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銘”的五言詩句
【第1句】:功庸留劍舄,銘戒在盤盂。——出自唐·溫庭筠《病中書懷呈友人》
【第2句】:銘肌非厚答,肉骨是前期。——出自唐·李端《下第上薛侍郎》
【第3句】:銘鼎功未立,山林事亦微。——出自唐·陳子昂《同宋參軍之問夢趙六贈盧陳二子之作》
【第4句】:銘功甚俊偉,乃見儒生懦。——出自北宋·黃庭堅《見子瞻粲字韻詩和答三人四返不困而愈崛奇輒》
【第5句】:銘功會稽嶺,騁望瑯琊臺。——出自李白《古風》
【第6句】:當奮燕然筆,銘功向隴頭。——出自唐·羊士諤《送張郎中副使自南省赴鳳翔府幕》
【第7句】:辭異秦丞相,銘非竇冠軍。——出自唐·韋蟾《上元三首》
【第8句】:銘旌門客送,騎吹路人看。——出自唐·岑參《成王挽歌》
【第9句】:旅櫬蛟龍護,銘旌雁鶩隨。——出自北宋·王安石《葛郎中挽辭二首》
【第10句】:銘開武巖側,圖薦洛川中。——出自唐·武則天《唐享昊天樂·第四》
【第11句】:銘坐仰先賢,點畫存彖系。——出自宋·朱熹《奉同張敬夫城南二十詠》
【第12句】:銘勛悉太公,敘德皆仲尼。——出自唐·白居易《秦中吟十首·立碑》
【第13句】:佩德潛書帶,銘仁暗勒肌。——出自唐·白居易《敘德書情四十韻,上宣歙翟中丞》
【第14句】:揆物知幽贊,銘勛表圣衷。——出自唐·張九齡《奉和圣制途經華山》
【第15句】:銘旌西蜀路,騎吹北邙田。——出自唐·沈佺期《哭蘇眉州崔司業二公》百問中文原創
【第16句】:銘書非晉代,壁畫是梁年。——出自唐·駱賓王《四月八日題七級》
【第17句】:銘骨傳其語,竦身已電滅。——出自李白《古風》
【第18句】:繐帳塵空暗,銘旌雨不飛。——出自唐·耿湋《哭張融》
【第19句】:鹵簿凌霜宿,銘旌向月翻。——出自唐·白居易《贈悼懷太子挽歌辭二首》
【第20句】:都護凌晨出,銘功瘞死尸。——出自唐·陳陶《塞下曲》
【第21句】:銘旌斂歸魂,荊棘生路傍。——出自唐·劉商《哭韓淮端公兼上崔中丞》
【第22句】:銘心徒歷歷,屈指盡悠悠。——出自唐·杜牧《牧陪昭應盧郎中在江西宣州佐今吏部沈公幕罷府…投寄》
【第23句】:就學緝韋編,銘心對欹器。——出自唐·權德輿《郊居歲暮因書所懷》
【第24句】:銘旌下官道,葬輿去轔轔。——出自唐·劉言史《北原情三首》
【第25句】:拜職嘗隨驃,銘功不讓班。——出自唐·宋之問《送朔方何侍郎》
【第26句】:銘勒燕山暮,碑沉漢水春。——出自唐·溫庭筠《中書令裴公挽歌詞二首》
【第27句】:銘骨懷報稱,逆鱗讓金紫。——出自唐·宋之問《自洪府舟行直書其事》
【第28句】:紫書儻可傳,銘骨誓相學。——出自唐·李白《贈嵩山焦煉師》
【第29句】:銘心有所待,視足無所愧。——出自唐·元稹《雜曲歌辭·出門行》
【第30句】:嘗恨迫世網,銘意俱未伸。——出自唐·李白《潁陽別元丹丘之淮陽》
【第31句】:紫書倘可傳,銘骨誓相學。——出自唐·李白《贈嵩山焦煉師》
【第32句】:銘鼎倘云遂,扁舟方渺然。——出自唐·李白《金門答蘇秀才》
【第33句】:頃歲辱明命,銘勛鏤貞堅。——出自唐·權德輿《拜昭陵過咸陽墅》
【第34句】:騎吏塵未息,銘旌風已翻。——出自唐·劉禹錫《有感》
【第35句】:銘旌歸故里,猿鳥亦凄然。——出自唐·張喬《吊建州李員外》
