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與成長的格言60條
人生不斷學習成長的名言
名言是一個漢語詞匯,拼音為míngyán,基本意思是很出名的說法,著名的話,一般指名人說的話。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人生不斷學習成長的名言相關內容,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大家!
人生不斷學習成長的名言1
趁年青少壯去探求知識吧,它將彌補由于年老而帶來的虧損。智慧乃是老年的精神的養(yǎng)料,所以年青時應該努力,這樣年老時才不致空虛。——達·芬奇
科學不但能"給青年人以知識,給老年人以快樂",還能使人慣于勞動和追求真理,能為人民創(chuàng)造真正的精神財富和物質財富,能創(chuàng)造出沒有它就不能獲得的東西。——門捷列夫:《化學基礎》毛澤東語錄
生活的全部意義在于無窮地探索尚未知道的東西,在于不斷地增加更多的知識。——左拉
智力決不會在已經認識的真理上停止不前,而始終會不斷前進,走向尚未被認識的真理。——布魯諾
正確的道路是這樣:吸取你的前輩所做的一切,然后再往前走。——列夫·托爾斯泰
你應該小心一切假知識,它比無知更危險。——蕭伯納
我們要象海綿一樣吸收有用的知識。——加里寧
讀書,始讀,未知有疑;其次,則漸漸有疑;中則節(jié)節(jié)是疑。過了這一番,疑漸漸釋,以至融會貫通,都無所疑,方始是學。——朱熹
不懷疑不能見真理,所以我希望大家都取懷疑態(tài)度,不要為已成的學說所壓倒。——李四光
打開一切科學的鑰匙都毫無異議地是問號,我們大部分的偉大發(fā)現(xiàn)都應當歸功于如何?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問個為什么?——巴爾扎克
學問不都是在書本上得來的,在事實上得的經驗,也就是學問。——陳毅安:《給未婚妻的信》
學和行本來是有機聯(lián)著的,學了必須要想,想通了就要行,要在行的當中才能看出自己是否真正學到了手。否則讀書雖多,只是成為一座死書庫。——謝覺哉:《青年人要努力學習》
人是活的,書是死的。活人讀死書,可以把書讀活。死書讀活人,可以把人讀死。——郭沫若:《游太湖蠡園為游人題詞》
書本上的.知識而外,尚須從生活的人生中獲得知識。——茅盾
人做了書的奴隸,便把活人帶死了。……把書作為人的工具,則書本上的知識便活了。有了生命力了。說說心情短語
治學有三大原則:廣見聞,多閱讀,勤實驗。——戴布勞格利
沒有一個大學,是比擁有我們從未使用過的能力的大自我和人類意志與理智所創(chuàng)造的現(xiàn)實,更能包羅萬象的了。——《高爾基論青年》
對于學了許多而對他們無用的詞匯的人們,或學許許多多詞匯而不能運用的人們,好象具有一大箱的工具而不能使用的木工一樣,比不上一個工具少而能使用自如的木工。——韋斯特:《語言教育》
虛假的學問比無知更糟糕。無知好比一塊空地,可以耕耘和播種;虛假的學問就象一塊長滿雜草的荒地,幾乎無法把草拔盡。——康因
愈學習,愈發(fā)現(xiàn)自己的無知。——笛卡爾
人生不斷學習成長的名言2
【第1句】: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精思子自知。——蘇軾
【第2句】: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陳壽《三國志》
【第3句】:應當隨時學習,學習一切;應該集中全力,以求知道得更多,知道一切。——高爾基
【第4句】:讀書是學習,摘抄是整理,寫作是創(chuàng)造。——吳晗
【第5句】:學者先要會疑。——程頤
【第6句】: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
【第7句】:學問學問,不懂就要問,為了弄清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孫中山
【第8句】:愚昧從來沒有給人帶來幸福;幸福的根源在于知識。——左拉
【第9句】:學習永遠不晚。——高爾基
【第10句】:我的努力求學沒有得到別的好處,只不過是愈來愈發(fā)覺自己的無知。——笛卡兒
【第11句】:學問勤中得,螢窗萬卷書。三冬今足用,誰笑腹空虛?
