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中描寫歷史的句子集錦100句
杜牧《赤壁》閱讀與答案
杜牧的《赤壁》即物感興,托物詠史,點明赤壁之戰關系到國家存亡,社稷安危;同時暗指自己胸懷大志不被重用,以小見大。
杜牧《赤壁》閱讀與答案一: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注】二喬:即大喬、小喬,她們分別是東吳前國主孫策和軍事統帥周瑜的夫人。
閱讀訓練及答案
(1)此詩借一件古物興起對歷史的慨嘆,以兩個美女象征國家的命運,真可謂以小見大,別出心裁。
(2)作者用形象思維,用假設語氣提出的議論句是: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3)“東風”指火燒赤壁事(或周瑜火攻赤壁大敗曹操的事),詩中寫到的歷史事件是:赤壁之戰
(4)詩中蘊含機遇造人的哲理,且隱含著詩人對自己生不逢時、懷才不遇的慨嘆之情的詩句的詩句是: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5)借古諷今,告誡統治者不要寄希望于僥幸的句子是: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6)詩人借物起興來對前朝人物和事跡慨嘆的詩句是: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7)試從“即小見大”的角度進行賞析杜牧的《赤壁》。
[答]這是一首詠史詩,抒發的是對國家興亡的感慨。這可謂大內容,大主題了,但這大內容、大主題卻是通過“小物”“小事”來顯示的。詩的開頭兩句由一個小小的沉埋于沙中的“折戟”,想到漢末分裂動亂的年代,想到赤壁大戰的風云人物。后兩句把“二喬”不曾被捉這件小事與東吳霸業、王國鼎立的大主題聯系起來,寫得具體、可感,有情味,有風韻。
【第8句】:這是一首與三國的故事有關的詩,“東風”既指自然界的東風,又指促人成功的機遇,詩中的周郎指周瑜。
【第9句】:這首詩是詠史詩,前兩句寫興感之由,后兩句議論感慨。
【第10句】:請賞析“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鍋二喬”:這兩句的意思是說,倘若不是東風給周瑜的方便,結局恐怕是曹操取勝,二喬將被關進銅雀臺中了。此句以兩位美女的命運來反映赤壁之戰對東吳政治軍事形勢的重大影響,以小見大,深刻警醒。也表達了這樣的感慨:歷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種機遇。
【第11句】:本詩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情懷?
答:詩人即物感興,托物詠史,表達了自身感慨:歷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種機遇,同時也抒發了自己胸懷大志而不被重用的抑郁不平之氣。
【第12句】:前兩句詩在全詩中的作用是什么?(2分)
【第13句】:若將“銅雀春深鎖二喬”換成“國破家亡在此朝”好不好?為什么?(2分)
參考答案:
【第12句】:詩的前兩句借一件古物來興起對前朝人物和事件的慨嘆。或前兩句寫興感之由。(兩種答案任答一種均給2分。)
【第13句】:不好。以二喬的命運形象代表東吳的命運,更能體現詩句的形象性;能以小見大,感情表達更含蓄。(從詩句的形象性或感情的含蓄性任一方面答均可。)
杜牧《赤壁》閱讀與答案二:
【第1句】:賞析杜牧的《赤壁》并答題。
①從體裁看這是一首七絕詩,從內容看這是一首詠史詩;詩中前兩句由 折戟 引出“認前朝”——“三國赤壁”,為后兩句作鋪墊。 ②后兩句議論感慨,一反傳統看法,認為若不是東風給周瑜以方便,勝者可能就是曹操,表達了作者認為不以成敗論英雄(或是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種機遇)的政治見解和獨到的史識。
【第2句】:詩中的.“周郎”是指《三國演義》中的哪位英雄人物?周瑜 。詩人杜牧和 李商隱合稱“小李杜”。
【第3句】: 全詩最精彩的是久為人們傳誦的末二句,這二句議論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詩人慨嘆歷史上英雄成名的機遇,是因為他自己生不逢時,有政治軍事才能而不得施展。它似乎還有一層意思:只要有機遇,相信自己總會有作為,顯示出一種逼人的英氣。
【第4句】:這是一首與三國的故事有關的詩,“東風”,指 火燒赤壁事(或周瑜火攻赤壁大敗曹操的事)
【第5句】:“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是千古傳頌的名句,它的意思是:假如東風不給周瑜以方便,結局恐怕是曹操取勝,二喬將被關進銅雀臺中了.