【第36句】:愿以藤為戒,銘之于座隅。——出自唐·白居易《紫藤》
【第37句】:饒舌憂患始,銘膺勤戒深。——出自南宋·陸游《戒言》
【第38句】:素幔朱門里,銘旌秋巷中。——出自唐·于鵠《哭王都護》
【第39句】:畫翣無留影,銘旌已度橋。——出自唐·顧況《晉公魏國夫人柳氏挽歌》
“銘”結尾的五言詩句【第1句】:眼前須底物,座右任他銘。——出自唐·元稹《飲致用神麹酒三十韻》
【第2句】:新墳蔓宿草,舊闕毀殘銘。——出自唐·盧藏用《宋主簿鳴皋夢趙六予未及報而陳子云亡今追…貽平昔游舊》
【第3句】:欲學鴟夷子,待勒燕山銘。——出自唐·杜甫《奉酬薛十二丈判官見贈》
【第4句】:湛輩何足道,當以德自銘。——出自宋·蘇軾《與王郎昆仲及兒子邁繞城觀荷花登峴山亭晚入》
【第5句】:后來得西銘,精蘊發洙泗。——出自南宋·文天祥《贈莆陽卓大著順寧精舍三十韻》
【第6句】:謫仙撫掌笑,笑此羽皇銘。——出自宋·蘇軾《次韻程正輔游碧落洞》
【第7句】:何日持雞酒,傷心請葬銘。——出自南宋·文天祥《挽高郵守晏桂山》
【第8句】:宋故忠臣墓,真吾五字銘。——出自南宋·文天祥《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賦》
【第9句】:紙屏山字樣,布被隸書銘。——出自南宋·陸游《暖閣》
【第10句】:愿君書此詩,以為益齋銘。——出自宋·蘇軾《張寺丞益齋》
【第11句】:王者今無戰,書生已勒銘。——出自唐·杜甫《故武衛將軍挽歌三首》百問中文原創
【第12句】:部列雕金榜,題存刻石銘。——出自唐·李紳《題白樂天文集》
【第13句】:空鑱歐陽銘,松風悲隴瀧。——出自北宋·黃庭堅《送彥孚主簿》
【第14句】:陸羽作茶經,曹暉作茶銘。——出自宋·白玉蟾《茶歌》
【第15句】:玉匣金為縷,銀鉤石作銘。——出自唐·李嶠《武三思挽歌》
【第16句】:刳心事斯語,自儆以書銘。——出自北宋·王安石《真人》
【第17句】:悔狂已咋指,垂誡仍鐫銘。——出自唐·韓愈《答張徹》
【第18句】:側聞魯恭化,秉德崔瑗銘。——出自唐·杜甫《橋陵詩三十韻,因呈縣內諸官》
【第19句】:道傍一石婦,無記復無銘。——出自唐·白居易《蜀路石婦》
【第20句】:槐落猶疑市,苔深不辨銘。——出自唐·盧照鄰《文翁講堂》
【第21句】:棋殘秦士局,字缺晉公銘。——出自唐·李洞《終南山二十韻》
【第22句】:榮重秦軍箭,功高漢將銘。——出自唐·杜牧《分司東都寓居履道叨承川尹劉侍郎大夫恩知上四十韻》
【第23句】:才子尊前畫,將軍石上銘。——出自唐·盧綸《送顏推官游銀夏謁韓大夫》
【第24句】:忍斷杯中物,祗看座右銘。——出自唐·杜甫《戲題寄上漢中王三首》
【第25句】:隱軫江山藻,氛氳鼎鼐銘。——出自唐·高適《留上李右相》
【第26句】:及時當樹勛,高懸景鐘銘。——出自唐·獨孤及《代書寄上裴六冀、劉二潁》
【第27句】:內草才傳詔,前茅已勒銘。——出自唐·李商隱《寄太原盧司空三十韻》
【第28句】:浩然機已息,幾杖復何銘。——出自唐·劉禹錫《晝居池上亭獨吟》
【第29句】:且自為埋銘,及賦詩自挽。——出自元·謝應芳《南樓令 老友劉景儀,去秋以星術之書推測年》
【第30句】:立身多門戶,何必燕山銘。——出自唐·鮑溶《秋思三首》
