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子彈射出時格言集錦5篇
關于有諧音歇后語
我國歇后語中有不少是有諧音的,那么,下面請看小編給大家整理收集的關于有諧音歇后語,希望大家喜歡。
關于有諧音歇后語:
【第1句】:矮子坐高凳——上下夠不著;上下為難
【第2句】:愛打官司逞英雄——窮斗氣
【第3句】:帶馬桶坐大堂 -- 贓(臟)官
【第4句】:庵廟里的尼姑——沒福(夫)
【第5句】:庵堂里的木魚——任人敲打
【第6句】:荊條棵上掛鞋底 -- 扯(刺)皮
【第7句】:趙匡胤流鼻血 -- 正(朕)在紅
【第8句】:趙匡胤賣包子 -- 御駕親征(蒸)
【第9句】:挖了眼的判官 -- 瞎管(鬼)
【第10句】:城隍廟的'鼓 -- 鬼瞧(敲)
【第11句】:城隍老爺戴孝 -- 白跑(袍)
【第12句】:藥店里的甘草 -- 少不了的一位(味)
【第13句】:城隍老爺的胡豆 -- 鬼吵(炒)
【第14句】:城隍老爺的馬 -- 不見奇(騎)
【第15句】:玻璃菩薩 -- 明白人(神)
【第16句】:暗中使絆子——蔫(nian)兒壞
【第17句】:熬盡了燈油——燒心(芯)
【第18句】:八百個銅錢穿一串--不成調(吊)
【第19句】:八十歲的老太打哈欠--一望無涯(牙)
【第20句】:八仙過海不用船——自有法度(渡)
【第21句】:八仙桌上擺夜壺——不是個(家)伙
【第22句】:八月的核桃--擠滿了人(仁)
【第23句】:白菜葉子炒大蔥——親(青)上加親(青)
【第24句】:白菜長心——老了
【第25句】:白菜煮豆腐——一清二白(白菜、白豆腐)
【第26句】:打柴的下山——擔心(薪)
【第27句】:打出的子彈射出的箭——永不回頭
【第28句】:打出來的口供——不實
【第29句】:打燈籠走親戚——明去明來
【第30句】:打電話遇忙音——不通
【第31句】:打豆人困覺——做事不當事
【第32句】:大車拉煎餅--貪(攤)的多
【第33句】:大蔥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第34句】:刀子切元宵--不愿(圓)
【第35句】:二姑娘梳頭--不必(蓖)
【第36句】:二胡琴--扯扯談談(彈彈)
【第37句】:二兩棉花四張弓--細談(彈)
【第38句】:二三四五六七八九--缺衣(一)少食
【第39句】:二三四五--缺衣(一)
【第40句】:二十五兩--半瘋(封)
【第41句】:懷里揣小攏子——舒(梳)心
【第42句】:精裝茅臺——好久(酒)
【第43句】:九月初八問重陽--不久(九)
【第44句】:孔夫子搬家——盡輸(書)
【第45句】:梁山泊軍師——無(吳)用
【第46句】:三尺長的梯子--搭不上言(檐)
【第47句】:三個菩薩堂--妙妙妙(廟廟廟)
【第48句】:三個錢買個牛肚子--盡吵(草)
【第49句】:三更半夜出世--害死(亥時)人
【第50句】:三九天穿單衣--威(畏)風
【第51句】:三毛加一毛--時髦(四毛)
【第52句】:三十年的紡織娘--老油(蚰)嘴
【第53句】:三月的楊柳--分外青(親)
【第54句】:十八歲的宮娥--正享福(想夫)
【第55句】:十二個時辰占三個字--身(申)子虛(戌)
【第56句】:十文錢掉了一文--久聞(九文)
【第57句】:十五的月光--大量(亮)
【第58句】:十月里的桑葉--誰來睬(采)你
【第59句】:四兩棉花——談(彈)不上
【第60句】:外甥打燈籠——照舊(舅)
【第61句】:咸菜煎豆腐——有言(鹽)在先
【第62句】:小蘇他爹——老輸(蘇)
【第63句】:一百斤面蒸一個壽桃--廢(費)物點心
【第64句】:一輩子做寡婦--老手(守)
【第65句】:一層布做的夾襖--反正都是理(里)
【第66句】:一二三四五六七--王(忘)八
【第67句】:一二三五六--沒事(四)
【第68句】:一個墨斗彈出兩條線--思(絲)路不對
【第69句】:一根燈草點燈--無二心(芯)
【第70句】:一斤面粉攤張餅--落后(烙厚)
【第71句】:一條腿的褲子--成了群(裙)
【第72句】:一頭栽到炭堆里--霉(煤)到頂
【第73句】:一丈二加八尺--仰仗(兩丈)
【第74句】:有諧音歇后語
【第75句】:豬八戒拍照——自找難堪(看)
【第76句】:嘴上抹石灰——白說(刷)
