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描寫饑荒的句子集錦50句
經典卻現實的大俗話
【第1句】:聰明反被聰明誤
自以為聰明反而被聰明耽誤或妨害了。
點評:也常被說成“聰明多被聰明誤”。人算不及天算。不要過于精明,所謂“精三分,傻三分,留下三分給子孫”。
【第2句】:飽漢子不知餓漢子饑
比喻處境好的人,不能理解別人的苦衷。
點評:西晉惠帝的時候,有一年發生饑荒,老百姓餓死了不少。晉惠帝聽了大臣的奏報后,大為不解,問道:“百姓無粟米充饑,何不食肉糜?(百姓肚子餓,沒米飯吃,為什么不去吃肉粥呢?)”
【第3句】:此地無銀三百兩
不打自招,欲蓋彌彰,自欺欺人。比喻想要隱瞞掩飾,結果反而暴露。
出自古代笑話:有人把銀子埋藏地下,害怕被人知道,上面留字寫道:“此地無銀三百兩”。鄰人阿二嘲弄他,偷走了銀子,也留字寫道:“隔壁阿二不曾偷”。
點評:和“掩耳盜鈴”有異曲同工之妙!
【第4句】:籬牢犬不入
籬笆編得結實,狗就鉆不進來。比喻自己品行端正,壞人就無法勾引。
點評:《水滸傳》中武松說潘金蓮就用了這句諺語。類似說法還有“蒼蠅不叮無縫的蛋”。
【第5句】:夾板醫駝子
比喻只顧這一方面,不顧那一方面。
出自古代笑話:一個醫生醫治駝背,要把駝背放在兩塊門板之間狠壓,直到壓直,駝背抗議道:“把我壓死了怎么辦?”醫生回答:“死不死的我不管,我只管把你駝背醫直!”
點評:和“鋸箭桿”有異曲同工之妙!一個士兵在戰場上中了一箭,回到營里,大家找來醫生,醫生拿起剪刀把箭桿子剪掉,轉身就要離去,眾人拉住問:“這怎么行?”大夫說:“我是外科大夫,只負責處理外面的,那箭頭要內科大夫來取。”
【第6句】:攫金不見人
比喻為了滿足個人的欲望而不顧一切。
出自《列子·說符》:齊國有一個愛金子的人,一天清早,去了集市。在賣金子的地方,正好看見別人買了金子,于是搶了那人的金子離開。衙役逮住他,送到官府,當官的審問他:“人都在那兒,你還搶別人的金子,這是為什么?”齊人回答說:“我搶金子的時候,沒有看見人,只看見了金子!”
點評:只看到了玫瑰,沒看到玫瑰的.刺。利、害相生,人們只看到利,往往會忽略了害。
【第7句】:騎鶴上揚州
比喻欲集做官、發財、成仙于一身,或形容貪婪、妄想。
出自《輿地紀勝》:幾個人一起閑聊,談論各自的志向。一個人說想做揚州刺史,另一個人說想有很多錢財,第三個人說想騎鶴上升(指成神仙),第四個人說:“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他是要兼有三者。
點評:世人都曉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沒了。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金銀忘不了!終朝只恨聚無多,待到多時眼閉了。
【第8句】:車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橋頭自然直
任何事情都是有轉機的,要泰然處之,坦然面對。也表達處于困境時的寬慰。
點評:該去的會去,該來的會來,坐觀云淡風輕,笑看花開花落。
【第9句】:此處不留人,自有留人處
指這里不可居留,自會有可居留的地方。
點評:所謂“樹挪死,人挪活”。當一個人憤而要離開某個地方的時候,經常說的是:“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
【第10句】:飽暖思淫欲
食飽衣暖之后,則生淫欲之心。
點評:這是對人性很深刻的洞察了!
【第11句】:得放手時須放手,得饒人處且饒人
指做事不要做絕,須留有余地。
點評:與人方便,與己方便。贈人玫瑰,手有馀香。
【第12句】:牡丹雖好,還要綠葉扶持
比喻人不管有多大能耐,總得有人在旁協助。
點評:類似說法還有“紅花還要綠葉配”,“一個好漢三個幫”等。成功不是靠一個人,而是靠一個團隊來打拼。
【第13句】:畫虎畫皮難畫骨
比喻認識一個人容易,了解一個人的內心卻難。
點評:也作“畫龍畫虎難畫骨”,有時后面還加上一句“知人知面不知心”。所謂“人心隔肚皮”,“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關鍵時刻才能看清一個人!
【第14句】:積財千萬,不如薄技在身
指積蓄財產,不如學點技術。
點評:所謂“家有萬貫,不如日進分文”。萬貫家財,也會坐吃山空,并且容易滋生奢侈懶惰的習氣;不如有技術傍身,可以養家糊口,也能培養勤勞節儉的習慣。
【第15句】:各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比喻不要多管閑事。
點評:這種處世態度,今天多有人批評的,認為這種“明哲保身”的態度是一種自私,而應該見義勇為。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