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贊美劉翔的句子3篇
名人故事:我最崇拜的劉翔
他,有矯健的身影;他,有獵豹一般的速度;他,中國人的驕傲——劉翔。我最崇拜的人就是他!
他,肩負起了讓中國田徑振興的重任。有人勸他說:“沒有用的,黑人太厲害!”他搖搖頭說:“中國跨欄有倒下去的力氣,就有爬起來的力量。”教練很看好他,經常傳授他一些體育知識,跑得慢了總要被罰重跑,劉翔咬咬牙堅持了下來,即使在別人休息的時間他也在訓練。面對困難他不屑一顧,面對挫折他從不低頭!
在裁判的.一聲令下,他如一支離弦的飛箭沖了出去。跨過一個又一個欄,如同跨過了一座又一座山。他的汗水如雨滴揮灑出去,為坎坷而漫長的道路增添著輝煌。這一刻全中國人的心都揪著,都在默默祈禱。他用自信的眼神向世界宣告他不會輸,因為他腳下有祖國堅實的土地,身后有同胞偉岸的身軀,還有自己一顆怦怦跳動的中國心。他奮力拼搏的那種精神感動著每一個中國人、鼓舞著每一個中國人、震撼著每一個中國人。看哪!他超過了黑人,超過了所有的人,他挺直胸脯沖過了終點,那黃色的皮膚鮮明地裝點著賽場,他邁出的最后那一小步,使中國田徑邁出了一大步。
他那堅持不懈的精神仿佛告訴人們:不要向困難低頭,中國永遠不會輸!
我最崇拜的運動員劉翔作文700字
翔——出生于上海。在2004年平了110米欄的世界紀錄,并在2006年以【第18句】:88秒成績打破世界紀錄。這是我心目中最崇拜的運動員。
劉翔的100米欄的成績在一直在上升,他有許多的第一名。但是是,今年被古巴小將——羅伯斯超過。得知這個消息后,劉翔不但是沒有氣餒,反而更加努力練習了。在2008年8月8日舉行的奧運會中,比賽開始后,由于一名運動員的搶跑,所以不算,就在這時候,劉翔痛苦地走出了賽道,后來廣播播到:“劉翔由于腳傷,所以只能退出比賽。” 原本人聲鼎沸的賽場變成了鴉雀無聲的賽場,許多人不敢相信自己所聽到的話,隨之,觀眾們都為之嘆息。也許劉翔退出比賽只是迫不得已的,希望他在這4年中養(yǎng)好傷再戰(zhàn)倫敦奧運會。 劉翔的退出比賽引起了許多人的議論:有些人說劉翔害怕對手,所以借口;有些人則認為劉翔的退賽是迫不得已,他們都能理解劉翔那時侯由于腳的受傷,而不得不退出比賽的心情。劉翔,我認為你退出比賽的原因是因為比賽前幾天,由于腳的受傷,所以才推出了比賽,無論那那些人這么儀論你,我都堅持我自己的看法。劉翔,你一定要把傷養(yǎng)好,再過4年的'倫敦奧運會上賽出好成績,讓那些議論你的壞話全部消失。 劉翔的教練孫海平在記者發(fā)布會也痛苦不已,大家都為之惋惜。劉翔出身于一個普通的家庭,但是有今天的成就也是靠他自己的努力換來的,當年,他在炎炎夏日中練習,汗水直往下淌;在寒風呼嘯的冬天,他也堅持著練習。他不畏炎寒,不怕困難,這種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相信每一個人都知道劉翔在2004年比賽以優(yōu)異地成績平了保持13年之久的110米欄世界紀錄,在2006年中以12秒88的成績打破了這世界紀錄,相隔才兩年,可想而知,劉翔在這兩年中付出的好多。
劉翔——加油!我們全中國的人民為你加油,一定要把傷養(yǎng)好,才能夠再參加比賽。 加油!加油!
體育名人故事劉翔
劉翔是中國體壇的傳奇人物,在他身上有著怎樣的故事呢?以下是小編收集的相關故事,僅供大家閱讀參考!
