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描寫甘南的句子聚集100條
甘南草原,圣靈的呼喚隨筆
我來了,高唱著韓紅的《天路》,吟誦著倉央嘉錯的《那一天》,來到了久久向往的甘南草原,蕩滌胸襟,接受大自然的洗禮和愛戀。
我來了,循著蒼鷹嘹亮的嘶鳴,拾著駿馬依稀的蹄風,來到了焦急渴望的甘南草原敞開的胸間,溫暖心情,尋找高原的神秘和一個民族的夢幻。
我來了,攀著帳篷頂上裊裊炊煙的弦梯,嗅著奶茶和青稞酒甘醇的清香彌漫,來到了甘南草原這一片佛國禪園,凈化心靈,進行一次生命的祭祀,聆聽圣靈的呼喚。
我來了,來到這千年冰雪煨暖的一隅風景,一個綠草和藍天主宰的世外桃源,一片遼闊平坦的高原牧場,一方原始傳統的迷人草原。這里是青藏高原的東北邊緣,東西兩側有高山守衛護援,南部直通松潘,與若爾蓋大草原相連。這里藍天與雄鷹相伴,牧草與牛羊相伴,美酒與歌舞相伴,鮮花與碧水相伴。綠草和藍天使這里平和恬淡,高山和森林使這里挺拔偉岸,河流和湖泊使這里清明透亮,鍋莊和哈達使這里笑顏滿面,奶茶和篝火使這里熱烈璀璨,寺廟和信仰使這里深奧悠遠。這里近處是綠草茂密,往后是鮮花燦爛,再后是樹葉黃泛,遠處則白雪依然,一眼便能看到四季的壯觀;這里此時艷陽滿天,一會兒便急雨漣漣,一會兒又彩虹高懸,夜晚則必須多加件衣衫,一天可能經歷忽冬忽夏的考驗。這里濃郁的藏族傳統風情,純凈原始的生態環境,亙古不變的民族文化,大自然與人類的完美結合,民族與草原的親密和諧,你的眼睛,你的身體,你的情緒,你的心靈,都會得到徹底的放松和休閑,得到崇高的凈化和修煉。
通往甘南草原的路,是一條純潔的'朝圣之路,蒼茫悠遠。無論春夏秋冬,無論酷暑嚴寒,無論日出月落,山坡溝坎,始終跋涉著滄桑純樸的牧民,匍匐著虔誠肅穆的信徒,背負行囊,銘記信仰,從數十里,甚至數百里之外風塵仆仆而來,一步一長跪,一步一磕頭,盡管額頭上滲著殷殷的血絲,眼眶里卻是期盼和憧憬的奇光在撲閃,生生死死,初衷不變。對幸福的向往如此真摯,對信仰的恪守如此誠實,誰不為此而震撼!五彩的經幡掛在山頂山沿,河旁溪畔,以及房前路邊,在任何有靈氣的地方,隨處可見,隨風飄舞,一個顏色,就是一個祈求,一次飄動,就是一次誦念,就是一次善良的祈求和一個美好的心愿。布絲飄落到哪里,運氣就會降臨到哪里,哪里就多一個善念。那至高無上的六字真言,寫在粗大的經輪上,寫在飛舞的經幡上,寫在藏民滄桑的臉上,也寫在手中循環往復的念珠上,實則刻在信徒的心田。心靈保持得如此純凈古樸,靈魂保持得如此虔誠率真,誰不為此而驚嘆!
