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生理想境界的句子
【第1句】: 王國維人生三種境界的詩句和意思
第一種境界的詩句引自晏殊的《蝶戀花》; 檻菊愁煙蘭泣露,羅慕輕寒,燕子雙飛去。
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昨夜西風(fēng)凋碧樹,獨(dú)上高樓。
望盡天涯路。欲寄彩箋無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第二種境界的詩句引自柳永的《鳳棲梧》: 獨(dú)倚危樓風(fēng)細(xì)細(xì),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里,無言誰會憑闌意。
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dāng)歌,強(qiáng)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種境界的詩句引自辛棄疾的《青玉案》; 東風(fēng)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zhuǎn),一夜魚龍舞。
娥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由王國維的三境界論,推崇的很多,有人效仿“三境界”的劃分法:知之、好之、樂之;豐之愷認(rèn)為:“物質(zhì)、精神、靈魂”這是人生三層境界;有人認(rèn)為,人生三境界不外乎是為自己、為家庭、為社會;也有人說為知、為己、為人;有人認(rèn)為理想、事業(yè)、愛情;還有人形象地比喻為:“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等等,林林總總,琳瑯滿目.掩卷思之,漫漫的人生歷程,是個復(fù)雜而多變的過程,對于不同的人生有不同的看法,可謂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本文就“看山看水”的三境界而剖析一下。“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這種境界是針對孩子說的,初識世界,純潔無瑕,一切都是新鮮的、陌生的,眼睛看見什么就是什么,你告訴他這是山,他就認(rèn)識了山;告訴他這是水,他就認(rèn)識了水,不會故意認(rèn)錯,以致說1是1,2是2,丁是丁,卯是卯。有一個小故事很能說明這點:一群大人在進(jìn)行智力競賽,主持人說“6”“9”不掉頭,就出了個題:“6+9=?”,大家都在想,智力競賽題目決不會就字面那么簡單,結(jié)果誰都不敢立即搶答,而是苦苦思索。
突然,一個6歲的小女孩爭著說等于15,人們都向她投去異樣的目光,直到主持人宣布小寶貝的答案正確時,人們才收回目光,并責(zé)怪自己的思想太復(fù)雜了,錯過了搶答的時機(jī)。這里說了一個簡單的道理,凡事不必太刻意“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這種境界是針對中年人說的,隨著年齡的增長,社會閱歷的增多,人們的思想也變得越來越復(fù)雜了,尤其是在物欲橫流的社會,爾虞我詐,互不信任,人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同孩提時代相比,發(fā)生了深刻的變化,不再輕易相信眼前的一切,而是用心、用腦去認(rèn)識這個世界。發(fā)現(xiàn)這個世界的問題越來越多,越來越復(fù)雜,感覺到社會并不那么單純,現(xiàn)實也并不那么美好,經(jīng)常是黑白顛倒,是非混淆,無理走遍天下,有理寸步難行,好人無好報,惡人活千年。
進(jìn)入這個階段,人是激憤的,不平的,憂慮的,疑問的,警惕的,復(fù)雜的。人不愿意再輕易地相信什么。
此時,人們看到的山不再是單純意義上的山,水不再是單純意義上的水了,叫做看山感慨,看水嘆息,以致出現(xiàn)了許許多多借古諷今,指桑罵槐,指鹿為馬的故事。有些人,站在這山望著那山更高;沐在此水,又想到那水更凈,欲壑難填,永遠(yuǎn)也沒有滿足的境地.“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這是針對那些走過大半輩子或經(jīng)歷太多事件的人而言,在經(jīng)歷了種種事件,看過了形形色色的人或事,有了一種曾經(jīng)滄海的感覺,茅塞頓開,回歸自然。也許經(jīng)歷了太多,人的境界也高了,不再會為無謂的事或無傷大雅或不可能實現(xiàn)的事而傷腦費(fèi)神。
