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臘八節班會教案小學
作為一名教職工,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案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臘八節班會教案小學篇一
《徜徉于我們的節日——臘八》第三板塊“經典詩詞誦讀節日”。
1、通過指導學生誦讀和臘八有關的詩詞,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詩句,能夠助賞析內容讀懂詩句的意思和描述的情境,在此基礎上有感情地誦讀古詩。
2、通過解讀夏仁虎的《臘八》和陸游的《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了解臘八的獨特習俗和節日情懷。
學習重點:指導學生誦讀節日詩詞,挖掘其中的節日文化,感受臘八節中所體現的利樂他人、豐盈自我的節日情懷。
學習難點:結合詩句內容了解節日的習俗和情感內涵,體會陸游的情感變化與節日的關系,感受臘八帶給人們的溫暖。
教法:誦讀感悟法,創設情境法,評議討論法。
學法:誦讀感悟法,圖文結合法,合作交流法。
多媒體課件
一課時
同學們,今天老是想和大家一起聊聊臘八節。你對這個節日了解多少呢?
(指名發言,教師補充資料并及時點評,豐富學生對臘八的感受,明確這是一個身處寒冬卻內容豐富,讓人倍感溫暖的日子。)
這份溫暖通過不同的節日習俗傳遞下來,今天我要以一種特殊的方式去體驗這份溫暖——詩詞。(板書主題:臘八詩詞)
1、《臘八》 (清)夏仁虎
臘八家家煮粥多,大臣特派到雍和,圣慈亦是當今佛,進奉熬成第二鍋。
(1)自己試著讀一讀,要求正確、流利。
(2)指名朗讀后全體誦讀。
(3)從這首詩里,你看到臘八節怎樣的習俗?
(指導學生發現,臘八煮粥的習俗,在皇室成員、王公大臣中也不例外。)
對于這樣的習俗,你有什么要問的嗎?
預設:為什么煮粥?為什么要進奉?為什么稱之為“當今佛”?
(出示資料:臘八粥的傳說。)
通過資料閱讀,你一定有所收獲。和同桌交流一下,互相說一說。
(學生交流,豐富認知。)
說說自己對于臘八習俗的發現。(指名發言,教師點評、補充。)
(4)如果讓你用一個詞來形容詩中所描述的場面,你會選擇哪個詞?
(引導學生體會臘八節中的忙碌、溫暖、祥和。)
這是夏仁虎眼中的臘八!在宋代詩人陸游的心里,臘八又帶給他怎樣的感受呢?
2、《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 宋 陸游
題目的意思你明白嗎?從詩題就可以看出一些信息。
(明白此詩為臘八節所做,體現詩人“步行”的閑適。)
(1)自己讀讀這首詩,做到正確流利。
(2)同桌互相檢測。
(3)教師范讀。
(4)學生練讀后指名展示。
(5)借助注釋和譯文試著讀懂這首詩的內容,可以和同桌交流一下。
這首詩里有關于臘八的習俗嗎?
抓住“今朝佛粥交相饋”來想象表達,這是一種怎樣的場面?
(村子里的人們家家都煮了臘八粥,彼此饋贈,傳遞節日的問候。想象什么樣的人在互相饋贈,又會說些什么呢?)
陸游步行至西村,看到的場面是否也可以用一個詞來形容?
(其樂融融、相親相愛。)
這樣的場景,確實令人感到溫暖。陸游的心情也隨之發生了變化。
(引導學生抓住“更覺江村節物新”體會,作者的心情一下子爽朗了。)
那原本是什么感覺呢?你能從詩句中發現嗎?
(引導學生關注前三行詩句,發現春意萌發,作者閑散信步,鄉村的曠遠、古樸盡在眼中,但是對自己的身體和生活都有些悲觀。)
是什么感動了他?(就是這互贈佛粥的場面,就是這彼此溫暖的人心。)
(6)如果此時陸游走進了人群之中,又會發生什么事呢?