通往甘南草原的路,是一條神秘的夢幻之路,肅穆莊嚴。無論偏僻的村落,還是草原深處,在山嶺溝谷河流邊,隱藏著許多神秘而金碧輝煌的藏傳佛教寺院。這是藏族人心中的凈土,誘人的心靈神殿。藏民早已把祈愿、朝圣、禮佛作為生活的一半。寺院金頂熠熠光輝照亮迷失的睡眼,僧侶的長號召喚彷徨的俗凡,酥油燈點燃迷途羔羊的路燈,木魚敲醒塵世的依戀,佛經滋潤干枯的心田。你瞧,拉卜楞寺依山就勢,錯落有致,屹立于金盆養魚之地,坐落于龍鳳兩山之間,紅墻金瓦、肅穆典雅的各類藏式建筑,輝煌了近300年,面積是塔爾寺的兩倍之遠,是全國藏經最多的寺院,成就了崇高的藏傳佛教第一學府地位,造就了一代代佛學大師,贏得“中國小西藏”的美贊。還有仰臥在阿尼的瑪卿雪山腳下,被嶙峋嵯峨山勢環抱,蒼松翠柏掩映的郎木寺,安多地區最古老的禪定寺,壁畫規模宏大的白教寺廟米拉日巴佛閣,原始宗教寺院、大圓滿成就者的修行圣地作海寺,德爾隆寺等等,每走一步,都能感受到濃烈的宗教氛圍,都能領略到藏傳佛教的精髓,解讀到雪域民族的文化情感。
通往甘南草原的路,是一條透明的靈動之路,清澈耀眼。甘南草原河流密布,湖泊穿插其間。先看那些小溪流,款款的流著,悠揚的舞著,清的透明,亮的耀眼;唱的動情,跳的舒展。她清麗,因為她一直鐘愛著草原;她圣潔,因為草原本就一塵不染。遠瞧像一條銀白色的哈達,在草叢中纏繞翻轉,到了近前,才知是一泓晶瑩透亮的碧水,冒著泡兒打著旋兒不慌不忙鉆進草簾。這是草原的生命之源,哪兒有它,哪兒就草茂花繁。再看草原第一大淡水湖尕海,煙波浩淼,天空深邃如井,云如裙裾,像一顆璀璨的寶石鑲嵌在綠色的草原,湖面上鳥飛魚躍,蔚為壯觀。柔風夾著花香四散,各種南遷北返的珍稀鳥類落滿湖邊草灘,棲息繁衍。還有被尊奉為“神湖”的達宗湖,湖濱周圍怪石嶙峋,虬松圍環。湖畔前塬,經幡飄舞,林立箭桿。每逢陰歷六月,各地香客絡繹不絕來這里朝圣插箭。此時整個山巒香煙繚繞,海螺聲傳,男男女女手轉經輪,口誦經文,按順時針方向繞湖三圈,投擲寶瓶,祈求神靈保佑,祈愿人畜旺盛平安。并有湖中開滿絢麗花朵的花湖,九曲十八灣的黃河第一灣,養育洮硯美石的洮河,以及大夏河、白龍江,桑多河、野木河、沱沱河……像一首首流淌著的詩,一幅幅變換著的畫,更像一個個清純的夢,暈染著本就十分美麗的草原。
通往甘南草原的路,是一條綠色與鮮花包裹之路,馨香柔軟。甘南的風水養育了眾多的翠綠草原,甘南的圣靈孵化了眾多的素雅花仙。草原像一個孩童隨意涂抹的畫板,夏河的桑科草原,合作的當周草原,瑪曲的扎西草原,還有那格桑花草原,甘加草原……一片片草原依偎在幽藍的湖畔水邊,碧綠如茵,好似一塊天然的綠色大地毯,和藍天相連,地毯上帳篷散布,牛羊點點,白云團團。你可以騎著牦牛撒歡,揚鞭打馬跑累了也跑不到邊。綠草中,紅的、粉的、黃的、白的……各式個樣的格桑花、蘇魯花、達瑪花、馬蘭花、枇杷花……遍布其間,大片的油菜花、豌豆花典雅素淡,野花和作物的花交相輝映,把草原裝扮成了花的海洋,美的花籃。花草中間,蝴蝶飛舞,蜜蜂鉆竄,牛背上小鳥呢喃,云朵下蒼鷹鳴喊,草地上牧人騎馬揚鞭追趕,把一方靜謐安詳的草原,點綴的生機勃勃,活力無限。置身于此,你能不被感染?!
