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禧攻形容皇后句子50條
品味延禧攻略美文
這些天一直在追看《延禧攻略》。看到一半才搞明白這部劇名字的意思。就是一個女人如何想盡各種辦法殺出重圍獲得男人持久恩寵的故事。前20集看著還不錯,女主角瓔珞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和以往的宮斗劇不同,不是靠眼淚和隱忍打動人,而是靠自救。在沒有靠山的時候她逢山開路,遇水搭橋,你讓我,我便敬你,你若欺侮我,定以百倍奉還。聰明智慧善良,還做事滴水不漏。用現(xiàn)在的話說,就是智商情商均比較高。正因為她活得自我,活得真實,皇后才不遺余力地愛護她,保護她。也正因為她的特立獨行和與眾不同,皇上才會愛上她。
看著此劇,我腦海中一直飄著一個字——賤。嬪妃美麗溫婉你不喜歡,嬪妃善解人意你也不喜歡,嬪妃千依百順你還不喜歡,就喜歡耍點計謀,讓你吃苦頭的魏瓔珞,使點兒小壞就讓你牽腸掛肚,讓你魂不守舍你就舒服了。典型的賤。皇上和瓔珞好了之后我就不咋愛看了。前面瓔珞都是為了自保,為了在深宮重圍中獲得一線生機,靠的是本能。做了嬪妃后,就開始使用各種伎倆讓皇上記得她,以博得皇上持久的寵愛。耍的是心機。女人活的真累。
皇帝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本就違背了人性。要知道,這個世界上,最自私的就是感情,就是愛情,一個男人的愛要分給那么多女人,精力情感有限,分得過來嗎?一個女人為了在眾多女人中贏得男人更多的愛就要使出渾身解數(shù)。女人需要寵愛,需要呵護,她得不到,能不恨嗎?所以各種矛盾也就出來了。古代封建制度太害人了。所有的這些矛盾,這些問題都是自找的。放眼望去,這部劇里哪有幾個好人?也根本做不了好人。做好人的'結(jié)局在此劇中,除了像皇后富察容音那樣自殺,就是像嫻妃那樣從好的一絲不染到壞得無以復加。像瓔珞這樣能一路好到底的是個例。
這部劇之所以讓人看得熱血沸騰,無非是瓔珞的手段讓人大快人心,但瓔珞的手段與聰明,還有那些稀奇古怪的想法與辦法,我們是學不來的。只能看著眼饞,多數(shù)聰明人都會像純妃那樣,自己搬石頭砸了自己的腳,都屬于傷人一千,自損八百。到最后,結(jié)局也好不到哪里去。后宮也不剩誰了,都死得差不多了。都是愚弄人的。看后笑笑就罷了。難道漫山遍野都是計嗎,難道不耍心眼兒就真的活不下去了嗎?難道人和人之間就是斗斗斗嗎?為了和自己的男人上床還要十八般武藝樣樣都得用上,還要費盡心思絞盡腦汁想盡辦法,無所不用其極,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我覺得我最喜歡的不是瓔珞的聰明,而是她的忠誠,是她對皇后的忠誠。滴水之恩,涌泉相報。就應該做一個有情有義的人。無論何時何地,永不相忘,永不能忘,永不敢忘。皇后是不幸的,同時也是幸運的,她的恩慈換來的是瓔珞一生的忠誠。這是我看這部劇最大的收獲。
《延禧攻略》插曲歌詞
作詞:于正
作曲:譚旋
編曲:雷立
弦樂團:國際首席愛樂樂團
錄混:馬濤
和聲:邱芷玲
制作人:譚旋
錄音棚:譚旋音樂工作室
出品:上海譚旋音樂工作室
宮墻柳 玉搔頭
纖纖紅酥手
寂寞酒 鎖春愁
往事難開口
宮墻柳 玉搔頭
纖纖紅酥手
寂寞酒 鎖春愁
往事難開口
揮揮衣袖帶不走
相思那堪憂?
一覺黃粱夢醒后
閑話到白頭!
閑話到白頭!
宮墻柳 隨風走
一步一叩首
愛悠悠 恨悠悠
作繭自己囚
誰說恩愛永不朽?
碎了千金裘
一夢醉倒望江樓
管他萬古愁!
誰說恩愛永不朽?
碎了千金裘
一夢醉倒望江樓
管他萬古愁!
管他萬古愁!