(引導學生想象,村民的熱情饋贈,祝福不論親疏遠近,都可以分享。)
(7)這就是臘八節帶給作者的感受。在這個已經有和風春意的節日,一切景色都是那么古樸自然。有了臘八的情意傳遞,每個人的心都會溫暖起來。
自主閱讀陶淵明的《臘日》,看看你對臘八節又有什么新的發現。
臘八節班會教案小學篇二
1、使學生懂得友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現代社會更需要友善。
2、知道友善的含義,學會做友善的人。
3、通過此次班會,增強學生自信,能糾正同學們的錯誤行為。
1、合作探究法。讓學生在充分的討論交流中解決問題,提高與同學間的合作能力,增強學生自信,做一名友善的人。
2、情境體驗法。根據學生的學習需要,創設情境,讓學生自主體會,領悟,明白什么才是友善。
3、模擬練習法。讓學生表演小品,通過這樣的形式,讓學生明白什么樣的行為是友善的,什么樣的行為是不友善的。
教師準備:
1、搜集大量的和友善有關的資料,目的在于讓學生從中受到教育和啟發,
2、友情卡
學生準備:
1、課前反思自己友善和不友善的行為。
2、五位同學準備進行小品的表演
(一)小故事導入,啟發思考,引出主題。
師:俄國托爾斯泰說過:如果一切皆善,那么一切皆美,其實,與人為善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出示六尺巷的圖片)這是安徽桐城的六尺巷,它有著悠久的歷史:幻燈片展示六尺巷的由來:清朝時,在安徽桐城有個一個著名的家族,權勢顯赫,這就是張家張英、張廷玉父子。
老家桐城的老宅與吳家為鄰,兩家府邸之間有個空地,供雙方來往交通使用。后來鄰居吳家建房,要占用這個通道,張家不同意,雙方將官司打倒縣衙門。期間,張家人寫了一封信,給在京城當官的張英,要求張英出面,干涉此事。張英收到信件后,認為應該謙讓鄰里,給家里回信中寫了四句話:“千里來書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家人閱罷,明白其中意思,主動讓出三尺空地。吳家見狀,深受感動,也出動讓出三尺房基地,這樣就形成了一個6尺的巷子。兩家禮讓之舉的做法傳為美談。
而如今:有一則報道說:同樣一起交通事故,在加拿大,可以不到2分鐘就順利解決,司機會很快下車,視事故的實際情況,以一種友善的態度來協商解決,雙方都會向對方認錯、道歉,而在中國,不花上一個小時是很難解決爭端的,他們先互相指責,推卸責任,再報警等待警察來處理。
師:看了這些你有何感想?
生:(寬容友善可以增進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
這節課我們一起來探討關于友善的話題(課件出示課題,板書課題:友善,)
(二)感悟友善—明白什么是友善。
師:生活多姿多彩,人與人之間的小摩擦在所難免,如果你遇到下列場景你將會怎么做?
公共汽車上,有人不小心踩了你的腳;
課間,有同學無意中弄壞了你的書本;
雨中行走時,別人不小心濺了你一身泥水;
食堂吃飯時,有同學不小心將菜湯碰翻到你的衣服上;
課間同學們言談中無意間的一句話傷害了你的感情??
(友善就是與人為善,寬容諒解他人,相互謙讓)
(三)感悟友善—明白為什么要友善
剛才的那些場景,你曾經看到過不友善的情況嗎?
師:這種情形與你剛才處理的結果截然不同,由此可見友善它有什么作用呢?
(四)學會友善—怎樣做是友善
師:然而,生活中時有意外,請欣賞三位同學給我們帶來的小品《教室風波》
白話員:待人友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和諧是人類社會永恒的主題。如果人們都能以“與人為善”的態度去處理日常生活中各種各樣的人際關系,那我們的生活就會充滿陽光。
白話員:教室里,小女孩不小心把男孩的書碰到地上
小男孩:你神經病,不長眼啊
小女孩:對不起,我不是故意的
小女孩:不就是把你的書碰地上了嗎?有必要這么得理不饒人嗎?
師:如果是你,你覺得應該怎么做?你能否也通過這種形式即興表演出來呢?
臘八節班會教案小學篇三
《徜徉于我們的節日――臘八》第三板塊“經典詩詞誦讀節日”
1、通過指導學生誦讀和臘八有關的詩詞,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詩句,能夠助賞析內容讀懂詩句的意思和描述的情境,在此基礎上有感情地誦讀古詩。
2、通過解讀夏仁虎的《臘八》和陸游的《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了解臘八的獨特習俗和節日情懷。
學習重點:指導學生誦讀節日詩詞,挖掘其中的節日文化,感受臘八節中所體現的利樂他人、豐盈自我的節日情懷。
學習難點:結合詩句內容了解節日的習俗和情感內涵,體會陸游的情感變化與節日的關系,感受臘八帶給人們的溫暖。
教法:誦讀感悟法,創設情境法,評議討論法。
學法:誦讀感悟法,圖文結合法,合作交流法。
多媒體課件
時間安排:一課時
一、節日主題導入:
同學們,今天老是想和大家一起聊聊臘八節。你對這個節日了解多少呢?
