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描寫鎮江的句子集錦50條

網絡整理 分享 時間: 收藏本文

古人描寫鎮江的句子集錦50條

古詩詞鑒賞訓練

古詩鑒賞題,大體上可歸納出幾種回答模式。以下是小編分享的古詩詞鑒賞訓練,歡迎大家閱讀!

第一種模式:分析意境型

一般提問方式:這首詩營造了一種怎樣的意境?

變式提問: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解答分析:這是一種最常見的題型,所謂意境,是指寄托詩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綜合起來構建的讓人產生想象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個方面。答題時三方面缺一不可。

答題步驟:(1)描繪詩中展現的圖景畫面??忌鷳プ≡娭械闹饕拔?,用自己的語言再現畫面。描述時一要忠實于原詩,二要用自己的聯想和想象加以再創造,語言力求優美。

(2)概括景物所營造的氛圍特點。一般用兩個雙音節詞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靜優美、雄渾壯闊、蕭瑟凄涼等,注意要能準確地體現景物的特點和情調。

(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體。比如光答“表達了作者感傷的情懷”是不行的,應答出因什么而“感傷”。

答題示例:

絕句二首(其一)

杜甫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注:此詩寫于詩人經過“一歲四行役”的奔波流離之后,暫時定居成都草堂時。

此詩描繪了怎樣的景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請簡要分析。

答:此詩描繪了一派美麗的初春景象:春天陽光普照,四野青綠,江水映日,春風送來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濕,燕子正繁忙地銜泥筑巢,日麗沙暖,鴛鴦在沙洲上靜睡不動(步驟一)。這是一幅明凈絢麗的春景圖(步驟二)。表現了詩人結束奔波流離生活安定后愉悅閑適的心境(步驟三)。

第二種模式:分析技巧型

提問方式:這首詩用了怎樣的表現手法?

提問變體:請分析這首詩的表現技巧(或藝術手法,或手法)。詩人是怎樣抒發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解答分析:表現手法是詩人用以抒發感情的手段方法,要準確答題,必須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現手法。表現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寫手法、修辭手法三大類。

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間接抒情兩種。間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及托物寓理等。

描寫手法主要有:(1)襯托,分正襯和反襯;(2)聯想和想象,又叫虛實結合;(3)對比;(4)白描等。

修辭手法在古詩中經常出現的有:(1)比興,即先言它物引起所詠之物;(2)比喻;(3)擬人;(4)夸張;(5)雙關;(6)用典。另外,還有設問、反問、反語等。

答題步驟:(1)準確指出用了何種手法;(2)結合詩句闡釋說明作者是怎樣運用了這種手法的;(3)此手法有效傳達出詩人怎樣的感情。

答題示例:

早行

陳與義

露侵駝褐曉寒輕,星斗闌干分外明。

寂寞小橋和夢過,稻田深處草蟲鳴。

此題主要用了什么表現手法?有何效果。

答:主要用了反襯手法(步驟一)。天未放亮,星斗縱橫,分外明亮,反襯夜色之暗;“草蟲鳴”反襯出環境的寂靜(步驟二)。兩處反襯都突出了詩人出行之早,心中由漂泊引起的孤獨寂寞(步驟三)。

第三種模式:分析語言特色

提問方式:這首詩在語言上有何特色?

提問變體:請分析這首詩的語言風格。談談此詩的語言藝術。

解答分析:這種題型不是要求揣摩個別字詞運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詩表現出來的語言風格。能用來答題的詞語一般有:清新自然、樸實無華、華美絢麗、明白曉暢、多用口語、委婉含蓄、雄渾豪放、筆調婉約、簡練生動……

答題步驟:(1)用一兩個詞準確點明語言特色;(2)用詩中有關語句具體分析這種特色;(3)指出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答題示例:

春怨

蓋嘉運

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

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

請分析此詩的語言特色。

答:此詩語言特點是清新自然,口語化(步驟一)。“黃鶯兒”是兒化音,顯出女子的純真嬌憨。“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用質樸的語言表明了打黃鶯是因為它驚憂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夢(步驟二),這樣非常自然地表現了女子對丈夫的思念之情(步驟三)。

第四種模式:煉字型

提問方式:這一聯中最生動傳神的是什么字?為什么?

提問變體:某字歷來為人稱道,你認為它好在哪里?

解答分析:古人作詩講究煉字,這種題型要求品味這些經錘煉的字的'妙處。答題時不能把該字孤立起來談,得放在句中,并結合全詩的意境情感來分析。

答題步驟:(1)解釋該字在句中的含義;(2)展開聯想把該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點出該字烘托了怎樣的意境,或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答題示例:

南浦別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別,西風裊裊秋。

一看腸一斷,好去莫回頭。

前人認為,“看”字看似平常,實際上非常傳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這種說法嗎?為什么?

