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婚前單身派對說說匯總三篇
擁有是失去的開始嗎現代散文
你相信世界上男女之間有純友誼嗎?為什么都說男女之間沒有純友誼呢?臺劇《我可能不會愛你》里女主角程又青這樣問男主角李大仁,李大仁說:“這也許是大家的經驗值吧。”
經過13個星期的等待,我終于從這部電視劇中看到了這樣的答案:男女之間真的沒有純友誼!
劇中,程又青和李大仁是高中同學,她優秀,驕傲;他溫潤,細膩;李大仁為了程又青放棄上重點大學,暗自報填和她的同一所學校。程又青以為那是陰差陽錯的緣份,后來,卻又陰差陽錯的和李大仁成為了最好的朋友。她們的關系親密無間,似親人又像情人,令彼此愛情路上的那些追求者無法接受這樣的情感,總是戀愛告急,無疾而終。
人家都說不愛就不要曖昧,李大仁和程又青的那種比愛人還如膠似漆,比朋友還掏心掏肺的牽扯,令任何一個身邊想愛,要愛的人都難以忍受。李大仁分手的女友Maggie對程又青說:我最討厭你們這樣的人,明明心里有鬼,卻用好朋友這個頭銜無線上綱,用別人來做墊背來證明你們彼此之間有多適合。
是呀,李大仁對程又青的愛護程度早已超出了朋友的關系,他扮演著護花使者的角色,高中的時候,看到她心情不好,他會守在她的身后,默默的,只希望她安全到家,然后對她說:你很好。可是他又解釋:我不可能會愛你,換來她的一句:謝謝,感激不盡。其實她并不知道,在送她回家后,他曾為了她和班里的男同學大打出手,只因為他們的惡整傷害了她。她還不知道,他曾經寫了一首歌給她,卻孤單地唱著,直到同學給她開婚前的單身派對時,聽到那首《我可能不會愛你》,她一直以為的,他,不可能會愛她,其實是,我愛你。
李大仁是程又青的一面鏡子,看到了她的優缺點,知道她需要的是什么,也感受著一種被需要的幸福。畢業工作了,她和他依然像好朋友一樣,偶而在一起吃飯,聊天。過生日的時候,他不會數落她的遲到,等她到飯店打烊,為她打包夜宵,而給她送求店主賣非賣品的方頭獅。她每一次遇到問題,傷心,快樂,都會第一時間想到他,而他,也會毫無顧慮,第一時間來到她的身邊安慰與關心她。
這樣的程又青是多么的幸福呀!
每個女生可能都想要這樣的一個李大仁,可是,我們又都不是程又青。我們像程又青那樣害怕青春老去,我們像程又青那樣被一些虛榮羨慕的東西卡著,程又青遇到前任男友,被她的愛情攻勢還有所謂的怦然與心動招架不住,卻從來不把李大仁擺在愛情的位置,看不到他的好。只因那句“我可能不會愛你”。她和丁立威復合,她依然只是他的配角,而與李大仁在一起,她卻是他的主角,她是習慣了李大仁對她的好,當Maggie告訴她,李大仁不是不愛,只是不敢愛時,她茫然不知所措了,當習慣變成不習慣時,她知道,她一直在用好朋友的名義強壓著心中那份愛的感覺。程又青猶豫,矛盾,程媽告訴她:生活中,有一個喜歡唱歌,而另一個就必須接受為他伴奏,如果兩個都喜歡唱歌,都在搶麥克風,這樣怎么行?因為選擇一個人就是選擇一輩子,不是一次K歌,他喜歡唱你就讓給他,漫長的'人生路,找一個適合自己,懂得自己的人才是最重要的。慶幸的是,程又青最后終于知道了自己想要的。
現實生活中,也許我們每個人的身邊都會有這樣的一個李大仁,也曾有過失去后才知道珍惜的情感,我們總是倔強的以為,只要我們學會暗藏,就可以改變,事實是,我們已經隱藏內心真實的感受卻無法改變原本的事實。
不是所有的友情都能發展成愛情,它只是感情的基礎,不是所有的愛情到最后都會浪漫收尾,很多人不做情人就不能做朋友。男女主角正是深知這個道理,所以,她們把自己的愛禁錮著。明白,為什么我們追求的很多東西,在擁有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失去。如果我們不曾擁有,那我們也就沒有什么好失去了的,不是嗎?