【第31句】:勿勒燕然銘,勿種金城柳。——出自北宋·李清照《上樞密韓公、工部尚書胡公》
【第32句】:勸深子玉銘,力競相如賦。——出自唐·張薦《奉酬禮部閣老轉韻離合見贈》
【第33句】:拔意千馀丈,浩言永堪銘。——出自唐·孟郊《生生亭》
【第34句】:上將盈邊鄙,元勛溢鼎銘。——出自唐·杜甫《秦州見敕目薛三璩授司議郎畢四曜除監察與二…凡三十韻》
【第35句】:將追會阜跡,更勒岱宗銘。——出自唐·蕭楚材《奉和展禮岱宗涂經濮濟》
【第36句】:諸賢沒此地,碑版有殘銘。——出自唐·李白《自廣平乘醉走馬六十里至邯鄲,登城樓覽古書懷》
【第37句】:氣高輕赴難,誰顧燕山銘。——出自唐·王昌齡《雜曲歌辭·少年行二首》
【第38句】:欲求東齋銘,要飲西湖雪。——出自宋·蘇軾《趙景貺以詩求東齋榜銘昨日聞都下寄酒來戲和》
【第39句】:嘗聞祝融峰,上有神禹銘。——出自唐·劉禹錫《送李策秀才還湖南,因寄幕中親故兼簡衡州呂八郎中》
【第40句】:自悲由也瑟,敢墜孔悝銘。——出自唐·竇庠《酬韓愈侍郎登岳陽樓見贈》
【第41句】:玄元告靈符,丹洞獲其銘。——出自唐·岑參《送許子擢第歸江寧拜親,因寄王大昌齡》
【第42句】:嵌穴胡雛貌,纖铓蟲篆銘。——出自唐·劉禹錫《和牛相公題姑蘇所寄太湖石兼寄李蘇州》
“銘”在中間的五言詩句【第1句】:洗劍青海水,刻銘天山石。——出自唐·杜甫《八哀詩·贈司空王公思禮》
【第2句】:所愛汲黯戇,裁詩銘座右。——出自清·乾隆《書法中最喜黃庭堅筆意因而有作》
【第3句】:還舟空江上,波浪送銘旌。——出自唐·孟郊《雜曲歌辭·傷歌行》
【第4句】:砥柱勒銘賦,本贊禹功勛。——出自宋·無名氏《誤桃源》
【第5句】:何言投筆去,終作勒銘回。——出自唐·沈佺期http://www.semjishu.com/《塞北二首》
【第6句】:酬贈非炯誡,永言銘佩紳。——出自唐·李白《酬王補闕惠翼莊廟宋丞泚贈別》
【第7句】:我祖銘座右,嘉謀貽厥孫。——出自唐·司空圖《自誡》
【第8句】:終當銘歲月,從此記靈仙。——出自唐·李隆基《途經華岳》
【第9句】:西銘一篇書,順事為大義。——出自南宋·文天祥《贈莆陽卓大著順寧精舍三十韻》
【第10句】:勒銘留水寺,應供宿江城。——出自元·宋元《答無住和太初韻見寄》百問中文原創
【第11句】:金葩冷鈿軸,粉字暗銘旌。——出自北宋·王安石《永壽縣太君周氏挽辭二首》
【第12句】:城荒猶筑怨,碣毀尚銘功。——出自唐·駱賓王《邊夜有懷》
【第13句】:更就燕然石,看銘破虜功。——出自唐·耿湋《橫吹曲辭·出塞》
【第14句】:要須銘盤盂,下箸如對敵。——出自南宋·陸游《病中有述二首各五韻》百問中文原創
【第15句】:乘時方在德,嗟爾勒銘才。——出自唐·李隆基《幸蜀西至劍門》
【第16句】:玉振先推美,金銘舊所防。——出自唐·杜審言《贈崔融二十韻》
【第17句】:古墓芙蓉塔,神銘松柏煙。——出自唐·盧照鄰《石鏡寺》
【第18句】:破虜山銘在,承家劍藝全。——出自唐·盧綸《送彭開府往云中覲使君兄》
【第19句】:茍活到今日,寸心銘佩牢。——出自唐·杜甫《送重表侄王砅評事使南海》
【第20句】:勒銘燕然山,萬代垂芬郁。——出自唐·吳融《綿竹山四十韻》
【第21句】:豈要銘燕石,平生重武威。——出自唐·霍總《塞下曲》