《延禧宮略》觀后感
認真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大家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吧,這時我們很有必要寫一篇觀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會寫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延禧宮略》觀后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延禧宮略》觀后感1
人生如戲,愿我們都能活成自己最真的模樣!
我向來不喜追劇,特別是集數(shù)過多的,總覺得本來很好的故事劇情,為了拼湊集數(shù)而變得啰嗦乏味。所以,平時我只是看一些精致的好的電影,一兩個小時不長不短,把該講述的故事講述了,把該提煉的精華都提煉了,讓人回味無窮。
可是今夏,在女兒的語言慫恿下,居然看完了這部最火的劇《延禧宮略》。
故事的情節(jié)想必大家都很清楚了,因為網(wǎng)絡上鋪天蓋地都是關于這部劇的文章。整部劇中,女主魏瓔珞正直堅強,機智靈敏,在一道紅墻之內(nèi),有仇報仇有恩報恩,憑著自己的一股倔強,一路披靡過關斬將,走上了人生的巔峰。
她不哭,不靠,不求,不等,沒事不找事,遇事也不怕事,就像她對繼后嫻妃說:“皇后娘娘如果不主動招惹,嬪妾自然沒有這樣的野心,臣妾給您說一句實在話,我魏瓔珞從來不怕斗,越斗越精神,你要繼續(xù),臣妾奉陪到底。臣妾放下一句話,與其斗得你死我活,不如偃旗息鼓,各自安好”。
看多了電視劇里傻白甜的女主人設,突然發(fā)現(xiàn),這個從不忍氣吞聲的小宮女快意恩仇的風格,是如此讓人心沸騰頂禮膜拜,看過的人無不酣暢淋漓,大叫一個爽快!因為,她的那種敢想敢做,敢做敢當,是多少人想做而做不來的。
劇情需要給了女主這樣的光環(huán),看官們看得痛快的同時,紛紛謾罵那些被黑化了的人。但是,細想來,不管是善良的還是黑化了的,都各有各的悲哀。
富察容音皇后,擁有善良,溫和柔弱,從無爭斗之心,人人都知她是母儀天下賢良淑德的皇后。可誰知,她也曾活潑爛漫,天性不愛拘束,只因,至高無上的封建禮教,壓抑了她的自由,她把真正的自我封存,一生桎梏于紫禁城規(guī)矩的牢籠里。她竭盡全力地保護著女主,說:她是自己的希望。那個無畏無懼的魏瓔珞,正如曾經(jīng)的自己。
她渴望一生一世一雙人的愛情,但是,一入深宮不由己,她被困在這一方天地,一生企及的美好都成了奢望。當一場大火燒盡了她的希望,當她細數(shù)著自己的點點過往,當她勇敢地站在角樓之上,浮華如夢終究一場空,不如歸去。當她踮起腳尖一躍而下時,我想,那一刻她是自由是解脫的……
起初的嫻妃,無疑也是善良的與世無爭。但是卻總被趾高氣昂的人欺負。她隱忍著,固執(zhí)地不參與任何嬪妃的拉攏爭斗,本也是一個勤儉正直佛性的人。直到家有變故,她多年堅持的原則被世事辜負了,她才頓然明白,清高有何用?嫻妃固然是可恨的,但同樣也是值得同情的,因為她的一生,本也應是歲月靜好,卻被生活毫不留情地逼到墻角,人生就是這樣,你不變世事逼著你變,你若不妥協(xié)就無路可走。
話說高貴妃,整天一副高高在上,目中無人,驕橫任性的樣子,其實,她的囂張跋扈只不過是用來掩飾她的自卑。她看似懟天懟地懟眾人,其則,并沒有太多的心機和城府,所有的情緒和心思都寫在臉上,所有的壞事情都是她人出謀劃策。
她作為一顆棋子,被送入深宮成了獻媚的工具,既要保全家族又要保護自己,她想得到寵愛想被關注,可“您的寵愛總是那么疏離,那么防備,您的眼神總是那么冰冷,那么厭惡,如果我再不裝得愚鈍些,皇上就更厭棄我了,對不對?”