有諧音的歇后語
歇后語由前后兩部分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謎面,后一部分起“后襯”的作用,像謎底,十分自然貼切。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通常說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領會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稱為歇后語。漢文明源遠流長。歷史滄桑的沉淀、淬煉、凝聚成絕妙的漢語言藝術。以下為大家帶來有諧音的歇后語,僅供參考。內容如下:
【第1句】:一頭栽到炭堆里——霉(煤)到頂。
【第2句】:一百斤面蒸一個壽桃——廢(費)物點心。
【第3句】:一層布做的夾襖——反正都是理(里)。
【第4句】:一條腿的褲子——成了群(裙)。
【第5句】:一根燈草點燈——無二心(芯)。
【第6句】:一輩子做寡婦——老手(守)。
【第7句】:二十五兩——半瘋(封)。
【第8句】:二三四五——缺衣(一)。
【第9句】:二三四五六七八九——缺衣(一)少食。
【第10句】:二兩棉花四張弓——細談(彈)。
【第11句】:二姑娘梳頭——不必(蓖)。
【第12句】:二胡琴——扯扯談談(彈彈)
【第13句】:十二個時辰占三個字——身(申)子虛(戌)。
【第14句】:十八歲的.宮娥——正享福(想夫)。
【第15句】:十文錢掉了一文——久聞(九文)。
【第16句】:十五的月光——大量(亮)。
【第17句】:十月里的桑葉——誰來睬(采)你。
【第18句】:八十歲的老太打哈欠——一望無涯(牙)。
【第19句】:八月的核桃——擠滿了人(仁)。
【第20句】:八百個銅錢穿一串——不成調(吊)。
【第21句】:九月初八問重陽——不久(九)。
【第22句】:刀子切元宵——不愿(圓)。
【第23句】:三九天穿單衣——威(畏)風。
【第24句】:三十年的紡織娘——老油(蚰)嘴。
【第25句】:三個錢買個牛肚子——盡吵(草)。
【第26句】:三個菩薩堂——妙妙妙(廟廟廟)。
【第27句】:三尺長的梯子——搭不上言(檐)。
【第28句】:大蔥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
【第29句】:咸菜煎豆腐——有言(鹽)在先。
【第30句】:外甥打燈籠——照舊(舅).
【第31句】: 嘴上抹石灰——白說(刷)。
【第32句】:精裝茅臺——好久(酒)。
【第33句】: 豬八戒拍照——自找難堪(看)。
【第34句】:懷里揣小攏子——舒(梳)心。
【第35句】: 小蘇他爹——老輸(蘇)。
【第36句】:四兩棉花——談(彈)不上 。
【第37句】:梁山泊軍師——無(吳)用。
【第38句】:一二三五六——沒事(四)。
【第39句】:一二三四五六七——王(忘)八。
【第40句】:一丈二加八尺——仰仗(兩丈)。
【第41句】:大麥掉在亂麻里——忙(芒)無頭緒。
【第42句】:土地堂里填窟窿——不妙(補廟)。
【第43句】:土地爺坐秤盤——志誠(自稱)。
【第44句】:土地爺坐班房——勞(牢)神了。
【第45句】:土地爺洗臉——失(濕)面子。
【第46句】:土地爺掉井——勞(撈)不起大駕。
【第47句】:土地老爺的內臟——實(石)心實(石)腸。
【第48句】:土地老爺穿素——白跑(袍)。
【第49句】:土杏兒——苦孩(核)子。
【第50句】:土蠶鉆進花生殼——假充好人(仁)。
【第51句】:八月的核桃——擠滿了人(仁)。
【第52句】:八百個銅錢穿一串——不成調(吊)。
【第53句】:九月初八問重陽——不久(九)。
【第54句】:刀子切元宵——不愿(圓)。
【第55句】:三九天穿單衣——威(畏)風。
【第56句】:三個菩薩堂——妙妙妙(廟廟廟)。
【第57句】:三尺長的梯子——搭不上言(檐)。
【第58句】:三更半夜出世——害死(亥時)人。
【第59句】:三月的楊柳——分外青(親)。
含有諧音的歇后語
導語:含有諧音的歇后語有很多,你都知道哪些呢?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含有諧音的歇后語,希望對你有幫助!
