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派”的詩句大全
帶“派”的五言詩句
帶“派”的五言詩句72句,其中“派”開頭的五言詩句6句,“派”結尾的五言詩句7句,“派”在中間的五言詩句59句。
“派”開頭的五言詩句【第1句】:派通天宇闊,溜入楚江浮。——出自唐·貫休《東西二林寺流水》
【第2句】:派分示三教,理詣無二名。——出自唐·權德輿《與道者同守庚申》
【第3句】:半途喜開鑿,派別失大江。——出自唐·韓愈《病中贈張十八》
【第4句】:漢江回萬里,派作九龍盤。——出自唐·李白《金陵望漢江》
【第5句】:有似骨肉親,派別從茲始。——出自唐·白居易《和答詩十首·和分水嶺》
【第6句】:東都漸瀰漫,派別百川導。——出自唐·韓愈《薦士》
“派”結尾的五言詩句【第1句】:湓浦應分派,荊江有會源。——出自唐·李商隱《哭劉司戶二首》
【第2句】:分源豕韋派,別浦雁賓秋。——出自唐·杜甫《重送劉十弟判官》
【第3句】:雄才舊百派,相近浮日川。——出自唐·陸龜蒙《奉和襲美二游詩·徐詩》
【第4句】:大江分九派,淼漫成水鄉。——出自唐·孟浩然《自潯陽泛舟經明海》
【第5句】:阿膠在末派,罔象游上源。——出自唐·元稹《賽神》
【第6句】:維南匯平湖,浙水實分派。——出自宋·張镃《莊器之賢能良居鏡湖上作吾亦愛吾廬六詩見》
【第7句】:水流本三派,臺高乃四臨。——出自北宋·李清照《題八詠樓》
“派”在中間的五言詩句【第1句】:楚縣入青楓,長江一派通。——出自唐·李端《送夏中丞赴寧國任》
【第2句】:江路一悠哉,滔滔九派來。——出自唐·蘇味道《九江口南濟北接蘄春南與潯陽岸》
【第3句】:邃古派泛濫,皇朝光赫曦。——出自唐·陸龜蒙《襲美先輩以龜蒙所獻五百言既蒙見和復示榮唱…用伸酬謝》
【第4句】:引派昆山峻,朝宗海路長。——出自唐·張良器《河出榮光》
【第5句】:積漸開詞源,一派分萬溜。——出自唐·陸龜蒙《讀襄陽耆舊傳,因作詩五百言寄皮襲美》
【第6句】:雙流湓隱隱,九派棹憧憧。——出自唐·無可《寄題廬山二林寺》
【第7句】:楚塞三湘接,荊門九派通。——出自唐·王維《漢江臨泛》
【第8句】:十里尋幽寺,寒流數派分。——出自唐·賈島《就可公宿》
【第9句】:江形篆平沙,分派回勁筆。——出自北宋·黃庭堅《發舒州向皖口道中作寄李德叟》
【第10句】:標名資上善,流派表靈長。——出自唐·張文琮《詠水》
【第11句】:遠岫碧光合,長淮清派連。——出自唐·張祜《題濠州鐘離寺》
【第12句】:二湖豁南浸,九派駛東流。——出自唐·呂溫《岳陽懷古》
【第13句】:寒聲終自遠,靈派孰為分。——出自唐·江為《瀑布》
【第14句】:萬仞香爐峰,一派九江水。——出自明·憨山《廬山石門隱居》
【第15句】:九派春潮滿,孤帆暮雨低。——出自唐·鄭錫《送客之江西》
【第16句】:引將諸派水,別貯大都春。——出自唐·黃滔《省試奉詔漲曲江池》
【第17句】:寺分一派水,僧鎖半房山。——出自唐·裴說《道林寺》
【第18句】:雨派潈漴急,風畦芷若香。——出自唐·杜牧《春日言懷寄虢州李常侍十韻》
