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頌”的五言詩句
【第1句】:衣催蓮女織,頌聽海人詞。——出自唐·錢起《送任先生任唐山丞》
【第2句】:和詩將惠政,頌述九衢聞。——出自唐·楊巨源《送杜郎中使君赴虔州》
【第3句】:頌歌清曉聽,雅吹度風聞。——出自唐·令狐峘《釋奠日國學觀禮聞雅頌》
【第4句】:客有在中坐,頌歌復何如。——出自唐·元結《題孟中丞茅閣》
【第5句】:頌德有輿人,薦賢逢八使。——出自唐·劉長卿《送薛據宰涉縣》
【第6句】:頌聲何寥寥,唯聞銅雀詩。——出自唐·李邕《銅雀妓》
【第7句】:雅歌張仲德,頌祝魯侯昌。——出自唐·柳宗元《弘農公以碩德偉材屈于誣枉左官…謹獻詩五十韻以畢微志》
【第8句】:陶甄荷吹萬,頌漢歸明一。——出自唐·李嶠《扈從還洛呈侍從群官》
【第9句】:清心多善友,頌德慰同人。——出自唐·寇坦《同皇甫兵曹天官寺浴室新成招友人賞會》
【第10句】:永言念成功,頌德臨康衢。——出自唐·李隆基《過晉陽宮》
【第11句】:佳氣含風景,頌聲溢歌詠。——出自唐·王維《奉和圣制登降圣觀與宰臣等同望應制》
【第12句】:頌椒添諷詠,禁火卜歡娛。——出自唐·杜甫《續得觀書,迎就當陽居止,正月中旬定出三峽》
【第13句】:大雅思文王,頌聲久崩淪。——出自李白《古風》
【第14句】:何如萬方會,頌德九門前。——出自唐·李嶠《奉和天樞成宴夷夏群僚應制》
【第15句】:詩發尊祖心,頌刊盛德容。——出自唐·張說《奉和圣制過晉陽宮應制》
【第16句】:頌聲先奉御,辰象復回天。——出自唐·徐安貞《奉和圣制答二相出雀鼠谷》
【第17句】:頌聲滿江海,今古流不竭。——出自唐·劉長卿《奉餞鄭中丞罷浙西節度還京》
【第18句】:頌美馳千古,欽賢仰大猷。——出自唐·高適《東平旅游,奉贈薛太守二十四韻》
【第19句】:功役隱不見,頌聲存復揚。——出自唐·蘇颋《敬和崔尚書大明朝堂雨后望終南山見示之作》
“頌”結尾的五言詩句【第1句】:寧煩張老頌,無待晏嬰辭。——出自唐·徐鉉《賦得霍將軍辭第》
【第2句】:秕糠郊祀歌,遠友清廟頌。——出自南宋·陸游《玉局觀拜東坡先生海外畫像》
【第3句】:佇勒燕然頌,鳴騶計日歸。——出自唐·崔泰之《奉和圣制送張尚書巡邊》
【第4句】:決獄興邦頌,高文稟天機。——出自唐·韋應物《贈李判官》
【第5句】:已聽甘棠頌,欣陪旨酒歡。——出自唐·高適《同群公十月朝宴李太守宅》
【第6句】:南勒會稽頌,北恢胡亥阺。——出自唐·陸龜蒙《襲美先輩以龜蒙所獻五百言既蒙見和復示榮唱…用伸酬謝》
【第7句】:燕山應勒頌,麟閣佇名揚。——出自唐·徐堅《奉和圣制送張說巡邊》
【第8句】:能為吉甫頌,善用子房籌。——出自唐·高適《古樂府飛龍曲,留上陳左相》
【第9句】:圣作西山頌,君其出使年。——出自唐·徐安貞《送呂向補闕西岳勒碑》
【第10句】:沉吟白華頌,帝闥降絲綸。——出自唐·儲光羲《敬酬陳掾親家翁秋夜有贈》
【第11句】:長吟吉甫頌,朝夕仰清風。——出自唐·王維《和仆射晉公扈從溫湯》百問中文原創
【第12句】:愿以太平頌,題向甘泉春。——出自唐·皮日休《七愛詩·李太尉》
【第13句】:國朝將舜頌,同是一康哉。——出自唐·程行諶《奉和圣制送張說上集賢學士賜宴》
【第14句】:多慚獻嘉頌,空累屬車塵。——出自唐·宋之問《奉和幸神皋亭應制》
【第15句】:相期丹霄路,遙聽清風頌。——出自唐·劉長卿《送沈少府之任淮南》
【第16句】:勞師向竹頌,清是阿誰風。——出自宋·蘇軾《和廬山上人竹軒》
【第17句】:詩好人能頌,官清子得傳。——出自元·王冕《寄申屠僉事》