【第1句】:補鍋匠栽筋斗———倒貼
答案解析:諧音字為“鐵”→“貼”。
【第2句】:唱戲的騎馬———不行
答案解析:諧音字為“步行”→“不行”。
【第3句】:炒咸菜不放醬油———有言在先
答案解析:諧音字為“鹽”→“言”,“有鹽在先”→“有言在先”。
【第4句】:吃人參———候補
答案解析:諧音字為“后補”→“候補”。
【第5句】:從河南到湖南———難上加難
答案解析:諧音字為“南”→“難”,“南上加南”→“難上加難”。
【第6句】:打燈籠搬石頭———照辦
答案解析:諧音字為“搬”→“辦”,“照搬”→“照辦”。
【第7句】:大水沖走土地廟———留神
答案解析:諧音字為“流”→“留”,“流神”→“留神”。
【第8句】:燈盞無油———費心
答案解析:諧音字為“費芯”→“費心”。
【第9句】:飯鍋冒煙———迷糊了
答案解析:諧音字為“米糊了”→“迷糊了”。
【第10句】:糞船過江———裝死
答案解析:諧音字為“裝屎”→“裝死”。
【第11句】:糞坑關刀———文不能,武也不能。
答案解析:諧音字為“聞”→“文”,“舞”→“武”。
【第12句】:斧子破毛竹———著急
答案解析:諧音字為“斫節”→“著急”。
【第13句】:父親向兒子磕———豈有此理
答案解析:諧音字為“豈有此禮”→“豈有此理”。
【第14句】:耕地裏甩鞭子———吹牛
答案解析:諧音字為“催牛”→“吹牛”。
【第15句】:公共廁所扔石頭———引起公憤
答案解析:諧音字為“引起公糞”→“引起公憤”。
【第16句】:公雞戴帽子———官上加官
答案解析:諧音字為“冠”→“官”。
【第17句】:狗長犄角———洋氣
答案解析:諧音字為“羊”→“洋”。
【第18句】:狗吃豆腐腦———閑不著
答案解析:諧音字為“銜”→“閑”
【第19句】:狗吃黃瓜———錯了時
答案解析:諧音字為“食”→“時”。
【第20句】:狗吃青草———裝樣
答案解析:諧音字為“羊”→“樣”。
【第21句】:拐子進醫院———自覺
答案解析:諧音字為“治腳”→“自覺”。
【第22句】:孩子的脊梁———小人之輩
答案解析:諧音字為“小人之背”→“小人之輩”。
【第23句】:航空兵翻觔斗———顛倒是非
答案解析:諧音字為“顛倒試飛”→“顛倒是非”
【第24句】:耗子掉到水缸里———時髦
答案解析:諧音字為“濕毛”→“時髦”
【第25句】:何家姑娘嫁給鄭家———正合適
答案解析:諧音字為“鄭何氏”→“正合適”
【第26句】:和尚打傘———無法無天
答案解析:諧音字為“無發無天”→“無法無天”
【第27句】:和尚的房子———妙
答案解析:諧音字為“廟”→“妙”
【第28句】:和尚的.腦殼———沒法
答案解析:諧音字為“發”→“法”
【第29句】:和尚分家———多事
答案解析:諧音字為“寺”→“事”
【第30句】:磚窯裏失火———謠言
答案解析:諧音字為“窯煙”→“謠言”
【第31句】:拄拐杖下煤窯———步步倒霉
答案解析:諧音字為“煤”→“霉”
【第32句】:河邊洗黃蓮———何苦
答案解析:諧音字為“河苦”→“何苦”
【第33句】:猴子學走路———假惺惺
答案解析:諧音字為“假猩猩”→“假惺惺”
【第34句】:后邊扎小辮———違法亂紀
答案解析:諧音字為“尾發亂系”→“違法亂紀”
【第35句】:狐貍吵架———派胡言
答案解析:諧音字為“狐”→“胡”
【第36句】:狐貍騎老虎———狐假虎威
答案解析:諧音字為“駕”→“假”
【第37句】:花生———非吵不可
答案解析:諧音字為“非炒不可”→“非吵不可”
【第38句】:畫上的馬———不奇
答案解析:諧音字為“騎”→“奇”
【第39句】:懷里揣蓖子———舒心
答案解析:諧音字為“梳”→“舒”
【第40句】:懷里揣馬勺———誠心
答案解析:諧音字為“盛”→“誠”
【第41句】:懷里揣棉花———軟心
答案解析:諧音字為“暖”→“軟”
【第42句】:黃鼠狼鉆雞籠———投機
答案解析:諧音字為“偷雞”→“投機”
【第43句】:貨輪出了海———外行
答案解析:諧音字為“外航”→“外行”
【第44句】:雞腦袋上磕煙灰———幾頭受氣
答案解析:諧音字為“雞”→“幾”
【第45句】:雞啄螞蟻———正合適
答案解析:諧音字為“食”→“適”
【第46句】:醬缸裏泡石頭———一言難盡