人之將死時,她強忍著傷痛,穿好戲服,涂好粉黛,隨著翩翩舞蹈,傷口流出的血一點點暈開,像一只只血紅的蝴蝶凄美驚艷。這一段,莫名的就戳中了我的淚點。
這世上,總有一些人為愛等候,為愛瘋狂,為愛不顧一切,甚至為愛而生恨。就像純妃,就像爾晴。
純妃,本為富察容音的閨蜜,只因多看了傅恒一眼,從此心生愛慕。只可惜,自始至終,純妃的愛都是一廂情愿,當一腔癡情被無情的揭穿,原本為愛付出的代價都變成了對自己莫大的羞辱,“這些年,我所做的努力,竟成了一場笑話。”于是,純妃變了。只是,為了這樣一段一個人的愛情,為了這樣一個不知情的人,付出了自己的一生,真的值得嗎?
隨著劇情發(fā)展,爾晴是大大地火了一把,自從黑化后,收到了全網(wǎng)一片謾罵聲。
她擠進了別人的愛情中間,如愿做了那個早已心有所屬的男人的新娘,卻得不到他的心,于是,不擇手段近乎瘋狂的嫉妒、怨恨、報復,以至于害人害己。這樣的女人,應該是多蠢呢?明明知道,人家不愛卻偏偏還要死纏爛打地嫁,既然嫁了,卻又不懂得好好珍惜。她用最不齒的方式來滿足她的報復欲望,把自己過成了一個怨婦,真是可恨、可悲又可憐。直到死,那個男人都沒有任何的悲痛之情。
一朝入深宮,愛恨兩茫茫。再觀,傅恒和女主,兩情相悅卻不能相守,雖有遺憾卻無不是幸事。就像,海蘭察說:“全天下那么多女人,你偏偏喜歡上這一個,都不知道你是有幸還是不幸!”
傅恒篤定地回答道:“你傾慕的人同時又是你的知己,當然是人生幸事了。”
他們彼此愛著,彼此懂得,她懂他的理想和抱負,他亦是懂她的,懂她的心思和每一寸的心意。
一生之中最美好的,莫過于遇見一個懂得的人,無論流年多風雨,心有靈犀相視而笑,不必言語便能讀懂彼此。
紅塵一遇,無論短長無論情深或者緣淺,都是一種緣分,愛從來都不是占有,而是“不管多久,哪怕用這一生,我也會為你等到底”的守候。
如傅恒與魏瓔珞。“宮墻柳玉搔頭,纖纖紅酥手寂寞酒鎖春愁,往事難開口…宮墻柳隨風走,一步一叩首,愛悠悠恨悠悠,作繭自己囚…”一首《宮墻柳》唱出了幾多無奈,幾多心酸。
劇總算追完了,心里卻有著些許的壓抑感,不知是為了那些深鎖宮中的女子而感傷,還是為善良付出的代價而悲憫,又或者是因愛情的戲碼而惆悵?
這世間,無論古今,無論紅墻內(nèi)外,總有太多的愛而不得,太多的事不能盡遂人愿,就像富察容音的善良,就像傅恒和女主的愛情,就像眾多嬪妃們的`爭寵,不是所有執(zhí)著都能如愿以償,與其在痛苦中糾結(jié),在怨恨中消亡,不如充實自己微笑著前行。
人生如戲,對我們而言,雖不能如女主開掛的戲份一般。惟愿,我們都能堅守一顆初心,活成了自己最真的模樣。
《延禧宮略》觀后感2
在寫這篇文章前,想了好久,寫什么?女人心計?后宮之斗?陰謀詭計?說實話,這些都不是我想要表達的,從古至今,從來不缺少人與人之間的爭斗,那些不擇手段,層出不窮的陰謀,將人變得越來越陰險和惡毒,盡管不乏諷刺人性,但畢竟只限與人與人之間的明爭暗斗,整體格局就被拉下。即使我們拍不出《三體》的科幻似劇作,至少,也應該拍一些現(xiàn)實題材的電視劇,開拓更為寬泛的電視劇市場,即使無法達到電影《我不是藥神》的一針見血,刺破社會種種弊端,但至少通過關注現(xiàn)實,引發(fā)民眾更深的思考。
但是,比起差不多同時上映《扶搖》,《延禧攻略》不知道要好看多少倍。所以,決定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讀解,把電視劇中的故事拎到現(xiàn)實生活中來,通過觀看一名底層小宮女,在沒有任何背景依靠之下,如何戰(zhàn)勝身邊的“惡”勢力。
一,木秀于林,必先行高于人
為給含冤而死的姐姐找出真相,魏瓔珞以宮女的身份進入紫禁城里,這一路上,可謂險象環(huán)生。后宮,本是多事之地,也是敏感之地。想在此查出點什么,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些心智膚淺和懦弱的人,有野心智慧跟不上的人,善良卻不懂自保的人,都會猝不及防被卷入矛盾中,面對身處的困頓,不堪一擊。