答:同意。“看”,在詩中指回望(步驟一)。離人孤獨地走了,還頻頻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腸寸斷。此字讓我們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淚眼朦朧、想看又不忍看的形象(步驟二)。只一“看”字,就淋漓盡致地表現了離別的酸楚(步驟三)。

第五種模式:一詞領全詩型

提問方式:某詞是全詩的關鍵,為什么?

解答分析:古詩非常講究構思,往往一個字或一個詞就構成全詩的線索、全詩的感情基調、全詩的思想,抓住這個詞命題往往可以以小見大,考出考生對全詩的把握程度。

答題步驟:(1)該詞對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2)從該詞在詩中結構上所起的作用考慮。

第2課時

【第1句】:高考原題詳析

【第1句】: 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1)-(2)題。(08寧夏、海南卷)

題李世南畫扇①

蔡肇②

野水潺潺平落澗,秋風瑟瑟細吹林。

逢人抱甕知村近③,隔塢聞鐘覺寺深④。

[注]①李世南:北宋著名畫家,擅畫山水。②蔡肇(?-1119):字天啟,丹陽(今屬江蘇)人。曾任吏部員外郎、中書舍人等職。③甕:這里指水甕。④塢:地勢周圍高而中央凹的地方,這里指山塢。

(1)請簡單描述一下李世南畫的扇面中應有的景物。這樣一幅畫呈現出什么樣的氣氛?

答:

(2)古人的題畫詩往往會闡發畫面以外的意趣,你覺得這首詩哪些描寫表現了畫面以外的景和趣?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答:

答案:(1)畫面大概是:有條小溪從兩山之間流出,樹林里樹葉飄落,一個人抱著甕在路上(或在溪邊),山谷那邊隱約露出寺廟。這里面呈現出的是鄉村野外恬靜、安祥的氣氛。(意思答對即可)

(2)①“水潺潺”聲音的描寫,②“秋風瑟瑟”聲音的描寫,③聯想到附近有個村莊的描寫,④遠處寺廟傳來“鐘”聲的描寫,都表現了畫面以外的景和趣。

這樣寫的好處是:①使畫面上靜止的景物活動了起來,變得有聲有色;②拓展了畫面,使之更顯豐富多彩。(意思答對即可)

【第2句】: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次北固山注下

王 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失,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注:北固山,在今江蘇鎮江市,北臨長江。此詩或題《江南意》。

此詩第二聯“潮平兩岸失”,有的版本作“潮平兩岸闊”,你覺得“失”與“闊”,哪個字更好?為什么?解釋第三聯的意思,并分析其情與景的關系。

答案:說“失”字更好,因為它生動地描摹出江岸因春潮高漲而與水平面平齊似乎消失了的主觀視覺形象。說“闊”字更好,因為它直抒胸臆地表達了春潮把江面變得邈遠無際,所以視野十分開闊的強烈感受,且讀起來與“懸”字對應,聲調似也更為響亮。

第三聯是說紅日緊貼尚未褪盡的夜色在江面升起,舊年還沒有過完而江面上已經春意盎然。此聯看似寫景,而晝夜輪回、季節更替、時光流逝、游人未歸的思鄉之情已經暗寓其中。

解析:本題重點考查了考生鑒賞文學作品的語言和表達技巧的能力。兩個字各有其妙,因此說哪個字好都不能算錯,只要能把妙處體會得比較準確就行。

【第3句】:閱讀下面一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

柳梢青•送盧梅坡

劉 過

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遠,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邊孤雁,水上浮萍。教人怎不傷情?覺幾度、魂飛夢驚。后夜相思,塵隨馬去,月逐舟行。

注:①泛菊:飲菊花酒。②吹梅:吹奏《梅花落》。

(1)“聚散匆匆”一句,在內容上強調什么?在上片的結構上起什么作用?

答:

(2)作者在表達感情時主要運用了什么手法?請結合全詞內容具體說明。

答:

答案:(1)強調二人相聚之短暫、相別之倉促。在寫聚、散的內容之間承上啟下。(言之成理即可)

(2)主要運用了比喻的手法。上片用“云邊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來表現離別之苦,下片用“塵隨馬云,月逐舟行”的比喻來表現思念之切。(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1)從題目中可知這是一首送別詩。上片前三句是寫“聚”,后三句是寫“散”,“聚散匆匆”是關鍵句,它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聚”字結上,“散”字啟下,“匆匆”二字,表示時間短暫。

(2)詞的上片是離別之苦。“云邊”二句具體寫“散”,即景生情,融情入景,其中“孤雁”“浮萍”是他們離別后的寫照。下片寫別后之思。“塵隨”二句是虛筆,詞意含蓄,“塵”“馬”“月”“舟”四個意象進一步深化了相思之情。