【第18句】:向來吟橘頌,誰欲討莼羹。——出自唐·杜甫《與李十二白同尋范十隱居》
【第19句】:有口皆歌頌,無地不耕桑。——出自宋·趙善括《水調歌頭》
【第20句】:幾時綿竹頌,擬薦子虛名。——出自唐·李商隱《令狐舍人說昨夜西掖玩月因戲贈》
【第21句】:漫續山家頌,非詩莫浪傳。——出自北宋·黃庭堅《題默軒和遵老》
【第22句】:須傳出師頌,莫奏式微歌。——出自唐·錢起《送王使君赴太原行營》
【第23句】:慚無美周頌,徒上祝堯篇。——出自唐·趙鐸《玄元皇帝應見賀圣祚無疆》
【第24句】:稱觴椒有頌,介壽酒浮春。——出自宋·無名氏《臨江仙》
【第25句】:得賢因舉頌,修禮便觀風。——出自唐·無名氏《冊上公太常奏雅樂》
【第26句】:還聞吉甫頌,不共郢歌儔。——出自唐·張九齡《和姚令公從幸溫湯喜雪》
【第27句】:清風初作頌,暇日復銷憂。——出自唐·崔曙《登水門樓,見亡友張貞期題望黃河詩,因以感興》
【第28句】:悲歌盡商頌,太息憫周篇。——出自唐·陸敬《游隋故都》
【第29句】:我愛正考甫,思賢作商頌。——出自唐·貫休《擬君子有所思二首》
【第30句】:還成吉甫頌,贈答比瑤華。——出自唐·李嘉祐《奉和杜相公長興新宅即事呈元相公》
【第31句】:鳥語雜歌頌,蛛絲凝篆香。——出自北宋·黃庭堅《三月壬申同堯民希孝觀渠名寺經藏得弘明集中》
【第32句】:將軍空有頌,刺史獨留碑。——出自唐·崔融1《哭蔣詹事儼》
【第33句】:古雅如周頌,清和甚舜弦。——出自唐·棲蟾《讀齊己上人集》
【第34句】:舉觴遙酌我,發嚏知見頌。——出自北宋·黃庭堅《薛樂道自南陽來入都留宿會飲作詩餞行》
【第35句】:徒御清風頌,巴歌聊自揮。——出自唐·沈佺期《和戶部岑尚書參跡樞揆》
【第36句】:獨吟嘉橘頌,不遺子公書。——出自北宋·黃庭堅《靜居寺上方南入一徑有釣臺氣象甚古而俗傳謬》
“頌”在中間的五言詩句【第1句】:我以病杜門,商頌空振履。——出自宋·蘇軾《諸公餞子敦軾以病不往復次前韻》
【第2句】:慰此斷行別,邑人多頌聲。——出自唐·韋應物《奉送從兄宰晉陵》
【第3句】:幸承歌頌末,長奉屬車塵。——出自唐·劉憲《奉和幸大薦福寺應制》
【第4句】:佇爾頌中和,吾將令卿士。——出自唐·李隆基《送忠州太守康昭遠等》
【第5句】:道為詩書重,名因賦頌雄。——出自唐·杜誦《哭長孫侍郎》
【第6句】:悠悠此天壤,唯有頌聲來。——出自唐·高適《宓公琴臺詩三首》
【第7句】:復欣同拜首,叨此頌良哉。——出自唐·李暠《奉和圣制送張說上集賢學士賜宴》
【第8句】:雅頌播吳越,還如泰階平。——出自唐·李白《獻從叔當涂宰陽冰》
【第9句】:請達謠頌聲,愿公且踟躕。——出自唐·元結《題孟中丞茅閣》
【第10句】:帝澤頒卮酒,人歡頌里閭。——出自唐·宋之問《奉和幸韋嗣立山莊侍宴應制》
【第11句】:雅頌在于此,浮華致那邊。——出自唐·尚顏《言興》
【第12句】:漢恩天外洽,周頌日邊稱。——出自唐·司空曙《送翰林張學士嶺南勒圣碑》
【第13句】:酉山書每附,浯石頌宜鐫。——出自明·徐威《中秋詠懷借杜子美秋日述懷一百韻和寄柳州假鳴桑先生》
【第14句】:對月成詞句,臨風寫頌章。——出自元·王哲《金鼎一溪云》
【第15句】:高名喧省闥,雅頌出吾唐。——出自唐·齊己《寄鄭谷郎中》
【第16句】:普天沾凱澤,相攜欣頌平。——出自唐·許敬宗《奉和行經破薛舉戰地應制》
【第17句】:比鄰更頌禱,親黨共遲留。——出自南宋·陸游《正旦後一日》
【第18句】:愚臣忝書賦,歌詠頌絲桐。——出自唐·王昌齡《夏月花萼樓酺宴應制》百問中文原創
