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南方和北方的小年不是一天
南方小年之所以和北方不是同一天,是因為小年有“官三民四船五”的俗語,在過去北方地處政治中心,所以受官氣影響較重,于是就將小年定為臘月二十三,而南方還是遵循臘月二十四的習俗。
江浙滬地區習慣稱除夕為“大年夜”,與其對應,除夕前一晚則被稱為“小年夜”,這一天也被稱為小年。歷史上,臘月二十四夜,吳人稱廿四夜,是送灶的日子,因稱此夜為小除夕。而在我國西南的部分地區,人們會在除夕夜過小年,他們的大年則多在正月十四或正月十五。
北方小年和南方小年的區別
【第1句】:時間不同
“小年”在各地有不同的概念和日期,北方地區是臘月二十三,南方大部分地區是臘月二十四,江浙滬地區把“臘月廿四”和“除夕前一夜”都稱為小年,南京地區稱正月十五的元宵節為小年,云南部分地區小年日期是正月十六,西南和北方部分地區小年日期是除夕。
【第2句】:習俗不同
(1)貼窗花
窗花因其精美的圖案以及其中對未來生活的美好向往而流傳。在北方的小年,貼窗花是必不可少的民俗活動,每家每戶的窗花寓意著對來年幸福生活的向往。而在南方并沒有貼窗花的習俗。
(2)吃餃子
北方人愛吃餃子,在小年這一天也不例外,而在南方并沒有相關習俗。
(3)沐浴理發
“有錢沒錢,剃頭過年”,北方人總是會在小年前后理發沐浴,為新年做好準備;而南方人一般會在除夕前理發沐浴。
(4)吃糖瓜,火燒
“二十三吃麻糖,吃不上麻糖啃指頭”,北方小年除了有餃子,糖瓜,火燒也是北方人過小年的獨特習俗,在南方是沒有的。
《為什么南方和北方的小年不是一天》閱讀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