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作品選集好句子匯編200條
汪曾祺散文好句摘抄
汪曾祺散文好句摘抄
【第1句】: 我初學寫小說時喜歡把人物的對話寫得很漂亮,有詩意,有哲理,有時甚至很“玄”。沈從文先生對我說:“你這是兩個聰明的腦殼打架!”他的意思是說著不像真人說的話。托爾斯泰說過:“人是不能用警句交談的。”
【第2句】: 每當家像一個概念一樣浮現(xiàn)于我的記憶之上,它的顏色是深沉的。
【第3句】: 我以為語言具有內(nèi)容性。語言是小說的本體,不是外部的,不只是形式、是技巧。探索一個作者的氣質(zhì)、他的思想(他的生活態(tài)度,不是理念)。必須由語言入手,并始終浸在作者的語言里。語言具有文化性。作品的語言映照出作者的全部文化修養(yǎng)。語言的美不在一個一個句子,而在句與句之間的關(guān)系。包世成論王羲之字,看來參差不齊,但如老翁攜帶幼孫,顧盼有情,痛癢有關(guān)。好的語言正當如此。語言像樹,枝干內(nèi)部汁液流轉(zhuǎn),一枝搖,百枝搖。語言像水,是不能切割的。一篇作品的語言,是一個有機的整體。
【第4句】: 我每天醒在鳥聲里。我從夢里就聽到鳥叫,直到我醒來。我聽得出幾種極熟悉的叫聲,那是每天都叫的,似乎每天都在那個固定的枝頭。
【第5句】: 她問了我一些問題。其中一個是,為什么我的小說里總有水?即使沒有水,也有水的感覺"
【第6句】: 圖書館的管理員是一個妙人。他沒有準確的上下班時間。有時我們?nèi)サ迷缌耍€沒有來,門沒有開,我們就在外面等著。他來了,誰也不理,開了門,走進閱覽室,把壁上一個不走的掛鐘的時針“喀拉拉”一撥,撥到八點,這就上班了,開始借書。這個圖書館的藏書室在樓上。樓板上挖出一個長方形的洞,從洞里用繩子吊下一個長方形的木盤。借書人開好借書單——管理員把借書單叫做“飛子”,昆明人把一切不大的紙片都叫做“飛子”,買米的發(fā)票、包裹單、汽車票,都叫做“飛子”,——這位管理員看一看,放在木盤里,一拽旁邊的鈴鐺,“當啷啷”,木盤就從洞里吊上去了。——上面大概有個滑車。不一會,上面拽一下鈴鐺,木盤又系了下來,你要的書來了。
【第7句】: 1948年3月,香港出了一本《大眾文藝叢刊》,撰稿人為黨內(nèi)外的理論家。其中有一篇郭沫若寫的《斥反動文藝》,文中說沈從文“一直是有意識地作為反動派而活動著”。這對沈先生是致命的一擊。可以說,是郭沫若的這篇文章,把沈從文從一個作家罵成了一個文物研究者。事隔30年,沈先生的《中國古代服飾研究》卻由前科學院院長郭沫若寫了序。人事變幻,云水悠悠,逝者如斯,誰能逆料?這也是歷史。”
【第8句】: 國子監(jiān),現(xiàn)在已經(jīng)作為首都圖書館的館址了。首都圖書館的老底子是頭發(fā)胡同的北京市圖書館,即原先的通俗圖書館--由于魯迅先生的倡議而成立,魯迅先生曾經(jīng)襄贊其事,并捐贈過書籍的圖書館;前曾移到天壇,因為天壇地點逼仄,又挪到這里了。首都圖書館藏書除原頭發(fā)胡同的和建國后新買的以外,主要為原來孔德學校和法文圖書館的藏書。就中最具特色,在國內(nèi)搜藏較富的,是鼓詞俗曲。
【第9句】: 新校舍大門東邊的圍墻是“民主墻”。墻上貼滿了各色各樣的.壁報,左、中、右都有。有時也有激烈的論戰(zhàn)。有一次三青團辦的壁報有一篇宣傳gd黨觀點的文章,另一張群社編的壁報上很快就貼出一篇反駁的文章,批評三青團壁報上的文章是“咬著尾巴兜圈子”。這批評很尖刻,也很形象。“咬著尾巴兜圈子”是狗。
【第10句】: 祖父年輕時建造的幾進,是灰青色與褐色的。我自小養(yǎng)育于這種安定與寂寞里。報春花開放在這種背景前是好的。它不至被曬得那么多粉。固然報春花在我們那兒很少見,也許沒有,不像昆明。
【第11句】: 國子監(jiān),就是從前的大學。
【第12句】: 坐在亭子里,覺山色皆來相就。
【第13句】: 人間存一角,聊放側(cè)枝花。 欣然亦自得,不共赤城霞。――汪曾祺《受戒》
【第14句】: 都到歲數(shù)了,心里不是沒有。只是像一片薄薄的云,飄過來,飄過去,下不成雨。――汪曾祺《受戒》
【第15句】: 她挎著一籃子荸薺回去了,在柔軟的田埂上留了一串腳印。明海看著她的腳印,傻了。五個小小的趾頭,腳掌平平的,腳跟細細的,腳弓部分缺了一塊。明海身上有一種從來沒有過的感覺,他覺得心里癢癢的。這一串美麗的腳印把小和尚的心搞亂了。――汪曾祺《受戒》
【第16句】: 蘆花才吐新穗。紫灰色的蘆穗,發(fā)著銀光,軟軟的,滑溜溜的,像一串絲線。有的地方結(jié)了蒲棒,通紅的,像一枝一枝小蠟燭。青浮萍,紫浮萍。長腳蚊子,水蜘蛛。野菱角開著四瓣的小白花。驚起一只青樁,擦著蘆穗,撲魯魯魯飛遠了。――汪曾祺《受戒》
【第17句】: 他搬了一把小竹椅,坐著。隨身帶著一個白泥小炭爐子,一口小鍋,提盒里蔥姜佐料俱全,還有一瓶酒。他釣魚很有經(jīng)驗。釣竿很短,魚線也不長,而且不用漂子,就這樣把釣線甩在水里,看到線頭動了提起來就是一條。都是三四寸長的鯽魚……釣上來一條,刮刮鱗洗凈了,就手放到鍋里。不大一會兒,魚就熟了。他就一邊吃魚,一邊喝酒,一邊甩鉤再釣。這種出水就烹制的魚味美無比,叫做“起水鮮”。到聽到女兒在門口喊:“爸――!”知道是有人來看病了。就把火蓋上,把魚竿插在岸邊濕泥里,起身往家走。不一會兒,就有一只鋼藍色的蜻蜓落在他的魚竿上了。――汪曾祺《受戒》
【第18句】: 白眼珠鴨蛋青,黑眼珠棋子黑,定神時如清水,閃動時像星星。渾身上下,頭是頭,腳是腳。頭?滑溜溜的,衣服格掙掙的。--這里的風俗,十五六歲的姑娘就都梳上頭了。這兩上丫頭,這一頭的好頭?!通紅的?根,雪白的簪子!娘女三個去趕集,一集的人都朝她們望。――汪曾祺《受戒》
【第19句】: 偷雞的有一件家什--銅蜻蜓。看準了一?老母雞,把銅蜻蜓一丟,雞婆子上去就是一口。這一啄,銅蜻蜓的硬簧繃開,雞嘴撐住了,叫不出來了。正在這雞十分納悶的時候,上去一把薅住。――汪曾祺《受戒》
【第20句】: 這些玻璃匣子里裝的是黑瓜子、白瓜子、鹽炒豌豆、油炸豌豆、蘭花豆、五香花生米。長板的一頭擺開”熏燒“。”熏燒“除回鹵豆腐干之外,主要是牛肉、蒲包肉和豬頭肉。――汪曾祺《受戒》
【第21句】: 真稀奇,那么多的和尚吃粥,竟然不出一點聲音!他看見明子也坐在里面,想跟他打個招呼又不好打。想了想,管他禁止不禁止喧嘩,就大聲喊了一句:「我走啦!」她看見明子目不斜視地微微點了點頭,就不管很多人都朝自己看,大搖大擺地走了。――汪曾祺《受戒》
【第22句】: 薅三遍草的時候,秧已經(jīng)很高了,低下頭看不見人。一聽見非常脆亮的嗓子在一片濃綠里唱:梔子哎開花哎六瓣頭哎……姐家哎門前哎一道橋哎……明海就知道小英子在哪里,三步兩步就趕到,趕到就低頭薅起草來,傍晚牽牛“打汪”,是明子的事。――水牛怕蚊子。這里的習慣,牛卸了軛,飲了水,就牽到一口和好泥水的“汪”里,由它自己打滾撲騰,弄得全身都是泥漿,這樣蚊子就咬不通了。低田上水,只要一掛十四軋的水車,兩個人車半天就夠了。明子和小英子就伏在車杠上,不緊不慢地踩著車軸上的拐子,輕輕地唱著明海向三師父學來的各處山歌。――汪曾祺《受戒》