【第19句】:定頌張征虜,桓桓戡難功。——出自唐·皎然《送羅判官還壽州幕》
【第20句】:白日銘安在,清風頌獨留。——出自唐·李乂《哭仆射鄂公楊再思》
【第21句】:佇見燕然上,抽毫頌武功。——出自唐·李嶠《餞薛大夫護邊》
【第22句】:小臣叨載筆,欣此頌巍巍。——出自唐·李乂《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圖應制》
【第23句】:懿交守東吳,夢想聞頌聲。——出自唐·令狐峘《硤州旅舍奉懷蘇州韋郎中》
【第24句】:待詔奉明主,抽毫頌清風。——出自唐·李白《效古二首》
【第25句】:泰獄陪封禪,汾陰頌鬼神。——出自唐·元稹《代曲江老人百韻》
【第26句】:因睹歌頌作,始知經濟心。——出自唐·高適《同房侍御山園新亭與邢判官同游》
【第27句】:尊祖頌先烈,賡歌安用攀。——出自唐·張九齡《奉和圣制次成皋先圣擒建德之所》
【第28句】:賤士敢知言,成頌文明代。——出自唐·儲光羲《奉和韋判官獻侍郎叔除河東采訪使》
【第29句】:顧慚文墨職,無以頌時康。——出自唐·馬懷素《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圖應制》
【第30句】:可頌非天德,因箴亦下情。——出自宋·蘇軾《郊祀慶成詩》
【第31句】:作詩頌其美,何異刻劍痕。——出自宋·蘇軾《頃年楊康功使高麗還奏乞立海神廟于板橋仆嫌》
【第32句】:定功彰武事,陳頌紀天聲。——出自唐·韓休《奉和圣制送張說巡邊》
【第33句】:每于百僚上,猥頌佳句新。——出自唐·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第34句】:多士春林秀,作頌清風穆。——出自唐·唐堯臣《金陵懷古》
【第35句】:作頌音傳雅,觀文色動臺。——出自唐·蘇颋《奉和圣制答張說出雀鼠谷》
【第36句】:不堪慚頌德,空此望簪纓。——出自唐·王卓《觀北番謁廟》
【第37句】:籍籍歌五袴,祁祁頌千箱。——出自唐·儲光羲《晚次東亭獻鄭州宋使君文》
【第38句】:謠頌若采之,此言當可取。——出自唐·元結《農臣怨》
【第39句】:邦人頌靈旗,側聽何洋洋。——出自唐·儲光羲《同諸公送李云南伐蠻》
【第40句】:正平賦鸚鵡,文考頌靈光。——出自唐·權德輿《從事淮南府過亡友楊校書舊廳感念愀然》
【第41句】:獻頌期君壽,永與鎮安陽。——出自元·王丹桂《水調歌頭 趙相公壽日》
【第42句】:東都主人意,歌頌望乘輿。——出自唐·叔孫玄觀《洛出書》
【第43句】:為文不在多,一頌了伯倫。——出自宋·蘇軾《崔文學甲攜文見過蕭然有出塵之姿問之則孫介》
【第44句】:同觀里射享,王道頌還興。——出自唐·張匯《觀藏冰》
【第45句】:棠頌庶可比,桂詞難以逾。——出自唐·孟郊《和宣州錢判官使院廳前石楠樹》
【第46句】:澄清得使者,作頌有人焉。——出自唐·杜審言《和李大夫嗣真奉使存撫河東》
【第47句】:復睹開元日,臣愚獻頌聲。——出自唐·韋應物《奉和圣制重陽日賜宴》
【第48句】:夜邀潭底影,玄酒頌皇仁。——出自近代·魯迅《無題》
【第49句】:守歲阿戎家,椒盤已頌花。——出自唐·杜甫《杜位宅守歲》
【第50句】:當使仁風動,遙聽輿頌喧。——出自唐·獨孤及《送馬鄭州》
【第51句】:嘉頌推英宰,春游扈圣君。——出自唐·崔翹《奉和圣制答張說南出雀鼠谷》
【第52句】:清風門客仰,佳頌國人聽。——出自唐·皎然《同諸公奉侍祭岳瀆使大理盧幼平自會稽回經平望…不至》
【第53句】:高歌足自快,商頌有遺音。——出自唐·柳宗元《覺衰》
