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歧”的詩句大全
帶“歧”的五言詩句
帶“歧”的五言詩句55句,其中“歧”開頭的五言詩句10句,“歧”結尾的五言詩句15句,“歧”在中間的五言詩句30句。
“歧”開頭的五言詩句【第1句】:歧分兩回首,書到一開眉。——出自唐·白居易《偶作寄朗之》
【第2句】:歧路不在天,十年行不至。——出自唐·曹鄴《杏園即席上同年》
【第3句】:歧路今如此,還堪慟哭頻。——出自唐·馬戴《長安書懷》
【第4句】:歧陌涵余雨,離川照晚虹。——出自唐·賀知章《奉和圣制送張說巡邊》
【第5句】:歧路風將遠,關山月共愁。——出自唐·高適《送劉評事充朔方判官,賦得征馬嘶》
【第6句】:煙塵猶滿目,歧路易沾衣。——出自唐·劉長卿《送李二十四移家之江州》
【第7句】:握手與君別,歧路贈一言。——出自唐·張說《南中別王陵成崇》
【第8句】:故人今在位,歧路莫遲回。——出自唐·孟浩然《送丁大鳳進士舉》
【第9句】:帝鄉何處是,歧路空垂泣。——出自唐·劉長卿《送丘為赴上都》
【第10句】:陰繁棠布葉,歧秀麥分花。——出自唐·白居易《和春深二十首》
“歧”結尾的五言詩句【第1句】:田竇長留醉,蘇辛曲讓歧。——出自唐·杜牧《少年行》
【第2句】:山海兩分歧,停舟偶此期。——出自唐·許彬《荊山夜泊與親友遇》
【第3句】:久痗昏墊苦,旅館眺郊歧。——出自南北·謝靈運《游南亭》
【第4句】:猶會眾賓客,三千光路歧。——出自唐·李白《竄夜郎,于烏江留別宗十六璟》
【第5句】:車輪自不住,何必怨路歧。——出自唐·曹鄴《代謝玄暉新亭送范零陵》
【第6句】:爾婦既我鄉,便可會路歧。——出自清·施閏章《浮萍兔絲篇》
【第7句】:匹馬渡河洛,西風飄路歧。——出自唐·曹鄴《將赴天平職書懷寄翰林從兄》
【第8句】:身歿欲歸葬,百姓遮路歧。——出自唐·白居易《立碑》
【第9句】:牧牛兮于鼻,牧羊兮不歧。——出自北宋·黃庭堅《龍眠操三章贈李元中》
【第10句】:此契宗會極,非謂同路歧。——出自唐·元稹《酬別致用》
【第11句】:自別丘中隱,頻年哭路歧。——出自唐·馬戴《幽上留別令狐侍郎》
【第12句】:湖平無涌浪,霧凈少多歧。——出自清·康熙《詠四面云山》
【第13句】:少年無疾患,溘死于路歧。——出自唐·白居易《讀鄧魴詩》
【第14句】:惻惻泣路歧,哀哀悲素絲。——出自李白《古風》
【第15句】:紫陌傳鐘鼓,紅塵塞路歧。——出自唐·白居易《代書詩一百韻寄微之》百問中文原創
“歧”在中間的五言詩句【第1句】:應為歧路多,不知歲寒在。——出自唐·魏萬《金陵酬李翰林謫仙子》
【第2句】:去去何足道,臨歧空復愁。——出自唐·李白《贈別從甥高五》
【第3句】:路歧有南北,素絲易變移。——出自李白《古風》
【第4句】:凄凄分歧路,各各營所為。——出自唐·元稹《出門行》
【第5句】:世間多歧路,居士繩床平。——出自宋·陳與義《題簡齋》
【第6句】:子欲適東周,門人盈歧路。——出自唐·賈邕《送蕭穎士赴東府得路字》
【第7句】:圣賢共淪沒,臨歧胡咄嗟。——出自李白《古風》
【第8句】:惟有交游舊,臨歧意悵然。——出自當代·周恩來《送蓬仙兄返里有感》
