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靜結(jié)合的唯美句子匯集3篇
動靜結(jié)合的句子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對那些朗朗上口的句子很是熟悉吧,句子可分為單句和復句,單句又可分為主謂句和非主謂句。你知道什么樣的句子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句子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動靜結(jié)合的句子,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第1句】: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第2句】: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第3句】:邊城暮雨雁飛低,蘆筍初生漸欲齊。無數(shù)鈴聲遙過磧,應馱白練到安西。
【第4句】:去歲今辰卻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閑無處,兩鬢秋霜細有華。山接水,水明霞。滿林殘照見歸鴉。幾時收拾田園了,兒女團圞夜煮茶。
【第5句】:湘云楚雨歸路杳,總是傷懷抱。江聲攪暮濤,樹影留殘照,蘭舟把愁都載了。
【第6句】:一江秋水澹寒煙,水影明如練,眼底離愁數(shù)行雁。雪晴天,綠蘋紅蓼參差見。吳歌蕩槳,一聲哀怨,驚起白鷗眠
【第7句】:閑居少鄰并,草徑入荒園。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過橋分野色,移石動云根。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
【第8句】:覺聞繁露墜,開戶臨西園。寒月上東嶺,泠泠疏竹根。石泉遠逾響,山鳥時一喧。倚楹遂至旦,寂寞將何言。
【第9句】:數(shù)里聞寒水,山家少四鄰。怪禽啼曠野,落日恐行人。初月未終歲,邊烽不過秦。蕭條桑柘處,煙火漸相親。
【第10句】:谷口春殘黃鳥稀,辛夷花盡杏花飛。始憐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陰待我歸。
【第11句】: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忽然一夜清風起,散作乾坤萬里春。
【第12句】:雨前初見花問蕊,雨后全無葉底花。蜂蝶紛紛過墻去,卻疑春色在鄰家。
【第13句】:折竹聲高曉夢驚,寒鴉一陣噪冬青。起來檐外無行處,昨夜三更猶有星。
【第14句】:梁園日暮亂飛鴉,極目蕭條三兩家。庭樹不知人去盡,春來還發(fā)舊時花。
【第15句】:風壓輕云貼水飛,乍睛池館燕爭泥。沈郎多病不勝衣。沙土不聞鴻雁言,竹間時聽鷓鴣啼。此情惟有落花知!
【第16句】:雨勻紫菊叢叢色,風弄紅蕉葉葉聲。北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圖畫不堪行。
【第17句】:采菱人語隔秋煙,波靜如橫練。入手風光莫流轉(zhuǎn)。共留連,畫船一笑春風面。江山信美,終非吾土,何日是歸年?
【第18句】: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
【第19句】:露侵駝褐曉寒輕,星斗闌干分外明。寂寞小橋和夢過,稻田深處草蟲鳴。
【第20句】: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無情最是臺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
【第21句】:獨上江樓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來望月人何處,風景依稀似去年。
【第22句】:馬穿山徑菊初黃,信馬悠悠野興長。萬壑有聲含晚籟,數(shù)峰無語立斜陽。棠梨葉落胭脂色,蕎麥花開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悵,村橋原樹似吾鄉(xiāng)。
【第23句】: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第24句】:萬賴此俱寂,唯聞鐘磬音。
【第25句】:太陽花的花籽是由幾片小葉子而圍成的。花籽像芝麻般的`大,小花籽熟了后,散落在大地爺爺?shù)膽驯е校?jīng)過陽光和雨露的滋潤,第二年就能生長并開放出更加漂亮的太陽花了。
【第26句】:高峰入云,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
