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寫人的好句子賞析匯集50條
紅樓夢經典人物句子分析
●王熙鳳
第三回 賈雨村夤緣復舊職 林黛玉拋父進京都 ……
一語未了, 只聽后院中有人笑聲,說:"我來遲了,不曾迎接遠客!"黛玉納罕道:" 這些人個個皆斂聲屏氣,恭肅嚴整如此,這來者系誰,這樣放誕無禮?"心下想時,只見一群媳婦丫鬟圍擁著一個人從后房門進來. 這個人打扮與眾姑娘不同,彩繡輝煌,恍若神妃仙子: 頭上戴著金絲八寶攢珠髻,綰著朝陽五鳳掛珠釵,項上戴著赤金盤螭瓔珞圈,裙邊系著豆綠宮絳,雙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著縷金百蝶穿花大紅洋緞窄Ё襖, 外罩五彩刻絲石青銀鼠褂,下著翡翠撒花洋縐裙.一雙丹鳳三角眼,兩彎柳葉吊梢眉, 身量苗條, 體格風騷,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起笑先聞.……
【人物賞析】首先,從人物的氣質著手,嘆鳳姐“恍若神妃仙子”,再以穿著充實“神妃仙子”——“頭上戴著金絲八寶攢珠髻,綰著朝陽五鳳掛珠釵,項上戴著赤金盤螭瓔珞圈,裙邊系著豆綠宮絳,雙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著縷金百蝶穿花大紅洋緞窄Ё襖, 外罩五彩刻絲石青銀鼠褂,下著翡翠撒花洋縐裙”如此,由這些服飾,讀者心中已經大致描繪出了這神妃仙子的外表雛形;接下來,進一步細化,用“一雙丹鳳三角眼,兩彎柳葉吊梢眉”這兩個最具人物性格的特征,繼續刻畫雛形的五官、相貌。然后,簡略的從人物整體形象“身量苗條, 體格風騷”來使讀者心中映現出一個完整的人物形象。“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起笑先聞.”兩句看似無用,卻實在給這神妃仙子的形象注如入了性格活力——含威夾媚、精明圓滑。
然后,樓主如果有興趣,去讀一下偶摘抄這一段的后半段,無處不從側面刻畫出鳳姐的'含威夾媚、精明圓滑。
對賈寶玉的描寫,是偶覺得小說中最經典的:
●賈寶玉
第三回 賈雨村夤緣復舊職 林黛玉拋父進京都 ……
心中想著,忽見丫鬟話未報完,已進來了一位年輕的公子:頭上戴著束發嵌寶紫金冠,齊眉勒著二龍搶珠金抹額, 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紅箭袖,束著五彩絲攢花結長穗宮絳, 外罩石青起花八團倭鍛排穗褂,登著青緞粉底小朝靴.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曉之花, 鬢若刀裁,眉如墨畫,面如桃瓣,目若秋波.雖怒時而若笑,即 視而有情.項上金螭瓔珞,又有一根五色絲絳,系著一塊美玉.黛玉一見,便吃一大驚,心下想道:"好生奇怪, 倒象在那里見過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只見這寶玉向賈母請了安,賈母便命:"去見你娘來. "寶玉即轉身去了.一時回來,再看,已換了冠帶:頭上周圍一轉的短發,都結成小辮,紅絲結束,共攢至頂中胎發,總編一根大辮,黑亮如漆,從頂至梢,一串四顆大珠,用金八寶墜角,身上穿著銀紅撒花半舊大襖,仍舊帶著項圈,寶玉,寄名鎖,護身符等物, 下面半露松花撒花綾褲腿,錦邊彈墨襪,厚底大紅鞋.越顯得面如敷粉,唇若施脂, 轉盼多情,語言常笑.天然一段風騷,全在眉梢,平生萬種情思,悉堆眼角.看其外貌最是極好,卻難知其底細……
【人物賞析】其實,寶玉的描寫和鳳姐的描寫手法雷同,花重筆墨刻畫出了寶玉富貴公子形象,又借“西江月”批詞——
”無故尋愁覓恨,有時似傻如狂.縱然生得好皮囊,腹內原來草莽.潦倒不通世務,愚頑怕讀文章.行為偏僻性乖張,那管世人誹謗!
