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子弟來相送原文(金陵子弟來相送翻譯及賞析)
眾所周知,李白有兩首非常有名的贈別詩,一首是他自己臨行時贈給忽悠了他的汪倫的,另一首是他送孟浩然而寫的《送孟浩然之廣陵》,其中一句寫景的詩句被人評為“千古麗句”:“煙花三月下揚州。”
而在他的另一首贈別詩里,也將離別放在美麗的江南風物中來寫,寫得也很美,尤其最后兩句,手法高妙,婉轉深情,千年來難以超越。
李白
每到離別時刻,這兩句總能暗自浮上心頭。李白雖然灑脫,詩也灑脫,但代入眼前的離別時,別意卻如江水悠悠,流蕩不盡。
今天來重讀下李白的《金陵酒肆留別》。
《金陵酒肆留別》
唐·李白
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勸客嘗。
金陵子弟來相送,欲行不行各盡觴。
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
開篇七字即描畫出一幅風輕輕柳花飄香的暮春之景。柳花即柳絮,出現在清明后,此時金陵春光依然明媚,柳絮隨風飄飛,空氣里散發著柳花的淡淡清香。
奇怪,柳花也有香味嗎?李白詩里是這么寫的,后來《升庵詩話》里講,柳花確有微香,詩仙沒有騙人。且他說,這柳花之香,非太白不能道;竹之香,非子美不能道。
柳花
美景寫完,次句寫吳地美人捧出美酒,勸詩人細細品嘗。美人作伴,風情可以想見,而最妙的還在這“壓酒”二字。這個詞歷來為人稱道,它精準地寫出了吳地風情。古代釀酒,酒糟和酒液和在一起,飲用前要用工具壓下酒糟,把酒汁濾出來,此所謂“壓酒”。
詩人寫此時新酒剛剛釀熟,臨飲時才壓糟取用。款款動態,盡在其中。所以,壓酒不是指美人倒酒,也不是美人端著酒,而是一雙柔荑在“濾酒”,此情此景,酒不醉人人自醉。
詩的開篇前兩句,真是道不盡的春風沉醉,風光旖旎。但詩最絕的還是結尾兩句。
最后兩句實在高妙,運用了多種修辭手法,他說:請你去問問那東流的江水啊,這離別的情意與它相比誰短誰長。
東流水本無生命,誰人去問,它又怎能回答呢?這兩句將縹緲無形的別意化為可觀可感的有形實體,將那滾滾東流的江水賦予生命,二者相形,又遣人問之,擬人間又有生動的比喻。
江水自不會答,兀自奔流不息,流淌無盡。別意深深,卻不悲情傷懷。從此,這一條條滾滾東流的江水里,蘊藏著詩人們多少書不完道不盡的離愁,別情,與行人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