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源中動態(tài)描寫的句子集錦60條
五年級語文園地教案設計
【教學內容】
人教版小學語文實驗教材五年級下冊“口語交際習作一”。
【教學目標】
1、通過策劃活動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條理性以及語言表達能力。
2、在口語交際中領悟與人交往的方式、方法,并激發(fā)學生關愛他人的情感。
3、懂得在信中有條理地書寫內容,并寫出真情實感。
4、學會評改習作,并通過書信與人交往,分享習作的快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口語交際
【第1句】:營造氛圍,激發(fā)興趣
1、播放課件。(利用課件展示一些地方小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情況,以及部分山川風物的圖片、文字資料)
2、偉大祖國幅員遼闊,江南水鄉(xiāng),塞外風光,西部高原,獨特的地理特色,迥異的風土人情,作為中國人,我們感到無比自豪和驕傲!
【第2句】:明確主題,出謀劃策
1、今天我們要來策劃一次和遠方的小伙伴的“手拉手”活動,去結交更多的朋友,了解他們的學習、生活情況,更深入地了解他們那里的風景和物產,必要時向對方獻上一片愛心。
板書:策劃“手拉手”活動
2、要和遠方的小伙伴心手相牽,我們首先要做的準備工作是什么?
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建立聯(lián)系
3、遠方的小伙伴和我們相隔遙遠,千山萬水把我們阻隔,不過現代科學技術這么發(fā)達,我們總會有很多辦法和他們建立聯(lián)系的,好好想一想,把你的辦法告訴大家。
4、學生分小組交流。
5、全班交流。
(如,網絡上聊天工具、報紙雜志上的交友欄目,作文書上注明的詳細地址、電視節(jié)目介紹的學生……)
板書:網絡 報紙雜志 各類書籍 電視節(jié)目……
【第3句】:集思廣益,進行策劃
1、與遠方的小伙伴建立起聯(lián)系之后,我們就要著手思考如何開展“手拉手”活動來增進彼此的了解了。
(1)你認為可以通過什么形式來增進和小伙伴的了解?
(2)遠方的小伙伴雖然和我們同在一片藍天下,可是他們中還有很多人不能像我們這樣享受到優(yōu)質的教育資源,有的甚至因為家庭貧困而失學,我們可以怎樣幫助他們?
相信大家一定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見解,請大家先在組內商量和交流。
2、學生分小組商量。教師參與各小組的探討活動,對活動的可行性以及可以為對方做些什么有益的事進行具體的指導。
3、學生全班交流各小組的策劃情況。教師適時點評并板書。
(1)你們的策劃讓人感動,看,有充滿關懷的支助活動,有情真意切的書信往來,有簡潔流暢的情況介紹,有豐富多彩的聯(lián)誼活動,還有方便快捷的網上交流……
板書:支助活動 書信往來 情況介紹 聯(lián)誼活動 網上交流……
(2)每一項活動的設計,都滲透著同學們的想法。但是每一項活動都應該有其可行性,請你就自己活動設計的可行性方面來談一談。
學生交流活動設計的可行性,對其他同學有所啟發(fā)。
(3)面對不同地區(qū)的小伙伴,根據自己現有的條件,我們可以為對方做些什么呢?學生自由交流。
【第4句】:深入探討,課外延伸
1、你是否想把自己精心策劃的活動付諸實踐呢?
2、經過剛才的商量,你們一定還有很多與小伙伴建立聯(lián)系的方法,請大家課后再收集一些,我們下節(jié)課把自己的`建議告訴他們。愿我們的“手拉手”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讓我們和遠方的小伙伴心手相牽。
第【第2句】:三課時 習作及評改
【第1句】:回憶書信的格式
1、交流書信的寫法及格式。
2、學生自讀教材第二自然段。
3、你認為重點應該放在哪個部分?