【第23句】: 茨菇。家里喂了一大群雞鴨,單是雞蛋鴨毛就夠一年的油鹽了。趙大伯是個能干人。他是一個「全把式」,不但田里場上樣樣精通,還會罩魚、洗磨、鑿礱、修水車、修船、砌?、燒磚、箍桶、劈篾、絞麻繩。他不咳嗽,不腰疼,結(jié)結(jié)實實,像一棵榆樹。人很和氣,一天不聲不響。趙大伯是一棵搖錢樹,趙大娘就是個聚寶盆。大娘精神得出奇。五十歲了,兩個眼睛還是清亮亮的。不論什么時候,頭都是梳得滑溜溜的,身上衣服都是格掙掙的。像老頭子一樣,她一天不?著。煮豬食,喂豬,?咸菜,--她?的咸蘿?乾非常好吃,舂粉子,磨小豆腐,編蓑衣,織蘆篚。她還會剪花樣子。――汪曾祺《受戒》
【第24句】: 這地方的忙活是栽秧、車高田水,薅頭遍草、再就是割稻子、打場子。這幾薦重活,自己一家是忙不過來的。這地方興換工。排好了日期,幾家顧一家,輪流轉(zhuǎn)。不收工錢,但是吃好的。一天吃六頓,兩頭見肉,頓頓有酒。干活時,敲著鑼鼓,唱著歌,熱鬧得很。其余的時候,各顧各,不顯得緊張。――汪曾祺《受戒》
【第25句】: 王二一家是勤勤懇懇踏踏實實經(jīng)營逐漸積累起來的財富,生活上獲得的改善也不過是得以盡興聽書,過年時賭個小錢。他的經(jīng)歷被食客張漢改頭換面成了稟賦所帶來的恩賜,說白了是天生的,不是人人都可得。關(guān)鍵的是,人們信了!尤其是兩三次險些被請走的陶同事和老是犯錯挨打的陳相公。他們不但羨慕王二“大小解分開”的稟賦,還試圖檢驗自身是否也由此隱藏的天賦。聽起來夸張搞笑,但也心酸,在等級分明的藥房里討生存的小人物,巴巴地指望著有一天,生活能朝好的方向發(fā)展。即使現(xiàn)實茫然而殘酷,可掙扎仍在繼續(xù),希望之火雖小,卻努力著不讓它被澆滅。――汪曾祺《受戒》
【第26句】: 當時的人們無法理解為何別的大小店鋪都不再盈利,而王二一個普通簡陋的熏燒攤子卻蒸蒸日上,越來越有樣。他們那時,自是不甚清楚競爭的缺失所帶來的利好關(guān)系。運勢的迷惑復雜讓他們寧愿相信命運天定,也不愿深究現(xiàn)實原因和機遇的影響。所以他們雖然瞧不上作為寄生蟲的張漢,但也不會去質(zhì)疑張漢的閑扯胡談。或許迷信命運一點,讓大家都輕松好過些。沒有稟賦就老老實實過老日子,因為人沒法去跟老天爭辯。有幸受寵的,就心安理得地接受這份饋贈,把日子過得風風火火起來。――汪曾祺《受戒》
【第27句】: 來從虛空來,還歸虛空去。往生再世,皆當歡喜。點燈說話兒,吹燈做伴兒,清早起來梳小辮兒。――汪曾祺《受戒》
【第28句】: 不過,這種東西沒有了,也就沒有了。――汪曾祺《受戒》
【第29句】: 睡著之后,他做了一個夢,夢見曇花開了。――汪曾祺《受戒》
【第30句】: 墓草凄凄,落照黃昏,歌聲猶在,斯人遠矣。――汪曾祺《受戒》
【第31句】: 若我在臨水照影里,想起你,若我在柳枝新綠前想起你,若我在一切無從說,說不好的美麗里想起你,我在那一切陶醉里,已非自醉,你可曾感受到,遙遠的舉杯致意。 逝去的從容逝去,重溫的依然重溫,在滄桑的枝葉間,折取一朵明媚,簪進歲月肌里,許它疼痛又甜蜜,許它流去又流回,改頭換面千千萬,我認取你一如初見。
【第32句】: 那一年,花開得不是最好,可是還好,我遇到你;那一年,花開得好極了,好像專是為了你;那一年,花開得很遲,還好,有你。
【第33句】: 都說梨花像雪,其實蘋果花才像雪。雪是厚重的,不是透明的。梨花像什么呢?——梨花的瓣子是月亮做的。
【第34句】: 人到極其無可奈何的時候,往往會生出這種比悲號更為沉痛的滑稽感。
【第35句】: 帶著雨珠的緬桂花使我的心軟軟的,不是懷人,不是思鄉(xiāng)。
【第36句】: 西瓜以繩絡(luò)懸于井中,下午剖食,一刀下去,咔嚓有聲,涼氣四溢,連眼睛都是涼的。
【第37句】: 在黑白里溫柔地愛彩色,在彩色里朝圣黑白。
【第38句】: 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豐滿的、使人動情的。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長。昆明的雨季,是濃綠的。草木的枝葉水分都到了飽和狀態(tài),顯示出過分的,近于夸張的旺盛。
【第39句】: 我們這個民族,長期以來,生于憂患,已經(jīng)很“皮實”了,對于任何猝然而來的災難,都用一種“儒道互補”的精神對待之。這種“儒道互補”的真髓,即“不在乎”。這種“不在乎”精神,是永遠征不服的。
【第40句】: 賞花賞到氣息,氛圍,情懷。隔江看花,隔窗聽雨,隔著人世中一層一層占有的標簽,輕啟那古舊又明潤的光。 如同,浴一回月光,落兩肩花瓣,踏一回輕雪,活著,走著,看著,欣喜著,卻沒有患得患失的心情。
【第41句】: 我覺得一個現(xiàn)代化的,充滿人情味的家庭,首先必須做到“沒大沒小”。父母叫人敬畏,兒女“筆管條直”最沒有意思。 兒女是屬于他們自己的。他們的現(xiàn)在,和他們的未來,都應由他們自己來設(shè)計。一個想用自己理想的模式塑造自己的孩子的父親是愚蠢的,而且,可惡!另外作為一個父親,應該盡量保持一點童心。
【第42句】: 四月二日。月光清極。夜氣大涼。似乎該再寫一段作為收尾,但又似無須了。便這樣吧,日后再說。逝者如斯。
【第43句】: 如果你來訪我,我不在,請和我門外的花坐一會兒,它們很溫暖,我注視它們很多很多日子了。它們開得不茂盛,想起來什么說什么,沒有話說時,盡管長著碧葉。
【第44句】: 你說我在做夢嗎?人生如夢,我投入的卻是真情。世界先愛了我,我不能不愛它。 只記花開不記人,你在花里,如花在風中。 那一年,花開得不是最好,可是還好,我遇到你;那一年,花開得好極了,好像專是為了你;那一年,花開得很遲,還好,有你。
【第45句】: 緬桂盛開的時候,房東和她的一個養(yǎng)女,搭了梯子上去摘,每天要摘下來好些,拿到花市上去賣。她大概是怕房客們亂摘她的花,時常給各家送去一些。有時送來一個七寸盤子,里面擺得滿滿的緬桂花!帶著雨珠的緬桂花使我的心軟軟的,不是懷人,不是思鄉(xiāng)。
有關(guān)汪曾祺散文好句摘抄
導語:逐院凌青獻月明思起,悲中故居空蕭奇。若裁香茗子夜庭,笑客莫留黃葉鶯。以下小編為大家介紹有關(guān)汪曾祺散文好句摘抄文章,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有關(guān)汪曾祺散文好句摘抄
【第1句】:我初學寫小說時喜歡把人物的對話寫得很漂亮,有詩意,有哲理,有時甚至很“玄”。沈從文先生對我說:“你這是兩個聰明的腦殼打架!”他的意思是說著不像真人說的話。托爾斯泰說過:“人是不能用警句交談的。”
【第2句】:每當家像一個概念一樣浮現(xiàn)于我的記憶之上,它的顏色是深沉的。
