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全家”的詩句大全(77句)
“全家”開頭的詩句
【第1句】:野客行無定,全家在浦東。——出自唐·周賀《送朱慶馀》
【第2句】:上國才將五字去,全家便待一枝歸。——出自唐·方干《送吳彥融赴舉》
【第3句】:豈得戀樵漁,全家湖畔居。——出自唐·張喬《題湖上友人居》
【第4句】:家近紅蕖曲水濱,全家羅襪起秋塵。——出自唐·李商隱《寄成都高苗二從事》
【第5句】:幸有桃源近,全家肯去無。——出自唐·元稹《春分投簡陽明洞天作》
【第6句】:幾路三湘水,全家萬里人。——出自唐·劉長卿《送李侍御貶郴州》
【第7句】:邊士不好禮,全家住軍城。——出自唐·曹鄴《送進(jìn)士李殷下第游汾河》
【第8句】:捧詔汀洲去,全家羽翼飛。——出自唐·杜牧《新轉(zhuǎn)南曹未敘朝散初秋暑退出守吳興書此篇以自見志》
【第9句】:終歲行他縣,全家望此身。——出自唐·耿湋《過三郊驛卻寄楊評事時此子郭令公欲有表薦》
【第10句】:愿言學(xué)龐公,全家事幽屏。——出自南宋·陸游《晨起》
【第11句】:天下艱難際,全家入華山。——出自唐·齊己《寄華山司空圖》
【第12句】:不見鹿門翁,全家事潛遯。——出自南宋·陸游《醉中書懹》
【第13句】:半俸歸燒伏火藥,全家解說養(yǎng)生方。——出自唐·張籍《贈閻少保》
【第14句】:不及樵漁客,全家住島田。——出自唐·張喬《江行夜雨》
【第15句】:孤客來千里,全家托四鄰。——出自唐·崔峒《客舍書情寄趙中丞》
【第16句】:久在仙壇下,全家是地仙。——出自唐·李頻《游四明山劉樊二真人祠,題山下孫氏居》
【第17句】:舊業(yè)成青草,全家寄白云。——出自唐·劉長卿《秋日夏口涉漢陽,獻(xiàn)李相公》
【第18句】:觸目成幽興,全家是勝游。——出自唐·鄭谷《送吏部曹郎中免官南歸》
【第19句】:轡鶴復(fù)驂鸞,全家去不難。——出自唐·韋渠牟《雜歌謠辭·步虛詞》
【第20句】:一第知何日,全家待此身。——出自唐·李頻《長安感懷》
【第21句】:首薦叨殊禮,全家寓近封。——出自唐·鄭谷《敘事感恩上狄右丞》
【第22句】:杯中藥冷呼不醒,全家相顧無人色。——出自南宋·陸游《書病》
【第23句】:莫怪當(dāng)歡卻惆悵,全家欲上五湖舟。——出自唐·曹鄴《碧尋宴上有懷知己》
【第24句】:一曲大河聲,全家?guī)兹招小!鲎蕴啤ぱδ堋端婉R戴書記之太原》
【第25句】:舉世貪荊玉,全家戀楚云。——出自唐·劉長卿《夏口送長寧楊明府歸荊南,因寄幕府諸公》
【第26句】:舊歲有三日,全家無十人。——出自宋·陳與義《赴陳留二首》
【第27句】:七州元帥擁畫戟,全家終日樓居仙。——出自南宋·陸游《題望海亭亭在臥龍絕頂》
【第28句】:憶昔故園楊柳岸,全家送上渡頭船。——出自唐·孟賓于《獻(xiàn)主司》
【第29句】:為郡暫辭雙鳳闕,全家遠(yuǎn)過九龍灘。——出自唐·張籍《送汀州源使君》
【第30句】:舉目皆僧事,全家少俗情。——出自唐·劉禹錫《樂天少傅五月長齋廣延緇徒謝絕文友坐成暌間因以戲之》
【第31句】:未至應(yīng)居右,全家出帝鄉(xiāng)。——出自唐·羅隱《送沈光侍御赴職閩中》
【第32句】:一旦甘為漳岸老,全家卻作杜陵人。——出自唐·王建《留別田尚書》
【第33句】:風(fēng)雨揭卻屋,全家醉不知。——出自鄭遨《與羅隱之聯(lián)句》
【第34句】:別后難相訪,全家隱釣磯。——出自唐·劉長卿《送李二十四移家之江州》
【第35句】:舊地成孤客,全家賴釣竿。——出自唐·盧綸《臥病書懷》
【第36句】:久忝明恩返故鄉(xiāng),全家衣食出耕桑。——出自南宋·陸游《野意》
【第37句】:卜地起孤墳,全家送葬去。——出自唐·劉言史《北原情三首》
【第38句】:幾世傳高臥,全家在一林。——出自唐·姚合《寄紫閣隱者》
【第39句】:積雪商山道,全家楚塞人。——出自唐·耿湋《送郭正字歸郢上》