因為擁有,便是失去的開始。擁有愛情就意味著我們失去了友情,正因為不想失去,所以也不想去擁有,靜靜的守候,默默的付出,那樣對于彼此來說,安全系數更高。可是,誰又能保證愛情不會有意外呢?程又青的前任男友又再一次出軌了,她本想去和他說聲對不起,因為她的心也出軌了,可是,看來,誰也沒有對不起誰。老天,還是給了程又青和李大仁愛的機會,讓有情人終成眷屬了。
擁有真的是失去的開始嗎?她和他的愛情不會有高潮迭起,不會有驚天動地的moment,而是“歷久彌新”,因為,他說:在過去的十五年,他們總有說不完的話,所以,下一個十五年,下下個十五年,依然……,程又青說,我只要你和我保證,不管她和李大仁最后是不是在一起,都希望他依然在她身邊,不管是戀人還是朋友。
劇末,李大仁問:又青,如果明天就是世界末日,你最想做的一件事情是什么?程又青用一個笑話來回應他,轉問他,你呢?他說:我只要確定那時候我是跟你在一起就好了。
很感動,可是即使步入了婚姻生活的他們,也會經歷我們平常生活中所經歷的那些,爭吵,冷戰,平淡,乏味,人不是完美的,生活也不是完美的。我們都需要一雙耳朵,我們快樂幸福的時候想分享,我們憂愁煩惱的時候要排解,可以把感情交付給文字,可以把想法告訴予朋友,李大仁是程又青的耳朵,他愿意聽她絮叨,愿意給她堅定和幫助。我們,也把自己的愛人當成好朋友吧,談心交心,讓他成為你生活中的李大仁,偶而變換一下角色,或許那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但,不要幻想自己身邊以外會有這樣一個李大仁。他只會是危險的丁立威,給你偶而的怦然心動,絕對不是細水長流的相伴。把愛人當成應該珍惜的李大仁吧,因為,只有他才是能與你執子之手,與子攜老的人。
育人從育心開始現代散文
“你這個學生,怎么天天不交作業,而且上課還不認真聽講,搗亂課堂秩序?怎么著你才聽呀!”第二節課剛下,小王老師便氣咻咻地領著她班的一個學生,走進辦公室。小王老師是去年剛參加工作的一名年輕女教師,工作熱情高,肯吃苦,今年剛被學校委派為七(12)班班主任。再看她身后的那名學生,走路搖三晃四,脖子還上著股左勁,一臉不屑,任憑小王老師怎么說教,他眼睛始終不看老師一下,眼睛總是斜視著前方的某一處。此時,下課后教師已陸續來到辦公室,學生抱作業本、交作業的很多。我讓小王老師把那名學生打發走了。然后,把小王老師叫到我的辦公室了解情況。
原來,剛才的那名學生肖某某,父母在他三歲時便離異了,他歸父親撫養,后來,他父親又重組了家庭。父親常年打工在外,繼母忙著照料自己的孩子,很少關心肖某某,從小缺少親人關懷的他,養成了說謊、騙人、不服管教的性格,從來不把學習放在心上。情況清楚后,我對小王老師說:“這孩子,明顯缺少親人的關懷。你要多到他家去,和他父親、母親,包括繼母、繼父溝通,讓他們多抽點時間陪陪孩子。在班內,你要說服班級同學,從內心接納他、喜歡他。這段時間,你最好不要盯他的學習。”
一個月后,小王老師對我說,肖某某上課愛回答問題了,也比較聽話了。期中考試后,我了解了他的成績,肖某某從入校時班級排名倒數第一上升到班級倒數第十五,成績有了質的飛躍。當然,這些變化是家校溝通、交流、配合、努力的結果,更是打開肖某某心鎖的結果。
作為教師,很多時候,我們習慣于以抓學習入手,做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這也許對大部分學生適用,但對于那些有心理障礙的學生,我們需要從“心”入手,找到合適的方法,幫他們打開心結,用愛心融化他們心靈的堅冰,消除他們的敵視心理,讓他們融入集體,然后再用紀律要求他、約束他,這樣效果會更好。因為,育人應從心入手。教師怎樣才能做到從心入手?
