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專家不稱職的句子聚集90句
《三體》讀書筆記500字(精選10篇)
當看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書筆記吧。到底應如何寫讀書筆記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三體》讀書筆記500字(精選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三體》讀書筆記1
讀《三體》的時候,一兩個小段落讓我有種后背發麻的感覺,渺小的自我漂浮于茫茫宇宙中的神奇觀感,既不知自我,也不知宇宙,既不知生而為何,也不知死歸何處,生命的發生是一種偶然還是一種必然,生命的進程是你的選擇還是你自以為的選擇,我們線性感受時間的方式是不是錯覺…然生命并非生而強大。是在不斷的磨練與物競天擇中,存留與發展。哪怕在一個個體短暫幾十年的歲月中,也是同樣的進程。所以理解自我的困惑與茫然,是與自己和解的基礎。行為可以試錯,錯了可以調整,但要緊的仍在于,如何完整地接納自己,和理解自己之于內心的處境。這種情緒,不能單純用恐懼或者興奮來形容。但至少包含敬畏。當然就像我此前說的,人的局限性,是容易沉溺在眼前的欲望與自我面前,樂此不疲地畫地為牢。如果站得不夠高遠,則易閉塞而狹隘,如果過于跳脫,則生虛幻和自負。
作者在書中對上升到脫離人類脫離時間高度的對世界的審視也讓人驚嘆作者格局之高。不僅能體會到作者對航天、核能、計算機等各個范圍專業知識的掌握,也驚嘆其對中外歷史、心理學、社會學涉及與運用,甚至作者自己創造出來的邏輯嚴謹的「宇宙社會學」理論也無不在理。
如第三部序言所說,書中令人驚嘆的復雜龐大故事結構,使任何一個故事線分支單獨拎出來都可以成為一個獨立完整的作品。而作者用數個這樣的故事線做背景和鋪墊,你翻來這本書了,鉆進去了,就像進入了平行時空下另一個世界。
《三體》讀書筆記2
從人類的角度仰望宇宙,從地球立場探測宇宙,從宇宙尺度反觀人類文明。這不是對人類命運的悲憫,而是對人類生活的幸運與偶然的提醒,我們所處的世界并不是永存的,若能明白,那么,珍惜所擁有的并不完美的生活就是必然的選擇,并且要警惕控制欲的無線膨脹。
弱小和無知不是生存的障礙,傲慢才是。我反復思考這句話里的傲慢的意思,自以為是剛愎自用是傲慢,過于自信以致不能換位思考產生傲慢,局限于自己的水平對更高認知表現出無知也產生傲慢傲慢。弱小和無知雖然會導致生活質量降低,但不會導致毀滅,而傲慢會導致毀滅。從文革中自以為是的傲慢對人帶來的毀滅性打擊,到人類與三體文明交往中對水滴的盲目自信,再到對二向箔的無知解讀,人類作為智慧生命的傲慢及隨之而來的偏見、控制、審判,暴露出人性的弱點;又因為受自身能力的局限無法解讀出云天明的童話中的重要信息,程心局限于自己泛濫的母愛,又沒有能力理解維德的空間曲率驅動引擎的根本目的,最終使地球遭到毀滅性的降維打擊。這樣一部鴻篇巨制,從宇宙維度提醒我們要保持謹慎保持對未知世界和已知世界不懈探索。用這種謹慎和探索認識自我,養護好自己的小宇宙,這樣才能過好自己的生活。
愛是超越一切的,即使在宇宙尺度上,也是唯有真愛不可辜負。
我們是多么幸運!一直以為理所當然的生存和生活其實是無比幸運才能碰上的,懂得這一點,人群得減少多少爭斗和相害,增加多少珍惜和互利啊。
《三體》讀書筆記3