【第9句】:得馬折足禍,亡羊多歧悲。——出自北宋·黃庭堅《次韻奉送公定》
【第10句】:舊國無家訪,臨歧亦羨歸。——出自唐·劉長卿《送王端公入奏上都》
【第11句】:但灑一行淚,臨歧竟何云。——出自唐·李白《送張秀才謁高中丞》
【第12句】:臨歧方教誨,所貴和六姻。——出自唐·劉長卿《別李氏女子》
【第13句】:相歡貴無事,莫想路歧分。——出自唐·張祜《病后訪山客》
【第14句】:鞍馬月橋南,光輝歧路間。——出自唐·李白《送族弟單父主簿凝攝宋城主簿至郭南月橋卻回…留飲贈之》
【第15句】:美女妖且閑,采桑歧路間。——出自魏晉·曹植《美女篇》
【第16句】:平睨廣寒殿,誰說路歧長。——出自宋·李處全《水調歌頭》
【第17句】:半世慣歧路,不怕唱陽關。——出自宋·劉克莊《水調歌頭》
【第18句】: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出自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第19句】:受恩忘險艱,不道歧路長。——出自唐·獨孤及《送相里郎中赴江西》
【第20句】:歲晏各能歸,心知舊歧路。——出自唐·馬戴《寄賈島》
【第21句】:可堪歧路長,不道關山隔。——出自宋·向子諲《生查子》
【第22句】:惆悵別離日,裴回歧路前。——出自唐·高適《送韓九》
【第23句】:猿愁歧路晚,梅作異方春。——出自唐·劉長卿《送裴郎中貶吉州》
【第24句】:返照臨歧思,中年未達情。——出自唐·馬戴《答太原從事楊員外送別》
【第25句】:楊朱泣歧路,墨子悲染絲。——出自魏晉·阮籍《詠懷八十二首》
【第26句】:臨歧泣世道,天命良悠悠。——出自唐·陳子昂《感遇·之十四》
【第27句】:路歧長不盡,客恨杳難通。——出自唐·馬戴《客行》
【第28句】:人生歧路中,底用楊朱泣。——出自宋·吳潛《生查子》
【第29句】:路歧人不見,尚得記心中。——出自唐·馬戴《酬刑部姚郎中》
【第30句】:夜久游子息,月明歧路閑。——出自唐·馬戴《夕次淮口》
帶“歧”的七言詩句
帶“歧”的七言詩句38句,其中“歧”開頭的七言詩句3句,“歧”結尾的七言詩句6句,“歧”在中間的七言詩句29句。
“歧”開頭的七言詩句【第1句】:歧路別時驚一葉,云林歸處憶三花。——出自唐·劉長卿《送常十九歸嵩少故林》
【第2句】:歧路相逢無可贈,老年空有淚沾衣。——出自唐·劉長卿《青溪口送人歸岳州》
【第3句】:歧路凋零白羽箭,風霜破弊黑貂裘。——出自南宋·陸游《西村醉歸》
“歧”結尾的七言詩句【第1句】:北堂已足夸三釜,南畝當今識兩歧。——出自北宋·王安石《送李才元校理知邛州》
【第2句】:歲物蕭條滿路歧,此行浩蕩令人悲。——出自唐·高適《平臺夜遇李景參有別》
【第3句】:嵩南春遍傷魂夢,壺口云深隔路歧。——出自唐·李嘉祐《江湖秋思》
【第4句】:去國十年同赴召,渡湘千里又分歧。——出自唐·劉禹錫《再授連州至衡陽酬柳柳州贈別》
【第5句】:今年瑞麥分兩歧,君心獨喜無人知。——出自白居易《牡丹芳-美天子憂農也》
【第6句】:村墟日落行人少,醉后無心怯路歧。——出自唐·高適《寄宿田家》