1983年7月13日,一個小生命在上海西北角呱呱墜地。為了給這個小家伙取名字,他的姑夫、姑姑都趕來了。“他爸姓劉,你姓吉,就叫劉吉吧。”姑姑對吉粉花說。“劉吉,劉吉……”吉粉花念了兩遍,感覺再加個“生”,就是“留級生”了。“不行,不行,那就用‘吉祥’中的祥字吧。”生為大學教授的姑夫為孩子定了“音”,不過最后還是劉學根定了“形”——劉翔,當初取“翔”字,就是希望孩子有一天能展翅高飛。
21年后的8月27日,劉翔真的飛翔了。在雅典湛藍的愛琴海邊,在國人的注目下,他站在110米欄決賽的起跑線上……
上海的弄堂里……,普陀區(qū),在上海叫做“下只角”。因為那兒屬于工業(yè)區(qū),居民通常都是雙職工。劉翔就來自于這樣一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上海人家。”
夜色中,一群光著膀子的男人在乘涼。在北京,那叫“膀爺”,在上海,這叫“赤膊”。劉學根,一個52歲的上海自來水廠司機,就“混跡”于這樣一群男人中。
鼻梁上架著的眼鏡,一看就知道“飽經風霜”,30來歲才結婚生子,劉學根經歷過苦難歲月,他不舍得花錢,甚至是在劉翔去雅典“飛翔”時,他還把那部破手機送去修理,害的兒子好幾天找不到父親。
吉粉花,一個有著王安憶小說中老上海主人公般名字的普通女子,“下崗”在家,圍著“兒子、桌子和菜籃子”轉的中年婦女。“我們翔翔……”每次說起兒子,吉粉花都會以這四個字打頭。劉翔,是她身上掉下的一塊肉。
上海的弄堂總有著一種特殊的味道。武寧路同真北路的交叉口,有一個叫做“海棠苑”的小區(qū),小區(qū)入口處還在進行施工,到了半夜,甚至連車都打不到……
劉翔家就住在“海棠苑”內,門牌號是真北路1902弄46號,房子是劉學根單位分配的,老式公房一棟挨著一棟,灰色的墻面已經斑駁。
這樣的弄堂是藏不住秘密的,東家長,西家短,在人們口頭上流傳。“現在,要見到劉翔,難啊。從小看著他長大,那時候我們就覺得他是個懂事又有出息的孩子,老劉真是好福氣。”在上海,近鄰是可以勝過遠親的。“老劉,你老婆正在馬路上看你兒子的照片呢。”10分鐘后,吉粉花就同一群姐妹出現在劉學根面前,“我看到我們家翔翔了,就在立交橋那邊的大廣告牌上面。”
2002年,劉翔在釜山亞運會中拿到金牌后,老鄰居們張羅著在居委會擺了兩桌慶功酒。每家出一個菜,懂電工的還在門口拉上兩盞小燈,二三十個人在一快喝著老酒、吃著小菜、談論著劉翔。那場面,至今仍令劉學根和吉粉花難以忘懷。
2室1廳的房間,客廳小的只能坐下幾個人,彩電、冰箱、沙發(fā)……一切都是普通人家的擺設。
劉翔的房間在客廳左手邊,粉色的床單,一眼看去,就是桌上的三個“世界田徑黃金聯(lián)賽”獎杯。床頭邊,有個梳妝鏡,很古樸的那種,與整個房間的基調有些格格不入。鏡子只能照出半個人影,因為上面貼著劉翔的照片,還掛著他在大大小小比賽中獲得的獎牌。
吉粉花從箱底翻出幾本相冊。大紅色的相冊上蒙著一層淡淡的灰,里面的照片已經有些泛黃,一個胖嘟嘟的男孩戴著小瓜皮帽,咧嘴笑著……
其實,吉粉花是不贊同兒子練體育的,因為心疼。“翔翔成績一直是班里前三名,我覺得今后考個名牌大學沒什么問題。”做為傳統(tǒng)的上海女子,平平安安地同家人過一生,是她最大的幸福。
12歲那年,劉翔還是個瘦弱的“小鬼”,被啟蒙教練顧寶剛“發(fā)掘”純屬偶然。“他的個頭只比同齡孩子高半個頭,而體質上又過于單薄。一時間我也不好判斷他是不是練田徑的料,通過兩年的觀察,我發(fā)現他盡管瘦弱,但柔韌性好,腳底下速度快。”顧寶剛回憶時說。