任爾紅塵滾滾,我自清風(fēng)朗月。面對蕪雜世俗之事,一笑了之,這個時候的人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了。
他們更明白,更懂得,以一顆平常心來看待事物,明白如果跳出是非圈子,以觀棋者、看戲人的角度來看事物,也許事情會簡單許多,正如蘇軾所言“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王國維所道“眾里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人們都希望能到達(dá)人生的最高境界,即這第三境界,體味那戰(zhàn)勝自我,超越極限后一覽眾山小的勝利感,然而在這自我提煉、自我實現(xiàn)的過程中,許多優(yōu)秀的品質(zhì)都是不可或缺的。
在悠悠歲月中,我們都是匆匆過客,所有的故事都沒有結(jié)果而結(jié)果,我們只有從容走過,無需彷徨,無需猶豫,無需茫然。我們應(yīng)當(dāng)往第三種境界發(fā)展,這才是人的最高境界,“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任天外云卷云舒。”
人從煩惱和執(zhí)著中來,應(yīng)到無煩惱無執(zhí)著處去。其實凡事看開一些,未必不是一件好事,“人生如戲”,“戲如人生”,“人生如棋”,“棋如人生”,不正說明了人應(yīng)當(dāng)看戲者,觀棋者嗎。
也許別人是對的,但我們也沒有錯,很多事情都無法挽回,再偉大的事情最終也成云煙,所有瘋狂之后總歸于平靜,我們除了平靜又能怎樣呢?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坦然面對一切,平靜珍惜一切。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面對人生的大起大落,看透秋云春夢,接受世事無常。
正如徐志摩《再別康橋》的人生境界:“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
【第2句】: 人生境界的名句有哪些
人做各種事的各種意義合成一個整體,就構(gòu)成了人的人生境界。從低到高,它們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第1句】:孟子: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
【第2句】:孟子: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離婁下》
【第3句】:孟子: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孟子》
【第4句】:孟子: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無道,以身殉道。——《孟子》
【第5句】:孟子:窮則獨(dú)善其身,達(dá)則兼濟(jì)天下。——《盡心章句上》
【第6句】:屈原:舉世皆濁我獨(dú)清,眾人皆醉我獨(dú)醒。——《楚辭漁父》
【第7句】:藺相如: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第8句】:李白: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將進(jìn)酒》
【第9句】: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岳陽樓記》
【第10句】: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陽樓記》
【第11句】:范仲淹:寧鳴而死,不默而生。——《靈烏賦》
【第12句】: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過零丁洋》
【第13句】:林則徐: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自家對聯(lián)
【第14句】:譚嗣同: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絕命詩》
【第15句】:魯迅:橫眉冷對千夫指 俯首甘為孺子牛。——《自嘲》
【第3句】: 王國維的人生三境界的三句話