首先,教師要有一顆博愛之心。教育是愛的藝術,作為教師,應有一顆仁愛之心,愛一切孩子,愛孩子的一切,包容孩子的錯誤,寬容孩子的頑劣,找到合適的方法,教育之、引導之,讓他們健康茁壯成長。絕不否認,在教學成績的指揮棒下,作為教師的我們,偏愛成績優異的學生,這也是人之常情。但我們決不能因為某些學生愚笨或教學成績不盡人意,就對他們另眼相看或人為剝奪了他們學習的權利。對那些品德或學習有困難的孩子,我們要一視同仁甚至付出更多的心血,讓他們感受到教師的博愛和集體的溫暖,使他們樂學上進。
其次,教師要善于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作為教師,我們經常提醒自己,備課時要注意備教材、備學法、備學情、備學生。而在教育管理學生中,卻往往忽視了備學生這一重要環節。我們習慣了對學生居高臨下、頤指氣使、耳提面命,忘記了學生是一個平等的受教育的個體,是應該被我們所關注的、尊重的對象,他們有自己的認知,有自己的內心世界。所以,一名負責任的教師,每接手一個班級時,就應花時間花氣力對學生的學習、思想、稟性、愛好、家庭、經歷等進行全方位了解,尤其對一些特殊學生,更應如數家珍。一句話,教師要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尋找最適合的教育方法,打開心鎖,讓陽光普照。
第三,教師要有足夠的耐心和恒心。教育人、引導人,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師要有足夠的耐心和恒心。走進了學生的內心世界,尋找出最佳的教育方法,我們就要付出努力。對品德和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有時可以用“積重難返、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來形容。我們要用最佳的時機來引導、輔導,善于捕捉他們身上細微的變化并加以放大而且使其固化,從而使他們的樹立起信心,讓他們有所轉變、有所提高。
擁有后的失去的抒情散文
小侄兒跳上沙發,啪,前幾天剛買的玩具槍碎成了幾段。“你不能當心點?”我吼他,覺得他太不愛惜。“我又不是故意的”他大聲申辯,然后觀察了一下破損的玩具,說“用520粘好不就行了”。老媽家哪有520,再說不僅斷成幾節,還有好多小碎片,怎么可能粘好?他幾間屋子找了一圈,自然是沒有的,于是用不舍的眼光看看壞掉的槍,果斷扔進垃圾桶。沒有眼淚汪汪,一點點懊惱,就這樣放棄了。
這把槍是他想盡辦法用壓歲錢換來的。過年的時候,他父親打工沒回來,妹妹上班,我領著他去小超市買什么調料,超市門口掛著幾把槍,平常沒有的,應該是過年特意進的貨。他邁不動步了,眼饞地看看這把摸摸那把,可憐兮兮地望著我,嘴里懇求著,仿佛有了這把槍他就有了全世界。我反對,一則他有太多玩具,二則這幾支槍明顯質量不太好,再生塑料的',涂著花花綠綠的顏色,典型的地攤貨康,居然還要九十多一把,太不值。