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句”的成語大全(73個)
小編為您整理了句斟字酌、雕章繢句、三句話不離本行等含“句”的成語73個,其中“句”開頭的3個,“句”結(jié)尾的54個,“句”在中間的16個,及其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句”開頭的成語
【第1句】:句斟字酌[jù zhēn zì zhuó]
【解釋】指寫文章或說話時慎重細致,一字一句地推敲琢磨。
【出處】清·紀(jì)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一:“宋儒積一生精力,字斟句酌,亦斷非漢儒所及?!?/p>
【示例】他說話從不隨隨便便,而是句斟字酌。
【第2句】:句櫛字比[jù zhì zì bǐ]
【解釋】一句句梳理,一字字比較。形容認真校核。
【出處】明·朱之瑜《答奧村庸禮書》:“講解一卷兩卷,不須句櫛字比?!?/p>
【示例】不敢以不敏二字塞責(zé),即當(dāng)句櫛字比,瑜中索暇,以報臺命。 ——清·李漁《笠翁文集·復(fù)尤展先生后五札(其三)》
【第3句】:句比字櫛[jù bǐ zì zhì]
【解釋】逐字逐句仔細推敲。同“句櫛字比”。
【出處】清·錢謙益《宋子建<遙和集>序》:“宋子建盡取六代三唐之詩,句比字櫛,繼聲屬和,名之曰《遙和集》。”
“句”結(jié)尾的成語
【第1句】:雕章繢句[diāo zhāng huì jù]
【解釋】雕:雕琢;繢:通“繪”,描繪。比喻刻意修飾文辭。
【出處】宋·王洋《又謝丁執(zhí)中寄黃龍榮》:“金瓶玉筋固華麗,雕章繢句真瑰奇?!?/p>
【第2句】:斷章摘句[duàn zhāng zhāi jù]
【解釋】裁斷章節(jié),取綴成文。亦有割裂全文,取其所需之意。
【出處】唐·李商隱《唐容州經(jīng)略使<元結(jié)文集>后序》:“斷章摘句,如娠如生?!?/p>
【示例】寫作文不能把別人的文章斷章摘句抄襲成文。
【第3句】:千章萬句[qiān zhāng wàn jù]
【解釋】猶千言萬語。指書面文字。
【出處】宋·蘇軾《次韻孔毅甫集古人句見贈》:“千章萬句卒非我,急走投君應(yīng)已遲。”
【第4句】:雕章繪句[diāo zhāng huì jù]
【解釋】指文章的詞句刻意修飾。同“雕章鏤句”。
【出處】宋·蔡夢弼《草堂詩話》卷二:“陳無己云:學(xué)詩如學(xué)道,此豈尋常雕章繪句者之可擬哉。”
【第5句】:摛藻繪句[chī zǎo huì jù]
【解釋】摛:鋪陳;藻:文采。鋪陳辭藻,描繪句子。形容以華麗的辭藻寫作。
【出處】宋·王讜《唐語林·文學(xué)》:“當(dāng)時輕薄之徒,摛藻繪句,聱牙崛奇,譏諷時事。”
【第6句】:月章星句[yuè zhāng xīng jù]
【解釋】形容文章優(yōu)美,辭藻華麗。
【出處】元·馬熙《摸魚子八首》之六:“集詞敬為先生壽,博得月章星句。”
【示例】我被她的月章星句迷住了。
【第7句】:片詞只句[piàn cí zhī jù]
【解釋】指零碎的文字材料。同“片言只字”。
【出處】唐·司空圖《題〈柳柳州集〉序》:“噫,后之學(xué)者褊淺,片詞只句,未能自辨,已側(cè)目相詆訾矣。”
【第8句】:分章析句[fēn zhāng xī jù]
【解釋】指雕琢推敲文章。
【出處】宋·陸游《謝參政啟》:“至拙無能,下愚不肖,分章析句于蓬樞甕牖之下?!?/p>
【第9句】:絺章繪句[zhǐ zhāng huì jù]
【解釋】雕琢文辭,修飾章句
【出處】宋·真德秀《謝除翰林學(xué)士表》:“變絺章繪句之習(xí),豈薄技之能堪;以救時行道為賢,尚前猷之可仰?!?/p>
【示例】陶曾佑《中國文學(xué)之概觀》:“唐初沿江左余風(fēng),絺章繪句,固盧、駱、王、楊之特色也?!?/p>
