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東林”的詩句大全(139句)
“東林”開頭的詩句
【第1句】:南畝無三徑,東林寄一身。——出自唐·皇甫冉《寄鄭二侍御歸新鄭無礙寺所居》
【第2句】:有境牽懷人不會,東林門外翠橫空。——出自唐·齊己《夏日城中作二首》
【第3句】:南越逢初伏,東林度一朝。——出自唐·王言史《廣州王園寺伏日即事寄北中親友》
【第4句】:西掖歸來后,東林靜者期。——出自唐·韓翃《同中書劉舍人題青龍上房》
【第5句】:南地隨緣久,東林幾歲空。——出自唐·劉長卿《送靈澈上人歸嵩陽蘭若》
【第6句】:北巷鄰居幾家去,東林舊院何人住。——出自唐·白居易《醉后走筆酬劉五主簿長句之贈兼簡張大賈二十四先輩昆季》
【第7句】:我欲相期談實相,東林何必謝劉雷。——出自北宋·王安石《寄國清處謙》
【第8句】:南陌游人回首去,東林道者杖藜歸。——出自唐·姚合《句》
【第9句】:南岳別來無約后,東林歸住有前緣。——出自唐·齊己《寄懷東林寺匡白監寺》
【第10句】:離別那逢秋氣悲,東林更作上方期。——出自唐·皇甫冉《招隱寺送閻判官還江州》
【第11句】:北闕深恩在,東林遠夢知。——出自唐·皇甫曾《春和杜相公移入長興宅,奉呈諸宰執》
【第12句】:仲月景氣佳,東林一登歷。——出自唐·韋應物《東林精舍見故殿中鄭侍御題詩追舊書情涕泗橫集…馮少府》
【第13句】:西殿宵燈磬,東林曙雨風。——出自唐·賈島《贈弘泉上人》
【第14句】:南祖衣盂曾禮謁,東林泉月舊經過。——出自唐·齊己《題贈湘西龍安寺利禪師》
【第15句】:南服頒詔條,東林證迷誤。——出自唐·元晦《越亭二十韻》
【第16句】:長憶尋師處,東林寓泊時。——出自唐·李中《寄廬山白大師》
【第17句】:洛京十載別,東林訪舊扉。——出自唐·韋應物《同德精舍舊居傷懷》
【第18句】:爭似出塵地行止,東林苔徑入西林。——出自唐·齊己《移居西湖作二首》
【第19句】:北闕會拋紅駊騀,東林社憶白氛氳。——出自唐·齊己《答崔校書》
【第20句】:北省朋僚音信斷,東林長老往還頻。——出自唐·白居易《閑意》
【第21句】:北土非吾愿,東林懷我師。——出自唐·孟浩然《秦中感秋寄遠上人》
“東林”結尾的詩句
【第1句】:卻從南苑望東林,江水無聲暮氣森。——出自近代·寧調元《秋興,再疊前韻》
【第2句】:終謝柴桑與彭澤,醉游閑訪入東林。——出自唐·齊己《酬廬山張處士》
【第3句】:兩屨云煙游少室,一窗風雪宿東林。——出自南宋·陸游《靜室》
【第4句】:山形臨北渚,僧格繼東林。——出自唐·齊己《荊門夏日寄洞山節公》
【第5句】:孤云出北山,宿鳥驚東林。——出自南北朝·江淹《效古·其一歲暮懷》
【第6句】:懷賢不覺寐,清磬發東林。——出自唐·武元衡《夜坐聞雨寄嚴十少府》
【第7句】:遠公仍下世,從此別東林。——出自唐·李端《題云際寺暕上人故院》
【第8句】:遙夜宿東林,蟲聲階草深。——出自唐·耿湋《雨中宿義興寺》
【第9句】:入蜀過匡廬,秋風宿東林。——出自南宋·陸游《幽居記今昔事十首以詩書從宿好林園無俗情為》
【第10句】:晚節逢君趣道深,結茅栽樹近東林。——出自唐·劉長卿《秋夜有懷高三十五適,兼呈空上人》
【第11句】:曉屐歸來岳寺深,嘗思道侶會東林。——出自唐·李山甫《寄衛別駕》
【第12句】:遠公遺跡在東林,往事名存動苦吟。——出自唐·李中《題廬山東寺遠大師影堂》