陸陸續續兩個多月囫圇吞棗般讀完《三體》,這本科幻小說設計太多物理學的理論,像我這種文科生不時就去百度,專業知識太費腦子了。
個人最喜歡前兩部:第一部充滿濃郁的歷史氣息,故現實感較強,科幻雖可以天馬行空的遐想,但是根基立于現實,再藝術化虛構才合情理。第一部里印象最深刻的是大史,是位粗中有細,不拘小節,有大智慧的人。在那些高學歷高學識的專家嘲笑他的無畏來源于無知的時候,他依然堅持自己,他還發明了一條屬于他的終極定理:“邪乎到家必有鬼,有鬼指的是有人在搗鬼”,后來也證實了他所說的這些,在開始的時候,幾乎所有人都各種緊張、擔憂,但他依然灑脫,及時享樂。
第二部是我最喜歡的,里面有我最喜歡的男主羅輯。羅輯用他人所不及的智慧讓三體人臣服,換來地球與三體的和諧發展,也是第一位優秀的執劍人,履行了做地球文明“守墓人”的職責,大劉對羅輯的塑造是相當成功的。
第三部除了女主程心,其余人物都值得喜歡,都有自己的特色。特別提一位客串出場:云天明,小說里面表達出愛情的真諦的唯一人,他與程心的愛情(其實更為準確的說是他一個人的愛情)是小說的亮點。他一個人孤獨的生存在外星,為了心上人程心的理想,我不敢說他是為了地球。他不僅以星星作為禮物送給心愛的人,最重要的是在宇宙要坍塌前,送了她一個可以躲避宇宙坍塌的小宇宙……
《三體》讀書筆記4
三十三個小時,第一次讀完一部科幻小說,雨果獎作品《三體》是一部科幻鴻篇巨作,整個過程充滿了驚嘆和深深的思考,在劉慈欣宏大的宇宙觀中為讀者總結了人類文明進程中的歷史、政治、哲學、宗教、天文、數學、物理、計算機、人工智能等等領域的精髓。
把這本書看完了,實話實說犧牲了很多腦細胞,真是讓我把所學的工科,歷史,哲學都重學一遍!在此感謝度娘!
文中最喜歡這句話:給歲月以文明,而不是給文明以歲月;
自己的感悟:思想僵局和固有思維是科學創新的第一阻力;
【第1句】:當面對三體智子封鎖的,很多科學家認為基礎物理不可能有任何的發展,等待人類的終將是三體打擊,沒有任何反抗的機會,他們選擇了自殺;突破思想僵局和固有思維,才有黑暗森林法則的提出;
【第2句】:當人類制造了15%光速飛船時,認為自己有了對抗三體文明的法寶,不求進步,殊不知三體文明已經有了制造光速飛行器能力,最后等待人類只有毀滅;
【第3句】:當人類知道兩次外來文明打擊都是光速粒子時,面對人類文明的三條路,人類拋棄了黑域計劃和光速飛船計劃,選擇了掩體計劃,認為掩體能抵擋光速粒子打擊,這種思想僵局和固有思維使人類做出了錯誤的判斷,當更高文明二維打擊出現時,整個銀河系只能等待滅亡。
《三體》讀書筆記5
前前后后大概花了兩個多月了,看到三體的第三部,真的很震撼,筆者宏大的思維和優美的文筆,每次都深深地吸引著我,讓我不能自拔地閱讀下去。
還是像我在看這本書時寫的一些粗淺的感想看法以及以往讀筆者別的科幻作品一樣,我始終認為,筆者的科幻,最終落腳點是人性,只是我最意外的是,筆者的文字功底竟然是這么深厚,在科幻的另一面,筆者給我展示的`優美的文字,恢宏的宇宙,不可思議的微觀世界,那些文字,像精靈一樣在跳躍和組合,所展示的世界和畫面確實那樣讓人有時充滿神往,有時充滿畏懼,有時卻又無奈至極。
三體所描寫的是地球文明遇到來自三體文明威脅后,人類世界和三體世界所發生的事件,以人類的發展為主線,以幾個節點人物的生平事跡串聯起整個小說,文章以宇宙之大,微觀世界之小,在一個看似矛盾不可調和的兩個世界中游刃有余地把握著節奏,需要腦補的不僅是天文物理,還有微觀物理,放眼整個小說,放眼整個宇宙,這本來就是一個統一體。在我們認知的世界中,太陽系,銀河系已經很大了,但是在整個宇宙,確實如此渺小,這就像在時間軸線上,人類文明的五千年看起來很漫長,但是,放眼整個空間,卻又如此渺小。