富貴不知樂業, 貧窮難耐凄涼.可憐辜負好韶光,于國于家無望.天下無能第一, 古今不肖無雙.寄言紈э與膏粱:莫效此兒形狀!“
似貶實褒地告訴讀者其人物性格——平等待人,尊重個性,主張觀念自由;憎惡封建禮教的束縛,蔑視虛偽、丑惡和腐朽無能的封建貴族社會,尊重受封建社會壓迫了幾千年的女性。與黛玉的相愛,便是其對個性自由追求的集中表現。黛玉憎恨繁文縟節、蔑視功名權貴,和寶玉有著共同理想和志趣。故作者在描寫寶玉的時候,從側面借黛玉心理“好生奇怪, 倒象在那里見過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來表現了寶黛的志趣相投并映襯“木石前盟”的鋪墊
《紅樓夢》 人物分析
【第1句】:賈寶玉
主人公賈寶玉是一個又奇又俗的人物。構成他性格的主要特征是叛逆。他行為“偏僻而乖張”,是封建社會的叛逆者。他鄙視功名利祿,不愿走“學而優則仕”的仕途。他痛恨“八股”,辱罵讀書做官的人是“國賊祿蠹”,懶于與他們接觸拜會。
他不喜歡所謂的“正經書”,卻偏愛于“雜書”,鐘情于《牡丹亭》、《西廂記》。他還對程朱理學提出了大膽的質疑,認為“除《四書》外,杜撰的太多了。”這充分顯示出了他是封建君主制度的“逆子貳臣”。
他認為“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鐘于女兒,須眉男子不過是些渣滓濁沫而已”。在這種駭世驚俗的思想指導下,寶玉終日“在內幃廝混”,并鐘愛和憐憫女孩子,鐘愛她們的美麗、純潔、洋溢的生氣、過人的才智,憐憫她們的不幸遭遇,憐憫其將嫁與濁臭的男子,失去了她們的圣潔之美。賈寶玉道:女子出嫁前為珍珠,嫁人后便失去光芒成了死珠,再老便與污濁男子同流,成為死魚眼了。他甚至為自己生有一個男子之身而感到無可挽救的遺憾。
在他的生命歷程中,最重要的一件事無疑就是與林黛玉的相愛了。這場戀愛,一方面開始于叛逆性格,另一方面又促使了他的叛逆性格的最終形成。這是他生命史上最大最重要的叛逆行為。寶、黛不但要求婚姻自主,而且在戀愛中背離了封建社會的人生之道。他們在反叛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最后導致了兩人的悲劇結局。
【第2句】:林黛玉
林黛玉是一個才華橫溢而性格孤傲的女子,“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玉帶林中掛,金簪雪里埋”,則是她的寫照。她從小失去雙親,寄居在榮國府,雖然賈母對她疼愛有加,但由于清高自尊的個性,她常生“寄人籬下”的傷感。
她多愁善感,常常為別人不注意的小事而悲傷流淚。正如小說中所描寫的“黛玉葬花”一幕,就突出了這一點。花開花謝本來就是自然景象,但她卻由此而想到人生的悲歡離合、聚散無常。她為落花嘆息,她把寶玉引為知己,同看《西廂記》,把人生的希望都寄托在寶玉身上。她深愛著寶玉,但又感到很難如愿。于是,她因想爭取自己的位置但又多次失敗而顧影自憐,暗泣于無人之處。
她的內心世界似難捉摸,但也常常將其顯露于外。若寶玉“得罪”了她,她便生氣,淚水漣漣,甚至為他而生病。表面上這樣,其實內心仍是掛念著他,借口去看他。寶玉一病,她為之而傷心,為之而哭泣。但由于封建禮教道德的約束,她不得表白,不得自已,最終在寶釵出閣之日郁郁而死,沒能了卻自己的心愿。
曹雪芹深愛他筆下的林黛玉,愛她的一切,愛她的笑和淚,愛她的喜與悲。正是由于這種刻骨的愛,才使他將黛玉對寶玉的一段癡情演繹得美麗異常,刻畫得入木三分,為世人塑造了一個“心較比干多一竅”、反封建禮教的光彩照人的形象。
【第3句】:王熙鳳
榮府內,還有一個與眾不同的人物,她便是王熙鳳。王熙鳳的陰毒可謂人人皆知,作為榮府“總管”,她弄權作勢,兩面三刀。她用毒計害死賈瑞,又陰謀逼死尤三姐。她生性尖酸刻薄,到最后害了全家。她的個性是潑辣的,文中處處都不忘點明這一點,像她過生日那天,與那淫婦拼命,向老太太求救,足以見得。但畢竟她很能干,榮府上下大小事務都得她說了算,又善于迎合賈母,深得老太太的寵愛。又因此遭到嫉妒。
【第4句】:探春
賈探春,賈政之女——她沒有黛玉的纖細憐人,沒有寶釵的乖巧伶俐,沒有香云的活潑開朗,卻有卓超的才干,過人的智慧,深僻的見解,遠大的眼光,這些在第【第5句】:六回“敏探春興利除宿弊,賢寶釵小惠全大體”中精彩地表現出來了。
王熙鳳因病臥床不起,便由探春、寶釵,李執等人主持家務,此期間,探春查看家中大小帳目,發現發放給各個房的月錢和發放給買辦的重疊了,便想出了兩全的辦法,與寶釵等人商議.“年里往賴大家去,與她們那兒的姑娘閑談,才知她們吃的筍菜魚蝦,一年還有人包了,年終足有二百兩銀子,從那日我才知道,一個破荷葉,一根破草根子都是值錢的。”發放月錢重疊之事于賈府已早有弊,可滿園子的姑娘丫頭無一人能指出個一二三來,探春卻從賴大家中得到啟發,和自家的情況對比,最后提出好的辦法,豈不是足以見她的辦事能力和精干了,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分析綜合解決問題的素質。誰怪寶釵說“真真膏粱 之談!你們雖是個千金,原不知道這些事”而后寶釵又玩笑似的說“你才辦了兩天事就利欲熏心,把朱子都看虛了。你再出去,見了那么利弊大事,越發連孔子也都看虛了呢。”探春聞此言,卻一本正經地回答“你這樣一個通人,竟沒看見姬子書,當日姬子云:‘登利祿之場,處運等之界者,窮堯舜之詞,背孔孟之道……”如此一番精辟的言辭,豈是一位普通女兒說得出的,非有政治眼光能矣!