“歧”在中間的七言詩句【第1句】:作客經年樂有余,邵陽歧路不崎嶇。——出自宋·陳與義《先寄邢子友》
【第2句】:片語臨歧君記取,愿將肝膽壓柔腸。——出自近代·汪精衛《自都魯司赴馬賽歸國留別諸弟妹》
【第3句】:握手方成同社款,消魂又作歧亭別。——出自宋·京鏜《滿江紅》
【第4句】:亂后江山元歷歷,世間歧路極茫茫。——出自宋·陳與義《舟次高舍書事》
【第5句】:半解一知天下士,千歧百轍釜中魚。——出自近代·寧調元http://www.semjishu.com/《燕京雜詩》
【第6句】:沅水悠悠湘水春,臨歧南望一沾巾。——出自唐·劉長卿《送劉萱之道州謁崔大夫》
【第7句】:弟兄于汝倍關情,此日臨歧感慨生。——出自明·袁崇煥《山海關送季弟南還》
【第8句】:云外山川歸夢遠,天涯歧路客愁長。——出自唐·杜牧《秋夜與友人宿》
【第9句】:殊俗問津言語異,長年為客路歧難。——出自宋·陳與義《舟行遣興》
【第10句】:更入幾重離別恨,江南歧路洛陽城。——出自唐·柳中庸《聽箏》
【第11句】:亡羊已為歧途誤,功狗翻為狡兔烹。——出自近代·寧調元《游白云歸,感賦四律,并柬同游諸子》
【第12句】:閬風歧路連銀闕,曾許金桃容易竊。——出自北宋·柳永《玉樓春》
【第13句】:衣如飛鶉馬如狗,臨歧擊劍生銅吼。——出自唐·李賀《開愁歌》
【第14句】:去年衣盡到家口,大女臨歧兩分首。——出自范成大《后催租行》
【第15句】:豈意南中歧路多,千山萬水分鄉縣。——出自唐·宋之問《至端州驛見杜五審言沈三佺期閻五朝隱王二無競題壁慨然成詠》
【第16句】:俯仰東西閱數州,老于歧路豈伶優。——出自宋·蘇軾《次韻周開祖長官見寄》百問中文原創
【第17句】:云外好山看不見,馬頭歧路去何忙。——出自唐·杜荀鶴《自江西歸九華》
【第18句】:近得會稽消息否,稍傳荊渚路歧寬。——出自宋·陳與義《寄大光》
【第19句】:慷慨臨歧重相勉,殷勤別后加餐飯。——出自唐·白居易《醉后走筆酬劉五主簿長句之贈兼簡張大賈二十四先輩昆季》
【第20句】:天書遠召滄浪客,幾度臨歧病未能。——出自唐·劉長卿《寄別朱拾遺》
【第21句】:待定微波姑佇立,傷歧前路小遲回。——出自當代·錢鐘書《叔子索書扇即贈》
【第22句】:此日沾襟念歧路,不知何處是前程。——出自唐·趙嘏《齊安早秋》
【第23句】:莫怪臨歧獨垂淚,魏舒偏念外家恩。——出自唐·李嘉祐《秋曉招隱寺東峰茶宴,送內弟閻伯均歸江州》
【第24句】:丈夫不作兒女別,臨歧涕淚沾衣巾。——出自唐·高適《別韋參軍》
【第25句】:江上送行無白璧,臨歧惆悵若為分。——出自唐·李白《與諸公送陳郎將歸衡陽》
【第26句】:莫訝臨歧再回首,江山重疊故人稀。——出自宋·張詠《新市驛別郭同年》
【第27句】:客里相逢款話深,如何歧路剩沾襟。——出自唐·劉長卿《潁川留別司倉李萬》
【第28句】:吁嗟堠旁歧轉多,堠子荊棘如銅駝。——出自元·楊維楨《堠子辭》
【第29句】:臨歧爭奈不吟詩,此度詩人宜可老。——出自宋·莫將《木蘭花》
本文為百問中文站長整理而成,轉載請標明出處,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