這不,剛剛步入宮的第一天,小宮女吉祥就躺著中槍。
進宮第一天,無緣無故的被人推了一把,將水漬濺到正準備選秀的烏雅氏身上,遭來禍災。情急之下,魏瓔珞挺身而出,巧妙的幫助吉祥避開一關;緊接著是刺繡比賽,由于吉祥的右手被烏雅氏用腳踩傷,瓔珞將自己快繡完的圖樣遞給了吉祥,助她渡過難關,并且獲得吳公公的大力稱贊。
看上去冷漠的瓔珞為什么幫助傻傻的吉祥呢?還差點給瓔珞引來了災難性的后果。
僅僅是善良。善良沒有錯,然而人一定要明白,善良只可以對同等善良的人,對惡人,那是亮出傷口,讓人踐踏。吉祥不僅善良,還很心軟,才給了玲瓏一次次害她的機會,最終命喪黃泉。而正因如此,讓瓔珞看清一個又一個人真實的面貌,從而毫不心軟,痛下狠手。古人曰:“慈不掌兵,義不掌財。”她深知自己的目的,也知道任何一次心軟,就是給自己敵人多一次傷害自己的機會。
那么,處在底層的她,如何贏得機會、穩(wěn)定根基?在宮里每一次出行,她都仔細觀察,對人,對事,對環(huán)境,瓔珞都有了一個清醒的認識。可別輕視這些觀察,都是一種積累。在繡房里,她的刺繡水平最高,無人可比,使她獲得張嬤嬤的青睞和重用;再接著,她無意間向怡妃指出批把新葉有毒,從而卷入她與高貴妃之間的爭斗,由此,她記住后宮人物之間敵對關系;再接著她因為給皇后呈送的禮物,借機獲得皇后的贊賞,成為皇后的貼身丫環(huán)。
即使在宮女中,身份也各有不同,皇后的貼身丫環(huán),大抵是宮女最高級別。她的平步青云,除了機智、冷靜之外,最大的功勞就是善于觀察,做出準確判斷力。所謂“木秀于林”必須先要“行高于人”。
二,善與人交,久而敬之
擅長與人交往,這一點非常重要。很多事情,一個人是無法完成的。富察皇后和高貴妃之間的勢力不分仲伯,所以才斗得厲害,看得出富察皇后更得人心,皇帝和嬪妃,大部分都站在皇后這一邊,為什么這樣呢?
高貴妃依仗父兄的勢力在后宮耀武揚威,對其他人更多的是打壓和欺辱,匐匍在她身邊的人,更多是害怕她背后的勢力。而富察皇后扮演的是皇宮嬪妃的保護者、供給者、監(jiān)護者,更多的人傾向于幫助皇后,包括一直保持中立的嫻妃。對方有多惡,就顯得她有多善。自然,這是劇情需要,生活中,大部分人是不會表現(xiàn)非常明顯,但有的人內(nèi)心的壞,卻并不比高貴妃少。
那么,一旦遇到仗勢欺人的人,怎么辦?
瓔珞給我們一個豎立很好的例子。當她被怡親王陷害時,她自己人單力薄,而是將對方的罪證放大,指出是怡親王故意擾亂后宮,陷害她就是打皇后的臉……如此,即使是王爺,皇帝也不好不處置,同時,也給其他人一個下馬威:瓔珞不能惹。
必要的時候,把事情鬧大。有時候一個人太好說話,會讓人覺得軟弱,偶爾一次發(fā)威,反而讓自己免于更多的尷尬。同時也是警告對方,我只是善良,但絕不是傻瓜!
瓔珞為什么敢搬出富察皇后,觀其言而知其行,一旦將他人的利益與自己捆綁在一起,自然就會獲得理解。再加上富察皇后向來與人為善,有時候更需要像瓔珞這樣的利劍,去傷害要來傷害自己的人。這何嘗不是善與人交的智慧。
三,不患無位,患所以立
人的魅力,在于極其豐富性和復雜性。同樣,人對自己的認知能力,也是如此。我們經(jīng)常看到很多人覺得世道不公,或天生我才無處用的怨恨,有這種感慨的人,大部分還是有一定才能,但是,缺少對自己清晰認知。從來,人與人之間的出生、機遇、環(huán)境都不同,即使知識能力完全相同的人,那么人情能力呢?背景能力呢僅僅從某一個方面來判斷,有時候反而將自己困住。
古代如此,現(xiàn)代更是如此。
余詩曼飾演的嫻妃,仁義、正直、善良、大度。即使自己的親弟弟進了大牢,她也不愿意去求皇帝,她考慮是大局,而非個人意愿。她到底是對是錯?
