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中國的三省交界處匯聚50條
中國最美的十大世外桃源
科普知識是一種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來解釋種種科學現(xiàn)象和理論的知識文字。用以普及科學知識為目的。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中國最美的十大世外桃源,希望有所幫助!
湖南鳳凰古城
鳳凰像一幅山水畫,山青水秀、人杰地靈,完好的保留了苗族、土家族的建筑風格。靜靜的沱江穿城而過,江流舒緩、水平如鏡,舟行款款,如滑動在琉璃之上。遠處畫橋如虹,飛閣垂檐,極盡清麗典雅之風致。
兩岸青山吐翠,城郭巍峨,懸樓吊腳,一并倒影在清流之中。
新疆哈巴河
哈巴河位于新疆阿勒泰地區(qū)的西部,額爾齊斯河北岸,是孕育著童話故事的一個小縣城。阿勒泰在蒙古語中是金山的意思,
此地森林茂密、雨雪充沛,是邊疆荒漠中的綠色天堂。
溫州泰順縣
由于險要的地理位置,溫州泰順縣在崇山峻嶺中散發(fā)著原始的氣息,人煙稀少,民風古樸。也由于位置的特殊,
這里遠離了歷代的戰(zhàn)火硝煙,完好的保存了數(shù)目眾多、造型各異的明清古建筑。
貴州小七孔
小七孔指的是一座七孔橋,它在古代是貴州和廣西的交界處。走過小七孔橋,你便腳踏兩省了。小七孔的景點都是沿山路分布的,最好的游覽方法便是坐著當?shù)剞r(nóng)民趕著的驢車漫步其中。一路上,一側(cè)是山,一側(cè)是水,時而能看到參天的大樹倒栽蔥地倒在水里。
樹的根部已經(jīng)枯死,而泡在水中的枝干卻有的發(fā)芽并長出了綠色的枝葉,橫漂在水中。
云南壩美
“壩美”是壯語的音譯,意為“森林中的洞口”。離昆明450公里,屬于云南廣南縣。
壩美四面環(huán)山,山上樹木蔥蘢,壩里綠樹郁郁蒼蒼。尤其是村落中的那幾棵大榕樹,把整個壩美裹成一團油綠。
蜈支洲
蜈支洲島是躲在亞龍灣美景身后靜靜綻放光彩的度假天堂。與亞龍灣相比,它更寧靜,也更清麗,有人曾把它稱作中國的馬爾代夫。
更多的人把這里當作和情人逃離塵世后的天堂,因為它有一個更為浪漫和順口的名字:“情人島”。
四川海螺溝
海螺溝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瀘定縣貢嘎山東坡,距成都319公里。海螺溝冰川是地球上同緯度海拔最低,離城市最近的'冰川。冰川的雪粒盆是整個冰川的源泉,盆內(nèi)冰雪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翻越盆沿形成巨大雪崩。
故雪粒盆雖美麗、神秘,卻只可遠觀不可靠近。
羅平
浩蕩珠江的源頭,磅礴烏蒙的南麓,滇、桂、黔三省(區(qū))結(jié)合部,有一塊曾令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為之亢奮并駐足停留連數(shù)十天之久的神奇而美麗的土地──羅平。
20萬畝菜花把羅平的山川大地裝點得一片金黃,羅平壩子里十五萬畝連片油菜形成了世界最大的花園,遼闊無邊。
然烏湖
走在然烏湖畔,兩岸的山嶺雄偉挺拔,坡度很陡,好像胡同兩側(cè)的圍墻,立在狹長的湖邊。
額濟納
一到額濟納,任何人都會被撲進眼里的金黃色震撼得呆在原地。這顏色透明、奪目,又如此奢華無忌,讓一切語言在它面前顯得那樣蒼白無力。
那一定是“天堂”里的色彩,也或許是胡楊在耗盡自己全部的力氣在唱一首生命的絕響。
中國最美的十大名山
中國最美十大名山分別是貢嘎山、珠穆朗瑪峰、梅里雪山、黃山、三神山、喬戈里峰、岡仁波奇峰、泰山、峨眉山和廬山。這些名山海拔高,環(huán)境優(yōu)美,勝似人間仙境,自然原貌保存得很好,其中有些名山歷史文化悠久,與佛教有著密切的關系,彌漫著濃濃的禪意。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中國最美的十大名山,希望有所幫助!
