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日記格式是怎樣的(請家長為孩子收藏關于觀察日記的方法與范文)
什么叫觀察日記?
日記可寫的內容很多,做過的、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都可以寫。
如果把觀察到的事物,用日記的格式寫下來,就是觀察日記。
可以寫什么?
蝸牛——樣子、叫醒、牙齒、伺養、雜技演員、膽大、吃什么、旋(年齡)
螞蟻——樣子、團結、信息素、觸角、大力士(搬東西)
蚯蚓——怕水、鉆土、(膽小)、再生、益蟲
小金魚——樣子、顏色、呼吸、吃
怎樣寫?
(1)內容要真實,所見所聞要貼近自己的生活。
(2)觀察要細致,敘述才能具體,要對小動物的外形、色彩、特點、動作等仔細觀察,觀察是寫好作文的一個重要因素。
(3)選材要精,中心才能突出,圍繞一個內容,一件事,一種情景,一點感受寫,有詳有略。
(4)想象合理,結合自己的感受,進行合理的想象,寫出新鮮感。
我們的身邊有著許多有趣的事情,只要我們善于觀察,善于思考,就能發現無窮的奧秘。
【第1句】:這段時間,我觀察了 :小魚。
【第2句】:我從這些角度進行觀察:樣子、顏色、呼吸、吃 。
【第3句】:在觀察中,我驚喜地發現 :多么美麗的小金魚,多么可愛的小金魚。
日記格式如范文,在第一行中間寫明日期、星期、天氣,第二行開始日記正文,日記一般不寫標題,但為了便于把握作文中心,小學生時提倡寫標題(見范文)。
范文
7月16日 星期六 晴
小螞蟻
下午,我和小伙伴們抓了一只非常大的螞蟻,把它關在了一個玻璃瓶里,然后邊養邊觀察。因為它的個頭特別大,還給它取了個名字叫“巨無霸”。
我發現,小螞蟻的嘴巴和我們的嘴不一樣,它的牙齒像一個尖尖的彎刀,也許就是這把彎刀才能夠更好地把食物切割然后吃下去吧。小螞蟻的身體分三節,第一節是它的頭部,第二節是它的腹部,第三節是它的尾部。長了八條腿,有趣的是它頭上長著兩根觸須,我想為什么它要長二根觸須呢?于是我把螞蟻放回草叢里去想弄個明白,這時我發現了一只小螞蟻發現有只死了的青蟲,它試著搬了搬可太大了搬不動,這時它急忙掉轉頭去尋找它的伙伴,它用觸須向伴們對話,過了一會兒我看見一只只的小螞蟻排著隊像條黑色的長龍似的涌向了那條青蟲,然后,大家一起奮力地拖著往洞里搬。我興奮地對著媽媽大叫:“我明白了,原來螞蟻的觸須是用來招喚同伴的,是它們用來交流的。”
通過觀察小螞蟻我還知道了一個道理,別看螞蟻小,但團結力量大,不論做什么只要大家齊心協力就能成功。
通過這篇文章,已經知道如何寫好觀察日記了吧?趕緊揮動你的鉛筆,在紙上留下動人的文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