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種地的古詩唯美句子匯編3篇
描寫種田的詩句分享
(第一首)
緊摟濕草慢煎茶,暫卻詩書學種瓜。
半畝荷風搖月影,一園春水護桃花。
漁蓑粗簡心無雨,樵履輕靈路有涯。
鐮解犁消多少事,銀鋤揮處樂余家。
(第二首)
誰能小看我農民,種養糧食綠眾林;
改善生活憑體力,發家致富靠勤心;
鋤頭舞動銀光閃,汗水紛飛幸運臨;
勞作豐年收獲好,歉收歲月娌妯親。
(第三首)
南風又綠兩河邊,萬里農家備早田。
背負青天頭對地,朝朝暮暮汗漣漣。
年年種下千斤米,賣與商人四角三。
沃土緣何無照料?心憂黍賤不得錢!
(第四首)
日出東山霧霾盡,春風佛面暖人心。
陽光燦爛精神爽,草木復蘇晨雨淋。
雙燕立梁房上叫,群龍聚首屋中斟。
家家戶戶忙耕種,鄰里相幫情感深。
(第五首)
高朋相聚在廳堂,置腹舒懷話短長。
執箸佳肴含五味,舉杯玉液入衷腸。
豪言壯語談國事,評古論今贊大唐。
利祿功名拋似土,惟存浩氣耀榮光。
(第六首)
管他風雨幾十載,早起遲眠報圣恩。
汗灑禾間香五谷,情鋪天下綠三春!
堂堂正正吃空餉,碌碌勞勞嘔血心。
足飲長思挖井苦,飽食莫忘種田勤!
描寫阜陽的詩句分享
第一首
誰謂蕭條潁水邊,能令嘉客少留連。
肥魚美酒偏宜老,明月清風不用錢。
況值湖園方首夏,正當櫻筍似三川。
自知不及南都會,勉強猶須詫短篇。
——寄河陽王宣徽
第二首
焦陂荷花照水光,未到十里聞花香。
焦陂八月新酒熟,秋水魚肥鲙如玉。
清河兩岸柳鳴蟬,直到焦陂不下船。
笑問漁翁酒家保,金龜可解不須錢。
明日君恩許歸去,白頭酣詠太平年。
——憶焦陂》-歐陽修
第三首
古郡誰云亳陋邦,我來仍值歲豐穰。
烏銜棗實園林熟,蜂采檜花村落香。
世治人方安垅畝,興闌吾欲反耕桑。
若無潁水肥魚蟹,終老仙鄉作醉鄉。
——戲書示黎教授
第四首
傍潁淮稱,水上咽喉,
依京九成,鐵路樞紐。
春秋建胡子國,故有胡城之稱;
秦朝置汝陰縣,緣在汝水之濱。
襟帶長淮,控扼陳蔡;
東連三吳,南引汝荊;
東南樞轄,淮海內屏。
齊魯汴洛之道,梁宋吳楚之沖。
人煙輻輳兮,中原望郡;
河渠交錯兮,黃淮名城。
第五首
水者,城之魂也;
淮者,水之佳也。
湯湯湝湝,瀲瀲滟滟。
淮夷弄水,傳淮水之神;
先哲論水,彰淮水之智;
名士詠水,顯淮水之韻。
淮河為界,其分南北。
阜陽地處潁淮,風物民俗兼備。
諺云走千走萬,不如淮河兩岸。
阜陽多水,蓋為水鄉。
水美哉,洋洋乎!
東瀆淮水,源自桐柏,
史稱華夏,風水河;
淮支潁水,溯流嵩山,
世之治亂,顯清濁。
三清貫潁,龍脈起伏。
如淮之甘,如漢之蒼,
如洛之溫,如浚之涼。
“到官十日來,九日河之湄”;
“買書載舟歸,筑室潁水岸”。
潁州西湖,天下勝絕
。湖光十頃,碧波溟蒙;
桃灑紅雨,燕剪綠云。
菱荷飄香,綠柳盈岸;
芳菲夾道,林苑爛漫。
永叔十贊,“西湖好”,
宣稱,“西湖煙水我如家”;
子瞻譽為,“西湖長”,
感嘆,“未覺杭潁誰雌雄”!
奎星樓,奎壁聯輝;
文峰塔,文光射斗。
女郎臺,留千古遺韻;
會老堂,演絕代風流。
程家大院,透出江南風光,
尤家花園,蘊含中華石韻。
八里河、小張莊,
共創“全球五百佳”;
潁淮大地,物產充盈。
阜者,盛也、富也,
世平而道治兮,物阜民豐;
陽者,暖也、長也,
春日其載陽兮,有鳴倉庚。
天公惠眷,風雨和會,
百物以蕃,眾庶以集。
憑千里曠野之沃,終歲豐穰;
有蔬果魚稻之饒,甲于近甸。
醴泉醞佳釀,開壇十里香。
南北皆宜,萬物競長!