南迦巴瓦:云中的天堂
遠眺南迦巴瓦時,她會讓浮云遮了你的雙眼;近觀時,她5000米以上的相對高度幾乎不讓任何人得償所愿。她在人間矗立,卻極少有人可以和她相見;她在云中深藏,卻和我們賴以生存的這個世界骨肉相連,休戚與共。
集壯麗與秀美于一身只是一個方面,與繞山而行的雅魯藏布江所造就的天下第一峽之奇觀,令南迦巴瓦身價倍增。她的與眾不同在于總是藏在云中難以看見,只有心誠的人才能一睹風采。
貢嘎:風停止了腳步
“貢”在藏語中代表堆積著長年不化的雪,“嘎”是白色的意思,貢嘎意為白色的積雪。在四川康區(qū)一帶,因貢嘎山地處藏傳佛教傳統(tǒng)地域劃分的米雅繞崗地區(qū),據(jù)說當?shù)厝艘卜Q之為米雅貢嘎。
貢嘎山是橫斷山系的第一高峰,也是世界著名高峰之一,主峰海拔7556米,是四川省的最高峰,被稱為“蜀山之王”。從貢嘎山西麓的泉華灘遙望主峰及其周圍姊妹峰,皚皚白雪和綠色植被形成一幅絕美的圖畫。
它是登山者、地質(zhì)學家的樂園,即使普通的游客,山腳下的海螺溝也是美麗無窮?!笆裆街酢辈粌H是一個稱謂,它用身軀調(diào)節(jié)風雨滋潤大地。
珠穆朗瑪:心靈的守望
珠穆朗瑪峰位于中國和尼泊爾兩國邊界,是喜馬拉雅山的主峰,也是世界第一高峰,被譽為萬山之尊、世界第三極。整個山體呈巨型金字塔狀,威武雄偉,昂首天外,四周地形極為險峻,登山難度極大。
從【第18句】:19世紀開始,便陸續(xù)有一些國家探險家、登山隊前往珠峰探測奧秘,20世紀20年代至30年代,外國登山隊曾7次想從珠穆朗瑪峰北坡登頂,均以失敗告終。1960年,中國登山隊首次從北坡登上峰頂。時至今日,它仍是無數(shù)登山愛好者夢寐以求的目標。
梅里:雪神的儀仗隊
梅里雪山位于云南迪慶藏族自治州德欽縣和西藏的察隅縣交界處,地處橫斷山脈中金沙江、瀾滄江、怒江三江并流之腹地。
梅里雪山是藏傳佛教的朝覲圣地,位列藏區(qū)八大神山之首。它北連西藏阿冬格尼山,南與碧羅雪山相接,冰峰接踵,雪巒橫亙,其主峰卡瓦格博海拔6740米,為云南省第一高峰。
在當?shù)夭孛竦男闹?,卡瓦格博峰是他們保護神的居住地。人類一旦登上峰頂,神便會離開他們而去。缺少了神的佑護,災難將會降臨。在飛來寺中供奉有卡瓦格博的`妻子緬茨姆,是一位騎著野鹿的俏麗的女性。事實上,無論是緬茨姆,還是卡瓦格博,梅里雪山的13座高峰都具有一種奪人心魄的壯美。
黃山:上帝的盆景
以“奇”聞名天下的黃山位于安徽省南部,是皖南山地的中樞山脈,也是長江水系和錢塘江水系的分水嶺。
歷代游客均盛贊“天下名景集黃山”,謂泰岱的雄偉、華山的峻峭、衡岳的煙云、匡廬的飛瀑、雁蕩的怪石、峨眉的清涼,黃山均兼而有之。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也在黃山留下了“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的千古名句。
稻城三神山:香格里拉的地標
在青藏高原南緣、橫斷山脈東側(cè)的莽莽群山之中,有三座呈“品”字形的雪山格外醒目,它們,就是稻城三神山——仙乃日、央邁勇和夏諾多吉。三神山合稱“念青貢嘎日松貢布”,自古就是藏傳佛教中的圣地。
神山中海拔6032米的主峰仙乃日為稻城第一高峰,是傳說中觀世音菩薩的化身,山體平緩如大佛安坐,雍容典雅;海拔5958米的南峰央邁勇意為文殊菩薩,端莊嫻靜,冰清玉潔;海拔5958米的東峰夏諾多吉意為金剛手菩薩,如剛烈少年,英挺俊俏。