(指名發言,教師補充資料并及時點評,豐富學生對臘八的感受,明確這是一個身處寒冬卻內容豐富,讓人倍感溫暖的日子。)
這份溫暖通過不同的節日習俗傳遞下來,今天我要以一種特殊的方式去體驗這份溫暖――詩詞。(板書主題:臘八詩詞)
二、誦讀詩詞:
1、《臘八》 (清)夏仁虎
臘八家家煮粥多,大臣特派到雍和,圣慈亦是當今佛,進奉熬成第二鍋。
(1)自己試著讀一讀,要求正確、流利。
(2)指名朗讀后全體誦讀。
(3)從這首詩里,你看到臘八節怎樣的習俗?
(指導學生發現,臘八煮粥的習俗,在皇室成員、王公大臣中也不例外。)
對于這樣的習俗,你有什么要問的嗎?
預設:為什么煮粥?為什么要進奉?為什么稱之為“當今佛”?
(出示資料:臘八粥的傳說。)
通過資料閱讀,你一定有所收獲。和同桌交流一下,互相說一說。
(學生交流,豐富認知。)
說說自己對于臘八習俗的發現。(指名發言,教師點評、補充。)
(4)如果讓你用一個詞來形容詩中所描述的場面,你會選擇哪個詞?
(引導學生體會臘八節中的忙碌、溫暖、祥和。)
這是夏仁虎眼中的臘八!在宋代詩人陸游的心里,臘八又帶給他怎樣的感受呢?
2、《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 宋 陸游
題目的意思你明白嗎?從詩題就可以看出一些信息。
(明白此詩為臘八節所做,體現詩人“步行”的閑適。)
(1)自己讀讀這首詩,做到正確流利。
(2)同桌互相檢測。
(3)教師范讀。
(4)學生練讀后指名展示。
(5)借助注釋和譯文試著讀懂這首詩的內容,可以和同桌交流一下。
這首詩里有關于臘八的習俗嗎?
抓住“今朝佛粥交相饋”來想象表達,這是一種怎樣的場面?
(村子里的人們家家都煮了臘八粥,彼此饋贈,傳遞節日的問候。想象什么樣的人在互相饋贈,又會說些什么呢?)
陸游步行至西村,看到的場面是否也可以用一個詞來形容?
(其樂融融、相親相愛。)
這樣的場景,確實令人感到溫暖。陸游的心情也隨之發生了變化。
(引導學生抓住“更覺江村節物新”體會,作者的心情一下子爽朗了。)
那原本是什么感覺呢?你能從詩句中發現嗎?
(引導學生關注前三行詩句,發現春意萌發,作者閑散信步,鄉村的曠遠、古樸盡在眼中,但是對自己的身體和生活都有些悲觀。)
是什么感動了他?(就是這互贈佛粥的場面,就是這彼此溫暖的人心。)
(6)如果此時陸游走進了人群之中,又會發生什么事呢?
(引導學生想象,村民的熱情饋贈,祝福不論親疏遠近,都可以分享。)
(7)這就是臘八節帶給作者的感受。在這個已經有和風春意的節日,一切景色都是那么古樸自然。有了臘八的情意傳遞,每個人的心都會溫暖起來。
三、布置活動:
自主閱讀陶淵明的《臘日》,看看你對臘八節又有什么新的發現。
臘八節班會教案小學篇四
《過了臘八就是年》是我國傳統的民間童謠,講述了北方人們迎年、忙年的喜悅。童謠內容富有童趣,寫出了人們迎年時粘糖瓜兒、蒸饅頭的'熱鬧與喜慶,表達了人們忙年的喜悅心情。“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做豆腐”等詩句節奏的律歡快押的,音節和諧,讀起來朗朗上口。本活動通過引導幼兒收集有關人們忙年的圖片和故事,在兩兩結伴的拍手游戲中朗誦童謠,使幼兒感受傳統童謠的語言節奏特點,體驗傳統童謠的樂趣,加深對中國民間傳統文化的認識。
1、學說童謠,了解民間童謠是中國民間傳統文化的一種形式。
2、能有的律、有節奏地朗通童謠。
3、感受迎年和忙年的熱鬧與喜慶,體驗朗誦傳統童謠的樂趣。
幼兒素質發展課程?多媒體教學資源包》課件26,幼兒搜集的有關忙年的圖片、照片、文字等資料,“幼兒學習材料”《擁抱冬天》。
2、請幼兒欣賞童謠,初步感知童謠的整體內容。
提問:童謠的名字叫什么?人們都做了什么事情來迎接新年?