看三體,我體驗的是筆者恢宏大氣的構架,欣賞的是筆者精靈般優美的文字,體會的是整個小說背后的人性
《三體》讀書筆記6
終于看完這本書,來談談我個人的看法吧。
這應該是我看的第一本科幻小說。雖然很多名詞會邊看邊查百度或者看書友的科普,但是大致意思還是懂了的,當然也有一些完全是看不懂的,字是那么幾個字但是組成句子就都看不懂了。汗顏。
內容來說是十分的跌宕起伏,很吸引人。情節構造很棒,埋下的伏筆都是有用的,不像有些小說寫著寫著就圓不回去了,故事完整性很好。
關于人物,程心真的是看得我想棄書。程心每次都說她別無選擇,可是至少我在書中沒有看到任何強硬的威脅來逼她做每一個選擇。反而是她自己在幻想她要怎么做了,人類才會更好。反觀羅輯做面壁者計劃,是真的別無選擇,畢竟老婆兒子都在別人手上,畢竟三體一開始就想殺他。如果說程心是普通人的縮影,那她也只是個不稱職的縮影。畢竟在許多普通人的意識里面是有自知之明和悔改之心這些東西的。程心善良沒有錯,但錯在沒有自知之明和毫無悔改的心。而且讓別人犧牲達到自己的目的,還一幅慈悲為懷的樣子,程心只能算個圣母婊。從文章來說,程心這個人物刻畫得非常深入人心了。
還有社會大眾的形象,雖然很厭惡,但是不得不說大部分人就是這個樣子的,你維護了我的利益那么我們就是朋友,你損害了我的利益那么我們就是敵人,不僅是敵人我還要打死你,拆你的皮喝你血。當然我打不過你的話,那就另說。
關于女性軟弱什么的觀點,我想插一句話就是軟弱不分男女......
書挺好看的。
《三體》讀書筆記7
看《三體》前前后后持續咯一個多月,加上繁忙總是中斷。科幻文這是我看的第一本,卻未偏居一隅這兩人心里估計重負解開了終于可以無顧忌了。所透露出的各個領域的思考讓我打開了世界觀。拋卻我對物理知識方面空白,限制了我的閱讀,但是在整個浩瀚的宇宙長河中,塑造了一幅宏偉的宇宙畫卷。有對人性和生存的思考;科技與文明;生態環保和生存發展;藝術審美和人類文明……再到時間永恒和宇宙空間的的想象。氣勢磅礴迎面而來,情節感最強,閱讀體驗感較高自我感覺是第二部《黑暗森林》;還有整書中關于死亡、生存和時間的哲思。
程心的形象一直被詬病,我也一直吐槽:懦弱、過度善良、圣母。文中這兩段對話倒是讓我改觀了,也許這也是人類所與三體世界最不同的地方,深藏的愛與善來看待整個世界
我當然知道你不怕,我只是想跟你說說話。我知道你作為執劍人的經歷,只是想說,你沒有錯。人類世界選擇了你,就是選擇了用愛來對待生命和一切,盡管要付出巨大的代價。你實現了那個世界的愿望,實現了那里的價值觀,你實現了他們的選擇,你真的沒有錯。”
愛是沒錯的,一個人不可能毀滅一個世界,如果這個世界毀滅了,那是所有人,包括活著的和逝去的,共同努力的結果。
《三體》讀書筆記8
真的很感謝大劉老師能讓我們看到如此精彩的科幻作品!從一開始拿起,就舍不得放下,終于讀完了。
宇宙社會學基本公理和黑暗森林體系讓人印象深刻并心生敬畏,希望探索外星文明,也擔心招致黑暗森林的致命打擊。一想到向外發射的宇宙名片和接收到的外星微弱信號,就有點小擔心,或許是杞人憂天,那時候我早已魂歸大地。
大劉老師在三體中的后部分越來越多的描述人性,人性的自私、弱點、黑暗被揭露無疑。