通往甘南草原的路,是一條優美的風景之路,瑰麗奇險。上蒼十分眷顧這片迷人的地盤,除了大片大片的草原,還造就了眾多星羅棋布的奇妙景點。這些各具特色、各領風騷的山水勝景,既有九寨溝的秀麗,也有張家界的奇險;既有北方的粗曠,又有江南的內涵。則岔的石林如莽莽森林,石柱鬼斧神工,姿態萬千。千仞石峰出云端,萬丈深淵一線天。谷底僅容一人側身通過,堪稱真正完美的天門關。蓮花山狀如“蓮花盛開”,山石高聳,水繞石蓮,綠蔭萬頃,云若飛絮片片。還有集險、奇、幽、秀于一身的冶力關,集古磨、瀑布群、碧海青天、拉尕神池于一體的拉尕山,青水滴翠、流水成韻、瑰麗奇特的大浴溝,步步是景、處處是情的迭山,以及官鵝溝、臘子口……每一處都能喚醒你的情感,每一處都能拉開你的笑顏。
通往甘南草原的路,是一條歡樂的節日之路,豐富飽滿。草原是節日的草原,是歡樂的草原。熱情好客、淳樸善良的藏族牧民,敞開激情燃燒的胸懷,張開豁達開放的臂彎,用豐富多彩的節日,民族趣味濃厚的形式,讓你傾聽天下最天籟的歌聲,享受人間最濃烈的情感,解讀雪域最神奇的奧秘,體味高原最淳樸的甘甜,飽覽世界最原始的民風展現。除了各寺院定期的包括曬佛節、亮寶節、放生節、跳法舞、酥油花燈會在內的毛蘭木大法會外,還有一年一度的插箭節、賽馬節、香浪節、采花節、卓尼曼拉節、娘乃節、朝水節、賽馬會、拔河節、香巴拉旅游藝術節、千人馬隊和千人鍋莊舞表演,藏族服飾展示等等一系列節日,會驚呆你的雙眼,醉酥你的心坎,使你久久不能入眠,不光是流連忘返,很可能會成為這里的一員,脫離喧囂,享受寧靜,享受浪漫。
甘南草原,我心中的草原,我聽到了你的呼喚,感到了你的情感,心靈,留在了那塊迷人醉人的草原。
甘南草原詩歌
□速度
請不要阻止我,秋天來了
我有權利對過去歲月進行回憶
你應該相信,這絕不是凌空高蹈的做作
我所陳述的是關于生活的話題
一萬年太久,你就在朝夕之間
好好珍惜生命,靜靜聆聽它疲憊的聲音
有生之年,我沒有過分驕傲的事件
但你們也不能就此放縱我
讓我在向陽的坡地種下一粒草籽
春天終會要來,到時候你也不要來逼問
那些青草身后的事情
我一定會處理得很完美
□寂靜
鐘表的腳步和時間在一分一秒里
進行竟走。黑夜里我拿什么來證明
我的.生活是多么安詳而寂靜
瑟瑟的秋風之夜我的浪漫秋水樣遠去
常存溫暖的草原和祖國大地
一樣溫暖的寂寞在我們的心頭暗暗生長
是雨水滴落嗎?我分明聽到了聲音
而卻又在瞬間消亡。那是愛人和孩子甜蜜的囈語
是霜降下來了嗎?我分明感到寒冷的手指
正從我身邊一點一點把溫暖抽取
今夜我注定不能安然入寢
我愿閃過心頭的溫暖和寂靜落籽成一地幸福
□空杯
置于案頭許久的空杯棲滿傷感
像是很多年不見主人細軟的紅唇
它空而失落無法給人暖意
當最后一束光從吊頂射下來,不遠,不激越
恰好給我的房間增添不少亮色
空杯的空構成我內心無法消除的憂郁
我的工作很偉大,也很繁忙
我的孩子們每天把花朵插滿我床頭
足夠成一座花園
下班回來,每天都有可跌入芳香的海洋
惟獨那個空杯,它很像一把明亮的利劍
讓我帶笑的臉孔在鋒刃下頓時僵硬
□虛弱
你終將會看見我緩緩地離開草原
我終將會背負一身疼痛和愛
我何嘗不想在草原上留下光輝足印
我何嘗不想把愛和恨背到天涯,背到
一片荒蕪地帶
然后讓自己猝然變老,讓愛和恨徹底泯滅
縱然你背離我完成對大地的奉獻
縱然你遠離我走出草原億萬蘭花憂慮的眼神
我還是在你前方。那一灣飽含清澈的泉水里
點點星光躍動,它們的影子多么虛弱
像你,像我,像我們大家
對生活中的大愛和大恨沒有徹底理解
□暮色
雨的傾瀉無疑加重了夜的重負
閃亮的鞭子抽打大地,偉大的階梯不可避免的受傷
而風暴之后前方的路是否明朗
春天過后的漫長時間是無可替代的衰老啊
但是完整的生命無法接納虛偽的抒情
它需要磨礪,鍛造,并不斷加速運動
此時,暮色將止。天空湛藍明凈
黃昏下山尖的臉頰多孱弱。這白晝和黑夜
彼此默契結合,不會疲倦的熱愛
不會屏棄的占有,無所不在的依戀
