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說說感想?yún)R聚70條
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的散文
每年春節(jié),我的腦海里總是思潮翻滾,追憶聯(lián)翩,像往日閃過的隊列在我面前停下腳步,讓我仔細看已過去的夜下幻影。
2024年春節(jié)來到闊別二十年的大舅家,去年大舅1月19日因腦溢血去世。看見一顆最大的松柏樹下莊嚴肅穆的碑石,禁不住的眼淚簌簌下落,模糊了雙眼,悲傷之情將編織的往日情景浮現(xiàn)在眼前。
回想二十年前的春節(jié),我和母親女兒三代人來看大舅,早上剛下火車天麻麻亮,大舅騎著三輪車接我們,由于心情激動一不小心,一個車輪歪在沒蓋好的井里,我們三人順勢從車里倒出來,因為穿的厚無大礙。我們一邊拍著土一邊笑著,只見大舅臉紅得像雞冠似的。到家大舅和妗子在給我們做了好多好吃的,還特意買了一大捆甘蔗,至今令我久久不能忘懷。今天接送我的舅家人,用二十多萬的`汽車代替了以前的三輪車,家里和我們國家一樣都起了翻天復地的變化。以前住的小平房被180米的五室兩廳的新樓房子所代替。他兒子經(jīng)營著tcl家電品牌專賣店,生意興隆,財源滾滾。還養(yǎng)育兩個女兒,一個已工作,一個在讀書。賢內助秋玲倆兒配合的默切,家庭十分幸福美滿。唯一遺憾的是大舅與過去的時光共枕,永遠漫游在夢鄉(xiāng)了。安息吧大舅!請你放心吧!你的兒子永安他們一家生活的很好。
我在大孫女馬萍,還有女婿王磊,弟媳秋玲的陪同下來到商祖祠瀏覽,它是為紀念中華商業(yè)始祖一王亥而修建的拜愒圣地。景區(qū)有三商之門,富商大道,商海,萬商廣場,王亥銅像,三商橋,風雨橋水系景觀,橛門,照壁,觀景長廊,商祖殿,財神殿,關帝殿及反映三商之源歷史的玄鳥生商,王亥經(jīng)商,成湯都商的由49幅大型浮雕組成的神道等景觀。景區(qū)創(chuàng)造了中國的五個第一,第一個以商人,商業(yè),商文化為主題的公園,第一座由漢字構成的三商大門,第一條由中國歷代法定貨幣圖案鑲嵌成的富商大道,第一個由兩萬個商字圖案構成的萬商廣場,第一座商人始祖大型雕像。
火神臺是中國最古老的觀星臺遺址。五帝之一帝閾伯在觀測火星的運行規(guī)律,定歷法,指導農業(yè)生產。現(xiàn)存閾伯廟為元代建筑,距今已有700余年的歷史,其大殿,配殿,東西墡門,鐘鼓樓等古建筑保存完好,整個建筑外圓內方格局完整,古樸典雅玲瓏別致。每年正月初一至二月初二的火神臺古朝廟會以延續(xù)4千多年,香火日盛,豫,魯蘇皖四省數(shù)百萬信眾前來朝拜火神閾伯和商祖王亥。我們還到第一火種發(fā)源地,奧運會劉翔就是從這里點火,舉火炬的。商丘市是歷史文化古城,有古城墻,城門。只是比西安小些。小吃有羊肉湯,火燒,香油,豆腐干等。還有道教堂。有黃河流域的地方,正在修建。
這次來大舅家,看見家里人過著幸福美滿的日子其樂融融,我從心里感到由衷的高興。但是看不見大舅的身影心里真不是滋味,后悔以前只顧忙工作,為啥不來看望大舅呢?血濃與水,情深于根,“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我深深感到活著的人的確要珍愛你身邊的親人!