第五十六回中的探春,以處事的果斷干練顯示出了她卓超的才干,而寶釵的嬉言卻引出了她政治性的言論,真是叫人回味無窮,拍案叫絕!
【第5句】:劉姥姥
紅樓夢》中出場人物有四百多位,而且個個栩栩如生,就是那些著墨不多的次要人物,也是寫來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就拿劉姥姥來說說吧。
出身鄉村的劉姥姥來到了賈家,鳳姐導演了一幕鬧劇,在賈母那里吃飯的時候,丫鬟只撿了一個鴿子蛋放在劉姥姥那里,劉姥姥不知羞恥地說:“老牛,老牛,食量大如牛”,此時老劉那種直爽,快直的農民性格表現的淋漓盡致。然后劉姥姥又說:雞蛋俊,小巧”,說明她見識敷淺,只知道吃。到后來鴿子蛋滾到地上,劉姥姥趕緊去揀,其農家那種艱辛勤儉窮酸的形象躍然紙上,與高貴闊氣的賈家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體現了封建官僚與窮苦百姓差距之大,諷刺了當時的封建社會。最后,她與眾姑娘對聯,用的都是粗俗的言語,可見她文化甚少,引得大家一陣大笑。
總之,劉姥姥這種封建、貧窮、可笑的形象通過作者的筆墨,全部體現出來。
【第6句】:晴雯
晴雯乃賈府內又一封建禮教的叛逆者。他天生的叛逆,直率,任性以及無所忌憚的言辭給讀者呈現出了又一個鮮明的人物形象。
晴雯并未因為寶玉是她的主子而謙虛,忍讓他的無理大罵,而是以理辯駁。例:“平日壞了多少寶貝也不心疼,今兒一把扇子惹發了這么大問題”。“今兒一把扇子就這么著”。“何苦來呢。嫌我們就打發了我們,再調好的使”。“我是一個蠢材,那里陪打發吃果子呢?倘或在砸了盤子,更了不得!”。只見她的反抗精神。而襲人的好心勸解又被她冷嘲熱諷地反駁一翻,可見她的直率。而她又以撕扇子來取樂,不顧他人的.看法,盡由自己開心,事后會做何評論,造成何種影響他都不會去理會。還有幾句:“我不敢惹爺”“既這么說你就拿了扇子我來撕”等。這一切刁酸無忌的語言把她的任性,也是我行我素的反叛精神就表現的淋漓盡致了!