但是我指望時間的下面,以及下面的另一段時間
我會說聲感謝,這毫無原由的肺腑之言
甘南草原組詩
《一個人在黑夜里》
昏黃的燈光撲下來
我被包裹在燈光下的思想
像是沒有發生什么一樣空白
仿佛已不知道了疼痛
但我知道,接下來的事情應該是毀滅
或是躲閃
一些雜質在空氣中來回飄蕩
它刺痛我過多的憂傷
我知道一切誕生的東西都有死亡的一天
此刻,我面臨思想失火的災難
張開口卻喊不出更好的欺騙
每天清晨出門
尋找與靈魂有關的快感
我能夠在麻木中一度站直身軀
而往往于黑夜深處看不清自己的狀態
《早晨。草原上的霜》
讓自己變成一片草原
讓思想和身軀漸漸肥胖
或者,僅僅在陽光未照之前帶給早晨冰涼和潔白
每天都這樣想——當我漫步草原
十月,瑪曲草原上的霜讓我想起
做一棵小草的'意義
更多的時候
我也想讓我的房間四周長滿小草
處處為它們鞠躬
《草原上的月亮》
他們說,這塵世的少女越來越少
他們卻把貪婪的目光投向你
我僅僅是在一次旅途的行程中說出
你使遠方的客人更加孤獨
他們騎著車很快消失在城市的拐角處
他們都不愿意在清凈的時候停下腳步
我僅僅是在想念一個人的時候
無意間說出對你的愛慕
這是在瑪曲,青藏深處的一個小城
我多次想離開,從開始到現在
離開自己,還有那些綿綿不盡的痛苦
今夜,我又獨自坐在衰草連天的院子里
在草原上看見你
我將熄滅所有苦難的火焰
也將熄滅遠方的呼喚和思念
我想在我即將離開之前
有你朗照的夜晚,是在那年碧水蕩漾的河邊
清涼。平穩。處處溫馨
由此,我在今夜輕輕微笑
或者年久失修的記憶告訴我,其實你最懼怕悄悄走開
《吹吧,草原上的風》
——懷念YF
我開始懷念一些遠去的時光
和一些滄桑的話題
當距離在枕邊劃出一道淚痕時
我知道最美的東西最易破碎
當草原上的風在我耳畔肆虐而過
我知道心靈深處的冬天早已開始
握不住生活的雙腳
那些懸掛在空中的碧玉一如昨日黃花
我的心底潛伏著許多逃生的欲望
那些在風的尖端穿行的羊群
它們在這廣漠的天宇之下
像高原上最為年老的長者
或是一群土著
釀造著人類最初的幸福
而我是草原上的一株枯草
于千萬雙不懂深愛的眼睛中
唱著背叛情歌
我的失去光澤的生活和命運
在草原上零落飄蕩
吹吧,草原上的風
掩蓋我在深夜被驚醒后的悲痛和懷念
我空洞蒼白的靈魂
在眾多有限的空間里無法舞蹈
如今我靜靜地坐在草地上
坐在風的斷口
開始認真懷念你
懷念那些多年以前燦爛的陽光
圣經講解:圣靈的印記
以弗所一章十三節末了說圣靈像什么呢?擔憂是什么意思呢?到底什么是叫圣靈憂愁的呢?
讀經:
以弗所書一章十三至十四節,四章三十節。
信就得著
今天所讀的這兩處圣經,可以說是全部圣經中惟一說到圣靈作印記的圣經。圣靈對于基督徒,基督徒對于圣靈,這兩方面的關系到底是如何,是我今天所要講的。有一件關乎圣靈的事,我要請你們特別注意。許多人以為人已經得救了,不錯,但是還當求得圣靈。現在我要向你們證明,到底這話靠得住靠不住。當然,請你們也不要以為我說了,就是可靠的,你們要看圣經上是怎么說的,因為只有圣經的話才是可靠的。
我們現在來看以弗所一章十三節:“你們既聽見真理的道,就是那叫你們得救的福音,也信了基督。”真理的道是什么呢?就是叫人得救的福音。我們既聽見福音之后,我們便“信了基督。”我們所信的,是一個人,是基督,不是什么道理,不是什么學理。真理的道告訴我們那位能救我們的基督是怎樣;是叫我們聽見了這福音之后,就信基督,不是叫我們信“福音書”,信幾張紙上所講的道理。這是假的,這不會救我們。我們聽是聽見了真理的道,就是那叫我們得救的福音,我們信是“信了基督”。所以第一步,是我們聽見真理的道,就是那叫我們得救的福音,第二步是信了基督。