1928年,美籍植物學家洛克在向貢嘎嶺山區(qū)進發(fā)時,“云層驟開,顯現(xiàn)出雷光電閃的守護者的真面目——一座裁剪過的金字塔。”誤闖入圣地的他在這里發(fā)出了一聲驚為天人的呼喊,由此敲開了“上帝留存的花園”之門。此后多年,在希爾頓小說《消失的地平線》中,這片凝聚了人類終極幻想的理想國,一時間以“香格里拉”這樣一個美妙的名稱,成為許多飽受世俗生活困擾的人們所追尋的樂土,并掀起了一陣久興不衰的回歸自然的浪潮。
喬戈里:遙遠的秘境
喬戈里坐落在喀喇昆侖山脈中段,它的南坡是巴基斯坦,北坡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葉城縣。
喬戈里是塔吉克語的音譯,意思是“高大雄偉”。在國際上,它有個更流行的名字:K2。人類對喀喇昆侖山脈進行考察過程中,喬戈里是第二個被考察的對象,K則是喀喇昆侖的英文頭一個字母,K2的名稱由此而來。
喬戈里峰山勢陡峭,地形險惡,是世界著名的高難度攀登山峰,也是14座8000米高峰中攀登難度最大的。由于特殊的地形地貌,從前進營地到頂峰,全部要拉繩索。有的地方坡度達到80度甚至85度,隊員在攀登中幾乎沒有休息的地方。險峻的地形和變化無常的氣候,使登頂死亡率高達30%,所以登山者給它起名為“野蠻巨峰”。在第一流登山家眼里,因為無比險峻而令他們神往的最美的山峰。
岡仁波齊:眾神的居所
橫貫在西藏南部的岡底斯山脈,峭壁千仞、冰川縱橫,氣勢磅礴。其主峰岡仁波齊位于西藏阿里地區(qū)普蘭縣境內(nèi),它既是世界公認的神山,同時也被印度教、藏傳佛教、西藏原生宗教苯教以及古耆那教認作為世界的中心。
岡仁波齊由數(shù)千米厚的普通礫石、卵石、砂和軟硬相間的礫巖組成,由于巖層性質(zhì)不同,又受到不同方向的構(gòu)造變動,加上自然界長期風化作用,形成了今日外貌奇特的“神山”。在峰巒起伏的群山之中,岡仁波齊凌空直聳云霄,峰頂被皚皚冰雪覆蓋,與朵朵白云渾然一體;經(jīng)過長期風化作用而形成的天然臺階縱貫峰體中央,好像通往云端的懸梯,兩側(cè)懸崖絕壁,使整個峰體顯得更莊嚴雄偉,堪稱天成的神殿。
泰山:華夏的圖騰
眾人皆知,泰山的人文與自然融合得最完美最和諧;泰山自古就為國人所崇拜,被視為社稷穩(wěn)定、民族團結(jié)的象征,中華民族一直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說法;泰山還是我國古代惟一受過皇帝封禪的名山,有72位君王到泰山會諸侯、定大位、刻石記號;文人墨客更是紛紛前去朝山覽圣,賦詩留言,留下了20余處古建筑群,2200余處碑碣石刻,從而使泰山成為“天下第一”,并一直成為藝術家和學者的精神源泉。
山不在高,在于文化積淀的厚重;泰山久已參與社會,深入人心,超越觀感,成為中華民族及其文化之地標。深具儒家風范者,首推泰山。
峨眉山:從盆地升向天庭
峨眉山位于四川盆地西南,距峨眉山市7公里。山體南北延伸,綿延23公里,面積約115平方公里。山坡西緩東陡,東坡為逆向坡,另有斷層崖,山勢險峻。主峰萬佛頂海拔3099米,高出東麓平原2600米。在這里,儒、釋、道三教并存共處,相依相存。
中國最美的十大古建筑
璀璨的中華文化造就了5000年輝煌的歷史。在我們?nèi)A夏民族的文化瑰寶之中,有多得數(shù)不完的東西可以去欣賞和研究,而雄偉的古建筑無疑是其中耀眼的明珠。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中國最美的十大古建筑,希望有所幫助!
