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有趣的外教課發群說說匯集50條
有趣的外教課日記
今天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我早早就起床醒來了,但我還是不想起床,“起床啦,七點多啦!”爺爺對我說,我把被子往上一蒙“再數十個數就起床。”,我數到九,就再也不數了,把眼睛一閉,就又準備再睡一下了,“今天可是要去補習的呀,再不起來就要遲到了!”我聽了這話,看了看鐘,趕緊起了床,三下兩下吃了早餐,一口氣跑到了那兒。
呼,終于到了,老師正在點名,我坐了下來,老師興奮地說:“今天有外教來上課,等我們先考完卷子,就是外教上課。”“耶!太好了!”大家不約而同地說。等著等著,外教突然出現在了教室外面,哇!外教真handsome啊,對了,我以前還和他握過手呢,我和他的手比起來,可是差的遠呢,不不不,假如要我和他比身高的話,那我還差得遠呢,在我估算起來,他可能有兩米多吧。上課了,我們積極地舉手,但沒有英語老師翻譯,可能沒有這么好的效果呢,因為外教老師是純英語。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了,我們的`歡笑也是此起彼伏,不覺就下課了。
雖然只上了半個小時的課,但如果是冷漠的老師上課的話,就算上幾個小時,難道也比得過這三十分鐘嗎?
一節生動有趣的外教課日記
今天,第三節課郝凝澈的爸爸把阿斯頓的'一個外教請到了我們班上課。
首先,他用英語問我們英文名字,What’s your name?問到我了,我說:“my name is Meera。”他握著我的手搖了又搖,放了下來,大家笑了又笑,外教又問郝凝澈,郝凝澈回答完后,外教做了一個踢的動作,把我們大家都逗得前仰后合,哈哈大笑。然后,他又問下一個星期有什么節日?有人說萬圣節,他又問萬圣節是什么顏色的?有人說是orange,有人說是white,有人說是brown,有人說是black,還有人說是purple。外交請出兩個穿橙色衣服的小朋友,李奕萱和柴兆澤,他們倆上去做南瓜的樣子。
然后,他給我們發了白色的面具,給我們發了刷子,給我們發了紙杯,發了報紙,然后我們要什么顏色,他給我們弄到調色盤里,比如,你要粉色,就說pink,他就給你用紅色和白色給你摻成粉色,我想要淡粉色,他就給我一點白色,我摻摻,在涂的過程中,我興致勃勃、集中精力,用最好的水平畫好面具,圖上的色,可是,剛剛涂完了一朵花,就沒時間了,收起來了,顯得有些沮喪,但是下一節課是體育,我們可以帶下去,我和李澤坤戴著面具興高采烈得下去上體育課。
這次活動真有趣,下周,外教還會來,太好了!
有趣的測量優教課件
測量是按照某種規律,用數據來描述觀察到的現象,即對事物作出量化描述。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的有趣的測量優教課件 ,歡迎閱讀。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第54頁—55頁
設計理念
新課標強調“數學教學在重視‘四基’的同時,更要與現實生活相聯系”的原則。我們首先用故事的形式創設情境,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中。“有趣”和“測量”是我設計本節課的兩個著眼點,讓學生從測量規則物體的體積過渡到不規則物體的體積,思維跨度大,具有挑戰性。教學中通過動手操作、演示等活動引導學生去發現、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并鼓勵學生尋找不同方法和途徑,把枯燥無味的數學變得既有知識性,又有趣味性。同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能力。
教材分析
“有趣的測量”是北師大版數學第十冊第四單元的《長方體(二)》中的最后一課,是在學生學習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對這一部分知識的延伸與拓展。因為不規則的物體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所以學習不規則物體體積的測量方法,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和研究價值。教材的意圖是,通過把不規則物體的體積轉化成可測量計算的水的'體積,引導學生在實驗操作中理解“水面上升、下降或溢出的水的體積,就是浸入水中物體的體積”。為學生今后進一步學習數學知識及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奠定了基礎。
學情分析
五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學習經驗,學生在理解體積的概念的基礎上,會應用體積公式計算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因此我們在教學中創設能夠激發學生自主探究欲望的學習情境,培養學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數學思考的能力。
教學目標
【第1句】:結合具體活動情境,經歷測量土豆體積的實驗過程,探索不規則物體體積的測量方法。
【第2句】:在實踐與探究過程中,嘗試采用多種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第3句】:讓學生體驗活動帶來的樂趣,同時滲透轉化的數學思想。
教學重難點
重點:經歷測量土豆或紅薯體積的實驗過程,探索不規則物體體積的測量方法。
難點:引導學生在實驗中理解:“水面上升(下降)空間的大小或溢出水的體積,就是浸入水中物體的體積。”
教學準備
橡皮泥、土豆、紅薯、石塊、水槽、水、刻度尺、量杯
教學過程
【第1句】: 創設情境 揭示課題
【第1句】:星期天,迪迪邀請豆豆到他家玩,一進家門,便被迪迪家那個新買的魚缸吸引住了,他們之間發生了什么事?我們一起去看看。(課件播放)
豆豆:哇,好漂亮的魚缸啊!
迪迪:你知道它有多大嗎?
豆豆得意的說:這可難不住我,它是長方體的,只要量出它的長、寬、高,然后用長方體的長乘寬乘高就能算出它的體積。
迪迪不服氣的又問道:那你能算出魚的體積嗎?豆豆一時無法回答。
師:同學們,豆豆為什么回答不出來呢?
【第2句】:生活中還有哪些物體是不規則的?