古今之成大事業(yè)、大學(xué)問者,必經(jīng)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fēng)凋碧樹。獨(dú)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此等語皆非大詞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釋諸詞,恐為晏歐諸公所不許也。"
——王國維《人間詞話》
第一境界:晏殊《蝶戀花》
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
昨夜西鳳凋碧樹,獨(dú)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欲寄彩籠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第二境界:柳永《蝶戀花》
佇倚危樓風(fēng)細(xì)細(xì),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里,無言誰會憑闌意。
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dāng)歌,強(qiáng)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境界:辛棄疾《青玉案》
東風(fēng)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蕭聲動,玉壺光轉(zhuǎn),一夜魚龍舞。
峨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王國維的形象比喻不只是針對學(xué)術(shù)研究或藝術(shù)創(chuàng)造的歷程,實際上就是對人生奮斗的綜述與總括。
第一境界以西風(fēng)刮得綠樹落葉凋謝,表示當(dāng)前形勢相當(dāng)惡劣,而他也只有他能爬上高樓,居高臨下高瞻遠(yuǎn)矚,看到遠(yuǎn)方看到天盡頭,看到別人看不到的地方。說明他能排除干擾,不為暫時的煙霧所迷惑。他能看到形勢發(fā)展的主要方向,能抓住斗爭的主要矛盾。這是能取得成功的基礎(chǔ)。這一境界是立志、是下決心,只有具備了這個條件才會有第二、第三境界。
第二境界是描述如何為此決心而努力奮斗。人瘦了、憔悴了,但仍“終不悔”。就是說盡管遇到各式各樣的困難,還要堅持奮斗,繼續(xù)前進(jìn),為了事業(yè)一切在所不惜。在這個世界上干什么都沒有平坦大道,要敢于創(chuàng)新,也要善于等待。這是執(zhí)著的追求,忘我的奮斗。
第三境界是指在經(jīng)過多次周折,經(jīng)過多年的磨練之后,就會逐漸成熟起來,別人看不到東西他能明察秋毫,別人不理解的事物他能豁然領(lǐng)悟慣通。這時他在事業(yè)上就會有創(chuàng)造性的獨(dú)特的貢獻(xiàn)。這是功到事成。這是用血汗?jié)补喑鰜淼孽r花,是用畢生精力鑄造的大廈。
也有不經(jīng)過自己努力成功的,那是少有的,偶然的,不可靠的。機(jī)遇是存在的,但要能認(rèn)識它及時抓住它,既使這樣成功還得通過努力奮斗。路都是人走出來的,人生不會處處有綠燈。
【第4句】: 人生的理想境界是什么
好象是第二次回答你的問題。
這個問題是根本問題,一兩句話恐怕不會令你滿意的,但說多了又怕扯得太遠(yuǎn),說不明白。所以,只能借用佛教的一些教義說個大概。
佛祖在菩提樹下睹明星而悟道的時候,感嘆眾生本具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zhí)著而不能證得,如果眾生能去除妄想執(zhí)著,證入和佛一樣的知見,就能解脫生死輪回之苦,得到不生不滅的常樂我凈。為了讓眾生懂得這個道理,讓眾生解脫生死輪回,佛祖苦口婆心,說法四十九年,開示佛之知見,指示八萬四千法門,無非就是要我們這些受苦眾生,悟入佛之知見,證得和佛祖一樣不生不滅。從這個意義上講,人生的理想境界應(yīng)該是悟入佛之知見,成就不生不滅的法身。
拋開佛祖講的終極理想不說,且就人世間做人做事的一般道理而言,人生應(yīng)該有兩個目標(biāo):一是擁有足夠的智慧,二是擁有足夠的福德。這兩者缺一不可,沒有智慧,就象畜生,沒有福德,就象乞丐。所以,凡夫人生的理想境界是:福慧兩不缺。
如果從凡夫的理想境界看佛祖教給我們的終極境界,就可以看到,原來,兩者并不矛盾,佛的智慧是圓滿的,福德也是圓滿的,佛有另外一個名號,叫福慧兩足尊。我們修學(xué)佛法,修到最高境界,就是福也滿,慧也滿。
總結(jié)一下:人生的理想境界分兩個層次,第一層次為福慧兩不缺,最高層次為福慧兩圓滿。