【第4句】:閱讀下面一首小令,然后回答問題。

[黃鐘]人月圓

山中書事

張可久

興亡千古繁華夢,詩眼倦天涯??琢謫棠?,吳宮蔓草,楚廟寒鴉。數間茅舍,藏書萬卷,投老村家。山中何事,松花釀酒,春水煎茶。

(1)“黃鐘”是這首小令的曲調,“人月圓”是 。

(2)對作品賞析恰當的一項是( )

A.作品語言委婉,結構嚴謹,虛實結合,意境闊大,余韻耐人尋味。

B.首句以歷史盛衰來表達作者對歷代王朝的繁華只是瞬間一夢的感慨。

C.“孔林”“吳宮”“楚廟”三句意在贊頌儒家圣賢與英雄豪杰。

D.末尾緊扣“山中何事”的疑問作答,描摹了釀酒飲茶的舒適生活。

(3)“詩眼倦天涯”中的“倦”字用得好,請簡要說明理由。

答:

答案:(1)曲牌 (2)B

(3)“倦”字既概括了作者飽受人間世態炎涼之苦,又為后文歸隱山村、詩酒自娛作了伏筆。

解析:(1)此題考查的是文學常識。詞和曲都是配樂作品,所以有詞牌、曲牌,還有題目。此題中的“人月圓”是曲牌名,“山中書事”是題目。

(2)此首小令借感嘆古今的興亡盛衰來表達自己看破世情、隱居山野的生活態度。全曲上片詠史,下片抒懷。開頭兩句,總寫歷來興衰,都如夢幻,自己早已參破世情,厭倦塵世。接下來三句,以孔林、吳宮與楚廟為例,說明往昔繁華,如今只剩下凄涼一片。下片轉入對眼前山中生活的敘寫,這里僅有簡陋的茅舍,但有詩書萬卷。喝著自釀的松花酒,品著自煎的春水茶,幽閑寧靜,詩酒自娛,自由自在。綜上可知,A項中的“意境闊大”不妥。C項所提三處并不是意在贊頌,而是表明作者借此看破世情,心生厭倦。D項中的舒適生活和此首小令意旨不符,此小令描摹了釀酒飲茶的一種閑適自由狀態,而非感受。

(3)作者東奔西走、宦游天涯,卻始終干著些卑微的雜職,真是才比天高、命比紙薄!因此一旦寓居西湖山下,便生出對塵世的厭倦和對縱情山水、終老林泉的無限向往。因此此小令中的“詩眼倦天涯”中的“倦”字用得好,既概括了那種飽嘗人間世態炎涼之苦,又為后文歸隱山村、詩酒自娛作了伏筆。

【第2句】:高考熱點體驗

【第1句】:讀下面這首詩,完成①-③題。(07北京)

芣 苢①

采采芣苢,薄言②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③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④之。采采芣苢,薄言捋⑤之。

采采芣苢,薄言祮⑥之。采采芣苢,薄言襭⑦之。

注釋:①選自《詩經•周南》,這是婦女們采集野菜時唱的民歌。芣苢(fú yǐ):車前(草名),可食。②薄、言:都是語助詞,無實意。③有:得到。④掇(duō):摘取、拾取。⑤捋(luō):成把地握取。⑥袺(jié):手持衣角盛物。⑦襭(xié):把衣襟掖在腰帶間裝物。

①《詩經》使用賦、比、興手法,本詩使用的手法是 。

②這首詩生動地表現了采集野菜的勞作過程。這種過程在詩中是怎樣具體表現出來的?

答:

③前人讀這首詩說:反復諷詠,“自然生其氣象”。你讀這首詩。眼前出現了什么樣的景象?請概括描述。

答:

【第2句】:閱讀下面兩首詩,然后回答問題。(07江西)

金陵晚望 金陵圖

高蟾 韋莊

曾伴浮云歸晚翠, 誰謂傷心畫不成?

猶陪落日泛秋聲。 畫人心逐世人情。

世間無限丹青手, 君看六幅南朝事,

一片傷心畫不成。 老木寒云滿古城。

[注]高蟾、韋莊,均為晚唐詩人。

(1)這兩首詩都寫到了“傷心”,詩人為什么傷心?