【第10句】:一遞一句[yī dì yī jù]
【解釋】彼此你一言我一語地交替談話,互相應(yīng)答。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二十三回:“西門慶和這婆子一遞一句,說了一回。”
【示例】兩個一遞一句,說得梳妝事畢。貴哥便走到廳上,分付當(dāng)直的去叫女待詔來。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卷二十三
【第11句】:清辭妙句[qīng cí miào jù]
【解釋】喜事從天上掉下來。比喻突然遇到意想不到的喜事。
【出處】元·馬致遠《青衫淚》第三折:“貴腳踏踐地,使下官喜從天降。”
【示例】張順見了宋江,清辭妙句。 ——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四十回
【第12句】:雕章琢句[diāo zhāng zhuó jù]
【解釋】指文章的詞句刻意修飾。
【出處】唐·白居易《議文章》:“今褒貶之文無核實,則懲勸之道缺矣;美刺之詩不稽政,則補察之義廢矣。雖雕章鏤句,將焉用之。”
【示例】詩之不可及處,在乎神識超邁,飄然而來,忽然而去,不屑于雕章琢句。 ——清·趙翼《甌北詩話·李青蓮詩一》
【第13句】:挦章?lián)菥鋄lóng zhāng zōng jù]
【解釋】猶尋章摘句。搜求、摘取片斷辭句。
【第14句】:遣詞造句[qiǎn cí zào jù]
【解釋】運用詞語組織句子。
【示例】學(xué)生都要過遣詞造句這一關(guān)。
【第15句】:尋章摘句[xún zhāng zhāi jù]
【解釋】尋:找;章:篇章;摘:摘錄。舊時讀書人從書本中搜尋摘抄片斷語句,在寫作時套用。指寫作時堆砌現(xiàn)成詞句,缺乏創(chuàng)造性。
【出處】《三國志·吳書·孫權(quán)傳》:“遣都尉趙咨使魏?!迸崴芍⒁秴菚罚骸半m有余閑,博覽書傳歷史,藉采奇異,不效諸生尋章摘句而已?!?/p>
【示例】尋章摘句老雕蟲,曉月當(dāng)簾掛玉弓。 ——唐·李賀《南園》詩
【第16句】:挦章扯句[xián zhāng chě jù]
【解釋】尋求、摘取某些片斷詞句。
【出處】清·蔣湘南《與田叔子論古文第二書》:“挦章扯句……是又不知古人模擬之法。”
【第17句】:掇拾章句[duō shí zhāng jù]
【解釋】掇:拾取。摘取別人文章的句子。指東摘西抄地拼湊文章。
【第18句】:推敲字句[tuī qiāo zì jù]
【解釋】比喻斟酌字句,反復(fù)琢磨用意。
【出處】唐·韋絢《劉公嘉話錄》:“島初赴舉京師,一日,于驢上得句云:'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加?推’字,又豐'敲’字,……韓立馬良久,謂島曰:'作敲字佳矣?!?/p>
【第19句】:孤文斷句[gū wén duàn jù]
【解釋】指片斷、孤立的文句。
【出處】魯迅《〈古小說鉤沉〉序》:“《莊子》舉宋鈃之言,孤文斷句,更不能推見其旨?!?/p>
【第20句】:金章玉句[jīn zhāng yù jù]
【解釋】指華麗的詩文。
【出處】宋·楊萬里《過白沙渡得長句呈澹庵先生》:“先生半酣染霜免,金章玉句詩空萬古?!?/p>
【第21句】:摛章繪句[chī zhāng huì jù]
【解釋】鋪張辭藻,雕琢文句。形容以華麗的辭章寫作詩文。
【出處】宋·王讜《唐語林·文學(xué)》:“當(dāng)時輕薄之徒,摛章繪句,聱牙崛奇,譏諷時事,爾后鼓扇名聲,謂之'元和體’?!?/p>
【第22句】:穿文鑿句[chuān wén záo jù]
【解釋】鉆研文字,琢磨詞句。后用作為文牽強附會之意。
【出處】《藝文類聚》卷七九引南朝·宋·劉義慶《幽明錄》:“君年少,何以輕穿文鑿句,而妄譏誚老子耶?”
