開門戶,喜迎中外客人。
史載興鎮(zhèn)始于宋真宗咸平年間(公元998-1003年)至明代形成水陸交匯的商業(yè)碼頭,清末民國時期達 極盛,古人詩贊其繁華,白日千人拱手,夜里萬盞明燈。有“小重慶”之美喻,以明清時盛產(chǎn)及轉(zhuǎn)運瓷器得名。
古鎮(zhèn)有山有水,空氣清新,綠樹成蔭,民眾生活安寧舒適,保留了中國地方民族生活風貌。
古鎮(zhèn)磁器口位于市區(qū)近郊,東臨嘉陵江,南接沙坪壩,西界童家橋,北靠石井坡,面積【第1句】:18平方公里,四季皆宜。
1998年被國務院確定為重慶市重點保護歷史街區(qū),沙坪壩區(qū)人民政府已規(guī)劃把磁器口建成具有巴渝文化特色的旅游新區(qū)。
重慶湖廣會館導游詞(3)
游客朋友們,你們現(xiàn)在所看到的就是重慶湖廣會館了,它位于重慶渝中區(qū)東水門正街4號,建于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擴建。會館占地面積8561平方米,現(xiàn)有廣東會館、江南會館、兩湖會館、江西會館及四個戲樓,包括廣東公所、齊安公所。會館建筑浮雕鏤雕十分精湛、栩栩如生,其題材主要為西游記、西廂記、封神榜和二十四孝等人物故事的圖案,還有龍鳳等各種動物圖案及各種奇花異草等植物圖案。整個古建筑群雕欄畫棟,雕刻精美,是我國明清時期南方建筑藝術(shù)的代表,也是我國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的古會館建筑群。東水門一帶,按照風水學說,河道彎曲的內(nèi)側(cè)是“吉地”,外側(cè)是“兇地”。東水門一帶恰好是朱雀翔舞之地,風水很好,會館就選址于此。
現(xiàn)在就請大家邊參觀邊聽我的講解,請往這邊走,明末清初,四川人口銳減,當時的執(zhí)政者就將湖廣百姓遷往四川,形成了中國歷史上長達百年的“湖廣填四川”的移民浪潮,一批湖廣會館也就應運而生。祖上或許正是那時隨移民來到重慶,所以來到湖廣會館就覺格外的親切相熟了。譬如現(xiàn)在我們所說的“崽兒”、“抄手”“啷個”等鄉(xiāng)土方言,都是源于湖廣方言。湖廣填四川前的宋代川音,現(xiàn)在已經(jīng)無法聽見了。當年的湖廣會館是重慶“八大會館一公所”中最繁華的一個。會館的領(lǐng)導一般叫“當家的”,管事的是“二當家”,為人往往八面玲瓏,會館經(jīng)營得異常紅火。
請大家看,湖廣會館的圍墻樣式,是明清時期常見的黃色封火墻,以直線構(gòu)圖而呈階梯狀疊落,又稱‘碼頭墻’,是典型的江南建筑風格。這樣的設(shè)計,使整個湖廣會館呈“L”形,從山坡上直沖而下,圍墻聯(lián)綿不斷,造成異常震撼的視覺沖擊。湖廣會館的封火墻也是很具建筑特色的。它對建筑的層數(shù)、高差、進退等問題,都能起到很好的過渡作用,使單調(diào)的懸山頂人屋面變得錯落有致,曲折流暢。湖廣會館的封火墻除了連續(xù)不斷的特點外,其造型與地形的結(jié)合也很有特色。齊安公所的封火墻造型是最獨特的。封火墻形式繁多,主要有梯形、曲線形(拉弓墻)、人形,一形。齊安公所的封火墻正是曲線形的拉弓墻,呈圓弧形,配以墻體結(jié)構(gòu)的連續(xù),因此視覺上很像翱翔著的巨龍的背脊,龍脊依山勢而下,自然氣勢非凡。北方的封火墻是直線的,講究中規(guī)中矩,莊重但缺乏靈氣;而南式封火墻如浙江保留的封火墻,都還能體味出靈動的趣味。湖廣會館的封火墻就是屬于南式。