【第3句】:我以為語言具有內(nèi)容性。語言是小說的本體,不是外部的,不只是形式、是技巧。探索一個作者的氣質(zhì)、他的思想(他的生活態(tài)度,不是理念)。必須由語言入手,并始終浸在作者的語言里。語言具有文化性。作品的語言映照出作者的全部文化修養(yǎng)。語言的美不在一個一個句子,而在句與句之間的關(guān)系。包世成論王羲之字,看來參差不齊,但如老翁攜帶幼孫,顧盼有情,痛癢有關(guān)。好的語言正當如此。語言像樹,枝干內(nèi)部汁液流轉(zhuǎn),一枝搖,百枝搖。語言像水,是不能切割的。一篇作品的語言,是一個有機的整體。
【第4句】:我每天醒在鳥聲里。我從夢里就聽到鳥叫,直到我醒來。我聽得出幾種極熟悉的叫聲,那是每天都叫的,似乎每天都在那個固定的枝頭。
【第5句】:她問了我一些問題。其中一個是,為什么我的小說里總有水?即使沒有水,也有水的感覺"
【第6句】:圖書館的管理員是一個妙人。他沒有準確的上下班時間。有時我們?nèi)サ迷缌耍€沒有來,門沒有開,我們就在外面等著。他來了,誰也不理,開了門,走進閱覽室,把壁上一個不走的掛鐘的時針“喀拉拉”一撥,撥到八點,這就上班了,開始借書。這個圖書館的藏書室在樓上。樓板上挖出一個長方形的洞,從洞里用繩子吊下一個長方形的木盤。借書人開好借書單——管理員把借書單叫做“飛子”,昆明人把一切不大的紙片都叫做“飛子”,買米的發(fā)票、包裹單、汽車票,都叫做“飛子”,——這位管理員看一看,放在木盤里,一拽旁邊的鈴鐺,“當啷啷”,木盤就從洞里吊上去了。——上面大概有個滑車。不一會,上面拽一下鈴鐺,木盤又系了下來,你要的書來了。
【第7句】:1948年3月,香港出了一本《大眾文藝叢刊》,撰稿人為黨內(nèi)外的理論家。其中有一篇郭沫若寫的《斥反動文藝》,文中說沈從文“一直是有意識地作為反動派而活動著”。這對沈先生是致命的一擊。可以說,是郭沫若的這篇文章,把沈從文從一個作家罵成了一個文物研究者。事隔30年,沈先生的《中國古代服飾研究》卻由前科學院院長郭沫若寫了序。人事變幻,云水悠悠,逝者如斯,誰能逆料?這也是歷史。”
【第8句】:國子監(jiān),現(xiàn)在已經(jīng)作為首都圖書館的館址了。首都圖書館的老底子是頭發(fā)胡同的北京市圖書館,即原先的通俗圖書館--由于魯迅先生的倡議而成立,魯迅先生曾經(jīng)襄贊其事,并捐贈過書籍的`圖書館;前曾移到天壇,因為天壇地點逼仄,又挪到這里了。首都圖書館藏書除原頭發(fā)胡同的和建國后新買的以外,主要為原來孔德學校和法文圖書館的藏書。就中最具特色,在國內(nèi)搜藏較富的,是鼓詞俗曲。
【第9句】:新校舍大門東邊的圍墻是“民主墻”。墻上貼滿了各色各樣的壁報,左、中、右都有。有時也有激烈的論戰(zhàn)。有一次三青團辦的壁報有一篇宣傳gd黨觀點的文章,另一張群社編的壁報上很快就貼出一篇反駁的文章,批評三青團壁報上的文章是“咬著尾巴兜圈子”。這批評很尖刻,也很形象。“咬著尾巴兜圈子”是狗。
【第10句】:祖父年輕時建造的幾進,是灰青色與褐色的。我自小養(yǎng)育于這種安定與寂寞里。報春花開放在這種背景前是好的。它不至被曬得那么多粉。固然報春花在我們那兒很少見,也許沒有,不像昆明。
【第11句】:國子監(jiān),就是從前的大學。
【第12句】:坐在亭子里,覺山色皆來相就。
【第13句】:人間存一角,聊放側(cè)枝花。 欣然亦自得,不共赤城霞。――汪曾祺《受戒》
【第14句】:都到歲數(shù)了,心里不是沒有。只是像一片薄薄的云,飄過來,飄過去,下不成雨。――汪曾祺《受戒》
【第15句】:她挎著一籃子荸薺回去了,在柔軟的田埂上留了一串腳印。明海看著她的腳印,傻了。五個小小的趾頭,腳掌平平的,腳跟細細的,腳弓部分缺了一塊。明海身上有一種從來沒有過的感覺,他覺得心里癢癢的。這一串美麗的腳印把小和尚的心搞亂了。――汪曾祺《受戒》
【第16句】:蘆花才吐新穗。紫灰色的蘆穗,發(fā)著銀光,軟軟的,滑溜溜的,像一串絲線。有的地方結(jié)了蒲棒,通紅的,像一枝一枝小蠟燭。青浮萍,紫浮萍。長腳蚊子,水蜘蛛。野菱角開著四瓣的小白花。驚起一只青樁,擦著蘆穗,撲魯魯魯飛遠了。――汪曾祺《受戒》
【第17句】:他搬了一把小竹椅,坐著。隨身帶著一個白泥小炭爐子,一口小鍋,提盒里蔥姜佐料俱全,還有一瓶酒。他釣魚很有經(jīng)驗。釣竿很短,魚線也不長,而且不用漂子,就這樣把釣線甩在水里,看到線頭動了提起來就是一條。都是三四寸長的鯽魚……釣上來一條,刮刮鱗洗凈了,就手放到鍋里。不大一會兒,魚就熟了。他就一邊吃魚,一邊喝酒,一邊甩鉤再釣。這種出水就烹制的魚味美無比,叫做“起水鮮”。到聽到女兒在門口喊:“爸――!”知道是有人來看病了。就把火蓋上,把魚竿插在岸邊濕泥里,起身往家走。不一會兒,就有一只鋼藍色的蜻蜓落在他的魚竿上了。――汪曾祺《受戒》
【第18句】:白眼珠鴨蛋青,黑眼珠棋子黑,定神時如清水,閃動時像星星。渾身上下,頭是頭,腳是腳。頭?滑溜溜的,衣服格掙掙的。--這里的風俗,十五六歲的姑娘就都梳上頭了。這兩上丫頭,這一頭的好頭?!通紅的?根,雪白的簪子!娘女三個去趕集,一集的人都朝她們望。――汪曾祺《受戒》
【第19句】:偷雞的有一件家什--銅蜻蜓。看準了一?老母雞,把銅蜻蜓一丟,雞婆子上去就是一口。這一啄,銅蜻蜓的硬簧繃開,雞嘴撐住了,叫不出來了。正在這雞十分納悶的時候,上去一把薅住。――汪曾祺《受戒》
【第20句】:這些玻璃匣子里裝的是黑瓜子、白瓜子、鹽炒豌豆、油炸豌豆、蘭花豆、五香花生米。長板的一頭擺開”熏燒“。”熏燒“除回鹵豆腐干之外,主要是牛肉、蒲包肉和豬頭肉。――汪曾祺《受戒》
【第21句】:真稀奇,那么多的和尚吃粥,竟然不出一點聲音!他看見明子也坐在里面,想跟他打個招呼又不好打。想了想,管他禁止不禁止喧嘩,就大聲喊了一句:「我走啦!」她看見明子目不斜視地微微點了點頭,就不管很多人都朝自己看,大搖大擺地走了。――汪曾祺《受戒》
【第22句】:薅三遍草的時候,秧已經(jīng)很高了,低下頭看不見人。一聽見非常脆亮的嗓子在一片濃綠里唱:梔子哎開花哎六瓣頭哎……姐家哎門前哎一道橋哎……明海就知道小英子在哪里,三步兩步就趕到,趕到就低頭薅起草來,傍晚牽牛“打汪”,是明子的事。――水牛怕蚊子。這里的習慣,牛卸了軛,飲了水,就牽到一口和好泥水的“汪”里,由它自己打滾撲騰,弄得全身都是泥漿,這樣蚊子就咬不通了。低田上水,只要一掛十四軋的水車,兩個人車半天就夠了。明子和小英子就伏在車杠上,不緊不慢地踩著車軸上的拐子,輕輕地唱著明海向三師父學來的各處山歌。――汪曾祺《受戒》