【第3句】:如何測量不規則物體的體積呢? 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有趣的測量。(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 數學來源于生活,最終又應用于生活,因此我們從生活中選取學生熟悉的學習素材,并提出問題,激發了學生的探究興趣。]
【第2句】:探究交流 實驗感悟
(一)交流方法
【第1句】:請同學們拿出課前準備的不規則物體,小組合作,選擇其中的一個,想一想你打算如何測量它的體積呢?互相說一說。
【第2句】:哪個小組愿意和大家分享你們的想法?
(1)選橡皮泥的學生可能出現以下兩種情況:
a、把橡皮泥捏成長方體,量出它的長、寬、高各是多少,就能計算出它的體積。
b、把橡皮泥捏成正方體,量出它的棱長,也能算出它的體積。
師:這個方法不錯,簡單易行,現在我們人人動手,拿出橡皮泥試一試,來驗證這兩位同學的方法是否可行。
(學生動手操作并計算結果)
小結:剛才我們把橡皮泥捏成長方體或正方體,就是將不規則物體轉化成規則物體(板書:轉化)。轉化是一種重要的數學思想,在我們的學習中經常會用到。
(2)選土豆或紅薯的學生在匯報時可能會出現:
方法一:在長方體容器里放入一定量的水,先算出水的體積,再把土豆放入水中,算出上升后的體積,兩次體積差就是土豆的體積。
方法二:先將盛滿水的容器放入水槽中,再把土豆放入盛滿水的容器中,把溢出來的水倒入有刻度的量杯中,直接讀出水的體積,就是土豆的體積。
方法三:在長方體容器里放入一定量的水,量出水的高度,把土豆放入水中,再次量出水的高度,用長方體的底面積乘兩次高度的差就是土豆的體積。
方法四:把土豆輕輕放入長方體容器里,往里面倒水,土豆完全浸沒后,再把物體取出,下降的水的體積就是土豆的體積。
(說明:學生在演示匯報時,強調做實驗時必須將物體完全浸沒在水中。)
[設計意圖: 小組合作,自主設計解決問題方案,充分調動學生的主體意識,有利于發展學生的個性,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自主創新的意識。]
(二)動手實驗
【第1句】:你們真聰明,想出這么多方法,下面請同學們小組合作共同測量不規則物體的體積。
(出示課件)活動要求:
(1)每組選擇一個不規則物體
(2)用你喜歡的一種方法進行測量
(3)組長明確分工并完成實驗記錄單
附實驗記錄單:
實驗名稱:
實驗步驟:
實驗結果:
(教師參與到學生活動中去并進行指導)
【第2句】:誰來文案你們小組的測量過程及計算方法?(利用展臺展示)
在學生匯報過程中教師隨機板書:
不規則物體的體積=上升(下降)水的體積
[設計意圖: 確定方法,動手操作,在實驗過程中,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提高學生的歸納概括能力。]
【第3句】:解決開課時的問題
(課件出示)師:這就是迪迪家的魚缸,魚缸的底面長是50厘米,寬是30厘米,放入金魚后水面上升了0.8厘米,現在你能求出金魚的體積嗎?如果魚缸中有50條金魚,那么平均每條金魚的體積是多少立方厘米?
【第4句】:小結:是啊,當物體放入盛有一定量水的容器中,水面就會上升,上升的水的體積就是不規則物體的體積。早在2000多年前,阿基米德就用這種方法解決了一個難題,讓我們一起走進數學萬花筒,領略阿基米德的風采(出示課件)。
【第5句】:聽了這個故事后,你有什么感想?
老師希望你們也能像阿基米德一樣聰明,善于觀察,勤于思考,利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設計意圖 : 通過欣賞阿基米德的故事,既讓學生明確所學知識的重要性,還有利于學生在學習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第3句】:鞏固應用 深化理解
【第1句】:一個長方體容器,底面長2分米,寬【第1句】:5分米,放入一個石塊后水面升高了0.2分米,這個石塊的體積是多少立方分米?
【第2句】:珊瑚石的體積是多少立方厘米?
【第3句】:一個底面為正方形的長方體容器,底面邊長為5厘米,里面裝有一些水和一個鐵塊,取出鐵塊后水面下降了4厘米,鐵塊的體積是多少立方厘米?如果每立方厘米鐵重【第7句】:8克,這塊鐵有多重?
[設計意圖:這三道題有層次,有梯度,讓學生在練習中感受所學知識的價值,同時培養學生用多種策略解決問題的意識。]
【第4句】:課堂總結 拓展延伸
師:回顧這節課,你想對老師和同學說些什么?可以是收獲、感想,也可以是遺憾。(學生暢談收獲)
師:生活中,還有許多不規則物體如:木塊、氣球、塑料泡沫等,他們的體積又該如何測量呢?相信大家通過努力一定可以解決。
[設計意圖: 總結談話,了解學情,不僅使學生對本課知識進行梳理,而且培養了學生總結歸納能力。]
一節有趣的外教課三年級作文
今天,我們上了一節有趣的.外教課。外教老師走進了教室,她笑著對我們說:“Hello”,我們說:“Hi”。老師給我們講了身體器官的讀法,又教我們讀了一會兒文案。老師又對我們說:“我們來玩一個游戲吧”,大家說:“Good idea”。
老師在黑板上畫了幾個圓圈,大圈套小圈,中間是一顆紅心。有人說是一個彩蛋,有人說是一張臉,還有人說是一個帽子……老師說這是一個射靶,如果誰射中紅心,誰就可以得到一份獎品。同學們都歡呼起來。第一個同學沒射中,第二個同學就差一點點,第三個同學射歪了……輪到我了,我很希望得到獎品。我信心十足的走到講臺前,拿起吸力球對準紅心用力一扔,結果還是沒射中。唉,太可惜了!最后,吳思學同學成為了幸運者,得到了一份精美的獎品——小熊橡皮,同學們都很羨慕他。
我真盼望下一節外教課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