【第5句】: 描寫人理想的句子
【第1句】:人生應(yīng)該如蠟燭一樣,從頂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
—— 蕭楚女 【第2句】:路是腳踏出來的,歷史是人寫出來的。人的每一步行動都在書寫自己的歷史。
—— 吉鴻昌 【第3句】:但愿每次回憶,對生活都不感到負(fù)疚—— 郭小川 【第4句】:人生的價值,并不是用時間,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 —— 列夫·托爾斯泰 【第5句】:一個人的價值,應(yīng)該看他貢獻(xiàn)什么,而不應(yīng)當(dāng)看他取得什么。
—— 愛因斯坦 【第6句】:生活真象這杯濃酒,不經(jīng)三番五次的提煉呵,就不會這樣可口! —— 郭小川 【第7句】:沉沉的黑夜都是白天的前奏。 —— 郭小川 【第8句】:冬天已經(jīng)到來,春天還會遠(yuǎn)嗎? —— 雪萊 【第9句】:先相信你自己,然后別人才會相信你。
—— 屠格涅夫 【第10句】:如煙往事俱忘卻,心底無私天地寬。 —— 陶鑄 【第11句】:常求有利別人,不求有利自己。
—— 謝覺哉 【第12句】: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 孔丘 【第13句】: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
—— 陶淵明 【第14句】:志不強(qiáng)者智不達(dá)。 —— 墨翟 【第15句】: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 陳涉 【第16句】:志當(dāng)存高遠(yuǎn)。
—— 諸葛亮 【第17句】: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 曹操 【第18句】:燕雀戲藩柴,安識鴻鵠游。
—— 曹植 【第19句】: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 —— 王勃 【第20句】:大鵬一日同風(fēng)起,扶搖直上九萬里。
—— 李白 【第21句】: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 —— 蘇軾 【第22句】:生當(dāng)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 李清照 【第23句】:壯心未與年俱老,死去猶能作鬼雄。 —— 陸游 【第24句】:貧不足羞,可羞是貧而無志。
—— 呂坤 【第25句】:生活的理想,就是為了理想的生活。 —— 張聞天 【第26句】:理想的人物不僅要在物質(zhì)需要的滿足上,還要在精神旨趣的滿足上得到表現(xiàn)。
—— 黑格爾 【第27句】:生命的全部的意義在于無窮地探索尚未知道的東西。 ——左拉 【第28句】:活著的時候,疑慮牽掛著死;死的時候,又眷眷戀棧著生。
無怪乎有太多的人一生都活得不安然,活得好累。 ——杏林子 【第29句】:無論何時,只要可能,你都應(yīng)該“模仿”你自己,成為你自己。
——(美)莫爾茲 【第30句】:人活著總是有趣的,即便是煩惱也是有趣的。 ——(美)亨利·門肯 【第31句】:人生最困難的事情是認(rèn)識自己。
——特萊斯 。 【第32句】:世界上最快樂的事,莫過于為理想而奮斗。
——蘇格拉底 【第33句】:理想如晨星,——我們永不能觸到,但我們可像航海者一樣,借星光的位置而航行。 ——史立茲 【第34句】:悲觀的人,先被自己打敗,然后才被生活打敗;樂觀的人,先戰(zhàn)勝自己,然后才戰(zhàn)勝生活。
——汪國真 【第35句】:沒有風(fēng)浪,就不能顯示帆的本色;沒有曲折,就無法品味人生的樂趣。 【第36句】:落葉——樹葉撒下的淚滴,既已落下,何須再彎腰拾起;與其肩負(fù)苦澀的回憶,不如走向明天,淋浴春雨。
【第37句】:人們似乎每天在接受命運(yùn)的安排,實際上人們每天在安排著自己的命運(yùn)。 【第38句】: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惟賢惟德,能服于人。 —— 劉備 【第39句】: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yuǎn)。
—— 諸葛亮 【第40句】: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 荀況 【第41句】:春天不播種,夏天就不生長,秋天就不能收割,冬天就不能品嘗。
