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好了飯忘了壓的說說錦集三篇
珍惜糧食的文案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里,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文案了吧,不同的文案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大有不同。那么什么樣的.文案才是好的文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珍惜糧食的文案,歡迎大家分享。
【第1句】: 天地“糧”心,珍食莫蝕。
【第2句】: 不用方便筷,植樹造綠蔭。
【第3句】: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地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
【第4句】: 好處安身,苦處用錢。
【第5句】: 吃飯不忘農人苦,穿衣不忘工人忙。
【第6句】: 古詩《鋤禾》你我讀,盤中餐苦當記住。
【第7句】: 家有萬石糧,揮堆不長。
【第8句】: 有荒節約度荒,天荒節約備荒。
【第9句】: 粒米雖小君莫扔,勤儉節約留美名。
【第10句】: 飽食終日,粒粒可馨。
【第11句】: 勤勤儉儉糧滿倉,大手大腳倉底光。
【第12句】: 糧食打進倉,莫忘災和荒。
【第13句】: 一斤糧,千粒汗,省吃儉用細盤算。
【第14句】: 飲水要思源,吃飯當節儉。粒粒盤中餐,皆是辛苦換。
【第15句】: 紀念世界糧食日,開展愛糧節糧活動。
【第16句】: 世界是我們的,糧食是世界的!
【第17句】: 干凈、衛生,你我共同努力。
【第18句】: 吃飯要知牛馬善,著絲應記養蠶人。
【第19句】: 十匙合成一碗飯。
【第20句】: 精打細算夠半年,遇到荒年不受難。
【第21句】: 提高糧食品質,增強法制意識。
【第22句】: 日儲一勺米,千日一石糧。
【第23句】: 粒米雖小猶不易,莫把辛苦當兒戲。
【第24句】: 論吃還是家常飯,論穿還是粗布衣。
【第25句】: 存糧如存金,有糧不擔心。
【第26句】: 無工不富、無商不活、無農不穩、無糧則亂。
【第27句】: 精耕細作為榮,棄耕拋荒可恥。
【第28句】: 一米一粟來之不易,愛糧節糧人人有責。
【第29句】: 一天省一把,十年買匹馬。
【第30句】: 細雨落成河,粒米湊成籮。
【第31句】: 生命誠可貴,糧食價更高!
【第32句】: 愛惜糧食,人人有責!
【第33句】: 食不凈則多病,食不盡則多蠅。
【第34句】: 節約糧食,人人有責。節約糧食,人人有利。
【第35句】: 手中有糧,心里不慌。
【第36句】: 也許溫飽在某個角落還是難題,請珍惜手中的糧食!
【第37句】: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
【第38句】: 今日省把米,明日省滴油,來年買條大黃牛。
【第39句】: 粗茶淡飯,吃得到老;粗布棉衣,穿得到老。
【第40句】: 節約需從點滴起。
【第41句】: 飯菜穿腸過,禮讓心中留。
【第42句】: 人人節約一粒米,拯救世間千萬人。
【第43句】: 節約糧食是美德,浪費糧食是犯罪。
【第44句】: 請記住:糧食來得不容易!
【第45句】: 米粒雖小,尤見禮義廉恥,節儉事微,可助興國安幫。
【第46句】: 節約光榮,人見人贊;浪費可恥,誰聞誰惡。
【第47句】: 食堂飯菜香,買飯多謙讓。
【第48句】: 《鋤禾》不止是詩,知辛苦,更需要行動。
【第49句】: 豐收當歉年過。
【第50句】: 惜衣有衣穿,惜飯有飯吃。
【第51句】: 一粒米,千滴汗,粒粒糧食汗珠換。
【第52句】: 節約糧食,遠離浪費。
【第53句】: 春種一粒粟,秋成萬顆子。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第54句】: 一米一谷,都是春夏秋冬滴汗水的收獲,請珍惜!
【第55句】: 愛惜糧食,節約資源,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第56句】: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絲一縷恒念物力維艱。
【第57句】: 粒粒糧食,滴滴汗珠,愛惜糧食,造福人類。
【第58句】: 粗茶淡飯,細水長流。
【第59句】: 若要生活好,勤勞,節儉,儲蓄三件寶。
【第60句】:何處日當午,粒粒皆辛苦。
珍惜糧食的詩句
李紳寫的關于愛惜糧食的古詩是哪兩首?全詩詩人是怎樣表達自己愛惜糧食的?下面一起來欣賞下!
憫農(其一)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憫農(其二)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種子,秋天就可收獲很多糧食。
普天之下,沒有荒廢不種的天地,勞苦農民,仍然要餓死。
盛夏中午,烈日炎炎,農民還在勞作,汗珠滴入泥土。
有誰想到,我們碗中的米飯,粒粒飽含著農民的血汗?