根據學生回答適時板書:介紹自己(略)
說出想法(略)
提出建議(詳)
4、在上節(jié)課的口語交際中,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并進行精心的策劃,要讓別人明白自己的想法,就必須按一定順序,有條理地寫。
【第2句】:師生同寫,發(fā)表見解
1、學生自己寫信。
2、教師稍作巡視后也與學生一道寫。
【第3句】:交流賞析,學會評改
1、教師根據巡視時的觀察,讓幾個學生讀習作草稿,全班同學評改。
評價方向:
(1)敘述清楚且有條理。
(2)提出的建議具有可行性。
(3)語句準確,想法合理。
(4)書信的格式正確。
2、教師把自己的下水文讀給學生聽,請學生作出評價,并與學生的習作進行對比,激發(fā)學生習作的興趣。
3、結合評改中出現的典型問題,學生自己修改作文草稿。
4、小組交流評改。
5、教師評改后小結作文情況。
6、學生利用課余時間謄抄習作。
【第4句】:學寫信封,寄出信件
1、同學們不僅精心策劃了“手拉手”的活動,還認真寫出書信。大家想結識遠方小伙伴的真情溢于言表,那我們一定要把這些信寄給遠方的小伙伴。
2、學生讀教材第三自然段,初步感知信封的寫法。
3、出示信封格式圖,具體了解如何寫信封。
4、教師把課前準備好的信封、信件和郵票發(fā)給學生。學生根據要求寫好信封并貼上郵票,寄信。
【第5句】:總結
祝你們的心愿早日實現。我們相信:不論相隔多么遙遠,我們和遠方的小伙伴一定會在“心連心,手拉手”的活動中不斷成長,收獲美好幸福的明天!
《回顧拓展一》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
【第1句】:回顧本單元所學內容,交流學習與感悟。
【第2句】:積累古詩。
【第3句】:通過“趣味語文”的學習,感受到標點符號的魅力。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第1句】:交流平臺
【第1句】:想一想,通過這一組課文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和體會?
【第2句】:自由地進行課堂交流。
【第3句】:選擇重點展開討論。
(1)說說對西部的認識和感受。教師可以幫助學生理清思路,讓學生有條理地表達對西部的認識,比如:西部的歷史;西部的自然環(huán)境;西部的發(fā)展。
(2)說說對課文寫法特點的認識。
①《白楊》這篇文章在寫法上有什么特點?在課文中找出相關的例證。(以白楊的品格來比喻、暗示西部建設者的品質等。)
②《草原》這篇文章在寫法上有什么特點?在課文中找出相關的例證篇。(景色的鋪陳,直抒胸臆的抒情等。)
(3)對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的體會。
①找一找在這組課文中有哪些含義深刻的句子,簡要的說說其中的含義。
②說說你是怎樣去理解句子中含著的意思?(聯(lián)系上下文,聯(lián)系生活經驗,理解個別字記詞的含義等。)
【第2句】:日積月累
【第1句】:導入
古人云: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可見積累的重要性。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中唐時期素有詩豪之稱的大詩人劉禹錫寫的《浪淘沙》。
【第2句】:學生自由朗讀,如果有不理解的,老師可作適當補充性講解。
“九曲黃河萬里沙”,寫黃河彎彎曲曲地流經萬里,夾帶著大量泥沙。“浪淘”,波浪翻卷;“風簸”,風浪滾動。“浪淘風簸自天涯”,寫黃河波濤洶涌,來自天邊。“如今直上銀河去”,是詩人一種浪漫的想象,說黃河一直走到銀河那里去。“同到牽牛織女家”,夸張地說可以到達牛郞和織女的家了。前兩句描寫黃河奔騰萬里的雄渾氣勢;后兩句運用夸張的手法描寫黃河源遠流長,仿佛是從銀河里流下來的。
此詩寫九曲黃河的雄偉氣勢,并展開奇特的想象,表現作者的向往與追求。
【第3句】: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背誦。
【第4句】:引導學生課外找一些劉禹錫的詩來讀一讀。
第二課時
趣味語文
【第1句】:談話導入。
師:批改作文時,常發(fā)現有些學生對標點符號的使用隨心所欲。或一“,”到底,或通篇不用,想起來了就隨手點一下,說明這些學生對標點符號極不重視。今天我們來讀一則關于標點符號的故事,讀完之后,談談你的感想。
【第2句】:學生讀文中故事。
【第3句】:交流讀后感受。
【第4句】:教師提供故事:
有一個富翁生性吝嗇,聘請教書先生時,講明膳食供給很微薄。當時,這位教書先生一口應允了。但借口恐怕口說無憑,寫了一張沒有加標點符號的合約:“無雞鴨亦可無魚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富翁根據自己主觀愿望。理解為“無雞鴨亦可,無魚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欣然簽字。那知吃第一頓飯時,教書先生就大喊大叫:“怎么盡是素菜,沒有葷菜?我們不是約定了‘無雞鴨也可,無魚,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的么?”弄得這個富翁哭笑不得,只好照合約上的辦。
【第5句】:動手練習加標點,使之成為不同意思。
①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②過路人等不得在此小便
③某家有少女人材十分丑陋全無一雙好腳
④今年好倒霉少不得打官司
【第6句】:小結。
標點一定要恰當,它就像一個人的五冠,不能因為它不是字就顯得無足輕重,標點錯了,意義也就變了。
【課堂反思】
在學生動筆前,一定要引導學生回想口語交際課內容,如何給一個完全陌生的同學寫信,信里應寫哪些內容;再考慮先寫什么,再寫什么,重點寫什么,使學生對習作內容有一個初步的構思與安排。既可以先介紹自己,再說說打算開展“手拉手”活動的想法及建議,也可以先寫活動想法及建議,最后介紹自己,還可以從其他角度去寫。
關于《語文園地一》教案設計
教材簡析
本組教材從多個側面反映了豐富多彩的兒童生活。無論是閱讀還是口語交際、習作、綜合性學習等,都與豐富多彩的兒童生活這一主題密切相關。這次習作是學生第一次作文,也是口語交際訓練的延續(xù),即寫一寫自己的課余生活。習作范圍寬廣,和課余生活相關的都可寫。
教學目標:
【第1句】:能用自己的話寫出一個完整的意思。
【第2句】:激發(fā)學生習作興趣,調好學生習作的積極性,建立信心。
教學建議:
【第1句】:由于學生是第一次作文,因此我建議教師要調動好學生的積極性,幫助他們建立習作的`信心。
【第2句】:習作時,教師提出的要求不要過高,只要學生能用自己的話寫出一個完整的意思即可。在遣詞造句上要求切勿過細。
【第3句】:評價時,要以表揚和鼓勵為主。
習作設計
【第1句】:想一想
同學們,在口語交際課里,我們交流了各自的課余生活,現在讓我們把它記下來好嗎?
【第2句】:說一說
【第1句】:自主學習、合作學習
(1)讀一讀習作要求,同組討論習作要求的范圍。
(2)可把自己想寫的先跟大伙說說,互相交流。
【第2句】:教師巡視指導
(1)自己參加過什么活動,到過什么地方,見到了什么。
(2)你感到最高興的事,最有意義的事或你愿意寫下來的其它事,比如,你參加了什么比賽,什么活動等。
【第3句】:寫一寫
開始寫吧!相信大家都是一名出色的作家。但在寫時要注意:
【第1句】:要把想說的事情寫清楚。
【第2句】:要把話寫通順。
【第3句】:寫完后,讀給你的媽媽、爸爸聽一聽,讓他們和我們一起分享習作的快樂。
語文園地一優(yōu)秀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掌握和運用兩種識字方法,認識評、訪、記等七個生字。
2.正確讀詞語,初步理解感受春天的美景。
3.正確讀寫句子。
4.熟練地讀背短文,了解短文的意思。
5.唱一唱,說一說,畫一畫美麗的春天,激發(fā)學生熱愛春天的感情。
教學重點
掌握兩種識字方法,認識七個生字,正確讀詞語,讀句子,會看拼音寫句子。
課時安排
2課時
課前準備
1.搜集有關春天的圖片或資料。
2.學唱有關春天的歌曲。
3.春景圖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第1句】:我的`發(fā)現
1.學生自由讀,想一想你發(fā)現了什么?
2.同桌互聽互讀,互相鼓勵說出自己的發(fā)現。
3.指名讀,說出上面三行和下面兩行在排列上有什么規(guī)律?(學生邊說,教師邊出示熟字加偏旁、熟字換偏旁兩種字,在學生自主歸納的前提下,引導其發(fā)現兩種識字方法。)
4.小組賽讀。
5.出示含有評、訪、記等七個生字的詞語和句子,在讀詞句的過程中識記生字。
【第2句】:日積月累
(一)我會讀
1.開火車賽讀,看哪組讀得又對又好。
2.出示春景圖課件,感知詞語大意,可以鼓勵學生選詞語說句子。
(二)我會寫
1.自由拼讀,讀后工整書寫。
2.以小組為單位評出優(yōu)秀者在班內展覽。
3.全班齊讀書寫的句子。
(三)讀讀背背
1.自由讀文,不認識的字請教同桌。
2.指名讀,說說短文寫了什么?
