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征
象征
①一座城市,需要一件象征之物。如果這座城市有著悠久的、無法折疊包裹起來的歷史,那象征之物可以打包,裝運,送達世界的各個地方;如果這座城市的歷史與一種源遠流長的文化呼吸相通、血脈相融,那象征之物是一種形象的語言,在無聲中傾吐,在靜默中傳達;如果這一脈源遠流長的文化瑰異、靈動、飛揚,那象征之物在它有限的外質之中,須當得起這瑰異、靈動、飛揚。城市無法移動,象征之物會帶上城市的歷史、文化、特質、氣息與特有鄉音,在世間游轉。無論身處何地,它朝向的、歸結的是一個恒定的中心——以它為象征的那座城市。
②那年春天,我想選一份禮物送給一位從荊州走出去多年的長者,斟酌再三,最終選擇了它——虎座鳥架鼓。
③它,盛裝在花紋古樸的禮品盒里。盡管只是一尊用現代工藝仿制的藝術品,漆色簇新,絲毫看不出年代久遠的痕跡,可我知道,它的形態、它的色彩、它精美的紋飾以及它所蘊涵的,都出自千年前遙遠的時空。
④它,是從這座城市紛繁的歷史掛飾中摘下的一件,和很多的漆木器、絲綢、鐵器、陶器一樣,經過風歷過雨,土淹過水漬過,記載過輝煌、榮耀、尊寵,也見證過興亡、榮辱、欣悲。在它的身上,潛隱了傳自久遠年代的密碼。那密碼,可能隱伏在黑、黃、紅的簡單又絢麗的漆色中,隱伏在一道道鳳羽花紋、虎身斑紋的細節彎轉處,也可能融化在鳳鳥高昂的喙與臥虎圓睜的眼中,融化在輕輕擊響、悠悠蕩開的鼓聲中。
⑤一年后,我去北京,坐在長者家中,看見櫥柜里那尊熟悉的虎座鳥架鼓。它端坐在十分醒目的位置,隔著玻璃窗,越過明亮的燈光,與我默默對視。那一刻我恍惚遇到了熟悉的鄉人,繃得緊緊的神經驀然放松下來。長者與我聊起家鄉,家鄉的變化他一直十分關注。他說,這是無論時間如何流轉也割舍不斷的牽系……話語就此找到對接的通道,變得暢達。
⑥那時,我還不知道,幾年后的秋天,虎座鳥架鼓會從我國5萬余件古文物中脫穎而出,經由一張方寸之票插上“翅膀”,飛向世界各地。在它的羽翼上,將帶著人們的消息、問候,帶著人們的心意、祝福,也帶著伴我成長的這座城市的氣息,從一雙手飛向另一雙手,從一個地方飛向另一個地方,從一種膚色飛向另一種膚色,從一顆勃勃跳動的心飛向另一顆勃勃跳動的心……在那些地方,會不會有人一眼認出它來,心里泛起溫暖的漣漪,引動思鄉的情愫?
⑦不用說,他(她)的腳步出發的地方,一定是我腳下這片土地,承載千年楚文化瑰麗與神奇的這片土地。(作者:王蕓,有刪改)
【問題】
【第11句】:(2分)讀第①段思考:作為一座城市的象征之物必須具備什么條件?
【第12句】:(2分)讀第⑤段,從“它端坐在十分醒目的位置”這句話中你讀出了哪寫信息?
【第13句】:(2分)讀第⑥段,請你從修辭、內容、情感等方面賞析劃線句子。
【第14句】:(3分)讀第⑦段,文中“不用說”、“一定”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第15句】:(3分)也許你沒有見過“虎座鳥架鼓”,通過閱讀和想象,請你用簡潔的語言描繪它的形態。(20字左右)
【參考答案】
【第11句】:(2分)(能代表這座城市)應帶上這座城市特有的歷史、文化、特質氣息甚至是鄉音?
【第12句】:(2分)說明主人十分珍愛這件禮物,表明老者對家鄉的牽掛(言及一點即可)
【第13句】:(2分)修辭角度:擬人、排比,寫出象征之物向世界傳遞荊州的歷史、文化和熱情;內容角度:豐富的內容凸顯了象征之物的豐富內涵和重要意義;情感角度:表達了作者的欣喜、自豪之情(選擇一點即可)?
【第14句】:(3分)描述出虎坐、鼓、昂首的鳳、絢麗的色彩等關鍵信息即可
【第15句】:(3分)作者堅信每個人都會有對家鄉的那份牽系(答對荊州歷史文化的自豪贊美亦可)
相關專題
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