答:

(2)兩位詩人一位說“一位傷心畫不成”,一位說“誰謂傷心畫不成”。請結合詩歌對此作簡要分析。

答:

【第3句】:閱讀下面兩首詩歌,回答問題。(濰質二)

春雪

唐•韓愈

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村居

清•高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1)同是描寫春天,這兩首詩在內容上有許多不同之處。請結合詩句加以分析說明。

答:

(2)這兩首詩在煉字上都很見功夫,請從兩詩中各找一字分析其妙處。

答:

【第4句】:閱讀下面兩首元曲,回答后面的問題。

碧玉簫

關漢卿

秋景堪題,紅葉滿山溪。松徑偏宜,黃菊繞東籬。正清樽斟潑醅①,有白衣勸酒杯②。官品極,到底成何濟?歸,學取他淵明醉。

注:①潑醅:沒有濾過的酒。②“有白衣”句:引用陶淵明“九月九日有菊無酒,適逢友人遣白衣童子送酒”的典故。

普天樂

滕 賓

翠荷殘,蒼梧墜。千山應瘦,萬木皆稀。蝸角名,蠅頭利。輸與淵明陶陶醉,盡黃花圍繞東籬。良田數頃,黃牛一只,歸去來兮。

(1)滕曲中的“蝸角名”和“蠅頭利”比喻什么?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

(2)試分析這兩首元曲所流露出的共同的思想傾向。

答:

【第5句】:閱讀下面兩首詩歌,回答后面的問題。(魯原創四)

絕句漫興九首(其二)

杜甫

手種桃李非無主,野老墻低還是家。

恰似春風相欺得,夜來吹折數枝花。

春居雜興二首(其一)①

王禹偁

兩株桃杏映籬斜,妝點商山副使家。

何事春風容不得,和鶯吹折數枝花。

[注]①太宗淳化二年(公元991年)王禹偁從開封被貶到商周,任團練副使,此詩即作于次年春。

(1)詩僧齊己寫了一首《早梅》,有句云:“前村深雪里,昨夜數枝開。”鄭谷將“數”改為“一”,齊己佩服不已,尊稱鄭谷為“一字師”,杜、王詩中能否也將“數”改為“一”?請簡要賞析。

答:

(2)王禹偁的兒子看過父親這首詩后,認為后兩句與杜詩相似,建議父親依杜詩修改,你認為是否應該修改?簡要分析原因。

答:

【第6句】:閱讀下面這首元曲,然后回答問題。(青質檢一)

[中呂]朝天子•秋夜客懷

周德清(元)

月光,桂香,趁著風飄蕩。砧聲催動一天霜。過雁聲嘹亮,叫起離情,敲殘愁況。夢家山,身異鄉。夜涼,枕涼,不許愁人強。

(1)“月光,桂香,趁著風飄蕩”描繪了怎樣一幅畫面?有什么作用?

答:

(2)試分析“過雁聲嘹亮,叫起離情,敲殘愁況”的妙處。

答:

【第7句】:閱讀下面這首詞,然后回答問題。(2004全國Ⅳ,16)

江城子

(五代)歐陽炯

晚日金陵岸草平,落霞明,水無情。六代繁華,暗逐逝波聲??沼泄锰K臺注上月,如西子鏡照江城。

注:姑蘇臺:吳王夫差與寵妃西施長夜作樂之地,原址在蘇州市西南姑蘇山上。

這首詞明寫眼前實景,暗寓歷史滄桑。詞中“水無情”“空有姑蘇臺上月”兩句含有深意,試結合全詩加以賞析。

【第8句】:閱讀下面的宋詞,完成第①-③題。(07上海)

阮郎歸•初夏

蘇軾

綠槐高柳咽新蟬,薰風初入弦。

碧紗窗下水沉煙,棋聲驚晝眠。

微雨過,小荷翻。榴花開欲燃。

玉盆纖手弄清泉,瓊珠碎卻圓。

①“詞”這種體裁的別稱是 。

②對作品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

A.作者從視覺、聽覺、觸覺等角度描寫狹景,顯得鮮明生動。

B.“棋聲驚晝眠”一句以棋聲來襯托周圍環境的幽靜閑雅。

C.“榴花開欲燃”表現了石榴花色的紅艷,突出了石榴的生機。

D.全篇語言清新,感情細膩,風格委婉,境界開闊,韻味悠遠。

③就作品中畫線句,聯系下片內容,從情景關系的角度寫一段鑒賞文字。

【第9句】: 閱讀下面兩首詩,然后回答問題。(2007年濟南模擬)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韓 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贈劉景文

蘇 軾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雪枝。

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

(1)兩首詩分別寫了什么季節的景物?詩人抓住了哪些景物來表達感情?

答:

(2)試從修辭手法的角度,分析蘇軾詩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答:

【第10句】:閱讀下面兩首元曲,完成(1)-(2)題。(2006年太原高三年級模擬)

[雙調]清江引•詠梅

貫云石

其一

南枝夜來先破蕊,泄露春消息。

偏宜雪月交,不惹蜂蝶戲。

有時節暗香來夢里。

其二

芳心對人嬌欲說,不忍輕輕折。

溪橋淡淡煙,茅舍澄澄月。

包藏幾多春意也。

(1)從(其一)“南枝……泄露……”和(其二)“溪橋……茅舍……”這兩句中任選一句,就手法和效果寫一段簡明賞析文字。

答:

(2)兩首小令都是詠梅,但在狀物言志上各有側重,請作簡要分析。

答:

【第11句】:閱讀下面這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濰質三)

鷓鴣天•建康上元作①

趙鼎(宋)

客路那知歲序移,忽驚春到小桃技。天涯海角悲涼地,記得當年全盛時。

花弄影,月流輝。水精宮殿五云飛。分明一覺華胥夢②,回首東風淚滿衣。

[注]①作于宋南渡后的元宵節。②華胥夢:傳說黃帝夢游華胥之國,該國社會繁榮祥和。

(1)這首詞第二句中的“驚”字可否換成“見”字?請簡述理由。

答:

(2)本詞運用了對比手法,請作簡要分析。

答:

【第12句】:閱讀下面這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08魯原創一)

鷓鴣天①

蘇軾

林斷山明竹隱墻,亂蟬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鳥時時見,照水紅?、诩毤毾?。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轉斜陽。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③一日涼。

[注]①這首詞是蘇軾謫居黃州時所作。②紅?。杭t荷花。③浮生:取自《莊子》中“其生若浮,其死若休”。

(1)這首詞的優勝之處就是寫景的時候采用了“動靜結合”的表現手法,請你就這個方面簡要賞析。

答:

(2)有人說“殷勤”一詞巧妙地表達出了作者當時的心境,請具體分析表達了作者怎樣的心境。

答:

【第13句】:閱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青質二)

初發夷陵

陸游

雷動江邊鼓吹雄,百灘過盡失途窮。

山平水遠蒼茫外,地辟天開指顧中。

俊鶻橫飛遙掠岸,大魚騰出欲凌空。

今朝喜處君知否,三丈黃旗舞便風。

(1)這首詩的寫景有何特點?請以頷聯為例簡要分析。

答:

(2)詩中尾聯說“今朝喜處君知否”,詩人喜在何處?請結合全詩簡要回答。

答:

【第14句】:閱讀下面這首詩歌,回答問題。(魯原創三)

寄夫

陳玉蘭

夫戍邊關妾在吳,西風吹妾妾憂夫。

一行書信千行淚,寒到君邊衣到無。

(1)“西風吹妾妾憂夫”一句詩,寫得很樸實,但意味十足。請簡要賞析。

答:

(2)試分析鑒賞這首詩采用第一人稱寫法的妙處所在。

答:

【第15句】:閱讀下面兩首唐詩,回答問題。(名優三)

玉階怨 吳聲子夜歌

李白 薛奇童

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 凈掃黃金階,飛霜皓如雪。

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 下簾彈箜篌,不忍見秋月。

(1)這兩首詩的開頭兩句分別寫到白露、飛霜,這對表達情感有什么作用?

答:

(2)著名學者俞陛云在《詩境淺說續編》中提到《吳聲子夜歌》時說:“此與宮怨詞‘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詞異而意同。”請比較這兩首詩,分析其內容上的“同”和寫法上的“異”。

答:

中年古詩詞鑒賞

古詩原文

漠漠秦云淡淡天,新年景象入中年。

情多最恨花無語,愁破方知酒有權。

苔色滿墻尋故第,雨聲一夜憶春田。

衰遲自喜添詩學,更把前題改數聯。

詩文賞析

這首詩寫的是作者人到中年后的一些感受。鄭谷當時寓居長安,面臨著新春的到來。漠漠秦云(長安舊屬秦地),淡淡天色,正是西北春天的典型景象。望見這個景象,詩人自然會想到,又一個春天降臨人間。但隨即也會浮起這樣的念頭:跟著時光推移,自己的年歲不斷增添,如今是愈來愈品嘗到中年的滋味了。

中年,往往是人的一生中哀樂感受最深切的時候。青春已逝,來日幾何,瞻前顧后,百感交集。詩中不作過多的描述,只是抓住對花無語、借酒澆愁兩個細節,就把那種思緒滿懷的.復雜心理狀態烘托出來了,筆墨經濟而又含蓄。

那么,詩人究竟在想些什么呢?底下一聯為我們略作提示?!肮实凇?,即舊時的住宅。尋找故第,只見苔色滿墻,斑駁難認,意味著追懷平生,遺蹤恍然?!按禾铩?,指家鄉的農田。由連夜雨聲,觸發起春田的憶念,暗示要棄官歸隱,安度余生。上句是回顧,下句是展望,正體現了人到中年時的典型思想活動。作者借故第、春田、苔色、雨聲等事物反映出來,形象鮮明而又富于概括力。

然而,往事既不可追,來日也未必可期;現實的處境一時難以擺脫,衰遲的年華更無情地逐日而去。在這樣的矛盾交織之中,除了翻出舊詩稿來修改幾遍,琢磨一下自己作詩的技巧,還能用什么方法來排遣心頭的煩惱呢?結末兩句表面說的“自喜”,實際是在年事虛長、無所作為情況下的自我安慰。透過外在的平靜氣氛,分明可以體會到詩人那種強自壓抑下的無聊索寞心緒。