也正是這一系列語言使晴雯這一鮮明的人物形象躍然紙上了。
【第7句】:薛寶釵
紛飛蝴蝶繞樓院,暖逐東風撲幾回。扇影亂搖忙玉腕,粉痕斜溜濕香腮。偶因游戲間消遣,豈為迷藏暗捉來。恰怪亭中私語久,防人忽把綺窗開。薛寶釵在《紅樓夢》中份演著重要的角色。她是封建各種禮束的守衛者,并且自身深受其害。她在家中與人關系甚好,受眾的喜愛。她的性格中有王熙鳳為人的圓滑,林黛玉小心和與賈寶玉完全對立的封建束縛的思想。如在每四十八回中,薛姨媽道:“……鶯兒一個人,不夠伏侍的,不要買一個丫頭來你使。〃寶釵道:“買的不知底細,倘或走了眼,花了錢事小,沒的淘氣。倒是慢慢打聽著,有知道來歷的人買個還罷了。〃這里表現出她的處事小心。又如香菱向寶釵道:“我原要和太太說的,等在爺去了,我和姑娘做伴去。我又想恐怕太太多心,說我貪著園里來玩,誰知你竟說了!〃寶釵笑道:“我知道你心里羨慕這園子不是一日兩日的了,只是沒有空兒……,所以趁著機會,越發往上一年,我也多個做伴的,也遂了你的心。〃這里表現出寶釵了解家人心里,為人圓滑。總之,薛寶釵是個深受封建束縛的人。
【第8句】:平兒
要說《紅樓夢》里丫環最漂亮的,還得是平兒,由于她被賈璉收了二房,所以地位也就不同于別的一般的丫環了,但她的出身低微這個事實卻一生也抹不去,這也就決定了平兒在大觀園中的地位不會太高。
平兒天資聰慧,可偏與王熙鳳成主仆關系,則顯得有點兒“小巫見大巫了”,不過在日常事務處理上,平兒可是幫了鳳姐的大忙了,所以說王熙鳳對平兒也挺好。
但雖說跟著王熙鳳吃香的喝辣的,但也有不如意的地方,比如說平兒實際上去賈璉也有愛幕之情但是有王熙鳳在,她也不敢太過于表露,而且由于鳳姐婚久不孕,使她更加看管賈璉,不讓他和別的女人相處太密切,當然,這一切都不是從表面上能看出來的。所以有時賈璉和平兒乘著王熙鳳不在,偷偷親熱一番,被鳳姐發現了,還要冷嘲熱諷一番。
但是平兒還是比較善良的,當賈璉在外面沾花惹草,勾搭上尤二姐后,王熙鳳假惺惺的去把尤二姐接回來,卻在背地里使壞,使二姐已經成形的胎兒墮掉了,二姐也不堪忍恥辱而自縊身亡,在這期間,賈府里唯一對她好的便是平兒了,一直對他百般照顧,還把好死時將要交給賈璉的二百兩銀子一文不少的交給了賈璉。由此可見,平兒的心地是十分善良的。這樣可愛的姑娘誰能不為之動心??
平兒在賈府沒落后出家為妮,一生遁入空門,從此與世俗無緣,唉,平地兒啊,可憐,可悲,可嘆的平兒呀!
《紅樓夢》人物分析
【第1句】:賈寶玉
主人公賈寶玉是一個又奇又俗的人物。構成他性格的主要特征是叛逆。他行為“偏僻而乖張”,是封建社會的叛逆者。他鄙視功名利祿,不愿走“學而優則仕”的仕途。他痛恨“八股”,辱罵讀書做官的人是“國賊祿蠹”,懶于與他們接觸拜會。
他不喜歡所謂的“正經書”,卻偏愛于“雜書”,鐘情于《牡丹亭》、《西廂記》。他還對程朱理學提出了大膽的質疑,認為“除《四書》外,杜撰的太多了。”這充分顯示出了他是封建君主制度的“逆子貳臣”。
他認為“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鐘于女兒,須眉男子不過是些渣滓濁沫而已”。在這種駭世驚俗的思想指導下,寶玉終日“在內幃廝混”,并鐘愛和憐憫女孩子,鐘愛她們的美麗、純潔、洋溢的生氣、過人的才智,憐憫她們的不幸遭遇,憐憫其將嫁與濁臭的男子,失去了她們的圣潔之美。賈寶玉道:女子出嫁前為珍珠,嫁人后便失去光芒成了死珠,再老便與污濁男子同流,成為死魚眼了。他甚至為自己生有一個男子之身而感到無可挽救的遺憾。
在他的生命歷程中,最重要的一件事無疑就是與林黛玉的相愛了。這場戀愛,一方面開始于叛逆性格,另一方面又促使了他的叛逆性格的最終形成。這是他生命史上最大最重要的叛逆行為。寶、黛不但要求婚姻自主,而且在戀愛中背離了封建社會的人生之道。他們在反叛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最后導致了兩人的悲劇結局。