【第23句】:茨菇。家里喂了一大群雞鴨,單是雞蛋鴨毛就夠一年的油鹽了。趙大伯是個能干人。他是一個「全把式」,不但田里場上樣樣精通,還會罩魚、洗磨、鑿礱、修水車、修船、砌?、燒磚、箍桶、劈篾、絞麻繩。他不咳嗽,不腰疼,結(jié)結(jié)實實,像一棵榆樹。人很和氣,一天不聲不響。趙大伯是一棵搖錢樹,趙大娘就是個聚寶盆。大娘精神得出奇。五十歲了,兩個眼睛還是清亮亮的。不論什么時候,頭都是梳得滑溜溜的,身上衣服都是格掙掙的。像老頭子一樣,她一天不?著。煮豬食,喂豬,?咸菜,--她?的咸蘿?乾非常好吃,舂粉子,磨小豆腐,編蓑衣,織蘆篚。她還會剪花樣子。――汪曾祺《受戒》
【第24句】:這地方的忙活是栽秧、車高田水,薅頭遍草、再就是割稻子、打場子。這幾薦重活,自己一家是忙不過來的。這地方興換工。排好了日期,幾家顧一家,輪流轉(zhuǎn)。不收工錢,但是吃好的。一天吃六頓,兩頭見肉,頓頓有酒。干活時,敲著鑼鼓,唱著歌,熱鬧得很。其余的時候,各顧各,不顯得緊張。――汪曾祺《受戒》
【第25句】:王二一家是勤勤懇懇踏踏實實經(jīng)營逐漸積累起來的財富,生活上獲得的改善也不過是得以盡興聽書,過年時賭個小錢。他的經(jīng)歷被食客張漢改頭換面成了稟賦所帶來的恩賜,說白了是天生的,不是人人都可得。關(guān)鍵的是,人們信了!尤其是兩三次險些被請走的陶同事和老是犯錯挨打的陳相公。他們不但羨慕王二“大小解分開”的稟賦,還試圖檢驗自身是否也由此隱藏的天賦。聽起來夸張搞笑,但也心酸,在等級分明的藥房里討生存的小人物,巴巴地指望著有一天,生活能朝好的方向發(fā)展。即使現(xiàn)實茫然而殘酷,可掙扎仍在繼續(xù),希望之火雖小,卻努力著不讓它被澆滅。――汪曾祺《受戒》
【第26句】:當時的人們無法理解為何別的大小店鋪都不再盈利,而王二一個普通簡陋的熏燒攤子卻蒸蒸日上,越來越有樣。他們那時,自是不甚清楚競爭的缺失所帶來的利好關(guān)系。運勢的迷惑復雜讓他們寧愿相信命運天定,也不愿深究現(xiàn)實原因和機遇的影響。所以他們雖然瞧不上作為寄生蟲的張漢,但也不會去質(zhì)疑張漢的閑扯胡談。或許迷信命運一點,讓大家都輕松好過些。沒有稟賦就老老實實過老日子,因為人沒法去跟老天爭辯。有幸受寵的,就心安理得地接受這份饋贈,把日子過得風風火火起來。――汪曾祺《受戒》
【第27句】:來從虛空來,還歸虛空去。往生再世,皆當歡喜。點燈說話兒,吹燈做伴兒,清早起來梳小辮兒。――汪曾祺《受戒》
【第28句】:不過,這種東西沒有了,也就沒有了。――汪曾祺《受戒》
【第29句】:睡著之后,他做了一個夢,夢見曇花開了。――汪曾祺《受戒》
【第30句】:墓草凄凄,落照黃昏,歌聲猶在,斯人遠矣。――汪曾祺《受戒》
【第31句】:若我在臨水照影里,想起你,若我在柳枝新綠前想起你,若我在一切無從說,說不好的美麗里想起你,我在那一切陶醉里,已非自醉,你可曾感受到,遙遠的舉杯致意。 逝去的從容逝去,重溫的依然重溫,在滄桑的枝葉間,折取一朵明媚,簪進歲月肌里,許它疼痛又甜蜜,許它流去又流回,改頭換面千千萬,我認取你一如初見。
【第32句】:那一年,花開得不是最好,可是還好,我遇到你;那一年,花開得好極了,好像專是為了你;那一年,花開得很遲,還好,有你。
【第33句】:都說梨花像雪,其實蘋果花才像雪。雪是厚重的,不是透明的。梨花像什么呢?——梨花的瓣子是月亮做的。
【第34句】:人到極其無可奈何的時候,往往會生出這種比悲號更為沉痛的滑稽感。
【第35句】:帶著雨珠的緬桂花使我的心軟軟的,不是懷人,不是思鄉(xiāng)。
【第36句】:西瓜以繩絡(luò)懸于井中,下午剖食,一刀下去,咔嚓有聲,涼氣四溢,連眼睛都是涼的。
【第37句】:在黑白里溫柔地愛彩色,在彩色里朝圣黑白。
【第38句】: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豐滿的、使人動情的。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長。昆明的雨季,是濃綠的。草木的枝葉水分都到了飽和狀態(tài),顯示出過分的,近于夸張的旺盛。
【第39句】:我們這個民族,長期以來,生于憂患,已經(jīng)很“皮實”了,對于任何猝然而來的災難,都用一種“儒道互補”的精神對待之。這種“儒道互補”的真髓,即“不在乎”。這種“不在乎”精神,是永遠征不服的。
【第40句】:賞花賞到氣息,氛圍,情懷。隔江看花,隔窗聽雨,隔著人世中一層一層占有的標簽,輕啟那古舊又明潤的光。 如同,浴一回月光,落兩肩花瓣,踏一回輕雪,活著,走著,看著,欣喜著,卻沒有患得患失的心情。
【第41句】:我覺得一個現(xiàn)代化的,充滿人情味的家庭,首先必須做到“沒大沒小”。父母叫人敬畏,兒女“筆管條直”最沒有意思。 兒女是屬于他們自己的。他們的現(xiàn)在,和他們的未來,都應由他們自己來設(shè)計。一個想用自己理想的模式塑造自己的孩子的父親是愚蠢的,而且,可惡!另外作為一個父親,應該盡量保持一點童心。
【第42句】:四月二日。月光清極。夜氣大涼。似乎該再寫一段作為收尾,但又似無須了。便這樣吧,日后再說。逝者如斯。
【第43句】:如果你來訪我,我不在,請和我門外的花坐一會兒,它們很溫暖,我注視它們很多很多日子了。它們開得不茂盛,想起來什么說什么,沒有話說時,盡管長著碧葉。
【第44句】:你說我在做夢嗎?人生如夢,我投入的卻是真情。世界先愛了我,我不能不愛它。 只記花開不記人,你在花里,如花在風中。 那一年,花開得不是最好,可是還好,我遇到你;那一年,花開得好極了,好像專是為了你;那一年,花開得很遲,還好,有你。
【第45句】:緬桂盛開的時候,房東和她的一個養(yǎng)女,搭了梯子上去摘,每天要摘下來好些,拿到花市上去賣。她大概是怕房客們亂摘她的花,時常給各家送去一些。有時送來一個七寸盤子,里面擺得滿滿的緬桂花!帶著雨珠的緬桂花使我的心軟軟的,不是懷人,不是思鄉(xiāng)。
【第46句】:茶擔子。金漆木桶,桶口翻出,上置一圈細瓷茶杯,桶內(nèi)和杯內(nèi)都裝了香茶。
花擔子。鮮花裝飾的擔子。
挑茶擔子、花擔子的扁擔都極軟,一步一顫。腳步要勻,三進一退,各依節(jié)拍,不得錯步。茶擔子、花擔子雖無很難的技巧,但幾十副擔子同時進退,整整齊齊,亦頗婀娜有致。
【第47句】:不教白發(fā)催人老,更喜春風滿面生。
【第48句】:之乎者也矣焉哉,七字安排好秀才。
【第49句】:越冬的麥粒在松軟的泥土里睡得正香。
【第50句】:北京人喝酒,大致可以分為幾個層次:喝一毛三的是一個層次,喝二鍋頭的是一個層次,喝紅粱大曲、華燈大曲的乃至衡水老白干的是一個層次,喝八大名酒是高層次,喝茅臺的是最高層次。
汪曾祺散文好句摘抄
【第1句】: 我初學寫小說時喜歡把人物的對話寫得很漂亮,有詩意,有哲理,有時甚至很“玄”。沈從文先生對我說:“你這是兩個聰明的腦殼打架!”他的意思是說著不像真人說的話。托爾斯泰說過:“人是不能用警句交談的。”
【第2句】: 每當家像一個概念一樣浮現(xiàn)于我的記憶之上,它的顏色是深沉的。
