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你對七巧板的認識集錦90句
認識七巧板冀教版課件
涓涓不壅,終為江河,教師專業(yè)化水平的逐漸提高,需要通過教師不斷學習、鉆研理論知識并結(jié)合實際經(jīng)驗,才能逐步走向成熟,下面是小編為您帶來的是認識七巧板冀教版課件,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教學目標:
【第1句】:通過拼圖,體會圖形的變換,發(fā)展空間觀念。
【第2句】: 在學習活動中積累對數(shù)學的興趣,培養(yǎng)與同學的交往,合作意識。
【第3句】:在動手動腦的過程中發(fā)展想象能力,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
教學重點:感悟平面圖形特點,培養(yǎng)學習興趣,發(fā)展空間觀念。
教學難點:創(chuàng)造性地拼圖。
教具準備:課件,師、生每人一副七巧板。
教學過程:
【第1句】:動畫演示,引入課題
【第1句】:復習已認識的圖形
師:我們已經(jīng)認識了許多圖形,不知道小朋友還認不認識它們,記不記得它們的名字,師出示圖形生辨認圖形。
【第2句】:欣賞圖形
師:小朋友們喜歡玩拼圖游戲嗎?老師拼了許多漂亮的圖形,想不想欣賞一下?課件演示拼好的圖案,學生欣賞。
【第3句】:揭示課題:
師:這些漂亮的圖形都是七塊圖形拼成的,這七塊圖形叫“七巧板”。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有趣的七巧板》。(板書:七巧板)
【第2句】:初步感知,建立表象
【第1句】:認識七巧板
師:你想了解有關(guān)七巧板的哪些知識?
生1:七巧板有幾塊?
生2:七巧板是由幾種圖形組成的?
生3:七巧板有什么奇妙?
師:你們提了這么多問題,等學完這節(jié)課,就會知道答案了
【第2句】:介紹七巧板的來歷
課件出示七巧板
師:七巧板是我國古代發(fā)明的一種圖形玩具,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用七巧板可以拼成幾百種不同的'圖形,外國朋友對我們的七巧板也很感興趣,給它取了個神奇的名字叫“東方模板”。
師:有的小朋友問到一副七巧板有幾種不同的圖形?誰來說一說?
生:有三種圖形,有三角形、正方形和平行四邊形。
師:數(shù)一數(shù),每種圖形各有幾個?
生:三角形有5個,還有1個正方形和1個平行四邊形。
師:比一比,哪些圖形是完全一樣的?
生:2個大三角形一樣大,2 個小三角形一樣大。
【第3句】:自主探究,開發(fā)潛能
【第1句】:組織競賽。
師:你們想不想也用七巧板來拼一拼?今天我們8個小組就來比一比,舉行一次奪星大賽,哪一隊得的合作星最多就是今天的冠軍隊。就把老師拼的作品獎勵給這個小組。(出示作品)
【第2句】: 用兩塊拼
師:先來簡單一點的,請用七巧板中的兩塊圖形拼成一個正方形,哪位小朋友文案可以選用哪兩塊?
生:我用2塊大三角形拼成一個正方形。
師:有不同的意見嗎?
生:沒有
師:剛才我們用大小完全一樣的兩個三角形拼成了一個正方形,你還會用這兩塊三角形拼成其他的圖形嗎?
指名回答。評比貼星。
師小結(jié):用這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通過不同的擺放,可以拼成我們認識的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這三種不同的圖形。
【第3句】:用三塊拼
師:如果拿出七巧板中的三塊,可以拼成哪些已經(jīng)認識的圖形呢?請你試一試,比比哪個小隊的同學拼的圖形種類最多。
學生動手操作,小組長進行統(tǒng)計。
小組長匯報統(tǒng)計結(jié)果。
師小結(jié):用七巧板中的三塊可以拼成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五邊形等。
【第4句】:用【第4句】:【第5句】:六塊拼
師:這一次我們要來難一點的,用七巧板中的四塊、五塊或六塊也能拼出我們認識的圖形。如果有困難,小組內(nèi)可以商量商量,同桌兩個也可以合作,合作的時候只能用一副七巧板中的幾塊;你還可以打開課本第23頁仿照書上的圖形拼。拼好后先在小組內(nèi)文案你用哪幾塊拼出了什么圖形。
學生動手操作,組長進行統(tǒng)計。
發(fā)現(xiàn)有創(chuàng)意的進行展示,文案你是怎么拼的?