中國第一塔——嵩岳寺塔
嵩岳寺塔,在登封縣城西北6公里太室山南麓嵩岳寺內(nèi)。嵩岳寺原名閑居寺,早先是北魏皇室的一座離宮,后改建為佛寺。此寺的建造年代在北魏永平元年至正光元年(508~520年)之間,最少也有1450多年的歷史。
江南名樓——岳陽樓
湖南岳陽市著名古建筑,它屹立在洞庭湖畔,是我國古建筑中的瑰寶,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陽天下樓”之譽。前身是三國時(215年),吳國魯肅練水兵士構(gòu)筑的閱兵臺。唐開元四年(716年)中書令謫守岳州,在此修樓,正式定名為“岳陽樓”。宋慶歷五年(1045年),滕子京守巴陵郡時重修,并請范仲淹撰《岳陽樓記》,于是名聲更大,成為我國南方一大名勝?,F(xiàn)存建筑為清同治六年(1867年)再建,保持宋代建筑的藝術風格。
天下絕景——黃鶴樓
黃鶴樓巍峨聳立于武昌蛇山之巔,原址在湖北武昌蛇山黃鶴磯頭,自古與湖南岳陽樓,江西滕王閣并稱為“江南三大名樓”。歷代名士都先后到這里游樂,吟詩作賦。而崔顥的詩《黃鶴樓》一直被認為是“唐詩七律壓卷之作”,很多人都能背誦。因這首詩,成就了黃鶴樓“文化名樓”的地位。
天下第一橋——趙州橋
趙州橋原名安濟橋,俗稱大石橋,建于隋煬帝大業(yè)年間(595~605年),至今已有1400年的歷史,是當今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橋。石拱橋是用石塊拼砌成彎曲的拱作為橋身,上面修成平坦的橋面,以行車走人。而趙州橋的特點是“敞肩式”,即在大拱的兩肩上再辟小拱,是石拱橋結(jié)構(gòu)中最先進的一種。她是世界上現(xiàn)存年代最久、單孔跨度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敞肩型石拱橋,被世人公認為“天下第一橋”。趙州橋正名安濟橋,俗稱大石橋。其設計者是隋朝匠師李春。趙州橋是正常的交通運輸橋,它的橋身弧線優(yōu)美,遠眺猶如蒼龍飛駕,又似長虹飲澗。尤其具有藝術特色的是欄板以及望栓上的浮雕。充分顯示了隋代矯健、俊逸、渾厚、嚴整的石雕風貌。整個大橋堪稱一件精美的藝術珍品,稱得上是隋唐時代石雕藝術的精品。
唐陵中的杰作——乾陵
唐代帝陵多利用自然地形,因山為墳,因此比秦漢時的人造巨冢更有氣勢;陵墓的神道極長,石雕剛健雄偉,數(shù)量也較前加多,墓內(nèi)壁畫尤為生動。
乾陵不僅外現(xiàn)宏偉,修建堅固,內(nèi)藏也十分豐富。李治生前酷愛書法,廣為搜集,臨終遺囑把他所收藏的書字埋在墓內(nèi),李治和武則天均處于盛唐時期,且據(jù)勘查,乾陵雖經(jīng)1000多年,卻未被盜過。由上可以想見,乾陵內(nèi)部的文物一定十分豐富,極其珍貴。
