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眼睛干凈清澈的句子(形容女孩五官精致的段落)
眼兒媚,詞牌名,又名“秋波媚”“小闌干”“東風寒”等。調名本意即詠美女顧盼流動的目光。
南唐后主李煜《菩薩蠻》詞有“眼兒暗相鉤,秋波橫欲流”之句,形容美女流盼的目光,可為調名的注腳。
北宋以來,誕生了許多《眼兒媚》的佳作,今天,詩詞君分享10首《眼兒媚》佳作,一起體會詞中美女的眼波流轉吧!
《眼兒媚·楊柳絲絲弄輕柔》
宋·王雱
楊柳絲絲弄輕柔,煙縷織成愁。
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
而今往事難重省,歸夢繞秦樓。
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頭。
王雱【pāng】是王安石的兒子,據說,他因為疾病,與妻子分居,為了不耽誤兒媳,王安石將兒媳另嫁。王雱后來對妻子思念日常,寫下此詞。
“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頭。”是傳頌千古的名句。
詞人的相思之情,只有借丁香和豆蔻才能充分表達。這分明就是在感嘆自己心底的深情正像丁香一般憂郁而未吐,但又是非常希望能和自己心愛的人像豆蔻一般共結連理。
《眼兒媚·樓上黃昏杏花寒》
宋·阮閱
樓上黃昏杏花寒。斜月小欄干。
一雙燕子,兩行征雁,畫角聲殘。
綺窗人在東風里,灑淚對春閑。
也應似舊,盈盈秋水,淡淡春山。
阮閱是北宋人,據說,他在錢塘當幕官時,曾愛上一位營妓,后來,他罷官歸去,依然對她思念不止,于是,寫下此詞。
華美的窗前,一位佳人立于春風中,默默無語,閑愁萬種。也應像往日一樣,眼如秋水般清亮,眉似春山般秀美。
全詞沒有濃墨重彩的描寫,清淡的言語之間,更顯深情。
《眼兒媚·遲遲春日弄輕柔》
宋·朱淑真
遲遲春日弄輕柔,花徑暗香流。
清明過了,不堪回首,云鎖朱樓。
午窗睡起鶯聲巧,何處喚春愁?
綠楊影里,海棠亭畔,紅杏梢頭。
這首詞寫一位閨中女子(實際上是作者自己)在明媚的春光中,回首往事而愁緒萬端。
詞上片寫風和日麗,百花飄香,而轉眼清明已過,落花飛絮,云鎖朱樓,令人不堪回首。下片寫午夢初醒,綠窗聞鶯,聲聲喚起春愁。結尾三句,構思新巧,含蘊無限。全詞語淺意深,辭淡情濃,清新和婉,別具一格。
《眼兒媚·蕭蕭江上荻花秋》
宋·賀鑄
蕭蕭江上荻花秋,做弄許多愁。
半竿落日,兩行新雁,一葉扁舟。
惜分長怕君先去,直待醉時休。
今宵眼底,明朝心上,后日眉頭。
這是一首抒寫離愁別恨的詞。互相眷戀的人兒分別在即,傷心不已。
此詞把離別的環境氣氛渲染得十分濃烈,有冷瑟的江水,有蕭索的獲花,天邊還有兩行征鴻,這一切無不讓人感傷憔悴。
這首詞沒有采用夸張的手法,基本上用白描,只四十八個字,便將別離的愁緒傾訴得相當充分,很有感染力。透過悲切凄清的愁緒,可以感受到送別人與遠行者之間深摯的感情。
《眼兒媚·玉京曾憶昔繁華》
宋·趙佶
玉京曾憶昔繁華。萬里帝王家。