【第3句】: 我以為語言具有內(nèi)容性。語言是小說的本體,不是外部的,不只是形式、是技巧。探索一個作者的氣質(zhì)、他的思想(他的生活態(tài)度,不是理念)。必須由語言入手,并始終浸在作者的語言里。語言具有文化性。作品的語言映照出作者的全部文化修養(yǎng)。語言的美不在一個一個句子,而在句與句之間的關(guān)系。包世成論王羲之字,看來參差不齊,但如老翁攜帶幼孫,顧盼有情,痛癢有關(guān)。好的語言正當如此。語言像樹,枝干內(nèi)部汁液流轉(zhuǎn),一枝搖,百枝搖。語言像水,是不能切割的。一篇作品的語言,是一個有機的整體。
【第4句】: 我每天醒在鳥聲里。我從夢里就聽到鳥叫,直到我醒來。我聽得出幾種極熟悉的叫聲,那是每天都叫的,似乎每天都在那個固定的枝頭。
【第5句】: 她問了我一些問題。其中一個是,為什么我的小說里總有水?即使沒有水,也有水的感覺"
【第6句】: 圖書館的管理員是一個妙人。他沒有準確的上下班時間。有時我們?nèi)サ迷缌耍€沒有來,門沒有開,我們就在外面等著。他來了,誰也不理,開了門,走進閱覽室,把壁上一個不走的掛鐘的時針“喀拉拉”一撥,撥到八點,這就上班了,開始借書。這個圖書館的藏書室在樓上。樓板上挖出一個長方形的洞,從洞里用繩子吊下一個長方形的木盤。借書人開好借書單——管理員把借書單叫做“飛子”,昆明人把一切不大的紙片都叫做“飛子”,買米的發(fā)票、包裹單、汽車票,都叫做“飛子”,——這位管理員看一看,放在木盤里,一拽旁邊的鈴鐺,“當啷啷”,木盤就從洞里吊上去了。——上面大概有個滑車。不一會,上面拽一下鈴鐺,木盤又系了下來,你要的書來了。
【第7句】: 1948年3月,香港出了一本《大眾文藝叢刊》,撰稿人為黨內(nèi)外的理論家。其中有一篇郭沫若寫的《斥反動文藝》,文中說沈從文“一直是有意識地作為反動派而活動著”。這對沈先生是致命的一擊。可以說,是郭沫若的這篇文章,把沈從文從一個作家罵成了一個文物研究者。事隔30年,沈先生的《中國古代服飾研究》卻由前科學院院長郭沫若寫了序。人事變幻,云水悠悠,逝者如斯,誰能逆料?這也是歷史。”
【第8句】: 國子監(jiān),現(xiàn)在已經(jīng)作為首都圖書館的館址了。首都圖書館的老底子是頭發(fā)胡同的北京市圖書館,即原先的通俗圖書館--由于魯迅先生的倡議而成立,魯迅先生曾經(jīng)襄贊其事,并捐贈過書籍的圖書館;前曾移到天壇,因為天壇地點逼仄,又挪到這里了。首都圖書館藏書除原頭發(fā)胡同的和建國后新買的以外,主要為原來孔德學校和法文圖書館的藏書。就中最具特色,在國內(nèi)搜藏較富的,是鼓詞俗曲。
【第9句】: 新校舍大門東邊的圍墻是“民主墻”。墻上貼滿了各色各樣的壁報,左、中、右都有。有時也有激烈的論戰(zhàn)。有一次三青團辦的壁報有一篇宣傳gd黨觀點的文章,另一張群社編的壁報上很快就貼出一篇反駁的文章,批評三青團壁報上的文章是“咬著尾巴兜圈子”。這批評很尖刻,也很形象。“咬著尾巴兜圈子”是狗。
【第10句】: 祖父年輕時建造的幾進,是灰青色與褐色的。我自小養(yǎng)育于這種安定與寂寞里。報春花開放在這種背景前是好的。它不至被曬得那么多粉。固然報春花在我們那兒很少見,也許沒有,不像昆明。
【第11句】: 國子監(jiān),就是從前的大學。
【第12句】: 坐在亭子里,覺山色皆來相就。
【第13句】: 人間存一角,聊放側(cè)枝花。 欣然亦自得,不共赤城霞。――汪曾祺《受戒》
【第14句】: 都到歲數(shù)了,心里不是沒有。只是像一片薄薄的云,飄過來,飄過去,下不成雨。――汪曾祺《受戒》
【第15句】: 她挎著一籃子荸薺回去了,在柔軟的田埂上留了一串腳印。明海看著她的腳印,傻了。五個小小的趾頭,腳掌平平的,腳跟細細的,腳弓部分缺了一塊。明海身上有一種從來沒有過的感覺,他覺得心里癢癢的。這一串美麗的腳印把小和尚的心搞亂了。――汪曾祺《受戒》
【第16句】: 蘆花才吐新穗。紫灰色的蘆穗,發(fā)著銀光,軟軟的,滑溜溜的,像一串絲線。有的地方結(jié)了蒲棒,通紅的,像一枝一枝小蠟燭。青浮萍,紫浮萍。長腳蚊子,水蜘蛛。野菱角開著四瓣的小白花。驚起一只青樁,擦著蘆穗,撲魯魯魯飛遠了。――汪曾祺《受戒》
汪曾祺散文摘抄及賞析
【第17句】: 他搬了一把小竹椅,坐著。隨身帶著一個白泥小炭爐子,一口小鍋,提盒里蔥姜佐料俱全,還有一瓶酒。他釣魚很有經(jīng)驗。釣竿很短,魚線也不長,而且不用漂子,就這樣把釣線甩在水里,看到線頭動了提起來就是一條。都是三四寸長的鯽魚……釣上來一條,刮刮鱗洗凈了,就手放到鍋里。不大一會兒,魚就熟了。他就一邊吃魚,一邊喝酒,一邊甩鉤再釣。這種出水就烹制的魚味美無比,叫做“起水鮮”。到聽到女兒在門口喊:“爸――!”知道是有人來看病了。就把火蓋上,把魚竿插在岸邊濕泥里,起身往家走。不一會兒,就有一只鋼藍色的蜻蜓落在他的魚竿上了。――汪曾祺《受戒》
【第18句】: 白眼珠鴨蛋青,黑眼珠棋子黑,定神時如清水,閃動時像星星。渾身上下,頭是頭,腳是腳。頭?滑溜溜的,衣服格掙掙的。--這里的風俗,十五六歲的姑娘就都梳上頭了。這兩上丫頭,這一頭的好頭?!通紅的?根,雪白的簪子!娘女三個去趕集,一集的人都朝她們望。――汪曾祺《受戒》
【第19句】: 偷雞的有一件家什--銅蜻蜓。看準了一?老母雞,把銅蜻蜓一丟,雞婆子上去就是一口。這一啄,銅蜻蜓的硬簧繃開,雞嘴撐住了,叫不出來了。正在這雞十分納悶的時候,上去一把薅住。――汪曾祺《受戒》
【第20句】: 這些玻璃匣子里裝的是黑瓜子、白瓜子、鹽炒豌豆、油炸豌豆、蘭花豆、五香花生米。長板的一頭擺開”熏燒“。”熏燒“除回鹵豆腐干之外,主要是牛肉、蒲包肉和豬頭肉。――汪曾祺《受戒》
【第21句】: 真稀奇,那么多的和尚吃粥,竟然不出一點聲音!他看見明子也坐在里面,想跟他打個招呼又不好打。想了想,管他禁止不禁止喧嘩,就大聲喊了一句:「我走啦!」她看見明子目不斜視地微微點了點頭,就不管很多人都朝自己看,大搖大擺地走了。――汪曾祺《受戒》
【第22句】: 薅三遍草的時候,秧已經(jīng)很高了,低下頭看不見人。一聽見非常脆亮的嗓子在一片濃綠里唱:梔子哎開花哎六瓣頭哎……姐家哎門前哎一道橋哎……明海就知道小英子在哪里,三步兩步就趕到,趕到就低頭薅起草來,傍晚牽牛“打汪”,是明子的事。――水牛怕蚊子。這里的習慣,牛卸了軛,飲了水,就牽到一口和好泥水的“汪”里,由它自己打滾撲騰,弄得全身都是泥漿,這樣蚊子就咬不通了。低田上水,只要一掛十四軋的水車,兩個人車半天就夠了。明子和小英子就伏在車杠上,不緊不慢地踩著車軸上的拐子,輕輕地唱著明海向三師父學來的各處山歌。――汪曾祺《受戒》
【第23句】: 茨菇。家里喂了一大群雞鴨,單是雞蛋鴨毛就夠一年的油鹽了。趙大伯是個能干人。他是一個「全把式」,不但田里場上樣樣精通,還會罩魚、洗磨、鑿礱、修水車、修船、砌?、燒磚、箍桶、劈篾、絞麻繩。他不咳嗽,不腰疼,結(jié)結(jié)實實,像一棵榆樹。人很和氣,一天不聲不響。趙大伯是一棵搖錢樹,趙大娘就是個聚寶盆。大娘精神得出奇。五十歲了,兩個眼睛還是清亮亮的。不論什么時候,頭都是梳得滑溜溜的,身上衣服都是格掙掙的。像老頭子一樣,她一天不?著。煮豬食,喂豬,?咸菜,--她?的咸蘿?乾非常好吃,舂粉子,磨小豆腐,編蓑衣,織蘆篚。她還會剪花樣子。――汪曾祺《受戒》