【第54句】:骨相元不老,何必頌南山。——出自宋·熊以寧《水調歌頭》
【第55句】:風聲與時茂,歌頌萬千年。——出自唐·元結《系樂府十二首·下客謠》
【第56句】:元凱康哉美,多士頌聲隆。——出自魏晉·阮籍《詠懷八十二首》
【第57句】:黃鶴悲歌絕,椒花清頌馀。——出自唐·上官儀《江王太妃挽歌》
【第58句】:文章遙頌美,寤寐增所欽。——出自唐·蔡希寂《同家兄題渭南王公別業》
【第59句】:時泰罷飛檄,唯應頌公成。——出自唐·皎然《奉陪楊使君頊送段校書赴南海幕》
【第60句】:賞葉元和德,文垂雅頌音。——出自唐·楊巨源《春日奉獻圣壽無疆詞十首》
【第61句】:小臣同酌海,歌頌答無為。——出自唐·杜審言《望春亭侍游應詔》
【第62句】:興逸橫汾什,恩褒作頌才。——出自唐·袁暉《奉和圣制答張說扈從南出雀鼠谷之作》
【第63句】:小臣慚下位,拜手頌靈長。——出自唐·儲光羲《大酺得長字韻時任安宜尉》
【第64句】:愿將班固筆,書頌勒燕然。——出自唐·楊夔《送張相公出征》
【第65句】:游子睹嘉政,因之聽頌聲。——出自唐·李白《贈范金卿二首》
【第66句】:重陽千萬壽,率舞頌升平。——出自唐·蕭至忠《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圖應制》
【第67句】:偃伯歌玄化,扈蹕頌王游。——出自唐·上官儀《奉和過舊宅應制》
【第68句】:為報詩人道,豐年頌圣猷。——出自唐·錢起《禁闈玩雪寄薛左丞》
【第69句】:作頌媲吉甫,直言過祖伊。——出自唐·陸龜蒙《襲美先輩以龜蒙所獻五百言既蒙見和復示榮唱…用伸酬謝》
【第70句】:碩儒推慶重,良友頌公頻。——出自唐·盧綸《寄贈庫部王郎中》
【第71句】:微臣敢拜手,歌舞頌維新。——出自唐·陳子昂《奉和皇帝上禮撫事述懷應制》
【第72句】:小臣濫簪筆,無以頌唐風。——出自唐·李嶠《皇帝上禮撫事述懷》
【第73句】:及此接歡賀,臨風聞頌聲。——出自唐·皎然《同薛員外誼喜雨詩兼上楊使君》
【第74句】:道為謀書重,名因賦頌雄。——出自唐·杜甫《哭長孫侍御》
【第75句】:老夫操別翰,承旨頌升平。——出自唐·張說《送趙順直郎中赴安西副大都督》
【第76句】:成頌非其德,高文徒自妍。——出自唐·儲光羲《酬李處士山中見贈》
【第77句】:幸逢文教盛,還睹頌聲新。——出自唐·劉升《奉和圣制送張說上集賢學士賜宴》
【第78句】:九十尚入相,綠竹頌猗猗。——出自宋·趙必 《水調歌頭》
【第79句】:勒石頌功德,群臣助驕矜。——出自北宋·王安石《秦始皇》
【第80句】:直頌皇恩浹,崇朝遍九垓。——出自唐·張九齡《和崔尚書喜雨》
【第81句】:句句詠古柏,聲聲頌武侯。——出自唐·杜甫《古柏行》
【第82句】:幸因陪齒列,聊以頌斯文。——出自唐·滕珦《釋奠日國學觀禮聞雅頌》
【第83句】:刑措諒斯在,歡然仰頌聲。——出自唐·虞世南《賦得慎罰》
【第84句】:山公啟事罷,吉甫頌聲傳。——出自唐·張九齡《奉和吏部崔尚書雨后大明朝堂望南山》
【第85句】:王事何為者,稱代陳頌章。——出自唐·李嶠《奉使筑朔方六州城率爾而作》
【第86句】:秦山刊日月,周鼓頌畋漁。——出自北宋·黃庭堅《文安國挽詞二首》
【第87句】:大哉堯作主,天下頌歌稱。——出自唐·裴漼《奉和圣制送張說上集賢學士賜宴》
【第88句】:峨眉山中老,千頌自成集。——出自北宋·黃庭堅《因六祖舉太和山語而成頌貴此話大行》
本文為百問中文站長整理而成,轉載請標明出處,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