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廣賢文勵志格言匯集50句
增廣賢文的名言
《增廣賢文》可能是民間匯集的句式、散文,多用于勵志教子。這些名言名句大多膾炙人口,而回過頭來看,現(xiàn)代口口相傳的富有哲理勵志名言,又多出于《增廣賢文》,足以說明它的`生命力,與人們思維的切合度,下面是小編整理了增廣賢文的名言,歡迎查看!
1) 磨刀恨不利,刀利傷人指。求財恨不多,財多害自己。
2) 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3) 若登高必自卑,若涉遠(yuǎn)必自邇。
4) 三思而行,再思可矣。
5) 使口不如自走,求人不如求已。
6) 墻有縫,壁有耳。好事不出門,惡事傳千里。
7) 賊是小人,智為君子。
8) 寧向直中取,不可曲中求。
9) 人無遠(yuǎn)慮,必有近憂。
10)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11) 晴天不肯去,直待雨淋頭。
12) 忍得一時之氣,免得百日之憂。
13) 懼法朝朝樂,欺公日日憂。
14)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
15) 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作馬牛。
16) 錢財如糞土,仁義值千金。
17) 流水下灘非有意,白云出岫本無心。當(dāng)時若不登高望,誰信東流海洋深。
18)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19) 饒人不是癡漢,癡漢不會饒人。
20) 是親不是親,非親卻是親。美不美.家鄉(xiāng)水;親不親,故鄉(xiāng)人。
21) 在家不會迎賓客,出外方知少主人。
22) 誰人背后無人說,那個人前不說人。
23) 長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趕舊人。
24) 先到為君,后到為臣。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25) 自恨枝無葉,莫怨太陽偏。
26) 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寅。一家之計在于和,一生之計在于勤。
27) 責(zé)人之心責(zé)己,恕己之心恕人。
28) 寧可人負(fù)我,切莫我負(fù)人。
29) 來說是非者,便是是非人。
30) 遠(yuǎn)水難救近火,遠(yuǎn)親不如近鄰。
31) 山中也有千年樹,世上難逢百歲人。
32) 平生不作皺眉事,世上應(yīng)無切齒人。
33) 昔時賢文,誨汝諄諄。集韻增廣,多見多聞。
34) 觀今宜鑒古,無古不成今。
35) 知己知彼,將心比心。
36) 相逢好似初相識,到老終無怨恨心。
37) 近水知魚性,近山識鳥音。
38) 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早逢春。
39) 易漲易退山溪水,易反易覆小人心。
40) 讀書須用意,一字值千金。
41) 有意栽花花不發(fā),無心插柳柳成蔭。
42) 是非終日有,不聽自然無。
43) 寧可正而不足,不可邪而有余。
44) 庭栽棲鳳竹,池養(yǎng)化龍魚。
45) 求人須求英雄漢。濟(jì)人須濟(jì)急時無。
46) 渴時一滴如甘露,醉后添杯不如無。
47) 酒中不語真君子,帳上分明大丈夫。
48) 積金千兩,不如明解經(jīng)書。
49) 養(yǎng)子不教如養(yǎng)驢,養(yǎng)女不教如養(yǎng)豬。有田不耕倉廩虛,有書不讀子孫愚,倉廩虛兮歲月乏,子孫愚兮禮義疏。
50) 與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51) 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
52)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53) 欲求生富貴,須下死工夫。
54) 百年成之不足,一日壞之有余。
55) 人心似鐵,官法如爐,善化不足,惡化有余。
56) 水太清則無魚,人太急則無智。
增廣賢文詩歌
知己知彼,將心比心。
昔時賢文,誨汝諄諄。
集韻增廣,多見多聞。
觀今宜鑒古,無古不成今。
近水知魚性,近山識鳥音。
酒逢知己飲,詩向會人吟。
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
相逢好似初相識,
到老終無怨恨心。
易漲易退山溪水,
易反易復(fù)小人心。
運去金成鐵,時來鐵似金。
讀書須用意,一字值千金。
逢人且說三分話,
未可全拋一片心。
有意栽花花不開,
無心插柳柳成蔭。
馬行無力皆因瘦,
人不風(fēng)流只為貧。
畫龍畫虎難畫骨,
知人知面不知心。
流水下灘非有意,
白云出岫本無心。
錢財如糞土,
仁義值千金。
路遙知馬力,
日久見人心。
文言文《增廣賢文》
《增廣賢文》是我國古代一部極有影響的蒙學(xué)讀物,它在傳統(tǒng)蒙學(xué)讀物中有著不容忽視的地位。