就像純妃勸她去救自己的弟弟,被她斷然拒絕時,丟下一句話:“你可不要后悔。”
堅持真理,永遠值得尊重和敬佩。阿瑪從小對嫻妃的教育,成了她為人處事的座右銘。盡管比起吉祥的軟弱和無底線的善良,她要智慧的多,但是,任何事都有度,非要撞破南墻也不肯換方向,無疑是將自己,甚至是身邊人逼上絕路。
當母親、弟弟相繼死亡,自己一次又一次被別人誣陷,這位佛系妃嬪突然成狠毒腹黑的“毒妃”,忽如其來的大轉(zhuǎn)變,把觀眾也嚇了一大跳。但是,在她身上,我們看到是人性另一面,有時候是我們自己都無從發(fā)現(xiàn)的。這種性格的極端變化,并非只有劇情中才有。所以,當我們想要完成自己的愿望,一定要建立在現(xiàn)實中,并且清醒知道自己有沒有能力去完成,而不是盲目所為。
四,看破,不點破
不得不提的是劇中聶遠飾演的乾隆,他將皇帝這個角色“打造”得極其豐富。咋一看與《甄嬛傳》中的雍正很像,只關乎江山社稷,不關心皇宮是非,死活是她們的事。多看幾集,發(fā)現(xiàn)他比《甄嬛傳》中的雍正要有趣得多。尤其是在選秀時,面對一個個新鮮的面孔,他一臉不耐煩,略瘦點,他說:“今兒風這么大,她站著應該挺費勁的吧。”胖點的,他說:“這一日要吃五餐嗎?”黑點的,他說:“這每天是頂著醬油曬太陽呢。”……
毒舌加上偶爾的小糊涂,讓這個皇帝變得可愛起來。
表面上,似乎他對后宮之事漠不關心,只寵愛皇后一人。實際上,他是給足富察皇后的面子,讓她能夠駕馭后宮,將后宮嬪妃管理好,少生事端。
作為領導人,一般只關心結(jié)果,而忽略過程。倘若每天都將一些他眼里“雞皮蒜毛”的事來煩他,只會惹得他大發(fā)雷霆。也說明管理者沒有能力。所以,無論后宮發(fā)生什么事,富察皇后都不告訴他,而是自己努力解決。但是,這并代表皇帝心里不知道。所有的一切,他都看在眼里,心中也自有分明。只是,看破,不點破,這樣選擇的空間反而更大。
一個人擁有一定的地位,所考慮的問題要更加全面,要掂量輕重,故而不會輕意的判斷對與錯。哪怕高貴妃逼死一名妃子,他也只是送一本經(jīng)書給她抄。比起黑白是非,他有更高的價值判斷。
說到底,皇帝也要避利趨害。人心如此復雜,世界如此混沌,對人性的分析,可以無窮無盡下去,但劇中,讓我們看清,不僅是人性的善與惡,是它所呈現(xiàn)的寬廣、豐富和復雜。無論過去,還是現(xiàn)在,人與人之間都是鏡像,相互投射。
盡管才看十幾集,令人驚喜的是,劇情一波三折,環(huán)環(huán)相扣,每集都有看點,且每一次“爭斗”后,都以大快人心的結(jié)局收場,讓人觀之酣暢淋漓。只是才更新到16集,更多的精彩,還在后面。不得不提的幾個老戲骨,如果僅僅是新人吳謹言飾演的瓔珞,戲份自然要單薄了一點,余詩曼的嫻妃、秦嵐的富察皇后、聶遠的皇帝,譚卓的高貴妃……他們讓整個劇情變得厚重,人物的立意更加深遠。
這是前段時間寫的一些小感受。如今此劇已經(jīng)看到四十二集,覺得此劇格局并不大,但還是很精彩,很會抓住觀眾的心理,并將人內(nèi)心這種心理,運用到極致。不得不佩服這一個又一個情節(jié)的安排和布局。
品味涼秋美文
一絲涼意,像一條漂亮的小青蛇輕輕滑過青青水草那樣,滑過皮膚。好爽,好舒服!那涼意是不是來自于昨夜墨青色的銀河?或者,來自于那條草木蔥蘢的遙遠的山溪?古老的詩詞丁當作響,月亮一樣在碧海青天灑下淡淡的光輝,我童年的小紙船是不是飄飄搖搖地漂過了瓜州古渡頭?