【第19句】:江湖馀派少,鴻雁遠聲哀。——出自唐·盧綸《書情上大尹十兄》
【第20句】:月卿派天河,星橋嘆誰可。——出自宋·包恢《酬袁守方秋崖遺寶帶橋詩以雇我老非題柱客》
【第21句】:九派尋陽郡,分明似畫圖。——出自唐·權德輿《送孔江州》
【第22句】:別派驅楊墨,他鑣并老莊。——出自唐·李商隱《贈送前劉五經映三十四韻》
【第23句】:九派期方越,千鈞或所輕。——出自唐·裴耀卿《敬酬張九齡當涂界留贈之作》
【第24句】:越嶺千峰秀,淮流一派長。——出自唐·羅隱《投浙東王大夫二十韻》
【第25句】:九派繞孤城,城高生遠思。——出自唐·白居易《早秋晚望,兼呈韋侍郎》
【第26句】:一派吳興水,西來此驛分。——出自唐·張祜《題平望驛》
【第27句】:九派混東流,朝宗合天沼。——出自唐·吳筠《登廬山東峰觀九江合彭蠡湖》
【第28句】:湓水從東來,一派入江流。——出自唐·白居易《泛湓水》
【第29句】:五湖長路少,九派亂山多。——出自唐·盧綸《送寧國夏侯丞》
【第30句】:自從戰伐來,一派縱橫馳。——出自唐·陸龜蒙《襲美先輩以龜蒙所獻五百言既蒙見和復示榮唱…用伸酬謝》
【第31句】:引派彤庭里,含虛玉砌陰。——出自唐·錢起《和范郎中宿直中書,曉玩清池,贈南省同僚兩垣遺補》
【第32句】:漸映千峰出,遙分萬派流。——出自唐·皎然《南樓望月》
【第33句】:莫窮合沓步,孰盡派別游。——出自唐·孟郊《越中山水》
【第34句】:積流橫地紀,疏派引天潢。——出自唐·李世民《春日望海》
【第35句】:岐路窮無極,長江九派分。——出自唐·皇甫冉《送柳八員外赴江西》
【第36句】:九派吞青草,孤城覆綠蕪。——出自唐·白居易《東南行一百韻寄通州元九侍御澧州李十一舍人…竇七校書》
【第37句】:聽萬籟笙竽,一派仙家譜。——出自元·許楨《摸魚子 和》
【第38句】:淺派胤沙草,馀波漂岸船。——出自唐·張祜《題丹陽永泰寺練湖亭》
【第39句】:圣賢冠史籍,枝派羅源津。——出自唐·杜甫《敬寄族弟唐十八使君》
【第40句】:吳將派天澤,以練舟師徒。——出自唐·陸龜蒙《奉和襲美太湖詩二十首·練瀆》
【第41句】:潯陽阮咸宅,九派竹林前。——出自唐·楊巨源《春日送沈贊府歸潯陽覲叔父》
【第42句】:眾山寒疊翠,兩派綠分聲。——出自唐·方干《處州洞溪》
【第43句】:三江事多往,九派理空存。——出自南北朝·謝靈運《入彭蠡湖口》
【第44句】:絕岸派沿洑,修廊趾崇隆。——出自唐·張祜《處士隱居》
【第45句】:濫觴雖有罪,末派彌九縣。——出自北宋·黃庭堅《奉和文潛贈無咎篇末多見及以既見君子云胡不》
【第46句】:寒流萬派碧,南渡見煙光。——出自唐·吳融《途次淮口》
【第47句】:川通黑水浸,地派紫泉流。——出自唐·李乂《奉和晦日幸昆明池應制》
【第48句】:傾車無共轍,同派有殊瀾。——出自唐·鄭愔《貶降至汝州廣城驛》
【第49句】:一派注滄海,幾人生白頭。——出自唐·許棠《汴河十二韻》
【第50句】:灇淙一派墮,練帶橫斜牽。——出自唐·陸龜蒙《引泉詩》
【第51句】:一水終南下,何年派作溝。——出自唐·吳融《御溝十六韻》
【第52句】:井絡雙源浚,潯陽九派長。——出自唐·駱賓王《在江南贈宋五之問》