小組長匯報統(tǒng)計結(jié)果,
第一組組長:我們組拼了兩種圖形,五邊形和平行四邊形。
第二組組長:我們組拼出了三種圖形,其中2個同學拼的都是平行四邊形,一個人是用4塊三角形拼的,還有一個是用正方形、和4個三角形拼的;還有兩同學拼的是三角形和五邊形。
師:你說的非常具體,非常完整。其它小組還有要發(fā)言的嗎?
評比貼星。
【第5句】:用七塊拼
師:七巧板不僅能拼出我們學過的圖形,還能拼出生活中看到的各種有趣的圖形
(1)模仿
師:老師現(xiàn)在放一段動畫片,請小朋友在觀看動畫片時,結(jié)合故事情境,猜猜他們各代表什么?
課件演示:拼好的人、大樹、兔子圖形。
師:邊放邊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教育學生做一個勤勞的孩子。
指名文案這三個圖案各代表什么。
師:你喜歡哪一個圖案?或者從書上23頁選一個喜歡的照樣子動手拼一拼。拼的時候,先仔細觀察,用哪幾塊,每一塊的位置在哪?拼好后小組內(nèi)互相看一看,比一比哪一組動作最快獎智慧星。
同時請三名同學到黑板上拼一拼。
評價:這三個同學誰拼的最快、最好。
集體反饋,評比貼星。
(2)創(chuàng)新
師:剛才我們是模仿來拼七巧板的,你能自己動腦拼出一些漂亮的圖案嗎?把你拼好的圖案貼在紙上。
學生拼好后可以走下來參觀其他小朋友的作品。
(3)參觀、點評作品。
師:你最喜歡誰的作品,為什么?
生1:我喜歡王蕾的作品,因為她拼的小魚很像。
生2:我喜歡秦振華的作品,因為他拼的一看就像一根蠟燭。
師隨機將好的作品貼在黑板上。
師:看來同學們都動腦筋拼出了各種美麗的圖案,獲得了豐收。
【第4句】:全課總結(jié)
【第1句】:評比冠軍隊,教師發(fā)獎品,希望你們繼續(xù)發(fā)揚團結(jié)合作的精神,取得更大的成績。
【第2句】:今天,我們上了一節(jié)有趣的數(shù)學課,你能文案你的收獲嗎?
生1:我會用七巧板拼小兔子和大樹了。
生2:我還知道七巧板是有哪些圖形組成的。
生3:我知道七巧板為什么有意思?
冀教版認識毫米課件
米的認識是在學生已經(jīng)認識了長度單位米和厘米的基礎(chǔ)上進行教學的。毫米不僅是認識長度單位的基本內(nèi)容之一,也是學生逐步掌握測量方法和技能過程中的重要一環(huán)。以下是冀教版認識毫米課件,歡迎閱讀。
教學目標:
【第1句】:在實際測量的活動中,經(jīng)歷認識毫米、建立1毫米長度觀念的過程。
【第2句】:體會長度單位毫米的含義,知道1厘米=10毫米,建立1毫米的長度觀念。
【第3句】:增強實際測量經(jīng)驗,感受數(shù)學的發(fā)展及在現(xiàn)代科技中的應(yīng)用。
教學重點:
理解和掌握毫米的意義。
教學難點:
掌握長度單位之間的換算。
教學過程:
【第1句】:復習導入:
【第1句】:描述1千米的概念。
【第2句】:描述1米的概念。
【第3句】:描述1厘米、1分米的概念。
當我們要測量更小、更短或要求測量的結(jié)果更精確時,用這些單位還合適嗎?
【第2句】:新授:
【第1句】:測量橡皮的長度。
(1)提出測量要求,讓學生測量自己橡皮的長度。
(2)交流測量的結(jié)果。結(jié)合橡皮厚度不到1厘米的情況,引出“毫米”。告訴學生毫米用字母mm表示及毫米在測量中的作用。
【第2句】:體會長度單位毫米。
(1)認識長度單位毫米。讓學生觀察自己的直尺,告訴學生“1厘米中間每個小格的長度是1毫米?!弊寣W生數(shù)一數(shù)1厘米中有幾個1毫米。
(2)交流結(jié)果,得出:1厘米=10毫米 或 1cm=1mm
(3)讓學生測量1分硬幣的厚度。了解1分硬幣的厚度大約是1毫米,建立1毫米的長度概念。
【第3句】:小組合作測量:
(1)測量課本和練習本的.厚度。
(2)交流測量的方法和結(jié)果。
【第3句】:議一議:
【第1句】:測量書本、練習本等這些比較薄的物品厚度,怎樣做能夠量得更精確些?