【第2句】:林黛玉
林黛玉是一個才華橫溢而性格孤傲的女子,“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玉帶林中掛,金簪雪里埋”,則是她的寫照。她從小失去雙親,寄居在榮國府,雖然賈母對她疼愛有加,但由于清高自尊的個性,她常生“寄人籬下”的傷感。
她多愁善感,常常為別人不注意的小事而悲傷流淚。正如小說中所描寫的“黛玉葬花”一幕,就突出了這一點。花開花謝本來就是自然景象,但她卻由此而想到人生的悲歡離合、聚散無常。她為落花嘆息,她把寶玉引為知己,同看《西廂記》,把人生的希望都寄托在寶玉身上。她深愛著寶玉,但又感到很難如愿。于是,她因想爭取自己的位置但又多次失敗而顧影自憐,暗泣于無人之處。
她的內心世界似難捉摸,但也常常將其顯露于外。若寶玉“得罪”了她,她便生氣,淚水漣漣,甚至為他而生病。表面上這樣,其實內心仍是掛念著他,借口去看他。寶玉一病,她為之而傷心,為之而哭泣。但由于封建禮教道德的約束,她不得表白,不得自已,最終在寶釵出閣之日郁郁而死,沒能了卻自己的心愿。
曹雪芹深愛他筆下的林黛玉,愛她的一切,愛她的笑和淚,愛她的喜與悲。正是由于這種刻骨的愛,才使他將黛玉對寶玉的一段癡情演繹得美麗異常,刻畫得入木三分,為世人塑造了一個“心較比干多一竅”、反封建禮教的光彩照人的形象。
【第3句】:王熙鳳
榮府內,還有一個與眾不同的人物,她便是王熙鳳。王熙鳳的陰毒可謂人人皆知,作為榮府“總管”,她弄權作勢,兩面三刀。她用毒計害死賈瑞,又陰謀逼死尤三姐。她生性尖酸刻薄,到最后害了全家。她的個性是潑辣的,文中處處都不忘點明這一點,像她過生日那天,與那淫婦拼命,向老太太求救,足以見得。但畢竟她很能干,榮府上下大小事務都得她說了算,又善于迎合賈母,深得老太太的寵愛。又因此遭到嫉妒。
【第4句】:探春
賈探春,賈政之女——她沒有黛玉的纖細憐人,沒有寶釵的乖巧伶俐,沒有香云的活潑開朗,卻有卓超的才干,過人的智慧,深僻的見解,遠大的眼光,這些在第【第5句】:六回“敏探春興利除宿弊,賢寶釵小惠全大體”中精彩地表現出來了。
王熙鳳因病臥床不起,便由探春、寶釵,李執等人主持家務,此期間,探春查看家中大小帳目,發現發放給各個房的月錢和發放給買辦的重疊了,便想出了兩全的辦法,與寶釵等人商議.“年里往賴大家去,與她們那兒的姑娘閑談,才知她們吃的筍菜魚蝦,一年還有人包了,年終足有二百兩銀子,從那日我才知道,一個破荷葉,一根破草根子都是值錢的。”發放月錢重疊之事于賈府已早有弊,可滿園子的姑娘丫頭無一人能指出個一二三來,探春卻從賴大家中得到啟發,和自家的情況對比,最后提出好的辦法,豈不是足以見她的辦事能力和精干了,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分析綜合解決問題的素質。誰怪寶釵說“真真膏粱 之談!你們雖是個千金,原不知道這些事”而后寶釵又玩笑似的說“你才辦了兩天事就利欲熏心,把朱子都看虛了。你再出去,見了那么利弊大事,越發連孔子也都看虛了呢。”探春聞此言,卻一本正經地回答“你這樣一個通人,竟沒看見姬子書,當日姬子云:‘登利祿之場,處運等之界者,窮堯舜之詞,背孔孟之道……”如此一番精辟的言辭,豈是一位普通女兒說得出的,非有政治眼光能矣!
第五十六回中的探春,以處事的果斷干練顯示出了她卓超的才干,而寶釵的嬉言卻引出了她政治性的言論,真是叫人回味無窮,拍案叫絕!
【第5句】:薛寶釵