【第13句】:隨緣忽西去,何日返東林。——出自唐·錢起《送少微師西行》
【第14句】:本意宿東林,因聽子賤琴。——出自唐·嚴維《酬普選二上人期相會見寄》
【第15句】:柴桑官舍近東林,兒稚初髫即道心。——出自唐·司空曙《寄衛明府常見短靴褐裘,又務持誦是以有末句之贈》
【第16句】:病來形貌穢,齋沐入東林。——出自唐·李端《病后游青龍寺》
【第17句】:浩然出東林,發我遺世意。——出自唐·王維《贈從弟司庫員外絿》
【第18句】:好句未停無暇日,舊山歸老有東林。——出自唐·鄭谷《寄題詩僧秀公》
【第19句】:尚恐俗塵除未盡,每思雪夜宿東林。——出自南宋·陸游《暑中自遣》
【第20句】:僧家無住著,早晚出東林。——出自唐·鄭常《送頭陀上人赴廬山寺》
【第21句】:此日江邊贈君后,卻攜筇杖向東林。——出自唐·齊己《梓栗杖送人》
【第22句】:索落廬山夜,風雪宿東林。——出自唐·白居易《宿東林寺》
【第23句】:晚節聞君趨道深,結茅栽樹近東林。——出自唐·皇甫冉《秋夜有懷高三十五兼呈空和尚》
【第24句】:高名徹西國,舊跡寄東林。——出自唐·張喬《送僧鸞歸蜀寧親》
【第25句】:不到匡廬三十載,夢攜巾缽上東林。——出自南宋·陸游《幽居》
【第26句】:聞說羊車趨盛府,何言瓊樹在東林。——出自唐·武元衡《至櫟陽崇道寺聞嚴十少府趨侍》
“東林”在中間的詩句
【第1句】:東林共許三乘學,南國爭傳五字詩。——出自唐·許渾《贈閑師》
【第2句】:東林曙鶯滿,惆悵欲言旋。——出自唐·李頎《宿香山寺石樓》
【第3句】:憶想東林禪誦處,寂寥惟聽舊時鐘。——出自唐·劉長卿《送惠法師游天臺,因懷智大師故居》
【第4句】:長沙男子東林師,閑讀藝經工弈棋。——出自唐·劉禹錫《觀棋歌送儇師西游》
【第5句】:請住東林寺,彌年事遠公。——出自唐·朱放《靈門寺贈靈一上人》
【第6句】:東林絕響今千載,撫卷題詩愧乏材。——出自成廷《虎溪三笑圖》
【第7句】:明日東林有誰在,不堪秋磬拂煙濤。——出自唐·許渾《泊蒜山津聞東林寺光儀上人物故》
【第8句】:遙想東林社,如師誰復能。——出自唐·張蠙《寄太白禪師》
【第9句】:絕巘東林寺,高僧惠遠公。——出自唐·劉長卿《禪智寺上方懷演和尚,寺即和尚所創》
【第10句】:東林何殿是西鄰,禪客垣墻接羽人。——出自唐·廣宣《安國寺隨駕幸興唐觀應制》
【第11句】:長愛東林子,安禪百事休。——出自唐·姚合《郡中書事寄默然上人》百問中文原創
【第12句】:往往東林下,花香似火焚。——出自唐·賈島《寄賀蘭朋吉》
【第13句】:東林精舍近,日暮空聞鐘。——出自唐·孟浩然《晚泊潯陽望廬山》
【第14句】:東林月未升,廓落星與漢。——出自唐·王昌齡《贈史昭》
【第15句】:賴爾東林社,招我南山歌。——出自元·楊維楨《東林社》
【第16句】:東林晚來好,目極趣何長。——出自唐·錢起《太子李舍人城東別業與二三文友逃暑》
【第17句】:昔歲東林下,深公識姓名。——出自唐·溫庭筠《題僧泰恭院二首》
【第18句】:東林多隱士,為我辭榮祿。——出自唐·靈一《遠公》
【第19句】:東林誰處士,南郭自先生。——出自唐·陸龜蒙《江南秋懷寄華陽山人》百問中文原創
【第20句】:東林未歸得,搖落楚江頭。——出自唐·齊己《渚宮莫問詩一十五首》
【第21句】:共宿東林夜,清猿徹曙聞。——出自唐·權德輿《與沈十九拾遺同游棲霞寺上方于亮上人院會宿二首》