如果有一個人已經聽見了,已經信了基督,“就受了所應許的圣靈。”“就”字,在原文里是頂緊要的字,意思是說,“就在你信的那一刻,”你就受了所應許的圣靈。“就”,不是說,叫你等一等,叫你等三天,叫你等五天,叫你等多少時候,才受圣靈;圣經上告訴我們說“就”,就是“就”。弟兄姊妹們,你們今天坐在這里,讓我問你們:你們聽見過真理的道沒有?你們相信了基督沒有?如果你已經聽見了,也已經信了基督,你想你有沒有圣靈呢?圣經是告訴我們說,就有圣靈在信的人里面,像印那樣印著。我們到底有沒有圣靈呢?我告訴你們,無論是誰,是一個退后的基督徒也好,是一個頂不好的基督徒也好,無論如何,圣靈在他里面和在別的信徒里面,是沒有分別的。
等一等,我要告訴你們,一個圣潔的信徒,和一個不圣潔的信徒,一個順服神的信徒,和一個不順服神的信徒,他們對于圣靈的感覺有何等的分別。但是圣靈在圣潔的信徒里面,與在不圣潔的信徒里面,在順服神的信徒里面,與在不順服神的信徒里面,是一樣的,是沒有分別的。無論如何是沒有分別的。別的都有分別,但是這件事─圣靈在里面作印記,是沒有分別的。如果你已經聽見過福音,你也信了基督,就圣靈在你里面,和在別的信徒里面,是沒有分別的。如果你沒有信基督,那就有分別了。這是定規的。無論何人,他的生活好也好,不好也好,進步也好,退步也好,順服神或是不順服神也好,都無分別。如果你以為你順服神,你愛神,你有快樂的感覺,你看見異象、火焰等等,你就有圣靈,不然的話,就沒有圣靈,這就是異端。無論如何,信主的人總有圣靈。我們信的時候,圣靈就在我們里面了。
十三節這里說,是得著了“所應許的圣靈”。什么叫作“應許”呢?整卷加拉太書告訴我們,“應許”是“白白得的”。“應許”是恩典,不是工價;是神白白賜給我們的。許多人不明白,為什么基督徒─每一個得救的人─都有圣靈在他里面。他們以為,必須屬靈生活達到如何地步時,才有圣靈在里面。豈知圣經啟示我們知道,圣靈在我們里面,乃是因著主耶穌的救贖工作,并非因為我們自己的行為。我們只要看舊約的一個豫表就知道了。利未記十四章二十五節說,“要宰了贖愆祭的羊羔,取些贖愆祭牲的血,抹在那求潔凈人的右耳垂上,和右手的大拇指上,并右腳的大拇趾上。”這樣作有什么事情發生呢?底下二十八節就說,“又把手里的油,抹些在那求潔凈人的右耳垂上,和右手的大拇指上,并右腳的大拇趾上。”血所抹過的人,油也抹他;沒有血的地方,油就不抹他。油之所以抹他,是因為先有了血。圣靈之所以降臨,是因為已經有了血。不是因為你和我的行為好,是因為有了血,神就把所應許的圣靈倒下來。所以凡聽見真理的道,又信了基督的人,就得著了圣靈。
圣靈作印記
以弗所一章十三節末了說圣靈像什么呢?像“印記”。感謝神,因為圣靈是像“印記”的!弟兄姊妹們,你們曉得為何要蓋印呢?“印記”又是何意呢?提后二章十九節說,“上面有這印記說,主認識誰是祂的人;又說,凡稱呼主名的人,總要離開不義。”所以印記的意思有二:第一,就是凡物蓋過印的,就是表明這物乃是蓋印的那個人的;第二,就是被印者身上有了一點是與那個印相同的。“主認識誰是祂的人,”就是表明凡經過主蓋印的人,都是屬乎主的;“凡稱呼主名的人,總要離開不義,”就是表明凡經過主蓋印的人,都應當像主才可以。“蓋印”的第一個意思是說,我們是屬乎主的;第二個意思是說,我們與主是相同的,是像祂的。比方:我用印把火漆印在信封上,就看見信封上所印的印,和我本來的印是相像的,是一樣的。有時我們看見兒子像父親,女兒像母親,就說他們或是她們是從一個模子里刻出來的。這就是圣靈“作印記”的第二個意思。所以圣靈就是“印”,告訴我們兩件事;一,我是屬乎主的人;二,我應當像主,因為主是圣潔的。
以弗所人對于圣靈“作印記”的事,比我們領會得更有滋味,因為他們那地方是作木頭生意的。以弗所地方是鄰近海囗的,木頭都是從山上伐了,放在溪流里流到他們那地方的,我曾讀過一本書,講到以弗所地方,常有許多客人,到那里買木頭。他們每一個人都帶一顆不同的鐵印,像一個鐵錘一般。他們估定了價錢,商量妥了,每一個人就把他所買的木頭,用自己那一個“錘印”在每一根上都打了一個印,就回去了。無論是過了三月、五月,都不要緊。因為他們并不立刻就用這些木頭。當他們要用時,就派親信的人帶著從前的“錘印”來取。他們只要將木頭上的印記與自己的“錘印”相比較,凡是相同的,就是他們的,就可取去。這樣作一點也不會弄錯。我們福州也是如此。這些買木頭的客人,在閩江上游買好了木頭,用錘印打上,然后把木頭從閩江流下來,流到福州,等買客自己按印來認各人所買的木頭。