【第12句】:知識是一種快樂,而好奇則是知識的萌芽。——培根
【第13句】:有教養(yǎng)的頭腦的第一個標志就是善于提問。——普列漢諾夫
【第14句】:發(fā)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人力勝天工,只在每事問。——陶行知
【第15句】:讀書是易事,思索是難事,但兩者缺一,便全無用處。——富蘭克林
【第16句】:舉一而反三,聞一而知十,及學者用功之深,窮理之熟,然后能融會貫通,以至于此。——朱熹
【第17句】:學無止境。——荀子
【第18句】: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學,如炳燭之光。——劉向
【第19句】:學問難窮,幫親師取友。——湯斌
【第20句】:攀登科學文化的高峰,就要沖破不利條件限制,利用生活所提供的有利條件,并去創(chuàng)造新的條件。——高士其
【第21句】:知識是珍貴寶石的結晶,文化是寶石放出來的光澤。——泰戈爾
【第22句】:知識不是某種完備無缺、純凈無瑕、僵化不變的東西。它永遠在創(chuàng)新,永遠在前進。——普良尼施尼柯夫
【第23句】: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孔子
【第24句】: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做舟。
【第25句】:知識是引導人生到光明與真實境界的燈燭,愚暗是達到光明與真實境界的障礙,也就是人生發(fā)展的障礙。——李大釗
【第26句】:書讀的越多而不加思考,你就會覺得你知道得很多;而當你讀書而思考得越多的時候,你就會越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很少。——伏爾泰
【第27句】:要想一下子全知道,就意味著什么也不會知道。——巴甫洛夫
【第28句】:重復是學習之母。——狄慈根
【第29句】:科學研究好象鉆木板,有人喜歡鉆薄的;而我喜歡鉆厚的。——愛因斯坦
【第30句】:人天天都學到一點東西,而往往所學到的是發(fā)現(xiàn)昨日學到的是錯的。——B、V
【第31句】:古來一切有成就的人,都很嚴肅地對待自己的生命,當他活著一天,總要盡量多勞動,多工作,多學習,不肯虛度年華,不讓時間白白地浪費掉。——鄧拓
【第32句】:問學必有師,講習必有友。——陸佃
【第33句】: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論語》
【第34句】:無所不能的人實在一無所能,無所不專的專家實在是一無所專。——鄒韜奮
【第35句】:不知道自己無知,乃是雙倍的無知。——柏拉圖
【第36句】: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
【第37句】:知識就是力量。——培根
【第38句】:師以質疑,友以析疑。——李惺
【第39句】:不知則問,不能則學。——董仲舒
【第40句】:好問,是好的。如果自己不想,只隨口問,即能得到正確答復,也未必受到大益。所以學問二字,“問”放在“學”的下面。——謝覺哉
不斷學習的名言警句
名言警句,是指一些名人說的,寫的,歷史紀錄的,經過實踐所得出的結論或建議,以及警世的比較有名的言語。名言警句易于留傳。下面是不斷學習的名言警句,請參考!