注釋
⑴憫:憐憫。這里有同情的意思。詩一作《古風二首》。這兩首詩的排序各版本有所不同。
⑵粟:泛指谷類。
⑶秋收:一作“秋成”。子:指糧食顆粒。
⑷四海:指全國。閑田:沒有耕種的田。
⑸猶:仍然。
⑹禾:谷類植物的統稱。
⑺餐:一作“飧”。熟食的通稱。
賞析
第一首詩一開頭,就以“一粒粟”化為“萬顆子”具體而形象地描繪豐收,用“種”和“收”贊美農民的勞動。第三句再推而廣之,展現出四海之內,荒地變良田,這和前兩句聯起來,便構成到處碩果累累,遍地“黃金”的生動景象。“引滿”是為更有力的“發”,這三句詩人用層層遞進的筆法,表現出勞動人民的巨大貢獻和無窮的創造力,這就使下文的反結變得更為凝重,更為沉痛。“農夫猶餓死”,它不僅使前后的內容連貫起來,也把問題突出出來。勤勞的農民以他們的雙手獲得豐收,而他們自己還是兩手空空,慘遭餓死。詩迫使人們不得不帶著沉重的心情去思索“是誰制造這人間的悲劇”這一問題。詩人把這一切放在幕后,讓讀者去尋找,去思索。要把這兩方綜合起來,那就正如馬克思所說的:“勞動替富者生產驚人作品(奇跡),然而,勞動替勞動者生產赤貧。勞動生產宮殿,但是替勞動者生產洞窟。勞動生產美,但是給勞動者生產畸形。”
第二首詩,一開頭就描繪在烈日當空的正午,農民依然在田里勞作,那一滴滴的汗珠,灑在灼熱的土地上。這就補敘出由“一粒粟”到“萬顆子”,到“四海無閑田”,乃是千千萬萬個農民用血汗澆灌起來的;這也為下面“粒粒皆辛苦”擷取最富有典型意義的形象,可謂一以當十。它概括地表現農民不避嚴寒酷暑、雨雪風霜,終年辛勤勞動的生活。“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不是空洞的說教,不是無病的呻吟;它近似蘊意深遠的格言,但又不僅以它的說服力取勝,而且還由于在這一深沉的慨嘆之中,凝聚詩人無限的憤懣和真摯的同情。
這兩首小詩在百花競麗的唐代詩苑,同那些名篇相比算不上精品,但它卻流傳極廣,婦孺皆知,不斷地被人們所吟誦、品味,其中不是沒有原因的。
首先,這兩首詩所抒寫的內容是人們經常接觸到的最熟悉的事情。但是,最熟悉不一定真知道,生活中就有許多熟視無睹的情況,如果一旦有人加以點撥,或道明實質,或指出所包含的某種道理,就會覺得很醒目,很清楚,從而加深認識。這兩首小詩所以有生命力,就有這一方面的道理。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這個春種秋收的景象大概是人人習見,眾人皆知的,然而往往難于像詩人那樣去聯系社會、階級而思考一些問題。詩人卻想到,他從“四海無閑田”的大豐收景象里看到“農夫猶餓死”的殘酷現實。這一點撥就異常驚人醒目,自然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再如“盤中餐”,這原是人們天天接觸,頓頓必食的,然而并沒有誰想到把這粒粒糧食和農民在烈日之下的汗水聯系在一起。詩人敏銳地觀察到,并凝聚成“粒粒皆辛苦”的'詩句。這就給人們以啟迪,引人去思索其中的道理,從而使那些不知珍惜糧食的人受到深刻的教育。
其次,詩人在闡明上述的內容時,不是空洞抽象地敘說和議論,而是采用鮮明的形象和深刻的對比來揭露問題和說明道理,這就使人很容易接受和理解。像第一首的前三句,從總體意義來說都是采用鮮明的形象概括農民在廣大田野里春種秋收等繁重勞動的辛苦。這些辛苦并換來大量的糧食,該說是可以生活下去的,但最后一句卻凌空一轉,來個“農夫猶餓死”的事實。這樣,前后的情況形成鮮明的對比,引發讀者從對比中去思考問題,得出結論,如此就比作者直接把觀點告訴讀者要深刻有力得多。再如第二首,作者在前兩句并沒有說農民種田怎樣辛苦,莊稼的長成如何不易,只是把農民在烈日之下鋤禾而汗流不止的情節作一番形象的渲染,就使人把這種辛苦和不易品味得更加具體、深刻且真實。所以詩人最后用反問語氣道出“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就很有說服力。尤其是把粒粒糧食比作滴滴汗水,真是體微察細,形象而貼切。
最后,詩的語言通俗、質樸,音節和諧明快,朗朗上口,容易背誦,也是這兩首小詩長期在人民中流傳的原因。
珍惜糧食的古詩
一粥一飯,來之不易,是農民的.汗水換來的!以下是小編分享的珍惜糧食的古詩,歡迎大家閱讀!
