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阿廖沙外祖母的句子聚集100句
名著《阿廖沙的外祖母》閱讀及參考答案
我們坐了好幾天才到尼日尼,我還能清晰地回憶最初那美好的幾天。
天氣轉晴,我和外祖母整天都在甲板上呆著。
伏爾加河靜靜的流淌,秋高氣爽,天空澄澈,兩岸的秋色很濃,一片收獲前的景象。
桔紅色的輪船逆流而上,輪槳緩緩地拍打著藍色的水面,隆隆作響。
輪船后面拖著一只駁船。駁船是灰色,像只土鱉。
景走船移,兩岸的景致每時每刻都發(fā)生著變化,城市、鄉(xiāng)村、山川、大地,還有水面上漂著的那些金色的樹葉。
“啊,多美啊!”
外祖母容光煥發(fā),在甲板上走來走去,興奮地瞪大了眼睛。
她偶爾站住,立在那兒,看著河岸發(fā)呆,她兩手交叉放在胸前,面帶微笑,眼含淚水。
我扯了扯她的黑裙子。
“噢,我好像睡著了!”
她一震。
“你為什么哭啊?”
“親愛的寶貝,我哭是因為我太快樂了!”
“我老了,你知道,我已經活了60年了!”
她聞了聞鼻煙,開始給我講一些稀古怪的故事,有善良的強盜,有妖魔鬼怪,也有圣人賢士。
她的聲音很低,臉緊緊挨著我的臉,神秘地盯著我的眼睛,似乎從那里往我的眼睛里灌進了令人興奮的力量。
她講得流暢自然,非常好聽,每次她講完了,我總會說:
“再講一個!”
“好,好,再講一個!”
“有一個灶神爺,坐在爐灶里,面條兒扎進了他的腳心,他哎喲哎喲地直叫:“‘哎喲,疼啊,我受不了了,小老鼠!’”
講著,外祖母抬起一只腳,晃來晃去,假裝非常痛苦,好像她就是那個面條兒扎進了腳心的灶神。
和我一起聽故事的還有船上的水手們,都是些留著胡子的`高大的男人。
他們夸贊外祖母講得好,要求:“再講一個,老太太!”
“走,跟我們一起去吃晚飯!”
餐桌上,他們請外祖母喝伏特加,讓我吃西瓜,還有香瓜。
不過,這一切都是偷偷進行的,因為船上有一個人,禁止所有的人吃水果,他看見了會毫不猶豫地奪過水果來給你扔到河里去的。
這個人穿的衣服有點像警察的制服,上面釘著銅扣子,整天像喝得醉乎乎的,人們都躲著他。
母親極少上甲板上來,她躲著我們。
母親身材高大而且挺拔,面孔鐵青,辮子粗大,盤在頭頂上,像王冠似的。
她永遠沉默著,好像有一層看不透的霧籠罩著她,她那一雙和外祖母一樣的灰色的大眼睛,好像永遠在從遙遠的地方冷漠地觀察著人世。
她曾經嚴厲地說:
“媽媽,人家可都在笑話你呢!”
“我不在乎,盡管去笑話吧,讓他們笑個痛快!”
我的頭腦中還清晰地記得,外祖母一看見尼日尼,就高興21得像個孩子似的。
她興奮地拉著我走到船舷旁邊,大聲地說:
“你看看,啊,太美了!”
“那就是尼日尼,天啊,多像神仙住的地方!”
“你看,那是教堂,好像是在空中飛翔!”
她興奮地幾乎流出淚來,央求著我母親:
“瓦留莎,你快看看啊?”
“你可能把這地方都忘了吧,快看看呀,你會高興的!”
母親非常勉強地笑了一下。
16,文段選自________(國家)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作品)(3分)
17,概括文段內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請聯系小說的前后內容談談你對外祖母的看法?(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選文結尾“母親非常勉強地笑了一下”,面對外祖母所講的美景,阿廖沙的母親為什么只是“非常勉強地笑了一下”呢?請聯系小說的前后內容說說理由?(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6,前蘇聯 高爾基 《童年》
17,文段敘述了阿廖沙因父親的去世,他與母親在外祖母的陪伴下前往外祖母家時途中在船上的所見所聞。
18,樂觀、開朗、堅強,善良。
19,一是因為自己的丈夫剛剛去世,剛生下的孩子也夭折,心里非常痛苦,面對再好的美景也無法高興起來。二是想到自己和阿廖沙今后的命運,即使有善良的母親,但面對娘家的其他人,比如貪婪父親,薄情寡義的兄弟,自己以后的生活必定艱難,因此心里也難以高興起來。
《浣溪沙》閱讀訓練及參考答案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1.寫出下列詞句的含義。
(1)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
(2)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2.“夕陽西下幾時回?”這句寓情于景,抒發(fā)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3.“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這兩句看似寫實,實中有虛,有情有理。請問什么是情?什么是理?
4.“小園香徑獨徘徊”與詞中哪一句相呼應?為什么?
