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描寫人性的句子集錦50條
《孟子》經典的句子集錦
【第1句】:國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孟子
【第2句】:“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
【第3句】:故為政者,每人而悅之,日亦不足矣。
【第4句】: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惡于眾也。
【第5句】:離婁上:人之患,在好為人師。
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毀,而后人毀之;國必自伐,而后人伐之。《太甲》曰:‘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謂也。 ----孟子
【第6句】: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仁者無敵。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權,然后知輕重;度,然后知長短。物皆然,心為甚。
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八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
【第7句】: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
【第8句】:滕文公上:或勞心,或勞力。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義也。
有恒產者有恒心,無恒產者無恒心
設為庠序學校以教之:庠者,養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學則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倫也。人倫明于上,小民親于下。有王者起,必來取法,是為王者師也。《詩》云‘周雖舊邦,其命惟新’,文王之謂也。子力行之,亦以新子之國。 ----孟子
【第9句】:“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第10句】:公孫丑上:昔者曾子謂子襄曰:“子好勇乎?吾嘗聞大勇于夫子矣:自反而不縮,雖褐寬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
我善養吾浩然之氣。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
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
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孟子
【第11句】:孟子曰:“愛人不親,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禮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詩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孟子
【第12句】:人之有德慧術知者,恒存乎疢疾。獨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慮患也深,故達。 ----孟子
【第13句】: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義者也。 ----孟子
【第14句】:仁者榮,不仁者辱。
【第15句】:梁惠王下曰:“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曰:“不若與人。”
孟子對曰:“有。惟仁者為能以大事小,是故湯事葛,文王事昆夷;惟智者為能以小事大,故大王事獯鬻,句踐事吳。以大事小者,樂天者也;以小事大者,畏天者也。樂天者保天下,畏天者保其國。《詩》云:‘畏天之威,于時保之。’” ----孟子
書中經典的句子集錦
1) 那些普普通通而毫無特色的罪行才真正令人迷惑,就像-個相貌平凡的人最難以讓人辨認樣。《福爾摩斯探案集》
2) 與人方便,自己方便。《西游記》
3) 只要你是天鵝蛋,就是生在養雞場里也沒有什么關系。《安徒生童話》
4) 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縫。手足斷,安可續?《三國演義》
5) 誰都可能出個錯兒,你在一件事情上越琢磨得多就越容易出錯。《好兵帥克歷險記》
6) 現在的你,從現在這個點向前看,是不是看不到通向未來那條線?只有像喬布斯一樣回頭看時,才會發現這些過去的點其實已經畫出了那條線。你要相信,每一個點遲早都會連接到一起。
7) 秋天是多彩的,秋天是含蓄的。秋天是既喜又憂的矛盾綜合體。喜的是收獲豐收的喜悅,憂的是每逢秋風四起的時候,映入眼簾的是草木枯黃、落葉滿地,漫天衰敗的跡象會連帶著人的心情一起灰暗起來。
8) 不要總在過去的回憶里纏綿,在人生中,許多的成敗與得失,并不是我們都能預料到的,很多的事情也并不是我們都能夠承擔得起的,但是,只要我們努力去做,求得一份付出后的坦然,其實得到的也是一種快樂!
9) 任時光荏苒,任風月流轉,一路上只要有愛相隨,縱然雨霧漫天,葉落傾城,我們的眼 眸里,照樣有美景映現,明媚一片。
10) 放棄該放棄的是無奈,放棄不該放棄的是無能;不放棄該放棄的是無知,不放棄不該放棄的.是執著。
11) 適時的放棄是需要勇氣的,但是在某些時候,人只有在保全自己的情況下,才能更有價 值地活著;放棄,有時是為了換取更大的空間。
12) 人的幸福感是自己給的,生活總會有個未來,就像四季更迭永遠有春天一樣,不急不躁,該有的都會有。人,最好的心態是平靜;最好的狀態是簡單;最好的感覺是自由;最好的心情是童心。
13) 學習不但意味著接受新知識,同時還要修正錯誤乃至對錯誤的認識。
14) 再高深的學問也是從字母學起的。
15) 愛情是一場戰役,相愛時你的對手是那個男人;分手了,對手就是你自己。戰勝自己,把他的信息刪去,重新開始生活,你才是贏家。
16) 世界上有這樣一些幸福的人,他們把自己的痛苦化作他人的幸福,他們揮淚埋葬了自己在塵世間的希望,它卻變成了種子,長出鮮花和香膏,為孤苦伶仃的苦命人醫治創傷。——《湯姆叔叔的小屋》
17) 開發人類智力的礦藏是少不了要由患難來促成的。——《基度山伯爵》
18) 愛情應該給人一種自由感,而不是囚禁感。——《兒子與情人》
19) 對于有信仰的人,死是永生之門。——《失樂園》
20) 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哈姆霄特》
21) 你以為我貧窮、相貌平平就沒有感情嗎?我向你發誓,如果上帝賦予我財富和美貌,我會讓你無法離開我,就像我現在無法離開你一樣。雖然上帝沒有這么做,可我們在精神上依然是平等的。——《簡·愛》
22) 我從沒有愛過這世界,它對我也一樣。——《拜倫詩選》
23) 離開一輩子后,他又回到了自己出生的那片土地上,從小到大,他一直是那個地方的目擊者。——《尤利西斯》
24) 在各種事物的常理中,愛情是無法改變和阻擋的,因為就本性而言,愛只會自行消亡,任何計謀都難以使它逆轉。——《十日談》
25) 就投機鉆營來說,世故的價值永遠是無法比擬的。——《死魂靈》
26) 強迫經常使熱戀的人更加鐵心,而從來不能叫他們回心轉意。——《陰謀與愛情》
27) 有一個傳說,說的是有那么一只鳥兒,它一生只唱一次,那歌聲比世上一切生靈的歌聲都更加優美動聽。——《荊棘鳥》
28) 如果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雪萊詩選》
29) 自己的行為最惹人恥笑的人,卻永遠是最先去說別人壞話的人。——《偽君子》
30) 離你越近的地方,路途越遠;最簡單的音調,需要最艱苦的練習。——《泰戈爾詩選》
31) 將感情埋藏得太深有時是件壞事。如果一個女人掩飾了對自己所愛的男子的感情,她也許就失去了得到他的機會。——《傲慢與偏見》
32) 人與人之間,最可痛心的事莫過于在你認為理應獲得善意和友誼的地方,卻遭受了煩擾和損害。——《巨人傳》
33) 將感情埋藏得太深有時是件壞事。如果一個女人掩飾了對自己所愛的男子的感情,她也許就失去了得到他的機會。(《傲慢與偏見》)
34) 認識自己的無知是認識世界的最可靠的方法。(《隨筆集》)
35) 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哈姆霄特》)
36) 神要是公然去跟人作對,那是任何人都難以對付的。(《荷馬史詩》)書中經典的句子
37) 你以為我貧窮、相貌平平就沒有感情嗎?我向你發誓,如果上帝賦予我財富和美貌,我會讓你無法離開我,就像我現在無法離開你一樣。雖然上帝沒有這么做,可我們在精神上依然是平等的。(《簡。愛》)
38) 大人都學壞了,上帝正考驗他們呢,你還沒有受考驗,你應當照著孩子的想法生活。(《童年》)
39)你越沒有心肝,就越高升得快,你毫不留情地打擊人家,人家就怕你。只能把男男女女當作驛馬,把它們騎得筋疲力盡,到了站上丟下來,這樣你就能達到欲望的最高峰。(《高老頭》)
40) 我只想證明一件事,就是,那時魔鬼引誘我,后來又告訴我,說我沒有權利走那條路,因為我不過是個虱子,和所有其余的人一樣。(《罪與罰》)
孟子名言集錦
【第1句】: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第2句】:盡信書,不如無書。
【第3句】: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于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
【第4句】:萬乘之國,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國,弒其君者必百乘之家。
【第5句】:不恥不若人,何若人有?