【第53句】:煙盡九峰雪,雨生諸派云。——出自唐·許彬《湘江》
【第54句】:列名通地紀,疏派合天津。——出自唐·駱賓王《詠水》
【第55句】:冰消泉派動,日暖露珠晞。——出自唐·劉威《早春》
【第56句】:桂嶺千崖斷,湘流一派通。——出自唐·包佶《酬于侍郎湖南見寄十四韻》
【第57句】:坎德疏溫液,山隈派暖流。——出自唐·李貞《奉和圣制過溫湯》
【第58句】:長江連楚蜀,萬派瀉東南。——出自宋·蘇軾《入峽》
【第59句】:雨派潀漴急,風畦芷若香。——出自唐·杜牧《春日言懷寄虢州李常侍十韻》
帶“派”的七言詩句
帶“派”的七言詩句84句,其中“派”開頭的七言詩句3句,“派”結尾的七言詩句12句,“派”在中間的七言詩句69句。
“派”開頭的七言詩句【第1句】:寒入山骨吼千雷,派出銀河轟萬鼓。——出自宋·白玉蟾《三級泉》
【第2句】:派出昆侖五色流,一支黃濁貫中州。——出自北宋·王安石《黃河》
【第3句】:源從顥氣何因絕,派助前溪豈覺添。——出自唐·薛能《水簾吟》
“派”結尾的七言詩句【第1句】:東坡雖是湖州派,竹石風流各一時。——出自北宋·黃庭堅《文與可嘗云老僧墨竹一派近在湖州吾竹雖不及》
【第2句】:收拾遺聞歸一派,百年終恃小門生。——出自清·龔自珍《已亥雜詩 115》
【第3句】:竹院松廊分數派,不空清泚亦逶迤。——出自唐·鄭谷《水》
【第4句】:水分林下清泠派,山峙云間峭峻峰。——出自唐·伍喬《題西林寺水閣》
【第5句】:波湖欲盡山為界,始見寒泉落高派。——出自宋·蘇軾《與胡祠部游法華山》
【第6句】:本朝閩學自有派,文字醰醰多古情。——出自清·龔自珍《已亥雜詩 31》
【第7句】:聞塵掃盡根性空,不須更枕清流派。——出自宋·蘇軾《次韻秦太虛見戲耳聾》
【第8句】:具區吞滅三州界,浩浩湯湯納千派。——出自宋·蘇軾《又次前韻贈賈耘老》
【第9句】:固知法嗣要龍象,先生端是毗陵派。——出自宋·陳與義《蒙賜佳什欽嘆不足不揆淺陋輒次元韻》
【第10句】:老夫平生行樂處,只今許公分一派。——出自北宋·黃庭堅《高至言筑亭于家圃以奉親總其觀覽之富命曰溪》
【第11句】:自馀眾作等別派,彪虥貍豹虎一斑。——出自宋·敖陶孫《借山谷后山詩編於劉宜之司戶因書所見呈宜》
【第12句】:自言無處著隱居,僅得門前溪一派。——出自元·王冕《過山家》
“派”在中間的七言詩句【第1句】:古柏八株堆翠色,靈泉一派逗寒聲。——出自唐·和凝《醴泉院》
【第2句】:笠象胤明雙不見,線源分派寸難尋。——出自唐·杜荀鶴《題護國大師塔》
【第3句】:龍湫一派天下無,萬口贊揚同一舌。——出自宋·樓鑰《大龍湫》
【第4句】:云橫九派浮黃鶴,浪下三吳起白煙。——出自現代·毛澤東《七律·登廬山》
【第5句】:九派迢迢九月殘,舟人相語且相寬。——出自唐·鄭谷《舟行》
【第6句】:清邃林亭指畫開,幽巖別派像天臺。——出自唐·方干《題越州袁秀才林亭》
【第7句】:一派遠光澄碧月,萬株聳翠獵金飆。——出自唐·張又新《青障山》
【第8句】:山從建業千峰出,江至潯陽九派分。——出自唐·皇甫冉《送李錄事赴饒州》