中國第一座皇家陵園——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位于西安以東30公里的'驪山北麓,南依驪山,北臨渭水。高大的封冢在巍巍峰巒環(huán)抱之中與驪山渾然一體,景色優(yōu)美,環(huán)境獨秀。秦始皇陵于公元前246年,秦始皇初即位開工修建,前后歷時38年,動用徭役、刑徒72萬余人。這位叱咤風云的曠世君主不僅為后人留下了千秋偉業(yè),還留有這座神秘莫測的皇家陵園。陵園建制仿都邑,陵墓周圍呈回字型,筑有內(nèi)、外兩重城垣,目前探明的大型地面建筑為寢殿、便殿、園寺吏舍等基址。
道教宮殿式建筑——永樂宮
永樂宮修建于元代,施工期前后共110多年,才建成了這個規(guī)格宏大的道教宮殿式建筑群。特別是宮殿內(nèi)部的墻壁上,布滿了精心繪制的壁畫,其藝術價值之高,數(shù)量之多,實屬世上罕見。來到山西,自然不能放過去永樂宮欣賞元代壁畫的機會。永樂宮是典型的元代建筑風格,粗大的斗拱層層疊疊地交錯著,四周的雕飾不多,比起明、清兩代的建筑,顯得較為簡潔、明朗。幾個殿以南、北為中軸線,依次排列。
慈禧太后的寢宮——頤和園
頤和園是清代的皇家花園和行宮。乾隆繼位以前,在北京西郊一帶,已建起了四座大型皇家園林,從海淀到香山這四座園林自成體系,相互間缺乏有機的聯(lián)系,中間的“甕山泊”成了一片空曠地帶,乾隆決定在甕山一帶動用巨額銀兩興建清漪園,以此為中心把兩邊的四個園子連成一體,形成了從現(xiàn)清華園到香山長達20公里的皇家園林區(qū)。
世界屋脊的明珠——布達拉宮
舉世聞名的布達拉宮,聳立在西藏拉薩市紅山之上,海拔3700多米,占地總面積36萬余平方米,建筑總面積13萬余平方米,主樓高117米,共13層,其中宮殿、靈塔殿、佛殿、經(jīng)堂、僧舍、庭院等一應俱全,是當今世上海拔最高、規(guī)模最大的宮堡式建筑群?!安歼_拉”系舟島,是梵文音譯,又譯作“普陀羅”或“普陀”,原指觀世音菩薩所居之島。拉薩布達拉宮俗稱第二普陀羅山。
布達拉宮依山壘砌,群樓重疊,殿宇嵯峨,氣勢雄偉,有橫空出世、氣貫蒼穹之勢,堅實墩厚的花崗石墻體,松茸平展的白瑪草墻領,金碧輝煌的金頂,具有強烈裝飾效果的巨大鎏金寶瓶、幢和紅幡,交相映輝,紅、白、黃3種色彩的鮮明對比,分部合筑、層層套接的建筑型體,都體現(xiàn)了藏族古建筑迷人的特色。布達拉宮是藏建筑的杰出代表,也是中華民族古建筑的精華之作。
世界上最大的宮殿——故宮
故宮,又名紫禁城,位于老北京城的中軸線上,是明朝和清朝的皇室。占地72萬平方米,建筑面積約15萬平方米,共有殿宇9999間半,是世界最大的宮殿,也是中國現(xiàn)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整個建筑群按中軸線對稱布局,層次分明,主體突出。太和殿,又稱“金鑾殿”,是明、清皇帝舉行大典的地方。它在故宮三大殿中是最大的一座,也是中國古代宮殿建筑中最大的木結(jié)構(gòu)宮殿。故宮是中國最大的藝術博物館,收藏著90多萬件歷史文物和藝術品,其中有許多稀世珍寶。
中國最美的十大沙漠
沙漠,主要是指地面完全被沙所覆蓋、植物非常稀少、雨水稀少、空氣干燥的荒蕪地區(qū)。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中國最美的十大沙漠,希望有所幫助!