【第27句】:日光下徹,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
【第28句】:日光下徹,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第29句】: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第30句】:乍然而起的水鳥,或是偶然躍水而跳的魚,會將山和寨子照映在水中的倩影攪得顫顫如醉。
【第31句】:兩只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第32句】: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
【第33句】: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第34句】:春陽垂野草青青,時有幽花一樹陰。晚泊孤舟古祠下,滿川風雨看潮生。
【第35句】:輕舟短棹西湖好,綠水逶迤,芳草長堤,隱隱笙歌處處隨。無風水面琉璃滑,不覺船移,微波漣漪,驚起沙禽掠岸飛。
【第36句】: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鏡照檐楹。東風忽起垂楊舞,更作荷心萬點聲。
【第37句】:落光了葉子的柳樹上,掛滿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銀條兒;冬夏常青的松樹和柏樹,堆滿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一陣風吹來,樹枝輕輕的搖晃,銀條兒和雪球兒簌簌地落下來,玉屑似的雪末兒隨風飄揚,映著清晨的陽光,顯出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彩虹。
【第38句】: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
【第39句】: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第40句】:遠看山有色,靜聽水無聲。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
【第41句】:萬籟此皆寂,惟聞鐘磬音。
【第42句】:秋風陣陣,枝頭上的樹葉紛紛飄落。有的如蝴蝶,扇動著美麗的翅膀;有的如蜜蜂,轉(zhuǎn)著“8”字飛舞;有的如降落傘,緩緩地打著旋兒……一片片樹葉,無論是怎樣飛舞,都會緩緩落下,在地上鋪成一條金色的道路。有的地方稀稀疏疏,有的地方聚成一堆,遠遠望去,整個一條路是一片金黃,仿佛是一匹金黃色的綢緞。
動靜結(jié)合的詩句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說到詩句,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詩句語言凝練而形象性強,具有鮮明的`節(jié)奏。那么你有真正了解過詩句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動靜結(jié)合的詩句,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1句】:《入若耶溪》
王籍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
陰霞生遠岫,陽景逐回流。
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
此地動歸念,長年悲倦游。
【第2句】:《絕句》
唐·杜甫
兩只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第3句】:《獨坐敬亭山》
唐·李白
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唯有敬亭山。
【第4句】:《鳥鳴澗》
唐·王維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第5句】:《山居秋暝》
唐·王維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第6句】:《題破山寺后禪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皆寂,惟聞鐘磬音。
【第7句】:《滁州西澗》
唐·韋應物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第8句】:《畫》
唐·王維
遠看山有色,靜聽水無聲。
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