【第23句】:一字一句[yī zì yī jù]
【解釋】形容人說話清楚從容。
【出處】林蘭《紅棉襖》:“三嬸子一點一點撕著那發(fā)了黑的棉花,一字一句地說:'老三那孩子言不出語不進的,寫不上,算不上,工作團咋派上他這個老實疙瘩。’”
【示例】他一字一句地交代工作。
【第24句】:遺文逸句[yí wén yì jù]
【解釋】指散佚的文章和句子。
【出處】北魏·酈道元《水經(jīng)注·河水五》:“雖千古茫昧,理世玄遠,遺文逸句,容或可尋,沿途隱顯,方土可驗?!?/p>
【第25句】:奇文瑰句[qí wén guī jù]
【解釋】瑰:珍奇。優(yōu)美的文章。
【出處】《元史·胡長孺?zhèn)鳌罚骸白啃形U摚嫖墓寰??!?/p>
【第26句】:僻字澀句[pì zì sè jù]
【解釋】冷僻的字、詞和晦澀的文句。
【出處】清·昭梿《嘯亭雜錄·詩文澀體》:“其《新唐書》好用僻字澀句,以矜其博,使人讀之,胸臆間格格不納,殊不爽朗?!?/p>
【示例】或乃競為僻字澀句,以駭庸眾,斫自然之元氣,斯又才士之所同蔽,戒律之所必嚴(yán)。 ——清·曾國藩《復(fù)陳右銘太守書》
【第27句】:閉門覓句[bì mén mì jù]
【解釋】形容作詩時冥思苦想。
【出處】宋·黃庭堅《病起荊江亭即事》詩之九:“閉門覓句陳無己,對客揮毫秦少游?!?/p>
【示例】閉門覓句渾閑事,并世何人是作家。 ——陳去病《晝寢雜感》詩之六
【第28句】:冗詞贅句[rǒng cí zhuì jù]
【解釋】冗:繁雜;贅:多余無用的。指詩文中多余無用的話。
【示例】這篇文章思想明確,語言簡練,沒有冗詞贅句。
【第29句】:躁言丑句[zào yán chǒu jù]
【解釋】丑惡的言辭。躁,通“臊”。
【出處】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奏啟》:“若能辟禮門以懸規(guī),標(biāo)義路以植矩,然后逾垣者折肱,捷徑者滅趾,何必躁言丑句,詬病為切哉!”
【第30句】:彫章鏤句[diāo zhāng lòu jù]
【解釋】指刻意雕琢詞章。
【第31句】:清詞妙句[qīng cí miào jù]
【解釋】清新絕妙的詩文詞句。形容詩詞所用的語言清新華美。
【出處】漢·陳琳《答東阿王箋》:“音義既遠,清詞妙句,焱絕煥柄。”
【示例】南宋樂府,清詞妙句,略盡于此。 ——清·譚獻《復(fù)堂詞話》
【第32句】:錦囊佳句[jǐn náng jiā jù]
【解釋】錦囊:用錦做成的袋子,古人多用以藏詩稿。指優(yōu)美的詩句。
【出處】唐·李商隱《李長吉小傳》:“恒從小奚奴,騎巨驢,背一古破錦囊,遇有所得,即書投囊中?!?/p>
【示例】余戲題其簽曰:“錦囊佳句。”不知夭壽這機此已伏矣。 ——清·沈復(fù)《浮生六記·閨房記樂》
【第33句】:搜章摘句[sōu zhāng zhāi jù]
【解釋】搜:尋求;摘:選取。指抄襲他人文章的詞句。
【出處】《三國志·吳書·孫權(quán)傳》:“遣都尉趙咨使魏?!迸崴芍⒁秴菚罚骸半m有余閑,博覽書傳歷史,藉采奇異,不效諸生尋章摘句而已?!?/p>
【示例】舉明經(jīng),其友易之,秀實曰:“搜章摘句,不足以立功?!蹦藯壢?。 ——《新唐書·段秀實傳》
【第34句】:刻章琢句[kè zhāng zhuó jù]
【解釋】修飾琢磨文章的細節(jié)。
【出處】宋·王安石《憶昨詩示諸外弟》:“刻章琢句獻天子,釣取薄祿歡庭闈?!?/p>
【示例】寫文章不必去刻章琢句。
【第35句】:斷章截句[duàn zhāng jié jù]
【解釋】不顧上下文義,截取文章的一段或一句,而彎曲原意。斷、截:割裂。
【出處】《宋史·選舉志二》:“斷章截句,破壞義理。”
【第36句】:一言半句[yī yán bàn jù]
【解釋】指很少的一兩句話。同“一言半語”。
【出處】《朱子語類》卷十一:“近來學(xué)者有一種則舍去冊子,卻欲于一言半句上便要見道理?!?/p>
【示例】清·韓邦慶《海上花列傳》第53回:“獨朱淑人一呆,朘巡近案,從側(cè)里偷覷那封信,僅得一言半句,已被其兄藹人收藏?!?/p>
【第37句】:三言兩句[sān yán liǎng jù]
【解釋】幾句話。形容話很少。同“三言兩語”。
【出處】元·關(guān)漢卿《救風(fēng)塵》第二折:“我到那里,三言兩句,肯寫休書,萬事俱休?!痹の錆h臣《生金閣》第二折:“哥哥你放心者,老身到那里,不消三言兩句,管教他隨順哥哥便了?!?/p>
【示例】半月前有媒婆來曾說親,不擬三言兩句便說成。 ——元·無名氏《小孫屠》第八出
【第38句】:絺辭繪句[zhǐ cí huì jù]
【解釋】雕琢文辭,修飾章句
【出處】明·宋濂《<田氏哀慕詩集>序》:“是詩之傳……則為移風(fēng)易俗之益又豈小哉!其視絺辭繪句道淫而宣驕者何如也?”