【第1句】:巴丹吉林沙漠(內(nèi)蒙古阿拉善盟境內(nèi))
位于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的西部,是中國四大沙漠之一,總面積【第4句】:7萬平方公里。其中的巴彥諾爾、吉訶德沙山是世界上最高的沙丘。巴丹吉林沙漠年降水量不足40毫米,但是沙漠中的湖泊竟然多達100多個。高聳入云的沙山,神秘莫測的鳴沙,靜謐的湖泊、濕地,構(gòu)成了巴丹吉林沙漠獨特的`迷人景觀,每年吸引了上萬名國內(nèi)外游客前來觀光。
【第2句】:塔克拉瑪干沙漠(新疆塔里木盆地)
位于中國新疆的塔里木盆地中央,是中國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第九大沙漠,同時還是是世界最大的流動性沙漠。整個沙漠東西長約1000公里,南北寬約400公里,面積達33萬平方公里。平均年降水不超過100毫米,最低只有四五毫米;而平均蒸發(fā)量高達2500—3400毫米。這里,金字塔形的沙丘屹立于平原以上300米。狂風能將沙墻吹起,高度可達其3倍。沙漠里沙丘綿延,受風的影響,沙丘時常移動。沙漠里亦有少量的植物,其根系異常發(fā)達,超過地上部分的幾十倍乃至上百倍,以便汲取地下的水份;那里的動物有夏眠的現(xiàn)象。
【第3句】:吉爾班通古沙漠(新疆準噶爾盆地)
位于新疆準噶爾盆地中央,瑪納斯河以東及烏倫古河以南,是中國第二大沙漠,同時也是中國面積最大的固定、半固定沙漠。古爾班通古特沙漠面積有大約【第4句】:88萬平方公里,海拔300~600米,水源較多。
【第4句】:鳴沙山、月牙泉(甘肅)
位于甘肅省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市。“山以靈而故鳴,水以神而益秀”,千百年來,鳴沙山、月牙泉已經(jīng)儼然成為了大漠戈壁中的孿生姐妹。以月牙泉命名的歌曲有兩首,另外月牙泉多為游戲里地圖場景名稱。
鳴沙山又稱神沙山、沙角山。東起莫高窟崖頂,西接黨河水庫,東西綿延40公里,南北寬20公里,高達數(shù)十米,面積約200平方公里。它處于騰格里沙漠的邊緣。整個山體都是由紅黃綠黑白五色像米粒一樣的沙粒堆積而成的。五色沙粒細軟滑圓,手感非常好。
月牙泉處于鳴沙山環(huán)抱之中,古稱沙井,又名藥泉。月牙泉面積【第13句】:2畝,長240米,寬39米,平均水深【第4句】:2米。這里水質(zhì)甘冽,澄清如鏡。說來也怪,月牙泉在沙子堆里躺了幾千年,卻始終碧波蕩漾,清澈見底。下雨天不溢,大旱也不干涸,遇到烈風泉水不會被流沙淹沒,地處戈壁泉水始終不渾濁,不能不說是大自然創(chuàng)造的奇跡。也難怪有人把它稱為天下沙漠第一泉了。這“月牙曉澈”自然也成為敦煌八景之一咯。
【第5句】:沙坡頭沙漠(寧夏中衛(wèi)縣西20公里)
位于中衛(wèi)縣城西20公里處的騰格里沙漠南緣,黃河北岸,乾隆年間,因在河岸邊形成一個寬2000米、高約100米的大沙堤而得名沙陀頭,訛音沙坡頭。百米沙坡,傾斜60度,天氣晴朗,氣溫升高,人從沙坡向下滑時,沙坡內(nèi)便發(fā)出一種“嗡嗡”的轟鳴聲,猶如金鐘長鳴,悠揚宏亮,故得“沙坡鳴鐘”之譽,是中國四大響沙之一。站在沙坡下抬頭仰望,但見沙山懸若飛瀑,人乘沙流,如從天降,無染塵之憂,有鐘鳴之樂,所謂“百米沙坡削如立,磧下鳴鐘世傳奇,游人俯滑相嬉戲,婆娑舞姿弄清漪?!闭沁@一景觀的寫照。