紛飛蝴蝶繞樓院,暖逐東風撲幾回。扇影亂搖忙玉腕,粉痕斜溜濕香腮。偶因游戲間消遣,豈為迷藏暗捉來。恰怪亭中私語久,防人忽把綺窗開。薛寶釵在《紅樓夢》中份演著重要的角色。她是封建各種禮束的守衛者,并且自身深受其害。她在家中與人關系甚好,受眾的喜愛。她的性格中有王熙鳳為人的圓滑,林黛玉小心和與賈寶玉完全對立的封建束縛的思想。如在每四十八回中,薛姨媽道:“……鶯兒一個人,不夠伏侍的,不要買一個丫頭來你使。〃寶釵道:“買的不知底細,倘或走了眼,花了錢事小,沒的淘氣。倒是慢慢打聽著,有知道來歷的人買個還罷了。〃這里表現出她的處事小心。又如香菱向寶釵道:“我原要和太太說的,等在爺去了,我和姑娘做伴去。我又想恐怕太太多心,說我貪著園里來玩,誰知你竟說了!〃寶釵笑道:“我知道你心里羨慕這園子不是一日兩日的了,只是沒有空兒……,所以趁著機會,越發往上一年,我也多個做伴的,也遂了你的心。〃這里表現出寶釵了解家人心里,為人圓滑。總之,薛寶釵是個深受封建束縛的人。
【第6句】:劉姥姥
紅樓夢》中出場人物有四百多位,而且個個栩栩如生,就是那些著墨不多的`次要人物,也是寫來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就拿劉姥姥來說說吧。
出身鄉村的劉姥姥來到了賈家,鳳姐導演了一幕鬧劇,在賈母那里吃飯的時候,丫鬟只撿了一個鴿子蛋放在劉姥姥那里,劉姥姥不知羞恥地說:“老牛,老牛,食量大如牛”,此時老劉那種直爽,快直的農民性格表現的淋漓盡致。然后劉姥姥又說:雞蛋俊,小巧”,說明她見識敷淺,只知道吃。到后來鴿子蛋滾到地上,劉姥姥趕緊去揀,其農家那種艱辛勤儉窮酸的形象躍然紙上,與高貴闊氣的賈家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體現了封建官僚與窮苦百姓差距之大,諷刺了當時的封建社會。最后,她與眾姑娘對聯,用的都是粗俗的言語,可見她文化甚少,引得大家一陣大笑。
總之,劉姥姥這種封建、貧窮、可笑的形象通過作者的筆墨,全部體現出來。
【第7句】:晴雯
晴雯乃賈府內又一封建禮教的叛逆者。他天生的叛逆,直率,任性以及無所忌憚的言辭給讀者呈現出了又一個鮮明的人物形象。
晴雯并未因為寶玉是她的主子而謙虛,忍讓他的無理大罵,而是以理辯駁。例:“平日壞了多少寶貝也不心疼,今兒一把扇子惹發了這么大問題”。“今兒一把扇子就這么著”。“何苦來呢。嫌我們就打發了我們,再調好的使”。“我是一個蠢材,那里陪打發吃果子呢?倘或在砸了盤子,更了不得!”。只見她的反抗精神。而襲人的好心勸解又被她冷嘲熱諷地反駁一翻,可見她的直率。而她又以撕扇子來取樂,不顧他人的看法,盡由自己開心,事后會做何評論,造成何種影響他都不會去理會。還有幾句:“我不敢惹爺”“既這么說你就拿了扇子我來撕”等。這一切刁酸無忌的語言把她的任性,也是我行我素的反叛精神就表現的淋漓盡致了!
也正是這一系列語言使晴雯這一鮮明的人物形象躍然紙上了。
【第8句】:平兒
要說《紅樓夢》里丫環最漂亮的,還得是平兒,由于她被賈璉收了二房,所以地位也就不同于別的一般的丫環了,但她的出身低微這個事實卻一生也抹不去,這也就決定了平兒在大觀園中的地位不會太高。
平兒天資聰慧,可偏與王熙鳳成主仆關系,則顯得有點兒“小巫見大巫了”,不過在日常事務處理上,平兒可是幫了鳳姐的大忙了,所以說王熙鳳對平兒也挺好。
但雖說跟著王熙鳳吃香的喝辣的,但也有不如意的地方,比如說平兒實際上去賈璉也有愛幕之情但是有王熙鳳在,她也不敢太過于表露,而且由于鳳姐婚久不孕,使她更加看管賈璉,不讓他和別的女人相處太密切,當然,這一切都不是從表面上能看出來的。所以有時賈璉和平兒乘著王熙鳳不在,偷偷親熱一番,被鳳姐發現了,還要冷嘲熱諷一番。
但是平兒還是比較善良的,當賈璉在外面沾花惹草,勾搭上尤二姐后,王熙鳳假惺惺的去把尤二姐接回來,卻在背地里使壞,使二姐已經成形的胎兒墮掉了,二姐也不堪忍恥辱而自縊身亡,在這期間,賈府里唯一對她好的便是平兒了,一直對他百般照顧,還把好死時將要交給賈璉的二百兩銀子一文不少的交給了賈璉。由此可見,平兒的心地是十分善良的。這樣可愛的姑娘誰能不為之動心?
平兒在賈府沒落后出家為妮,一生遁入空門,從此與世俗無緣,唉,平地兒啊,可憐,可悲,可嘆的平兒呀!
紅樓夢李紈人物分析
《紅樓夢》中的人物的個性都是如此鮮明生動,那么李紈的性格特點是什么?李紈是個怎樣的人?