鄭谷的詩以輕巧流利見稱,反映生活面不廣,從本篇也可以得到驗證。此詩涉及中年的苦悶,雖不無時代政治的投影,而主要仍限于個人的感興,社會意義不大。但文筆清新,思致宛轉,尤善于用簡煉明白的語言表達凝蓄深沉的情思,在其作品中亦屬上乘。

《行宮》古詩詞鑒賞

古詩原文

寥落古行宮,宮花寂寞紅。

白頭宮女在,閑坐說玄宗。

譯文翻譯

空曠冷落的古舊行宮,只有宮花寂寞地艷紅。

幾個滿頭白發的宮女,閑坐無事談論唐玄宗。

注釋解釋

寥(liáo)落:寂寞冷落。

行宮:皇帝在京城之外的宮殿。這里指當時東都洛陽的皇帝行宮上陽宮。

宮花:行宮里的花。

白頭宮女:據白居易《上陽白發人》,一些宮女天寶末年被“潛配”到上陽宮,在這冷宮里一閉四十多年,成了白發宮人。

說:談論。

玄宗:指唐玄宗。

創作背景

元稹生活在中唐年代,正值唐朝經歷過安史之亂不久,國力的各個方面都在走下坡路之時。該詩就是以小見大地點明了唐朝衰敗的重要原因。

詩文賞析

元稹的這首《行宮》是一首抒發盛衰之感的詩,這首短小精悍的五絕具有深邃的意境,富有雋永的詩味,傾訴了宮女無窮的哀怨之情,寄托了詩人深沉的盛衰之感。

從詩的內容上看,理解這首詩的關鍵在末尾一句“閑坐說玄宗”。說者前句已經點明是“白頭宮女”,時間地點則是在荒涼冷寞的古行宮,紅花盛開,正是一年春好處之時。從天寶至貞元,過了半個世紀左右,漫長的'歲月,風雨的侵蝕,古行宮早變得荒敗不堪了,而當年入宮的紅顏少女,也在寂寞孤獨中苦熬了幾十個春秋,如今早已是白發蒼顏了。她們的青春在此葬送,她們悲怨的淚水在此流淌,她們面對著怒放的紅花在感嘆噓唏。透過純樸的字面,我們分明聽到了她們痛苦的心音。白居易《上陽白發人》寫道:“上陽人,紅顏暗老白發新。綠衣監使守宮門,一閉上陽多少春。玄宗末歲初選入,入時十六今六十。同時采擇百余人,零落年深殘此身。”白詩直截了當地道出了年老宮女的幽怨,元詩則點染寥落的環境,以紅色宮花和白頭宮女相互襯托的筆法,通過形象對比來揭示宮女的悲慘生活和心理活動。二詩相比,一具體,一概括,一以感情的熱烈淋漓見長,一以境界的深沉雋永取勝。

這里,寥落古行宮中的白頭宮女,還是唐玄宗時代歷史的見證人。唐玄宗在其繼位后期,寵幸楊貴妃,終日沉溺在淫樂酒色之中,把政務全部委給奸相李林甫和楊國忠,朝綱紊亂,諂佞當道,終于釀成安史之亂。亂后,玄宗被迫退位,赫赫不可一世的大唐王朝亦從此一蹶不振,日益走向下坡路。白居易在《長恨歌》里曾深致感慨說:“緩歌慢舞凝絲竹,盡日君王看不足。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彼木湓姡研蜗蟮馗爬ǔ鲂诨钁|好色與亡國致亂的歷史因由,其諷刺與揭露是十分深刻的。元稹這首短詩當然不可能象白詩那樣鋪張揚厲,極盡渲染之能事,他只能采取對照、暗示點染等方法,把這一段轟轟烈烈的歷史高度濃縮,加以典型化的處理,從而讓人回味咀嚼。寥落的古行宮,那在寂寞之中隨歲月更替而自生自落的宮花,那紅顏少女的變為白發老人,都深深地帶有時代盛衰遷移的痕跡。白頭宮女親歷開元、天寶之世,本身就是歷史的見證人,“閑坐說玄宗”的由治而亂。這本是詩篇主旨所在,也是詩人認為應引以為戒的地方,卻以貌似悠閑實則深沉的筆調加以表現,語少意多,有無窮之味。