——海涅 【第42句】:做人不可有傲態(tài),不可無傲骨。 ——(清)陸隴其 【第43句】:白日莫閑過,青春不再來。
—— 林寬 【第44句】: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劉希夷 【第45句】:大丈夫行事,論是非,不論利害;論順逆,不論成敗;論萬世,不論一生。 ——(明)黃宗羲 【第46句】:一個人的真正偉大之處就在于他能夠認(rèn)識到自己的渺小。
—— 保 羅 【第47句】:歲月可以贏去我們的生命,卻贏不去我們一路留下的歡聲笑語,我們的祝福,無盡的愛意。 ——杏林子 【第48句】:知了的吟唱為何使人厭煩?因為它只會重復(fù)自己的名字。
【第49句】:如果你曾經(jīng)把失敗當(dāng)成清醒劑,就千萬別讓成功變成迷魂湯。 【第50句】:扭曲的身影,企望太陽光來賜予正直,那是徒勞的。
描寫理想的名言(經(jīng)典語句) ●我們的理想,不管怎么樣,都屬于未來。奇雷特 ●呵,青年人理想多么崇高,立志追求真理,無論是生還是死,呵!莫回首,莫泄氣。
羅布里奇斯 ●青年人的特點在于他們抱有作理想事業(yè)的宏大志愿。加里寧 ●有理想有出息的青年人必定是樂于吃苦的人。
雷鋒 ●一個人有了崇高的偉大的理想,還一定要有高尚的情操。沒有高尚的情操,再偉大的理想也是不能達(dá)到的。
陶鑄 ●為了達(dá)到目標(biāo),暫時走一走與理想背馳的路,有時卻正是智慧的表現(xiàn)。佚名 ●要是一個人,能充滿信心地朝他理想的方向去做,下定決心過他所想過的生活,他就一定會得到意外的成功。
戴爾卡內(nèi)基 ●如果能追隨理想而生活,本著正直自由的精神勇往直前的毅力誠實不自欺的思想而利,則定能臻于至美至善的境地。居里夫人 ●如果不獻(xiàn)身給一個偉大的理想,生命就是毫無意義的。
何塞黎薩爾 ●有理想充滿社會利益的,具有明確目的的生活是世界上最美好和最有意義的生活。加里寧 ●知識欲的目的是真,道德欲的目的是善,美欲的目的是美。
真善美,即人間理想。黑田鵬信 ●為了培養(yǎng)堅不可摧的理想,人民需要特殊的藝術(shù),特殊的場所,而主要是能在人民思想感情中引起反響的特殊作品。
茨威格 ●理想是需要的,是我們前進(jìn)的。
【第6句】: 描寫人理想的句子
【第1句】:人生應(yīng)該如蠟燭一樣,從頂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
—— 蕭楚女 【第2句】:路是腳踏出來的,歷史是人寫出來的。人的每一步行動都在書寫自己的歷史。
—— 吉鴻昌 【第3句】:但愿每次回憶,對生活都不感到負(fù)疚—— 郭小川 【第4句】:人生的價值,并不是用時間,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 —— 列夫·托爾斯泰 【第5句】:一個人的價值,應(yīng)該看他貢獻(xiàn)什么,而不應(yīng)當(dāng)看他取得什么。
—— 愛因斯坦 【第6句】:生活真象這杯濃酒,不經(jīng)三番五次的提煉呵,就不會這樣可口! —— 郭小川 【第7句】:沉沉的黑夜都是白天的前奏。 —— 郭小川 【第8句】:冬天已經(jīng)到來,春天還會遠(yuǎn)嗎? —— 雪萊 【第9句】:先相信你自己,然后別人才會相信你。
—— 屠格涅夫 【第10句】:如煙往事俱忘卻,心底無私天地寬。 —— 陶鑄 【第11句】:常求有利別人,不求有利自己。
—— 謝覺哉 【第12句】: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 孔丘 【第13句】: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
—— 陶淵明 【第14句】:志不強(qiáng)者智不達(dá)。 —— 墨翟 【第15句】: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 陳涉 【第16句】:志當(dāng)存高遠(yuǎn)。
—— 諸葛亮 【第17句】: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 曹操 【第18句】:燕雀戲藩柴,安識鴻鵠游。
—— 曹植 【第19句】: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 —— 王勃 【第20句】:大鵬一日同風(fēng)起,扶搖直上九萬里。