中秋散文: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曾幾何時,月圓人圓家亦安然;曾幾何時,親情混燥孽世亂離。小編整理了中秋散文,歡迎欣賞與借鑒。
中秋散文: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又逢一年之際的中秋佳節(jié),人們早已蠢蠢欲動地期盼著這個團圓的節(jié)日,早在幾周前月餅便充斥在大街小巷的商戶里,買月餅成了大家的又一趣味。
尤記起蘇軾的那首《水調歌頭》“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身為一名乘務員,在平時,為成百上千人提供便捷的出行,在中秋,為旅客的歸鄉(xiāng)之途保駕護航,而自己,卻不能在節(jié)日里與家人團聚。雖然如此,小伙伴們卻沒一句有怨言,依舊堅守在各自的崗位上,誠摯地為回家的旅人提供熱情周到的服務與暖心的問候。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在9月14日的航班上,飛機即將起飛,我看到一位旅客正舉著手機對著自己微笑,猜想他一定是在自拍。于是,我親切的走到他的身邊,準備提醒他關機時,發(fā)現(xiàn)這位先生正在視頻,只聽到他說道:“兒子,想爸爸了嗎?媳婦兒,這么久以來辛苦你了……”。我忍不住心頭一酸,頓住了腳步。看這位先生風塵仆仆的著裝,想必是在外打拼無法經(jīng)常歸家的人,趁著中秋將至,回家看望許久未見面的家人妻子兒女,看著他對著屏幕對面的妻子露出抱歉的笑容,我想,那些他沒能和家人團聚的日日夜夜,一定很漫長吧。
生命中總有許多的美好與遺憾,無奈與彷徨,即使細數(shù)也數(shù)不盡的喜怒哀樂,就像赫恩曼尼說的,我們太容易將生活視作線性的,前進的,向上的過程,但生活恰恰是螺旋的,有進有退,迂回曲折的。所以,盡情享受沒有答案的人生,未嘗不是一項優(yōu)雅而高貴的事業(yè)。
正如乘務員的工作一樣,看似每天重復著相同的工作,但遇見的是不同的形形色色的人。將旅客安全地送到想要去的地方是我們的使命,為他們提供暖心細心的服務是我們的情懷。就像大斯說的,要心懷期待,要讓微不足道變得重若千鈞,要讓細枝末節(jié)變得纏盤碩枝。
最后,致敬我們可愛的民航人,大家中秋快樂!
中秋散文: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離家在外很多年了,其實,孤獨總是有的,可是,今天,我格外的思念我的父母!
我是個只記得陽歷日子的人,直到今天早上,我才知道是端午節(jié)了。在端午節(jié)前兩天,是母親的生日,這些年以來,一直沒有時間,在母親生日的'時候和母親歡聚過。也許年齡不是很大的緣故,以前沒有自責過。可是,今天的電話打過去,心情一下子就無法平靜了。
今年母親生日的時候,正好趕在了星期日,姐姐們都回家了,大家都很開心,用了一天的時間歡聚,聽母親在電話里說著那天的情景,我的眼里,不知為什么,淚水撲簌簌就下來了。剛剛平靜了一會,姐姐又打來電話,又說了那天他們的快樂,我感覺到,那么難過,如果,那一天我能記得,回去多好。可是,周日那天,我的確有很重要的事要做,無法脫身啊!
母親,永遠那樣的寬容。她沒有讓別人打電話叫我,知道我的心情和我的忙碌。今天我還埋怨,母親卻說,本來誰都不想讓誰回去,可是,他們先斬后奏了,也沒了辦法。
母親,那個生我養(yǎng)我的人,在我的生命里,多么的重要啊!給了我生命,還用自己身上的美德,潛移默化的教育著我們。在我們家里,母親永遠的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從來不愿給別人添麻煩,哪怕是自己的兒女,哪怕是一丁點的生活小事,母親從來都是自己克服困難。比如盛飯吧,母親如果在飯鍋的跟前,就會主動的給我們盛飯,可是,換了別人在跟前,母親就會自己親自去盛,開始我真沒有發(fā)現(xiàn),后來,大了,慢慢的懂得了,才知道。這就是母親的偉大吧!