參考答案:
1.(1)一曲新詞,一杯酒,想起去年和今年一樣的暮春天氣,一樣的.樓臺亭閣。
(2)花凋落了,我很無奈,似曾相識的大雁飛回來了。
(意思對即可)
2.感嘆年華將逝的情感。(意思對即可)
3.情:嘆惜“花落去”,借“燕歸來”抒寫美好的事物。理:人事興哀,無往不復。(意思對即可)
4.無可奈何花落去
《浣溪沙》閱讀題及參考答案
浣溪沙
歐陽修
堤上游人逐畫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綠楊樓外出秋千。
白發(fā)戴花君莫笑,六幺催拍盞頻傳。人生何處似尊前。
注:歐陽修早年被貶潁州,晚年又隱居于此,州城西北,有一天然水泊,人稱西湖,風景優(yōu)美,是當時的名勝之地。歐陽修常來此游覽。六幺,為唐代琵琶曲名。
【第15句】:詞的上片中“逐”和“出”兩個字用得極其精妙,請任選一個字進行賞析(2分)
【第16句】:詞的`下片描繪了一幅湖上宴樂圖,從中你看到了作者怎樣的情態(tài)?(2分)
參考答案
【第15句】:“出”符合蕩秋千時在圍墻之上時隱時現的情況,暗中寫出了秋千女的形象。
【第16句】:詞人春日泛舟,與民同樂的愉快心情。
觀沙礫記閱讀訓練及參考答案
正是中午,我在岸邊的柳蔭下乘涼,一抬頭,看見河灘的沙地里,騰騰的有著一層霧氣,一絲一縷的,曲線兒的模樣。看得久了,有的如火苗,那么一小朵,里圈是紅的,外圈是白的,飄忽不可捉摸;有的如珍珠,跳耀著無數光環(huán),目不能細辯,似乎其中有紅、黃、綠、紫的色彩;有的如星星,三角形的,五角形的,光芒乍長乍短。我一時不知這是什么東西,叫小女兒去查看,只是一片河灘,滿地沙礫,漠漠視而不識,而升騰的霧氣灼灼,使人不能久站。回到柳蔭下又看,那光亮亮又在那里閃耀。女兒照著一點光走去,雙手撿起,捂在掌內走過來,看時,乃是一塊小小的沙石片兒。
石片極平凡,三角形狀,邊角已成光滑,上邊隱隱有幾道石紋,并不算美;放在手中,不見有彩,拿近眼前,黯然無光。女兒很納悶,問:它在沙灘燦爛,在這里失色,這是怎么回事?
是怎么回事,我也不得其解。反復揣摩石片,想起桔生淮南則為桔,生于淮北則為枳的古語,猜這是地方不同所致,這石片或是從山上來的,風吹雨打,裂成碎片,隨水走川過峽,萬時浪淘,停在這河灘里了;這水,這氣,這日,才使其顯了本色,互相輝映,有了燦爛之光。如今拿在手中,沒了那些就得不到其天然色澤了。由此看來,天上的星星也是這樣:它在天上,便有光亮,成其為星,落在地上了,純乎是一塊隕石,有幻想上天摘星,以此炫耀,恐怕摘下來了,也是一塊冰冷隕石吧!再去推想,我們居住的地球,我們看來,是土,是石,可從別的星球看去,也一定會有光有色。那么,魚在水里,有動有神,來來去去,可謂悠然,若撈上岸來,便會翅不如毛,尾亦無力了。鳥在云際,有容有聲,高高低低可謂自若,若墜下水去,便要有翅不能飛,有爪不能劃了。世上什么東西生存,只有到了它生存的自然之中,才見其活力,見其本色,見其生命,見其價值。人往往有其好心,忽視自然規(guī)律,欲以己之意,加于它物,結果往往適得其反。
沙礫本是無情,也有如此屬性,而萬千世界,人為第一,百人百貌,百貌百姓,不能定然,不可固一。應是讓其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條件下,不拘一格,各呈其才。那么,人便更是活的,就有生氣,就有創(chuàng)造,這個人世就有了最偉大的,最光輝的色彩。
女兒還在哀嘆沙礫,說是死了,是不是還能再活?我讓女兒把那石片兒拋到河灘去,站在樹蔭下靜觀,便見又燦燦然,爍爍然了。女兒笑了,我亦笑了,沙礫似乎也在笑,一閃一閃的,綻閃著金色的微笑。
閱讀題:
【第1句】:文章講究線索,本文的線索是什么?(不超過四個字)
【第2句】:如何理解文章第五段中女兒的笑,我的笑和沙礫的笑?用簡短的'句子表達笑的不同原因。
【第3句】:用一句話概括作者觀點:(不超過十五個字)
【第4句】:下列對文章的賞析中,正確的兩項是 ( )
A.作者從中午的乘涼講起,通過看到石片的閃光來引出要表達的思想,這樣安排就使得文章如話家常,樸素近人。
B.作者對其女兒的描寫破壞了文章的結構,影響了文章主題的表達。
C.由頑石一片展開聯想,推而廣之到萬千世界,有小題大做之嫌。
D.文章第三段對魚和鳥的描寫,整散結合,在嚴整的句子中又極盡變化之能事表現了作者的高超的藝術能力。
E.文章過于強調周邊環(huán)境對事物本身的影響,忽視了人本身的能動性。
參考答案:
【第1句】:沙礫的復活,純真童心的表示,思考而有所得的欣喜
【第2句】:環(huán)境寬松,人方能不拘一格,各盡其才
【第3句】: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