3、請幼兒再次欣賞童謠,理解童謠內容,結合圖片了解一些北方人民迎接新年的習俗和傳說。
提同:臘八是哪一天?為什么這一天要喝臘八粥?(幫助幼兒了解臘八粥的傳說。)農歷二十三是什么節日?為什么要粘糖瓜兒?人們做這些事情的時候,心情怎么樣?(引導幼兒了解在農歷臘月初八以及臘月ニ十三以后的每一天,人們都有一件有特殊意義的事情要做,以表達自己對美好生活的期盼。)
4、借助課件,師幼共同朗誦童謠。
5、玩“童謠”游戲,感受童謠的節奏和趣味性。
(1)請幼兒拍手念、拍腿念、跺腳念童謠。
(2)引導幼兒同伴間合作邊玩拍手游戲邊念童謠。
教師可以和一個幼兒示范玩拍手游戲,其他幼兒一起念童謠。之后,幼兒兩兩自由結伴邊念童謠玩拍手游戲。
親子閱讀《擁抱冬天》第26-27頁,感受忙年的快樂和喜慶附:
過了臘八就是年
小孩小孩你別悌,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十三,糖瓜兒粘;ニ十四,掃房子;ニ十五,做豆腐;ニ十六,款豬肉;ニ十七,殺年雞;ニ十八,把面發;ニ十九,蒸慢頭;:三十ル晚上玩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臘八節班會教案小學篇五
為了讓學生進一步了解中國傳統節日,知道一些傳統節日的習俗和風情。增強對祖國的認同感,增強對中華文化的認同。
?宣傳中國傳統節日,弘揚中國文化。
12月――1月
1、宣傳動員階段
組織團委成員向全年級發出號召,在本班舉行有關弘揚中國傳統節日的相關活動。
2、配套活動
(1)在各班中舉行臘八節的知識競賽。
(2)發出讓學生回家親自為父母做臘八粥的倡導。
(3)在各班舉行主題班會關于‘臘八的來源’。
3、總結階段
(1)一個人為單位,寫個人心得。
(2)在本班進行知識討論。
xx第xx 學校 20xx年2月
臘八節班會教案小學篇六
學生自主尋找愛國主義的含義,結合新時期中學生的時代特點開展愛國主義、民族精神的教育。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熱愛中華民族的感情,讓學生懂得愛國與職責的關系,明白愛國就是承擔起自我應負的職責。堅定他們為振興中華而認真學習,努力奮斗的信念,樹立崇高遠大的夢想。
1、由班長焦薇和語文課代表張姍姍主持,張姍姍致開幕詞。
2、學生展示收集的關于愛國主題的名人名言。
例如: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顧炎武)
愛國主義是千百年來鞏固與發展起來的對自我的祖國的一種最深厚的感情。(列寧)
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著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艾青)
不要問國家能為你做些什么要問你能為國家做些什么。(肯尼迪)
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情地愛著我的祖國和人民!
3、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愛國主義詩歌朗誦比賽。
4、唱響心中的歌,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愛國主義歌曲演唱比賽
5、學生小組內發言討論:如何從我做起,從此刻做起,為祖國的繁榮富強努力學習。并選出代表在班會上發言。
6、班長提出“愛我中華從我做起”倡議書和簽名活動。
7、教師總結:所謂,愛國就是對祖國有著深厚的感情,為了國家的利益不惜犧牲自我的生命。從古至今有多少愛國之士,有著憂國憂民的思想并以國家大事為己任,心系百姓,他們的做法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同時也值得我們尊敬。一個人如果不愛自我的國家,已經失去了做人的意義以及生存的價值。當然一個人愛國不是只在嘴上說說罷了,還得要有實際行動才行。期望我們每個人都能在實際行動中實現我們愛國的諾言!