【第24句】: 這地方的忙活是栽秧、車高田水,薅頭遍草、再就是割稻子、打場子。這幾薦重活,自己一家是忙不過來的。這地方興換工。排好了日期,幾家顧一家,輪流轉(zhuǎn)。不收工錢,但是吃好的。一天吃六頓,兩頭見肉,頓頓有酒。干活時,敲著鑼鼓,唱著歌,熱鬧得很。其余的時候,各顧各,不顯得緊張。――汪曾祺《受戒》
【第25句】: 王二一家是勤勤懇懇踏踏實實經(jīng)營逐漸積累起來的財富,生活上獲得的改善也不過是得以盡興聽書,過年時賭個小錢。他的經(jīng)歷被食客張漢改頭換面成了稟賦所帶來的恩賜,說白了是天生的,不是人人都可得。關(guān)鍵的是,人們信了!尤其是兩三次險些被請走的陶同事和老是犯錯挨打的陳相公。他們不但羨慕王二“大小解分開”的稟賦,還試圖檢驗自身是否也由此隱藏的天賦。聽起來夸張搞笑,但也心酸,在等級分明的藥房里討生存的`小人物,巴巴地指望著有一天,生活能朝好的方向發(fā)展。即使現(xiàn)實茫然而殘酷,可掙扎仍在繼續(xù),希望之火雖小,卻努力著不讓它被澆滅。――汪曾祺《受戒》
汪曾祺散文摘抄及賞析(2)
【第26句】: 當時的人們無法理解為何別的大小店鋪都不再盈利,而王二一個普通簡陋的熏燒攤子卻蒸蒸日上,越來越有樣。他們那時,自是不甚清楚競爭的缺失所帶來的利好關(guān)系。運勢的迷惑復雜讓他們寧愿相信命運天定,也不愿深究現(xiàn)實原因和機遇的影響。所以他們雖然瞧不上作為寄生蟲的張漢,但也不會去質(zhì)疑張漢的閑扯胡談。或許迷信命運一點,讓大家都輕松好過些。沒有稟賦就老老實實過老日子,因為人沒法去跟老天爭辯。有幸受寵的,就心安理得地接受這份饋贈,把日子過得風風火火起來。――汪曾祺《受戒》
【第27句】: 來從虛空來,還歸虛空去。往生再世,皆當歡喜。點燈說話兒,吹燈做伴兒,清早起來梳小辮兒。――汪曾祺《受戒》
【第28句】: 不過,這種東西沒有了,也就沒有了。――汪曾祺《受戒》
【第29句】: 睡著之后,他做了一個夢,夢見曇花開了。――汪曾祺《受戒》
【第30句】: 墓草凄凄,落照黃昏,歌聲猶在,斯人遠矣。――汪曾祺《受戒》
【第31句】: 若我在臨水照影里,想起你,若我在柳枝新綠前想起你,若我在一切無從說,說不好的美麗里想起你,我在那一切陶醉里,已非自醉,你可曾感受到,遙遠的舉杯致意。 逝去的從容逝去,重溫的依然重溫,在滄桑的枝葉間,折取一朵明媚,簪進歲月肌里,許它疼痛又甜蜜,許它流去又流回,改頭換面千千萬,我認取你一如初見。
【第32句】: 那一年,花開得不是最好,可是還好,我遇到你;那一年,花開得好極了,好像專是為了你;那一年,花開得很遲,還好,有你。
【第33句】: 都說梨花像雪,其實蘋果花才像雪。雪是厚重的,不是透明的。梨花像什么呢?——梨花的瓣子是月亮做的。
【第34句】: 人到極其無可奈何的時候,往往會生出這種比悲號更為沉痛的滑稽感。
【第35句】: 帶著雨珠的緬桂花使我的心軟軟的,不是懷人,不是思鄉(xiāng)。
【第36句】: 西瓜以繩絡(luò)懸于井中,下午剖食,一刀下去,咔嚓有聲,涼氣四溢,連眼睛都是涼的。
【第37句】: 在黑白里溫柔地愛彩色,在彩色里朝圣黑白。
【第38句】: 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豐滿的、使人動情的。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長。昆明的雨季,是濃綠的。草木的枝葉水分都到了飽和狀態(tài),顯示出過分的,近于夸張的旺盛。
【第39句】: 我們這個民族,長期以來,生于憂患,已經(jīng)很“皮實”了,對于任何猝然而來的災難,都用一種“儒道互補”的精神對待之。這種“儒道互補”的真髓,即“不在乎”。這種“不在乎”精神,是永遠征不服的。
【第40句】: 賞花賞到氣息,氛圍,情懷。隔江看花,隔窗聽雨,隔著人世中一層一層占有的標簽,輕啟那古舊又明潤的光。 如同,浴一回月光,落兩肩花瓣,踏一回輕雪,活著,走著,看著,欣喜著,卻沒有患得患失的心情。
【第41句】: 我覺得一個現(xiàn)代化的,充滿人情味的家庭,首先必須做到“沒大沒小”。父母叫人敬畏,兒女“筆管條直”最沒有意思。 兒女是屬于他們自己的。他們的現(xiàn)在,和他們的未來,都應由他們自己來設(shè)計。一個想用自己理想的模式塑造自己的孩子的父親是愚蠢的,而且,可惡!另外作為一個父親,應該盡量保持一點童心。
【第42句】: 四月二日。月光清極。夜氣大涼。似乎該再寫一段作為收尾,但又似無須了。便這樣吧,日后再說。逝者如斯。
【第43句】: 如果你來訪我,我不在,請和我門外的花坐一會兒,它們很溫暖,我注視它們很多很多日子了。它們開得不茂盛,想起來什么說什么,沒有話說時,盡管長著碧葉。
【第44句】: 你說我在做夢嗎?人生如夢,我投入的卻是真情。世界先愛了我,我不能不愛它。 只記花開不記人,你在花里,如花在風中。 那一年,花開得不是最好,可是還好,我遇到你;那一年,花開得好極了,好像專是為了你;那一年,花開得很遲,還好,有你。
【第45句】: 緬桂盛開的時候,房東和她的一個養(yǎng)女,搭了梯子上去摘,每天要摘下來好些,拿到花市上去賣。她大概是怕房客們亂摘她的花,時常給各家送去一些。有時送來一個七寸盤子,里面擺得滿滿的緬桂花!帶著雨珠的緬桂花使我的心軟軟的,不是懷人,不是思鄉(xiāng)。
汪曾祺文章摘抄
我們像一個個音符走進譜子里。
【第2句】:我的年齡亮在我的眼睛里。
【第3句】:山上青松山下花,花笑青松不及他。有朝一日狂風起,只見青松不見他。
【第4句】: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
汪曾祺散文摘抄及賞析(3)
【第5句】:憑窗而看,河里船行,岸上人走,一切在逐漸深濃起來的煙霧中活動,脈脈含情,極其新鮮;又似曾相似,十分親切。水草氣味,淤泥氣味,燒飯的豆秸煙微帶憂郁的焦香,窗下幾束新竹,給人一種雨意,人“遠”了起來。我這樣望了許久,直到在場上捉迷藏的孩子都回了家,田里的苜宿(有個草字頭)消失了紫色,野火在遠遠的山頭晶明的游動起來,我才回過身來。
【第6句】: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顏一笑笑世間可笑之人。
