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小豆丁,喜提二百字檢討書,媽媽該怎么做?
陰雨蒙蒙的五點半,小學門口堵得水泄不通。
01
每個年級的放學間隔大概五分鐘,一波一波的家長伸長脖子等在欄桿外面,接到孩子以后立即撤退。
另一波家長必須趕緊搶占靠近欄桿的有利地形。
高個子的爸爸、穿高跟鞋的媽媽相對可以從容一些,畢竟他們鶴立雞群,孩子可以第一時間看到他們在哪里。
個子不高的家長,只能奮力從人群里殺出一條路,等在孩子班級的放學區域。
02
五點二十五,終于等到兒子他們班出來。
接送孩子兩年,特別深的感觸就是,兒子班級的語文老師特別負責。
每次輪到她帶班,孩子們的隊伍整整齊齊,老師走在隊伍中間偏后面的位置,每一位孩子都能聽到老師的指令。
孩子們和老師再見之后,像小鳥一樣嘰嘰喳喳地撲到自己家長身邊。
我家兒子看到我,第一句話就是:“媽媽,我有一個好消息,還有一個壞消息,你想先聽哪一個?”
我已經習慣了熊孩子時不時地來點意料之外的狀況,一邊護著他穿過人流和紅綠燈,一邊回答先聽壞消息。
03
兒子的壞消息是:回家和媽媽一起寫一份二百字的檢討書!
我問兒子:“咋的啦?檢討書是怎么掙來的?”
熊孩子說,他上音樂課的時候玩橡皮泥,老師讓他不要玩;他想把橡皮泥收起來,老師以為他不聽話,就讓他回家和媽媽一起,寫一份二百字的檢討書。
得!這孩子,好好的音樂課也能掙點作業回來,媽媽也是很服氣。
04
媽媽心里很生氣,但是沒讓熊孩子看出來,心平氣和地告訴兒子:“上課玩橡皮泥的是你,不是媽媽。老師的意思可能是,讓你把學校里面發生的事情告訴媽媽,也可能是讓媽媽教你檢討書的格式,我覺得,這個檢討書的事情可以分開來看。第一就是,你要認識到自己上課開小差是不對的;第二就是,你可以學會檢討書的格式,以后語文課說不定也可以用到。”
晚飯過后,兒子玩了會游戲,看了會電視。
快七點了也沒有動筆寫檢討。
媽媽催了他幾次,他就是沒有動。
我猜,他可能是被二百字嚇到了,畢竟那是一個看圖寫話,只能拼拼湊湊一百字的熊孩子。
我打開頭條,找了兩份檢討書,篩選過后挑了一份差不多內容的范本,和熊孩子研究了一下檢討書的格式和內容。
兒子找了一張白紙,端端正正坐在書桌前,花了半小時,寫滿了大半頁白紙。
05
媽媽安慰兒子,老師的檢討書,是讓學生認識到錯誤,也是為了管理班級紀律,下次上課表現好一點,老師也會表揚……
結果,我的話音還沒落,兒子就激動地反駁:“怎么可能!我們老師只會說這個唱的不好,罰站三分鐘,這個唱的不好,罰站五分鐘,她從來也不表揚我們的好吧!”
呃,這個媽媽就不好解釋了。
學生喜歡的老師,肯定是經常表揚他們的那種。
可能孩子們唱歌,有不對的音節,老師也可以表揚他們唱的比上一次好吧?
這一次,兒子寫了檢討書,也表示下次不會在課堂上開小差。
期待著兒子可以快點長大,也期待著兒子可以遇到更多優秀的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