文章中,有很深的兩點體會。一是,謀略家很難被大眾理解,因為眼界能力思維的不一致。而像程心這樣符合普羅大眾的價值觀的人選卻一步一步將人類推向深淵。文中,維德明確對程心說過,“你沒有完成這種事情的能力和精神”。所以,希望在末日來臨的時候,沒有金剛鉆的人真的就不要攬瓷器活了。在非一般的事情上,期待鐵腕人物的出現。
“前進,前進,不擇手段的前進”
二是,民主是一件好事,是社會的進步和政治制度先進的表現。但是民主一定是有條件和限制的,完全民主是會導致社會的混亂。在三體中,人們多次推翻之前的判斷,將“藍色空間”號顯示認定為人類的叛徒,在三體打擊出現后,追認為人類最后的種子,在自我傲慢膨脹后,又將其打上壞人的印跡。對于羅輯,從救世主到被人類拋棄。人類投票選出程心。再反觀現在的社會輿論和網絡輿論,社會和國家還是需要少數精英們的管理。
《三體》讀書筆記9
前段時間買了一套劉慈欣的《三體》科幻小說,我拿起來之后基本上一口氣讀完。看到小說里提到的超越現在我們世界最高水平的技術、與地球文明之外的文明的碰撞、先進對落后的技術封鎖、武器及碾壓式攻擊、高維世界對低維世界文明的打擊比消滅一只蟲子還容易,等等。
從人類希望引入外部更高等級文明來改良社會,結果引狼入室招致三體人入侵地球,在三體人的智子封鎖與無死角監控下,地球人類的科技發展能力被封鎖。為了對抗三體人入侵而不得不啟動面壁計劃,以擺脫智子的監控達到戰略欺騙的目的,進而明白了宇宙中的黑暗森林法則,找到與三體世界同歸于盡的恐怖戰略平衡,使之不得不暫停入侵地球。
隨著場面的不斷擴大,發現地球文明和三體文明在宇宙中僅僅是非常初級的文明--在神級文明和超神級文明世界的眼里,最多不過達到蟲子級別而已。在神級文明的降維打擊(把四維變成三維,把三維變成二維,把二維變成一維,等)中,不但毫無還手之力,而且只能毫無希望的逃離地球、逃離太陽系,如果沒有光速飛船,根本無力擺脫整個恒星系得二維化,除了絕望還是絕望。
雖然有人在接觸到高級文明后,有了對抗降維打擊的方法--制造微型黑域以逃脫打擊,但在最終宇宙歸零者和歸零運動中,這一切看來都是枉然。
這套書構思新穎,故事情節力圖結合人類社會規則與思想進化、宇宙探索及猜想、耳目一新的技術、數學與物理的一些前沿理論,是非常值得仔細欣賞的科幻佳作。
《三體》讀書筆記10
花費了很長的時間才把它讀完,整體分為三部。第一部大致的講述了文革中遭受迫害的葉文潔對人類的絕望,希望引入新的智慧外來物來改變自己不看好的人類世界。從而開始三體世界的介紹,出現了地球三體組織再到三體組織的破滅,葉文潔的離世。進入第二部分人類開始進入面壁計劃,在面壁計劃中羅輯在最后的時刻頓悟宇宙黑暗森林,用自己的生命作為信號開關震懾了三體世界。第三部分是基于一顆星星的程心因為這個星星做了執劍人,最終不負所望的懷著對人類的母愛摧毀了人類對三體的威懾力,將人類陷入困境,宇航地球人公布了三體的具體位置將人類從危機中解救出來,第二次的光速飛船的研究在程心的愛中貽誤了時機,在最后的時刻醒了的程心在此意識到自己似乎做錯了。最后以宇宙的歸零結束。但我總覺得一切還沒有結束,喜歡第三部,喜歡被愛的程心,更喜歡云天明。有的時候簡單的往往就是真理有的時候我們往往會因為它的簡單而忽略它,質疑它可是這個就是我們苦苦在尋找一個答案。
邏輯,羅輯這個是面壁計劃的成功。思想到了,邏輯通了。程心,到底是對是錯?她的選擇在第三部都是導致人類陷入危機的直接原因,可是究竟對錯這個是人們的選擇,像關一帆說的一樣,她是人民的選擇人們選擇了她,就是選擇了愛,但陷入絕境卻不是她希望的。反正宇宙終將歸零人類終將毀滅有些事,有些對錯又有什么意義?
