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俗吏”的詩句
為您整理了66句帶“俗吏”的詩句,其中“俗吏”開頭的詩句18句,“俗吏”結尾的詩句26句,“俗吏”在中間的詩句22句,供您參考。
“俗吏”開頭的詩句【第1句】:客來莫怪寡心情,俗吏喧曄不喜聽。——出自祖無擇《后池新柳》
【第2句】:俗吏才拘拘,書生志落落。——出自周必大《次韻溧水令李彥平清賞圖》
【第3句】:拘士笑大方,俗吏縛文律。——出自北宋·黃庭堅《拘士笑大方》
【第4句】:俗吏三年何足論,每將榮辱在朝昏。——出自唐·郭震《寄劉校書》
【第5句】:俗吏何嘗知大體,清朝方急用真儒。——出自王珪《胡則大學正滿秩趨京賦詩為贈》
【第6句】:俗吏不知方,掊克乃為材。——出自宋·王安石《兼并》
【第7句】:南州高士不可攀,俗吏空餐抱深媿。——出自蒲壽宬《送孫耕山》
【第8句】:俗吏肆貪殘,侵漁蕩貲產。——出自許應龍《送人赴倉臺》
【第9句】:俗吏自難堪,詩翁正當與。——出自蘇轍《送文與可知湖州》
【第10句】:后生欺舊輩,俗吏笑高人。——出自陸文圭《奉和子華秋懷四首》
【第11句】:俗吏事朱墨,暴吏事鞭撲。——出自杜范《閑坐有感偶成古風簡劉會之高吉父康司理》
【第12句】:俗吏急簿書,細各紛鹽米。——出自趙蕃《常州先生以太守入對五首》
【第13句】:俗吏教條徒自媿,滮池云物幸相容。——出自晁說之《再和圓機喜雪之作》
【第14句】:俗吏惟知騁刀筆,腐儒亦或拘訓詁。——出自林景熙《餞盛影則教授》
【第15句】:俗吏閑居少,同人會面難。——出自唐·韋應物《陪王郎中尋孔征君》
【第16句】:俗吏趨期會,簿書自羈縻。——出自吳儆《寄題淳安陳令君讀書林》
【第17句】:上固知倪寬,俗吏徒云云。——出自鄭剛中《送林懿成解兵掾》
【第18句】:俗吏相傳作縣難,及民那有一分寬。——出自方岳《簡徐宰》
“俗吏”結尾的詩句【第1句】:非道非僧非俗吏,褐裘烏帽閉門居。——出自唐·白居易《池上閑吟二首》
【第2句】:敢辭稱俗吏,且愿活疲民。——出自唐·白居易《自到郡齋僅經旬日方專公務未及宴游偷閑…仍呈吳中諸客》
【第3句】:剖符雖俗吏,修貢亦仙才。——出自唐·杜牧《題茶山》
【第4句】:堆案簿書為俗吏,滿樓山色負吟情。——出自王禹偁《和廬州通判李學士見寄》
【第5句】:忍別朱欄真俗吏,獨棲珍樹祗仙禽。——出自蔡襄《漳南十詠·齊云閣》
【第6句】:禍此遺民緣俗吏,扶回興叢賴書生。——出自卷剛中《和友人書懷》
【第7句】:余雖一俗吏,心實慕名德。——出自馬元演《游洞霄紀實》
【第8句】:我憂不能釋,人謂我俗吏。——出自魏了翁《約書院諸友過石洞津檢校堤役》
【第9句】:誰謂謫官真俗吏,還登廬阜最高峰。——出自陳舜俞《峰頂院》
【第10句】:顧慚文俗吏,游步躡仙蹤。——出自韓維《載酒過景仁不園》
【第11句】:向來傲官府,正自惡俗吏。——出自曾協《王炎弼安吉丞廳真清軒和沈文伯韻》
【第12句】:慚我真成今俗吏,固應期會絕文移。——出自徐僑《久不作詩立春以詩并酒送滕知丞》
【第13句】:曾冠六鰲非俗吏,已開九秩是陳人。——出自南宋·陸游《自賀》
【第14句】:塵土強顏成俗吏,林泉放意屬高人。——出自郭印《次韻正紀見寄》
【第15句】:顧我困埃塵,俛首甘俗吏。——出自鄭剛中《寄題李監酒不俗閣》