【第9句】:龍門支派富才能,年少飛翔便大鵬。——出自唐·齊己《寄金陵幕中李郎中》
【第10句】:浦派縈回誤遠近,橋島向背迷窺臨。——出自唐·白居易《池上作》
【第11句】:荷鍤庭中破嫩苔,清溝一派引泉來。——出自南宋·陸游《小池》
【第12句】:七條瘦玉叩寒星,萬派流泉哭纖指。——出自唐·無名氏《聽琴》
【第13句】:瀲滟清輝吞半郭,縈紆別派入遙村。——出自唐·方干《侯郎中新置西湖》
【第14句】:玉泉邊一派西山,太液畔秋風緊處。——出自元·馮子振《鸚鵡曲 燕南八景》
【第15句】:一派溪隨箬下流,春來無處不汀洲。——出自唐·陸龜蒙《自遣詩三十首》
【第16句】:六環金錫飛來后,一派銀河瀉落時。——出自唐·貫休《海覺禪師山院》
【第17句】:千叢野竹連湘浦,一派寒江下吉陽。——出自唐·耿湋《發綿津驛》
【第18句】:數聲塞角高還咽,一派涇河凍不流。——出自宋·魏野《登原州城呈張蕡從事》百問中文原創
【第19句】:正憂末派淪滄海,忽見高枝拂絳霄。——出自唐·羅隱《寄酬鄴王羅令公五首》百問中文原創
【第20句】:靈汜橋邊多感傷,分明湖派繞回塘。——出自唐·李紳《新樓詩二十首·靈汜橋》
【第21句】:別派中分汾水右,英靈吸盡姑山氣。——出自元·段克己《滿江紅 壽陳丈良臣》
【第22句】:畫出一派瀟湘秋,萬家秋色人漁樵。——出自宋·白玉蟾《覺非居士東菴甚奇觀玉蟾曾游其間醉吟一篇》
【第23句】:飲澗鹿喧雙派水,上樓僧蹋一梯云。——出自唐·鄭谷《少華甘露寺》
【第24句】:帝遣銀河一派垂,古來惟有謫仙詞。——出自宋·蘇軾《世傳徐凝瀑布詩云一條界破青山色至為塵陋又》
【第25句】:數行嘉樹紅張錦,一派春波綠潑油。——出自北宋·黃庭堅《寄別說道》
【第26句】:川流近海學易至,源出慈湖派獨清。——出自宋·包恢《挽陳和仲二首》
【第27句】:一派灰飛官渡火,五更霜灑中原血。——出自清·陳維崧《自封丘北岸渡江至汴梁》
【第28句】:二公派當百似續,行舒綴遠如觀舞。——出自宋·敖陶孫《次韻翁伯紹教授》
【第29句】:林中破笑派雪雨,不著世間笑粉塵。——出自北宋·黃庭堅《北園步折梅寄君庸》
【第30句】:江逢九派人將別,猿到三聲月為秋。——出自唐·熊孺登《與左興宗湓城別》
【第31句】:鉛凝真汞結丹砂,一派火輪真為主。——出自唐·呂巖《題桐柏山黃先生庵門》
【第32句】:逍遙自在樂真歡,何須一派喧絲竹。——出自元·王處一《歸朝歡》
【第33句】: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回蕩。——出自清·查慎行《中秋夜洞庭湖對月歌》
【第34句】:龍樹靈根派別三,家家楖栗不能擔。——出自清·龔自珍《已亥雜詩 82》
【第35句】:寒江九派轉城樓,東下鐘陵第一州。——出自唐·羅隱《上江州陳員外》
【第36句】:雛鳳無端逐小雞,也隨流派附江西。——出自當代·錢鐘書《叔子寄示讀近人集題句、媵以長書、蓋各異》
【第37句】:萬派爭流雨過時,晚來春靜更逶迤。——出自唐·李建勛《春水》
【第38句】:廣陵花盛帝東游,先劈昆侖一派流。——出自唐·許渾《汴河亭》
【第39句】:茫茫九派流中國,沉沉一線穿南北。——出自現代·毛澤東《菩薩蠻·黃鶴樓》