不斷學習的名言警句
【第1句】:讀書的作用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yī)愚。——劉向
【第2句】: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荀子
【第3句】: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諸葛亮
【第4句】:雖天才雋朗,而實須墳誥以廣知。——葛洪
【第5句】:不學而求知,猶愿魚而無網。——葛洪
【第6句】:士欲宣其義,必先讀其書。——王符
【第7句】: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衿渖普叨鴱闹洳簧普叨闹!鬃?/p>
【第8句】: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第9句】:不敢妄為些小事,只因曾讀數(shù)行書。——陶宗儀
【第10句】:一日不書,百事荒蕪。——李詡
【第11句】:三日不讀書,便覺語言無味。——朱舜水
【第12句】:學固不在乎讀書,然不讀書則義理無由明。——朱熹
【第13句】:立身以力學為先,力學以讀書為本。——歐陽修
【第14句】:非讀書,不明理。要知事,須讀史。——李光庭
【第15句】:六經三史,諸子百家,非無可觀,皆是為治。——蘇軾
【第16句】:夫所以讀書學問,本欲開心明目,利于行耳。——顏之推
【第17句】:知識是珍貴寶石的結晶,文化是寶石放出來的光澤。——泰戈爾
【第18句】:格天功業(yè)有本源,誰謂讀書記名姓?——歸莊
【第19句】:讀書何所求,將以通事理。——張維屏
【第20句】:開卷有益。——趙光義
【第21句】:當以讀書通世事。——倪元璐
【第22句】: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
【第23句】:讀書是學習,摘抄是整理,寫作是創(chuàng)造。——吳晗
【第24句】:讀書,人才更加像人。——嚴文井
【第25句】:書,我的良師益友,它給我知識、力量,它指導我怎樣去生活和斗爭。——吳運鐸
【第26句】:書給人以優(yōu)點,人從書中得益。——陳伯吹
【第27句】:要到書林中徜徉。中外古今的文明成果,我們都應有分析、有鑒別、有批判地加以繼承和發(fā)揚。——劉心武
【第28句】:我學習了一生,現(xiàn)在我還在學習,而將來,只要我還有精力,我還要學習下去。——別林斯基
【第29句】:任何時候我也不會滿足,越是讀書,就越是深刻的感到不滿足,越是感到自己的知識貧乏。——馬克思
【第30句】:外國語是人生斗爭的一種武器。——馬克思
【第31句】:學習這件事不在乎有沒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在于你自己有沒有覺悟和恒心。——法布爾
【第32句】: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杜甫
【第33句】:別裁偽體親風雅,轉益多師是汝師。——杜甫
【第34句】: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fā)。——蘇軾
【第35句】: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禮記》
【第36句】: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第37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司馬遷
【第38句】:人不光是靠他生來就擁有一切,而是靠他從學習中所得到的一切來造就自己。——歌德
【第39句】:鉆研然而知不足,虛心是從知不足而來的。虛偽的謙虛,僅能博得庸俗的掌聲,而不能求得真正的進步。——華羅庚
【第40句】:知識是引導人生到光明與真實境界的燈燭,愚暗是達到光明與真實境界的障礙,也就是人生發(fā)展的障礙。——李大釗
【第41句】:揮汗讀書不已,人皆怪我何求。我豈更求榮達,日長聊以銷憂。讀書,為明理也;明理,為做人也.——彭兆蓀
【第42句】:愚昧從來沒有給人帶來幸福;幸福的根源在于知識。——左拉
【第43句】:沒有任何力量比知識更強大,用知識武裝起來的人是不可戰(zhàn)勝的。——高爾基
【第44句】:不知道自己無知,乃是雙倍的無知。——柏拉圖
【第45句】:生活的`全部意義在于無窮地探索尚未知道的東西,在于不斷地增加的知識。——左拉
【第46句】:打開一切科學的鑰匙都毫無異議地是問號,我們大部分的偉大發(fā)現(xiàn)都應當歸功于如何?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問個為什么?——巴爾扎克