【第7句】:小英子的家像一個小島,三面都是河,西面有一條小路通到孛薺庵。獨門獨戶,島上只有這一家。島上有六棵大桑樹,夏天都結(jié)大桑葚,三棵結(jié)白的餓,三棵結(jié)紫的;一個菜園子,瓜豆蔬菜,四時不缺。院墻下半截是磚砌的,上半截是泥夯的。大門是桐油油過的,貼著一副萬年紅的春聯(lián):向陽門第春常在,積善人家慶有余。門里是一個很寬的院子。院子里一邊是牛屋、礁棚;一邊是豬圈、雞窠,還有個關(guān)鴨子的柵欄。露天地放著一具石磨。正背面是住房,也是磚基土筑,上面蓋的一半是瓦,一半是草。房子翻修了才三年,木料還露著白茬。正中是堂屋,家神菩薩的畫像上貼的金還沒有發(fā)黑。兩邊是臥房。隔扇窗上各嵚了一塊一尺見方的玻璃,明亮亮的,—這在鄉(xiāng)下是不多見的。房檐下一邊種著一棵石榴樹。一邊種著一棵梔子花,都齊房檐高了。夏天開了花,一紅一白,好看得很。梔子花香得充鼻子。
【第8句】:蘆花才吐新穗。紫灰色的蘆穗,發(fā)著銀光,軟軟的,滑溜溜的,像一串絲線。有的地方結(jié)了蒲棒,通紅的,像一枝一枝小蠟燭。清浮萍,紫浮萍。長腳蚊子,水蜘蛛。野菱角開著四瓣的小白花。驚起一只青樁(一種水鳥),擦著蘆穗,撲魯魯魯飛走了。……
【第9句】:這里的顏色、聲音、氣味和街里不一樣。這里的人也不一樣。他們的生活,他們的習俗,他們的是非標準、倫理道德觀念和街里的穿長衣念過的“子曰”的人完全不同。媳婦,多是自己跑來的;姑娘,一般是自己找人。
【第10句】:像一只饑餓的鳥,到處飛,想給兒女們找回一口食。回來時總帶著滿身的草屑灰塵。
【第11句】:茶擔子。金漆木桶,桶口翻出,上置一圈細瓷茶杯,桶內(nèi)和杯內(nèi)都裝了香茶。
花擔子。鮮花裝飾的擔子。
挑茶擔子、花擔子的扁擔都極軟,一步一顫。腳步要勻,三進一退,各依節(jié)拍,不得錯步。茶擔子、花擔子雖無很難的技巧,但幾十副擔子同時進退,整整齊齊,亦頗婀娜有致。
【第12句】:不教白發(fā)催人老,更喜春風滿面生。
【第13句】:之乎者也矣焉哉,七字安排好秀才。
【第14句】:越冬的麥粒在松軟的泥土里睡得正香。
【第15句】:北京人喝酒,大致可以分為幾個層次:喝一毛三的是一個層次,喝二鍋頭的是一個層次,喝紅粱大曲、華燈大曲的乃至衡水老白干的是一個層次,喝八大名酒是高層次,喝茅臺的是最高層次。
汪曾祺散文摘抄及賞析(4)
汪曾祺散文好詞好句
汪曾祺,江蘇高郵人,1920年3月5日出生,中國當代作家、散文家、戲劇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被譽為“抒情的人道主義者,中國最后一個純粹的文人,中國最后一個士大夫。”下面是汪曾祺散文好詞好句,請參考!
汪曾祺散文好詞好句
好詞
消瘦 細挑 富態(tài) 富相
臃腫 干癟 麗質(zhì) 標致
精悍 短小 粗實 粗獷
笨重 黑瘦 彪壯 強健
剛健 單薄 憔悴 纖弱
秀麗 巍峨 高聳 陡峭
聰慧 大方 俏麗 俊秀
帥氣 瀟灑 迷人 魅力
美麗 可愛 陶醉 吟誦
風鈴 悅耳 清脆 動聽
萬象更新、抱頭鼠竄、雞鳴狗盜
千軍萬馬、亡羊補牢、杯弓蛇影、鶴立雞群、
對牛彈琴、如魚得水、鳥語花香
為虎作倀、黔驢技窮、畫龍點睛、鼠目寸光、
虎背熊腰、守株待兔、鶴發(fā)童顏
狗急跳墻、盲人摸象、畫蛇添足
眼高手低、目瞪口呆、胸無點墨
頭重腳輕、手足情深、口是心非
耳聞目睹、頭破血流、眉清目秀
袖手傍觀、口出不遜、手疾眼快
好句
【第1句】:家是什么?家,是一輪太陽。爸爸媽媽歡樂的笑容,合成一縷縷和暖的陽光。
【第2句】:朋友的眼睛是最美的。朋友的眼睛會笑,會為你帶來歡樂;朋友的眼睛也會憂郁,它們需要你的關(guān)懷。當你痛苦、難過時,朋友的眼睛會讓你感到一陣暖流流過,因為它們真摯、沒有絲毫的做作,朋友的眼睛會讓你在友情的滋潤下,更加順利地登上頂峰。請細細品味朋友的眼睛,告訴自己:我需要友情!
【第3句】:是的,這雙眼睛十分普通,在不少同學的周圍能發(fā)現(xiàn)一雙雙這樣的眼睛。正是這雙眼睛在注視我們,關(guān)心我們。他有可能使一個人終生難忘,在離開校園好多年后,還能記起這雙眼睛,記起這雙眼睛給予的教誨,因而這雙眼睛又是不平凡的。所以,我真誠地希望這樣的眼睛多些,再多些;而能夠永遠記住這些眼睛的人,也多些,再多些……
【第4句】:秋風掃過,樹葉紛紛落下,有的像蝴蝶翩翩起舞,有的像黃鶯展翅飛翔,還有的像舞蹈演員那樣輕盈盈地旋轉(zhuǎn)。
【第5句】:著自己包的餛飩覺得這滋味真是從來沒有吃到過那么好,我吃一碗又一碗,吃得我的肚子都快要撐破。
【第6句】:一碗香氣撲鼻的餛飩,上面飄著綠綠的菠菜,紅紅的蘿卜絲,黃黃的蛋絲,還有黒黒的紫菜。讓人垂涎欲滴。
【第7句】:瞧,那楓樹葉火紅火紅,紅得發(fā)光,紅得鮮亮,在秋風吹拂下一個勁兒地飄舞,在夕陽照耀下一個勁地笑,在人們的稱贊中一個勁兒地展示自己柔美的身資。望著火紅的楓樹,我不禁想起唐代詩人杜牧的詩句:"霜葉紅于二月花。
【第8句】:家是夕陽西下時可供飛倦的鳥兒歇息的地方,是風雨狂泄時可供憐弱的魚兒躲避的地方,是海外游子日思夜夢、有母親溫柔笑容的地方。
【第9句】:站在樹木之間,我靜靜地聽,落葉墜地,隱約響起薄如蟬翼的窸窣聲。那一刻,我想象著秋天的原野有著莫奈筆下的金黃,那樣地絢爛。我擬想暮色漸濃的窗外,秋林的深處,有一座尖塔頂?shù)拇笄f園,輪廓模糊、溫情脈脈地靜默著。習習涼爽的秋風吹過,不時有金黃的葉子在我面前緩緩飄下,那般溫柔,那般安靜,那般輕盈,仿佛在守護一個易碎的夢。
【第10句】:父母的眼睛很漂亮,大而明。他們的眼睛好似一陣溫暖的親風,把我拂在他鼓舞的話語中;他們的眼睛是我人生之船,伴我駛到成功的彼岸,他們用自己那明亮的眼睛為我開創(chuàng)美好的未來,用他們那雪亮的眼睛為我看清世界的角落,這就是我父母的眼睛。
【第11句】:母愛如一杯濃濃的香茶,饑渴時給我們帶來芳香,母愛如一加光十色的彩虹,失落時給我們帶來希望,母愛如一輪火紅的太陽,寒冷時給我們帶來溫暖,母愛如一盞明亮的路燈,迷失時給我們指明方向。
【第12句】:晚上,我吃著自己包的餛飩,感覺真好吃。外婆也說從來沒有吃到過這么美味的餛飩呢!
【第13句】:家是什么?是一方溫馨的港灣,是一把育樹的黃土,是一點柔和的熒光,是一把慈愛的花傘,是天邊一抹最美麗的云彩。
【第14句】:孩子的眼睛,象電視里的那個鏡頭一般,永恒的定格在我的記憶深處,我想以后不論以一種什么姿勢行走在路上,我都必須換上孩子一般清澈,透明而又充滿希望的眼睛。看自己,看別人,看世界。
【第15句】:家,是濃濃的愛語;家,是絮絮的嘮叨;家,是一頁一頁翻過去的瑣碎的日子;家,是一串串穿起掛在房檐下的紅辣椒……
【第16句】:母愛就是一陣和煦的風,吹去朔雪紛飛,帶來春光無限。
【第17句】:家是什么?家,是人生的驛站,迷茫時得知路燈。在一生中,總會有累或迷失方向的時候。生活的瑣事,學習的煩惱,會壓得你喘不過氣來;金錢的誘惑,對物質(zhì)過高要求會讓你迷失方向,這時的家就像一位長者,讓你迷途知返。
【第18句】:每當夜晚,自己孤獨傷神時。總有一雙明亮的眼睛,慈愛的眼睛在我內(nèi)心的深處一眨一眨的如同兩顆閃耀的明星,為我指引前進的道路。這是母親的關(guān)心,這是母親的擔心,這是母親的愛。
【第19句】:薄薄的皮,滿滿的餡,再加上鮮美的醬油湯,真是美味!