答案解析:諧音字為“一鹽難進”→“一言難盡”
【第47句】:精裝茅臺———好久
答案解析:諧音字為“好酒”→“好久”
【第48句】:井裏放爆竹———有原因
答案解析:諧音字為“有圓音”→“有原因”
【第49句】:孔夫子搬家——盡是輸
答案解析:諧音字為“書”→“輸”
【第50句】:拉胡子過大街———謙虛
答案解析:諧音字為“牽須”→“謙虛”
【第51句】:臘月天氣———動手動腳
答案解析:諧音字為“凍手凍腳”→“動手動腳”
【第52句】:癩蝦蟆跳水井———不懂
答案解析:諧音字為“噗咚”→“不懂”
【第53句】:老公拍扇———凄涼
答案解析:諧音字為“妻涼”→“凄涼”
【第54句】:老和尚住山洞———沒事
答案解析:諧音字為“沒寺”→“沒事”
【第55句】:老母雞抱空窩———不簡單
答案解析:諧音字為“不見蛋”→“不簡單”
【第56句】:爐子翻身———倒霉
答案解析:諧音字為“倒煤”→“倒霉”
【第57句】:驢皮貼墻上———不象話
答案解析:諧音字為“畫”→“話”
【第58句】:麻布袋草布袋———一代不如一代
答案解析:諧音字為“一袋不如一袋”→“一代不如一代”
【第59句】:賣布不帶尺———存心不良
答案解析:諧音字為“存心不量”→“存心不良”
【第60句】:賣蝦米不拿秤———抓瞎
答案解析:諧音字為“蝦”→“瞎”
【第61句】:納鞋底不用錐子———真好
答案解析:諧音字為“針”→“真”
【第62句】:黏窩窩摻黃蓮———一年一年的苦
答案解析:諧音字為“一黏一黏的苦”→“一年一年的苦”
【第63句】:皮皇帝的媽媽———皮太
答案解析:諧音字為“皮太后”→“皮太厚”
【第64句】:皮匠不帶錐子———真行
答案解析:諧音字為“針行”→“真行”
【第65句】:千年的石佛像———老實人
答案解析:諧音字為“老石人”→“老實人”
有諧音的歇后語大全
導讀: 歇后語是中國勞動人民自古以來在生活實踐中創造的一種特殊語言形式,是一種短小、風趣、形象的語句。它由前后兩部分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謎面,后一部分起“后襯”的作用,像謎底,十分自然貼切。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有諧音的歇后語大全,歡迎閱讀!
一頭栽到炭堆里——霉(煤)到頂
一百斤面蒸一個壽桃——廢(費)物點心
一層布做的夾襖——反正都是理(里),(誰最有權穿這襖?)
一條腿的褲子——成了群(裙)
一根燈草點燈——無二心(芯)
一輩子做寡婦——老手(守)
二十五兩——半瘋(封)
二三四五——缺衣(一)
二三四五六七八九——缺衣(一)少食
二兩棉花四張弓——細談(彈)
二姑娘梳頭——不必(蓖)
二胡琴——扯扯談談(彈彈)
十二個時辰占三個字——身(申)子虛(戌)
十八歲的宮娥——正享福(想夫)
十文錢掉了一文——久聞(九文)
十五的月光——大量(亮)
十月里的.桑葉——誰來睬(采)你,(對付硝煙誘餌的最好辦法)
八十歲的老太打哈欠——一望無涯(牙)
八月的核桃——擠滿了人(仁)
八百個銅錢穿一串——不成調(吊)
九月初八問重陽——不久(九)
刀子切元宵——不愿(圓)
三九天穿單衣——威(畏)風
三十年的紡織娘——老油(蚰)嘴,(評評粘網的老蚰蚰如何?)
三個錢買個牛肚子——盡吵(草)
三個菩薩堂——妙妙妙(廟廟廟)
三尺長的梯子——搭不上言(檐),(對許多話題深有此感)
大蔥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咸菜煎豆腐——有言(鹽)在先
外甥打燈籠——照舊(舅) 嘴上抹石灰——白說(刷)
精裝茅臺——好久(酒) 豬八戒拍照——自找難堪(看)
懷里揣小攏子——舒(梳)心 小蘇他爹——老輸(蘇)
四兩棉花——談(彈)不上 梁山泊軍師——無(吳)用
一二三五六——沒事(四)
一二三四五六七——王(忘)八,(最不喜歡人只念到七!)
一丈二加八尺——仰仗(兩丈)
一個墨斗彈出兩條線——思(絲)路不對
一斤面粉攤張餅——落后(烙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