開始,劉翔練的是跳高,然而,命運的轉折點很快出現了。1996年上海市青少年田徑比賽中,劉翔輕松拿下100米冠軍,“速度快,節(jié)奏好”,這令看臺上的一個人眼前一亮,他就是孫海平。
親情與名師是孫海平成就了劉翔,還是劉翔成就了孫海平,這一切,現在已經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在孫海平的堅持下,才有了今天的劉翔。跨欄,無論是在當時,還是現在,都是個很冷的項目,也是一個技術含量相當高的項目。高難度和高運動量的訓練讓小劉翔經常練到吐,晚上躺在床上,膝蓋內側被欄架磕破的傷口總會隱隱作痛。一次比賽中的意外扭傷,讓吉粉花下定決心讓兒子做回“正常人”,背著書包,劉翔離開了訓練基地。
“那天下著很大的雨,我領著翔翔到孫海平聯(lián)系的華山醫(yī)院去看膝傷。剛一下車,我就看到孫教練打著傘在車站接我們,他還忙著幫我們辦復查手續(xù)……”現在回想起來,劉學根還是一臉感激之情。就這樣,孫海平用他的真心喚回了一顆明日之星。
劉翔叫孫海平“師傅”,在他心中,師傅是他半個父親,因為孫海平不僅用“高效益全面訓練”法和“多因素綜合訓練”模式培育出了一個世界冠軍,更重要的是,他教會了劉翔如何做人。
劉翔長大了,個子高高的。吉粉花特別愛和兒子上街,她喜歡聽到人們夸劉翔,又高又帥,隨后再來一句:“長得真像你媽媽。”從前,人們都說,這是吉粉花的兒子劉翔;現在,人們都說,這是劉翔的母親吉粉花。
在上海,雙職工的孩子通常都由老一代拉扯大,劉翔也不例外。“他從小是由爺爺、奶奶帶大的。那時候我們家的情況不太好,我每天都要工作到很晚,他母親也在商店里工作,經常早出晚歸。”在爺爺奶奶家長大的劉翔,對老人家的感情特別深。2001年,飽受胰腺癌折磨的奶奶去世了,劉翔正在參加九運會110米欄比賽,奶奶沒能見著孫子最后一面。劉翔哭了,劉學根說,這是他第一次見到兒子哭的那么傷心。
那件別致的`毛皮背心,是布魯塞爾大獎賽時買給父親的;那只路易斯威登的皮包,是巴黎世錦賽上給母親帶回來的;還有那一大袋化妝品,是曰本巡回賽后送給母親的禮物……“他們平時很節(jié)約,自己都舍不得花錢,”劉翔很孝順,“我希望媽媽能更年輕、更漂亮。”
在中國,田徑運動員的收入都不高,即便達到像劉翔這樣的“腕”,但“金錢并不是唯一。”這是劉翔最愛說的一句話。雅典的成功,讓劉翔一夜之間富裕了起來,“我也不知道具體數字究竟是多少,對我來說,錢只要夠用就行了。”“飛翔”,是想證明自己,對于金錢,劉翔唯一的愿望就是能為父母買一套寬敞些的住房。
訓練場上,一堆穿著相同運動衣的人中,劉翔一眼就能被認出,因為他走路最“拽”。劉翔訓練經常偷懶,用劉學根的話就是“他努力訓練就說明不對頭了”。即便是在備戰(zhàn)期間,劉翔的訓練量從每天的【第4句】:5個小時縮減到【第2句】:3個小時,他還是會在跑5圈時,偷偷減掉1圈。
在跨欄這個項目上,是需要一點天賦的,而天賦包含兩種,一種是身體條件,另一種就是悟性,劉翔靠的就是悟性,還有孫海平特殊的指導方法。每周,孫海平只安排18個小時的訓練量給劉翔,平均每天3小時,在備戰(zhàn)期間還會減少。正是這種“偷懶”的訓練方式,讓劉翔每次一上場都精神飽滿。“我在訓練的時候很放松,練得差不多就玩會,或者和隊友聊聊天。”因為劉翔不是“一根經”的運動員,“一根經”太容易斷,特別是在那么大的壓力下。劉翔沒有斷,他頂住了。