3.教師出示花園、果園圖,引導學生邊看圖邊背誦。
4.自由練背。
5.小組賽背。
【第3句】:課外延伸
搜集有關春天的古詩、優(yōu)美句段,讀一讀,背一背。
第二課時(口語交際)
【第1句】:唱春天
教師播放有關春天的歌曲,學生自由跟唱,在愉快、輕松的氛圍中進入口語交際。
【第2句】:看春天、聽春天
1.一年之際在于春,古今中外的人都贊美春天,你知道哪些詞是描寫春天的嗎?(學生說幾個詞,教師板書。)老師也為你們準備了很多詞語和句子,請大家快速記幾個,一會兒說話時用上一些。(學生看大屏幕,邊讀邊記。)
2.教師出示春景圖課件,學生仔細觀察、傾聽,然后同桌互說自己的所見所聞。
3.除了剛才看到的和聽到的以外,在春天里,你還發(fā)現了哪些變化?四人一組,交流自己看到的春天,收集的圖片或畫的圖畫,說后派代表在全班展示、交流。
【第3句】:介紹自己的作品,并相互評價
1.學生動手貼、畫春景圖(可以課前布置學生畫春天,以便課上留出更多的時間進行口語交際。),表達對春天的熱愛。可自主選擇合作伙伴,選貼畫材料,合作完成一幅美麗的春景圖,也可以獨立做畫,畫出美麗的春天。
2.小組交流自己的作品,介紹作品內容。評一評誰畫得好,講得好,派代表在全班展示、交流,然后把作品放入自己的成長袋中。
《語文園地五》優(yōu)秀教案設計
學習目標
【第1句】:圍繞“生活中的傳統(tǒng)文化”這個題目,開展口語交際活動。
【第2句】:能把綜合性學習中搜集到的資料或看到、聽到的內容,整理一下,寫成習作。
【第3句】:讀背十二生肖。
【第4句】:運用已經獲得的識字能力,借助基本字,認識更多的形聲字。
教學過程
口語交際和展示臺
【第1句】:激情導入。
1、我們的祖國有著五千年的文化歷史,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你都知道我國有哪些傳統(tǒng)文化?
2、生自由簡單匯報。
剪、扎、編、織、繡、雕、塑、繪、刻……
3、傳統(tǒng)文化流傳到今天,可謂博大精深、豐富多彩,而且它們就在我們身邊,并影響著我們的生活。(課件)今天我們就來給大家介紹生活中的傳統(tǒng)文化。
【第2句】:自學綜合性學習。
1、自己讀一讀綜合性學習的內容,你覺得提示了哪幾個方面?請用筆作上記號。
2、匯報交流。
3、師生擴展開再說一說。
【第3句】:確定目標,準備開展綜合性活動。
1、介紹同樣的傳統(tǒng)文化的同學自由組成活動小組2——4人,確定負責人。
2、組內交流,確定匯報方式。
3、集體交流展示收集和了解的中化傳統(tǒng)文化。小組代表匯報,不完整的小組成員可以補充。其他同學可以提問。
4、完成前面綜全性學習的展示,哪個小組完成得好。
習作
【第1句】:在綜合性學習活動中,我們收集了不少資料,有文字,有圖片,也有實物,我們還利用口語交際的方式,看到聽到了許多。想一想,哪些是你最想告訴大家的?
指名自由交流。
【第2句】:在介紹的過程中,不能完全照抄資料,要用自己的話來講述。
【第3句】:把最想告訴大家的、感受最深的內容寫下來。既可以介紹自己了解到的傳統(tǒng)文化,也可以寫開展活動時發(fā)生的事情。
【第4句】:確定想寫的內容后,想一想打算按什么順序寫,想清楚怎么寫才能讓別人讀明白。
【第5句】:在交流和評價習作時,可以按照不同的習作內容分類進行交流,使學生在交流習作的過程中,增進各小組之間的溝通,并豐富對傳統(tǒng)文化的了解。
【第6句】:交流之后,可以把有特色的習作集中起來,裝訂成一本習作集。
我的發(fā)現
【第1句】:自己把全部詞語讀一讀。
【第2句】:比一比,看一看,詞語中的帶點字,你能發(fā)現什么?