可是他一定要,說自己玩具雖多可是槍壞掉了,這一把他就是喜歡,樣式顏色一切都喜歡,有水晶彈還有紅外線瞄準儀,他要給爸爸媽媽打電話。結果他粑粑麻麻肯定是不會同意的,失望加委屈,他低著頭一直嘟噥。忽然他抬起頭和我商量,要不回去我把壓歲錢還給你,給我買這把槍好不好。他倒是明白,壓歲錢雖多,可使用是要被監管的,還不如買這個心儀的玩具更開心。到這個地步,不買不行了。拿著槍他撒歡地跑了,蹲著側著甚至半躺著射擊,用紅色光點四處瞄準,引來好些小朋友圍觀。那幾天他是真心離不開這把槍啊,睡覺也放在枕頭上,一醒來就要先打幾發,被責備也會偷偷地笑。
沒想到一損壞就被他放棄了,不拖泥帶水,沒有念念不忘。小孩兒的心思就是簡單澄澈,失去就失去吧,會有別的甚至更好的擁有,絕不為一片凋零的葉子憂傷,還有一整棵茂密蔥蘢的大樹呢。
對待無法擁有的或者擁有后失去的,這才是最好的心態。
高三優秀作文:擁有的遠比失去的來得多
如果你在錯過了太陽時流了淚,那么你也要錯過群星了。——泰戈爾
如果每個人身上都有一個能量值,那么許多人從出生開始就感覺身上能量為負,因為我們一直在奔跑,追高考追工作追房子,在奔跑中能量消耗殆盡卻仍不知疲倦地奔跑著。精神上的奔潰根本無法用物質來填滿,挫折后的失望,失去后的痛苦折磨得人體無完膚,讓人大嘆:這個時代瘋了!
其實,瘋的不是時代而是我們的內心,我們忘了我們所擁有卻只看到了我們所失去的,身上的正能量被完全忽視,我們忘了身邊的愛與美好,忘了,我們擁有的遠比失去的來得多。
還記得有人將史鐵生比作一汪蔚藍的湖,忍受著許多常人無法忍受的痛苦,卻依舊沒有一絲波瀾,安靜美好,他說:“因為遠離塵囂,所以寧靜淡泊;因為懂得生活,所以活得從容。”我們從他的文字中感受他的正能量,體悟身處逆境的他對生活的表白。
沒有多少人能理解他,也許他活得像個隱士,但是他更愛山川草木,是的,他在生活。惠根斯曾說:“在路易斯安那州生長著這樣的一棵橡樹,他的身邊沒有同類,依舊在粗壯的枝干上長出蒼綠黝碧的快樂的葉子。”在瓦爾登湖的.第一個夏天,他不干活,甚至連豆子也不種,他只是坐著,在門前的陽光里,在廣闊的綠色里,靜靜地思考,靜靜地生活,這是盧梭身上的正能量,他拋卻一切來完成對自己的禮贊和對生活的表白。
真正會生活的人才能擁有這股正能量,因為他們明白自己擁有的遠比失去的來得多。即使是午后一道溫暖的陽光,夏日一絲清涼的微風,一杯涼白開,一碗白米飯,也覺得珍貴美好,他們會發現會感動會去愛身邊的一切人和事,用盡全力活出自己的人生,亦如史鐵生,亦如棱羅。
美國街頭的槍聲震天,尼日利亞校園的瘋狂殺戮,一個個生命的逝去無不在提醒我們,這個時代需要正能量的回歸!我們不是沒有,而是太少人發現。我們不滿足于現狀,我們忘了,我們擁有的遠比失去的來得多。
放下心中的壓迫和不安,收起心中的欲望和貪念。聽聽那風,嗅嗅那花,陽光的暖意撒滿了身邊的每一張笑靨,正能量的蔓延讓我們發現這一切遠比金錢欲望來得可愛。珍惜我們所擁有的,珍惜身邊的一切,這樣,足矣。
不要總為了失去的太陽而哭泣,因為你還有群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