【第22句】:神仙樂吾事,笙歌銘夙心。——出自唐·劉希夷《嵩岳聞笙》
【第23句】:下入朝陽巖,次山有銘鐫。——出自北宋·黃庭堅《游愚溪》
【第24句】:庾嶺銘旌暗,秦淮舊宅荒。——出自宋·蘇軾《張庖民挽詞》
【第25句】:靈儀先鹵簿,新謚在銘旌。——出自唐·姚合《莊恪太子挽詞二首》
【第26句】:國人皆墮淚,王府已銘勛。——出自唐·葉元良《御制段太尉碑》
【第27句】:作詩銘其背,以待知者看。——出自宋·蘇軾《以雙刀遺子由子由有詩次其韻》
【第28句】:劍閣和銘峭,巴江帶字流。——出自唐·姚合《送楊尚書赴東川》
【第29句】:耕煙得銘志,翻為古人思。——出自唐·曹松《感世》
【第30句】:露濕銘旌重,風吹鹵簿前。——出自唐·李頎《達奚吏部夫人寇氏挽歌》
【第31句】:坐聞長策利,終見勒銘回。——出自唐·鄭嚴《送韋員外赴朔方》
【第32句】:低徊九原日,光景在銘旌。——出自北宋·王安石《葛郎中挽辭二首》
【第33句】:歌詠武公志,儆折過銘盤。——出自元·王惲《水調歌頭 壽雪齊》
【第34句】:文集編金在,碑銘刻玉新。——出自唐·齊己《寄哭西川壇長廣濟大師》
【第35句】:古鏡銘文淺,神方謎語多。——出自唐·張籍《和左司元郎中秋居十首》
【第36句】:白日銘安在,清風頌獨留。——出自唐·李乂《哭仆射鄂公楊再思》
【第37句】:賴有銘心語,南華論坐忘。——出自南宋·陸游《秋晚》
【第38句】:數見銘鐘鼎,真宜法斗魁。——出自唐·杜甫《秋日荊南述懷三十韻》
【第39句】:欲銘貞曜墓,來哭廣成真。——出自宋·艾性夫《哭林止庵》
【第40句】:以此獻吾君,愿銘于幾杖。——出自唐·皮日休《奉和添酒中六詠·酒池》
【第41句】:劍銘生蘚色,巴字疊冰文。——出自唐·姚合《送崔玄亮赴果州冬夜宴韓卿宅》
【第42句】:僧乞銘師塔,巫邀賽土神。——出自南宋·陸游《農家》
【第43句】:人知竇車騎,計日勒銘還。——出自唐·皇甫冉《送常大夫加散騎常侍赴朔方》
【第44句】:金輪銘武后,寶塔禮耶穌。——出自清·黃遵憲《香港感懷十首》
【第45句】:江雨銘旌濕,湖風井徑秋。——出自唐·杜甫《重題》
【第46句】:修身兼竭節,誰識作銘才。——出自唐·李嶠《屏》
【第47句】:悠悠京口外,落日照銘旌。——出自北宋·王安石《蘇才翁挽辭二首》
【第48句】:盛業銘汾鼎,昌期應洛書。——出自唐·蘇颋《奉和圣制途次舊居應制》
【第49句】:鳳翣擁銘旌,威遲異吉行。——出自唐·劉禹錫《德宗神武孝文皇帝挽歌二首》
【第50句】:平生坐忘論,字字欲銘膺。——出自南宋·陸游《道室》
【第51句】:書紳及銘座,勉勉盡吾生。——出自南宋·陸游《自儆》
【第52句】:多雨銘旌故,殘燈素帳閑。——出自唐·無可《哭張籍司業》
【第53句】:西銘功用大,佇驗順寧詩。——出自南宋·文天祥《又送卓大著知漳州》
【第54句】:望靈薦杯酒,慘淡看銘旌。——出自現代·毛澤東《挽易昌陶》
【第55句】:佇看銘石罷,同聽凱歌聲。——出自唐·許景先《奉和圣制送張尚書巡邊》
【第56句】:山晚銘旌去,郊寒騎吹回。——出自唐·岑參《故河南尹岐國公贈工部尚書蘇公挽歌二首》
本文為百問中文站長整理而成,轉載請標明出處,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