【第47句】:讀書是在別人思想的幫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魯巴金
【第48句】:諺日:“積財千萬,不如薄技在身。”使之易習而可貴者,無過讀書也。世人不問愚智,皆欲識人之多,見事之廣,而不肯讀書,是猶求飽而懶勞饌,欲暖而惰裁衣也。——顏之推
【第49句】:青年是學習智慧的時期,中年是付諸實踐的時期。——盧梭
【第50句】:聰明在于學習,天才在于積累。——華羅庚
【第51句】:把學問過于用作裝飾是虛假;完全依學問上的規(guī)則而斷事是書生的怪癖。——培根
【第52句】:聰明的人有長的耳朵和短的舌頭。——弗萊格
【第53句】:重復是學習之母。——狄慈根
【第54句】:有教養(yǎng)的頭腦的第一個標志就是善于提問。——普列漢諾夫
【第55句】: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曹雪芹
【第56句】:學者如登山焉,動而益高,如寤寐焉,久而益足。——徐干
【第57句】:少年讀書,如隙中窺月;中年讀書,如庭中望月;老年讀書,如臺上玩月。皆以閱歷之深淺,為所得之深淺耳。——張潮
【第58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孔子
【第59句】:要循序漸進!我走過的道路,就是一條循序漸進的道路。——華羅庚
【第60句】:人天天都學到一點東西,而往往所學到的是發(fā)現(xiàn)昨日學到的是錯的。——B。V
【第61句】:我的努力求學沒有得到別的好處,只不過是愈來愈發(fā)覺自己的無知。——笛卡兒
【第62句】:學到很多東西的訣竅,就是一下子不要學很多。——洛克
【第63句】:學問是異常珍貴的東西,從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恥。——阿卜·日·法拉茲
【第64句】:學習是勞動,是充滿思想的勞動。——烏申斯基
【第65句】:游手好閑的學習并不比學習游手好閑好。——約·貝勒斯
【第66句】:惜時、專心、苦讀是做學問的一個好方法。——蔡尚思
【第67句】:當你還不能對自己說今天學到了什么東西時,你就不要去睡覺。——利希頓堡
【第68句】:讀書不趁早,后來徒悔懊。——《清詩鐸·趁早歌》
【第69句】:春庭早色和煙暖;午夜書聲帶月寒。作者:《對聯(lián)集錦》
【第70句】:好問的人,只做了五分種的愚人;恥于發(fā)問的人,終身為愚人。——佚名
【第71句】:求學的三個條件是:多觀察、多吃苦、多研究。——加菲勞
【第72句】:夫學須志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諸葛亮
【第73句】:古今來許多世家,無非積德。天地間第一人品,還是讀書。——《格言聯(lián)璧》
【第74句】:唯一能持久的競爭優(yōu)勢是勝過競爭對手的學習能力。——蓋亞斯(殼牌石油策劃經理)
【第75句】:情況是在不斷的變化,要使自己的思想適應新的情況,就得學習。——毛澤東
【第76句】:做學問的功夫,是細嚼慢咽的功夫。好比吃飯一樣,要嚼得爛,方好消化,才會對人體有益。——陶鑄
【第77句】:好問,是好的。……如果自己不想,只隨口問,即能得到正確答復,也未必受到大益。所以學問二字,“問”放在“學”的下面。——謝覺哉
【第78句】:古今中外有學問的人,有成就的人,總是十分注意積累的。知識就是機積累起來的,經驗也是積累起來的。我們對什么事情都不應該像“過眼云煙”。——鄧拓
【第79句】:我們要振作精神,下苦功學習。下苦功,三個字,一個叫下,一個叫苦,一個叫功,一定要振作精神,下苦功。——毛澤東
【第80句】:惜時專心苦讀是做學問的一個好方法。——蔡尚思
【第81句】:在尋求真理的長河中,唯有學習,不斷地學習,勤奮地學習,有創(chuàng)造性地學習,才能越重山跨峻嶺。——華羅庚
【第82句】: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毛澤東
【第83句】:韜略終須建新國,奮發(fā)還得讀良書。——郭沫若
【第84句】: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論語》
【第85句】:研卷知古今;藏書教子孫。——《對聯(lián)集錦》
【第86句】:求學將以致用;讀書先在虛心。——《對聯(lián)集錦》
【第87句】:學者貴知其當然與所以然,若偶能然,不得謂為學。——孫中山
【第88句】:學乃身之寶,儒為席上珍。君看為宰相,必用讀書人。——《神童詩·勸學》
【第89句】:讀書如行路,歷險毋惶恐。——《清詩鐸·讀書》
【第90句】: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論語》
【第91句】: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兒曹。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作者:《神童詩·勸學》