神不只用圣靈作“印記”,在我們里面蓋了印,表明我們現在是屬乎祂的,并且告訴我們,我們這樣的受了印記,乃是一直等到我們得贖的日子。所以,以弗所四章三十節說,“你們原是受了祂的印記,等候得贖的日子來到。”這里并非說等一等,乃是說一直等,“等到得贖的日子。”“得贖的'日子”又是何意呢?就是我們的身體得贖、被提上升的日子。主來提接信徒時,不是有的信徒在上海、有的在南洋、有的在中國、有的在英國、有的在非洲等處么?主如何會認識祂的人呢?是因為有印記。印記就是為得贖的日子才有的。有了印記就不會亂、不會錯了。神也像買木頭的商人一樣,要照著祂的印記來提接凡屬乎祂的人。沒有圣靈的人,就不是屬祂的,祂就不要。凡有圣靈的人,就是屬祂的,祂就在合宜的時候,要提接他們回家。(至于被提的次數和次序,因其是在本題之外,故略而不題。)我們基督徒生活的起頭是得救,我們基督徒生活的末了是得贖,從起頭到末了,圣靈都是作印記的。
圣靈就是神的印記;不是圣靈來印記,乃是圣靈作印記。是神將圣靈印在我們里面。如果你還沒有信主耶穌,你的地位就頂危險。如果你是信主耶穌作救主、作主的,就不論你是初信的,或是已信多年的,你都是穩妥的,因為圣靈已經在你里面了。在多久呢?是一直到得贖的日子。有人想:我不好、我跌倒、我犯罪,所以圣靈就不在我里面了。但是圣經說,“直等到得贖的日子。”教會中有一種的刊物,叫作明心圖,其中有許多頂好的真理;但是其中所說關于圣靈的教訓,卻不免有錯誤。它把圣靈畫成一只鴿子,當人犯罪厲害的時候,祂便飛去了。人的心里就沒有圣靈了,所剩下的不過是魔鬼和各樣的私欲而已。這是一個大錯誤。圣經頂清楚的告訴我們說,在新約的時代,圣靈在我們里面,是一直等到得贖的日子的,不會半途而去的。神一次用圣靈“印”了我們,說我們是屬乎祂的,就是說我們是永遠屬乎祂的,這是不能改變的。
但是不只如此,還有一方面頂榮耀的恩賜,就是叫我們有能力像祂。神打印在我們身上,不只表明我們是屬乎祂的,并且也使我們這些被印的人像祂的印一樣。我們知道,我們如果用一個印,印在燒軟的蠟上,這蠟就頂自然的顯出這印的形狀來。我們被神用圣靈印在我們里面,我們就得了神的性情和生命。這性情和生命是像神的;我們如果順著這性情和生命而活,我們就必定會在人間有像神的生活。
許多人誤會了,以為說他們自己應當怎樣的改良、修行、并勞苦的作工,才會叫他自己像神。豈知不然。因為是神在我們得救的時候,已經使我們像祂了,在我們里面,已經有那一點是屬乎祂的了。神并沒有命令我們去像祂,因為我們若要憑著自己來像祂,那是不可能的。但是,我們也有責任,就是要顯明這一個形像,不讓世界的什么來遮掩這形像。這是何等榮耀的真理呢?就是在我們里面,已經有了神的印記!藉著這一個印記,就是圣靈,我們能夠活出神的生命來。有了這樣的豫備,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呢?讓我們知道,在我們里面,是有了一個寶藏,從其中我們能拿出各樣寶貝的東西來。
我們得了這個印記的人,所負的責任,不過就是在一面算自己向罪是死的,相信一切和這形像反對的,都已經在主耶穌的十字架上對付過了;在另一方面,就是將自己奉獻給神,讓祂的圣靈,活出祂的生命來。當我們失敗、跌倒的時候,我們并沒有失去神的印記所給我們的形像,乃是將這形像遮掩了,以致外面沒有屬神的生活。
圣靈作質
