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描寫的句子滿分作文匯集50句
環境描寫的優秀作文
環境描寫是指對人物所處的具體的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的描寫。其中,社會環境是指能反映社會、時代特征的建筑、場所、陳設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風等。
環境描寫的優秀作文篇一:
我的家鄉在秭歸,靠西有一個偌大的菜市場。這個菜市場2024年才投入使用,是經過改造新建的一個嶄新的菜市場,干凈整潔,功能分區,配停車場,供水到攤,活禽加工定點分配合理,攤點攤位上擺放著紫瑩瑩的葡萄、黃橙橙的柑橘、火紅火紅的蘋果……各類新鮮的蔬菜,尤其是那白嫩嫩的自產自銷的卷心菜,像一個個胖娃娃……營造了很好的購物環境。
前不久,我隨媽媽去菜市場買菜,走近一看,發現美麗的菜市場竟然變成了一個垃圾場,攤位上面擺放的各種水果或各種蔬菜到也還是那么新鮮,可地上垃圾遍地,人們放腳的地方總是臟兮兮的。看到漂亮的菜市場變成這個樣子,心里很不是個滋味,仿佛聽見菜市場在訴說:“我忠心耿耿地為你們服務,你們為什么要把我變這么臟、這么難看呢?”我自言自語地說“不要傷心,我會幫你的。”于是,我從媽媽手中要來方便袋,彎下腰,開始撿地上的垃圾。這時,其他人群看見了,也跟著一起撿,不一會兒,掃的掃,撿的撿,把口袋里垃圾送回了“家”,菜市場變干凈了。它高興地對大家說:“謝謝你們,我又恢復了美麗的模樣。”我輕輕地對它說:“不用謝!”說完,我和菜市場都笑了!
是啊!保護環境,人人有責,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我們的生活環境就會一天比一天更美好!
環境描寫的優秀作文篇二:
我的家鄉在秭歸,是1998年搬遷新建的一個小縣城,被譽為“壩上庫區第一縣”,這里天空湛藍深遠,空氣清新甜潤,山清水秀,鳥語花香,是個美麗的地方。
可是,就在剛搬遷的那些年里,家鄉處于新建期,到處塵土飛揚。長江母親河沒有“臉面”,垃圾鋪在江面上,飲料瓶、易拉罐、零食袋等漂浮物在江面上“游來游去”;公園里垃圾滿地,人們看見這些垃圾后,順腳一踢,輕飄的便飛起來,滾動的便滑落到草坪上去了;菜市場更臟,血雨腥風,泥濘遍地,什么味兒都有,人們買菜不得不捂著鼻子繞道走,要是下雨天,一不小心就會滑倒,弄的滿身是泥,成了一個“落湯雞”……
這環境,叫人怎么住的下去呢?家鄉人們逐漸意識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啦!
為了徹底改變生存環境,家鄉人民從治理長江做起。首先清理沿江工廠排放污水,科學治污;再治理滑坡,沿江綠化,并派船只打撈江面上的垃圾等,現在的長江兩岸綠樹成蔭,江水清澈見底,小魚小蝦快活地游來游去,鴨子、鴛鴦在水中嬉戲,高峽平湖,風光無限!家鄉的公園變得很美,樹木高達茂盛,花兒名目繁多,五彩繽紛:紅的、紫的、粉的、黃的、藍的,有名字的,沒名字的,爭奇斗艷,競相開放,成了人們休閑、賞花、玩耍的好去處;最值得一提的菜市場了,干凈整潔,功能分區十分合理,配套設施建設應有盡有,營造了良好的購物環境,家鄉人們在菜市場里買菜是一種享受呢!
近年來,家鄉的環境變化真大啊!現在的秭歸小縣城,簡直就是人間天堂!
環境描寫的優秀作文篇三:
箍桶老人將他的鋪子遷得更遠了。
鎮上的人忍不住紛紛詢問,老人只一擺手:“我只想找個更適合做箍桶的地兒罷了。”
小鎮是個古鎮,青磚灰瓦,淙淙流水,靜謐安恬得如一只溫順的貓,瞇著眼走在吳儂軟語的咿咿呀呀里。
鎮子以箍桶聞名,很有幾個手藝不錯的工匠。這樣安靜優美的環境里,工匠們心無旁騖地把祖上的手藝磨了又磨,日益精進。
直到一天,高跟鞋和涼傘踏進了古鎮的寧靜中,重金買下了一個箍桶,如同一粒石子投入了湖心。
一石激起千層浪。
工匠們再無心做工了。他們把鋪子遷到了通衢處,花重金裝飾了鋪面,淳樸的手藝人開始了拉鋸談價的勾當。
只有老人將鋪子往里遷了遷。仍舊是簡樸得有點簡陋的店面,仍舊是一個小木牌上有點笨拙的字“箍桶”。
老人在安靜的環境里琢磨著他的手藝。
拿起一塊木料,先是順著紋理仔仔細細地端詳,用指腹摩挲著紋路,然后刨木。桶身處寬長,桶沿窄短,疏密有致。上墨線時,老人的手一下一下有規律地擺動,一道黑色漸漸成型,不用尺量,那定是精準的。可謂“超乎技而近乎道”。
滿地盛開的`刨花與原木清香中,老人指點著自己的江山。如梨園戲骨,一個轉身便做到了極致。
老人手中的箍桶,不是商品,而是有血有肉有靈魂的藝術品。
一切都是因為老人懂得,作為一個箍桶匠,他要學會尋找一個適宜做箍桶的環境。即使為外界所擾,也不應該忘記自己的本分。
我一路踏進老人新開的鋪子,穿過明亮的喧囂的店面,穿過放著洋洋得意的用黑色加粗的字體寫著“請勿觸摸”的牌子的桌子,那里擺放著粗糙廉價的靈魂。老人的鋪子里清靜、簡單,只有一臺吱呀不停的電扇與老人的箍桶們。
鋪子外安靜幽美,真是個適宜做手藝的地方。
老人暫時歇了工,在門前的小凳子上抽起了旱煙,悠然自得。見到我,笑著招呼我:“丫頭,看這兒環境多合適。”
是啊,人應該如洞中的蝶,當外界環境侵擾時,尋找適宜的環境。這樣,才能守住自己的本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