【第22句】:高臥東林最上方,水聲山翠剔愁腸。——出自唐·徐夤《山寺寓居》
【第23句】:更憶東林寺,詩家第一流。——出自唐·武元衡《夏日對雨寄朱放拾遺》
【第24句】:白日東林下,空懷步影時。——出自唐·皎然《哭覺上人》
【第25句】:樂天歌詠有遺編,留在東林伴白蓮。——出自唐·齊己《賀行軍太傅得《白氏東林集》》
【第26句】:東林氣微白,寒鳥急高翔。——出自唐·崔曙《早發交崖山還太室作》
【第27句】:東林露壇畔,舊對白蓮房。——出自唐·齊己《渚宮自勉二首》
【第28句】:偃息東林下,悠然澹旅情。——出自明·董其昌《東林寺夜宿》
【第29句】:唯有東林學禪客,白頭閑坐對青山。——出自唐·羅鄴《贈僧》
【第30句】:貧居依稼穡,戮力東林隈。——出自晉·陶淵明《丙辰歲八月中于下[氵巽]田舍獲》
【第31句】:閑出東林日影斜,稻苗深淺映袈裟。——出自唐·劉商《送僧往湖南》
【第32句】:待月東林月正圓,廣庭無樹草無煙。——出自唐·許渾《鶴林寺中秋夜玩月》
【第33句】:江州司馬平安否,惠遠東林住得無。——出自唐·楊巨源《寄江州白司馬》
【第34句】:歸臥東林計偶諧,柴門深向翠微開。——出自唐·李山甫《山中寄梁判官》
【第35句】:見說東林夜,尋常秉燭游。——出自唐·李中《獻中書韓舍人》
【第36句】:便同南郭能忘象,兼笑東林學坐禪。——出自唐·溫庭筠《卻經商山寄昔同行人》
【第37句】:還憶東林否,行苔傍虎溪。——出自唐·齊己《殘春連雨中偶作懷故人》
【第38句】:殷勤寄語東林老,蓮社從今著力修。——出自南宋·岳飛《寄東林慧海上人》
【第39句】:東林生早涼,高枕遠公房。——出自唐·錢起《靜夜酬通上人問疾》
【第40句】:東林有躑躅,脫屣期共攀。——出自唐·賈島《酬棲上人》
【第41句】:何言暫別東林友,惆悵人間事不同。——出自唐·盧綸《同王員外雨后登開元寺南樓因寄西巖警上人》
【第42句】:剩約東林投凈灶,高情千載友宗雷。——出自南宋·陸游《寄姜梅山雷字詩》
【第43句】:青門幾度沾襟淚,并在東林雪外峰。——出自唐·武元衡《酬韋胄曹登天長寺上方見寄》
【第44句】:中宵獨聽之,似與東林近。——出自唐·司空曙《遠寺鐘》
【第45句】:丁寧寄語東林老,蓮社從此著力修。——出自宋·岳飛《寄浮圖慧海》
【第46句】:欲就東林寄一身,尚憐兒女未成人。——出自唐·司空曙《閑園即事寄暕公》
【第47句】:爐峰若便道,為訪東林僧。——出自唐·劉長卿《冬夜宿揚州開元寺烈公房,送李侍御之江東》
【第48句】:何時得與劉遺民,同入東林遠公社。——出自唐·韋蟾《岳麓道林寺》
【第49句】:東林竹影薄,臘月更須栽。——出自唐·杜甫《舍弟占歸草堂檢校聊示此詩》
【第50句】:十年湖上結幽期,偏向東林遇遠師。——出自唐·朱灣《過宣上人湖上蘭若》
【第51句】:擬近東林寺,溪邊結一廬。——出自唐·白居易《歲暮》
【第52句】:昨日東林看講時,都人象馬蹋琉璃。——出自唐·劉禹錫《送慧則法師歸上都因呈廣宣上人》
【第53句】:試向東林問禪伯,遣將心地學琉璃。——出自唐·張繼《安公房問法》
【第54句】:岸頭笑與黃冠語,為問東林沈在乎。——出自宋·白玉蟾《呈沈同知》
【第55句】:霜清東林鐘,水白虎溪月。——出自唐·李白《廬山東林寺夜懷》
【第56句】:淵明歸西天,不作東林社。——出自宋·白玉蟾《白蓮詩》
【第57句】:不住東林寺,云泉處處行。——出自唐·皎然《酬李補闕紓》