8、在《歌唱祖國》的樂曲聲中結束。
臘八節班會教案小學篇七
愛是人類生存是美德,愛是社會發展的基礎。本次活動圍繞“愛”這個主題,選擇同學身邊的一些實際材料,通過不同形式對學生進行實實在在的愛心和奉獻方面的教育,培養學生從小就學會愛,學會關心他人,激發他們愛的情感。
綜合表演
1.選取生活中的真實事例,編成小品。
2.搜集或自編一些以“愛”為主題的詩歌。
3.學生排練舞蹈以及其它節目,認真練習。
4.善于發現生活中的好人好事,做個生活的有心人。
序曲
甲:愛,是心靈的呼喚;
乙:愛,是純真的情感;
甲:愛,是人間的春風;
乙:愛,是生命的源泉。
甲:愛,是人類生存的美德!
乙:愛,是社會發展的基礎!
甲:只有愛學校,才能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乙:只有愛班級,才能齊心協力,共創輝煌!
甲:只有愛老師,才能認真聽課,刻苦學習!
乙:只有愛同學,才能和睦相處,互幫互助!
合:五(4)中隊“愛在校園”主題隊會——現在開始!
乙:全體起立。出旗,敬禮。(出旗,敬禮)
甲:禮畢。(放下)唱隊歌。(全體唱隊歌,)
乙:請坐!
(一)愛學校
甲:我們是一棵棵綠色的幼苗,
乙:生長在麻小溫暖的懷抱。
甲:清新的空氣哺育著我們,
乙:溫暖的陽光將我們照耀。
甲:生長在麻小,是我們的驕傲!
乙:學習在麻小,是我們的自豪!
甲:請聽歌曲《綠色的希望》。
(歌曲《綠色的希望》)
甲:是啊,今天,我們以麻小為榮!
乙:而明天,讓麻小為我們驕傲!
甲:青青的校園,為我們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
乙:莘莘的學子,為校園增添青春的勃勃生機。
甲:校園是我家,(合)建設靠大家!
乙:請欣賞集體詩朗誦《愛在校園》。
(詩朗誦《愛在校園》。)
(二)愛班級
甲:青翠的松林,是蘑菇的家;
乙:蔚藍的天空,是白云的家;
甲:廣闊的牧場,是牛羊的家;
乙:清澈的河水,是蝌蚪的家!
合:寬敞明亮的教室,是我們——共同的家。
甲:這個家,是由你、由我、由他,由我們大家組成的。
乙:建設這個家,要靠你、靠我、靠大家!
甲:那么,親愛的同學們,為了建設好這個家,我們作為小主人,應該做些什么呢?
(同學們自由發言)
乙:同學們說得真好!每一句話都道出了我們的心聲!
甲:而且,同學們都說到做到。
乙:哦?是嗎?
甲:是啊!讓我們聽聽同學們是怎樣關心集體的吧!
(同學們自由發言)
乙:這樣的事例真是舉不勝舉!
甲:這樣的精神真是可歌可敬!
乙:有了這樣的精神,我們的集體一定會——不斷前進(鼓掌)!
(三)愛老師
甲:如果說,集體是我們共同的家。
乙:那么,老師就是我們共同的家長。
甲:我們生長在溫暖的集體中。
乙:師生之間朝夕相處,情深意長。
甲:多少次,我們遇到難題!鼓勵我們的,是老師溫暖的微笑;
乙:多少次,我們犯下小錯!幫助我們的,是老師嚴厲的目光;
甲:老師,有了您,校園才會這樣美麗!
乙:老師,有了您,花朵才會如此芬芳!
甲:然而,老師的辛勞,又有誰能知曉!
乙:讓我們聽聽這些小伙伴的敘述吧!
(表演小品《夸老師》)
甲:是啊,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乙:老師的辛勞,又何止這些!
甲:千言萬語,也道不盡我們對老師的愛!
乙:那么,就讓我們用優美的歌聲來表達吧!
乙:請聽歌曲《每當我走過老師窗前》
(歌曲《每當我走過老師窗前》。)
(四)愛同學
甲:敬愛的老師!我們永遠感謝您!
乙:您那真誠無私的愛,在我們幼小的心靈深深地扎下了根!
甲:那愛,發芽開花,結出了豐盛的果實。
乙:我們也學會了愛,學會了關懷!