【第6句】:大古城沙漠奇景(延慶八達嶺長城北側(cè))
在八達嶺高速公路的盡頭,延慶八達嶺長城北側(cè),北京與河北交界的官廳水庫南岸,有離京城最近的一塊沙漠,方圓約為1平方公里,許多表現(xiàn)沙漠場景的電影都是在這里拍攝的。來這里可以欣賞沙漠美景,騎駱駝,玩沙灘排球,拍照。
【第7句】:騰格里沙漠(內(nèi)蒙古西部)
騰格里沙漠中國大沙漠。在阿拉善地區(qū)的東南部,介于賀蘭山與雅布賴山之間。大部屬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小部分在甘肅省。面積42,700平方公里(16,486平方英里)。沙漠內(nèi)部有沙丘、湖盆、草灘、山地、殘丘及平原等交錯分布。沙丘面積占71%,以流動沙丘為主,大多為格狀沙丘鏈及新月形沙丘鏈,高度多在10~20公尺(33~66英尺)之間。湖盆共422個,半數(shù)有積水,為干涸或退縮的殘留湖。
【第8句】:天漠(河北懷來縣龍寶山)
距北京約60公里的懷來縣境內(nèi),有一片占地1300畝的天然沙漠,它位于官廳水庫南側(cè)燕山腳下,著名的八棱海棠之鄉(xiāng)。在山水之間逶迤著一道金燦燦的沙丘,綿延起伏十余里,甚為奇特壯觀,人稱“天漠”。東沙龍南北長300多米,西沙龍南北長近千米,寬度均在百米以上,高估計也有30多米,甚為壯觀。果園、草灘、戈壁中突兀而現(xiàn)的金色沙龍,與群山、戈壁、湖泊等地貌描繪出了“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彩色畫面。據(jù)說它來自內(nèi)蒙境內(nèi),是風將它帶到了這里,是長期自然和人類活動交互影響的產(chǎn)物。
【第9句】:庫布奇沙漠(內(nèi)蒙古鄂爾多斯北部)
庫布齊沙漠是中國第七大沙漠,也是距北京最近的沙漠。西、北、東三面均以黃河為界,地勢南部高,北部低。位于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伊克昭盟杭錦旗、達拉特旗和準格爾旗的部分地區(qū)。南部為構(gòu)造臺地,中部為風成沙丘,北部為河漫灘地,總面積約145萬公頃,流動沙丘約占61%,長400公里,寬50公里,沙丘高10—60米,像一條黃龍橫臥在鄂爾多斯高原北部,橫跨內(nèi)蒙古三旗。形態(tài)以沙丘鏈和格狀沙丘為主。
【第10句】:沙湖(南距銀川市50公里)
沙湖是國家首批5A級景區(qū),中國35個王牌景點之一,中國十大魅力休閑旅游湖泊之一。沙湖旅游區(qū)在距銀川市西北56公里平羅縣境內(nèi)的西大灘。1990年開發(fā)建設,每年接待游客都在60萬人次左右,已成為祖國西北地區(qū)頗負盛名的旅游熱點,因其獨特優(yōu)美的自然景觀而被選為全國35個王牌景點之一。2009年,景區(qū)接待游客【第78句】:6萬人次。2007年5月8日,石嘴山市沙湖旅游景區(qū)經(jīng)國家旅游局正式批準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