從一件小事上,正看到了一個人的內心靈魂。母親是淳樸的,是我們無數(shù)個偉大母親的一員,而且,在我的眼里,母親有時候比其他的母親更不容易,更艱辛。哎,我沒有能力改變什么,可是,我只想告訴母親,其實,我心里對您的愛,太深,太深。
今天,正值端午節(jié),想起了母親,更加的思念家人。真想一步就回到家。可是,我卻沒辦法回去。思念,思親,希望他們健康,快樂!
中秋散文: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自古以來,中秋節(jié)就是月圓人團圓的日子,今天雖然下著雨,可街上的商店還是擺滿了各式各樣的月餅以及應景的水果——柚子。許多人家上街準備烤肉材料,讓要用的東西無一不備,等著迎接夜晚美麗的月亮。
今天,天空下著毛毛雨,隨意晚上看不到月亮 ,也可真是中秋節(jié)的一大遺憾啊!雖然沒有月亮,但迎面吹來的徐徐微風,非常涼爽。我們全家選擇了在陽臺上過中秋。媽媽準備了月餅、柚子、湯圓。大家談天說地、心曠神怡,雖然沒有大魚大肉,可是快樂自在。這時候你爸爸剝開柚子,一股刺鼻的香味迎面撲來,里面的果肉鮮嫩多汁,吃起來想冰淇淋一樣,剛進入嘴里就化開了。我們一邊吃東西,一邊想著嫦娥玉兔的故事,還互相猜字謎呢!我和家人沉浸在了幸福當中。
“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這句話說的真不錯。我忽然想到了家鄉(xiāng)的奶奶,現(xiàn)在,她一定坐在家門前想著我們。
中秋節(jié)是中國的民俗節(jié)日,我覺得非常有意義,象征著我們的人情味濃厚,因此保留傳統(tǒng)的習俗以及一些凄美感人的傳說故事,一代一代的相傳下去,讓世世代代的子孫都能過惜福。
情感美文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一個人站在窗前,佇立于幢幢高樓之間,偌大的天地間,獨留我賞煙花飛滿天,人靜聽風過,看孤煙煙纏綿。
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這里的歡愉時刻擊打著我團聚的殘缺。薄涼到玉盤珍饈到苦酒殘羹,清苦到食不甘味,味同嚼蠟。誰也不知道現(xiàn)在我有多想家。兩行孤單淚正婉轉著尋路欲垂下。又寂靜無助的盤旋于眼崖!風一過化作輕紗縹緲,隱藏于不知名的黑夜轉角。
強閉上疲勞不堪的眼睛,只為看入夢后那如夢般一剎那的美,因為,夢里不知身是客,可以一享貪歡,誰知今夜注定無眠。
這萬家燈火點亮我百般思戀和枯焦的鄉(xiāng)愁,有沒有人從那民風純樸,青山綠水間來,輕輕悄悄的告訴我那里有沒有改變模樣,是不是還是重巒疊嶂,碧水藍天。有沒有人從那個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小城來,我們一起暢談那里街邊的燒烤怎么樣香脆可口,夏日里的十里荷塘是怎么樣的風景迷人,還講講今天那里的馬路兩旁是否也染上紅妝,有沒有人從我日思夜想的那個鄉(xiāng)村田園地方來,和我耳語一下家人朋友們的年夜飯有多么飄香,他們是怎么樣的卻話家長里短。
一川川的密林,那一梭梭的煙雨,阻隔沙灣,戈灘碧海,誰淡了門楣上的殘聯(lián),誰磨了濃墨又譜新一年的歌!我也想開口淺唱細吟,想不到最合適的腔調,最優(yōu)美的詞曲!
山那邊那個我筆尖下的少年,千百夜里你在我的夢里夜夜笙歌,如今你是否也像我想念你一樣,在想念,想念你的我!當你的端著那熱氣騰騰的年夜飯時,品嘗著每年一度的團圓盛宴時,是否想到我愛吃什么?我吃的是什么?是否知道我現(xiàn)在正隔著一紙書的距離,在遠方孤單的為想念你執(zhí)筆!