《三體》讀書筆記
《地球往事三部曲》是劉慈欣撰寫的史詩級巨作,是一部典型的硬科幻作品,也是中國當前最杰出的科幻小說。講述了地球文明在宇宙中的興衰歷程,書中對社會學哲學宗教人性以及愛情利用故事模式展示得淋漓盡致。
外星文明入侵地球在科幻作品并不是個新鮮的題材,但是當一部講述如此題材的小說以描寫外星人入侵前人類的反應為重心,以天文學和社會學的科學嚴謹的態度計算宇宙中可能的文明分布和它們之間的關系,以歷史家和預言者的眼光回顧展望人類文明幾百年間的變遷和其中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科技發展道路,并將這一切與有血有肉的個體命運緊密結合,以中國人的民族情緒最能接受的的表達方式寫出時,它就具有了超出一般大眾通俗讀物的意義。
小說中的外星人—三體人被設置為擁有高科技、思想完全透明、無法進行欺騙和窺探人心的生物。面對三體人,地球上的人類毫無秘密。但地球人也有自己不可攻破的堡壘,那就是個體思維。小說在這樣疏離于現實的邏輯背景下發展,平添了許多驚異感、閱讀期待和探索的喜悅。
《三體》是一部多重旋律的作品:此岸、彼岸與紅岸,過去、現在與未來交織成中國文學中罕見的復調,故事的`核心竟然是我們熟悉又陌生的文革。當主流文學漸漸遠離了這個沉重的話題,大劉賁然以太空史詩的方式重返歷史的現場,用光年的尺度來重新衡量那永遠的傷痕,在超越性的枧野上審枧苦難、救贖與背叛。這一既幻想又現實還科學的中國版《天路歷程》,瘋狂而冷靜,沉重而壯闊,絕望而超脫。
文革僅僅是《三體》的起點,我個人認為,書中最精彩的部分,是以虛擬游戲的方式展示的三體世界歷史。這是一個游戲,游戲背后是一個遙遠星際文明二百次毀滅與重生的傳奇,游戲中的人物卻是孔子、墨子、秦始皇、伽利略、葛力高利教皇、牛頓、爰因斯坦……古今中外各路人馬走馬燈似的上場。這是一場跨越時空的狂歡,歷史、文革、三體又構成了另一個意義上的三體關系,它們之間遙相輝映而又撲朔迷離,在最不可思議的生存景象中蘊涵著觸手可及的現實針對性,把三體系統的復雜性發揮得淋漓盡致。
讀完《三體》,去看窗外的夜空,感覺已然不同。世界再也不像以前想象的那樣了。一百五十億光年的范圍內充滿重重殺機了。那是一個捉摸不透的黑暗森林,而且是一個無比真實的原始叢林。這一瞬間我幾十年來關于宇宙的看法都被徹底顛覆了。我想,這恐怕也就是科幻小說所獨具的強大的思想的魅力。
高三體裁作文:伊人
細雨飄散,薄霧輕籠,孤雁掠梧桐。星蔽月隱,花鳥朦朧。獨倚欄,聞秋聲。
思往昔,三月花正紅,伊人笑語盈盈。出東園,賞玩初春秀景。芳草萋萋,綠葉陰濃,枝上鶯燕爭鳴。榴花初綻,蜂圍蝶繞,葉底煙霧迷蒙。伊人駐足凝望,微風過,秀發飄逸,大有魏晉遺風。柳梢飛揚,落絮點點,清香頻仍。回首處,態度雅致,形容脈脈含情。
嘆而今,兩相隔,意難平。靜對斜陽,思緒無窮。心頭亂,重山隔不斷,多少悵恨醉夢中。相見歡,別離難,繾綣耽于懵懂。山水依依,草木叢生,竟無處,覓舊情;人海茫茫,車水馬龍,尋歸途,仍止行。
潺潺雨聲漸遠去,輕風拂窗弄燈影。回望天際逝流星,樓高危欄益難憑。春感秋悲,年年歲歲終流逝,至今惟余飄零。怎奈何,記掛曾經。世人揪心總因情,難于分舍愛意濃。細思量,可嘆眾生。人世歲月幾何,由來浮生一夢。過往何匆匆,歲月終無情。兒女纏綿、黎民疾苦,孰與泰山重?立于世,自當包容寰宇,記掛蒼生。
少年學海泛舟,凌煙波,覓佳境。今日勘平路,明朝展宏圖。拭目處,風起云涌,胸中屯有百萬兵。看我躍馬操戈,搏擊長空!