從表現手法上來看,詩人塑造意境,藝術上主要運用了兩種表現手法。一是以少總多。這首詩具有舉一而反三,字少而意多的特點。四句詩,首句指明地點,是一座空虛冷落的古行宮;次句暗示環境和時間,宮中紅花盛開,正當春天季節;三句交代人物,幾個白頭宮女,與末句聯系起來推想,可知是玄宗天寶末年進宮而幸存下來的老宮人;末句描寫動作,宮女們正閑坐回憶、談論天寶遺事。二十個字,地點、時間、人物、動作,全都表現出來了,構成了一幅非常生動的畫面。這個畫面觸發讀者聯翩的浮想:宮女們年輕時都是月貌花容,嬌姿艷質,這些美麗的宮女被禁閉在這冷落的古行宮之中,成日價寂寞無聊,看著宮花,花開花落,年復一年,青春消逝,紅顏憔悴,白發頻添,如此被摧殘,往事不堪重省。然而,她們被禁閉冷宮,與世隔絕,別無話題,卻只能回顧天寶時代玄宗遺事,此景此情,令人凄絕?!傲嚷洹?、“寂寞”、“閑坐”,既描繪當時的情景,也反映詩人的傾向。凄涼的身世,哀怨的情懷,盛衰的感慨,二十個字描繪出生動的畫面,表現出深刻的意思。

另一個表現手法是以樂景寫哀情。我國古典詩歌,其所寫景物,有時從對立面的角度反襯心理,利用憂思愁苦的心情同良辰美景氣氛之間的矛盾,以樂景寫哀情,卻能收到很好的藝術效果。這首詩也運用了這一手法。詩所要表現的是凄涼哀怨的心境,但卻著意描繪紅艷的宮花。紅花一般是表現熱鬧場面,烘托歡樂情緒的,但在這里卻起了很重要的反襯作用:盛開的紅花和寥落的行宮相映襯,加強了時移世遷的盛衰之感;春天的紅花和宮女的白發相映襯,表現了紅顏易老的人生感慨;紅花美景與凄寂心境相映襯,突出了宮女被禁閉的哀怨情緒。紅花,在這里起了很大的作用。這都是利用好景致與惡心情的矛盾,來突出中心思想,即王夫之《姜齋詩話》所謂“以樂景寫哀”,一倍增其哀。白居易《上陽白發人》“宮鶯百囀愁厭聞,梁燕雙棲老休妒”,也可以說是以樂寫哀。不過白居易的寫法直接揭示了樂景寫哀情的矛盾,而元稹《行宮》則是以樂景作比較含蓄的反襯,顯得更有余味。

這首絕句語言平實,但很有概括力,精警動人,也很含蓄,給人以想象的天地,歷史滄桑之感盡在不言之中,寓意深刻,自來評價很高。王建的《宮詞》,白居易的《長恨歌》,元稹的《連昌宮詞》,都是長達千字左右的宏篇巨制,詳盡地描述了唐玄宗時代治亂興衰的歷史過程,感嘆興亡??偨Y教訓,內容廣博而深刻。元稹這首小詩總共不過二十個字,能入選《唐詩三百首》,與這些長篇巨作比美,可謂短小精悍,字字珠璣。

梁實秋作品《中年》鑒賞

鐘表上的時針是在慢慢地移動著的,移動的如此之慢,使你幾乎不感覺到它的移動,人的年紀也是這樣的,一年又一年,總有一天會驀然一驚,已經到了中年,到這時候大概有兩件事使你不能不注意。訃聞不斷的來,有些性急的朋友已經先走一步,很煞風景,同時又會忽然覺得一大批一大批的青年小伙子在眼前出現,從前也不知是在什么地方藏著的,如今一齊在你眼前搖晃,磕頭碰腦的盡是些昂然闊步滿面春風的角色,都像是要去吃喜酒的樣子。自己的伙伴一個個的都入蜇了,把世界交給了青年人。所謂“耳畔頻聞故人死,眼前但見少年多”,正是一般人中年的?寫照。?

從前雜志背面常有“韋廉士紅色補丸”的廣告,畫著一個憔悴的人,弓著身子,手拊在腰上,旁邊注著“圖中寓意”四字。那寓意對于青年人是相當深奧的??墒沁@幅圖畫卻常在一般中年人的腦里涌現,雖然他不一定想吃“紅色補丸”,那點寓意他是明白的了。一根黃松的柱子,都有彎曲傾斜的時候,何況是二十六塊碎骨頭拼湊成是一條脊椎?年青人沒有不好照鏡子,在店鋪的大玻璃窗前照一下都是好的,總覺得大致上還有幾分姿色。這顧影自憐的習慣逐漸消失,以至于有一天偶然攬鏡,突然發現額上刻了橫紋,那線條是顯明而有力,像是吳道子的`“莼菜描”,心想那是抬頭紋,可是低頭也還是那樣。再一細看頭頂上的頭發有搬家到腮旁頷下的趨勢,而最令人怵目驚心的是,鬢角上發現幾根白發,這一驚非同小可,平素一毛不拔的人到這時候也不免要狠心的把它拔去,拔毛連茹,頭發根上還許帶著一顆鮮亮的肉珠,但是沒有用,歲月不饒人!