【第58句】:東林問逋客,何處棲幽偏。——出自唐·劉長卿《夜宴洛陽程九主簿宅送楊三山人往天臺尋智者禪師隱居》
【第59句】:寺去東林近,多應隔宿歸。——出自唐·鄭谷《潯陽姚宰廳作》
【第60句】:秋晚東林落木疏,白蓮僧寺水中居。——出自清·朱彝尊《鴛鴦湖棹歌之八十二》
【第61句】:追思東林日,掩抑北邙淚。——出自唐·孟郊《逢江南故晝上人會中鄭方回》
【第62句】:東林法道一門開,四眾愚癡喚不回。——出自現代·馬一浮《云棲蓮池大師塔》
【第63句】:尚嫌名掛東林社,那問塵生北海樽。——出自南宋·陸游《石帆山下》
【第64句】:日暮東林下,山僧還獨歸。——出自唐·王昌齡《送東林廉上人歸廬山》
【第65句】:戲招西塞山前月,來聽東林寺里鍾。——出自南宋·陸游《六月十四日宿東林寺》
【第66句】:笑問東林老,詩應不破齋。——出自唐·白居易《問遠師》
【第67句】:八月東林去,吟香菡萏風。——出自唐·齊己《又寄彭澤晝公》
【第68句】:東林北塘水,湛湛見底清。——出自唐·白居易《潯陽三題·東林寺白蓮》
【第69句】:何人講席投如意,唯有東林遠法師。——出自唐·司空曙《送皋法師》
【第70句】:幾日東林去,門人待遠公。——出自唐·皇甫冉《問正上人疾》
【第71句】:新年三五東林夕,星漢迢迢鐘梵遲。——出自唐·白居易《正月十五日夜東林寺學禪偶懷藍田楊主簿因呈智禪師》
【第72句】:更聞東林磬,可聽不可說。——出自唐·錢起《登玉山諸峰,偶至悟真寺》
【第73句】:君行過到爐峰下,為報東林長老知。——出自唐·白居易《寄題廬山舊草堂,兼呈二林寺道侶》
【第74句】:聞君此夜東林宿,聽得荷池幾番聲。——出自唐·李端《聽夜雨寄盧綸》
【第75句】:還聞擬結東林社,爭奈淵明醉不來。——出自唐·陸龜蒙《奉和襲美夏景無事因懷章來二上人次韻》
【第76句】:若到東林社,誰人更問禪。——出自唐·溫庭筠《送僧東游》
【第77句】:東林水石未勝此,要假遠公方有名。——出自唐·段成式《呈輪上人》
【第78句】:日日東林期,今夕異鄉縣。——出自唐·皎然《春日又送潘述之揚州》
【第79句】:請近東林寺,窮年事遠公。——出自唐·劉長卿《云門寺訪靈一上人》
【第80句】:仍憶東林友,相期久不還。——出自唐·司空曙《深上人見訪憶李端》
【第81句】:好向東林度此生,半天山腳寺門平。——出自唐·齊己《憶東林因送二生歸》
【第82句】:一別東林三度春,每春常似憶情親。——出自唐·白居易《春憶二林寺舊游,因寄朗、滿、晦三上人》
【第83句】:廬阜東林寺,良游恥未曾。——出自唐·黃滔《題東林寺元祐上人院》
【第84句】:尚喜東林尋舊社,月明清露濕芙蕖。——出自南宋·陸游《初見廬山》
【第85句】:應憐正視淮王詔,不識東林物外情。——出自唐·吳融《寄僧》
【第86句】:勝地東林十八公,廬山千古一清風。——出自北宋·黃庭堅《東林寺二首》
【第87句】:棹倚東林欲問禪,遠公飛錫未應還。——出自唐·陸龜蒙《訪僧不遇》
【第88句】:可惜東林寺,空門失所依。——出自唐·張祜《毀浮圖年逢東林寺舊》
【第89句】:近攀南斗七千仞,直下東林十八盤。——出自近代·程頌萬《天池寺》
【第90句】:東林初結構,已有晚鐘聲。——出自唐·皇甫冉《酬裴補闕吳寺見尋》
【第91句】:東林送客處,月出白猿啼。——出自唐·李白《別東林寺僧》
【第92句】:唯陪北楚三千客,多話東林十八賢。——出自唐·可朋《句》
本文為百問中文站長整理而成,轉載請標明出處,謝謝。