【第3句】:這些是字在同一個詞中,意思是相反的,你能不能舉幾個這樣的例子。
【第4句】:再讀詞語。
日積月累
【第1句】:讀讀背背
【第1句】:觀察書上的圖片,都是什么?(郵票)你發(fā)現這些郵票有什么特點?(動物)
【第2句】:這些動物很有意思,你能觀察出來嗎?對,他們就是十二生肖。你知道,你的屬相是什么嗎?
【第3句】:你知道屬相是怎么來的嗎?(教師或學生講解屬相來歷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天,人們說:“我們要選十二種動物作為人的生肖,一年一種動物。”天下的動物有多少呀?怎么個選法呢?這樣吧,定好一個日子,這一天,動物們來報名,就選先到的十二種動物為十二生肖。
貓和老鼠是鄰居,又是好朋友,它們都想去報名。貓說:“咱們得一早起來去報名,可是我愛睡懶覺,怎么辦呢?”老鼠說:“別著急,別著急,你盡管睡你的大覺,我一醒來,就去叫你,咱們一塊兒去。”貓聽了很高興,說:“你真是我的好朋友,謝謝你了。”
到了報名那天早晨,老鼠早就醒來了,可是它光想到自己的事,把好朋友貓的事給忘了。就自己去報名了。
結果,老鼠被選上了。貓呢?貓因為睡懶覺,起床太遲了,等它趕到時,十二種動物已被選定了。
貓沒有被選上,就生老鼠的氣,怪老鼠沒有叫它,從這以后,貓見了老鼠就要吃它,老鼠就只好拼命地逃。現在還是這樣。
你知道哪十二生肖嗎?
它們是:老鼠、牛、老虎、兔子、龍、蛇、馬、羊、猴、雞、狗、豬。
怎么讓小小的老鼠排在第一名呢?這里也有個故事。
報名那天,老鼠起得很早,牛也起得很早。它們在路上碰到了。牛個頭大,邁的步子也大,老鼠個頭小,邁得步子也小,老鼠跑得上氣不接下氣,才剛剛跟上牛。老鼠心里想:路還遠著呢,我快跑不動了,這可怎么辦?它腦子一動,想出個主意來,就對牛說:“牛哥哥,牛哥哥,我來給你唱個歌。”牛說:“好啊,你唱吧---咦,你怎么不唱呀?”老鼠說:“我在唱哩,你怎么沒聽見?哦,我的嗓們太細了,你沒聽見。這樣吧,讓我騎在你的脖子上,唱起歌來,你就聽見了。”牛說:“行羅,行羅!”老鼠就沿著牛腿子一直爬上了牛脖子,讓牛馱著它走,可舒服了。它搖頭晃腦的`,真的唱起歌來:
牛哥哥,牛哥哥,過小河,爬山坡,駕,駕,快點兒羅!
牛一聽,樂了,撒開四條腿使勁跑,跑到報名的地方一看,誰也沒來,高興得昂昂地叫起來:“我是第一名,我是第一名!”牛還沒吧話說完,老鼠從牛脖子上一蹦,蹦到地上,吱溜一躥,躥到牛前面去了。結果是老鼠得了第一名,牛得了第二名,所以,在十二生肖里,小小的老鼠給排在最前面了。后來,人們就按他們到的順序,制定了十二生肖的順序,并用它來給每一年命名。
【第4句】:讀一讀,看誰能記下來。
十二生肖與十二時辰是-一對應的。因此在十二生肖中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也是如此一一對應。
中國的生肖郵票:1980年,我國發(fā)行了申猴郵票,這是第一輪生肖郵票中的第一枚。1981年發(fā)行的酉雞郵票,1982年發(fā)行的戌狗郵票,1983年發(fā)行的亥豬郵票,1984年發(fā)行的子鼠郵票。我國從1992年開始發(fā)行第二輪生肖郵票。
【第2句】:讀讀認認
【第1句】:自己觀察學習,用以前加一加的方法自學生字
【第2句】:小組學習,注意給它們區(qū)分和組詞。
【第3句】:開火車組詞認讀生字。
課后反思:
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已經布置了了解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任務,學生紛紛把自己了解到的知識介紹給大家。由于一些學生的資料是同一類的,就安排了自由組合,相互補充,效果很好。緊接著又進行了習作的指導,學生還在興頭上,都能按要求寫出自己想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