三體觀后感
這一片土地曾經水草豐美
孕育出了許仲琳、吳承恩、蒲松齡等一棵棵參天大樹
樹立了《封神演義》《西游記》《聊齋》等一座座豐碑
還有《山海經》《搜神記》《牛郎織女》《七仙女和董永》《八仙過海》《白娘子永鎮雷峰塔》等奇花異草
可不知何時起
水逐漸干涸
風沙肆虐
青草消退
大樹枯萎
只剩下那些豐碑在歲月的滄桑中嘆息
春天何時回到這里?
忽如一夜東風來
甘霖灑落不毛之地
原野鉆出星星點點綠意
一棵茁壯的大樹已在春風中挺立
這是一個交友不慎的故事,這是一個太空版物竟天擇、適者生存的故事。
《三體》
一場想象力的饕餮盛宴;
一部時空跨度空前的史詩巨著;
一場人性演繹的心理大戲;
一次關于宇宙真相的終極探索。
什么是孤獨?一個人置身茫茫大海,身無一物,旁邊除了海水還是海水。藍天白云遠遠地、默默地浮在天上,興許看都懶得看你一眼。未來還有更甚者,一個人身陷茫茫太空,沒有上下,沒有聲音,只有無盡的黑暗和寒冷,周圍全是無盡的深淵,你就那樣一動不動永遠地懸在半空。
先是同類背叛了葉文潔,然后是葉文潔背叛了同類。為什么,這是個問題!還有伊文斯,對同類從失望到絕望,從絕望到憎惡,有多少人留意到這個過程。
從本意出發,葉文潔并不是人類的背叛者,她并不瘋狂,只是想改良人類而已。否則怎么會有她和羅輯在楊冬墓前的對話,那不就是為人類留下了一線希望么。
生命誕生于黑暗,卻向往著光明。
別崇拜我,我不是你們的上帝。我沒有創造你們,你們的出現純屬意外,僅僅是一種偶然,也就是你們所說的奇跡。
一個人在海里舀了一瓢水,發現里面沒有魚,也沒有蝦。于是他說:海水里沒有魚和蝦。另一個人聽到后忍不住笑了,因為前者的思維還處于蟲子層級。
寒冷多于溫暖,黑暗多于光明;宇宙各文明間一點也不文明,充滿了猜疑和敵意,消除威脅或潛在威脅的最好辦法就是把對方從地圖上徹底抹去。這就是宇宙的真相——黑暗森林法則。
人類文明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在這一個個奇跡的基礎上,又催生了更大的奇跡,核聚變發動機、恒星際戰艦、引力波天線、太空電梯、太空城、巨樹森林、掩體工程、光速飛船乃至后來擁有獨立時空的小宇宙,一個比一個驚世駭俗,堪比上帝之手。事實果真如此嗎?當超乎人類想象的智子、水滴、高能光粒、黑域、紙片漸次出現,人類瞬間從榮耀之巔跌落無底深淵,渺小、絕望、恐懼猶如毒蛇纏繞著心靈不放。原來,自以為看到了整個大大海的人類,不過是在海邊剛濕了一下腳而已。僅僅見到宇宙真相冰山一角的人類立即方寸大亂,不再顧及那些公認的價值觀和道德準則,生存成了壓倒一切的唯一目標,于是黑暗戰役發生了。
云天明的經歷告訴我們:一個普通人在關鍵時刻也可能做出非凡之舉,即使他平時失敗得一塌涂地!所以許多人一生未有非凡之舉只因一生未遇非凡之事。
深邃、無垠的星空充滿了魅惑,也潛伏著殺機。
生存是一棵大樹,什么科學、自由、民主、藝術、人權、宗教等等等等都是這棵大樹結出的果實。離開了樹談果實還有意義嗎?當生存遭到威脅,所有的果實都得讓路,包括愛。程心兩次超級失誤的根源就在于她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或者說她不認同這一點,而韋德意識到了,遺憾的是他沒有選擇的權力,于是悲劇發生了。
現在的我們處在黃金時代嗎?地球是人類的且是唯一的伊甸園嗎?看完《三體》系列后,我肯定地說:YES!我沒有理由不愛這個時代和地球!