甲:我們互相關心。
乙:我們互相幫助。
甲:那么,生活在同學們之間,你受到過同學們的幫助嗎?(有)
乙:誰能介紹一下呢?
(同學們自由發言)
甲:同學們的回答真好!
乙:這就是愛,這就是關懷,這就是友誼!
甲:請聽詩朗誦《友誼》。
(詩朗誦《友誼》)
乙:深厚的友誼,溫暖了我們的心靈。
甲:深厚的友誼,也溫暖了我們每一個人。
乙:愛,是陽光,是雨露。
甲:愛,是春風,是鮮花。
乙:愛是無私的,愛是廣義的。
甲:我們的愛,已經延伸到了班外、校外。
乙:同學們,還記得5、12嗎?(記得)
甲:是啊,我們不會忘記!去年的5月12日下午,我們學校全體師生向災區的朋友獻上了愛心。同時,我們也受到了一次愛的教育。
乙:下面,讓我們作個簡單的回顧。
(播放錄像)
甲:如此感人的一幕,久久在我們的腦海里回蕩!
乙:如此動人的樂章,將永遠影響我們的一生!
甲:同學們,此時此刻,相信大家的心情都很激動!
乙: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我們仍要一如既往地奉獻自己的愛心,讓世界變成更美好的人間!
甲:請欣賞舞蹈《愛的奉獻》。
(舞蹈《愛的奉獻》。)
尾聲
甲:愛,似涓涓清泉,溫暖我們的心靈。
乙:愛,如閃閃星光,照亮我們的前程。
甲:我們要播撒愛的種子!
乙:我們要珍惜愛的花朵!
甲:只要我們付出真心!
乙:只要我們付出愛心!
合:我們的明天就會變得更美好!
甲:讓我們高聲齊唱《明天會更好》,祝愿我們都能迎來光輝燦爛的明天!
(齊唱。拍手。凝聚。)
乙:下面,請輔導員講話。(鼓掌)
(輔導員講話。呼號。)
合:五(4)中隊“愛在校園”主題隊會——到此結束。
(熱烈鼓掌。)
臘八節班會教案小學篇八
知識目標:了解與人相處的學問,使學生懂得與人友好相處的重要性。
能力目標:初步學會基本的交往原則和交往技巧。
情感目標:讓學生體驗與人友好相處的快樂。
1、課前調查本班同學的交往情況,搜集典型案例,以備上課時用。
2、選擇一些與課文相關的漫畫
3、準備有關友誼主題的配樂詩朗誦。
2課時。
(一)談話導入
師:今天我們的教室真干凈啊!能告訴我昨天的值日生是哪幾位嗎?(表揚)
師:剛剛被表揚的幾位同學,能告訴大家你現在的心情嗎?(活動)
(二)談感受
1、前后座的四人分為一組,每人說出三次自已被表揚的經歷和當時的感受。
2、老師在各組選出一名同學向全班同學陳述。
(三)互相贊美
1、同座位兩人一組,每人回想可以贊美對方的三處,依次寫在小紙條上,寫上自已的名字交給老師。
2、老師將紙條收齊后,打亂了放在一個大信封里,隨機請同學上來抽取其中的一條,大聲地讀給全班同學聽。
3、請被讀到的同學向大家說自已被贊美的感受和感謝。
(四)贊美他人
1、請每位同學找出生活中三個贊美的對象,比如爸爸媽媽,老師,同學,鄰居等,回想他們身上值得贊美的地方。
2、向老師說出自已準備贊美他們的時間和方式。
(五)理解課題
(六)朗讀短文《贊美的力量》
1、請一位朗讀好的同學起來有表情地朗讀《贊美的力量》。
2、思考討論:要不要贊美他人。
哪些同學有了自已的答案?全班交流。
(七)辯論表演
1、請持有相同觀點的同學自動組成一組,進行小范圍的辯論表演。
2、請全體同學為辯論雙方打分。
(八)閱讀文章《孤獨的小美》
1、請同學閱讀《孤獨的小美》。
2、師問:你們有沒有過類似的情況?你自已或周圍同學的?
3、角色互換:師問:假如你是小美,你準備怎么辦?(收集金點子)
4、師總結:我將同學們的金點子匯總起來,想辦法通過課文的編者交給小美,好嗎?