我感謝緣分讓我在最美的年華里遇見你,如果真的是前世五百次回眸,才贏得今生的擦肩而過,那么我前世一定是風你是云,有你的地方就有我追逐的痕跡,所以才有我們如今幸福的相擁在一起,如果真的是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求得共枕眠,那么我就是幾萬年前等待你的那只銀狐,終于盼來了千萬年后的今天與你執(zhí)手!
與你相逢其實就像一個夢,真的很感謝這來之不易的奇緣,讓我們于千千萬萬人中遇見彼此,讓我們在戀愛的天堂里,共賞藍天白云,尋覓花開花謝,攜手于小橋流水,漫步于日照西橋。
更讓我欣慰的是,我們之間沒有太多虛假的誓言,沒有太多甜言蜜語的滋潤,也沒有過早使用不適宜我們稱呼,我覺得一個“親愛的”,已經(jīng)普遍潮流化的語言比那些“老公,老婆”更親切,可愛俏皮,更有年輕的味道。
紅塵滾滾,長路漫漫,只有我們的愛情才有天山瑤池里的雪蓮圣潔,我們沒有用利益和欺騙給它涂抹上瑕疵,也沒有用金錢和物質為它鑲嵌上斑駁,甚至就算我們吵架,都沒有用一句臟話,粗話,流氓話等骯臟的字眼去辱罵對方。我很感謝這人生中的第一場戀愛。還是那么文明的戀愛,它不僅為我們洗凈鉛華,更讓我們成長。
我們的愛情,就像舒婷筆下的橡樹和木棉,我絕不學攀緣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絕不學癡情的鳥兒,為綠蔭重復單調的歌曲,絕不學險峰,增加你的高度,襯托你的威儀,我必須是你近旁的木棉。要作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我看你不需要仰望,你看我不需要彎下背脊。
親愛的,謝謝你,包容我的無理取鬧,忍受我的調皮搗蛋,遷就我的固執(zhí)任性,接受我的百般挑剔,原諒我的所有過錯。為我改變你最初的太過自我,為我放下你尊貴的顏面,為我忍住你倔強的脾氣,為我克制你最喜歡的娛樂,我不知道我是否在為別人培養(yǎng)標準的男人,無意間我卻把你培養(yǎng)得如此優(yōu)秀,如果我是你愛情世界里的第一個老師,我真的很擔心你會以一個所有女孩都覺得優(yōu)異的成績從我這里畢業(yè)。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你終究要比我優(yōu)秀,所以,我必須要求我與你齊頭并進。
還有爸爸媽媽,你們是否因為我的缺席把年夜飯做得簡單,是否正在擔心我今晚是否吃得好穿得暖,是否說把我愛吃的都我留到等我回來,其實這不用說我都知道,你們?yōu)槲也偎榱诵摹?/p>
可是,爸爸媽媽,我終究要長大,總不能永遠活在你們的庇陰下。我要有我可以飛翔的天空,我也得要有可以載我飛翔的翅膀。請你們原諒我的任性和固執(zhí),你們千百個電話催我回家我依然拒絕。