【第40句】:一鏡隨雙鬢,全家老半峰。——出自唐·李洞《送張喬下第歸宣州》
【第41句】:自小不到處,全家忽如歸。——出自唐·曹鄴《將赴天平職書懷寄翰林從兄》
“全家”在中間的詩句
【第1句】:全家共保一忍字,累世相傳三住銘。——出自南宋·陸游《歲晚幽興》
【第2句】:風(fēng)塵匹馬來千里,蓬梗全家望一身。——出自唐·姚鵠《隨州獻(xiàn)李侍御二首》
【第3句】:茅君奕世仙曹貴,許掾全家道氣濃。——出自唐·李商隱《鄭州獻(xiàn)從叔舍人褎》
【第4句】:牛能養(yǎng)人識人意,一牛全家命所寄。——出自清·孫原湘《牧歌》
【第5句】:身從亂后全家隱,日校人間一倍長。——出自唐·陸龜蒙《王先輩草堂》
【第6句】:全家得飽暖,何以報吾君。——出自宋·蔡戡《新居用韓昌黎詩辛勤三十年以有此屋廬為韻》
【第7句】:霞衣欲舉醉陶陶,不覺全家住絳霄。——出自唐·王仁裕《題斗山觀》
【第8句】:全家穩(wěn)下黃牛峽,半醉來尋白鷺洲。——出自南宋·陸游《登賞心亭》
【第9句】:幢蓋全家去,琴書首路隨。——出自唐·楊巨源《懷德抒情寄上信州座主》
【第10句】:全家宛陵客,文雅世難逢。——出自唐·耿湋《宣城逢張二南史》
【第11句】:全家豆種晚逾良,粒粒肥甘莢亦香。——出自清·李鄴嗣《口占呈全完白四首》
【第12句】:不知遠(yuǎn)郡何時到,猶喜全家此去同。——出自唐·白居易《入峽次巴東》
【第13句】:全家白骨成灰土,一代紅妝照汗青。——出自清·吳偉業(yè)《圓圓曲》
【第14句】:全家占江驛,絕境天為破。——出自宋·蘇軾《遷居臨皋亭》
【第15句】:遙知數(shù)夜尋山宿,便是全家避世人。——出自北宋·黃庭堅《和答劉太博攜家游廬山見寄》
【第16句】:何似全家上船去,酒旗多處即淹留。——出自唐·李郢《偶作》
【第17句】:薄米全家粥,空床故物氈。——出自南宋·陸游《初寒》
【第18句】:全家笑無辱,曾不見戈兵。——出自唐·殷堯藩《署中答武功姚合》
【第19句】:守歲全家夜不眠,杯盤狼藉向燈前。——出自南宋·陸游《除夜》
【第20句】:全家都在風(fēng)聲里,九月衣裳未剪裁。——出自清·黃景仁《都門秋思》
【第21句】:好是全家到,兼為奉詔來。——出自唐·杜牧《題茶山》
【第22句】:全家沒蕃地,無處問鄉(xiāng)程。——出自唐·張籍《舊宮人》
【第23句】:全家上南岳,一尉事諸侯。——出自唐·薛能《送人自蘇州之長沙縣官》
【第24句】:全家與我戀孤岑,蹋得蒼苔一徑深。——出自唐·司空圖《山中》
【第25句】:全家欲去干戈后,大國中興禮樂初。——出自唐·李昭象《山中寄崔諫議》
【第26句】:全家南渡遠(yuǎn),舊友北來頻。——出自唐·許渾《江上喜洛中親友繼至》
【第27句】:疲甿賦重全家盡,舊族兵侵太半無。——出自唐·羅隱《送王使君赴蘇臺》
【第28句】:全家勤勞各有望,翁媼處分將裁衣。——出自宋·趙汝鐩《耕織嘆》
【第29句】:全家生活計,都在淼茫中。——出自清·錢秉鐙《水村即事示諸從子》
【第30句】:全家依畫舫,極目亂紅妝。——出自宋·蘇軾《城南縣尉水亭得長字》
【第31句】:全家期圣澤,半路敢農(nóng)桑。——出自唐·薛能《下第后春日長安寓居三首》
【第32句】:但見全家去,寧知幾日還。——出自唐·皇甫冉《送鄭員外入茅山居》
【第33句】:全家遁世曾無悶,半俸資身亦有馀。——出自唐·白居易《刑部尚書致仕》
【第34句】:全家剛上五湖舟,恰添了個人如畫。——出自清·朱彝尊《鵲橋仙 十一月八日》
【第35句】:不意全家萬里來,湖中再見春山綠。——出自唐·皎然《觀李中丞洪二美人唱歌軋箏歌》
【第36句】:歸來澗底磨刀斧,又作全家明日謀。——出自宋·蕭德藻《樵夫》
本文為百問中文站長整理而成,轉(zhuǎn)載請標(biāo)明出處,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