【第9句】:《沁園春·雪》
澤東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
萬里雪飄。
望長城內(nèi)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
欲與天公試比高。
須晴日,看紅裝素裹,
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
引無數(shù)英雄競折腰。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
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
只識彎弓射大雕。
俱往矣,數(shù)風流人物,
還看今朝。
【第10句】:《題西林壁》
宋·蘇軾
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動靜結(jié)合的表現(xiàn)手法-古詩表達技巧鑒賞
詩詞如書畫,既講究虛實相生,也追求動靜相諧。動即運動,靜即靜止,靜止便于顯現(xiàn)事物的外形,運動利于傳達事物的精神,二者結(jié)合則能相得益彰,形成“應物象形”、“氣韻生動”的藝術(shù)效果。
動靜結(jié)合的表現(xiàn)手法可以分為四類。
一類以靜襯動,如李白《望廬山瀑布》,三句都直接從動態(tài)的角度展現(xiàn)瀑布奔涌而下、氣勢磅礴的動態(tài)之美,惟第二句則從靜態(tài)的角度惟妙惟肖地表現(xiàn)出瀑布傾瀉噴涌的動態(tài)之美,尤其是動詞“掛”字更為傳神,偌大的瀑布,誰能有這樣的偉力將它掛起呢?顯然,這正是化動為靜帶來的奇效,遠遠望去,那傾瀉的瀑布不正像一條巨幅的白練掛在山間嗎?真可謂以靜襯動,一字居要,更顯瀑布之沖天直下的動感和氣勢。
一類以動襯靜,即通過對動態(tài)的描寫、渲染,反襯出靜態(tài),是反襯手法的一種。如王維《山居秋暝》。
一類是以動襯動,如蘇軾《江上看山》:“船上看山走如馬,倏乎過去數(shù)百群。前山槎牙忽變態(tài),后嶺雜沓如驚奔。仰看微徑斜繚繞,上有行人高縹緲。舟中舉手欲與言,孤帆南去如飛鳥。”按理,人立舟中,舟是動的,山是靜的,而作者卻反轉(zhuǎn)過來,賦予山以運動,讓群山在眼前飛馳,看眾嶺在身后驚奔,全詩呈現(xiàn)出一種輕快而壯美的律動。
一類是動靜互襯,如辛棄疾《西江月。明月別枝驚鵲》,這首詞的`中心是“說豐年”,而著重表現(xiàn)的是作者因年豐而引起的歡快情緒。
詞的上闋著重于“面”的渲染,【第1句】:二兩句靜中有動,而偏重于靜境的描繪,鵲驚、蟬鳴,則愈益顯出環(huán)境的幽靜;【第3句】:四兩句動靜交混,而著重于動境的點染,蛙聲一片,稻香一片,又鬧又靜,烘托出一片濃郁的“豐年”喜慶氣氛。上闋對“面”的渲染,已形成歡快喜悅的氛圍。詞的下闋【第1句】:三兩句寫靜,【第2句】:四兩句寫動,而【第1句】:二句的“四二”句式,節(jié)奏輕快,跌宕起伏,末句的“轉(zhuǎn)”字、“忽”字,更使作者的喜悅心情躍然紙上。全詞挑選了明月、驚鵲、清風、鳴蟬、稻花、蛙聲、星斗、夜雨、茅店、溪橋等典型的農(nóng)村景物,以動襯靜,以靜襯動,動靜相映,構(gòu)成了一幅夜色清幽、氣氛恬靜,富有野趣、豐收在望,歡快活潑、優(yōu)美動人的江南鄉(xiāng)村月夜圖,給讀者帶來了極大的愉悅和豐富的美感。
春天的動靜散文
河冰融化,偶爾會發(fā)出或清脆或沉悶的響聲,斷斷續(xù)續(xù)毫無規(guī)則。裂了的冰塊,有些被河草、卵石攔阻無法漂走時原地消融,有些卻自我為舟順水遠去。河岸上的枯草依舊佇立,在和風中佯裝著冬天的模樣,而它的目下,那一撥的嫩芽已悄然與和風接頭交耳,這讓枯草多少有些不好意思。
老屋后院圈著的那一群牲口,早已聞到了新綠從河岸上下飄來的味道,它們在圈棚里踱來踱去,性急一些的還將蹄子在地上重重地拍打,像是刻意要把一層意思通過蹄聲傳遞給主人。那些時日,總會在睡意朦朧中被突然地踢騰聲驚醒,細分辨,那踢騰聲來自后院的牲口圈棚里。迷糊著視線打量窗口,窗紙還沒有泛白,便翻動一下身子繼續(xù)入睡。其時,父親已穿著挺當,聽腳步是往牲口圈棚的方向去了。
街巷里,當季節(jié)到了三九的天氣,積著厚雪的屋檐下冰棱會日漸加長,有時踮一下腳尖就能夠得著冰棱的末梢。冰棱形如槌子,村人多稱其為淋槌。閑時,常會與玩伴拿一根長桿敲打淋槌,將淋槌拿來握去,引發(fā)無限樂趣。大人們看著我們被凍紅的小手,就會自語: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冰化,八九雁子來,九九楊落地,十九杏花開。九字諺語,實際是農(nóng)人對漫漫冬日的一種打發(fā),對溫暖春日的一種期盼。心懷期盼的還遠遠不止那些農(nóng)人。我常常對九字諺語里的“楊落地”理解偏誤,總認為九九時節(jié)大地新綠,憋悶了一個季節(jié)的羊馬驢牛被解禁出圈,自由田野,一地羊馬覆蓋春田河岸,“楊落地”應為“羊落地”。實際的楊是指楊樹,落在九九地上者為楊絮。這樣,在我理解中,村東河岸上下,那一大片的新綠就成為了棚里牲口們九九之際的一種期待。