—— 李白 【第21句】: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 —— 蘇軾 【第22句】:生當(dāng)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 李清照 【第23句】:壯心未與年俱老,死去猶能作鬼雄。 —— 陸游 【第24句】:貧不足羞,可羞是貧而無志。
—— 呂坤 【第25句】:生活的理想,就是為了理想的生活。 —— 張聞天 【第26句】:理想的人物不僅要在物質(zhì)需要的滿足上,還要在精神旨趣的滿足上得到表現(xiàn)。
—— 黑格爾 【第27句】:生命的全部的意義在于無窮地探索尚未知道的東西。 ——左拉 【第28句】:活著的時候,疑慮牽掛著死;死的時候,又眷眷戀棧著生。
無怪乎有太多的人一生都活得不安然,活得好累。 ——杏林子 【第29句】:無論何時,只要可能,你都應(yīng)該“模仿”你自己,成為你自己。
——(美)莫爾茲 【第30句】:人活著總是有趣的,即便是煩惱也是有趣的。 ——(美)亨利·門肯 【第31句】:人生最困難的事情是認(rèn)識自己。
——特萊斯 。 【第32句】:世界上最快樂的事,莫過于為理想而奮斗。
——蘇格拉底 【第33句】:理想如晨星,——我們永不能觸到,但我們可像航海者一樣,借星光的位置而航行。 ——史立茲 【第34句】:悲觀的人,先被自己打敗,然后才被生活打敗;樂觀的人,先戰(zhàn)勝自己,然后才戰(zhàn)勝生活。
——汪國真 【第35句】:沒有風(fēng)浪,就不能顯示帆的本色;沒有曲折,就無法品味人生的樂趣。 【第36句】:落葉——樹葉撒下的淚滴,既已落下,何須再彎腰拾起;與其肩負(fù)苦澀的回憶,不如走向明天,淋浴春雨。
【第37句】:人們似乎每天在接受命運(yùn)的安排,實際上人們每天在安排著自己的命運(yùn)。 【第38句】: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惟賢惟德,能服于人。 —— 劉備 【第39句】: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yuǎn)。
—— 諸葛亮 【第40句】: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 荀況 【第41句】:春天不播種,夏天就不生長,秋天就不能收割,冬天就不能品嘗。
——海涅 【第42句】:做人不可有傲態(tài),不可無傲骨。 ——(清)陸隴其 【第43句】:白日莫閑過,青春不再來。
—— 林寬 【第44句】: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劉希夷 【第45句】:大丈夫行事,論是非,不論利害;論順逆,不論成敗;論萬世,不論一生。 ——(明)黃宗羲 【第46句】:一個人的真正偉大之處就在于他能夠認(rèn)識到自己的渺小。
—— 保 羅 【第47句】:歲月可以贏去我們的生命,卻贏不去我們一路留下的歡聲笑語,我們的祝福,無盡的愛意。 ——杏林子 【第48句】:知了的吟唱為何使人厭煩?因為它只會重復(fù)自己的名字。
【第49句】:如果你曾經(jīng)把失敗當(dāng)成清醒劑,就千萬別讓成功變成迷魂湯。 【第50句】:扭曲的身影,企望太陽光來賜予正直,那是徒勞的。
描寫理想的名言(經(jīng)典語句) ●我們的理想,不管怎么樣,都屬于未來。奇雷特 ●呵,青年人理想多么崇高,立志追求真理,無論是生還是死,呵!莫回首,莫泄氣。
羅布里奇斯 ●青年人的特點在于他們抱有作理想事業(yè)的宏大志愿。加里寧 ●有理想有出息的青年人必定是樂于吃苦的人。
雷鋒 ●一個人有了崇高的偉大的理想,還一定要有高尚的情操。沒有高尚的情操,再偉大的理想也是不能達(dá)到的。
陶鑄 ●為了達(dá)到目標(biāo),暫時走一走與理想背馳的路,有時卻正是智慧的表現(xiàn)。佚名 ●要是一個人,能充滿信心地朝他理想的方向去做,下定決心過他所想過的生活,他就一定會得到意外的成功。
戴爾卡內(nèi)基 ●如果能追隨理想而生活,本著正直自由的精神勇往直前的毅力誠實不自欺的思想而利,則定能臻于至美至善的境地。居里夫人 ●如果不獻(xiàn)身給一個偉大的理想,生命就是毫無意義的。
何塞黎薩爾 ●有理想充滿社會利益的,具有明確目的的生活是世界上最美好和最有意義的生活。加里寧 ●知識欲的目的是真,道德欲的目的是善,美欲的目的是美。
真善美,即人間理想。黑田鵬信 ●為了培養(yǎng)堅不可摧的理想,人民需要特殊的藝術(shù),特殊的場所,而主要是能在人民思想感情中引起反響的特殊作品。
茨威格 ●理想是需要的,是我們前進(jìn)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