母親踮起腳來從樹上摘下一個黃爽爽的秋梨,說:“吃吃看,秋的滋味。”咬一口,涼涼的,甜甜的,秋的滋味就是這種甜滋滋的清爽么?池塘邊的菖蒲和茭草老了,以沉默的方式顯示它們的老成持重。云是秋天潔白的薄薄的被子,那輕柔很容易讓人想起人生之初的襁褓和潔白的輕柔的母愛。
看天,銀河斜了,北斗七星的長長的勺柄,不知什么時候已經(jīng)扭轉(zhuǎn)了方位。亙古而悲哀的愛情在遙遙相望中已經(jīng)看見隱隱約約的鵲橋了。愛在青天,愛在迢迢的空曠之中。愛是什么滋味,竟然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愛是什么樣的一種物質(zhì)?竟然包含著如此巨大的能量?仔細品味,誰能真的解透愛的真實含義和滋味呢?老街也斜了,不知什么時候已經(jīng)卷起了青灰色的雨簾。江水西來,東坡氣派,那浪竟?jié)狳S地涌動千軍萬馬。落日樓頭,逝者如斯,究竟有誰望斷天涯路?人生的況味,又有誰真正解透?
一片落葉在追逐另一片落葉,一只蝴蝶在追逐另一只蝴蝶,一種心情在追逐另一種心情,一座山巒在追逐另一座山巒。季節(jié)和時光的飄帶潔白無暇,我在追逐什么,是不是那片水一樣透明的淺藍色智慧?讓秋說話,讓秋思考,讓秋沉默,讓秋在看見我的第一眼就露出格外的驚奇!秋是一根細小的汗毛,一柄雪亮的小銀勺,一弘清澈的小溪,一根琴弦或一管洞簫……秋是我敏感的耳膜和心弦,聽得見,彈得響。秋是一杯美酒,酒不醉人人自醉。
好涼的秋,好涼的風,好涼爽的音樂、繪畫和詩歌。墻上的眉豆是月白色的,心里的鄉(xiāng)愁是月白色的`。蒼蒼蒹葭之上,那清晨的露水珠兒是月白色的。從歷史的縫隙之中悄悄張望的美人,那一閃的眸子竟然也是月白色的。月白色的霜,月白色的夢,小夜里月光下的那月白色的世世代代的兒歌:“好大月亮好賣狗,撿個銅錢打燒酒……”啊!
在山坡上,在陽臺上,在一首詩沉甸甸而又靜悄悄的末尾,總懸著一種紅紅的相思一樣的東西。秋風明月,山長水遠,哪一條路是我走過的,哪一道橋是我走過的?路外有路,橋下有河,路迢迢,河迢迢,歌迢迢,心迢迢。悠遠的雞鳴,悠悠地正打開哪一把鎖?
母親站在村頭,她的頭發(fā)在秋風里霜一樣銀白。那是她的目光,那是她的聲音,那是她陽光草木一樣茂盛的慈愛!那是地上的池塘,天上的月亮。
把酒問青天。是誰愁得可以,是誰欲說還休,是誰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是誰借一杯酒真?zhèn)€就涼了蒼茫無盡的秋?斟滿秋風和秋月的酒杯,蕩漾如晚秋的蘆花,亦蕩漾如流星雨一樣嘩嘩落地的雁鳴。家鄉(xiāng)的瓜果熟了,家鄉(xiāng)的風俗香了,家鄉(xiāng)的河流和山巒漸漸地柔白和紅潤了,家鄉(xiāng)的老祖宗們穿著黑色的長衫一排兒正襟危坐了,家鄉(xiāng)年輕的女人們,正摘下一顆顆碩大的秋梨,讓她的兒女品嘗秋的滋味了。你是不是聽見母親站在傍晚的門口拉長聲地喚了:“伢仔——,回家吃飯羅!”
情牽意惹的涼秋,甜甜的,爽爽的,酸酸的,澀澀的,那是一口深深的、深深的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