【第39句】:沉吟章句[chén yīn zhāng jù]
【解釋】沉吟:沉思吟味。章句:章節(jié)和句子,亦指詩文。默默地琢磨構(gòu)思詩文。
【出處】唐·無稹《鶯鶯傳》:“然而善屬文,往往沉吟章句,怨慕者久之。”
【第40句】:搜章擿句[sōu zhāng tī jù]
【解釋】搜:搜索;章:章節(jié);擿:指使;句:句子。搜集文章,摘取章句。
【出處】《新唐書·段秀實傳》:“舉明經(jīng),其友易之,秀實曰:'搜章擿句,不足以立功?!藯壢?。”
【第41句】:清辭麗句[qīng cí lì jù]
【解釋】指清新美麗的詞句。同“清詞麗句”。
【出處】清·戴名世《道墟圖詩序》:“讀其詩,摹寫物情,頌美祖德,稱述土風(fēng),清辭麗句,時時錯出?!?/p>
【第42句】:得雋之句[dé juàn zhī jù]
【解釋】雋:雋永,意味深長。意義深遠,耐人尋味的好文句。
【出處】唐·白居易《與劉蘇州書》:“得雋之句,警策之篇,多因彼此唱和中得之?!?/p>
【第43句】:絺繪章句[zhǐ huì zhāng jù]
【解釋】雕琢文辭,修飾章句
【出處】清·葉名灃《橋西雜記·宋紹興十八年同年錄》:“高宗試進士于南省,戒飭有司,毋以絺繪章句為工,當(dāng)以淵源學(xué)問為尚?!?/p>
【第44句】:絺章飾句[zhǐ zhāng shì jù]
【解釋】雕琢文辭,修飾章句
【出處】清·王韜《<蘅花館詩錄>自序》:“歷觀古人作,亦有不盡佳,要其研精殫力,積數(shù)年十年而后成,自有一家面目在,夫豈徒以絺章飾句為事哉?”