除了跑步,劉翔愛唱歌,平時總愛擺弄他心愛的MP3。憑著一首《為什么你背著我愛別人》,劉翔還得過上海田徑隊的卡拉OK大賽一等獎。他也同這個年齡段的年輕人一樣,有著青春痘的煩惱,他會跑去醫(yī)院,配上許多藥水,每天對著鏡子抹,希望自己能夠更帥,更討女孩子歡心。
他會指指自己的金色戰(zhàn)靴,說道:“不用我自己買,他們都會為我定制。”然后,摸摸自己的“馬桶”頭,笑道:“我沒覺得這個發(fā)型有什么不好,我喜歡學生頭。”
當劉翔站上雅典奧運會110米欄的冠軍領獎臺時,他用的動作是“跳”——一個大字形的,有些蠻橫的,跳了上去,將黑皮膚的和白皮膚的,統(tǒng)統(tǒng)“踩”在了腳下。接近兩個身位的領先,是一種征服,完完全全的征服,讓所有的對手,輸的心服口服。12秒91,平了世界紀錄的成績,讓在預賽中“馬失前蹄”的約翰遜也不禁汗顏——即便他撐到了決賽,也未必跑得過劉翔。
劉翔,一個來自中國上海的,黃皮膚的亞洲人,打破了世界短跑百年不變的格局。
“是的,今天我是世界冠軍,我要讓所有人都看到,我,一個黃皮膚的中國人,也能飛起來。”
“唯一的遺憾,就是沒能在決賽上親手打敗約翰遜,下一回,我要親自戰(zhàn)勝他。”
“到2008年奧運會,我要再把世界紀錄破了。”
“我和教練的配合,已經是屬于超級完美,超級拍擋的感覺。”
很少有運動員會說出這樣的話,即便是在奪取奧運冠軍,打破世界紀錄,他們也只會循規(guī)蹈矩地說些諸如“謝謝教練,謝謝父母”,隨后跟出一句“我興奮的都不知道說些什么好了”。是的,很多人都說,劉翔很狂。
但,既然年少,為何不狂?
110米欄的對決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相信自己。千萬別跟著別人的步伐跑,那會打亂自己的節(jié)奏。劉翔,一個充滿自信的21歲上海大男孩,用自己的雙腿,向世人證明,一切都有可能。
我最崇拜的外婆
我最崇拜我的外婆,我的外婆是個相當仁慈、善良的好外婆。她已經70多歲了,飽經風霜的臉上有很多小斑,胳膊和腿上也瘦的.能看見青筋,她總是把好東西給我,對我無比關愛。她有很多特長,最令我崇拜的是她做蟹黃包的技藝。
今年過年外婆就做了拿手的蟹黃包,我在一旁認真地觀賞了全過程。外婆買來面,放在一個很大的干凈的盆子里,面團放進后再放上些酵母,很快面團像吃飽了水的海綿,往上漲。外婆將蟹肉、蟹黃、豬肉、雞蛋、小蔥、花椒鹽……和在一起,乒乒乓乓地剁成肉陷,再在桌子上灑了些面粉,免得面團粘桌,很快面團被放在桌子上,搟面杖左右開弓,眨眼的工夫,面團分成了一塊塊的,她先把面團放在手心,兩手一合,再在面皮上放好餡肉,再往里面灑些芝麻,手腳麻利的在面團上一揉,一合,一個個白白胖胖圓嘟嘟的蟹黃包就在外婆的巧手下產生了。
接著煤氣灶打開,燒水、放包子,一刻也不停,我都看傻了!這絕對是個了不起的外婆,否則怎么有這么厲害的功夫!
開始蒸包子,一分鐘、二分鐘、三分鐘……
滿屋都是蟹黃包的香味,鍋蓋一打開,又是一陣濃郁的包子香,我拿起一個包子就往嘴里塞,外婆連忙說:“小心燙啊!”又看我吃的那么開心,又說:“怎么樣?很好吃吧!”我一個勁點頭說:“好吃,好吃!”
我的外婆不僅會做包子,還會做各種點心,是非常能干的一個外婆,我非常崇拜我的外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