現在請看一章十四節:“這圣靈,是我們得基業的憑據(原文作質),直等到神之民(原文作產業)被贖,使祂的榮耀得著稱贊。”保羅在十三節告訴我們,圣靈像“印記”把我們印一印:(一)表明我們是屬乎神的,(二)使我們像神。他在十四節告訴我們,圣靈像“質”(俗話說“定錢”)。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保羅不只告訴我們圣靈印了我們,并且告訴我們圣靈是給我們作“質”的、作“定錢”的。這“質”在原文里的意思是:(一)定錢,(二)樣品。
(一)定錢 什么叫“定錢”呢?比方說,我買一塊地,講好了二千元,我先付定錢一百元。這個意思是說,賣主先收一百元,其余的后來我都必給他;我是先付給他一部分,后來要付給他全部分,我若是信實的,就我在將來必定應當將所剩下的一千九百元全給他。神也是這樣,祂給我們圣靈作質,是先把天上福氣的一部分給我們,來保證將來祂要將天上全部的基業都給我們。神是把祂自己放在一個律法上不可更改的地位。祂已經付了定錢,祂將來就不能不全給。神的圣靈,就是神應許的保證。圣經中說到我們信的人,將來所要得著的,也不知是何等的多。但是我們怎么知道神要照著祂的話作呢?是因著圣靈。神用圣靈作定錢,證明祂所應許的沒有一樣是落空的。神既將圣靈給我們作“定錢”,就是藉著圣靈對我們說,“一切我必定都給你們。”祂這樣一作,就沒有搖移的可能。世上有誰付了定錢,后來不付全資呢?除非他是不誠實的。神是信實的、公義的,祂既給了定錢,祂總必全給。
毛羅(Philip Mauro)先生說,“定錢像什么呢?像定親的戒指。”意思就是你未婚夫現在給你一小部分,將來到你出嫁的那一天,他所有的也都是你的。所以神把圣靈給我們作“質”,就是表明祂在天上所有的,都要給我們。
(二)樣品 當時的人,還有一種風俗,就是在買地時,不只買主豫付一部分的定錢給賣主,并且賣主也是豫先付一部分的貨樣給買主─把土挖一塊給買主。意思是今天給你的土是怎樣,就將來給你的土也必是怎樣。神把圣靈賜給我們,不只是作定錢,并且也是作樣品,叫我們豫先嘗到天上的滋味。叫我們知道,神今天所給我們的性質是如何,就將來所要給我們的性質也是如何。今天給的是銀,將來要給的也必定是銀;今天給的是金,將來要給的也必定是金。神今天把圣靈賜給我們,就是叫我們今天在地上,就豫先能嘗到天上的滋味。
弟兄姊妹們,今天你嘗到了天上的滋味沒有?圣經是告訴我們說,保羅曾聽見隱秘的言語,曾嘗到天上的滋味。我們是與神相交的,我們也彼此在主里有交通;圣靈就是我們所藉著以與神交通的。圣靈也把天上的快樂給我們,把主的愛澆灌我們。當我們親近主、敬拜主時,或是彼此有交通時,我們豈不是覺得有主的愛和快樂么?這就是豫先嘗到天上的滋味!有一位弟兄和我談起主的愛,他說,“當主的愛壓住我時,連坐都坐不住,真是要起來出去跑才好。”我們今天所嘗到的是好的、是多的,但是,將來的還要好,還要多呢!有的時候,我們覺得主的愛、主的喜樂像火燒似的在我們里面。但是,今天我們所嘗的還少,將來所嘗的要更多!我們今天所嘗的是一點,今天一點,明天一點,后天一點,將來有一天所要嘗到的不只這一點,不知道是如何好法,好到我們要說,就是有永世那么長,還是太短了!
所以我們要記得,神今天賜給我們圣靈作定錢,是有兩個意思的:一是今天給了你一部分,將來必要給你全部分;一是今天所給你的是如何,將來所要給你的也必是如何。當初以色列的探子,從以實各谷砍了一掛葡萄,是用兩人抬回的。他們告訴摩西說,“我們到了你所打發我們去的那地,果然是流奶與蜜之地,這就是那地的果子。”(民十三27。)這一掛的葡萄,就表明了迦南地的性質─果然是流奶與蜜之地。圣靈住在我們里面,也像這掛葡萄一樣。今天的是如此,將來天上的滋味也必定是如此。我們感謝贊美神,祂賜我們圣靈,不只作我們的定錢,保證祂將來要給我們全部分,并且也是叫我們豫先嘗到天上的滋味。
不要叫圣靈擔憂
我剛才是說神的恩典,現在要說到我們的責任;剛才是說神給我們多少,現在要說到我們當負責多少。我們讀以弗所四章三十節:“不要叫神的圣靈擔憂;你們原是受了祂的印記,等候得贖的日子來到。”你們看,保羅是把圣靈作“印記”來勸我們。保羅的意思是說,因為有圣靈作“印記”了,所以我們不應當叫神的圣靈擔憂。