【第45句】:鄙言累句[bǐ yán lěi jù]
【解釋】鄙言:淺俗的言辭。指文章的詞句淺俗,不精煉。
【出處】《南史·鮑照傳》:“上好為文章,自謂人莫能及。照悟其旨,為文章多鄙言累句。咸謂照才盡,實不然也。”
【第46句】:雕章鏤句[diāo zhāng lòu jù]
【解釋】指文章的詞句刻意修飾。
【出處】唐·白居易《策林四·議文章碑碣詞賦》:“今褒貶之文無核實,則懲勸之道缺矣;美刺之詩不稽政,則補察之義廢矣。雖雕章鏤句,將焉用之。”
【示例】他們作文講究雕章鏤句。
【第47句】:清詞麗句[qīng cí lì jù]
【解釋】指清新美麗的詞句。
【出處】唐·杜甫《戲為六絕句》之五:“不薄今人愛古人,清詞麗句必為鄰?!?/p>
【示例】若唐之李杜韓柳、本朝之歐王蘇黃,清詞麗句,不可悉數(shù)。 ——宋·胡仔《苕溪隱漁叢話后集·楚漢魏六朝》
【第48句】:錦囊妙句[jǐn náng miào jù]
【解釋】錦囊:用錦做成的袋子,古人多用以藏詩稿。指優(yōu)美的詩句。
【出處】唐·李商隱《李長吉小傳》:“恒從小奚奴,騎巨驢,背一古破錦囊,遇有所得,即書投囊中。”
【示例】長鯨渴興沈江海,錦囊妙句生風(fēng)雷。 ——宋·鄧肅《醉吟軒》
【第49句】:一替一句[yī tì yī ù]
【解釋】雙方彼此你一言我一語地交替談話,互相應(yīng)答。
【出處】清·劉鶚《老殘游記》第四回:“那知這張李二公,又親自到廂房里來道謝,一替一句,又奉承了半日。”
【示例】兩個人一替一句地說著,都想聽聽動靜。 ——李曉明、韓安慶《平原槍聲》第二十六章
【第50句】:蕪音累句[wú yīn lèi jù]
【解釋】蕪:比喻文辭雜亂。形容蕪雜累贅的辭句。
【出處】唐·劉知幾《史通·敘事》:“自茲以降,史道陵夷,作者蕪音累句,云蒸泉涌?!?/p>
【第51句】:逐字逐句[zhú zì zhú jù]
【解釋】挨次序一字一句地。
【出處】鄧小平《在全軍政治工作會議上的講話》:“如果我們只把過去的一些文件逐字逐句照抄一通,那就不能解決任何問題,更談不到正確地解決什么問題?!?/p>
【示例】她一下又翻到了今年寒假的第一天日記,并饒有興趣地逐字逐句看了下去。 ——程樹榛《大學(xué)時代》
【第52句】:騎驢索句[qí lǘ suǒ jù]
【解釋】后用為苦吟的典故。
【出處】宋·孫光憲《北夢瑣言》卷七載:“唐相國鄭綮雖有詩名,本無廊廟之望……或曰:'相國近有新詩否?’對曰:'詩思在灞橋雪中驢子上,此處何以得之?’蓋言平生苦心也?!?/p>
【示例】宋·范成大《北門覆舟山道中》:“騎驢索句當(dāng)年事,歲暮騷人不自聊。”
【第53句】:稀章繪句[xī zhāng huì jù]
【解釋】繪:雕繪。雕飾文章字句,使之增加文采。
【示例】稀章繪句的文章不一定出色。
【第54句】:鉤章棘句[gōu zhāng jí jù]
【解釋】鉤:彎曲;章:章節(jié);棘:刺;句:文句。形容文辭艱澀拗口。
【出處】唐·韓愈《貞曜先生墓志銘》:“鉤章棘句,掐擢胃腎?!?/p>
【示例】時進士相習(xí)為奇僻,鉤章棘句,浸失渾淳。 ——《宋史·選舉志一》
“句”在中間的成語
【第1句】:三句話不離本行[sān jù huà bù lí běn háng]
【解釋】行:行當(dāng),職業(yè)。指人的言語離不開他所從事的職業(yè)范圍。
【出處】清·李寶嘉《官場現(xiàn)形記》第34回:“每到一處,開口三句話不離本行,立刻從懷里掏出捐冊來送給人看?!?/p>
【示例】他三句話不離本行,談的都是股經(jīng)。
【第2句】:章句小儒[zhāng jù xiāo rú]
【解釋】指不能通達大義而拘泥于辨析章句的儒生。
【出處】《漢書·夏侯勝傳》:“建所謂章句小儒,破碎大道?!?/p>
【第3句】:一句撞倒墻[yī jù zhuàng dǎo qiáng]
【解釋】一句話可以把墻壁撞倒。比喻言語生硬、莽撞。
【出處】宋·胡程《蒼梧集》:“立朝剛勁,須推老兄,然一語撞倒墻,亦是老兄。”
【第4句】:摘句尋章[zhāi jù xún zhāng]
【解釋】摘取、搜尋文章的片斷詞句。指讀書局限于文字的推求。
【出處】元·湯式《一枝花·贈人》套曲:“論文時蕓窗下摘句尋章,論武時柳營內(nèi)調(diào)絲弄竹。”
【示例】老夫少年雖曾摘句尋章,推敲一道,從未諳之,這些壁間之作都是小女代為,不過初學(xué)涂鴉,有何好處。 ——清·煙霞散人《鳳凰池》第四回