(九)贊一贊
1、請每個同學找出自已在班上交往最少的同學,想一想原因是什么?
2、繼續想一想,這些同學身上有什么值得贊美的地方?
3、在課堂上向這些同學說出自已的贊美。
(十)設計最佳方案
1、閱讀課文中的“噓,千萬別......"
2、組織學生回答課文中的三個問題。
3、選擇討論較好的幾個小組起來回答。
4、以無記名投票的方式選出最佳方案。
(一)師出示漫畫或請同學表演事先準備好的小品。
1、師問:像他們這樣與人交往會獲得友誼嗎?為什么?
2、完成課文第31頁上的選擇;請部分同學說說選擇的原因;請其他同學進行評價。
3、完成課文要求的游戲,組織同學兩人一組。
(1)你說我聽。
(2)我說你聽。
(3)雙方在聽的過程中,可以模擬兩種不同的聽法;認真的耐心
的和不認真的。
(4)給對方作為聽眾的角色打分。
(二)學習美文《聽的藝術》
1、請一位同學朗讀課文“你會聆聽嗎?”中的美文《聽的藝術》。
2、組織討論:我們在做聽眾的過程中要注意什么?
3、教師總結,補充同學們關于聽的藝術。
4、小結:
播放有關友誼的配樂詩朗誦,讓同學們再次學會聆聽。
(三)播放歌曲《朋友》。
1、請大家跟著錄音機一起哼唱《朋友》;
2、請一些同學說說歌詞的意思。
(四)學習美文《一群光頭男孩》。
1、集體閱讀“全在真情付出”中的美文《一群光頭男孩》。
2、討論思考:
(1) 為什么學校里會出現一群光頭男孩?
(2) 你能想到這樣的真情付出的方法了嗎?
(3) 遇到類似的情況,你能像文中的男孩們一樣以實際行動獻出
真情嗎?
(五)朗讀《神奇的“心靈創可貼”》
1、請一位同學有表情的地朗讀《神奇的“心靈創可貼”》。
2、請同學回憶讓自已感動的事情,并說出來給大家聽。
3、舉辦一次以“真情到永遠”為題的小型征文活動。
(六)小結:
找一找,自已周圍有哪些需要幫助的同學?自已的力量如果
不夠,試著約請其他同學共同商定友情幫助的方案。
臘八節班會教案小學篇九
目的:通過本次班會使全班學生認識到:好的習慣可以使人走向成功,壞的習慣使人失敗,習慣決定命運,為了祖國的命運, 為了民族的命運,為了我們的.未來的命運,必須養成好習慣。
主持人:凌方華、趙文賢
過程:
一、學生主持人宣布班會開始。
二、全體學生起立唱《國歌》。
三、由學生講述偉人、成功人士的好習慣(班會前學生收集)
四、部分學生談自己以前由于有良好習慣而取得的成績。
五、部分學生談自己以前由于有壞習慣而造成的后果,現在修正了不良習慣形成了良好習慣而進步的體會。
六、全體同學鄭重承諾:為了我們未來的命運改正不良習慣!為了我們未來的命運,培養良好的習慣!
七、唱國歌,主持人宣布班會結束。
效果:通過本次班會,全班同學都受到了教育,認識到習慣對每個人一生的影響,都認識到為了將來要養成良好的習慣,改正不良習慣,而且每個學生都有改變。通過網上查找材料,直接通過多媒體播放,效果佳。
臘八節班會教案小學篇十
科學家的故事
1、過開展本次活動,開闊學生的視野,增強他們的動手能力使學生在活動中了解科學技術具有為人類造福的無窮力量,掌握基本的自然科學知識,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對科學技術的熱愛之情。
2、從小培養他們對科學的興趣和熱愛科學、勇于創新的好品質,使他們養成善于觀察、思考的好習慣。
一、談話導入
二、學生講科學家的故事
三、說說名言
無論何時,不管怎樣,我也絕不允許自己有一點灰心喪氣。---愛迪生
勝利者往往是從堅持最后五分鐘的時間中得來成功。---牛頓
四、觀看小動畫
五、活動
科學家們取得的成就令世人矚目,他們為祖國爭得了榮譽,為人類的進步做出了貢獻。老師希望同學們今后更加勤奮學習,積累更多的科學知識,勇于實踐,大膽創新,扇動雛鷹奮勇的翅膀,飛上科學的藍天,共創一片絢麗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