一般的女人到了中年,更著急。哪個年青女子不是飽滿豐潤得像一顆牛奶葡萄,一彈就破的樣子?哪個年青女子不是玲瓏矯健得像一只燕子,跳動得那么輕靈? 到了中年,全變了,曲線部還存在,但滿不是那么回事,該凹入的部分變成了凸出,該凸出的部分變成了凹入,牛奶葡萄要變成為金絲蜜棗,燕子要變鵪鶉。最暴露在外面的是一張臉,從“魚尾”起皺紋撒出一面網,縱橫輻輳,疏而不漏,把臉逐漸織成一幅鐵路線最發達的地圖,臉上的皺紋已經不是熨斗所能燙得平的,同時也不知怎么在皺紋之外還常常加上那么多的蒼蠅屎。所以脂粉不可少。除非糞土之墻,沒有不可圬的道理。在原有的一張臉上再罩上一張臉,本是最簡便的事,不過在上妝之前下妝之后容易令人聯想起聊齋志異的那一篇《畫皮》而已。女人的肉好像最禁不起地心的吸力,一到中年便一齊松懈下來往下堆攤,成堆的肉掛在臉上,掛在腰邊,掛在踝際。聽說有許多西洋女子用搟面杖似的一根棒子早晚混身亂搓,希望把浮腫的肉壓得結實一點,又有些人干脆忌食脂肪忌食淀粉,扎緊褲帶,活生生的把自己“餓”回青春去。有多少效果,我不知道。

別以為人到中年,就算完事。不。譬如登臨,人到中年像是攀躋到了最高峰?;仡^看看,一串串的小伙子正在“頭也不回呀汗也不揩”的往上爬,再仔細看看,路上有好多塊絆腳石,曾把自己磕碰得鼻青臉腫,有好多處陷阱,使自己做了若干年的井底蛙?;叵霃那?,自己做過撲燈蛾,惹火焚身,自己做過撞窗戶紙的蒼蠅,一心想奔光明,結果落在黏蒼蠅的膠紙上!這種種景象的觀察,只有站在最高峰上才有可能,向前看,前面是下坡路,好走得多。

施耐庵水滸序云:“人生三十未娶,不應再娶;四十未仕,不應再仕。”其實“娶”、“仕”都是小事,不娶不仕也罷,只是這種說法有點中途棄權的意味,西諺云:“人的生活在四十才開始。”好像四十以前,不過是幾出配戲,好戲都在后面。我想這與健康有關。吃窩頭米糕長大的人,拖到中年就算不易,生命力已經蒸發殆盡,這樣的人焉能再娶?何必再仕?服“維他賜保命”都嫌來不及了。我看見過一些得天獨厚的男男女女,年輕的時候愣頭愣腦的,濃眉大眼,生僵挺硬,像是一些又青又澀的毛桃子,上面還帶著挺長的一層毛。他們是未經琢磨過的璞石??墒堑搅酥心辏麄冏兊脻櫇闪耍莨鉄òl,腳底下像是有了彈簧,一看就知道是內容充實的。他們的生活像是在飲窖藏多年的陳釀,濃而芳冽!對于他們,中年沒有悲哀。

四十開始生活,不算晚,問題在“生活”二字如何詮釋。如果年屆不惑,再學習溜冰踢毽子放風箏,“偷閑學少年”,那自然有如秋行春令,有點勉強。半老徐娘,留著“劉海”,躲在茅房里穿高跟鞋當做踩高蹺地練習走路,那也是慘事。中年的妙趣,在于相當的認識人生,認識自己,從而做自己所能做的事,享受自己所能享受的生活??瓢嗟耐嬉擞诔镜拇笪鋺?,中年的演員才能擔得起大出的軸子戲,只因他到中年才能真懂得戲的內容。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嫩草影院免费看夜色| 古代np多夫h肉辣文|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福利| 美女被爆羞羞网站免费| 尤物永久免费AV无码网站|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不卡视频| 91中文字幕yellow字幕网| 杨幂一级做a爰片性色毛片| 国产乱子伦精品无码码专区| 一级做a爰片欧美一区| 波多野结衣大战黑鬼101| 国产第一页福利|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子伦小说|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自拍图片区| 国产麻豆91在线|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精品| www.一级毛片| 男男18gay| 精品国产麻豆免费人成网站| 全免费毛片在线播放| 久久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性初第一次电影在线观看| 欧美日本中文字幕| 色伦专区97中文字幕| 永久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爱情岛亚洲论坛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无码AV网站永久免费| 欧美性生活网址| 蜜桃视频在线观看免费网址入口| 中文天堂最新版www|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蜜桃| 国产成年无码久久久免费| 成人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 波多野结衣巨女教师6| 麻豆国产高清精品国在线| 中文字幕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不卡|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 天天在线天天综合网色| 日韩免费高清专区| 波多野结衣大战5个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