【第5句】:矜句飾字[jīn jù shì zì]
【解釋】矜:慎重;飾:整飾。形容寫文章時字斟句酌,十分慎重。
【出處】清·周亮工《書影》第六卷:“彼以句字為辭,而不知古之所謂辭命辭章者,指其首尾結(jié)撰,而通謂之辭,非如今人以矜句飾字為辭也?!?/p>
【第6句】:摘句搜章[zhāi jù sōu zhāng]
【解釋】摘:選??;搜:尋求。指抄襲他人文章的詞句。
【出處】《三國志·吳書·孫權(quán)傳》:“遣都尉趙咨使魏。”裴松之注引《吳書》:“雖有余閑,博覽書傳歷史,藉采奇異,不效諸生尋章摘句而已?!?/p>
【示例】摘句搜章終底用,求田問舍梅全遲。 ——宋·洪芻《洪老圃集·始年四十》
【第7句】:絺句繪章[zhǐ jù huì zhāng]
【解釋】雕琢文辭,修飾章句
【出處】《新唐書·文藝傳序》:“高祖、太宗,大難始夷,沿江左余風(fēng),絺句繪章,揣合低卬,故王楊為之伯?!?/p>
【示例】林紓《<慎宜軒文集>序》:“而古文一道,又豈為競勝之具?然人卒莫勝者,載道之文,固非絺句繪章者之所能掩也?!?/p>
【第8句】:逐句逐字[zhú jù zhú zì]
【解釋】挨次序一字一句地。
【出處】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四十一回:“自上橫行退一字成句,逐句逐字逆讀,俱成回文?!?/p>
【示例】要聽他這段虛文合后面的實事,卻是逐句逐字針鋒相對。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十六回
【第9句】:章句之徒[zhāng jù zhī tú]
【解釋】指不能通達大義而拘泥于辨析章句的儒生。
【出處】見“章句小儒”。
【示例】當(dāng)其亡事也,章句之徒相與坐而守之,亦亡所患。 ——《漢書·揚雄傳下》
【第10句】:章決句斷[zhāng jué jù duàn]
【解釋】文章正確句子明了,不含糊其辭。
【出處】漢·袁康《越絕書·德序外傳記》:“章決句斷,各有終始?!?/p>
【第11句】:字斟句酌[zì zhēn jù zhuó]
【解釋】斟、酌:反復(fù)考慮。指寫文章或說話時慎重細致,一字一句地推敲琢磨。
【出處】清·紀(jì)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一:“宋儒積一生精力,字斟句酌,亦斷非漢儒所及。”
【示例】他說話從不隨隨便便,而是字斟句酌。
【第12句】:稀句繪章[xī jù huì zhāng]
【解釋】繪:雕繪。雕飾文章字句,使之增加文采。
【出處】《新唐書·文藝傳·序》:“高祖、太宗大難始夷,沿江左余風(fēng),稀句繪章,揣合低印,故王、楊為之伯?!?/p>
【第13句】:三句不離本行[sān jù bù lí běn háng]
【解釋】本行:個人從事的行業(yè)。形容一說話總要講到自己從事的行業(yè)。
【出處】清·李寶嘉《官場現(xiàn)形記》第三十四回:“每到一處,開口三句話不離本行,立刻從懷里掏出捐冊來送給人看?!鼻濉ゎU瑣《黃繡球》第十回:“我是業(yè)醫(yī)的,你們不要笑我三句不離本行?!?/p>
【示例】你們?nèi)洳浑x本行,教育,教育,把我門外漢冷落了。 ——葉圣陶《倪煥之》第四章
【第14句】:麗句清辭[lì jù qīng cí]
【解釋】華麗清新的辭句。同“麗句清詞”。
【第15句】:話不投機半句多[huà bù tóu jī bàn jù duō]
【解釋】彼此心意不同,談話不能相契,干脆就沉默不言。
【出處】清·貪夢道人《彭公案》第26回:“這日大家暢飲,正是'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不知不覺,喝了個酩酊大醉?!?/p>
【示例】俗話說: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
【第16句】:麗句清詞[lì jù qīng cí]
【解釋】華麗清新的辭句。
【出處】《宋書·謝靈運傳論》:“雖清辭麗曲,時發(fā)乎篇,而蕪音累氣,固亦多矣。”唐·杜甫《戲為六絕句》之五:“不薄今人愛古人,清詞麗句必為鄰?!?/p>
【示例】麗句清詞三分宿慧,花香燈影一片艷情。 ——清·魏子安《花月痕》第三十三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