【第6句】:詩歌開頭為什么從一把不起眼的折戟寫起?
借一件古物興起對歷史的慨嘆,小中見大。(折戟——小;赤壁之戰——大;國家的命運——大)
【第7句】: 試說說"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的深刻含義?
這兩句詩表達了作者對歷史興亡的慨嘆,他認為歷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種機遇"或"只要有機遇,相信自己總會有作為,反映出作者抑郁不平的心境"。 (答懷才不遇,有志不得伸等也可。)(以上兩點,答到任何一點都得2分)
【第8句】:賞析“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詩歌妙在不直接敘寫政治軍事情勢的變遷,而間接地通過寫東吳兩個美女的命運,來反映赤壁之戰吳魏形勢的變化。用“銅雀春深鎖二喬”這一富于形象性的詩句,以小見大,給詩歌增添了無限的情致,別出心裁。對周瑜的豐功偉績予以懷疑,主意新奇,寄寓了自己懷才不遇的慨嘆,這正是本詩藝術上的成功之處。
杜牧《赤壁》閱讀與答案三:
2詩中的“周郎”是誰?(1分)
3“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這兩句千古名句是什么意思?(3分)
(4)在初中階段我們學習了幾十首古詩詞,有的詠史,有的寫景,有的敘事……請問杜牧的《赤壁》屬于那一種寫法?本詩在運用這種寫法上有什么特點?(2分)
(5)“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一句中“東風”指什么?簡要談談你對這句詩句的理解(3分)
(6)對于這首詩的后兩句,宋代的許顗事非常反感。他在《彥周詩話》中批評說:孫權的霸業系此赤壁一戰,若這一仗打敗了,那么國家就要滅亡,百姓就要遭殃,而杜牧不擔憂這些大事,只擔心“二喬”會被捉去,實在是“措大(對讀書人的蔑稱)不識好惡”,你認為這一批評成立嗎?為什么?如果把末句改為“國破家亡在此朝”,又如何?請就以上問題談談你的看法。
參考答案
【第2句】:周瑜
【第3句】:假如東風不給周瑜以方便,結局恐怕是曹操取勝,二喬可能被關進銅雀臺中了
(4)詠史詩(1分)特點:借史實抒情(1分)
(5)“東風”指火燒赤壁一事(1分)如果不是東風給了周瑜以方便,取得勝利的就可能是曹操,歷史將要重寫(2分)
(6))許顗的評論是一個既淺薄又粗暴的批評。文學創作講究以小見大,通過個別反映一般。大喬、小喬雖與這次戰役并無直接關系,但她們的身份和地位,代表著東吳作為一個獨立政治實體的尊嚴。東吳不亡,她倆決不會被俘;連她們都受到羞辱,則東吳社稷和生靈遭遇也就可想而知了。杜牧說“銅雀春深鎖二喬”,正意味著“東風不與周郎便”的情況下東吳的徹底覆亡。如果按照許顗那種意見,將詩句改為“國破家亡在此朝”,就詩味全無了。用形象思維觀察生活,別出心裁地反映生活,是詩的生命。因此,杜牧這兩句詩不但沒有錯,反而以小見大,富于形象性,顯示了詩人藝術處理上的匠心。
四:
練習與答案
【第1句】:詩歌開頭為什么從一把不起眼的折戟寫起?
答案:借一件古物興起對歷史的慨嘆,小中見大。(折戟——小;赤壁之戰——大;國家的命運——大)
【第2句】:試體會“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兩句議論的妙處。
答案:詩人并未從正面去評論戰勝的原因,而是提出一個與事實相反的假設,不刮東風,不用火攻,周瑜就有可能戰敗。對于這個結局詩人沒有直說,而是以兩個美女象征國家命運,別出心裁。“二喬”并非普通女子,而是東吳國家命運的象征。
【第3句】:選出對這首詩理解有誤的一項。(D)
A 該詩開頭從一件不起眼的折戟寫起,很自然的引起后文對歷史的詠嘆。
B “自將磨洗認前朝”為后兩句論史詠懷作鋪墊,詩人心緒無法平靜。
C 詩人一反傳統看法,認為若不是東風給周瑜以方便,勝者就可能是曹操,歷史將重寫。
D 在這首詠史詩中,作者關注的重點是赤壁之戰,以兩位美女的命運來反映赤壁之戰對東吳政治軍事形勢的重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