爸爸媽媽,我想對你們說,不是我不想回家,而是我不想我我太過于無知,無知到看到一個湖泊,就歡呼我到了海邊,無知到看到飛機劃過頭頂,還驕傲的和別人說我看到一只大鳥。無知到會說東方明珠是香港標志性建筑,無知到想要到北京去參觀世博館,我不想就這樣為周邊的人群添加生活笑料渡過一生,也不想一輩子就這樣成為別人茶余飯后的談資,我也不想將來我的孩子為了和別的孩子為爭論金字塔是中國的文明還是美國的建筑爭得面紅耳赤,只為一個都不正確的答案,所以我決定出來轉一轉,就算不是為我,也要為將來我的小孩積累更廣闊的生活素材。
有時候,我在想,我如果有一個可愛聰明的小孩,他一定要長得像我,不要長得像爸爸,因為我還不知道他爸爸到底長得有多丑,我不要求他太漂亮,和我一樣就好,我一定做他最好的啟蒙老師,教他領悟自然的每一棵草木,熱愛人間的每一縷陽光。
春天帶他去山邊聽流水潺潺,看百花齊放,品味春光融融里滲透的淡雅馨香,夏天帶他游走田間,讓他體會稻草劃過皮膚的瘙癢疼痛,告訴他那一片片的綠色不是熏人落淚的青蔥而是秧苗,秋天指給他看他愛吃的蘋果和梨,是長在什么樣的樹上,番薯和花生是怎么樣長在地里。冬天拉著他的小手,引導他觀察每一片雪花,是不是都是有規(guī)則的晶體,并告訴他蛇和青蛙需要冬眠,大雁和燕子都已經(jīng)南飛。
春節(jié)和他講傳統(tǒng)文化的歷史有多么悠,久端午給他講屈原如何忠心愛國,為何要自投汨羅江,七夕在葡萄架下給他講牛郎織女的故事,告訴他王母劃下的天河阻隔不了牛郎對感情的執(zhí)著。中秋吃著月餅在月光下給他講嫦娥奔月傳說,給他解釋月為什么會有陰晴圓缺,國慶給他講中國建國以來科學家們的豐功偉績,告訴他人們去到38萬公里的月球不再是個傳奇,情人節(jié)講爸爸媽媽如何相遇,之后才有的你,……,那將是多么的'幸福。
爸爸媽媽,我由衷的感謝您們,當我還是襁褓的嬰兒時,你們就悉心照料,到我豆蔻年華時,你們又耐心教導,現(xiàn)在已經(jīng)過了桃李年華,們還在為我操心,我知道孩子在父母眼里永遠長不大,我也想永遠做個孩子。唯一憎惡的莫過于年華易逝,容不得我再回到從前,騎在父親肩上,依偎在母親懷里。爸爸教我唱《十五的月亮》,媽媽教我唱《世上只有媽媽好》。這畫面離我越來越遠,可能在重演時我不再是扮演孩子的角色。
還有,我的朋友們,不論你們是結婚生子,還是單身貴族,不論你們近在我身旁,還是遠在他鄉(xiāng),不論你們是與我朝夕相處,還是從未謀面,我還是一如既往,感謝你們在即將過去的一年里,在我傷心時給我安慰,在我困惑時給我開導,在我無助時給我?guī)椭銈兪俏乙簧凶钪靛X的財富,不論你們陪我走過的是童年,初中,高中,還是大學,都是我一路收集的保存得最完好的標本,我們曾經(jīng)的歡笑或者暢談都已經(jīng)深深烙在我的腦海,從不曾遺忘。
我知道,人天生就不完美,我也一樣,不可能做到人人都喜歡,就算是陽光,有人愛他溫暖和煦,閑談也要挑一個陽光下的青草坪,有的人則討厭他光照刺眼,毀了少女白皙的皮膚,所以常常舉傘抗拒。就算是雨,也無法做到人見人愛,詩人喜歡他的詩情畫意,行人討厭他把道路變得泥濘。也許我出生的第一聲啼哭就帶著爭議,它是我母親的幸福,象征著一個新生命的來臨,同時也有可能打擾了鄰家孩子的午休,他媽媽正罵我來得不是時候。你說我能怎么做呢?