一個溫暖麗日的清晨悄然而至。忽然聽到門栓的鎖鏈“哐當”一聲,圈棚的門“吱吱咕咕”緩緩敞開,讓一直在門口踱步拍蹄的牲口有些呆愣,似是驚喜來得太突然。父親拿了一把很精致的鐵鏟站在圈棚門口,嚴肅的'口氣里含著善意:傻種!還楞著干啥,快去河岸上吃草去。機靈些的牲口率先躥出,緊接著大家爭相涌出,奔赴河岸,就連平日里一拖一拖漫不經(jīng)心行走的黑牤牛,腳步里也帶出風聲。
靠近窗口的炕,透亮,向陽,容易聽到雞鳴狗叫,從布局上資源上占了很多優(yōu)勢,一般是家中有些資歷的長輩或受寵愛的晚輩才有資格占據(jù),我屬于后者。因此,窗外有時發(fā)生的事情或響動優(yōu)先知情:一年之中天氣的陰晴變換、冷暖交替,進出者的腳步節(jié)奏、談笑言語盡從耳道出沒。時日久了,看窗紙明暗能知時辰早晚,聽腳步輕重能判來走者是誰。
這樣一個溫暖麗日的清晨,窗紙已大白卻不想起身,像是被一場美夢纏繞。迷迷糊糊中就聽得“呼咚呼咚”的聲音由遠至近,似是有稀落的雷聲降下,還來不及多想,“呼咚呼咚”的響聲接踵而至,一聲比一聲粗大,一聲比一聲沉重,聲響集聚再集聚;宏厚,沉悶,約是地面要塌了,將窗口震得啪啪作響。這是咋啦!要地震啦?我都有些不知所措,一骨碌起身披衣,欲想探個究竟。結(jié)果鞋還未套進腳里,宏厚沉悶的聲音倒由近而遠,去了河岸的方向。出門看,窗口下通往后院圈棚的地面上,密密斑斑地布滿蹄印,回廊的坯墻上依稀粘著幾根毫發(fā),約是它們當中的誰著急趕步,肚皮蹭到了墻上。
父親從后面走過來,自語道:這群畜牲,像是幾輩子沒吃過青草。
河岸上下,父親在揮舞著那把精致的鐵鏟,時而吆喝兒聲。他不允許這群含春的家伙為了新綠越界跨區(qū)去田塊里啃食青禾,更不允許它們將腸胃撐壞。總是估摸著它們將肚子填到七八分飽時,習慣性一揚鏟子,將一塊泥土投擲到河岸邊的那頭黑牤牛嘴邊,算是給黑牤牛一道指令一個警示。黑牤牛心領(lǐng)神會言聽計從,一聲長揚后率先拾步往回撒走。河岸的新綠不同于我們吃乘的飯菜,它不會變餿發(fā)霉,對牛一直保持著鮮美。
后些時日的清晨,窗外的回廊里依舊會傳來“呼咚呼咚”的宏大聲響,只是我不再感到震驚。對那群牲口,奮蹄緣于心中有綠,河岸有草。于春天,那股強勁的蹄聲是一個季節(jié)在大地的擂響。
蘿卜的春日
想吃一頓蘿卜餡包子,忽然想到那幾個埋在樓下草坪里的紫皮蘿卜,即起身拿上家什向樓下走。
已經(jīng)有些日子了。老家菜地里的蘿卜到了出地的時節(jié),看上去沒幾壟的蘿卜地,一收拾竟往家里來來回回推了好幾趟。已是七旬的老父親,腿腳已行動不方便,趁著鄰居有人進城趕集,讓鄰居順道給捎過來一袋子蘿卜。在老家,一袋蘿卜的份額于積了半個屋子的蘿卜堆,即如同一棵大白菜扒落了一葉菜皮,不見有少。當一袋蘿卜被“吭哧吭哧”背到五樓的客廳時,身價就有些不同了。做湯、炒菜、涼拌,或與其它蔬菜搭配,諸如蘿卜燉粉條、作火鍋食材之類,蘿卜在其中扮演的角色、發(fā)揮的作用就不可小視了。恐是蘿卜個頭大的緣故,從其中任意拿出一個吃食,常會在廚房停放一周時日才被消費完,這樣的速度加時間,足能讓那一袋新鮮水靈的蘿卜脫水變糠。處置安放這袋蘿卜成為了一個困擾。還是捎來蘿卜的鄰居二伏提醒:要是及時吃不了,就把蘿卜先埋在土里,不容易脫水。這樣,樓下的那塊草坪地,成為了那袋蘿卜的暫居之所。
有些時日沒吃蘿卜了。因是廚房的菜筐里一直被其它蔬菜占著,手和胃口都有些懶散,輪著做造飯菜時,誰在就誰拿,誰在眼前就誰先拿誰,那一袋蘿卜漸漸被淡忘,不覺不知就隔過了一個季節(jié)。
草坪的新綠漸顯茂密,幾只蜜蜂來回于幾棵開花的樹間,黃色的花在枝條上均襯地分布著,那開黃花的樹應該是迎春花樹吧。原先埋藏蘿卜時,為便宜日后尋找還特地留下記號,不想,那留記號的地方早就新綠爬滿,一片青綠一目茫然。反復找了幾次徒勞無獲,又不想貿(mào)然下手,怕毀壞了剛布滿的新綠的草坪。這倒有些為難。
說來也就是十幾個蘿卜,找不到也就找不到了,就當是腐了,作了花草之肥。也說不定,那一叢叢鮮艷花草早已將腳跟伸進腐爛的蘿卜中了。這樣想,就打算放棄。提著家什有意無意回首顧望,邁步的那一刻,卻有一片紫色的花躍入眼界,借助風兒在草叢中舞動。紫色的莖粗粗壯壯伸過草坪的新綠,綠色的葉片默默躲藏在紫色的花瓣后任花兒紅紫。這花于我并不陌生,兒時在老家菜園里撲抓蝴蝶會經(jīng)常繞它左右,常時除了蝴蝶很少有欣賞者。農(nóng)人關(guān)注它是因為它能生產(chǎn)一把蘿卜菜種,能撒一把種子收一地蘿卜。想來,這個季節(jié)里,身邊的遠處的,這花那花都爭著開給春天,它在溫暖的蘇土下怎會不言不語,怎肯錯過花季。
那一叢叢的紫花,悄無聲息地就綻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