通過討論,使學生了解到測量一些比較薄的物品的厚度,可以把幾個相同的物品摞在一起量,再算出每個物品的厚度。
【第2句】:估測一摞紙有多少張。
可以讓學生先討論一下,再實際測量。交流時,重點了解學生不同的測量方法。
【第4句】:練一練:
課本69頁的練一練。
冀教版小數(shù)的認識課件
學生的生活很豐富,他們很善于觀察生活,教師應(yīng)把學生的生活當寶貴資源,充分利用,通過已有認知引導新知。下面,小編為大家分享冀教版小數(shù)的認識課件,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學目標:
【第1句】:結(jié)合具體內(nèi)容認識小數(shù),知道以元為單位、以米為單位的實際含義。
【第2句】:知道十分之幾可以用一位小數(shù)表示,百分之幾可以用兩位小數(shù)表示。
【第3句】:能識別小數(shù),會讀寫小數(shù)。
4密切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具、學具準備:
【第1句】:課前要求學生到市場了解商品的價格,選擇兩種自己最感興趣的物品,并繪制成標價牌。
【第2句】:測量身高。
教學過程:
【第1句】:創(chuàng)設(shè)情境,引入小數(shù)
【第1句】:學生出示商品標價牌。
師:同學們,課前大家去調(diào)查了自己最感興趣的物品的價格,并制成了標價牌,誰愿意跟大家交流一下?
學生上臺展示標價牌,并交流商品的價格。
(教師在黑板上依次貼出這些商品的標價牌。)
【第2句】:區(qū)別整數(shù)與小數(shù)。
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你能不能把這些標價牌中的數(shù)分成兩類?怎樣分?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移動磁性黑板上的標價牌分成整數(shù)和小數(shù)兩類。
左邊這組數(shù)是我們以前學過的,都是整數(shù)。誰還能舉出其它整數(shù)的例子嗎?
【第3句】:引入課題。
右邊這組數(shù)它們有一個什么特點?(數(shù)中間都有一個小圓點)。象這樣的數(shù)叫做小數(shù),(拿走磁性黑板上的整數(shù)標價牌)今天我們就要學習一些關(guān)于小數(shù)的初步知識。(板書課題:認識小數(shù))
【第2句】:認識小數(shù)
【第1句】:小數(shù)里的這個小圓點我們把它叫做小數(shù)點;小數(shù)點左邊的部分是整數(shù)部分;小數(shù)點右邊的部分是小數(shù)部分。你會讀小數(shù)嗎?
讓學生試讀標價牌上的小數(shù)。
提醒學生注意整數(shù)部分與小數(shù)部分讀法的不同。
【第2句】:認識以元為單位小數(shù)的實際含義。
哪些同學已知道,標價牌上的小數(shù)它們分別表示多少錢?(學生回答,教師板書,如:)
元 角 分
【第4句】: 5 0 4元5角
0. 7 0 7角
0. 6 5 6角5分
【第3句】:完成課本第88頁表格中的填空。
要求學生輕聲讀出貨架上三種食品標價中的小數(shù),填寫它們分別表示___元___角___分。
【第4句】:你還在哪里見過小數(shù)。
【第3句】:教學例子
【第1句】:學生交流自己的身高是1米多少厘米?
【第2句】:只用米作單位,該怎樣表示?同學們可以自己先看書,再跟小組的同學討論討論。
【第3句】:引出以米為單位的一位小數(shù)。
出示米尺: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分米?用分數(shù)表示是 米,還可以寫成0.1米。
3分米是幾分之幾米,還可以寫成零點幾米?
想一想:為什么小數(shù)點的前面寫“0”?什么樣的分數(shù)能改寫成一位小數(shù)?
【第3句】:引出以米為單位的兩位小數(shù)。
指著米尺問: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多少厘米?用分數(shù)表示是 米,還可以寫成0.01米。
3厘米是幾分之幾米,寫成小數(shù)是多少米?18厘米呢?