憫農
李 紳
鋤禾日當午, 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 粒粒皆辛苦。
憫農
李 紳
春種一粒粟, 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閑田, 農夫猶餓死。
觀刈麥
白居易
唐
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
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
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
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復有貧婦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
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
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饑腸。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吏祿三百石,歲晏有余糧。
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
江上漁者
范仲淹 宋
江上往來人, 但愛鱸魚美。
君看一葉舟, 出入風波里。
珍惜糧食的文案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里,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文案了吧,不同的文案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大有不同。那么什么樣的.文案才是好的文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珍惜糧食的文案,歡迎大家分享。
【第1句】: 天地“糧”心,珍食莫蝕。
【第2句】: 不用方便筷,植樹造綠蔭。
【第3句】: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地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
【第4句】: 好處安身,苦處用錢。
【第5句】: 吃飯不忘農人苦,穿衣不忘工人忙。
【第6句】: 古詩《鋤禾》你我讀,盤中餐苦當記住。
【第7句】: 家有萬石糧,揮堆不長。
【第8句】: 有荒節約度荒,天荒節約備荒。
【第9句】: 粒米雖小君莫扔,勤儉節約留美名。
【第10句】: 飽食終日,粒粒可馨。
【第11句】: 勤勤儉儉糧滿倉,大手大腳倉底光。
【第12句】: 糧食打進倉,莫忘災和荒。
【第13句】: 一斤糧,千粒汗,省吃儉用細盤算。
【第14句】: 飲水要思源,吃飯當節儉。粒粒盤中餐,皆是辛苦換。
【第15句】: 紀念世界糧食日,開展愛糧節糧活動。
【第16句】: 世界是我們的,糧食是世界的!
【第17句】: 干凈、衛生,你我共同努力。
【第18句】: 吃飯要知牛馬善,著絲應記養蠶人。
【第19句】: 十匙合成一碗飯。
【第20句】: 精打細算夠半年,遇到荒年不受難。
【第21句】: 提高糧食品質,增強法制意識。
【第22句】: 日儲一勺米,千日一石糧。
【第23句】: 粒米雖小猶不易,莫把辛苦當兒戲。
【第24句】: 論吃還是家常飯,論穿還是粗布衣。
【第25句】: 存糧如存金,有糧不擔心。
【第26句】: 無工不富、無商不活、無農不穩、無糧則亂。
【第27句】: 精耕細作為榮,棄耕拋荒可恥。
【第28句】: 一米一粟來之不易,愛糧節糧人人有責。
【第29句】: 一天省一把,十年買匹馬。
【第30句】: 細雨落成河,粒米湊成籮。
【第31句】: 生命誠可貴,糧食價更高!
【第32句】: 愛惜糧食,人人有責!
【第33句】: 食不凈則多病,食不盡則多蠅。
【第34句】: 節約糧食,人人有責。節約糧食,人人有利。
【第35句】: 手中有糧,心里不慌。
【第36句】: 也許溫飽在某個角落還是難題,請珍惜手中的糧食!
【第37句】: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
【第38句】: 今日省把米,明日省滴油,來年買條大黃牛。
【第39句】: 粗茶淡飯,吃得到老;粗布棉衣,穿得到老。
【第40句】: 節約需從點滴起。
【第41句】: 飯菜穿腸過,禮讓心中留。
【第42句】: 人人節約一粒米,拯救世間千萬人。
【第43句】: 節約糧食是美德,浪費糧食是犯罪。
【第44句】: 請記住:糧食來得不容易!
【第45句】: 米粒雖小,尤見禮義廉恥,節儉事微,可助興國安幫。
【第46句】: 節約光榮,人見人贊;浪費可恥,誰聞誰惡。
【第47句】: 食堂飯菜香,買飯多謙讓。
【第48句】: 《鋤禾》不止是詩,知辛苦,更需要行動。
【第49句】: 豐收當歉年過。
【第50句】: 惜衣有衣穿,惜飯有飯吃。
【第51句】: 一粒米,千滴汗,粒粒糧食汗珠換。
【第52句】: 節約糧食,遠離浪費。
【第53句】: 春種一粒粟,秋成萬顆子。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第54句】: 一米一谷,都是春夏秋冬滴汗水的收獲,請珍惜!
【第55句】: 愛惜糧食,節約資源,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第56句】: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絲一縷恒念物力維艱。
【第57句】: 粒粒糧食,滴滴汗珠,愛惜糧食,造福人類。
【第58句】: 粗茶淡飯,細水長流。
【第59句】: 若要生活好,勤勞,節儉,儲蓄三件寶。
【第60句】:何處日當午,粒粒皆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