可能我應該還有很多像你們一樣的朋友,大概是因為我的興趣和愛好將我和她們變得陌生。
我喜歡寧靜,他們喜歡喧囂,我喜歡繪畫,他們喜歡音樂,我喜歡獨來獨往,他們喜歡成群結隊。我盡最大努力和他們呆一起。
我不愛喧囂,但我也常常生活在嘈雜的人群中間,因為這個社會處處是動物的嘶叫,機器的咆哮,所以我學會在任何人聲鼎沸的環(huán)境尋找一隅靜謐的天地獨自沉思,我不愛音樂,我從沒有叫任何一個人別再我面前放聲歌唱,也沒有叫他們關掉正在播放的歌曲和音箱。盡力克制自己別用我的興趣否定別人的愛好,不愛成群結隊,可我常常與朋友三五成群出沒于大街小巷,和賣菜的阿姨討價還價。我盡量不把個人情緒帶到每一個與我生氣無關的人面前來,所以我再怎么生氣見到熟悉的人都是大方的給一張笑臉,只有事過后,閑談時會向你們傾訴我當時有多么的悲傷。
然而,我依然做不到完美,可能在我眼里是一句玩笑話,但是它卻讓你們傷心難過,都是我隨便慣了惹的錯,希望你們能一如既往的包容我,相信我是有口無心,請給我時間慢慢改過,其實你們受的委屈也正是我的難過,清晨我還是含苞待放的蓓蕾,夜晚就是被冷雨澆落了一地花開后的荼靡。
我本不是為刻意奉迎某人而來,我也不想為個別性格習慣與我背道而馳的人改變自我,我努力去珍惜我身邊的一切,如果仍然有東西要從我指縫里溜走,那么我一定放手,斷然不會刻意強求和挽留。
還有你們必須原諒我漸漸少去的問候,我也不想找太多的借口,節(jié)日時收到你們給的祝福,生日時收到你們的短信,我感到非常幸福,也很感謝。我已銘記你們對我的情意。
不論我犯了什么錯,請別罵我的父母和老師沒有把我教好,你們的短信,留言,問候我沒有回復,可能是我個人的疏忽,懶惰,和遺漏,不是他們沒有教我什么叫做禮尚往來。
親愛的,你們也要知道,一母養(yǎng)九子,九子九個樣,不管是容貌,性格,成就都各不相同,遇到我這樣的孩子,我父母可能也痛心疾首。更別罵我老師死的早,枉我讀了那么多書,在我生命里遇到的每一位老師,他們都兢兢業(yè)業(yè)于傳道受業(yè)解惑,都要求我做到誠信博學創(chuàng)新,他們的學子有的也名揚四方,遇到我這樣的學生,他們恨鐵不成鋼。
親愛的,你們不應該拿我的不才去辱罵他們,不論是我的父母還是老師,他們對我的期望不比你對我的期望低多少,我父母期望我比玉帝的女兒還優(yōu)秀,他們希望我能歌善舞,能織皮帛錦緞,能上廳堂,能下廚房,張口就口吐蓮花,移步就翩若驚鴻,行動時身姿輕盈曼妙,談笑時風度高雅迷人。嫻靜時如嬌花照水,行過處如弱風拂柳。老師期望我能登高作賦,臨清流作詩。能有班姬續(xù)史之姿,謝庭有詠雪之態(tài)。能有太史公的神來之筆,能作千古傳唱的鴻篇巨制。然而我不是璞玉一株,任他們怎么雕琢也不可能光彩照人,熠熠生輝。
此刻我心也有千千結,我也想破繭成蝶,就算是擁有曇花一現(xiàn)的美,至少我有盛開過,所以不后悔最后的枯萎,不是每朵花都是向日葵,生來就有陽光撫照,我生長在幽谷底,必須靠自身的枝蔓一點點沿著峭壁攀爬,我改變不了前路的兇險陡峭,但愿怪石嶙峋可以給我促足一瞬間。我不怕一路上的孤獨無助,就怕在孤獨無助時還有人對我落井下石。我從不指望除父母以外的人可以幫助我多少,若有心存感激,若無我不勉強。所以不會將不確定的未來系在不確定的人生上。