“擔憂”是什么意思呢?這里是不是說“不要叫神的圣靈發怒”呢?不是。圣經是明說,“不要叫神的圣靈擔憂。”哦,不是“發怒”,乃是“擔憂”,這是愛!有恨才有怒。你不能叫神的圣靈發怒,但是,你卻會叫神的圣靈擔憂。我們感謝贊美神,神的圣靈在我們里面,從來沒有一次因恨而發怒的,祂乃是“擔憂”。無論我們是如何不好,圣靈并不發怒,祂只是“擔憂”。我曾聽見有人說,“你不要叫圣靈擔憂到跑去了。”這是沒有的事。保羅說了“不要叫神的圣靈擔憂”之后,底下立即接著說,“你們原是受了祂的印記,等候得贖的日子來到。”沒有一個基督徒,能像大衛禱告說,“不要從我收回你的圣靈,”(詩五一11,)這是舊約時代的人的禱告,新約里沒有這樣說過。沒有一個受過教的基督徒能如此禱告。如果基督徒懂得什么叫作福音,就永不會有這樣的禱告,因為圣靈永不會跑。所以保羅才勸在以弗所的信徒說,“不要叫圣靈擔憂。”當一個人不好時,如果是人的話,他不是因這人的不好而發脾氣,就是因受不住了而跑掉。人會發脾氣,人會跑,但圣靈不會跑。圣靈會擔憂。如果祂會跑,祂就不會擔憂了。圣靈不能發怒,因為祂愛你!圣靈不能跑,因為祂愛你!所以你不應當叫祂擔憂。
擔憂是什么意思呢?是和馬太二十六章三十七節的“憂愁”同字。弟兄姊妹們,這里的憂愁,是怎樣的憂愁呢?是主在客西馬尼,因神要把罪都歸在祂身上,祂極其難過,幾乎要死的憂愁。如果一個基督徒發軟弱、犯了罪,在他里面的圣靈,是像主那樣憂愁,像主那樣難過到幾乎要死;祂是一直在你里面擔憂。你當知道這并非一件小事!圣靈在我們里面,只有兩個光景:不是喜樂,就是憂愁。所以我們應當自問:在我里面的圣靈,到底是喜樂的呢,還是憂愁的呢?如果祂不是喜樂,就必定是憂愁。你不能叫圣靈也不喜樂、也不憂愁。但愿神給我們亮光來認識我們的自己,好叫我們看見我們是這樣悖逆,是這樣犯罪,是這樣不好。但是,圣靈在我們里面,并不發怒,并不跑走,卻因著愛我們的緣故,而在我們里面憂愁。
當主在客西馬尼園時,祂對門徒說,“你們不能同我儆醒片時么?”(太二六40下。)主的憂愁是片時,或作一小時。但是,圣靈在我們里面,因為是要等到得贖的日子,所以是一個長久的憂愁。主耶穌的憂愁,片時過去了。但是,圣靈受我們罪的壓,是一天過一天、一時過一時的。如果我們長久的悖逆祂,不聽祂的聲音,你曉得祂是怎樣的在我們里面憂愁呢?我不曉得圣靈在你里面是喜樂的呢,還是憂愁的呢?你應當知道你不是叫祂喜樂,就是叫祂憂愁。
到底什么是叫圣靈憂愁的呢?罪!得罪別人的、污穢的、喜歡批評人的,或是把別人秘密的事情偷得來說說,或是喜歡找人的錯處、吹毛求疵,或是不赦免人,或是在神的工作里、在自己家里、在一切的事上不忠心,或是你不能愛人,或是你找機會叫你自己得益處。我告訴你,這一切的罪要叫圣靈在你里面擔憂!不只罪叫祂憂愁,還有你不肯順從神的意思,為自己揀選道路,走在錯誤的道路上,我告訴你,這也叫祂擔憂!不僅如此,少年的基督徒愛世界,舍不得放下世界,不肯吃苫,不肯為主作見證,或是不顧罪人的靈魂,心里冷淡,不管人家得救也好,沉淪也好,我告訴你,這也是叫圣靈擔憂的!
你會叫圣靈擔憂,但是祂不走,祂也不發怒。祂愛你,祂在你里面憂愁!有時你要說,我為何不快樂呢?我告訴你,如果圣靈不快樂,你也不能快樂;圣靈快樂,你才能快樂。如果圣靈擔憂,你怎能有快樂呢?你就是有世界的快樂,也不能叫在你里面的圣靈快樂。如果你明知應當如何行,你卻不照著圣靈的引導而行,就叫你里面的圣靈擔憂。你也就不能有真快樂。你只能“在圣靈里喜樂”。在你里面的圣靈,若不喜樂,就你也不能在圣靈里喜樂。
但愿神今天給我們亮光,叫我們的確知道,圣靈是作印記的,圣靈是作質的。我們今天在這世上所負的責任,就是不叫圣靈擔憂。這是我們天天應當儆醒去作的。但愿神祝福我們!─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