【第16句】:已矣榜敲成俗吏,懷哉香火奉湘祠。——出自趙蕃《送吳提刑赴召三首》
【第17句】:用人最忌非所宜,愿莫使公嗟俗吏。——出自文同《師厚還朝》
【第18句】:共道使臣非俗吏,南山莫動北山文。——出自唐·白居易《和錢員外青龍寺上方望舊山》
【第19句】:獨向此時為俗吏,風流知是不如人。——出自丁謂《公舍春日》
【第20句】:形骸拘俗吏,光景賴閑林。——出自唐·張九齡《郡舍南有園畦雜樹聊以永日》
【第21句】:折獄也曾為俗吏,勸農元本是耕人。——出自唐·李頻《五月一日蒙替本官不得隨例入闕,感懷獻送相公》
【第22句】:山水窟中為俗吏,簿書叢里得詩鄰。——出自毛滂《次韻許簿游響潭回》
【第23句】:已媿簿書成俗吏,卻陳俎豆見諸生。——出自虞儔《秋釋奠于學萬舍人示詩次韻以酬》
【第24句】:我慚為俗吏,泉石負幽情。——出自寇準《贈隱士》
【第25句】:折腰行俗吏,投足且吾廬。——出自黃公度《久不得浙耗》
【第26句】:柱史從來非俗吏,青牛道士莫相疑。——出自唐·儲嗣宗《和茅山高拾遺憶山中雜題五首·山鄰》
“俗吏”在中間的詩句【第1句】:類非俗吏能,千齡樹遺愛。——出自李廳《送杭州使君蘇內相先生某用先生舊詩方丈仙人出渺茫高情猶愛水云鄉》
【第2句】:只知俗吏隆官業,不意高文有古風。——出自李觤《寄史屯田》
【第3句】:專用清談治,非如俗吏為。——出自司馬光《送揚太祝知長洲縣》
【第4句】:越王之孫府從事,惡人亦作俗吏呼。——出自李廳《趙令畤德麟作襄陽從事丁丑季冬出行南山三邑某同謝公定曾仲成潘仲》
【第5句】:文昌俗吏亦何者,乃能致雨興雷霆。——出自王之道《信陽和同官喜雨韻》
【第6句】:勿因朝廷遠,俯首俗吏群。——出自李廳《趙玿赴成都府廣都縣尉以送君南浦傷如之何為韻送之作八首》
【第7句】:寧甘咄咄癡兒事,稍愧紛紛俗吏為。——出自袁說友《日華書自通州來言其同僚多唱酬》
【第8句】:相期正始微言緒,詩眼休嫌俗吏過。——出自蘇籀《次韻洪令谷瑞平遠臺》
【第9句】:喚起高山趣,驅除俗吏埃。——出自趙崇森《琴》
【第10句】:衣褐仍纏绔,無羞俗吏裝。——出自司馬光《送聶之美攝尉韋城》
【第11句】:自慚俗吏塵埃久,來伴禪僧語笑溫。——出自徐柟《題集福院》
【第12句】:物態無端固盡諳,自為俗吏欠清談。——出自祖無擇《官況》
【第13句】:當知帝所樂,顧非俗吏比。——出自晁公溯《送宋秀實罷官歸將有東南之行》
【第14句】:顧慚陸沈俗吏行,長須叩戶何妨頻。——出自陳造《次韻梁教授》
【第15句】:瑤音有底能相寄,不作龍鍾俗吏看。——出自晁說之《圓機游秦州有詩相寄輒次韻作》
【第16句】:自憐俗吏腳不歷,每欣奇觀身欲飛。——出自袁說友《和周元吉提刑席上得雨韻三首》
【第17句】:廣文官舍雖落莫,刀筆不與俗吏俱。——出自黃公度《送陳應求赴官》
【第18句】:一對高人談,稍忘俗吏卑。——出自宋·蘇軾《次韻孔文仲推官見贈》
【第19句】:開筵想任佳人擁,游寺應嫌俗吏隨。——出自魏野《河中孫學士以詩見寄因次本韻繼和三章用為酬贈》
【第20句】:當時不與俗吏知,或可重尋舊蹤跡。——出自姚勉《桃源行》
【第21句】:豈意殊方物,頻沾俗吏廳。——出自蘇頌《謝太傅杜相公惠吳柑》
【第22句】:莫嫌俗吏勤相顧,曾是嵩陽舊掩扉。——出自張詠《送魏道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