爆發膨脹坍縮奇點,再爆發再膨脹再坍縮再奇點……生而復死,死而復生,死亡的終點恰恰是重生的起點,宇宙就在這樣的精巧設計中循環往復。至此可以推論出:真正的上帝不是人,不是神,也不是宇宙,而是自然規律。
如果說黑暗意味著保護和安全,那么冷酷和偏執則代表了理性。(對托馬斯.韋德的評價)
關于《三體》的終極追問:文明的核心是什么?宇宙間的各個文明真的沒法共存嗎?如果劉慈欣先生有幸看到,好想知道他對這兩個問題的看法。(我們知道地球上的各國可以通過經貿文化交流來共存共榮,那宇宙間的文明呢?)
身為凡人卻未走上凡人的路,有時不得不想上帝該想的事,不得不做上帝該做的的事。救世主的經歷是離奇的,他(她)的孤寂無處傾訴自不必再說,更讓人無奈的是:時而站在榮耀之巔,接受萬眾敬仰;時而聲名狼藉,飽受萬眾詬病,有人意欲誅之,有人意欲避之。這種峰谷間的極速顛倒切換豈非常人所能承受。
沒有愛一切都會失去意義,這是程心的最高準則。因為愛,她犯了兩次超級錯誤。第一次她因為不愿意毀滅兩個世界而放棄了對敵人的黑暗森林威懾,使人類險些毀滅;第二次因為擔心星環城挑起的戰爭會摧毀掩體世界而命令韋德停止了曲率驅動研究,結果又使人類在危機來臨時喪失了逃出太陽系的機會。第三次同樣因為是愛,程心最終做出了無悔的選擇。聽到宇宙可能會在無盡的膨脹、黑暗和寒冷中永遠死去,程心毅然放棄了在小宇宙中偷生的念頭,償還了屬于母親的一切。她的愛超越了愛情 ,超越了親情,最后超越了生命,同時也順應了天意。程心,雖敗猶榮!
宇宙有時更像一個舞臺,各種文明在舞臺上盡情的表演力爭成為主角,并將這種狀態永遠保持下去。然而再好的表演也有謝幕的時候,無論你是如何的依依不舍。當然,舞臺不會只有一場表演,未來的生命也應該有機會登臺。所以,幕謝了還有再拉開的`時候,但舞臺都沒了誰還有機會再登場呢?!所以留給母親輪回的機會,給未來一個希望,這就是回歸運動的本意。
小宇宙就是一個超級啃老工程,他擁有一個完全獨立于宇宙的時空。即便外面的宇宙永遠的死去,它也能使住在里面的人憑借從宇宙搬來的資源悠然自得地活下去。
程心是有愛的人,她對生命充滿了愛和敬畏。愛讓程心犯錯,愛也讓程心偉大。
原來生命并非至高無上,在生命之上還有宇宙和自然規律,這就是道。程心將自己融入了道,做到了天人合一。
三體用科技的酒瓶裝下了用中國原料釀造的美酒,這種原料就是道家的精神和智慧,讀起來醇香馥郁回味悠長。
愛一個人,你可以送她鮮花、戒指、房子、車子……但云天明不同,她送給愛人的竟是一顆星星,而且是在對方毫不知情的前提下。第二次他送給愛人的是人類文明存續的希望,只不過這個希望陰差陽錯地破滅了。第三次他送給愛人的是一個可以獨立生存的小宇宙。云天明的愛如此地爛漫,如此地深沉,真男人也!
宇宙在人類眼中看似古樸、原始,卻不知它受過多少文明的糟蹋和蹂躪,早已不是本來的模樣。
羅輯和云天明,一個天性涼薄,一個少人疼愛,只因有一個深愛的人,便殫精竭慮地負起了拯救人類的責任。理由就這么簡單,只要有一個人值得這么做,那就全力以赴,愛屋及烏概是此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