今晚窗外樹枝上那一串串高掛的燈籠,紅得像我的臉,不是我有水蓮花那不勝風涼的嬌羞,不是我有多情女郎那一低頭的溫柔,我只是正在癡想明早貪睡時的慵懶,不料那兩團酡紅竟偷偷爬上了雙夾。
多么期盼黎明早一點敲響新年的鐘聲,因為過完今晚,又是從頭開始,努力做一個獨立自強的女子,詩一樣的姑娘,不討厭茶一樣的清苦,不厭倦酒一樣的辛辣,生活如果黑暗,學會自己尋找陽光。
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開心日記
一年一度的春節(jié)在人們歡欣綻放的笑靨里,在人們匆匆準備行裝里,在街道旁張燈結彩的布置里,正邁著輕盈的步伐悄悄地一步步走來。
每到佳節(jié)回家團聚,是中華民族首選的習俗。
我們小區(qū)有一對中年夫妻,安徽六安人。男的姓王,敦厚粗壯,皮膚黝黑,每天收購廢舊品;女的慈眉善目,面色白晢,衛(wèi)生環(huán)保工作。他們一家租住在小區(qū)原來物管員居住的房子里。天沒大亮夫婦就起身,女的拿著衛(wèi)生工具,急匆匆地出了門。男的晚上要到【第7句】:八點鐘才踩著裝得滿滿的三輪貨車姍姍回來。這幾天男的沒有外出收購,卻天天看見他從外面大包小包的拎回一些貨物。我笑著問他:“怎么,老王準備年貨了?”他笑容滿面地告訴我:“這是給我小孫子買的。”他指了指手中的.包,“一年沒見著,不知道這些衣服是否合身。”“哦?你怎么不買些吃的和玩的?”“早買好了,一大堆呢!”他抑制不住的喜悅從每一個毛孔中向外洋溢著。“今年早點回去,這小東西早就盼我了。哈哈!”他裂開的大嘴似乎一直沿到耳根。
前幾天我在超市買東西,在收銀臺交錢時,排在我前面的一個提著大包的小年輕,交款時少一元錢,拿出大票子來,收銀員又沒有零錢找,我便拿出一元錢給這小伙子墊上了。這小年輕連聲道謝。他一回頭,我才看出來原來是租住在我們小區(qū)旁邊的送牛奶工小李。小李是安徽銅陵人,一口地道的銅陵土話。他個子不高,瘦瘦精精的。夏天赤膊,你能看見他胳膊上的肌肉像鵝蛋凸顯出來,渾身的肉疙瘩,一塊一塊地似乎要從皮膚中爆裂開來。小伙子干事勤奮踏實,為人和藹可親,可是一著急說話容易結巴。我問他:“你買的什么東西這么一大包?”他靦腆地笑笑,“這不快過年了嘛,給我老父母帶些回去。”我打開包一看,原來是二瓶酒和一件鹿茸襖。我笑著說:“你看來還是一個孝子嘛!”他尷尬地結巴起來:“還…還…孝子呢?一年…一年到頭,不…不在家。”我略帶玩笑地學他結巴地說:“你…你…不也是為了賺錢,賺錢…娶媳婦嘛?!”他的臉立即漲的通紅了,說不出話來。
我們小區(qū)的巷子口,有一家小吃店,是一位三十多歲年輕人開辦的。這老板也是安徽安慶人,雇了二個小伙計。他家賣的混沌很有特色。混沌的佐料有雞精,蝦米,黑木耳,再在上面撒上一些蔥花,澆上他們家特制的辣油,真是噴香撲鼻,叫人垂涎欲滴。我經(jīng)常在這兒吃早點。前二天他家就貼出了告示:小店從本月十九號開始關門打烊。我吃早點時與老板開玩笑:“怎么,老板歸心似箭了?”老板是個隨和機趣,毫無拘束的人。他悄悄地走到我邊上,嘴巴貼著我的耳朵,壓低嗓音,似有似無地說上一句:“想老婆啦!”我不由得“撲哧”一聲,把剛吃的混沌吐了出來。他立即又一臉正經(jīng),似乎莫名驚詫,而又一肚委屈地問:“說錯啦?”我急忙笑著說:“沒錯。沒錯。愛妻之心,人皆有之。”他隨即又一臉的俏皮:“我說的嘛,一年到頭忙得什么都不敢想。過年了,難道還不能想想?!”