“金陵十二釵”李紈簡介
【第1句】:才干卓越,心胸寬廣。
論口才,李紈與熙鳳是天壤之別,若論心胸,則熙鳳去李紈甚遠。按理來說,榮國府的管家奶奶應該是李紈,但事實上一直替王夫人掌管榮國府內部事務的是賈赫的二兒媳、王夫人的娘家侄女王熙鳳。對于李紈沒有執掌家政的原因,許多讀者都會認同王夫人的看法,以為李紈是個“尚德不才的”,沒有掌管這么大的一個家族的事務的能力。其實不然,李紈是很有管理才能的,她的才干不在王熙鳳和探春之下。書中自有例證。鳳姐因小月久病,家政失衡,王夫人派李紈打理家中事務,又命探春、寶釵合同李紈裁處。在這“三架馬車”執掌家政期間,人們只注重探春的“敏”、寶釵的“賢”,卻全然忽略了李紈的“德”與“才”。
探春原是協助李紈裁處事務的,可幾個月中,主事的一直都是探春。幾件大事小事盡顯探春的才干,風頭早蓋過了李紈,可李紈對此絲毫沒有妒意,反而處處支持探春、維護探春。這份情懷,又豈是王熙鳳所能有的?對于探春對大觀園所進行的“興利除宿弊”的改革,李紈是明確支持的,而且她的支持是從一個當家人的立場來考慮的。她說:“好主意。這果一行,太太必喜歡。”從這句話,我們不僅可以看出李紈對婆婆王夫人的孝順(她是時時處處想著王夫人的),也能看出李紈思考問題顧全大局。她是從真正掌家人王夫人的角度來考慮探春的改革,“使之以權,動之以利,再無不盡職的了”。她認為探春這樣的做法能夠激發奴仆們的工作的積極性,使其盡職盡責的工作,自然有利于榮國府今后長遠的發展。
李紈從全局出發,敢于支持探春的改革,堪稱有“伯樂”之才。當探春“可惜蘅蕪院和怡紅院這兩處大地方,竟沒有出利息之物”時,李紈說:“蘅蕪院里更厲害!如今香料鋪并大市大廟賣的各種香料,香草兒,都不是這些東西?算起來,比別處的利息更大。怡紅院別說別的,單只說春夏天一季的玫瑰花,共下多少花?還有籬笆上的薔薇、月季、寶相、金銀藤,單這沒要緊的花草干了,賣到茶葉鋪、藥鋪去,也值幾個錢。”一席話使探春茅塞頓開。一席話更充分證明李紈之才干不在探春之下。李紈之所以不掌家,是與其孀居的身份有關的。一個寡婦麻藥清凈守節,當然不能拋頭露面去處理偌大家族中繁瑣的家務事。并不是李紈沒有才能,而是封建禮教的約束和她個人謹慎處事的作風不允許她施展才華。
【第2句】:心地善良。
劉姥姥進大觀園,為了取悅賈母,鳳姐與鴛鴦合議捉弄劉姥姥。李紈對他們說:“你們一點好事也不做,又不是小孩子,還這么淘氣。”寥寥數語,充分說明李紈的心地善良。她認為:如果你們是小孩子淘氣還有情可原,這么拿一個窮苦的農村老太太尋開心是不做好事。從中我們可以看出李紈樸素的善惡觀念,對于劉姥姥這個農村老太太,她是同情的,關心的。
趙姨娘是書中人人嫌惡的角色,她心胸狹隘,愛搬弄是非,連親生女兒也詛咒。為了自己的利益,她不惜重金要謀害王熙鳳和賈寶玉。當她在鐵檻寺中邪時,賈政連看都沒看她一眼就走了,“王夫人本嫌她,也撒手兒”,“寶釵本是仁厚之人”,卻只托周姨娘照應,就來年自己的親生兒子賈環也想一走了之,只有李紈只動提出“我也在這里吧”,要和周姨共同照顧趙姨娘。她也是討厭趙姨娘的,可是看著她受苦,李紈到底于心不忍,也就不計較趙姨娘以往的種種惡處,可見她的心胸是多么寬廣,心地是多么善良。
最讓人感到她心地善良的事是黛玉之死。“湘館凄涼,絳珠仙去,顰卿獨送臨終”(8)。當紫鵑深感“這些人竟這樣狠毒冷淡”而向她求助時,我毫不猶豫地“站起身來便走”,而且“一頭走著,一頭落淚”,心中暗暗埋怨鳳姐“想出一條偷梁換柱之計”,怎奈老太太、太太的命令難以違抗,“自己也不好過瀟湘館來,竟未能少盡姊妹之情”。她在慨嘆殫玉命運的同時,又在責備自己對黛玉照顧得不夠周到。在眾人都在為寶玉和寶釵的婚禮而忙碌的時候,她卻陪在黛玉的身旁,幫助紫鵑準備黛玉的后事。在黛玉的最后的時刻,是她向“可憐可嘆”的林妹妹伸出了溫暖的手,讓黛玉與紫鵑感受到了一點人間的真情。怪不得興兒說:“我們家這位寡婦奶奶諢名叫做‘大菩薩’,第一個善德人。”
【第3句】:淡薄金錢。