無論是四川還是北京抑或重慶,但有湖廣會館就有禹王廟或禹王殿。300年前的湖廣會館在每年正月十四都要舉辦禹王廟會,祭奠禹王,祈求來年風調(diào)雨順、國泰民安。傳說大禹治水,就曾經(jīng)居住重慶,連兒子生在重慶也沒有回家看看。所以現(xiàn)在重慶南岸還有個地方叫彈子石,意為誕子。禹王宮是由早期移民中的湖南、湖北富商、鄉(xiāng)紳捐資興建,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四(1759年)。禹王宮原是傳統(tǒng)的黑青瓦。從清順治年間早期湖廣移民入川時就開始修建,后雖經(jīng)嘉慶、道光和光緒時候三次重修、擴建,青瓦的風格都保持了最初的樣子。1734年發(fā)行的清代建筑手冊《工程做法則例》明確規(guī)定:黃色是帝王之色,京城皇宮就用黃色琉璃瓦;綠色是士大夫的顏色,一般百姓不能使用。黑色屬水,水能克火,所以中國民間絕大部分建筑的瓦都是黑青色。山西晉商盡管富甲天下,其深宅大院也只能用黑瓦。禹王宮的黑青瓦正是如此。
重慶湖廣會館不同于北京湖廣會館那種建筑空間寬大,氣勢宏大的特點,卻更多繼承了徽式建筑的結(jié)構(gòu)特點。在園林造景上多采用江南南式園林的手法。固而會館院落之間反復出現(xiàn)高大的封火墻把空間分割成若干小院落,每個小院落間有小門連接,空間上并不斷絕。這使每個院子都有自己獨特的功能與對應的風景,假山花草、小橋流水、圍廊雕畫,都是特有的風貌,完整空間內(nèi)又包含著獨特性,這正江南園林的特點和徽式建筑的結(jié)構(gòu)特點的結(jié)合。同時,我們也可以看見重慶地域建筑特色。整座會館依山勢而建,建筑高差有別,錯落有置,梯步蜿蜒,各院落中設(shè)有天井涼臺。這都是傳統(tǒng)徽式建筑結(jié)構(gòu)沒有的特點。重慶湖廣會館的建筑特色的確與眾不同。
湖廣會館曾經(jīng)承載了重慶往昔的一段輝煌,而今天的湖廣會館將繼續(xù)承載新重慶的另一段輝煌。
重慶三游洞導游詞(4)
三游洞,位于宜昌西北的南津關(guān)西陵山上。它背靠長江三峽的西陵峽口,面臨下牢溪,洞奇景異,山水秀麗。風景區(qū)內(nèi)主要有三游洞、至喜亭、楚塞樓、陸游泉、張飛擂鼓臺等。
三游洞生于絕壁之上,地勢險峻,有棧道可達。其形如覆蓬,冬暖夏涼,洞室開闊,約深30米、寬20米、高10米。洞中橫排3根鐘乳石柱。洞內(nèi)列有歷代碑刻,洞外崖壁上刻滿歷代游客的詩文。洞頂之懸石,擊之有聲,名為“天鐘”;地面之凸石,跺之有聲,取名“地鼓”,故有“天鐘地鼓”之說。
三游洞得名于唐代三個大文豪。唐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大詩人白居易由江州改任忠州刺史赴任途中,與其弟白行簡途經(jīng)夷陵(宜昌古稱),在此遇到大詩人元稹。三人結(jié)伴到西陵山一游。發(fā)現(xiàn)這個“天生一洞”。三位詩人各賦詩一首,并由白居易“序而記之”。因此洞由他們?nèi)耸加危实妹叭味础薄?37年后北宋年間,又有三位文豪蘇洵、蘇軾和蘇轍父子同游此洞。同樣蘇氏父子也各題詩一首,留于洞壁。白氏兄弟與元稹之行,稱為“前三游”;蘇氏父子之行,稱為“后三游”。
在三游洞旁的崖壁還刻有抗戰(zhàn)時期的愛國名將馮玉祥題寫的“是誰殺害了我們的父母兄弟”十二個大。
出洞沿崖壁上的棧道攀向山頂,在棧道的盡頭便是漂亮的三層亭子—“至喜亭”。至喜亭,始建于宋代,因為小船在三峽中歷經(jīng)千難萬險,出峽到達宜昌,至此江寬闊已無險而喜,故得名于“至喜亭”。宋景祐三年(公元1036年),宋代文豪歐陽修貶任夷陵縣令,上任為此亭寫了《峽州至喜亭記》。
離開至喜亭,攀至山頂就是楚塞樓。楚塞樓也是一座重修的古建筑,樓高三層。在一樓大廳可以欣賞到古樂器—編鐘奏出的音樂。登至三樓,峽口風景盡收眼底。
下了楚塞樓往南就是一尊塑像立于江邊一巨型石臺上,這就是“張飛擂鼓臺”。據(jù)《三國志·蜀書》記載,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劉備任命張飛為宜都太守。張飛任命期間在此擂鼓練兵,因此而得名。
在山北,沿石階而下,到了山腰,便可見到“陸游泉”了,陸游泉是一方型小石潭。潭邊崖壁石縫間,一股清泉涓涓入潭,潭水清澈。因南宋詩人陸游來三游洞在此取水煮茶,飲后味極美,乃題詩于潭邊巖石上,而得名“陸游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