讓學生把答案填寫在課本上。
想一想: 0.03米、0.18米,小數(shù)點后面第一位數(shù)表示什么?第二位呢?什么樣的分數(shù)能改寫成兩位小數(shù)。
【第4句】:小組討論。
王東身高1米30厘米,寫成小數(shù)是( )米。
全班交流,寫成【第1句】:30米和【第1句】:3米都是對的,(因為30厘米也就是3分米)。
【第5句】:學生類推。
完成課本第89頁做一做。
【第4句】:課堂練習
【第1句】:完成課本練習二十一第1題,鞏固對小數(shù)含義的認識。(讓學生填在課本上)
【第2句】:完成練習二十一第2題,鞏固小數(shù)的讀法,并讓學生文案,在這題中獲得了哪些信息。
【第3句】:補充練習。
(1)填單位名稱
【第7句】:89元=7( )8( )9( )
【第4句】:54米=4( )5( )4( )
(2)填適當?shù)臄?shù)
0.56米= 米 =( )厘米
0.89元= 元=( )角( )分
【第6句】:18米=( )米( )厘米=( )厘米
頤和園課件冀教版
教學目標:
【第1句】: 學會本課的11個生詞,正確認讀二類字,并能正確讀寫并理解"神清氣爽、金碧輝煌、隱隱約約、聳立"等詞語。
【第2句】:使學生了解頤和園的美麗景色,培養(yǎng)學生的賞美愛美情趣,受到美的熏陶,并能有所感悟,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第3句】:了解作者的寫作順序,體會并學習課文抓住特點寫景狀物的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第1句】:使學生了解頤和園的美麗景色,培養(yǎng)學生的賞美愛美情趣,受到美的熏陶,并能有所感悟,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第2句】: 了解作者的寫作順序,體會并學習課文抓住特點寫景狀物的方法。
教學課時: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第1句】: 學會本課的11個生詞,正確認讀二類字,并能正確讀寫并理解"神清氣爽、金碧輝煌、隱隱約約、聳立"等詞語。
【第2句】:介紹頤和園,自讀課文,初步了解順序。
教學重點:
學會本課的11個生詞,正確認讀二類字,并能正確讀寫并理解"神清氣爽、金碧輝煌、隱隱約約、聳立"等詞語。
教學過程:
【第1句】:導入新課
同學們,首先我們來看幾幅圖片(課件播放頤和園圖片)。你們知道這是哪里的美麗景色嗎?沒錯,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頤和園》(請學生上臺寫課題,講解頤的寫法)。
【第2句】: 學習生字詞
【第1句】:自由朗讀課文,將生字詞和不懂的地方劃出來。
【第2句】:展示生字卡,提出注意生字詞易寫錯的地方。
【第3句】:請學生上臺聽寫,劃出錯的多的字,讓生注意。
【第4句】:讓學生提出不懂之處,并講解"神清氣爽、金碧輝煌、隱隱約約、聳立"等詞語。
神清氣爽:形容人頭腦清醒,精神爽快。
金碧輝煌:形容建筑物異常華麗,光彩奪目
聳立:高高地直立。
隱隱約約:看起來或聽起來不很清楚;感覺不很明顯。(用詞語造句)
【第3句】:初讀課文,了解作者游覽順序
【第1句】: 請去過的同學介紹頤和園。
【第2句】: 初讀課文
(1)聽了他的介紹我真想去頤和園看看,同學們想去嗎?好咱們現(xiàn)在就出發(fā)(播放錄音朗讀)。注意哪里停頓哪里重讀,哪里語調(diào)輕柔,用筆在書上標出來。
(2)怎么樣,文案游覽了頤和園后有什么感受。
(3)師:想走進頤和園細細欣賞一番嗎?通過圖片感受到頤和園的美,需要一雙愛美的眼睛和一顆愛美的心,通過課文感受頤和園的美還要美的智慧,你們行嗎?相信同學們一定行。那好,咱們就來一次集體旅游。(請一個學生做導游朗讀課文,提醒學習錄音朗讀,讀出頤和園的美)
【第3句】: 指導朗讀,了解作者游覽順序
(1)讀完一二段,提出剛剛學習了神清氣爽,知道了神清氣爽的感覺,讓學生再讀這句,把這種感覺讀出來。
(2)我想問問同學們,導游剛才是帶我們游覽了什么地方?