【第20句】:眼睛,曾教會我用心靈去思考;因為那眼瞼中的兩顆寶石,是心靈的窗戶。人類的眼睛,是一雙洞察世界的眼睛;大自然的眼睛,是清山,是綠水,是驕陽,是月牙。大自然的眼睛,是雨后彩虹,更是茫茫沙漠中的一汪清泉!
【第21句】:嗯,餛飩太好吃,滿口余香呢。
【第22句】:落葉匆匆走過。但我無法想象生命盡頭最后的門檻,它的后面究竟有什么。但我想每一棵臨近它的生命之樹,都將最后一刻飄飛最后的一片葉子。
【第23句】:黃瓜,沒有長成時吃起來有點澀,味微苦。當它成熟時,就變得甜滋滋,連它的“小尾巴”都發(fā)甜。那些深綠色的黃瓜對人來說是老點,不好吃,可這樣的黃瓜卻成我的“上等品”。我切開這樣的黃瓜,用手摳出瓜籽,放進嘴里一嚼,滿口噴香,一股甜味油然而生,再加上水分多,我特別愛吃。
【第24句】:蘿卜圓圓的,表面的皮白而帶青,幾片青綠青綠的葉子都向上豎長著,葉子下的蘿卜便“躲”在土里,仿佛一位害羞的胖娃娃似的。
【第25句】:母愛就象一首田園詩,幽遠純凈,和雅清淡。
【第26句】:眼睛是心靈的窗戶,眼睛是人類的指明燈,照亮我前進的道路,照亮世界。在我的七彩生活中有五雙熟悉而溫暖的眼睛,望著那一雙雙明亮而澄清的眼睛,我笑,因為它們?yōu)槲业纳顜斫k麗的色彩。
【第27句】:母愛就象一首深情的歌,婉轉(zhuǎn)悠揚,輕吟淺唱。
【第28句】:家是心靈的港灣,人生的驛站;是感情的歸宿,靈魂的延續(xù)。
【第29句】:瞧那些可愛的小餛飩在滾開的水里上下翻騰,透過薄薄的皮可以看到里邊的肉餡,從騰騰的熱氣里散發(fā)著濃濃的肉香,啊……好饞……
【第30句】:瞧,餛飩們就像一個個白白胖胖的小娃娃,挨挨擠擠的躺在它們的床--一次性快餐盒里。再把目光轉(zhuǎn)向調(diào)料袋吧。看,金黃的蛋絲,嫩綠的菠菜,土黃的榨菜,鮮紅的辣椒……讓人一看就胃口大增。
【第31句】:林間小道之中,金黃的落葉散一地,踩著一路秋葉,我因為不明的詩意感動著,甚至有一份這個年紀的女孩子渴望奇遇的幻想。
【第32句】:芥菜開滿白花,白菜簇生著黃花,椰菜在卷心,韭菜碧綠生青,一派盎然生氣。
【第33句】:家,是一個最溫馨的地方。在家,可以隨心所欲,不用拘束、不用害怕,自由自在。在社會上碰什么不順利,就會發(fā)現(xiàn)--家,才是你最溫暖的港灣。
【第34句】:母愛,是人類一個亙古不變的主題。
【第35句】:家是什么?家,是一個避風的港灣。家的和諧,家的靜謐,家的愜意……家啊,是一個理解奉獻思念呵護,是圣潔寬容接納和諧。
【第36句】:當我看著鍋里的餛飩一只只浮上來的時候,有的像沙發(fā),有的像椅子……想到馬上就可以吃,我很高興。
【第37句】:清晨,我來到公園。發(fā)現(xiàn)公園里的樹木沒有往日那樣蒼翠茂盛,樹葉落一地。一陣秋風吹過,地上的落葉便迎風起舞,好像一只只美麗的蝴蝶,正翩翩起舞。地上的落葉,有的已經(jīng)枯萎;有的是剛落下的,還隱隱透著一絲綠意;還有的是幾天前就已經(jīng)落下的,被蟲蛀好幾個洞。
【第38句】:靠南墻根種半圈南瓜,一棵棵像綠色的龍蛇,蔓兒自在地順著木棍爬到墻上,向墻外伸頭探腦。
【第39句】:家,似船只停泊的港灣,似樹木踏著的土地,似鳥兒停歇的巢兒,那是無論何時都會依靠的肩膀。它似花、似玉,清新淡雅,溫暖四方。即使是《N次方》的`,依然如故。幸福,便是心靈的家。
【第40句】:家,不僅僅是一間四四方方的房間,不僅僅是美麗豪華的布置。組成家的最重要的元素是我們的情,我們用心靈去經(jīng)營的情,因為這種關(guān)愛的情,所以感到溫暖,讓我們感到放松。因為情,所以牽掛,因為情,所以眷念。
【第41句】:從我出生開始,我就用眼睛去觀察這個陌生的世界。我用我的眼睛看到藍天、白云、鮮花綠樹,身邊的一切都令我新奇。上學,我用我的眼睛讀書、寫字、學習知識,我用我的眼睛和別人交流,傳遞著溫情。
【第42句】:為肉香四溢,味道鮮美。我越吃越愛吃,竟然吃三碗,不是奶奶限止不讓我吃,我還要吃三碗呢!
【第43句】:樹上的葉子漸漸黃,飄落的樹葉像一只只金黃的小鳥,上下翻飛。
【第44句】:家是什么?家,是我們生命中的一部分,一首漫長而精彩的人生插曲。他承受著我們的一切。當我們內(nèi)心受到創(chuàng)傷的時候,我們不必傷心,因為家成我們一生的伙伴,我們的知己。
【第45句】:也許在生活中,你會看到形形色色的眼睛,不管是善良還邪惡,是純潔還是混沌,但請你珍惜它,因為它們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份子,是生活中一道不可缺少的風景線,人們所需要的一份色彩,愛惜每個人的眼睛吧!讓明亮的眼睛使你每一天不尋常。
【第46句】:母愛,是天上的云,總讓烈日,先從她的身驅(qū)穿過,給大地呼風換雨降祥和。母愛,是雨后的霞,總讓清洗過的大地,不棄的躺在懷里,把七彩人生夢譜寫在高高的天際。母愛是醉人的春風,是潤物的細雨,是相伴你一生的盈盈笑語,是你飄泊天涯的縷縷思念。
【第47句】:翠綠的香蔥,整齊地栽在土里,蔥的尖上是黃色的,仿佛是給它們頭上戴一頂黃色的小帽似的。
【第48句】:葉落如歌,落葉一點點地走完自己的旅程,但它最終還是要化為泥土,而我也會努力記住那瞬間的永恒。
【第49句】:辣椒青翠欲滴,茄子紫得發(fā)亮,韭菜鮮靈靈的,還帶著水珠,各種顏色的青菜擺放在一起,赤橙黃綠,格外悅目。
【第50句】:家是什么?家,是難舍的親情,是溫馨的集體,是充滿愛的世界,是一個永遠溫馨而動人的話題---在這里,父母用慈愛的傘為兒女撐起一方晴空,兒女用孝順的心給父母奉上一杯香茶;在這里,洋溢著濃濃的師生之情、伙伴之誼,甚至在神奇的動物世界中,也演繹著一幕幕感人至深的故事。
【第51句】:我無法忘記那雙眼睛,那是一個一歲孩童的眼睛,那雙眼睛一直在我心上閃爍,就象掛在蒼穹的一顆星,折射著一種純凈的光輝。那么直接的表露出一種渴望,一種需求,找不到丁點做作的痕跡,就象他那還不懂人間憂郁的小心靈一樣,我仿佛可以窺見他的靈魂在純凈中舞蹈。雖然帶著淚,卻是明朗的,不帶絲毫瑕疵。
【第52句】:落葉,有的像只船正乘風行駛,有的像雜技演員翻著跟頭落下,有的像滑翔機平平地兜著圈子盤旋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