潁淮之濱,英雄輩出。
淮水白蒼蒼,英雄淚幾行。
列國稱雄兮,兵家必爭之地;
戰事頻仍兮,孕育幾多豪杰。
姜子牙軍事,顯奇才,
牧野之戰,名垂青史;
管夷吾韜略,興霸業,
九合諸侯,一匡天下。
劉福通紅巾起義,威震元廷,
養由基百步穿楊,力顯神功。
甘羅下五城,不費兵卒,
十二歲,封為上卿;
呂蒙別三日,刮目相看,
統吳軍,名揚江東。
劉錡順昌大捷,破金兵,
城頭掛,“南宋屏藩”;
李黼孤城奮戰,保黎民,
文狀元廟,立江州。
徐廣縉總督,兩湖兩廣;
程文炳提督,水師陸師。
魏野疇“四九”起義,點燃烈火;
彭雪楓抗擊日寇,血灑潁淮。
潁淮奇士,文多傳承。
厚道古樸兮,深邃曠達;
龍淵齒劍兮,鐘萃不凡。
蔡齊興學于潁郡,開九州先河;
歐公執教于書院,振一方文風。
王铚史學成名家,一門三士;
潁淮兒女,質樸無華。
大盈兮若沖,大直兮若屈。
其地多君子,孝義當其首。
民間風俗,率性真直,
尚儉劬勤,重禮好客,
童叟無欺,嘉言懿行。
男耕桑兮,女織纴,
倉廩實兮,知榮辱。
前門迎賓,后門當當,
古有分金臺,互相禮讓,
管鮑之交,千秋佳話;
今有王家壩,開閘分洪,
蒙洼精神,感動華夏。
民淳事簡,和諧共生!
與種田者游散文
雅安這個地方是著名的雨極,因而被稱為雨城。在距雅安不遠的地方S地區也被稱為雨鄉。
S地區四面環山,屬于地塹構造,地勢較為平坦,雨水充沛,到處可見“茂林修竹,屋舍儼然,小橋流水,稻田阡陌”的景象。
12月份我隨一位老者去其女兒家串門,老者邀請他的親家公帶我們去村莊周遭游玩。這兩位老者都是種了一輩子田的莊稼人。
時值當地政府大力推廣茶葉種植,喊出“大干30天,努力栽茶5000畝”的口號,一時間全地區地方干部入村檢查茶葉種植比較忙。曾經和一位做茶葉生意的朋友聊這個事,他說現在中國茶葉市場早已飽和,中國茶葉產量已經很高很高,這樣還在種茶,那就不好了。我不是專家不知道整個茶葉產業的狀況,但是我們不難發現茶葉的種植主要在坡地,山崗坡地是種茶的好地方。在大力推廣種茶的背景下,那些稻田也被勒令種茶。老者說這樣以后我們就只有天天喝茶水了。我的腦海里不停的閃現出“縣官急索租。碩鼠碩鼠,無食我黍。一朋友評論道:“是歲,民饑,上曰:何不飲茶乎”。于是感慨很多作詩一首:
耆老邀我至田家,三人漫漫壟上行。
縣官急索催植茶,千畝稻田成茶田。
集市貨郎賣茶忙,農人相曰栽茶去。
嗚呼嗚呼奈若何,日夜飲茶不用食
我們沿著已經廢棄不用的灌溉稻田的干渠走著,看到兩邊被大老板承包的農田改為苗圃的良田,這位親家公說很好的稻田現在都差不多沒了,現在這些人都沒受過苦,沒經歷過餓死人那個年代。就是再有手藝,都不種糧食了,如果經濟不景氣,沒有活可干,家里又沒糧食,我看還不得照樣餓死。
沿著那條新修的河堤風景走廊,這位親家公指給我們看這條河原有的水系網絡,現在經過這么一修切斷了這條河原有的水系網絡,導致兩岸水系的水,包括村莊雨水排泄的水,無法排泄到河流里,會造成兩岸積水成災。更可笑的是即便有的地方設置了排水管,但是入河的管口居然和枯水期水位一樣高,一旦到了豐水期,管口倒灌,上面的水無法排泄下來,只會淹沒大量農田,甚至威脅村莊。
隨著他的指引我們來到了一個早年建有水磨的地方,在水磨上方有個河心大島,這個島是水磨的魚嘴,把水分開一部分引流至水磨處,然后這個水又經過稻田可以灌溉稻田,可是現在被新修的`河堤風景完全破壞,水磨不見了,魚嘴也被破壞。再一看現在這個島被叫做河心綠島。縱觀這個河堤風景的修建設計,這也反映出了當下市場化下這些設計師審美水平的有多么低。這些只管眼前自己能掙多少錢,哪管當地百姓的死活,我們急需一些人文素養的設計師。本來在這個水磨處的最大風景就是再現水磨風光,把原有的恢復起來,況且這也本身就是先民的智慧。
現在的設計拋棄了古代那種天人合一,系統思維的設計思路,而僅僅是粗略的設計,只管一次,哪管千代萬代。這條河堤風景和全國其他地方的公園風景走廊設置沒有什么區別,有些名字雖然也取得好,但是現在基本沒有人去欣賞品評這個景觀設計的蘊意,基本都是情侶,或者散步者的聊天場地,至于這個景觀自身所具有的內涵更是無人問津,而不像古人那樣臨景賦詩。坐在這里和坐在其他地方的椅子上沒什么區別。大眾審美能力的下降,也必然導致技術工匠的技術粗糙。也恰巧反映出了當代人審美能力的下降。
走過這里看到了幾處荒蕪的農田,這兩個莊稼人說多好的田,多可惜。今天的這個途中我領略到了老農人的智慧,于是寫下這篇,希望能引起思考。
描寫草的古詩句分享
同學們,春天來了,你有發現小草已經露出尖尖角了嗎?你知道古人是怎樣描寫小草的'嗎?以下是描寫草的古詩句分享,讓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NO【第1句】:青青河畔草,郁郁園中柳。漢·無名氏《古詩十九首·青青河畔草》
NO【第2句】:城上草,植根非不高,所恨風霜早。南朝宋·劉俁《詩一首》
NO【第3句】:一叢香草足礙人,數尺游絲即橫路。北朝·北周·庚信《春賦》
NO【第4句】:春草似青袍,秋月如團扇。南朝梁·何遜《與蘇九德別》
NO【第5句】:深庭秋草綠。南朝梁·柳惲《搗衣詩》
