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桃花唯美句子匯總200條
贊美二月桃花的詩句
時值春曖花開,桃林漫野,擇空日游無想山,不禁想起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為大家分享了贊美二月桃花的詩句,歡迎欣賞!
《桃夭》
詩經·國風·周南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實。
之子于歸,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葉蓁蓁。
之子于歸,宜其家人。
淺析:詩中以盛開的桃花比喻容顏光鮮靚麗的新嫁娘,清代姚際恒《詩經通論》說:“桃花色最艷,故以喻女子,開千古詞賦詠美人之祖?!睗饷苊⒌奶一ㄓ峙c新婚的氛圍相契合,表達出這位女子的德行的贊美,她的嫁入會使夫家家庭和美,夫婦生活美滿和諧。
《題都城南莊》
唐·崔護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淺析:詩出自唐代孟棨的《本事詩·崔護》:博陵名士崔護考進士落第,心情郁悶。在清明節(jié)時游覽至長安城南,見到一處莊宅,桃花環(huán)繞,景色宜人。崔護正好因口渴,就叩門求飲。一位美麗的少女打開了門,他一見之下,頓生愛慕。第二年清明,崔護舊地重游,卻見院墻如故而門已鎖閉,覺得悵然若失,在左門上題了這首詩。崔護詩中桃花是比喻女子容貌美麗,后來因整首詩歌的意境,“人面桃花”成為固定的成語,指對所愛慕而不能再見女子的思念,以及由此引己的悵惘心情,一般用于表達對愛人的思戀之情。
《桃花源》
(節(jié)選)東晉·陶淵明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yè)。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淺析:“桃花源”已經成為中國文人的精神烏托邦,桃花源內的世界民風淳樸、自給自足、生活幸福,是古代士人的理想世界。“桃花源”的典故頻繁見于后世詩文中,如唐代詩人張旭的《桃花溪》,化用《桃花源記》的第一段: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此詩意境有隱逸的幽趣,相比“桃花源”作為理想世界的總體象征,更有一種隱士自得其樂的悠游自在。
《劉阮妻》
唐·元稹
芙蓉脂肉綠云鬟,罨畫樓臺青黛山。
千樹桃花萬年藥,不知何事憶人間。
淺析:詩中的桃花是仙界之物,仿佛亙古永存,超離人世間。這首詩的背景是《幽冥錄》中所載一則小故事:漢人劉晨、阮肇因天下大亂,不愿為官,上天臺山采藥。糧盡后望見山上的桃樹,便爬上去采桃充饑。二人邊吃桃邊沿著小溪走,用茶杯取水時,看見溪中有“胡麻飯”,斷定山中必定有人家。繼續(xù)沿溪走去,果見溪邊有兩位女子,容貌美麗。二女好像早已認識他們,領二人進屋,后結為夫婦。十天后,因二人思鄉(xiāng)心切,仙女答應他們回鄉(xiāng)。回鄉(xiāng)后才得知人間已經過了幾百年,上山重尋妻子,卻沒有再找到。
《江畔獨步尋花》
唐·杜甫
黃師塔前江水東,春光懶困倚微風。
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
淺析:以“沉郁頓挫”詩風為主的大詩人杜甫,桃花作為春日風景的代表,在他的絕句中以清新可愛的形象出現(xiàn)。微微的春風更催春困之意,睡眼朦朧中即目望見一簇桃花,深紅色的與淺紅色的都如此可愛,更愛哪一者呢?
《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淺析:一為“芳菲盡”,一處“始盛開”。在高山上的大林寺桃花如山下桃花一般美麗,但是因為她的花期較遲而帶給人驚喜,使人倍感愉悅,心情爽朗。
《游玄都觀》
唐·劉禹錫
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觀里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后栽。
淺析:此詩表面為寫玄都觀眾人觀花的場景,實為用桃花來比喻靠投機取巧而發(fā)達的`朝中新貴,觀花者即諷刺趨炎附勢之人?!皠⒗伞本褪窃娙俗约海抵高@些新貴與自己相比不過是后生小子。十四年后故地重游,又賦一首《再游玄都觀》:百畝庭中半是苔,桃花凈盡菜花開。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新貴們早已凋零,培植新貴的“種桃道士”——作者的政敵,也早已不知在何處了,而我劉郎卻又回來了。新貴如花期短暫的桃花,與自己雖遭貶謫卻能保身長久形成對比,表現(xiàn)出一種理性的精神和達觀的人生態(tài)度。
《桃花庵歌》
明·唐寅
桃花塢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賣酒錢。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來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復日,花落花開年復年。
但愿老死花酒間,不愿鞠躬車馬前;
車塵馬足富者趣,酒盞花枝貧者緣。
若將富貴比貧賤,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將貧賤比車馬,他得驅馳我得閑。
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見五陵豪杰墓,無花無酒鋤作田。
淺析:唐伯虎才華出眾,卻一生坎坷。本就是傲世性格,歷經挫折后更以達觀的態(tài)度看待人生,藐視功名富貴,在桃花下、美酒間做逍遙自在的桃花仙。與富貴中人的對比,更顯出一種玩世態(tài)度。詩中,桃花、酒與詩人融為一體,桃花也沾染了“風流才子”的一股風流不羈。
《玉芙蓉》
清·孔尚任
春風上巳天,桃瓣輕如翦,
正飛綿作雪,落紅成霰。
不免取開畫扇,對著桃花賞玩一番。
濺血點作桃花扇,比著枝頭分外鮮。
淺析:出自《桃花扇》第二十八出《題畫》,空中飛落的桃花與剛烈女子的鮮血相映。女子本如桃花般柔媚,但在國家大義面前,卻是凜然不屈,桃花之紅亦如熱血之艷。阮大鋮等逼迫李香君嫁給漕撫田仰,李香君以死相抗,血濺定情詩扇。后來楊龍友添上梗葉,成了幾筆折枝桃花,即為整本戲的線索之物——桃花扇。
山中問答
唐·李白
問余何意棲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閑。
桃花流水窅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
淺析:全詩雖然只有四句二十八字,但是有問、有答,有敘述、有描繪、有議論,其間轉接輕靈,活潑流利。詩境似近而實遠,詩情似淡而實濃。用筆有虛有實,實處的描寫形象可感,虛處的用筆一觸即止,虛實對比,蘊意幽邃。詩押平聲韻,采用不拘格律的古絕形式,顯得質樸自然,悠然舒緩,有助于傳達出詩的情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