與王熙鳳對金錢的狂熱追求形成對比,李紈是一個把金錢看的很淡的人。王熙鳳曾為李紈算過一筆帳:“你一個月十兩銀子的月錢,比我們多兩倍子。老太太、太太還說你‘寡婦失業’的,可憐,不夠用,又有個小子,足的又添的十兩,和老太太、太太平等。又給你園子地,各人取租子。年終分年例,你又是上份兒,你娘兒們,主子、奴才總共沒十個人,吃的穿的仍舊是官中的。一年能共算起來,也又【第4句】:五百兩銀子。”而且在李紈、探春、寶釵三人同理榮國府時,我們從探春的口中又得知賈蘭上學“每月月銀八兩”。
從這兩筆帳中我們可以看出,在賈府,李紈是經濟比較富裕的人。但我們從未看到李紈是如何花錢的,李紈的生活簡樸,她不愛虛榮,基本上過著一種恬淡平和的日子。她可以說是賈府中“勤儉節約”的典范。正因為她平時沒有那種“安富尊榮”的享受,所以在賈府被抄家后當賈家生活陷入困境中時,她也沒有象別人表現得那樣難以忍受貧困。
就連賈母都稱贊她:“倒是珠兒媳婦還好,她有的時候是這么苦,沒有的時候也這么著,帶著蘭兒靜靜的過日子。”一個世宦千金、公府奶奶,能夠如此恬淡從容地面對生活中的大起大落,恐怕也只有李紈了。
【第4句】:潔身自好
李紈的美是毋庸質疑的,同樣毋庸質疑的是李紈的.潔身自好。《紅樓夢》第四回介紹李紈:“因此這李紈雖青春喪偶,且居處于膏粱錦繡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脂硯齋在這段文字旁批曰:“此時處此境,最能越理生事,彼竟不然,實罕見者”。那么李紈處的是怎樣的環境呢?我們先來看看寧國府。寧國府內,賈珍除了坐擁嬌妻美妾之外,還與兒媳婦秦可卿私通;從脂硯齋的批文看,這個秦可卿與小叔子賈薔的關系也是相當的曖昧。而且賈珍和賈蓉父子同時與尤二姐、尤三姐鬼混,恬不知“聚()”之恥。怪不得柳湘蓮說:“恐怕只有門前的兩只石獅子是干凈的。”與他們同宗同戚、榮辱與共的榮國府呀好不到哪去。賈赫已是年老之人,卻依舊貪戀女色。“有點模樣的都看了上”,并且總是倚仗權勢強娶硬奪,娶鴛鴦未遂還要花錢再買一個小妾。“上梁不正下梁歪”,他的兒子賈璉“素性是最風流的”,雖然沒有象孫紹祖那樣把“家中婢女仆婦俱淫遍”,卻也數不清多少人與他有染,就連女兒出天花的時候,就是在國喪之中,他也沒有忘記尋歡作樂。王熙鳳的個人作風也很成問題,她與賈蓉的關系呀是相當的曖昧的。寧、榮二府的主子們對肉欲的追求簡直到了荒淫無度的地步。他(她)們心中根本沒有什么倫理道德觀念,根本不顧及禮儀廉恥,甚至做了丑事竟然還不避諱,難怪焦大都看不過去,要借著酒勁兒大罵呢!
在這樣的環境中,年輕、貌美、孀居的李紈卻潔身自好,獨善其身。李紈是“賈府中最寂寞的人”,她的心靈是空虛的,她也有女人正常的生理需求。她不象古代其他守節女子那樣少有與男人接觸的機會,賈家沒有象防賊一樣時刻監管她的自由,不允許她與男人接觸,而是任由她自由出入。她與賈珍、賈璉、賈蓉等接觸的機會是很多的,但李紈始終保持著她的高貴、端莊,她不曾為任何人動過心,不曾有一點風流韻事,她不抱怨自己的命運,不希圖從男人處展示自己的魅力,釋放自己的情感。她就這樣靜靜地處在這“膏粱錦繡”之地,冷眼看別人“紙醉金迷”。她是“聲色賈府”中罕見的一股清流,她自有“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潔,怪不得脂硯齋嘆曰:“實罕見者”。
賈蘭受他母親的影響是很大的。賈家的家學是賈府的一部分,它也和整個賈府一樣烏煙瘴氣,渾濁不堪。寶玉在這里不好好讀書,卻和什么秦鐘、香憐眉目傳情,惹下風流情債。當學堂內寶玉一派與金榮一派筆墨紙硯滿屋橫飛打得不亦樂乎的時候,賈蘭只是一個旁觀這,他沒有伸手幫助寶玉的仆人茗煙。當他的好朋友賈菌“也抓起硯來要飛回去”時,賈蘭忙按住硯,極口勸到:“好兄弟,不與咱們相干”。你看他小小年紀,卻能絲毫不受別人影響,不正如他的母親在賈府內不受人影響一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