【第92句】: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衿渖普叨鴱闹洳簧普叨闹!鬃?/p>
【第93句】:誰游樂無度,誰就沒有功夫學習。——諺語
【第94句】:圖書的作用,甚至在古代就已經被挪威和瑞典人一諾爾曼人一所肯定了。他們認定,他們的魯恩(北歐古金石文字)具有超自然的力量。——盧伯克
【第95句】:學習有如母親一般慈愛,它用純潔和溫柔的歡樂來哺育孩子,如果向它要求額外的報酬,也許就是罪過。——巴爾扎克
【第96句】:讀書志在圣賢,為官心存君國。——朱用純
【第97句】:學習文學而懶于記誦是不成的,特別是詩。一個高中文科的學生,與其囫圇吞棗或走馬觀花地讀十部詩集,不如仔仔細細地背誦三百首詩。——朱自清
【第98句】:你們要學習思考,然后再來寫作。——布瓦羅
【第99句】:青年是學習智慧的時期,中年是付諸實踐的時期。——盧梭
100、現(xiàn)在,我怕的并不是那艱苦嚴峻的生活,而是不能再學習和認識我迫切想了解的世界。對我來說,不學習,毋寧死。——羅蒙諾索夫
人生成長的名言名句
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李清照
一個能思想的人,才真是一個力量無邊的人。——巴爾扎克
題詩寄汝非無意,莫負青春取自慚。——于謙
花無百日紅,人無千日好
百金買駿馬,千金買美人;萬金買高爵,何處買青春?——屈原
白日莫閑過,青春不再來。—林寬
青年是我們的未來,是我們的希望。——斯大林
不怕百戰(zhàn)失利,就怕灰心喪氣
先相信自己,然后別人才會相信你。——羅曼·羅蘭
單是說不行,要緊的是做。—魯迅
最可怕的敵人,就是沒有堅強的信念。——羅曼·羅蘭
一切過去了的都會變成親切的懷念(普希金)
應展望將來,莫留戀過去(拉丁美洲)
勝不驕,敗不餒
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古詩十九首)
要成就一件大事業(yè),必須從小事做起。——列寧
不要讓昨天占用今天的時間(美洲)
一生復能幾,倏如流電驚(晉·陶淵明)
三萬六千日,夜夜當秉燭。白日何短短,百年若易海---(唐·李白)
勤儉永不窮,坐食山也空
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宋·朱熹)
成由勤儉破由奢
讀一切好的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說話。──笛卡爾
發(fā)明是百分之一的聰明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奮。──愛迪生
勤能補拙,省能補貧名人名言大全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堅強的人,才能到達彼岸。──馬克思
冬天已經到來,春天還會遠嗎?──雪萊
讀書而不思考,等于吃飯而不消化。──波爾克
只有忠實于事實,才能忠實于真理。——周恩來
真理,哪怕只見到一線,我們也不能讓它的光輝變得暗淡。——李四光
堅持真理的人是偉大的。——雨果
世間沒有一種具有真正價值的東西,可以不經過艱苦辛勤勞動而能夠得到的。——愛迪生
錯誤經不起失敗,但是真理卻不怕失敗。——泰戈爾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只有人的勞動才是神圣的。——高爾基
從此我不再仰臉看青天,不再低頭看白水,只謹慎著我雙雙的腳步,我要一不一不踏在泥土上,打上深深的腳印!——朱自清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屈原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shù)百年。——趙翼
九牛一毫莫自夸,驕傲自滿必翻車。歷覽古今多少事,成由謙遜敗由奢。——陳毅
從儉入奢易,從奢入儉難勵志名言
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我們應當永遠記住這個真理。——毛
合理安排時間,就等于節(jié)約時間。──培根
我的座右銘是:人不可有傲氣,但不可無傲骨。——徐悲鴻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龔自珍
那里有天才,我是把別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魯迅
讀書之于精神,恰如運動之于身體。——[美]愛迪生
你的臉是為了呈現(xiàn)上帝賜給人類最貴重的禮物——微笑,一定要成為你工作最大的資產。