《增廣賢文》的價值是多方面的。傳統(tǒng)的蒙學(xué)讀物為方便兒童閱讀,一 般采用韻文和短句式,如宋代出現(xiàn)的《三字經(jīng)》、《百家姓》,明代出現(xiàn)的《幼學(xué)瓊林》、《龍文鞭影》等就是如此,這無疑對兒童的學(xué)習(xí)是有好處的。 但這些讀物多數(shù)存在著句式單一和用典過多的問題。如《龍文鞭影》通篇是 典,《三字經(jīng)》一種句式貫穿始終,這就使童蒙讀物模式化傾向嚴(yán)重,在一 定程度上影響了內(nèi)容的生動表達(dá)。《增廣賢文》在這些方面有了突破,不僅 用典少,而且在句式上長句和短句交錯排列,靈活多變。同時不以駢句行文, 這就使《增廣賢文》有了一個不同于其他蒙學(xué)讀物的面貌。
傳統(tǒng)的蒙學(xué)讀物,絕大多數(shù)是反映儒家的觀點,代表儒家的思想,《增 廣賢文》則不是這樣,書中雖然也有儒家的說教,但其主要反映的是道家的 思想。這在蒙學(xué)讀物中是很少見的,這也正是它的獨特之處。
《增廣賢文》是一部格言集,書中那些充滿智慧和哲理的格言,并不全 是《增廣賢文》作者的發(fā)明,有的出自先秦諸子,如“知足常足,終身不辱” 是從《老子》中的“知足不辱”化出,“三人同行,必有我?guī)煛笔恰墩撜Z》 中的句子。有的格言出自唐詩,如“古人不見今時月,今月曾經(jīng)照古人”是 李白詩“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jīng)照古人”變化而來。此外,“近水樓臺 先得月,向陽花木早逢春”、“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憂”都是唐 人的句子。
書中還有些格言雖不知其最早出處,但在民間流傳很廣,如“逢人只說 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在明代小說《醒世恒言》第9 卷和19 卷中作: “夫妻只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坝幸庠曰ɑú话l(fā),無心插柳柳成 蔭”。在《喻世明言》第11 卷作“著意種花花不活,無心栽柳柳成蔭”,在 《禪真逸史》卷1 第1 回作“有意種花花不活,無心插柳柳成蔭”?!懊啦?美,江中水,親不親,故鄉(xiāng)人”,在《西游記》第5 回出現(xiàn)過。“莫信直中 直,須防仁不仁”,見于《西游記》第37 回?!扒笕隧毲蟠笳煞颍瑵?jì)人須濟(jì) 急時無,渴時一滴如甘露,醉后添杯不如無”,見于《清平山堂活本》卷三。
《楊溫攔路虎傳》?!叭缓?、四十不富,五十將來尋死路”。在《喻世 明言》第33 卷作“三十不榮,四十不富,五十看看尋死路”。“黃河尚有澄 清日,豈可人無得運時”,這句話見于《警世陰陽夢·陽夢》第11 回?!胺N 麻得麻,種豆得豆”見于《清平山堂活本·李元吳江救朱蛇》所引徐神翁的 詩中,另外這句在《醒世恒言》第18 卷、《喻世明言》第38 卷都出現(xiàn)過, 只是個別字不同。此外就不一一列舉了。這些格言的流傳情況表明它們已深 入民間,是被認(rèn)同了的。
書中還采用了宋代的一些童蒙讀物中的句子,如《名賢集》、《神童詩》 等。其中采自《名賢集》的有:“路遙知馬力,事久見人心”,“貧居鬧市 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yuǎn)親”,“人心似鐵,官法如爐”,“人無遠(yuǎn)慮,必有 近憂”,“人生不滿百,常懷千歲憂”,“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 遲”,等等。采自《神童詩》的有“世上萬般皆下品,思量唯有讀書高”, 這句在《神童詩》中作“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從《增廣賢文》所錄格言的來源看,這些格言都經(jīng)過千錘百煉,有著廣泛的影響,這就決定了《增廣賢文》代表了許多人的思想,凝聚了前人的智 慧,這與其他蒙學(xué)讀物只代表作者一家之言有極大的不同。這是本書價值的 又一表現(xiàn)。
清朝同治年間,周希陶對《增廣賢文》加以增補(bǔ)修訂,寫成《重訂增廣》 一書,該書分平韻、上韻、去韻、入韻四部份,對《增廣賢文》的原文重新 編排,增加了大量新的內(nèi)容。但《重訂增廣》的影響遠(yuǎn)不及《增廣賢文》, 其原因主要是周希陶改變了原書的基調(diào),并且所增加的內(nèi)容又不如原文精 粹,一部精煉的'格言集變得面目全非,人們不看重《重訂增廣》也就是很自 然的事了。《增廣賢文》難以替代的地位由此可見。
《增廣賢文》作為一種出現(xiàn)較晚的蒙學(xué)讀本,能夠取得如此的成功,在 眾多的讀物中占有一席之地,與“【第3句】:百、千”(“三”指《三字經(jīng)》,“百” 指《百家姓》,“千”指《千家文》和《千家詩》)并列,其原因是值得深 思的。
雖然《增廣賢文》是不可多得的童蒙讀物,但其中也有許多消極的和過 時的內(nèi)容,如“近來學(xué)得烏龜法,得縮頭時且縮頭”等等即是,此外書中那 些表達(dá)及時行樂思想的內(nèi)容也是不可取的。這些帶有封建時代局限的糟粕, 影響了全書價值的高品位,是必須批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