【第6句】: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第7句】: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第8句】: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第9句】: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第10句】: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
【第11句】:禍福無不自己求之者。
【第12句】:我知言,我善養吾浩然之氣。
【第13句】:恭者不侮人,儉者不奪人。
【第14句】:君仁,莫不仁;君義,莫不義;君正,莫不正。
【第15句】: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第16句】:不以規矩,不成方圓。
【第17句】:權,然后知輕重;度,然后知長短。
【第18句】: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饑而死也。
【第19句】: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第20句】: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心,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第21句】:人之相識,貴在相知,人之相知,貴在知心。
【第22句】: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第23句】: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第24句】:賢者在位,能者在職。
【第25句】:其進銳者,其退速。
【第26句】:自暴者,不可與有言也;自棄者,不可與有為也。
【第27句】: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毀,而后人毀之;國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第28句】: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廟;士庶人不仁,不保四體。
【第29句】:人皆可以為堯舜。
【第30句】: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
【第31句】:人有不為也,而后可以有為。
【第32句】:賢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第33句】:養心莫善于寡欲。
【第34句】: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第35句】:人之有道也,飽食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于禽獸。圣人有憂之,使契為司徒,教以人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
【第36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第37句】:有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軔而不及泉,猶為棄井也。
【第38句】:仁者無敵。
【第39句】:事,孰為大?事親為大;守,孰為大?守身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聞之也;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未聞也。孰不為事?事親、事之本也;孰不為守?守身,守之本也。
【第40句】: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
【第41句】: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第42句】:五谷者,種之美者也,茍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第43句】:始作俑者,其無后乎?
【第44句】: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惡于眾也。
【第45句】: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
【第46句】: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第47句】:尊賢使能,后杰在位。
【第48句】: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第49句】:仁之勝不仁也,猶水勝火。今之為仁者,猶以一杯水救一車薪之火也;不熄,則謂之水不勝火,此又與于不仁之甚者也,亦終必亡而已矣。
【第50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第51句】: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
【第52句】:獸相食,且人惡之,為民父母,行政不免於率獸而食人,惡在其為民父母也。
【第53句】: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第54句】: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
【第55句】: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在,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第56句】: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涂有餓莩而不知發。
【第57句】:不挾長,不挾貴,不挾兄弟而友。
【第58句】:廄有肥馬,民有饑色,野有餓莩,此率獸而食人也。
【第59句】:殺一無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義也。
【第60句】: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第61句】: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舍我其誰也?
與孟子有關的名言集錦
◆不以規矩,無以成方圓。
◆人之相識,貴在相知,人之相知,貴在知心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不以規矩,不成方圓。經典勵志語錄
◆權,然后和輕重;度,然后知長短。
◆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不以規矩,無以成方園。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文王之囿方七十里,芻蕘者往焉,雉免者往焉。與民同之,民以為小,不亦宜乎
◆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心,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今王與百姓同樂,則王矣
◆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
◆惟仁者為能以大事小,是故湯事葛,文王事昆夷
◆臣聞郊關之內,有囿方四十里,殺其麋鹿者如殺人之罪
◆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在,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王之好樂甚,則齊國其庶幾乎
◆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
◆殺一無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義也。
◆自暴者,不可與有言也;自棄者,不可與有為也。
◆桀紂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
◆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毀,而后人毀之;國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仁義禮智,非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 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
◆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
◆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
◆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三毛經典愛情語錄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盡信書,則不如無書。
◆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舍我其誰也?
◆楊子取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墨子兼愛,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
◆ 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