NO【第6句】: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晉·陶淵明《桃花源記》
NO【第7句】:葉舒春夏綠,花吐淺深紅。唐·李嶠《萱》
NO【第8句】:雨中草色綠堪染。唐·王維《輞川別業》
NO【第9句】:草不謝榮于春風,木不怨落于秋天。唐·李白《日出入行》
NO【第10句】: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唐·杜甫《旅夜書懷》
NO【第11句】: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唐·杜甫《蜀相》
NO【第12句】:草色遙看近卻無。唐·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NO【第13句】:草木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唐·韓愈《游城南晚春》
NO【第14句】:草色侵官道,花枝出苑墻。唐·張繼《洛陽作》
NO【第15句】: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唐·張九齡《感遇》
NO【第16句】: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唐·劉禹錫《陋室銘》
NO【第17句】: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唐·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NO【第18句】:柳絲裊裊風繅出,草縷茸茸雨剪齊。唐·白居易《天津橋》
NO【第19句】:春盡雜芳歇,夏初芳草深。唐·白居易《首夏南池獨酌》
NO【第20句】:杜康能散悶,萱草能忘憂。唐·白居易《酬夢得以萱草見贈》
NO【第21句】:色嫩似將藍汁染,葉齊如把剪刀裁。唐·徐夤《草》
NO【第22句】:庭草根自淺,造化無遺功。低徊一寸心,不敢怨春風。唐·曹鄴《庭草》
NO【第23句】:蘇溪亭上草漫漫,誰倚東風十二闌?唐·戴叔倫《蘇溪亭》
NO【第24句】:芳草有情皆礙馬,好云無處不遮樓。唐·羅隱《綿谷回寄蔡氏昆仲》
NO【第25句】:江春不肯留歸客,草色青青送馬蹄。唐·劉長卿《送李判官之潤州行營》
NO【第26句】: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唐·李商隱《晚晴》
NO【第27句】:勁草不隨風偃去。宋·范仲淹《歐伯起相訪》
NO【第28句】:豐草綠縟而爭茂,佳木蔥籠而可悅。宋·歐陽修《秋聲賦》
NO【第29句】:野花向客開如笑,芳草留人意自閑。宋·歐陽修《再至西都》
NO【第30句】:落盡梨花春又了,滿地殘陽,翠色和煙老。宋·梅堯臣《蘇幕遮》
NO【第31句】:花易凋零草易生。宋·蘇舜欽《題花山春壁》
NO【第32句】:細草愁煙,幽花怯露,憑欄總是銷魂處。宋·晏殊《踏莎行》
NO【第33句】:金谷年年,亂生春色誰為主?余花落處,滿地和煙雨。宋·林逋《點絳唇》
NO【第34句】:恨如芳草,萋萋刬盡還生。宋·秦觀《八六子》
NO【第35句】: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宋·蘇軾《蝶戀花》
NO【第36句】:一番桃李花開盡,唯有青青草色齊。宋·曾鞏《城南》
NO【第37句】:獨倚欄干凝望遠,一川煙草平如剪。宋·謝逸《蝶戀花》
NO【第38句】:微質已知煩雨露,寸心終欲報春暉。宋·李綱《詠草》
NO【第40句】: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宋·辛棄疾《鷓鴣天·代人賦》
NO【第41句】:細草搖頭忽報儂,披襟攔得一西風。宋·楊萬里《暮熱游荷池上》
NO【第42句】:花如解語迎人笑,草不知名隨意生。宋·李彭《春日懷秦髯》
NO【第43句】:嫩綠柔香遠更濃,春來無處不茸茸。明·楊基《春草》
NO【第44句】:勁草不倚于疾風,零霜則變;青葵善迎于白日,宇曖斯迷。清·王夫之《連珠》
NO【第45句】:兒童不知春,問草何故綠。清·袁枚《偶作五絕句》
NO【第46句】: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淵明:《歸園田居》)
NO【第47句】: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陶淵明:《歸園田居》)
NO【第48句】: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韋應物:《滁州西澗》)
NO【第49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NO【第50句】: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