生活中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生活中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了翅膀。
人生有七尺之形,死為一棺之土。惟德?lián)P名,可以不朽。——曹丕
我們不得不飲食、睡眠、游玩、戀愛,也就是說,我們不得不接觸生活中最甜蜜的事情,不過我們必須不屈服于這些事物。——居里夫人
一種美德的幼芽、蓓蕾,這是最寶貴的美德,是一切道德之母,這就是謙遜;有了這種美德我們會其樂無窮。——加爾多斯
生命如流水,只有在他的急流與奔向前去的時候,才美麗,才有意義。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
失敗是什么?沒有什么,只是更走近成功一步;成功是什么?就是走過了所有通向失敗的路,只剩下一條路,那就是成功的路。
生命不可能有兩次,但是許多人連一次也不善于度過。感悟生活經典語句
生,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世間之活動,缺點雖多,但仍是美好的。
居安而不思危,寇至而不知懼,所謂燕巢于幕(傍晚),魚游于鼎(鍋),亡不俟((等待)久矣。——諸葛亮
燃燒一個人的靈魂,正是對生命的愛,那是至死方休。
驕傲自滿是我們的一座可怕的陷阱;而且,這個陷阱是我們自己親手挖掘的。——老舍
親愛的朋友,所有的理論都是灰色的,而寶貴的生命之樹常青。
失去金錢的人損失甚少,失去健康的人損失極多,失去勇氣的人損失一切。
驕諂,是一個人。遇勝我者則諂,遇不知我者則驕。——申居鄖
人生的旅途,前途很遠,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的面前才有路。——魯迅
治學有三大原則:廣見聞,多閱讀,勤實驗。
生命,只要你充分利用,它便是長久的。
人生像攀登一座山,而找尋出路,卻是一種學習的過程,我們應當在這過程中,學習穩(wěn)定、冷靜,學習如何從慌亂中找到生機。——席慕蓉
2024年高考作文題預測:人生需要不斷學習
【第1句】:預測作文題目
閱讀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作文(60分)。
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人生的道路,因無盡的追求而無終止之日。長長的路上,難免有困頓和絕望。不妨靜下心來,小憩一會兒,享受一下人生的悠閑自在。或許,于水窮之處,因為心的寧靜,反而能讓你走出心的迷茫。一味地趕路,不僅會錯過路上的美景,還會讓人累垮。古語云:欲速則不達。
【第2句】:參考小范文
人生需要不斷學習:學會放棄,有些人永遠不屬于自己,那么就痛快的放手,別拖泥帶水,這樣不但連累別人,也累垮自己。學會忘記,不能活在過去的時光中,記憶已經逝去,繼續(xù)現(xiàn)在的生活。學會堅強,其實一個人也可以活得漂亮,自己笑給自己看,自己哭給自己聽。學會認真,認真的對人,認真的對事!
智慧是生命的橋梁。生命之所以能夠煥發(fā)光彩,是因為有了智慧。智慧不是簡單的聰明,它是人生經驗的積累,是學習和踐行的果實。人生只要擁有了智慧,就像黑夜有了月光,就像航船有了指南針。要勤于積累你的.智慧,善于運用你的智慧。每當人生面臨絕路,只有智慧之橋能將你安然引渡到希望彼岸。
我們都來自緣分,最終還要回歸忘記,既然世事空幻,為何還要執(zhí)著在無名產生的煩惱里。用煩惱的心看世界,你會無路可逃。用輕松的眼看世界,你會發(fā)現(xiàn)這個世界處處都是突然的美好。
修行之路猶如苦口良藥,吃得下去,才能醫(yī)治人生之疾。人生有多種頑疾:無休止的欲望,放不下的計較,莫名的寂寞,難言的苦衷…修行者,在心靈的路上踩出一條坎坷崎嶇的道路,于幽深之處覓得心靈的寧靜,克制人生百病。有形的藥只能醫(yī)治有形的病,無形的病只能用無形的藥。修行,是人生最珍貴的藥。
人生就是一個不停放棄的過程。放棄童年的無憂,成全長大的期望;放棄青春的美麗,換取成熟的智慧;放棄愛情的甜蜜,換取家庭的安穩(wěn);放棄掌聲的動聽,換取心靈的平靜。——接受與否,有時我們并無選擇。愛因為不能擁有而深刻,夢因為不能圓而美麗。人生,總是帶著殘缺的美,因缺憾而凄美。
【第3句】:寫作指導
【第1句】:寫作中心語概念的把握(咬文嚼字、說文解字;對象具體化;發(fā)散思維、辯證思維)
【第2句】:分論點的擬定(分論點表述要與中心語的概念或外延有直接關系;分論點要圍繞中心論點進行分解;注意排序及是否交叉;忌大而空、萬金油式的分論點,要言之有物,表之有意)
【第3句】:素材的運用與分析(三要素:扣題、具體化、為什么;要找到素材和寫作中心語的契合點,忌簡單貼標簽)
【第4句】:對照及辯證思維的體現(xiàn)
【第5句】:小視野與大視野(文化、傳統(tǒng)、現(xiàn)實、情感、文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