瓊林玉殿,朝喧弦管,暮列笙琶。
花城人去今蕭索,春夢繞胡沙。
家山何處,忍聽羌笛,吹徹梅花。
1126年,金兵南下攻宋,第二年,北宋滅亡,趙佶成為了亡國之君,這首詞就是為了表達亡國之痛而作。
詞的上片追憶亡國前汴京城的繁華,通過對昔日汴京生活的追憶,抒發了詞人對故國的懷念之情。
現代文學獎楊子才《古今五百家詞鈔》:往日繁華,而今凄涼,對比強烈,四十八字,濃縮覆國亡家心境。
《眼兒媚·萍鄉道中乍晴臥輿中困甚小憩柳塘》
宋·范成大
萍鄉道中乍晴,臥輿中困甚,小憩柳塘。
酣酣日腳紫煙浮,妍暖破輕裘。
困人天色,醉人花氣,午夢扶頭。
春慵恰似春塘水,一片縠紋愁。
溶溶泄泄,東風無力,欲皺還休。
這是一首愜意的夏日之作,是范成大途中記感之作。
上片描寫久雨乍晴所帶來的陽春氣候和連日跋涉所造成的旅途勞頓,將序中的記實文字演繹為形象可感的畫面;下片寫“春慵”尤為傳神之妙,在作者所構置的溫軟的氛圍中,風也懶洋洋,水也懶洋洋,人也懶洋洋。全詞意境空靈美妙,深得花間詞之神韻。
《眼兒媚·萋萋芳草小樓西》
明·劉基
萋萋芳草小樓西,云壓雁聲低。
兩行疏柳,一絲殘照,萬點鴉棲。
春山碧樹秋重綠,人在武陵溪。
無情明月,有情歸夢,同到幽閨。
此詞寫閨中秋思所見,當是詞人為抒念遠之情而創作的。
詞上片通過對秋景的描畫從側面形象渲染了思婦的滿懷愁緒,突出其盼望遠游人歸來的急切心情;下片則直接刻畫閨婦由盼到怨的心理活動。全詞襯景如畫,筆觸精細,描摹生動,情感抒發委婉含蓄,溫情脈脈,哀婉動人。
《眼兒媚·愁云淡淡雨瀟瀟》
宋·石孝友
愁云淡淡雨瀟瀟,暮暮復朝朝。
別來應是,眉峰翠減,腕玉香銷。
小軒獨坐相思處,情緒好無聊。
一叢萱草,幾竿修竹,數葉芭蕉。
這是一首憶人之作。
上片寫憶念,著眼于所思。先以愁云雨聲襯托相思之苦,再借助聯想和想象表現對方也被相思折磨的模樣。下片訴旅愁,著筆于自我。
結尾并列望中所見的三種花草,讓讀者從這三種花草所蘊含的意味來感受他的情思意緒,表現簡潔、含蓄,實有“不著一字,盡得風流”的藝術效果。
《眼兒媚·詠梅》
清·納蘭性德
莫把瓊花比澹妝,誰似白霓裳。
別樣清幽,自然標格,莫近東墻。
冰肌玉骨天分付,兼付與凄涼。
可憐遙夜,冷煙和月,疏影橫窗。
在這首詞中,納蘭通篇沒有寫一個“梅”字,卻字字句句都在寫梅;通篇沒寫一個“人”字,卻無處不見人的影子。
寫梅花的品格,實則是寫人的品格。這首詞中多化用前人的詩詞,但妙筆天成,神韻自出,渾然無痕,另成意境。
《眼兒媚·平沙芳草渡頭村》
宋·洪咨夔
平沙芳草渡頭村。綠遍去年痕。
游絲下上,流鶯來往,無限銷魂。
綺窗深靜人歸晚,金鴨水沉溫。
海棠影下,子規聲里,立盡黃昏。
這首詞構思了一位黃昏日暮佇立渡津蹺首企盼意中人歸來的閨中癡情少婦形象。
煞尾三句“海棠影下,子規聲里,立盡黃昏”是讓人動容,在海棠影下,子規聲里,女子從白天等到黃昏,將一個獨立黃昏渡頭翹首企盼的閨中少婦形象已十分豐滿地再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