【第40句】:豫章西望彩云間,九派長江九疊山。——出自現代·毛澤東《七絕·戲改李攀龍《懷明卿》》
【第41句】:直是銀河分派落,兼聞碎滴濺天臺。——出自唐·方干《石門瀑布》
【第42句】:數派清泉黃菊盛,一林寒露紫梨繁。——出自唐·盧綸《晚次新豐北野老家書事呈贈韓質明府》
【第43句】:漾漾悠悠幾派分,中浮短艇與鷗群。——出自唐·羅鄴《流水》
【第44句】:萬派寒泉枯藥鼎,一輪明月出圭峰。——出自元·馬鈺《玩丹砂 贈清風散人明月散人》
【第45句】:洪河一派清淮接,堤草蘆花萬里秋。——出自唐·李紳《卻入泗口》
【第46句】:溪中鳥鳴春景旦,一派寒冰忽開散。——出自唐·盧綸《陳翃郎中北亭送侯釗侍御賦得帶冰流歌》
【第47句】:發回仍索常行費,另派門攤云雇船。——出自清·吳偉業《捉船行》
【第48句】:崆峒一派瀉蒼煙,長揖丹丘逐水仙。——出自唐·陳陶《上建溪》
【第49句】:鏗鏗鐺鐺寒重重,盤渦蹙派鳴蛟龍。——出自唐·牛殳《方響歌》
【第50句】:山邊樹下行人少,一派新泉日午時。——出自唐·朱慶馀《尋僧》
【第51句】:竹溪黃溪何派支,太白子厚名始垂。——出自宋·包恢《趙宗判請游巖溪》
【第52句】:無端后圣穿鑿破,一派前導千流隨。——出自唐·陸龜蒙《江湖散人歌》
【第53句】:今人不講源頭水,只問支流派是誰。——出自清·宋湘《說詩八首》
【第54句】:一派水清疑見膽,數重山翠欲留人。——出自唐·羅隱《上霅川裴郎中》
【第55句】:早訪丹砂上峋嶁,晚提河派泝昆侖。——出自南宋·陸游《道室雜題》
【第56句】:山青水碧千萬丈,奇峰急派何縱橫。——出自唐·孟遲《發蕙風館遇陰不見九華山有作》
【第57句】:廢君一月官書力,讀我連篇新派詩。——出自清·黃遵憲《酬曾重伯編修》
【第58句】:雪竇峰前一派懸,雪竇五月無炎天。——出自唐·崔道融《雪竇禪師》
【第59句】:曠世心期推栗里,故鄉宗派守桐城。——出自當代·錢鐘書《馬先之[厚文]屬題詩稿》
【第60句】:心匪不仁計則窮,減夫派餉事重重。——出自清·蕭正模《讀崇禎辛未后十余年事》
【第61句】:檐橫淥派王馀擲,窗裊紅枝杜宇啼。——出自唐·吳融《玉女廟》
【第62句】:茶甘酒美汲雙井,魚肥稻香派百泉。——出自北宋·黃庭堅《次韻叔父臺源歌》
【第63句】:山泉引派漲清池,野蔓移根絡短籬。——出自南宋·陸游《山園》
【第64句】:明明山立千峰表,湛湛鄞清萬派中。——出自宋·包恢《挽陳和仲二首》
【第65句】:兩派潺湲不暫停,嶺頭長瀉別離情。——出自唐·吳融《分水嶺》
【第66句】:千尋萬派功難測,海門山小濤頭白。——出自唐·齊己《觀李瓊處士畫海濤》
【第67句】:長江九派人歸少,寒嶺千重雁度遲。——出自唐·皇甫冉《招隱寺送閻判官還江州》
【第68句】:曩劫曾為觀大士,前生又是派禪師。——出自宋·白玉蟾《呼喚體自述》
【第69句】:淙淙萬音落石顛,皎皎一派當檐前。——出自北宋·王安石《僧德殊家水簾求予詠》
本文為百問中文站長整理而成,轉載請標明出處,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