我們小區(qū)附近有一家菜場,菜場外面一條小巷便自然成了集貿市場。除了一些擺地攤的小商販,還經(jīng)常有一位拉著二胡乞討的老人,據(jù)說是安徽天長人。老人滿頭白發(fā),胡須花白,皺紋如一條條溝渠,橫七豎八地爬滿臉盤。常年穿一件黑大褂,一條污跡斑斑的灰色長褲可能從未洗刷過。老人眼神不太好,經(jīng)常半瞇著眼,坐在一張四方凳上。但是他的二胡卻拉得出神入化,我經(jīng)常路過,便不由自主地駐足聆聽。有時胡聲宛轉悠揚,如草綠花紅;有時胡聲激昂亢奮,如高山瀑布;有時胡聲又如泣如訴,
似纏綿不休;有時又歡快奔放,如駿馬長嘶。每路過時,我總要在他腳前的鐵罐子里放上幾塊零錢。這幾天老人不見了蹤影。我向一旁的小商販打聽,他們告訴我,老人回家過年去了,家里還有老伴和小孫子。
……
我對安徽人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情結,也許正因為我母親是安徽人吧。
我只是在母親去世的前一年,帶母親去過已離開故土七十年的安徽。但是那次母親的故鄉(xiāng)已發(fā)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面目全非,只有故土的鄉(xiāng)音和家鄉(xiāng)菜,才能激起母親的濃濃故土鄉(xiāng)情。
每到佳節(jié)母親的身影總是在我身邊隱現(xiàn)。
我記得每到過年前幾天,母親總是要我拿著一些糯米到“沖糯米”的人家把糯米“沖”成糯米粉,回家后母親再精心細作地把糯米包成湯圓。湯圓的餡有多種多樣,有肉餡的,有紅豆餡的,有蔬菜餡,還有白糖餡的。母親說這叫“五彩繽紛”,圖個來年吉利。三十晚上母親要把湯圓全部包好才睡。初一一大早母親就起來為我們下好湯圓。母親說:“大年初一吃湯圓,就圖個一年到頭團團圓圓。”有一年母親下好湯圓,揭開鍋蓋一看,湯圓全部是橘紅色。母親起先嚇一跳,不敢要我們去吃。外祖母卻說,這是大吉大利,紅紅火火。結果我們膽戰(zhàn)心驚地把湯圓吃下去,既沒有發(fā)生什么事,那一年也沒有什么大吉大利的事。我至今也不明白。
我記得大年初一,母親不準我們動掃帚,即使有客人到來,或是我們吃的瓜子殼和花生殼撒了一地,母親也不準我們掃地。母親說,掃帚辛苦了一年,也應該讓它休息休息。外祖母說,初一動掃帚,容易帶來晦氣。于是我們家至今有個習慣,初一從不打掃衛(wèi)生。
我還記得有一年過年期間,學校里進行乒乓球比賽。我是班上的乒乓球隊員。可是沒有一件像樣的新衣裳,母親便連夜把父親以前的一條褲子給我改裝,我睡到半夜還聽見母親腳踏縫紉機的“噠噠”聲……
母親過世已經(jīng)三年多了,每當憶起母親,臺灣詩人余光的著名詩句總是不由自主地在我耳邊響起“小時候,鄉(xiāng)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長大后,鄉(xiāng)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后來啊,鄉(xiāng)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我在外頭,母親在里頭……”
是的,回家與親人團聚。這是每個中國人的習俗,也是每個人心靈的歸屬。親人可能不富有,但那里有溫馨;故鄉(xiāng)可能不繁華,但那里有家園;親人可能不浪漫,但那里有真誠;故鄉(xiāng)可能不深沉,但那里有源頭。回家吧,回去就是給親人最好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