(3)好,繼續(xù)我們的行程,剛才那位導游介紹得很好,陪我們走了那么久,我想他累了,我想換一個導游,誰想來試試?好,游客們我們上路了,快跟上可不要掉隊。
(4)讀完第三自然段后,問學生剛剛導游又帶我們游覽了哪里?
(5)用換導游的方法指名讀第四自然段。
(6)讀至"正前面,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綠得像一塊碧玉。"停下
師:我感覺導游這里介紹得非常好,我好像真的看到水平如鏡的昆明湖。來,我們都像小導游那樣把這句話讀一讀,看誰能超過這位小導游。
(7)讀完第四自然段,哎呀,我一路只顧欣賞風景,不知道這是什么地方,你能告訴我嗎?這兒可是站得高看得遠,你們都看到什么?
(8)用上面的方法指名讀第五自然段。
(9)問生游覽的順序。
【第4句】:作業(yè)
【第1句】: 抄寫生字詞
【第2句】: 分四大組查找頤和園資料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第1句】:使學生了解頤和園的美麗景色,培養(yǎng)學生的賞美愛美情趣,受到美的熏陶,并能有所感悟,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第2句】:了解作者的寫作順序,體會并學習課文抓住特點寫景狀物的方法。
教學過程:
【第1句】:導入
上節(jié)課我們大致游覽了頤和園,這節(jié)課我們來細細地游覽。
【第2句】:了解頤和園,感受頤和園的美
(1)把學生分成頤和園總介紹、長廊、萬壽山、昆明湖四個組,各個小組的學生根據(jù)自己搜索查尋頤和園的相關(guān)資料,推薦三名同學作為導游面向全班學生進行演示講解。同時各小組之間通過互相提問、相互解答等形式達到共同學習、共同理解的目的。
(2)學生相互問答間引導學生體會頤和園的.美
a. 長廊的特點?看看作者是如何觀察的?(體會觀察、表達方法)從整體上看,從里看,從里向外,向兩旁。
作者又是怎樣寫長廊的?
出示文案,比較:A:原句
B:這條長廊很長,分很多間。
(體會作者運用數(shù)字說明的好處。)
b. 登上萬壽山看到的景色美不美?這樣美,作者又是怎么來寫的呢?(體會作者有順序、抓特點:建筑物的特點)
c. 昆明湖的特點?(這段話是抓住了昆明湖"平靜"的特點來描寫的。描寫得很具體、形象。"昆明湖漆氽得像一面鏡子",這個比喻句寫出了昆明湖水面平靜、水波不興的特點。"綠得像一塊碧玉"寫出了湖水晶瑩透亮如碧玉一般的特點。湖水非常綠,也說明昆明湖湖水的水質(zhì)好。""游船、畫舫在湖面慢慢地滑過,幾乎不留一點痕跡"說明湖面非常平靜。)
d. 出示下面兩句話:
"正前面,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綠得像一塊碧玉。游船、畫舫在湖面慢慢地滑過,幾乎不留一點兒痕跡。"
這兒用了一個"滑"字,能改用"劃"字嗎?
(如果用"劃"字,就表示用槳來劃,每劃一槳,湖面就會產(chǎn)生許多波紋;而文中說,游船、畫舫在湖面駛過,幾乎不留一點兒痕跡。這樣的話,就顯得自相矛盾了。文中說昆明湖綠得像一面鏡子,我們都知道,鏡子是由玻璃制成的,表面很光滑,這兒用"滑"字就顯得很準確,而用"劃"字就沒有這樣的好處了。文中說昆明湖綠得像一塊碧玉。跟玻璃一樣,玉的表面也很光滑,這里應(yīng)該用"滑"字。而且"滑"字還以動的畫面反襯出昆明湖的靜。這段文字的形象性很強,閉上眼睛,想一想,在頭腦中就能浮現(xiàn)出昆明湖平靜的美,給人以一種安逸、舒適的感覺。)
【第3句】: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激發(fā)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第1句】: 讀自己最喜歡的部分,看誰讀得好。
【第2句】: 全班深情朗讀一遍。
作業(yè):寫一次游覽活動
婚姻愛情 (原)
春天隨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